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精神科护理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代码: XXXXX中文名称:精神科护理学时数: 2学时开课学期:第四学期先修课程:护理心理学、护理人际适应适用专业:三年制和五年制护理学专业课程类别:专业课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神经性及分离性障碍的基本概念、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
- 了解神经性及分离性障碍患者的护理原则和措施。
2. 技能目标:- 学会进行神经性及分离性障碍患者的评估。
- 能够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心理护理、药物治疗、康复护理等。
3. 情感目标:- 培养对神经性及分离性障碍患者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 增强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神经性及分离性障碍概述- 定义、分类、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2. 神经性及分离性障碍患者的护理- 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的信心。
- 药物治疗护理: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及副作用,观察药物疗效。
- 康复护理: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 安全护理:防止患者发生意外伤害。
3. 案例分析- 通过具体病例,分析患者的病情特点、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神经性及分离性障碍的基本概念、护理原则和措施。
2.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具体病例,引导学生分析患者的病情特点、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神经性及分离性障碍的基本概念和护理要点。
2. 讲授:教师详细讲解神经性及分离性障碍的护理原则和措施。
3.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具体病例,引导学生分析患者的病情特点、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神经性及分离性障碍的护理要点。
5.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神经性及分离性障碍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精神科护理学大纲2
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精神护理是研究对精神障碍病人实施护理以及研究和帮助健康人保持精神健康和防止精神疾病的一门科学。
它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即以护理学的理论原则为基础,从生物、社会、心理等方面研究和帮助精神障碍病人,促进全人类的身心健康。
精神护理不仅与精神病学和护理学有关,还广泛与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医学以及相关的伦理、宗教和法学等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人类异常精神活动现象的认识以及对医院、社区和社会中的个体或群体(包括护士自身心理)所出现的不同程度精神活动的正确和客观的认识,并能应用护理程序,以病人为中心,围绕病人的个体、家庭、社区及社会情况,运用治疗性关系和治疗性技术,对病人实施系统化整体护理,以帮助病人形成健康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增进适应社会的能力,以达到促进社会、社区及个体的精神状况至最佳境界的目的。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精神护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及基本工作方法。
2.了解临床常见精神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理解临床常见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
4.掌握常见精神障碍者的治疗及护理内容。
(二)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常见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能够识辩不同精神障碍的症状。
2.掌握精神护理的基本要求和技能。
3.掌握精神科整体护理内容,为病人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
4.能够在医院、家庭及社区进行精神卫生宣教。
5.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个体的正常和异常的精神活动。
6.能够用英文表述精神护理内容,读懂英文版精神护理书籍并能够通过国外(用英文)护士考试(精神护理部分)。
(三)态度培养目标1.培养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思想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解并关爱精神障碍病人,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3.热爱精神护理事业,为全人类的精神健康做贡献。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四、学时安排五、说明(一)本大纲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1、本大纲适用于五年一贯制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精神科护理学Psychiatric Nursing课程代码:26410171学分:2学时:36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课程实践学时:)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等适用专业:护理专业教材:《精神科护理学》;刘哲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第3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是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康复、预防以及与其他临床学科关系较密切的一门科学。
通过学习,使本科护理系学生理解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对精神活动和躯体状况的影响,并使他们能在未来的护理实践中真正贯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重视医患关系的建立;熟悉主要精神障碍的病情观察、护理和应急处理。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
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1:熟悉常见精神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掌握常见精神病的防治及护理措施;掌握常见精神症状与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要求和技能;课程目标2:培养护生具有尊重科学、关爱生命的学风和创新意识。
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填写)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T……m-n1.毕'也要求3:具备扎实的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技能。
2.毕业要求4: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社区护理及护理教学工作。
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章撰写)第一章:精神病学及精神科护理概念(-)课程内容1.精神病学、精神科护理学定义及发展;2.精神科护理学的任务及护士的角色;3.精神科护理的发展简史及趋势。
(二)教学要求1.熟悉精神病学、精神科护理学定义及发展;2.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任务及护士的角色;3•掌握精神医学、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4.了解国内和国际精神卫生工作状况、问题、对策。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分析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增大,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心身健康,同时也带来的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在全球疾病负担重,排在前十位的有五种都是精神类疾病。
因此,加强精神疾病的防治,预防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将是21世纪人类卫生健康最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精神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是关于认识精神科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精神及心理健康的学科。
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在历年的护理资格考试中,精神病学考题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
通过《精神科护理学》的学习,了解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具备一定的对精神疾病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精神疾病患者危急状态的防范与护理,了解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医院护理、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等。
在提高对精神及心理疾病识别能力的同时,又能提升学生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和增进学生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设计思路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心理健康培养,以教学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
