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推理与证明、算法初步与复数 12.3 算法初步 文 北师大版
2021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2章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第3节算法初步课件理新人教A版
三、易错自纠 4.如图给出的是计算12+14+16+18+…+1100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 的条件是( ) A.i<50? B.i>50? C.i<25? D.i>25?
解析:选 B 因为该循环体需要运行 50 次,i 的初始值是 1,间隔是 1,所以 i=50 时不满足判断框内的条件,而 i=51 时满足判断框内条件,所以判断框内的条件可以填 入 i>50?故选 B.
第十二章 推理与证明、算法、 复数
第三节 算法初步
栏
课 前 ·基 础 巩 固 1
目
导
课 堂 ·考 点 突 破 2
航
3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最新考纲]
[考情分析]
[核心素养]
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
想. 2.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 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 构. 3.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 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
考点 程序框图的补全问题
【例】
(1)(2019 年全国卷Ⅰ)如图是求2+12+1 12的程序框图,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
()
A.A=2+1 A B.A=2+A1 C.A=1+12A D.A=1+21A
(2)(2019 届河北九校第二次联考)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 a,b,k 分 别为 1,2,4,输出的 M=185,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的条件为( )
5.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 s 的值等于( )
A.-3 B.-10
C.0
D.-2
解析:选 A 第一次循环:k=0+1=1,满足 k<4,s=2×1-1=1;第二次循环: k=1+1=2,满足 k<4,s=2×1-2=0;第三次循环:k=2+1=3,满足 k<4,s=2×0 -3=-3;第四次循环:k=3+1=4,不满足 k<4,故输出的 s=-3.故选 A.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算法初步、推理与证明、复数12.1算法与程序框图教学案 理
第十二章 算法初步、推理与证明、复数12.1 算法与程序框图考纲要求1.了解算法的含义,了解算法的思想.2.理解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1.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____和____的步骤.2.程序框图又称________,是一种用______、________及文字说明来表示算法的图形.3.顺序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其结构形式为:4.条件结构是指算法的流程根据给定的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不同的流向的结构形式.其结构形式为:5.循环结构是指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的条件反复执行某些步骤的情况.反复执行的步骤称为________.循环结构又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其结构形式为:当型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结构1.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①求解某一类问题的算法是唯一的;②算法必须在有限步操作之后停止;③算法的每一步操作必须是明确的,不能有歧义或模糊; ④算法执行后产生确定的结果.A .1B .2C .3D .42. 如果执行下边的程序框图,输入x =-12,那么其输出的结果是( ).A .9B .3C . 3D .193.(2012广东高考)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 的值为6,则输出s 的值为( ).A .105B .16C .15D .14.给出如下程序框图,其功能是( ).A .求a -b 的值B .求b -a 的值C .求|a -b |的值D .以上都不对5.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若输入的x 的值为12,则执行该程序后,输出的y 值为__________.一、算法的基本结构【例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是6,那么输出的p 是( ).A .120B .720C .1 440D .5 040 方法提炼1.解决程序框图问题要注意几个常用变量.(1)计数变量:用来记录某个事件发生的次数,如i =i +1;(2)累加变量:用来计算数据之和,如s =s +i ;(3)累乘变量:用来计算数据之积,如p =p ×i .2.处理循环结构的框图问题,关键是理解并认清终止循环结构的条件及循环次数.请做演练巩固提升1二、循环结构设计【例2-1】 执行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l =2,m =3,n =5,则输出的y 的值是__________.【例2-2】 如图是一个程序框图,运行这个程序,则输出的结果为( ).A.1321B.2113C.813D.138方法提炼1.循环结构主要用在一些有规律的重复计算的算法中,如累加求和、累乘求积等问题.用循环结构表达算法,在画出算法的程序框图之前就应该分析清楚循环结构的三要素:①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值;②确定算法中反复执行的部分,即循环体;③确定循环的终止条件.2.运行程序框图和完善程序框图是高考的热点.解答这一类问题,首先,要明确程序框图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第二,要运行程序框图,理解程序框图所解决的实际问题;第三,按照题目的要求完成解答,对程序框图的考查常与数列和函数等知识相结合,进一步强化程序框图问题的实际背景.请做演练巩固提升2,3加强框图中对逻辑顺序的理解【典例】 (2012天津高考)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S 的值为( ).A .8B .18C .26D .80解析:n =1,S =0+31-30=2,n =2;n =2<4,S =2+32-31=8,n =3;n =3<4,S =8+33-32=26,n =4;4≥4,输出S =26.答案:C答题指导:1.本题条件较多,读不懂程序框图的逻辑顺序,盲目作答而导致错误.因此,在解决循环结构问题时,一定要弄明白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2.读程序框图时,要注意循环结构的终止条件.1.对于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入a =ln 0.8,b =12e ,c =2-e ,经过程序运算后,输出a ,b 的值分别是( ).A .2-e ,ln 0.8B .ln 0.8,2-eC .12e ,2-eD .12e ,ln 0.82.(2012合肥模拟)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n =( ).A .6B .5C .8D .73.(2012福建高考)阅读下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s 值等于( ).A .-3B .-10C .0D .-24.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5.(2012山东潍坊模拟)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当输入m =-4时,输出的结果为n .若变量x ,y 满足⎩⎪⎨⎪⎧ x +y ≤3,x -y ≥-1,y ≥n .则目标函数:z =2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参考答案基础梳理自测知识梳理1.明确 有限2.流程图 程序框 流程线3.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5.循环体 当型循环结构 直到型循环结构基础自测1.C 解析:①是不正确的,②③④正确.2.C 解析:依题意得,执行完第1次循环后,x =-12+3=-9≤0;执行完第2次循环后,x =-9+3=-6≤0;执行完第3次循环后,x =-6+3=-3≤0;执行完第4次循环后,x =-3+3=0≤0;执行完第5次循环后,x =0+3=3>0.结合题中的程序框图可知,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3.3.C 解析:i =1,s =1;i =3,s =3;i =5,s =15;i =7时,输出s =15.4.C 解析:求|a -b |的值.5.2 解析:∵12<1, ∴当x =12时,y =124=2. 考点探究突破【例1】 B 解析:当输入的N 是6时,由于k =1,p =1, 因此p =p ·k =1,此时k =1<6;第一次循环,k =1+1=2,p =1×2=2,k =2<6;第二次循环,k =2+1=3,p =2×3=6,k =3<6;第三次循环,k =3+1=4,p =6×4=24,k =4<6;第四次循环,k =4+1=5,p =24×5=120,k =5<6;第五次循环,k =5+1=6,p =120×6=720,k =6<6不成立. 因此输出p =720.【例2-1】 68 解析:由程序框图可知,y 的变化情况为y =70×2+21×3+15×5=278,进入循环,显然278>105,因此y =278-105=173;此时173>105,故y =173-105=68.经判断68>105不成立,输出此时y 的值68.【例2-2】 D 解析:由程序框图可得,第一次循环:x =1,y =2;第二次循环:x =2,y =3;第三次循环:x =3,y =5;第四次循环:x =5,y =8;第五次循环:x =8,y =13;z =21>20,此时退出循环,输出y x =138. 演练巩固提升1.C 解析:该程序框图的设计目的是将a ,b ,c 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输出的a ,b ,c 满足a ≥b ≥c ,而ln 0.8<0,12e>1,0<2-e <1,即12e >2-e >ln 0.8,故输出的a =12e ,b =2-e.2.D 解析:此程序框图的功能是计算a 1=12,q =12的等比数列的前n -1项和S >3132时,n 的最小值. ∵S =a 1(1-q n -1)1-q =1-⎝ ⎛⎭⎪⎫12n -1>3132, ∴n >6,∴n =7.3.A 解析:(1)k =1,1<4,s =2×1-1=1;(2)k =2,2<4,s =2×1-2=0;(3)k =3,3<4,s =2×0-3=-3;(4)k =4,直接输出s =-3.4.15 解析:由题意可得T 为求1+2+3+…+k 的值. 由于1+2+3+…+14=105,1+2+3+…+15=120, 所以输出k 的值为15.5.5 解析:由程序框图可知,当输入m =-4时,输出的结果为n =1, ∴变量x ,y 满足⎩⎪⎨⎪⎧ x +y ≤3,x -y ≥-1,y ≥1.此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如图中的阴影部分所示.由图可知目标函数z =2x +y 在点A (2,1)处取得最大值2×2+1=5.。
旧教材适用2023高考数学一轮总复习第十二章算法初步复数推理与证明第1讲算法初步课件
1
PART ONE
基础知识整合
1.算法的框图及结构 (1)算法 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 □01 规则 解决某一类问题的 □02 明确 和 □03 有限 的步骤.
(2)程序框图
程序框图又称 □04 流程图,是一种用 □05 程序框、
□06 流程及线
□07 文字说明 来表示算法的图形.通常,程序框图由程序框b=a-b a=a-b PRINT a,b
A.20,15
B.35,35
C.5,5 答案 A
D.-5,-5
解析 a=15,b=20,把 a+b 赋给 a,因此得出 a=35,再把 a-b 赋 给 b,即 b=35-20=15.再把 a-b 赋给 a,此时 a=35-15=20,因此最后 输出的 a,b 的值分别为 20,15.故选 A.
个或几个程序框的组合表示算法中的一个步骤; □08 流程线 带有方向箭头, 按照算法进行的顺序将 □09 程序框 连接起来.
(3)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名称 内容
顺序结构
条件结构
循环结构
定义
由 □10 若干个依次 算法的流程根据
执行 的步骤组成,
□12 条件是否成立有
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 的条件□13 反复执行某
2.循环结构中必有条件结构,其作用是控制循环进程,避免进入“死 循环”,是循环结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注意区分当型循环与直到型循环.直到型循环是“先循环,后判断, 条件满足时终止循环”,而当型循环则是“先判断,后循环,条件满足时执 行循环”.两者的判断框内的条件表述在解决同一问题时是不同的,它们恰 好相反.
