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实用中医学 基础理论2(献给喜欢中医并且刚刚入门)
中医的基础知识大全集!(自学必备)
中医的基础知识大全集!(自学必备)一、基础理论1.有机整体的中心是:五脏。
2.有机整体的主宰是:心。
3.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4.阴中之阴的时间是:前半夜。
5.阳中之阴的时间是:下午。
6.阳中之阳的时间是:上午。
7.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在内,阳之守也。
8.说明对立制约的是:动极者镇之以静。
9.说明阴阳互根的是:阴中求阳。
10.说明阴阳转化的是:热极生寒。
11.称“阳中之阳”的脏是:心。
12.称“阴中之阳”的脏是:肝。
13.称“阴中之阴”的脏是:肾。
14.称“阳中之阴”的脏是:肺。
15.阴偏胜所致证候是:实寒证。
16.阴偏衰所致证候是:虚热证。
17.阳偏胜所致证候是:实热证。
18.阳偏衰所致证候是:虚寒证。
19.根据阴阳互根确定的治法是:阳中求阴。
20.适用于阳偏衰的治法是:阴病治阳。
21.根据阴阳对立制约确定的治法是:热者寒之。
22.适用于阳偏胜的治法是:热者寒之。
23.“木”的特性是:曲直。
24.“水”的特性是:润下。
25.属于“金”的音是:商音。
26.属于“水”的音是:羽音。
27.木的“所不胜”之行是:金。
28.水的“所胜”之行是:火。
29.金的子行为:水。
30.火的母行为:木。
31.木的“所不胜”之“子”是:水。
32.木的“母”之“所胜”是:火。
33.肝病传脾的是:相乘。
34.肝病传心的是:母病及子。
35.肺病及肾是:母病及子。
36.木火刑金是:相侮。
37.“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属于:相乘。
38.“水气凌心”属于:相乘。
39.喜胜:悲。
40.恐胜:喜。
41.属于“火”的是:喜。
42.属于“金”的是:悲。
43.属于“水”的是:耳。
44.属于“土”的是:口。
45.属于“水”的是:咸。
46.属于“木”的是:酸。
47.属于“水”的是:黑。
48.属于“金”的是:白。
49.“君主之官”指:心。
50.“将军之官”指:肝。
51.“生之本”指:心。
52.“罢极之本”指:肝。
53.“气之根”是指:肾。
54.“气之主”是指:肺。
中医理论入门
中医理论入门中医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它是通过研究中医学以及观察、总结中医临床实践而得出的理论体系。
中医理论涵盖了中医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内容,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中医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理论的入门知识,帮助读者初步了解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和应用。
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由两个对立但又联系紧密的方面构成的,即阴与阳。
阴阳关系到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生成、变化和消亡。
五行学说则强调宇宙万物都是由五种基本元素组成,分别是木、火、土、金、水。
这五行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中医理论将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与阴阳五行进行对应,以此来解释和诊断疾病。
二、气血精神理论中医理论中,气、血、精神是人体三种重要的生命物质。
气是人体活动的能量。
中医认为,气在人体内流动,贯通全身,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血是人体内各种有形物质的载体,包括养分、水分等。
精神则涉及到人的情绪、意识等方面。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精神的平衡与协调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三、脏腑学说中医理论将人体脏器分为五脏六腑,包括心、肝、脾、肺、肾以及胃、胆、大肠、小肠、膀胱等。
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生理作用。
通过脏腑学说,中医可以推断出人体的病理变化,进而指导治疗。
四、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强调人体内存在着一套复杂的经络系统,它贯穿于全身,将脏腑组织联系在一起,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行。
经络不仅仅是传递气血的通道,也是调节气血运行的重要途径。
中医理论中的针灸、推拿等疗法,都是通过调整经络来达到治疗效果。
五、辨证论治中医理论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脉象及舌象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疾病的病机所在,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医临床实践的基本方法。
六、预防与养生中医理论强调预防胜于治疗。
中医鼓励人们注重平衡饮食、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养生方法,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2篇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2篇【中医入门基础知识】(一)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在我国历史和现代医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中医入门基础知识的介绍:中医的理论基础中医学包括人体的构造、功能、病因、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预防保健。
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五个方面:(1)气的学说。
中医学认为,气是构成自然界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是无形且存在于物体的表面和内部,贯穿全身,与五脏六腑、经络、穴位等密切相关。
(2)阴阳学说。
中医学认为,天地万物中都包含了阴阳两种对立但又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物质,人体也遵循着阴阳互动、相互制约、相互转换的规律,它们的平衡与失衡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疾病。
(3)五行学说。
中医学认为,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与人体的器官、组织、生理过程、疾病及其治疗等密切相关,通过五行的相互制约、相互生克,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4)经络学说。
中医学认为,人体内经脉络纵横交错,犹如水系一样贯穿全身,是气血运行通畅的通道,内脏器官与皮肤肌肉之间的联系通过经脉来实现,经络穴位是中医诊断与治疗的主要手段。
(5)辨证论治学说。
中医学认为,疾病不仅是由外部因素侵袭了人体,还与人体自身的阴阳失衡、气血运行紊乱有密切关系,因此需要辨别病因、病位、病机、病势等方面的证候,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学中,有四种基本的诊断方法:(1)望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面色、眼神、肢体、舌苔、舌质、脉象等方面的变化,了解患者身体的情况,判断阴阳盛衰、气血虚实、五脏六腑的状况,找出疾病的病因、病位和性质。
(2)闻诊。
闻诊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体味、排泄、睡眠、饮食等方面的变化,了解患者身体的情况,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程。
(3)问诊。