授课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期间穿插心理小品、心理剧等生动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方面,凸显以下特点:①大量生动的临床案例引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②深入讲解精神疾病的起病因素、心理活动及心理过程在精神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精神病人;③对其他护理基础学科或相关学科中已经详细、重点介绍的知识板块,如护理程序、整体护理等,仅作简单介绍,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但对于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社区康复等内容,则作详细讲述。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各类精神疾病的护理常规、分级护理管理、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理念(一)课程性质《精神科护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本科设置的一门临床专业课程,是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研究精神障碍急性期病人的护理、慢性期或恢复期病人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及如何早期干预、预防精神障碍的发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护理学科,其与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并列为精神领域的四大学科。
(二)课程任务《精神科护理学》介绍了当前护理学中先进的专业思想、基础理论及基础知识,主要围绕人的健康与疾病及生命过程,根据护理概念的基本内涵来组织课程内容,使学生能适应护理模式的改变,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为服务对象提供整体护理。
(三)课程内容《精神科护理学》主要包括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症状学和常见精神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
熟悉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以及精神症状,、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程序、精神疾病治疗过程、护理及康复护理等内容。
(四)学习策略临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心理健康培养,以教学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
授课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教学内容方面,凸显以下特点:1.大量生动的临床案例引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2.深入讲解精神疾病的起病因素、心理活动及心理过程在精神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精神病人;3.对其他护理基础学科或相关学科中已经详细、重点介绍的知识板块,如护理程序、整体护理等,仅作简单介绍,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但对于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社区康复等内容,则作详细讲述。
二、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四、课程实施(一)教学组织程教学由教研室主任和副主任总负责。
各位专业教师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
基本流程包括:1.教学准备。
在教学准备工作中,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情况(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选用合适且质量较高的教材。
并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日历。
并及时书写教案,准备教学课件。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ptx
3出走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4噎食及吞食异物的防范与护理 5木僵患者的护理 6精神科安全护理 第四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澹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基本概念。 .掌握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滥用、耐受性、戒断状态的概念和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 .熟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了解血管性痴呆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了解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程与预后、诊断、治疗。 了解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解谑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了解脑外伤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了解颅内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了解颅内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了解掇痫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澹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基本概念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与护理 难点: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 (三)学时分配 讲课时数:3学时(理论) (四)教学主要内容 .概述 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
1.2常见综合征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 脑变性病所致精神障碍一一阿尔茨海默病 2.2血管性痴呆 2.3脑外伤伴发的精神障碍 2.4颅内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一一麻痹性痴呆 2.5颅内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 2.6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7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 8脑器质性精神隙碍的护理 IE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概述 2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1. 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适用专业:护理本科、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任务精神科护理学研究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学科。
它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又是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 当代医学和护理学不但关心病变的器官,更关注具有社会心理特征的“整个病人” 中显得尤为突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各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的病因、 床特点、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 护理和预防。
熟悉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学会识别精 神症状,熟悉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程序,了解精神疾病治疗过程、护理及康复护理。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现、诊断、 治疗和护理等。
由于精神科护理需要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生物 -心理- 社会全方位 的服务于照顾,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与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相互沟通的技巧, 并将精神卫生保健知识传递给普通民众,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为其向精神疾病患者 及普通民众提供护理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考核办法1.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为笔试(开卷)2. 成绩构成:理论考试 80%,平时成绩 20%、讲授内容第一章 绪论一)教学目标2. 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3. 熟悉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特点及精神医学相关的伦理学与法律问题总学时 / 学分: 40/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8,这种趋势在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 本课程是一门护生必修课程, 选用刘哲宁主编的《精神科护理学》 教材。
本课程的设置 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了解包括精神因素在内的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 影响, 了解心理治疗的基本知识, 能初步对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