3.(2022·长春模拟)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 S 的值为12时,k 是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算法初步、推理与证明、复数12.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教学案 理 新人教A版
12.3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考纲要求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1.合情推理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合情推理的过程:从具体问题出发→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归纳、类比→提出猜想(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________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__________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________概括出__________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简称归纳).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2)类比推理:由________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________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________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______到______的推理.2.演绎推理:从______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______到______的推理.(1)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2)“三段论”可以表示为①大前提:M是P.②小前提:S是M.③结论:S是P.用集合说明:即若集合M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质P,S是M的一个子集,那么S中所有元素也都具有性质P.1.某同学在电脑上打下了一串黑白圆,如图所示,○○○●●○○○●●○○○…,按这种规律往下排,那么第36个圆的颜色应是( ).A.白色B.黑色C.白色可能性大D.黑色可能性大2.数列2,5,11,20,32,x,…中的x等于( ).A.28 B.32C.33 D.473.观察(x2)′=2x,(x4)′=4x3,(cos x)′=-sin x,由归纳推理可得:若定义在R 上的函数f(x)满足f(-x)=f(x),记g(x)为f(x)的导函数,则g(-x)=( ).A.f(x) B.-f(x)C.g(x) D.-g(x)4.给出下列三个类比结论.①(ab)n=a n b n与(a+b)n类比,则有(a+b)n=a n+b n;②log a(xy)=log a x+log a y与sin(α+β)类比,则有sin(α+β)=sin αsin β;③(a+b)2=a2+2ab+b2与(a+b)2类比,则有(a+b)2=a2+2a·b+b2.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A.0 B.1 C.2 D.3一、归纳推理【例1】 观察:①sin 210°+cos 240°+sin 10°cos 40°=34;②sin 26°+cos 236°+sin 6°cos 36°=34.由上面两题的结构规律,你能否提出一个猜想?并证明你的猜想. 方法提炼1.归纳推理的特点:(1)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2)归纳的前提是部分的、个别的事实,因此归纳推理的结论超出了前提所界定的范围,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所以“前提真而结论假”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3)人们在进行归纳推理时,总是先收集一定的事实材料,有了个别性的、特殊性的事实作为前提,然后才能进行归纳推理,因此归纳推理要在观察和试验的基础上进行;(4)归纳推理能够发现新事实、获得新结论,是做出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2.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首先,对有限的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整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即猜想;最后,检验这个猜想.请做演练巩固提升1 二、类比推理【例2】 在Rt △ABC 中,∠BAC =90°,作AD ⊥BC ,D 为垂足,BD 为AB 在BC 上的射影,CD 为AC 在BC 上的射影,则有AB 2+AC 2=BC 2,AC 2=CD ·BC 成立.直角四面体PABC (即PA ⊥PB 、PB ⊥PC 、PC ⊥PA )中,O 为P 在△ABC 内的射影,△PAB 、△PBC 、△PCA 的面积分别记为S 1、S 2、S 3,△OAB 、△OBC 、△OCA 的面积分别记为S ′1、S ′2、S ′3,△ABC 的面积记为S .类比直角三角形中的射影结论,在直角四面体PABC 中可得到正确结论________(写出一个正确结论即可).方法提炼1.类比推理的特点:(1)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2)类比推理是从人们已经掌握了的事物的特征,推测正在被研究中的事物的特征,所以类比推理的结果具有猜测性,不一定可靠;(3)类比推理以旧的知识作基础,推测新的结果,具有发现的功能;(4)由于类比推理的前提是两类对象之间具有某些可以清楚定义的类似特征,所以进行类比推理的关键是明确地指出两类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类似特征.2.类比推理的步骤:首先,找出两类对象之间可以确切表述的相似特征;然后,用一类对象的已知特征去推测另一类对象的特征,从而获得一个猜想;最后,检验这个猜想.类比是科学研究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在数学中,类比是发现概念、方法、定理和公式的重要手段,也是开拓新领域和创造新分支的重要手段.类比在数学中应用广泛,数与式、平面与空间、一元与多元、低次与高次、相等与不等、有限与无限之间有不少结论,都是先用类比法猜想,而后加以证明的.请做演练巩固提升2 三、演绎推理【例3】 如图,已知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 ⊥BC ,AB ∥CD ,E ,F 分别是棱BC ,B 1C 1上的动点,且EF ∥CC 1,CD =DD 1=1,AB =2,BC =3.(1)证明:无论点E 怎样运动,四边形EFD 1D 都为矩形; (2)当EC =1时,求几何体A EFD 1D 的体积. 方法提炼1.演绎推理是由一般性的命题推出特殊性命题的一种推理模式.2.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是由大前提、小前提推出结论的三段论推理.三段论推理常用的一种格式,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如果b ⇒c ,a ⇒b ,则a ⇒c .3.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有蕴涵关系,因而,只要前提是真实的,推理的形式是正确的,那么结论必定是真实的.错误的前提可能导致错误的结论.三段论推理也可用集合论的观点来解释:若集合M 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质P ,S 是M 的子集,那么S 中所有元素也都具有性质P .三段论的公式中包含三个判断:第一个判断称为大前提,它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原理;第二个判断叫小前提,它指出了一个特殊情况;这两个判断联合起来,揭示了一般原理和特殊情况的内在联系,从而产生了第三个判断结论.请做演练巩固提升3把握不准周期性而致误【典例】 (2012陕西高考)观察下列不等式1+122<32, 1+122+132<53, 1+122+132+142<74, ……照此规律,第五个不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1+122+132+142+152+162<116答题指导:在解答本题时有两点易造成误解:(1)对于给定的式子,只观察式子结果,而不去继续探究下几项式子,从而找不到规律而误解.(2)在继续探究的情况下,运算错误从而导致周期找不到或找错周期而误解.1.观察下列各式:72=49,73=343,74=2 401,…,则72 011的末两位数字为( ). A .01 B .43 C .07 D .492.在平面几何中有如下结论:正三角形ABC 的内切圆面积为S 1,外接圆面积为S 2,则S 1S 2=14,推广到空间可以得到类似结论:已知正四面体PABC 的内切球体积为V 1,外接球体积为V 2,则V 1V 2=( ).A.18B.19C.164 D.1273.“因为指数函数y =a x是增函数(大前提),而y =⎝ ⎛⎭⎪⎫13x 是指数函数(小前提),所以y=⎝ ⎛⎭⎪⎫13x是增函数(结论)”,上面推理的错误..是( ). A .大前提错导致结论错 B .小前提错导致结论错C .推理形式错导致结论错D .大前提和小前提错都导致结论错4.(2012湖北高考)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经常在沙滩上画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他们研究过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将三角形数1,3,6,10,…记为数列{a n },将可被5整除的三角形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b n }.可以推测:(1)b 2 012是数列{a n }中的第______项; (2)b 2k -1=______.(用k 表示)5.(2012长沙模拟)有以下命题:设a n 1,a n 2,…,a n m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a n }中任意m 项,若n 1+n 2+…+n m m =p +r m (p ∈N *,r ∈N 且r <m ),则a n 1+a n 2+…+a n mm =a p +r md ;特别地,当r =0时,称a p 为a n 1,a n 2,…,a n m 的等差平均项.(1)已知等差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2n ,根据上述命题,则a 1,a 3,a 10,a 18的等差平均项为________.(2)将上述真命题推广到各项为正实数的等比数列中:设a n 1,a n 2,…,a n m 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a n }中任意m 项,若n 1+n 2+…+n m m =p +r m(p ∈N *,r ∈N 且r <m ),则________;特别地,当r =0时,称a p 为a n 1,a n 2,…,a n m 的等比平均项.参考答案基础梳理自测知识梳理1.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1)部分对象全部对象 个别事实 一般结论 (2)两类对象 一类对象 另一类对象 特殊 特殊 2.一般性 一般 特殊 基础自测1.A 解析:由图知,图形是三白二黑的圆周而复始相继排列,是一个周期为5的三白二黑的圆列,因为36÷5=7余1,所以第36个圆应与第1个圆颜色相同,即白色.2.D 解析:由5-2=3,11-5=6,20-11=9,32-20=12,则x -32=15,∴x =47. 3.D 解析:由已知的三个求导式可归纳推理得到偶函数的导函数是奇函数,又f (x )是偶函数,所以g(x )是奇函数,故g(-x )=-g(x ).4.B 解析:只有③正确. 考点探究突破【例1】 解:猜想sin 2α+cos 2(α+30°)+sin αcos(α+30°)=34.证明:左边=sin 2α+cos(α+30°)[cos(α+30°)+sin α]=sin2α+⎝ ⎛⎭⎪⎫32cos α-12sin α⎝ ⎛⎭⎪⎫32cos α+12sin α=sin 2α+34cos 2α-14sin 2α=34=右边.所以,猜想是正确的.【例2】 S 21=S 1′S(或S 2=S 21+S 22+S 23)解析:空间问题与平面问题的类比,通常可抓住几何要素的如下对应关系作对比:多面体↔多边形,面↔边,体积↔面积,二面角↔平面角,面积↔线段长,…,由此,可类比得S 21=S 1′S(或S 2=S 21+S 22+S 23).【例3】 (1)证明:在直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DD 1∥CC 1, ∵EF∥CC 1,∴EF∥DD 1.又∵平面ABCD∥平面A 1B 1C 1D 1, 平面ABCD∩平面EFD 1D =ED , 平面A 1B 1C 1D 1∩平面EFD 1D =FD 1,∴ED∥FD 1.∴四边形EFD 1D 为平行四边形. ∵侧棱DD 1⊥底面ABCD ,又DE ⊂平面ABCD , ∴DD 1⊥DE.∴四边形EFD 1D 为矩形. (2)解:连接AE ,∵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为直四棱柱, ∴侧棱DD 1⊥底面ABCD.又AE ⊂平面ABCD ,∴DD 1⊥AE. 在Rt △ABE 中, AB=2,BE=2,则AE=在Rt △CDE 中,EC=1,CD=1,则在直角梯形ABCD 中,=∴AE 2+DE 2=AD 2,即AE ⊥ED. 又∵ED ∩DD 1=D , ∴AE ⊥平面EFD 1D.由(1)可知,四边形EFD 1D 为矩形,且DD 1=1,∴矩形EFD 1D 的面积为S 矩形EFD 1D =DE ·DD 1∴几何体AEFD 1D 的体积为V AEFD 1D =13S 矩形EFD 1D ·AE=13×2×22=43.演练巩固提升1.B 解析:(法一)由题意得,72 011=7502×4+3=(74)502·73,由于74=2 401末位为1,倒数第二位为0,因此2 401502的末两位定为01.又73=343,∴(74)502·73的末两位定为43.(法二)用归纳法:∵72=49,73=343,74=2 401,75=16 807,76=117 649,77=823 543,…,由上知末两位有周期性且T =4.又72 011=7502×4+3,∴72 011的末两位与73的末两位一样为43.2.D 解析:正四面体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1∶3,故体积之比为V 1V 2=127.3.A 解析:y =a x是增函数这个大前提是错误的,从而导致结论错误.4.(1)5 030 (2)5k (5k -1)2解析:(1)由题意可得,a 1=1,a 2=3,a 3=6,a 4=10,…,a 2-a 1=2,a 3-a 2=3,a 4-a 3=4,…,a n -a n -1=n .以上各式相加得,a n -a 1=2+3+…+n =(n -1)(n +2)2,故a n =n (n +1)2.因此,b 1=a 4=10,b 2=a 5=15,b 3=a 9=45,b 4=a 10=55,…由此归纳出b 2 012=a 5 030.(2)b 1=a 4=4×52,b 3=a 9=9×102,b 5=a 14=14×152,….归纳出b 2k -1=5k (5k -1)2.5.a 8ma n 1·a n 2·…·a n m =a p ·r mq解析:(1)∵a 1+a 3+a 10+a 184=2+6+20+364=16,∴a 1,a 3,a 10,a 18的等差平均项为a 8.(2)用m a n 1·a n 2·…·a n m 类比a n 1+a n 2+…+a n m m 用a p ·r m q 来类比a p +rmd 可得.。
2020高考一轮总复习课件(北师大版):第十二章 算法初步、复数、推理与证明-3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北师大版 ·数学
如果复数 2i+1+a i是实数(i 为虚数单位,a∈R),则实数
a 的值是( )
A.1
B.2
C.3
D.4
[答案] D
第十二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北师大版 ·数学
[分析] 只要将题设中的复数化简成 m+ni(m,n∈R)的 形式,此题便迎刃而解.
