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的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厘米的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数学第三册第1~3页的内容,完成第2页“做一做”和练习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厘米的实际意义。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能力。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起长度的观念。

教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尺、学具盒、图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师:“育红小学二(1)班的学生正在上数学课,哇!真热闹。在干什么呢?原来他们在量数学书的长度。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数学书有多长吗?”

生:“不知道。”

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量一下数学书的长度吧!”

二、学习新课,引导探究

1?教学例1。

(1)让学生用自己带的学具量一量。

(2)学生汇报。(7个硬币长,5个回形针长……)

设计说明:通过量数学书的长度的活动,让学生体会量长度的多样化。

(3)讨论:大家量的数学书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你们说的数却不同?

学生A:因为我用硬币量的。

学生B:因为我用回形针量的。

师:“要想量的结果一样,怎么办?”

学生C:量的东西要一样。

学生D:量的工具要一样。

(4)做第2页“做一做”。

设计说明:通过这一层次的教学和巩固练习,为统一度量单位,教学“厘米”单位进行铺垫,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和估测能力。

师: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用正方形、铅笔等去量物体的长度,那么用什么工具去量呢?

学生回答(尺卷尺厘米尺……)。

2?认识尺子。

(1)出示课件,观察刻度尺,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同桌讨论。

(2)汇报结果:

尺子上有数字。

尺子上第一个数字是0。

尺子上有小格,每小格的长度一样。

尺子上有长线和短线。

尺子上有字母cm。

(注:根据学生回答,屏幕上作出相应的闪动。)

(3)“cm”是一种符号,是厘米的意思,是一个测量单位。

(4)同学们看大屏幕,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长1厘米。(屏幕闪动)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也是1厘米,也就是说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都是1厘米。

(5)体会1厘米的实际长度。

a?量手指的宽度。

b?图钉的长度。(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图钉的一端,看图钉的另一端对着的数字接近几,图钉的长度大约就是几厘米。

c?举例说说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

设计说明:通过体验1厘米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1厘米的长度,同时真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服务于生活。

(6)认识几厘米。

a?对着尺师生一起数,从刻度“0”到刻度“2”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

b?学生自己数,从刻度“0”到刻度“3”是几厘米?

c?学生自由发问,并由学生解答。(刻度“0”到刻度“7”是几厘米,刻度“5”到刻度“9”是几厘米……)

设计说明:在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再去认识几厘米,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用尺量数学书的长度。

(1)先让学生估测一下数学书的长度。

(2)全班学生动手操作。

(3)指名汇报测量方法。

设计说明:通过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厘米意义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一的第1~3题。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厘米的认识。

2?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你觉得它用来测量什么样的物体比较合适?如果用厘米量黑板、教室,你们觉得方便吗?因此,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比较大的距离,我们就要学习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