讲课内容 以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可能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为主,并讲授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疾病的临床表4.了解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2.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难点: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三)学时分配讲课时数:2 学时(理论)四)教学主要内容1.精神医学发展简史2.精神科护理发展简史3.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精神医学相关的伦理学与法律问题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一)教学目标1.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学2.熟悉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及常见的精神症状3.掌握精神疾病的概念、精神症状的特点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精神障碍各种分类及依据难点:影响精神障碍患者的因素三)学时分配讲课时数:5 学时(理论)2 学时(实践)四)教学主要内容1.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2.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3.精神疾病的症状学概述认知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第三章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一)教学目标1.掌握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的四个方面2.熟悉与精神疾病患者接触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技巧3.熟悉精神疾病的护理观察与记录4.了解精神康复的基本内容和康复训练目的、措施与步骤5.熟悉精神科的分级护理、精神科病房相关制度及护理常规6.了解精神科常见的急危状态7.熟悉噎食、木僵患者的护理8.掌握暴力行为、自杀行为和出走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过程及技巧2.精神疾病的护理观察内容、方法与记录3.精神科的分级护理、精神科病房相关制度及护理常规4.木僵患者的护理难点:自杀行为的防范与护理三)学时分配讲课时数:4 学时(理论)2 学时(实践)四)教学主要内容1.治疗性护患关系的建立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要求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过程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技巧影响治疗性护患关系的相关因素2.精神疾病的护理观察与记录精神疾病的护理观察护理记录3.精神科康复训练护理精神疾病各治疗期的康复措施精神疾病的康复步骤精神康复的基本内容4.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4. 精神科患者的组织与管理精神科的分级护理精神科病房相关制度及护理常规5.精神科专科监护技能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自杀行为的防范与护理出走行为的防范与护理噎食及吞食异物的防范与护理木僵患者的护理精神科安全护理第四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一)教学目标1.掌握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谵妄、痴呆、遗忘综合征的基本概念。
护理本科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精神科护理学课程英文名称:Psychiatric Nursing课程编号:08100208学时: 30 学分:1.5适用对象:护理学专业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一)课程地位《精神科护理学》是临床医学中精神病学的一个分支,也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中的一门专业课,是研究精神疾病的防治和护理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制度的一门学科。
学习和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知识,能帮助护生系统全面地认识精神疾病,关注具有社会心理特征的“整个病人”,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提升整体护理水平。
学习和掌握护理精神疾病患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精神疾病护理的开展以及护理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护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使其树立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对患者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尊重、关心和体谅患者;使学生了解包括精神因素在内的社会、心理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了解心理治疗的知识,能初步对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
通过见习,使学生学会如何收集精神疾病患者的病史,掌握常见精神疾病患者的整体护理,了解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治原则,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终使学生获得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
(三)基本要求通过精神科护理学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工作内容及精神科护理的常用工作方法;了解精神科各种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及临床表现;掌握精神科护理工作实用技术,如精神科安全护理、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护理等;具备精神科各种常见疾病的护理能力,能根据精神疾病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患者及其家属不同的健康指导,并能将精神卫生保健知识传递给普通民众。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熟悉:1.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精神科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病人实施特殊护理的一门科学。
它是精神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一般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本课程重点介绍了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精神疾病急危状态防范与护理、治疗过程护理、家庭与社区防治。
常见的精神病,包括它们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应用护理程序对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根据本教学大纲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识别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处理常见的精神疾病,学会应用护理程序对各种精神障碍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以达到本科护理学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目标。
本课程总学时为72学时,自学39学时,理论面授教学33学时。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能够识别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学会与精神障碍病人进行护患沟通,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识别常见精神疾病;学会精神障碍病人急危状态的防范与处理;学会应用护理程序对各种精神障碍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教学进度学时分配表四、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名称及性质吕春明编著.《精神科护理学》.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二)参考书[1]刘哲宁,杨芳宇编著.《精神科护理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年[2]郝伟,于欣编著.《精神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五、课程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1、过程考核过程考核包括学生考勤和课堂听课情况、平时作业等两部分内容,共占课程总成绩的50%。
(1)考勤和课堂听课情况:占课程总成绩的20%。
(2)平时作业: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完成作业(如心理测评报告等),占课程总成绩的30%。
2、课终成绩考核采用闭卷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50%。
(二)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课终考核成绩×60% + 过程考核成绩×40%六、课外学习要求1.完成课本知识的预习和复习工作,特别是精神疾病症状学的学习。
2.完成作业:案例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作业内容如下:患者,男,25岁,未婚,大学生。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护理系精神科教研室制订2019年2月20日《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1027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课程类别:职业技能课程适用专业:护理助产总学时:36。