第十二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北师大版 ·数学
(2)复数相等:a+bi=c+di⇔________(a,b,c,d∈R). (3)共轭复数:a+bi 与 c+di 共轭⇔________(a,b,c,d ∈R). (4)复数的模:设复数 z=a+bi 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的点是 Z(a,b),点 Z 到原点的距离|OZ|叫作复数的模或绝对值,记 作|z|,显然|z|=__________.
第十二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北师大版 ·数学
[规范解答] (1)由 m2+2m-3=0 且 m-1≠0 得 m=-3, 故当 m=-3 时,z∈R.
(2)由mmm--12=0 m2+2m-3≠0
.解得 m=0,或 m=2.
∴当 m=0 或 m=2 时,z 为纯虚数.
第十二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北师大版 ·数学
(理)(2013·新课标Ⅰ)若复数 z 满足(3-4i)z=|4+3i|,则 z
的虚部为( )
A.-4
B.-45
C.4
4 D.5
[答案] D
第十二章 第三节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北师大版 ·数学
[解析] (3-4i)z=|4+3i|=5 ∴z=3-5 4i=3-543i+34+i 4i=35+45i,故选 D.
高中数学一轮复习理数通用版:第十二章 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 Word版含解析
第十二章⎪⎪⎪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第一节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本节主要包括2个知识点: 1.合情推理; 2.演绎推理.突破点(一) 合情推理[基本知识] 类型 定义特点 归纳 推理根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特征,推出这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种特征的推理由部分到整体、 由个别到一般类比 推理 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由特殊到特殊[基本能力]1.判断题(1)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正确.( ) (2)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这是一种合情推理.( ) (3)在类比时,平面中的三角形与空间中的平行六面体作为类比对象较为合适.( ) 答案:(1)× (2)√ (3)× 2.填空题(1)已知数列{a n }中,a 1=1,n ≥2时,a n =a n -1+2n -1,依次计算a 2,a 3,a 4后,猜想a n 的表达式是a n =________.解析:a 1=1,a 2=4,a 3=9,a 4=16,猜想a n =n 2. 答案:n 2(2)由“半径为R 的圆内接矩形中,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推理出“半径为R 的球的内接长方体中,正方体的体积最大”是合情推理中的________推理.答案:类比(3)观察下列不等式: ①12<1;②12+16<2;③12+16+112< 3.则第5个不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16+112+120+130< 5[全析考法]归纳推理运用归纳推理时的一般步骤(1)通过观察特例发现某些相似性(特例的共性或一般规律);(2)把这种相似性推广到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命题(猜想);(3)对所得出的一般性命题进行检验.类型(一)与数字有关的推理[例1](1)给出以下数对序列:(1,1)(1,2)(2,1)(1,3)(2,2)(3,1)(1,4)(2,3)(3,2)(4,1)……记第i行的第j个数对为a ij,如a43=(3,2),则a nm=()A.(m,n-m+1) B.(m-1,n-m)C.(m-1,n-m+1) D.(m,n-m)(2)(·兰州模拟)观察下列式子:1,1+2+1,1+2+3+2+1,1+2+3+4+3+2+1,…,由以上可推测出一个一般性结论:对于n∈N*,则1+2+…+n+…+2+1=________.[解析](1)由前4行的特点,归纳可得:若a nm=(a,b),则a=m,b=n-m+1,∴a nm=(m,n-m+1).(2)由1=12,1+2+1=4=22,1+2+3+2+1=9=32,1+2+3+4+3+2+1=16=42,…,归纳猜想可得1+2+…+n+…+2+1=n2.[答案](1)A(2)n2解决此类问题时,需要细心观察,寻求相邻项及项与序号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联系相关的知识,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易错提醒]类型(二) 与式子有关的推理 [例2] (1)(·山东高考)观察下列等式:⎝⎛⎭⎫sin π3-2+⎝⎛⎭⎫sin 2π3-2=43×1×2; ⎝⎛⎭⎫sin π5-2+⎝⎛⎭⎫sin 2π5-2+⎝⎛⎭⎫sin 3π5-2+⎝⎛⎭⎫sin 4π5-2=43×2×3; ⎝⎛⎭⎫sin π7-2+⎝⎛⎭⎫sin 2π7-2+⎝⎛⎭⎫sin 3π7-2+…+⎝⎛⎭⎫sin 6π7-2=43×3×4; ⎝⎛⎭⎫sin π9-2+⎝⎛⎭⎫sin 2π9-2+⎝⎛⎭⎫sin 3π9-2+…+⎝⎛⎭⎫sin 8π9-2=43×4×5; …… 照此规律,⎝⎛⎭⎫sin π2n +1-2+⎝⎛⎭⎫sin 2π2n +1-2+⎝⎛⎭⎫sin 3π2n +1-2+…+⎝⎛⎭⎫sin 2n π2n +1-2=________.(2)已知x ∈(0,+∞),观察下列各式:x +1x ≥2,x +4x 2=x 2+x 2+4x 2≥3,x +27x 3=x 3+x3+x 3+27x3≥4,…,类比得x +ax n ≥n +1(n ∈N *),则a =________. [解析] (1)观察前4个等式,由归纳推理可知⎝⎛⎭⎫sin π2n +1-2+⎝⎛⎭⎫sin 2π2n +1-2+⎝⎛⎭⎫sin 3π2n +1-2+…+⎝⎛⎭⎫sin 2n π2n +1-2=43×n ×(n +1)=4n (n +1)3.(2)第一个式子是n =1的情况,此时a =11=1;第二个式子是n =2的情况,此时a =22=4;第三个式子是n =3的情况,此时a =33=27,归纳可知a =n n .[答案] (1)4n (n +1)3 (2)n n[方法技巧]与式子有关的推理类型及解法(1)与等式有关的推理.观察每个等式的特点,找出等式左右两侧的规律及符号后可解. (2)与不等式有关的推理.观察每个不等式的特点,注意是纵向看,找到规律后可解. 类型(三) 与图形有关的推理[例3] 某种树的分枝生长规律如图所示,第1年到第5年的分枝数分别为1,1,2,3,5,则预计第10年树的分枝数为( )A.21 B.34C.52 D.55[解析]因为2=1+1,3=2+1,5=3+2,即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的和,所以第10年树的分枝数为21+34=55.[答案] D[方法技巧]与图形有关的推理的解法与图形变化相关的归纳推理,解决的关键是抓住相邻图形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特殊图形,找到其中的变化规律,得出结论,可用赋值检验法验证其真伪性.类比推理1.类比推理的应用一般分为类比定义、类比性质和类比方法,常用技巧如下:类比定义在求解由某种熟悉的定义产生的类比推理型试题时,可以借助原定义来求解类比性质从一个特殊式子的性质、一个特殊图形的性质入手,提出类比推理型问题,求解时要认真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深入思考两者的转化过程是求解的关键类比方法有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具有类比性,我们可以把这种方法类比应用到其他问题的求解中,注意知识的迁移2.平面中常见的元素与空间中元素的类比:平面点线圆三角形角面积周长…空间线面球三棱锥二面角体积表面积…[例4]如图,在△ABC中,O为其内切圆圆心,过O的直线将三角形面积分为相等的两部分,且该直线与AC,BC分别相交于点F,E,则四边形ABEF与△CEF的周长相等.试将此结论类比到空间,写出一个与其相关的命题,并证明该命题的正确性.[解]如图,截面AEF经过四面体ABCD的内切球(与四个面都相切的球)的球心O,且与BC,DC分别交于点E,F,若截面将四面体分为体积相等的两部分,则四棱锥A -BEFD 与三棱锥A -EFC 的表面积相等.下面证明该结论的正确性, 设内切球半径为R ,则V A -BEFD =13(S △ABD +S △ABE +S △ADF +S 四边形BEFD )×R =V A -EFC =13(S △AEC+S △ACF +S △ECF )×R ,即S △ABD +S △ABE +S △ADF +S 四边形BEFD =S △AEC +S △ACF +S △ECF ,两边同加S △AEF 可得结论.[方法技巧]类比推理的步骤和方法(1)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其一般步骤为: ①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②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 (2)类比推理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类比对象.平面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公式、结论等,可以类比到立体几何中,得到类似的结论.[全练题点]1.[考点二]由代数式的乘法法则类比推导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法则: ①“mn =nm ”类比得到“a·b =b·a ”;②“(m +n )t =mt +nt ”类比得到“(a +b )·c =a·c +b·c ”; ③“(m ·n )t =m (n ·t )”类比得到“(a·b )·c =a·(b·c )”;④“t ≠0,mt =xt ⇒m =x ”类比得到“p ≠0,a·p =x·p ⇒a =x ”; ⑤“|m ·n |=|m |·|n |”类比得到“|a·b|=|a|·|b|”; ⑥“ac bc =a b ”类比得到“a·c b·c =ab”.以上的式子中,类比得到的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D .4解析:选B ①②正确,③④⑤⑥错误.2.[考点二]在平面几何中有如下结论:正三角形ABC 的内切圆面积为S 1,外接圆面积为S 2,则S 1S 2=14,推广到空间可以得到类似结论:已知正四面体P -ABC 的内切球体积为V 1,外接球体积为V 2,则V 1V 2=( ) A.18B.19C.164D.127解析:选D 正四面体的内切球与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1∶3,故V 1V 2=127.3.[考点一·类型(一)]将正奇数排成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阵(第k 行有k 个奇数),其中第i 行第j 个数表示为a ij ,例如a 42=15,若a ij =2 017,则i -j =(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A .26B .27C .28D .29解析:选A 前k 行共有奇数为1+2+3+…+k =k (1+k )2个,所以第k 行的最后一个数为2·k (1+k )2-1=k 2+k -1,第k +1行的第一个数为k (k +1)+1,当k +1=45时,k (k+1)+1=44×45+1=1 981,即第45行的第一个数为1 981,因为2 017-1 9812=18,所以2 017是第45行的第19个数,即i =45,j =19,所以i -j =45-19=26.故选A.4.[考点一·类型(二)]观察下列各等式:55-4+33-4=2,22-4+66-4=2,77-4+11-4=2,1010-4+-2-2-4=2,依照以上各式成立的规律,得到一般性的等式为( ) A.nn -4+8-n (8-n )-4=2 B.n +1(n +1)-4+(n +1)+5(n +1)-4=2 C.nn -4+n +4(n +4)-4=2 D.n +1(n +1)-4+n +5(n +5)-4=2 解析:选A 各等式可化为55-4+8-5(8-5)-4=2,22-4+8-2(8-2)-4=2;77-4+8-7(8-7)-4=2,1010-4+8-10(8-10)-4=2,可归纳得一般等式:n n -4+8-n (8-n )-4=2,故选A.5.[考点一·类型(三)]蜜蜂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杰出的建筑师,单个蜂巢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一个正六边形,如图为一组蜂巢的截面图.其中第一个图有1个蜂巢,第二个图有7个蜂巢,第三个图有19个蜂巢,按此规律,以f(n)表示第n个图的蜂巢总数.则f(4)=________,f(n)=________.解析:因为f(1)=1,f(2)=7=1+6,f(3)=19=1+6+12,所以f(4)=1+6+12+18=37,所以f(n)=1+6+12+18+…+6(n-1)=3n2-3n+1.答案:373n2-3n+1突破点(二)演绎推理[基本知识](1)定义: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我们把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2)模式:“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3)特点: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基本能力]1.判断题(1)“所有3的倍数都是9的倍数,某数m是3的倍数,则m一定是9的倍数”,这是三段论推理,但其结论是错误的.()(2)在演绎推理中,只要符合演绎推理的形式,结论就一定正确.()答案:(1)√(2)×2.填空题(1)下列说法:①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②演绎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③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是“三段论”的形式;④演绎推理得到结论的正确与否与大前提、小前提和推理形式有关;⑤运用三段论推理时,大前提和小前提都不可以省略.