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情、症状、饮食、睡眠、排便等方面的情况,以及患者的个人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信息,了解疾病的经过、病情、病因、影响因素等,从而确定所属的证候。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以及药物学等多个方面。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深受中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影响,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
1. 阴阳五行理论阴阳五行理论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属性构成,并通过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关系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化。
在中医中,阴阳五行理论被用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和治疗。
2. 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认识。
中医认为,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组成,并通过经络系统相互联系。
脏腑经络学说强调脏腑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经络的通畅,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3. 病因病机理论病因病机理论是中医对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总结。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外邪侵袭、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因素导致人体正气不足、邪气过盛。
病机理论强调疾病的内在规律,指导医生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 辨证论治原则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综合运用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确定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然后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特点,强调治疗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5. 中药学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和配伍规律的学科。
中医认为,中药具有四气五味、归经等特性,能够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学还包括了中药的采集、炮制、制剂、储存等方面的知识。
6. 针灸推拿针灸推拿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调节气血、疏通经络,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包括针刺和艾灸两种方法,推拿则通过手法按摩来调整人体的气血和经络。
7. 预防养生预防养生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强调“治未病”,即通过合理的饮食、起居、情志调摄等方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中医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体系,其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和理解中医理论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中医入门基础知识。
一、中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医起源于中国古代先民的医疗实践,其发展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夏朝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医不断发展,并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医学经验。
古代医家如黄帝、岐伯、扁鹊等在中医发展历程中有着重要的贡献。
中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二、中医的核心理论1. 阴阳和五行:中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阴阳和五行。
阴阳是一对相对的概念,是描述事物相互关系的基本元素。
五行包括木、火、土、金和水,用来描述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关系。
2. 气的概念:中医强调气的概念,将其视为构成人体及自然界万物的基础。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气的平衡相关,气的运动不畅会导致疾病。
3. 脏腑和经络:中医将人体的器官划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每个脏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经络是贯穿于全身的通道,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通过经络运行。
三、中医的诊断方法1.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舌体、手足、眼睛等,来判断患者身体的整体情况。
2. 闻诊:通过闻听患者的声音、呼吸和体味等,来判断患者身体是否有异常情况。
3. 问诊:通过与患者进行交谈,询问病情、症状、体感等,来获取病情资料和判断患者病症。
4. 切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判断患者身体的情况,包括脉搏的节律、速度、力度等。
四、中医的治疗方法1. 草药疗法:中医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配制适合的草药方剂,通过煎煮或冲服来治疗疾病。
2. 针灸疗法:中医使用针灸来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调整气血运行和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
3. 推拿按摩疗法:中医使用推拿按摩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促进气血运行和治疗疾病。
4. 食疗:中医强调饮食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选择适当的食材,来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中医学入门基础知识
中医学入门基础知识中医学作为中国特色的传统医学体系,几千年来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信任和使用。
它不仅注重疾病的治疗,更强调个体的整体健康。
本文将介绍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常用疗法。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是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气功等手段,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门学科。
它相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强调平衡和谐的生活方式。
中医学注重疾病的根本原因,以及调整整体身体的功能,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二、中医学的理论体系1. 五行学说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是研究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理论依据。