总学分:2开课学期:4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精神病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临床护理实践的基础课程,是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临床专业课程,主要研究精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程转归、诊断治疗、预防、康复和心理社会因素对精神疾病的影响等。
2、课程教学目标:1)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严谨求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勤奋学习的态度、博大爱心和高度责任心、善于交流、尊重互助的团队协作精神。
2)知识目标:熟悉精神专科相关知识;掌握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防治和整体护理知识。
3)能力目标:具备精神科病人的病情观察、初步判断及观察治疗反应并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能运用人际沟通技巧对精神科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访视康复指导;具有一定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授课学时:学时 2教学内容: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和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和精神科相关的伦理学和法律问题。
基本要求: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和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了解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简史和精神科相关的伦理学和法律问题。
教学重点:精神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精神医学和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
教学难点: 精神障碍的病因教学方法手段建议:多媒体讲授、演示第二章精神疾病基本知识授课学时:4学时教学内容:精神障碍概念、异常精神活动的判断标准、精神症状的主要表现形式;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基本要求:掌握精神障碍概念、异常精神活动的判断标准、精神症状的主要表现形式;熟悉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总结
(三)课程考核办法
1.考核方式:理论考试为笔试(开卷)
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80%平时成绩20%
、讲授内容
第一章绪论
1.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
2.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
3.熟悉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特点及精神医学相关的伦理学与法律问题
2.各类神经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护理
3.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难点:
1.神经症与重型精神疾病的区别
2.焦虑症与恐惧症的区别
(三)学时分配
讲课时数:3学时(理论)1学时(实践)
(四)教学主要内容
1.
.神经症的临床特点
1.1பைடு நூலகம்
焦虑症
1.2
恐惧症
1.3
强迫症
1.4
躯体形式障碍
1.5
神经衰弱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
适用专业:护理本科
、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精神科护理学研究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学科。它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又是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当代医学和护理学不但关
心病变的器官,更关注具有社会心理特征的“整个病人” 中显得尤为突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各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的病因、
11.了解颅内肿瘤所致的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12.了解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病程与预后。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谵妄、痴呆、遗忘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JSKHLX0000【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Psychiatric Nursing【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36学时【实验/上机学时】6学时【考核方式】理论考【开课单位】大健康学院【授课对象】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精神科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病人实施护理的一门医学分支学科。
它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它主要介绍精神科护理的特点,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危急状态的防范与护理,器质性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与护理,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和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等知识,培养高级护理人才所必需的精神卫生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社会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
本学科内容以临床各科在日常工作中可能经常遇到的与精神科有关的问题为主,让学生掌握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等知识内容,具备收集精神疾病史, 精神状况检查的相关技能,了解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原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课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2.熟悉精神病学发展史,精神科护理学发展史;3.了解心理护理的内容,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
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2学时1.精神医学发展简史。
2.精神科护理发展简史。
3.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4.展望。
重点:精神科护理学的相关概念难点: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4学时)基本要求:1.掌握精神障碍的大体病因,常见精神症状的概念及其常见于哪些疾病,如何区分正常和异常精神活动。
2.熟悉精神障碍的两大分类系统,ICD-10及DSM-5。
3.了解精神疾病的本质。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1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精神科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学科。
它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即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学习了解生物、心理、社会等各种因素对精神活动的影响,能熟悉常见精神疾病的护理,掌握精神科护理常用的知识和技能。
一、总述(一)教学目的1.了解精神病护理学的发展简史,熟悉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2.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学,熟悉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3.熟悉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
4.熟悉精神科常见的危机状态出现的原因,掌握暴力行为、自杀行为、出走行为的防范,熟悉噎食和木僵患者的护理。
5.掌握治疗过程的护理;熟悉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及工娱和康复治疗的基本过程。
6.了解精神疾病患者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熟悉社区精神卫生的护理程序。
7.熟悉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掌握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二)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2第三章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 1第四章精神疾病患者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 1第五章精神疾病治疗过程的护理 2第六章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及社区防治 1第七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2第八章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1第九章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 1第十章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2第十一章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 1第十二章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 1第十三章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患者的护理 1第十四章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1(三)总学时:理论讲授,18小时(四)教学方式:讲授、小组讨论、见习及学生自习、CAI课件等(五)教学效果评价:l、理论考试。