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个.解析:易知①③④正确.答案:3(2)推理“①矩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三角形不是平行四边形;③所以三角形不是矩形”中的小前提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②[全析考法]演绎推理[典例] 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记为S n ,已知a 1=1,a n +1=n +2n S n (n ∈N *).证明:(1)数列⎩⎨⎧⎭⎬⎫S n n 是等比数列;(2)S n +1=4a n .[证明] (1)∵a n +1=S n +1-S n ,a n +1=n +2n S n, ∴(n +2)S n =n (S n +1-S n ), 即nS n +1=2(n +1)S n . 故S n +1n +1=2·S nn ,(小前提) 故⎩⎨⎧⎭⎬⎫S n n 是以2为公比,1为首项的等比数列.(结论)(大前提是等比数列的定义)(2)由(1)可知数列⎩⎨⎧⎭⎬⎫S n n 是等比数列,(大前提)所以S n +1n +1=4·S n -1n -1(n ≥2),即S n +1=4(n +1)·S n -1n -1=4·n -1+2n -1·S n -1=4a n (n ≥2).又a 2=3S 1=3,S 2=a 1+a 2=1+3=4=4a 1,(小前提) 所以对于任意正整数n ,都有S n +1=4a n .(结论)[方法技巧]演绎推理的推证规则(1)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其一般形式是三段论,应用三段论解决问题时,应当首先明确什么是大前提和小前提,如果前提是显然的,则可以省略,本例中,等比数列的定义在解题中是大前提,由于它是显然的,因此省略不写.(2)在推理论证过程中,一些稍复杂一点的证明题常常要由几个三段论才能完成.[全练题点]1.已知a ,b ,m 均为正实数,b <a ,用三段论形式证明b a <b +ma +m .证明:因为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不等号不改变方向,(大前提) b <a ,m >0,(小前提) 所以mb <ma .(结论)因为不等式两边同加上一个数,不等号不改变方向,(大前提) mb <ma ,(小前提)所以mb +ab <ma +ab ,即b (a +m )<a (b +m ).(结论)因为不等式两边同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不改变方向,(大前提) b (a +m )<a (b +m ),a (a +m )>0,(小前提) 所以b (a +m )a (a +m )<a (b +m )a (a +m ),即b a <b +m a +m .(结论)2.已知函数y =f (x )满足:对任意a ,b ∈R ,a ≠b ,都有af (a )+bf (b )>af (b )+bf (a ),试证明:f (x )为R 上的单调递增函数.证明:设任意x 1,x 2∈R ,取x 1<x 2, 则由题意得x 1f (x 1)+x 2f (x 2)>x 1f (x 2)+x 2f (x 1),所以x 1[f (x 1)-f (x 2)]+x 2[f (x 2)-f (x 1)]>0,[f (x 2)-f (x 1)](x 2-x 1)>0, 因为x 1<x 2,即x 2-x 1>0,所以f (x 2)-f (x 1)>0,即f (x 2)>f (x 1).(小前提) 所以y =f (x )为R 上的单调递增函数.(结论)[全国卷5年真题集中演练——明规律]1.(·全国卷Ⅱ)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A .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B .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C .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D .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解析:选D 依题意,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由于甲知道乙、丙的成绩,但还是不知道自己的成绩,则乙、丙必有1位优秀,1位良好,甲、丁必有1位优秀,1位良好,因此,乙知道丙的成绩后,必然知道自己的成绩;丁知道甲的成绩后,必然知道自己的成绩,因此选D.2.(·全国卷Ⅱ)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1和2,1和3,2和3.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________.解析:由丙所言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丙持有“1和2”,结合乙所言可知乙持有“2和3”,从而甲持有“1和3”,符合甲所言情况;另一种是丙持有“1和3”,结合乙所言可知乙持有“2和3”,从而甲持有“1和2”,不符合甲所言情况.故甲持有“1和3”.答案:1和33.(·全国卷Ⅰ)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 ,B ,C 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 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C 城市; 丙说:我们三个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________.解析:由于甲、乙、丙三人去过同一城市,而甲没有去过B 城市,乙没有去过C 城市,因此三人去过的同一城市应为A ,而甲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 城市,所以甲去过A ,C 城市,乙去过的城市应为A.答案:A[课时达标检测][小题对点练——点点落实]对点练(一) 合情推理1.(1)已知a 是三角形一边的长,h 是该边上的高,则三角形的面积是12ah ,如果把扇形的弧长l ,半径r 分别看成三角形的底边长和高,可得到扇形的面积为12lr ;(2)由1=12,1+3=22,1+3+5=32,可得到1+3+5+…+2n -1=n 2,则(1)(2)两个推理过程分别属于( )A .类比推理、归纳推理B .类比推理、演绎推理C .归纳推理、类比推理D .归纳推理、演绎推理解析:选A (1)由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扇形的性质有相似之处,此种推理为类比推理;(2)由特殊到一般,此种推理为归纳推理,故选A.2.观察下列各式:a +b =1,a 2+b 2=3,a 3+b 3=4,a 4+b 4=7,a 5+b 5=11,…,则a 10+b 10=( )A .121B .123C .231D .211解析:选B 令a n =a n +b n ,则a 1=1,a 2=3,a 3=4,a 4=7,…,得a n +2=a n +a n +1,从而a 6=18,a 7=29,a 8=47,a 9=76,a 10=123.3.下面图形由小正方形组成,请观察图①至图④的规律,并依此规律,写出第n 个图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是( )A .n (n +1) B.n (n -1)2C.n (n +1)2D .n (n -1)解析:选C 由题图知第1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第2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2,第3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2+3,第4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2+3+4,…,则第n 个图形的小正方形个数为1+2+3+…+n =n (n +1)2. 4.观察下列各式:55=3 125,56=15 625,57=78 125,58=390 625,59=1 953 125,…,则52 018的末四位数字为( )A .3 125B .5 625C .0 625D .8 125解析:选B 55=3 125 ,56=15 625,57=78 125,58=390 625,59=1 953 125,…,可得59与55的后四位数字相同,由此可归纳出5m+4k与5m (k ∈N *,m =5,6,7,8)的后四位数字相同,又2 018=4×503+6,所以52 018与56的后四位数字相同,为5 625,故选B.5.(·山西孝义期末)我们知道:在平面内,点(x 0,y 0)到直线Ax +By +C =0的距离公式d =|Ax 0+By 0+C |A 2+B 2,通过类比的方法,可求得:在空间中,点(2,4,1)到直线x +2y +2z +3=0的距离为( )A .3B .5 C.5217D .3 5解析:选B 类比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空间中点(x 0,y 0,z 0)到直线Ax +By +Cz +D =0的距离公式为d =|Ax 0+By 0+Cz 0+D |A 2+B 2+C 2,则所求距离d =|2+2×4+2×1+3|12+22+22=5,故选B.6.如图,将一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沿中位线剪成4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一次操作;然后,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按同样方式再剪成4个小三角形,共得到7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二次操作;再将其中一个三角形按同样方式再剪成4个小三角形,共得到10个小三角形,称为第三次操作……根据以上操作,若要得到100个小三角形,则需要操作的次数是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知,第一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个;第二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7个;第三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3=10个……由此可得第n次操作后,三角形共有4+3(n-1)=3n+1个.当3n+1=100时,解得n=33.答案:337.以下数表的构造思路源于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的“杨辉三角形”.12345…3579…81216…2028…2 013 2 014 2 015 2 0164 027 4 029 4 0318 0568 06016 116……该表由若干数字组成,从第二行起,每一行中的数字均等于其“肩上”两数之和,表中最后一行仅有一个数,则这个数为____________.解析:观察数列,可以发现规律:每一行都是一个等差数列,且第一行的公差为1,第二行的公差为2,第三行的公差为4,第四行的公差为8,…,第2 015行的公差为22 014,故第一行的第一个数为2×2-1,第二行的第一个数为3×20,第三行的第一个数为4×21,第四行的第一个数为5×22,…,第n行的第一个数为(n+1)·2n-2,故第2 016行(最后一行)仅有一个数为(1+2 016)×22 014=2 017×22 014.答案:2 017×22 0148.如图,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格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按如下规则标上数字标签:原点处标0,点(1,0)处标1,点(1,-1)处标2,点(0,-1)处标3,点(-1,-1)处标4,点(-1,0)处标5,点(-1,1)处标6,点(0,1)处标7,依此类推,则标签为2 0172的格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解析:因为点(1,0)处标1=12,点(2,1)处标9=32,点(3,2)处标25=52,点(4,3)处标49=72,依此类推得点(1 009,1 008)处标2 0172.答案:(1 009,1 008)对点练(二)演绎推理1.下面四个推导过程符合演绎推理三段论形式且推理正确的是()A.大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小前提:π是无理数;结论: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B.大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小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结论:π是无理数C.大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前提: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结论:π是无理数D.大前提: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小前提:π是无理数;结论: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解析:选B对于A,小前提与结论互换,错误;对于B,符合演绎推理过程且结论正确;对于C和D,大前提均错误.故选B.2.某人进行了如下的“三段论”:如果f′(x0)=0,则x=x0是函数f(x)的极值点,因为函数f(x)=x3在x=0处的导数值f′(0)=0,所以x=0是函数f(x)=x3的极值点.你认为以上推理的()A.大前提错误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D.结论正确解析:选A若f′(x0)=0,则x=x0不一定是函数f(x)的极值点,如f(x)=x3,f′(0)=0,但x=0不是极值点,故大前提错误.3.正弦函数是奇函数,f(x)=sin(x2+1)是正弦函数,因此f(x)=sin(x2+1)是奇函数,以上推理()A.结论正确B.大前提不正确C.小前提不正确D.全不正确解析:选C因为f(x)=sin(x2+1)不是正弦函数,所以小前提不正确.4.(·湖北八校联考)有6名选手参加演讲比赛,观众甲猜测:4号或5号选手得第一名;观众乙猜测:3号选手不可能得第一名;观众丙猜测:1,2,6号选手中的一位获得第一名;观众丁猜测:4,5,6号选手都不可能获得第一名.比赛后发现没有并列名次,且甲、乙、丙、丁中只有1人猜对比赛结果,此人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选D若甲猜测正确,则4号或5号得第一名,那么乙猜测也正确,与题意不符,故甲猜测错误,即4号和5号均不是第一名;若乙猜测正确,则3号不可能得第一名,即1,2,4,5,6号选手中有一位获得第一名,那么甲和丙中有一人也猜对比赛结果,与题意不符,故乙猜测错误;若丙猜测正确,那么乙猜测也正确,与题意不符,故仅有丁猜测正确,所以选D.5.在一次调查中,甲、乙、丙、丁四名同学的阅读量有如下关系:甲、丙阅读量之和与乙、丁阅读量之和相同,甲、乙阅读量之和大于丙、丁阅读量之和,丁的阅读量大于乙、丙阅读量之和.那么这四名同学按阅读量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____________.解析:因为甲、丙阅读量之和等于乙、丁阅读量之和,甲、乙阅读量之和大于丙、丁阅读量之和,所以乙的阅读量大于丙的阅读量,甲的阅读量大于丁的阅读量,因为丁的阅读量大于乙、丙阅读量之和,所以这四名同学按阅读量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甲、丁、乙、丙.答案:甲、丁、乙、丙[大题综合练——迁移贯通]1.给出下面的数表序列:其中表n(n=1,2,3,…)有n行,第1行的n个数是1,3,5,…,2n-1,从第2行起,每行中的每个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数之和.写出表4,验证表4各行中的数的平均数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构成等比数列,并将结论推广到表n(n≥3)(不要求证明).解:表4为13574 81212 2032它的第1,2,3,4行中的数的平均数分别是4,8,16,32,它们构成首项为4,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将这一结论推广到表n(n≥3),即表n(n≥3)各行中的数的平均数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构成首项为n,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2.在Rt△ABC中,AB⊥AC,AD⊥BC于点D,求证:1AD2=1AB2+1AC2.在四面体ABCD 中,类比上述结论,你能得到怎样的猜想?并说明理由.解:如图所示,由射影定理AD2=BD·DC,AB2=BD·BC,AC2=BC·DC,∴1AD2=1BD·DC=BC2 BD·BC·DC·BC=BC2AB2·AC2.又BC2=AB2+AC2,∴1AD 2=AB 2+AC 2AB 2·AC 2=1AB 2+1AC 2. 猜想,在四面体ABCD 中,AB 、AC 、AD 两两垂直,AE ⊥平面BCD ,则1AE 2=1AB 2+1AC 2+1AD 2. 证明:如图,连接BE 并延长交CD 于点F ,连接AF . ∵AB ⊥AC ,AB ⊥AD ,AC ∩AD =A , ∴AB ⊥平面ACD .∵AF ⊂平面ACD ,∴AB ⊥AF . 在Rt △ABF 中,AE ⊥BF , ∴1AE 2=1AB 2+1AF2. ∵AB ⊥平面ACD ,∴AB ⊥CD .∵AE ⊥平面BCD ,∴AE ⊥CD .又AB ∩AE =A , ∴CD ⊥平面ABF ,∴CD ⊥AF . ∴在Rt △ACD 中1AF 2=1AC 2+1AD2, ∴1AE 2=1AB 2+1AC 2+1AD2. 3.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五个式子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①sin 213°+cos 217°-sin 13°cos 17°; ②sin 215°+cos 215°-sin 15°cos 15°; ③sin 218°+cos 212°-sin 18°cos 12°; ④sin 2(-18°)+cos 248°-sin(-18°)cos 48°; ⑤sin 2(-25°)+cos 255°-sin(-25°)cos 55°. (1)试从上述五个式子中选择一个,求出这个常数;(2)根据(1)的计算结果,将该同学的发现推广为三角恒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1)选择②式,计算如下:sin 215°+cos 215°-sin 15°cos 15°=1-12sin 30°=1-14=34.(2)三角恒等式为sin 2α+cos 2(30°-α)-sin α·cos(30°-α)=34.证明如下:sin 2α+cos 2(30°-α)-sin α·cos(30°-α)=sin2α+(cos 30°cos α+sin 30°sin α)2-sin α·(cos 30°cos α+sin 30°sin α)=sin2α+34cos2α+32sin αcos α+14sin2α-32sin αcos α-12sin2α=34sin2α+34cos2α=34.第二节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数学归纳法本节主要包括3个知识点: 1.直接证明; 2.间接证明; 3.数学归纳法.突破点(一)直接证明[基本知识]内容综合法分析法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思维过程由因导果执果索因框图表示P(已知)⇒Q1→Q1⇒Q2→…→Q n⇒Q(结论)Q(结论)⇐P1→P1⇐P2→…→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书写格式“因为…,所以…”或“由…,得…”“要证…,只需证…,即证…”[基本能力]1.判断题(1)综合法是直接证明,分析法是间接证明.()(2)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3)在解决问题时,常常用分析法寻找解题的思路与方法,再用综合法展现解决问题的过程.()(4)证明不等式2+7<3+6最合适的方法是分析法.()答案:(1)×(2)×(3)√(4)√2.填空题(1)6-22与5-7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解析:假设6-22>5-7,由分析法可得,要证6-22>5-7,只需证6+7>5+22,即证13+242>13+410,即42>210.因为42>40,所以6-22>5-7成立.答案:6-22>5-7(2)已知a,b是不相等的正数,x=a+b2,y=a+b,则x、y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解析:x2=12(a+b+2ab),y2=a+b=12(a+b+a+b)>12(a+b+2ab)=x2,又∵x>0,y>0,∴y>x.答案:y>x(3)设a>b>0,m=a-b,n=a-b,则m,n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解析:∵a>b>0,∴a>b,a-b>0,∴n2-m2=a-b-(a+b-2ab)=2ab-2b>2b2-2b=0,∴n2>m2,又∵m>0,n>0,∴n>m.答案:n>m[全析考法]综合法(1)定义明确的问题,如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求证无条件的等式或不等式;(2)已知条件明确,并且容易通过分析和应用条件逐步逼近结论的题型.[例1](·武汉模拟)已知函数f(x)=(λx+1)ln x-x+1.(1)若λ=0,求f(x)的最大值;(2)若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与直线x+y+1=0垂直,证明:f(x)x-1>0. [解](1)f(x)的定义域为(0,+∞).当λ=0时,f(x)=ln x-x+1.则f ′(x )=1x -1,令f ′(x )=0,解得x =1.当0<x <1时,f ′(x )>0, 故f (x )在(0,1)上是增函数; 当x >1时,f ′(x )<0,故f (x )在(1,+∞)上是减函数. 故f (x )在x =1处取得最大值f (1)=0.(2)证明:由题可得,f ′(x )=λln x +λx +1x -1.由题设条件,得f ′(1)=1,即λ=1. ∴f (x )=(x +1)ln x -x +1.由(1)知,ln x -x +1<0(x >0,且x ≠1).当0<x <1时,x -1<0,f (x )=(x +1)ln x -x +1=x ln x +(ln x -x +1)<0,∴f (x )x -1>0.当x >1时,x -1>0,f (x )=(x +1)ln x -x +1=ln x +(x ln x -x +1)=ln x -x ⎝⎛⎭⎫ln 1x -1x +1>0, ∴f (x )x -1>0.综上可知,f (x )x -1>0. [方法技巧] 综合法证题的思路分析法[例2] 已知a >0,1b -1a >1,求证:1+a >11-b.[证明] 由已知1b -1a >1及a >0,可知0<b <1,要证1+a >11-b ,只需证1+a ·1-b >1,只需证1+a -b -ab >1,只需证a -b -ab >0,即a -b ab >1,即1b -1a >1.这是已知条件,所以原不等式得证.[方法技巧]分析法证题的思路(1)逆向思考是用分析法证题的主要思想,通过反推,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正确把握转化方向是使问题顺利获解的关键.(2)证明较复杂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两头凑的办法,即通过分析法找出某个与结论等价(或充分)的中间结论,然后通过综合法证明这个中间结论,从而使原命题得证.[全练题点]1.[考点一]命题“对于任意角θ,cos 4θ-sin 4θ=cos 2θ”的证明:“cos 4θ-sin 4θ=(cos 2θ-sin 2θ)(cos 2θ+sin 2θ)=cos 2θ-sin 2θ=cos 2θ”过程应用了( )A .分析法B .综合法C .综合法、分析法综合使用D .间接证明法解析:选B 因为证明过程是“由因导果”,即由条件逐步推向结论,故选B. 2.[考点一](·广州调研)若a ,b ,c 为实数,且a <b <0,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ac 2<bc 2 B .a 2>ab >b 2 C.1a <1bD.b a >a b解析:选B a 2-ab =a (a -b ),∵a <b <0,∴a -b <0,∴a (a -b )>0,即a 2-ab >0,∴a 2>ab .①又∵ab -b 2=b (a -b )>0,∴ab >b 2,② 由①②得a 2>ab >b 2.3.[考点一]已知a ,b ,c 为正实数,a +b +c =1,求证:a 2+b 2+c 2≥13.证明:因为a +b +c =1,所以(a +b +c )2=a 2+b 2+c 2+2ab +2ac +2bc ≤a 2+b 2+c 2+a 2+b 2+a 2+c 2+b 2+c 2=3(a 2+b 2+c 2),当且仅当a =b =c =13时,等号成立.所以a 2+b 2+c 2≥13.4.[考点二]已知m >0,a ,b ∈R ,求证:⎝ ⎛⎭⎪⎫a +mb 1+m 2≤a 2+mb 21+m . 证明:因为m >0,所以1+m >0.所以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a +mb )2≤(1+m )·(a 2+mb 2),即证m (a 2-2ab +b 2)≥0,即证m (a -b )2≥0,即证(a -b )2≥0,而(a -b )2≥0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得证.突破点(二)间接证明[基本知识]1.反证法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即在原命题的条件下,结论不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2.用反证法证明问题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分清命题“p⇒q”的条件和结论第二步作出命题结论q相反的假设綈q第三步由p和綈q出发,应用正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结果第四步断定产生矛盾结果的原因在于开始所作的假设綈q不真,于是结论q成立,从而间接地证明了命题p⇒q为真3.常见的结论和反设词原结论词反设词原结论词反设词至少有一个一个都没有对任意x成立存在某个x不成立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对任意x不成立存在某个x成立至少有n个至多有(n-1)个p或q 綈p且綈q至多有n个至少有(n+1)个p且q 綈p或綈q 都是不都是不都是都是[基本能力]1.判断题(1)用反证法证明结论“a>b”时,应假设“a<b”.()(2)反证法是指将结论和条件同时否定,推出矛盾.()(3)用反证法证题时必须先否定结论,否定结论就是找出结论的反面的情况.()(4)反证法的步骤是:①准确反设;②从否定的结论正确推理;③得出矛盾.() 答案:(1)×(2)×(3)√(4)√2.填空题(1)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b,那么3a>3b”,假设的内容应是________.答案:3a≤3b(2)应用反证法推出矛盾的推导过程中,可把下列哪些作为条件使用________(填序号).①结论相反的判断即假设;②原命题的条件;③公理、定理、定义;④原结论.答案:①②③(3)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①若a,b,c满足a2+b2=c2,则a,b,c不都是奇数;否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p>0,q>0,p3+q3=2,则p+q≤2;否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所有的正方形都是矩形;否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至少有一个实数x,使x2+1=0;否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若a,b,c满足a2+b2=c2,则a,b,c都是奇数②若p>0,q>0,p3+q3=2,则p+q>2③至少存在一个正方形不是矩形④不存在实数x,使x2+1=0[全析考法]证明否定性命题[例1]设{a n}(1)推导{a n}的前n项和公式;(2)设q≠1,证明数列{a n+1}不是等比数列.[解](1)设{a n}的前n项和为S n,当q=1时,S n=a1+a1+…+a1=na1;当q≠1时,S n=a1+a1q+a1q2+…+a1q n-1,①。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篇 复数、算法、推理与证明 第2节 算法初步(理)
(2)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是
.