2、学生反馈及学生作业评判、同行评判。
3、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有关考核,对病人护理效果评价。
二、精神科护理内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1.了解精神科护理的发展简史、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增大,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心身健康,同时也带来的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在全球疾病负担重,排在前十位的有五种都是精神类疾病。
因此,加强精神疾病的防治,预防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将是21世纪人类卫生健康最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精神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是关于认识精神科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精神及心理健康的学科。
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在历年的护理资格考试中,精神病学考题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
通过《精神科护理学》的学习,了解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具备一定的对精神疾病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精神疾病患者危急状态的防范与护理,了解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医院护理、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等。
在提高对精神及心理疾病识别能力的同时,又能提升学生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和增进学生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设计思路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心理健康培养,以教学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
授课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期间穿插心理小品、心理剧等生动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方面,凸显以下特点:①大量生动的临床案例引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②深入讲解精神疾病的起病因素、心理活动及心理过程在精神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精神病人;③对其他护理基础学科或相关学科中已经详细、重点介绍的知识板块,如护理程序、整体护理等,仅作简单介绍,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但对于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社区康复等内容,则作详细讲述。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各类精神疾病的护理常规、分级护理管理、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精神科护理学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增大,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心身健康,同时也带来的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在全球疾病负担重,排在前十位的有五种都是精神类疾病。
因此,加强精神疾病的防治,预防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将是21世纪人类卫生健康最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精神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是关于认识精神科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精神及心理健康的学科。
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在历年的护理资格考试中,精神病学考题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
通过《精神科护理学》的学习,了解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具备一定的对精神疾病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精神疾病患者危急状态的防范与护理,了解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医院护理、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等。
在提高
对精神及心理疾病识别能力的同时,又能提升学生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和增进学生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设计思路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心理健康培养,以教学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
授课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期间穿插心理小品、心理剧等生动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方面,凸显以下特点:①大量生动的临床案例引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②深入讲解精神疾病的起病因素、心理活动及心理过程在精神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精神病人;③对其他护理基础学科或相关学科中已经详细、重点介绍的知识板块,如护理程序、整体护理等,仅作简单介绍,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但对于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社区康复等内容,则作详细讲述。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各类精神疾病的护理常规、分级护理管理、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2.熟悉各种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3.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地进行精神疾病的症状评估、风险评估和病史采集。
2. 能够制定准确、恰当的护理措施。
3.能进行科学的专科健康教育。
4. 学会运用护理程序,书写各种精神疾病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
5. 学会精神科常用量表的评估,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观察与记录。
6. 学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学会“治疗性沟通”。
7. 学会精神科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及方式。
(三)素质目标
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4. 养成健康、成熟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精神科护理工作。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该门课程总学34学时。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护理工作岗位要求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参照护士执业职格考试大纲,选用优秀《精神科护理学》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编写教案。
同时,教材内容体
现临床护理中的先进性、实用性,既于临床护理接近,又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紧密结合。
(二)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融入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把教学过程变为真实的护理过程,学习任务变为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护士角色,实训中亲身体验护理工作,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
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发挥课件和触摸屏等教学录像的作用,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利用各类护理仿真模型、仿真护士站、模拟病室、护理演练室等,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运用云平台大数据对学生所学知识教学考核及评价。
(三)教学评价
1、分为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二种,同时将素质考核(包括仪表着装、行为举止及语言等)融合到技能考核当中。
成绩综合评定:百分制评定成绩,计入学籍档案。
其中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70%,技能考核占总成绩的30%。
2、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3、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评价,鼓励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上有所创新。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及运用云平台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的时间利用率。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精神科七病区王昆2016.01.18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