解析:(2)依次执行每步程序得 y=cos π + π = π . 222
答案:(2) π 2
反思归纳 应用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的注意点 (1)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 到下的顺序进行的. (2)条件结构 利用条件结构解决算法问题时,重点是判断框,判断框内的条件不同,对 应的下一图框中的内容和操作要相应地进行变化,故要重点分析判断框 内的条件是否满足.
②程序框图中图形符号的意义
图形符号
名称
终端框 (起止框)
功能
表示一个算法 的 起始 和结束
输入、输 出框
表示一个算法 输入和输出 的信息
处理框 (执行框)
在出口处 标明“是”或“Y”;不成立时标明“否” 或“N”
流程线
连接程序框
连接点 连接程序框图的两部分
知识梳理
1.算法 算法通常是指按照一定 规则 解决某一类问题的 明确和有限 的步骤. 2.程序框图与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1)程序框图 ①程序框图的定义:程序框图又称 流程图 ,是一种用程序框、流程线及 文字说明 来表示算法的图形. 通常,程序框图由程序框和流程线组成,一个或几个程序框的组合表示 算法中的一个步骤;流程线带有方向箭头,按照算法进行的顺序将程序 框连接起来.
3.(2015高考天津卷)阅读如图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i 的值为( C ) (A)2 (B)3 (C)4 (D)5 解析:第一次执行,i=1,S=10-1=9; 第二次执行,i=2,S=9-2=7; 第三次执行,i=3,S=7-3=4; 第四次执行,i=4,S=4-4=0, 满足条件,则退出循环, 所以输出i的值为4. 故选C.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推理与证明、算法初步、复数 第3讲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课件 理
①当n=1时,已证命题成立. ②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即x2k>x2k+2,易知xk>0,那么 x2k+2-x2k+4=1+1x2k+1-1+1x2k+3=(1+x2xk2+k+ 1)3-(x21k++1 x2k+3) =(1+1+x2k1x+21k)+2-(11++1xx22kk+3) =(1+x2k)(1+x2k+x12)k-(x21k++2 x2k+2)(1+x2k+3)>0, 即 x2(k+1)>x2(k+1)+2,也就是说,当 n=k+1 时命题也成立. 结合①和②知命题成立.
答案 (k2+1)+(k2+2)+(k2+3)+…+(k+1)2
考点一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 【例 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2×1 4+4×1 6+6×1 8+…+2n(21n+2)=4(nn+1)(n∈N*). 证明 (1)当 n=1 时, 左边=2×1×(12×1+2)=18, 右边=4(11+1)=18,左边=右边,所以等式成立.
1)(n∈N*).证明 ()当n=1时,等式左边=2,右边=21·1=2, ∴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即(k+1)(k+2)·…·(k+k) =2k·1·3·5·…·(2k-1). 当n=k+1时,左边=(k+2)(k+3)·…·2k·(2k+1)·(2k+2) =2·(k+1)(k+2)(k+3)·…·(k+k)·(2k+1) =2·2k·1·3·5·…·(2k-1)·(2k+1) =2k+1·1·3·5·…·(2k-1)(2k+1). 这就是说当n=k+1时,等式成立. 根据(1)(2)知,对n∈N*,原等式成立.
猜想 an 的表达式为________. 解析 当 n=2 时,13+a2=(2×3)a2,∴a2=3×1 5.当 n=3 时,13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 12.3 数学归纳法学案 理
§12.3数学归纳法考纲展示►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2.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考点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数学归纳法的定义及框图表示(1)定义: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①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这一步是归纳奠基.②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________时命题也成立,这一步是归纳递推.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2)框图表示:答案:(1)②n=k+1[典题1]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4+14×6+16×8+…+12n2n+2=n4n+1(n∈N*).[证明] (1)当n=1时,左边=12×1×2×1+2=18,右边=141+1=18, 左边=右边,所以等式成立. (2)假设n =k (k ∈N *)时等式成立,即有 12×4+14×6+16×8+ (12)2k +2=k4k +1,则当n =k +1时,12×4+14×6+16×8+…+12k 2k +2+12k +1[2k +1+2]=k 4k +1+14k +1k +2=k k +2+14k +1k +2=k +124k +1k +2=k +14k +2=k +14k +1+1. 所以当n =k +1时,等式也成立.由(1)(2)可知,对于一切n ∈N *等式都成立.[点石成金]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恒等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初始值n 0的取值并验证n =n 0时等式成立.(2)由n =k 证明n =k +1时,弄清左边增加的项,且明确变形目标. (3)掌握恒等变形常用的方法:①因式分解;②添拆项;③配方法.考点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典题2]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122+132+…+1n 2<2-1n (n ∈N *,n ≥2).[证明] (1)当n =2时,1+122=54<2-12=32,命题成立.(2)假设n =k 时命题成立,即 1+122+132+…+1k 2<2-1k. 当n =k +1时,1+122+132+…+1k 2+1k +12<2-1k+1k +12<2-1k +1kk +1=2-1k+1k -1k +1=2-1k +1,命题成立.由(1)(2)知,原不等式在n ∈N *,n ≥2时均成立. [点石成金]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当遇到与正整数n 有关的不等式证明时,应用其他办法不容易证,则可考虑应用数学归纳法.(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是由n =k 成立,推证n =k +1时也成立,证明时用上归纳假设后,可采用分析法、综合法、作差(作商)比较法、放缩法等证明.已知数列{a n },当n ≥2时,a n <-1,又a 1=0,a 2n +1+a n +1-1=a 2n ,求证:当n ∈N *时,a n+1<a n .证明:(1)当n =1时,∵a 2是a 22+a 2-1=0的负根, ∴a 2<a 1.(2)假设当n =k (k ∈N *)时,a k +1<a k , ∵a 2k +1-a 2k =(a k +2-a k +1)(a k +2+a k +1+1),a k +1<a k ≤0,∴a 2k +1-a 2k >0, 又a k +2+a k +1+1<-1+(-1)+1=-1, ∴a k +2-a k +1<0,∴a k +2<a k +1, 即当n =k +1时,命题成立. 由(1)(2)可知,当n ∈N *时,a n +1<a n .考点3 观察——归纳——猜想——证明[考情聚焦] 通过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思维模式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从考查题型看,数学归纳法常与数列、函数等知识结合在一起考查,常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属中高档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命题角度: 角度一与数列的通项公式或前n 项和有关的证明[典题3] 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S n =a n 2+1a n-1,且a n >0,n ∈N *.(1)求a 1,a 2,a 3,并猜想{a n }的通项公式; (2)证明通项公式的正确性. (1)[解] 当n =1时,由已知,得a 1=a 12+1a 1-1,则a 21+2a 1-2=0.∴a 1=3-1(a 1>0).当n =2时,由已知,得a 1+a 2=a 22+1a 2-1,将a 1=3-1代入并整理得a 22+23a 2-2=0. ∴a 2=5-3(a 2>0).同理可得a 3=7- 5. 猜想a n =2n +1-2n -1(n ∈N *).(2)[证明] ①由(1)知,当n =1,2,3时,通项公式成立. ②假设当n =k (k ≥3,k ∈N *)时,通项公式成立, 即a k =2k +1-2k -1. 由于a k +1=S k +1-S k =a k +12+1a k +1-a k 2-1a k, 将a k =2k +1-2k -1代入上式, 整理得a 2k +1+22k +1a k +1-2=0, ∴a k +1=2k +3-2k +1, 即n =k +1时通项公式成立.由①②可知,对所有n ∈N *,a n =2n +1-2n -1都成立.[点石成金] “归纳——猜想——证明”的基本步骤是“观察——归纳——猜想——证明”.高中阶段与数列结合的问题是最常见的问题.角度二 证明存在性问题[典题4] 设a 1=1,a n +1=a 2n -2a n +2+b (n ∈N *). (1)若b =1,求a 2,a 3及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若b =-1,问:是否存在实数c 使得a 2n <c <a 2n +1对所有n ∈N *成立?证明你的结论. [解] 解法一:(1)a 2=2,a 3=2+1, 再由题设条件知,(a n +1-1)2=(a n -1)2+1. 从而{(a n -1)2}是首项为0,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故(a n -1)2=n -1,即a n =n -1+1(n ∈N *). (2)设f (x )=x -12+1-1,则a n +1=f (a n ). 令c =f (c ),即c =c -12+1-1,解得c =14.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a 2n <c <a 2n +1<1.当n =1时,a 2=f (1)=0,a 3=f (0)=2-1, 所以a 2<14<a 3<1,结论成立.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 即a 2k <c <a 2k +1<1.易知f (x )在(-∞,1]上为减函数, 从而c =f (c )>f (a 2k +1)>f (1)=a 2, 即1>c >a 2k +2>a 2.再由f (x )在(-∞,1]上为减函数,得c =f (c )<f (a 2k +2)<f (a 2)=a 3<1.故c <a 2k +3<1,因此a 2(k +1)<c <a 2(k +1)+1<1. 这就是说,当n =k +1时结论成立.综上,符合条件的c 存在,其中一个值为c =14.解法二:(1)a 2=2,a 3=2+1,可写为a 1=1-1+1,a 2=2-1+1,a 3=3-1+1.因此猜想a n =n -1+1.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上式: 当n =1时结论显然成立.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即a k =k -1+1. 则a k +1=a k -12+1+1=k -1+1+1=k +1-1+1.这就是说,当n =k +1时结论成立. 所以a n =n -1+1(n ∈N *). (2)设f (x )=x -12+1-1,则a n +1=f (a n ).先证:0≤a n ≤1(n ∈N *).① 当n =1时,结论明显成立. 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即0≤a k ≤1. 易知f (x )在(-∞,1]上为减函数, 从而0=f (1)≤f (a k )≤f (0)=2-1<1.即0≤a k +1≤1.这就是说,当n =k +1时结论成立,故①成立. 再证:a 2n <a 2n +1(n ∈N *).②当n =1时,a 2=f (1)=0,a 3=f (a 2)=f (0)=2-1,有a 2<a 3,即n =1时②成立. 假设n =k 时,结论成立,即a 2k <a 2k +1,由①及f (x )在(-∞,1]上为减函数,得a 2k +1=f (a 2k )>f (a 2k +1)=a 2k +2, a 2(k +1)=f (a 2k +1)<f (a 2k +2)=a 2(k +1)+1.这就是说,当n =k +1时②成立, 所以②对一切n ∈N *成立. 由②得a 2n < a 22n -2a 2n +2-1, 即(a 2n +1)2<a 22n -2a 2n +2, 因此a 2n <14.③又由①②及f (x )在(-∞,1]上为减函数,得f (a 2n )>f (a 2n +1),即a 2n +1>a 2n +2,所以a 2n +1> a 22n +1-2a 2n +1+2-1, 解得a 2n +1>14.④综上,由②③④知,存在c =14使a 2n <c <a 2n +1对一切n ∈N *成立.[点石成金] 利用数学归纳法可以探索与正整数n 有关的未知问题、存在性问题,其基本模式是“归纳——猜想——证明”,即先由合情推理发现结论,然后经逻辑推理即演绎推理论证结论的正确性.[方法技巧] 1.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有一无二,是不完全归纳法,结论不一定可靠;有二无一,第二步就失去了递推的基础. 2.利用归纳假设的技巧在推证n =k +1时,可以通过凑、拆、配项等方法用上归纳假设.此时既要看准目标,又要掌握n =k 与n =k +1之间的关系.在推证时,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方法都可以应用.[易错防范] 1.数学归纳法证题时初始值n 0不一定是1.2.推证n =k +1时一定要用上n =k 时的假设,否则不是数学归纳法.课外拓展阅读 归纳、猜想、证明[典例] [2016·江西九江模拟]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并且满足2S n =a 2n +n ,a n >0(n∈N *).(1)猜想{a n }的通项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2)设x >0,y >0,且x +y =1,证明:a n x +1+a n y +1≤2n +2.[审题视角] (1)将n =1,2,3代入已知等式得a 1,a 2,a 3,从而可猜想a n ,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2)利用分析法,结合x >0,y >0,x +y =1,利用基本不等式可证. (1)[解] 分别令n =1,2,3,得 ⎩⎪⎨⎪⎧2a 1=a 21+12a 1+a 2=a 22+22a 1+a 2+a 3=a 23+3,∵a n >0,∴a 1=1,a 2=2,a 3=3. 猜想:a n =n . ∵2S n =a 2n +n ,①当n ≥2时,2S n -1=a 2n -1+(n -1).② ①-②,得2a n =a 2n -a 2n -1+1, 即a 2n =2a n +a 2n -1-1.(ⅰ)当n =2时,a 22=2a 2+12-1,∵a 2>0,∴a 2=2. (ⅱ)假设当n =k (k ≥2)时,a k =k ,那么当n =k +1时,a 2k +1=2a k +1+a 2k -1=2a k +1+k 2-1,∴[a k +1-(k +1)][a k +1+(k -1)]=0, ∵a k +1>0,k ≥2,∴a k +1+(k -1)>0, ∴a k +1=k +1.即当n =k +1时也成立.∴a n =n (n ≥2). 显然n =1时,也成立, 故对于一切n ∈N *,均有a n =n . (2)[证明] 要证nx +1+ny +1≤2n +2,只要证nx +1+2nx +1ny +1+ny +1≤2(n +2). 即n (x +y )+2+2n 2xy +nx +y +1≤2(n +2),将x +y =1代入,得2n 2xy +n +1≤n +2, 即只要证4(n 2xy +n +1)≤(n +2)2, 即4xy ≤1.∵x >0,y >0,且x +y =1, ∴xy ≤x +y 2=12,即xy ≤14,故4xy ≤1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答题模板]第1步:寻找特例a 1,a 2,a 3等. 第2步:猜想a n 的公式.第3步:转换递推公式为a n 与a n -1的关系. 第4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 n .①验证递推公式中的第一个自然数n =2. ②推证a k +1的表达式为k +1. ③补验n =1,说明对于n ∈N *成立. 第5步:分析法证明.[方法点睛] (1)利用数学归纳法可以探索与正整数n 有关的未知问题、存在性问题,其基本模式是“归纳——猜想——证明”,即先由合情推理发现结论,然后经逻辑推理即演绎推理论证结论的正确性.(2)为了正确地猜想a n ,首先准确求出a 1,a 2,a 3的值.(3)证明n =k 到n =k +1这一步时,忽略了假设条件去证明,造成不是纯正的数学归纳法.如本题:∵2S n -1=a 2n -1+n -1,∴2(S n -S n -1)=a 2n -a 2n -1+1,推导a n 与a n -1的递推关系,再推出a n ,则不是数学归纳法.(4)本题第(2)问中的不等式证明不是关于n 的不等式,由x +y =1来推证,则不能称为数学归纳法.。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 12.4 复数 文
题型二 复数的运算 命题点1 复数的乘法运算
例2 (1)(2015·湖北改编)i为虚数单位,i607的共轭复数为____i ____. 解析 方法一 i607=i4×151+3=i3=-i,其共轭复数为i. 方法二 i607=i6i08=i4×i152=1i =-i,其共轭复数为 i.
解析答案
满足条件(a,b为实数)
b=0
a+bi为实数b≠⇔0
复数的分 类
a+bi为虚a=数0⇔ 且b≠0
答案
(3)复数相等:a+bi=c+di⇔ a=c且b=d (a,b,c,d∈R). (4)共轭复数:a+bi与c+di共轭⇔ a=c,b=-d (a,b,c,d∈R). (5)模:向量O→Z的模叫做复数 z=a+bi 的模,记作 |a+bi|或 |z|,即|z|=|a +bi|= a2+b2 (a,b∈R). 2.复数的几何意义 复数 z=a+bi 与复平面内的点 Z(a,b) 及平面向量O→Z=(a,b)(a,b∈R) 是一一对应法则.
答案
思考辨析
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方程x2+x+1=0没有解.( × ) (2)复数z=a+bi(a,b∈R)中,虚部为bi.( × ) (3)复数中有相等复数的概念,因此复数可以比较大小.( × ) (4)原点是实轴与虚轴的交点.( √ ) (5)复数的模实质上就是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也就是 复数对应的向量的模.( √ )
解析答案
(2)已知 a∈R,复数 z1=2+ai,z2=1-2i,若zz12为纯虚数,则复数zz12的 虚部为____1____.
解析
由zz12=21+ -a2ii=2+a
i1+2i 2-2a 4+a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算法初步、推理与证明、复
12.2 基本算法语句考纲要求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含义.1.输入语句(1)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注意事项:“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隔开,“提示内容”之间用“,”隔开,各变量之间也用“,”隔开,最后一个变量的后面不能加标点符号.2.输出语句(1)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输出语句中的“提示内容”与表达式之间必须用“;”隔开,“提示内容”之间用“,”隔开,各变量之间也用“,”隔开,最后一个表达式的后面不能加标点符号.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的值以及系统信息.3.赋值语句(1)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____________.(2)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称为______,把一个值a赋给变量b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为赋值符号.注意事项: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右边是表达式,左右边不能交换;每一个赋值语句只能出现一次“=”,即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赋值号“=”的理解:把右边的数值赋给左边的变量或计算右边表达式的值并把计算结果赋给左边的变量.4.条件语句(1)IF—THEN—ELSE语句的一般格式:(2)IF—THEN语句的一般格式:5.循环语句(1)UNTIL语句的一般格式:(2)WHILE语句的一般格式:1.执行PRINT “2+2 008=”;2+2 008的输出结果是( ).A.2 010 B.2+2 008=2+2 008C.2+2 008=2 010 D.2 010=2 0102.下列语句是正确的赋值语句的是( ).A.5=x B.x+y=3C.x=y=-2 D.y=y*y3.(2012沈阳模拟)如图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A.3,4 B.4,4C.3,3 D.4,34.当a=1,b=3时,执行完下面一段过程后x的值是__________.一、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例1】写出下列语句的输出结果:(1)(2)方法提炼1.输入、输出、赋值语句是任何一个算法中必不可少的语句.一个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多个表达式的值.在赋值语句中,变量的值始终等于最近一次赋给它的值,先前的值将被替换.2.一个赋值语句只给一个变量赋值,但一个语句行可以写多个赋值语句.3.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分解因式、解方程等).4.编写程序的关键在于搞清问题的算法,特别是算法的结构,然后确定采取哪一种算法语句.5.编写程序时,要注意常见运算符号的书写方式如a^b(a b);a*b(a×b);a/b(ab );SQR(x)(x);ABS(x)(|x|);a\b(a除以b的整数商,如5\2=2);a MOD b(a除以b的余数,如5 MOD 2=1)等,还要明确它们的运算规则:先乘除,后加减;乘幂优于乘除;函数优于乘幂;同级运算从左向右按顺序进行;括号内最优先,多层括号则从内到外依次进行〔注意表达式中的括号一律用小括号“( )”〕请做演练巩固提升2二、条件循环语句【例2】(2012东北三校模拟)下面程序运行的结果为( ).A.4 B.5 C.6 D.7方法提炼1.在用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编写程序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它们的格式及条件的表述方法.WHI LE语句中是当条件满足时执行循环体,而UNTIL语句中是当条件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2.在解决一些需要反复执行的运算任务,如累加求和、累乘求积等问题时,应考虑利用循环语句来实现.3.在循环语句中,也可以嵌套条件语句,甚至是循环语句,此时要注意嵌套这些语句应保证语句的完整性,否则就会造成程序无法执行.请做演练巩固提升1不理解算法语句的功能及格式易致误【典例】(2012湖南衡阳模拟)下面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A.0 B.1 C.2 D.4解析:当j=1时,余数a=1;当j=2时,余数a=3;当j=3时,余数a=1;当j=4时,余数a=0;当j=5时,余数a=0;当j=6时,不满足条件,此时退出循环.答案:A答题指导:1.在解答本题时,易错选D而导致错误,错误原因是:对循环过程不理解,误认为j=1时,余数a=0,即j=1时,没有执行第一次循环.其错误过程如下:当j=1时,余数a=0;当j=2时,余数a=2;当j=3时,余数a=0;当j=4时,余数a=4;当j=5时,余数a=4.2.解决算法语句的有关问题时,还有以下几点易造成失误,备考时要高度关注:(1)对基本算法语句的功能及格式要求不熟悉.(2)条件语句中的嵌套结构混乱,不能用分段函数的形式直观描述.(3)对循环结构的循环过程把握不准.1.下面程序运行的结果为( ).A.4 B.5 C.6 D.72.(2012黑龙江大庆模拟)以上表示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3.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__.4.完成下列程序,输入x的值,求函数y=|8-2x2|的值.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参考答案基础梳理自测 知识梳理1.(1)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2.(1)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3.(1)变量=表达式 (2)变量 赋值 = 基础自测1.C 解析:这是一个计算2+2 008的值的简单程序,输出的结果是2+2 008=2 010. 2.D 解析:赋值语句中“=”的左右两边不能互换,不能给常量赋值,左边必须是变量,右边是表达式,故A ,B 错.C 错,一个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D 正确,该语句的功能是将当前的y 平方后赋给变量y .3.B 解析:程序主要为赋值.a =b ,则a =4,b =a =4.4.4 解析:x =⎩⎪⎨⎪⎧a +b ,a <b ,a -b ,a ≥b .∵a =1,b =3,满足a <b , ∴x =1+3=4. 考点探究突破【例1】解:(1)∵a =5,b =3,∴c =a +b 2=4,d =c 2=16,即输出d =16.(2)∵a =1,b =2,∴c =1+2=3,b =1+3-2=2,故输出a =1,b =2,c =3.【例2】C 解析:第一次执行后,S =100-10=90,n =10-1=9;第二次执行后,S =90-9=81,n =9-1=8;第三次执行后,S =81-8=73,n =8-1=7;第四次执行后,S =73-7=66,n =7-1=6.此时S =66≤70,结束循环,输出n =6.演练巩固提升1.C 解析:该程序依次运行的结果为S =90,n =9; S =81,n =8;S =73,n =7;S =66,n =6. 此时程序结束,故输出n 的值为6.2.y =⎩⎨⎧2x -3,x ≤2x ,x >2解析:当x ≤2时,y =2x -3;当x >2时,y =x .3.3 解析:a =1,b =2, a =a +b =1+2=3. ∴输出的结果为3.4.①x>=-2 AND x <=2 THEN ②y=8-2*x^2。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算法初步、推理与证明、复数12.5《数学归纳法》收尾精炼 理 新人教A版.pdf
2014届高考一轮复习收尾精炼: 数学归纳法 一、选择题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n+1)=(n+1)(2n+1)时,在验证n=1成立时,左边所得的代数式是( ). A.1 B.1+3 C.1+2+3 D.1+2+3+4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n≥2,nN*)的过程中,由n=k递推到n=k+1时不等式左边( ). A.增加了一项 B.增加了两项、 C.增加了和两项但减少了一项 D.以上各种情况均不对 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1+++…+>成立时,起始值n至少应取为( ). A.7 B.8 C.9 D.10 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n+1)·(n+2)·…·(n+n)=2n·1·3·…·(2n-1)”,从“k到k+1”左端需增乘的代数式为 ( ). A.2k+1 B.2(2k+1) C. D. 5.在数列{an}中,a1=,且Sn=n(2n-1)an,通过求a2,a3,a4,猜想an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6.设函数f(n)=(2n+9)·3n+1+9,当nN*时,f(n)能被m(mN*)整除,猜想m的最大值为( ). A.9 B.18 C.27 D.36 7.对于不等式<n+1(nN*),某同学用数学归纳法的证明过程如下: (1)当n=1时,<1+1,不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kN*)时,不等式成立,即<k+1,则当n=k+1时,=<==(k+1)+1, 当n=k+1时,不等式成立,则上述证法( ). A.过程全部正确B.n=1验得不正确 C.归纳假设不正确D.从n=k到n=k+1的推理不正确 二、填空题 8.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a+a2+…+an+1=(a≠1,且nN*)”,在验证n=1时,左边计算所得的结果是__________. 9.在ABC中,不等式++≥成立;在四边形ABCD中,不等式+++≥成立;在五边形ABCDE中,不等式++++≥成立…… 猜想在n边形A1A2…An中,有不等式________成立. 10.用数学归纳法证明…>(k>1),则当n=k+1时,左端应乘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乘上去的代数式共有因式的个数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1.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方程x2-anx-an=0有一根为Sn-1,n=1,2,3,…. (1)求a1,a2; (2)猜想数列{Sn}的通项公式,并给出严格的证明. 12.如图,P1(x1,y1), P2(x2,y2),…,Pn(xn,yn)(0<y1<y2<…<yn)是曲线C:y2=3x(y≥0)上的n个点,点Ai(ai,0)(i=1,2,3,…,n)在x轴的正半轴上,且Ai-1AiPi是正三角形(A0是坐标原点). (1)写出a1,a2,a3; (2)求出点An(an,0)(nN*)的横坐标an关于n的表达式并证明.一、选择题 1.C 解析:左边表示从1开始,连续2n+1个正整数的和,故n=1时,表示1+2+3的和. 2.C 解析:当n=k+1时,不等式为++…+<,∴比当n=k时增加了,项.但最左端少了一项. 3.B 解析:∵1+++…+==2-==, 而1+++…+>,故起始值n至少取8. 4.B 解析:当n=k时,等式为(k+1)(k+2)·…·(k+k)=2k×1×3×…×(2k-1), 当n=k+1时,等式为(k+2)(k+3)·…·(k+k)(k+1+k) (k+1+k+1)=2k+1×1×3×…×(2k+1), ∴左端增乘=2(2k+1). 5.C 解析:由a1=,Sn=n(2n-1)an求得a2==,a3==,a4==.猜想an=. 6.D 解析:f(n+1)-f(n)=(2n+11)·3n+2-(2n+9)·3n+1=4(n+6)·3n+1, 当n=1时,f(2)-f(1)=4×7×9为最小值,据此可猜想D正确. 7.D 解析:在n=k+1时,没有应用n=k时的假设,不是数学归纳法. 二、填空题 8.1+a+a2 解析:首先观察等式两边的构成情况,它的左边是按a的升幂顺序排列的,共有n+2项.因此当n=1时,共有3项,应该是1+a+a2. 9.++…+≥ 10.·…· 2k-1 解析:当n=k时, ·…·>. 当n=k+1时, ……>. ∴左边应乘上…,设第一项a1=2k+1,an=2k+1-1,d=2, ∴n===2k-1. 三、解答题 11.解:(1)当n=1时,x2-a1x-a1=0有一根为S1-1=a1-1, 于是(a1-1)2-a1(a1-1)-a1=0,解得a1=. 当n=2时,x2-a2x-a2=0有一根为S2-1=a2-, 于是2-a2-a2=0,解得a2=. (2)由题设知(Sn-1)2-an(Sn-1)-an=0, 即S2n-2Sn+1-anSn=0. 当n≥2时,an=Sn-Sn-1, 代入上式得Sn-1Sn-2Sn+1=0.(*) 由(1)得S1=a1=, S2=a1+a2=+=. 由(*)式可得S3=. 由此猜想Sn=,n=1,2,3,….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结论. ①n=1时已知结论成立. ②假设n=k(k∈N*)时结论成立, 即Sk=, 当n=k+1时,由(*)得Sk+1=, 即Sk+1=, 故n=k+1时结论也成立. 综上,由①、②可知Sn=对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12.解:(1)a1=2,a2=6,a3=12. (2)依题意,得xn=,yn=·,由此及=3·xn得(·)2=(an+an-1), 即(an-an-1)2=2(an-1+an). 由(1)可猜想:an=n(n+1)(n∈N*).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予以证明: ①当n=1时,命题显然成立. ②假设当n=k(k∈N*)时命题成立,即有ak=k(k+1),则当n=k+1时,由归纳假设及(ak+1-ak)2=2(ak+ak+1), 得 [ak+1-k(k+1)]2=2[k(k+1)+ak+1],即-2(k2+k+1)ak+1+[k(k-1)]·[(k+1)(k+2)]=0, 解之,得ak+1=(k+1)(k+2)〔ak+1=k(k-1)<ak不合题意,舍去〕, 即当n=k+1时,命题成立. 由①、②可知,命题an=n(n+1)(n∈N*)成立.。
(通用版)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十二章 推理与证明、算法、复数 第三节 算法与程序框图、复数实用 理
时,
S 的值为 1.所以输出的 S 的最大值为 2.
答案:C
2.[考点二·考法二](2018·福州五校联
考)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
出的结果为 170,则判断框内的条件
可以为
()
A.i>5
B.i≥7
C.i>9
D.i≥9
第 2 题图
解析: S=0+2=2,i=1+2=3,不满足条件,执行循环体; S=2+23=10,i=3+2=5,不满足条件,执行循环体; S=10+25=42,i=5+2=7,不满足条件,执行循环体; S=42+27=170,i=7+2=9,满足条件,退出循环体. 故判断框内的条件可以为“i≥9?”,故选 D. 答案:D
(2)当输入的 x 为 4.7 时,执行程序框图可知,4.7>3,4.7-[4.7] =0.7,即 4.7-[4.7]不等于 0,因而可得 y=7+([4.7-3]+1)×1.6 =10.2,即输出的 y 值为 10.2,故选 C.
[答案] (1)C (2)C
[方法技巧]
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的运算方法 (1)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 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解决此类问题, 只需分清运算步骤,赋值量及其范围进行逐步运算即可. (2)条件结构中条件的判断关键是明确条件结构的功 能,然后根据“是”的分支成立的条件进行判断. (3)对条件结构,无论判断框中的条件是否成立,都 只能执行两个分支中的一个,不能同时执行两个分支.
(2)经第一次循环得到的结果是Sn= =124, , i=2;
经第二次循环得到的结果是nS= =612, +14, i=3;
经第三次循环得到的结果是nS= =812, +14+16, i=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