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代表了五种基本物质和能量,并相互作用。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脏腑器官与五行相应,通过调整五行的平衡来保持人体的健康。
2. 阴阳学说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研究事物两种相对、对立但又统一的属性的理论观点。
阴阳代表了事物的两种方面,如阴阳平衡则代表了生命的健康和平衡。
中医学通过调整阴阳的失衡来实现治疗和调理。
3. 气血理论中医学认为,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
气是生命活动的能量,血是体内营养物质的基础。
中医学通过调节气血的运行和平衡来调理人体的功能。
三、中医学的常用疗法1. 中药中药是中医学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它通过利用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天然物质来调理人体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配伍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
2. 针灸针灸是中医学另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整气血的运行和平衡,以及调整人体的能量流动,达到治疗疾病和调理身体的效果。
针灸的应用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持证执业的医生操作。
3. 推拿推拿是中医学的一种传统按摩疗法。
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调理经络和脏腑器官的功能,促进气血的运行和平衡,从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推拿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技巧和经验。
4. 气功气功是中医学的一种传统调养方法。
通过呼吸、姿势、意念和动作的练习,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和平衡,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
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点
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点中医学是一门古老而神秘的医学体系,拥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以下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知识点。
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阴阳并非具体的事物,而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比如,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热为阳,寒为阴。
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
阴阳的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
当阴阳失衡时,就会出现各种疾病。
比如,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二、五行学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这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所构成。
在人体中,五脏分别对应五行。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通过五行学说,可以解释人体脏腑之间的生理关系和病理变化,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气血津液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
血是运行于脉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具有濡养和化神的作用。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汗液、唾液、胃液等,具有滋润濡养、化生血液等功能。
气血津液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载气、养气。
津液与气血也相互化生。
四、脏腑脏腑是人体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心主血脉,主神志;肝主疏泄,主藏血;脾主运化,主统血;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五、经络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
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脉又分为正经和奇经。
正经有十二经脉,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
一、中医基础理论
1、阴阳学说
2、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医自然疗法系统的基础理论,认为自然界及物质世界均
可根据五行(金、木、水、火、土)分类,将五行分别表示为金、木、水、火、土五种资源,它们之间又形成一定的相生相克关系。
五行学说可以从很多方面观察不同的自然现象,如五行与季节、节气、调摄自然界万物的生理机能等,从而用于补充中医药治疗的各种形式的调节、调和、辨证施治,比如针灸、按摩、中药调理等。
3、辨证思想
辨证是中医的根本思想,即把一般内科(妇科、儿科)病人,按照其
病情的不同,分为八种类型,即表虚证、里虚证、外邪证、内邪证、平证、痰湿证、湿热证、气郁证。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根本原则,辨证是各种病症的解决根据。
中医基础理论第002课: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第002课:绪论绪论中医学发源于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宝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是历代传承并发展创新的原创性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医学传播到世界各地,对全人类的健康保健和疾病防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的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
(一)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的形态、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天文学等。
自然科学门类下的生命科学是研究有机体的构成、生命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中医学作为生命科学的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人,包括健康人、亚健康人和患者,主要是探讨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病理变化及疾病的防治规律等,因面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主要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人类学等。
中医学以人-自然(环境)-社会(心理)为医学模式,强调“以人为本”。
不仅注重人的自然物质(生物)的属性,尤为重视人的社会属性。
人生活在社会中,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由此引起一系列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医学问题。
社会环境的变更。
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文化因素、人际关系等的变化,对人体的心身健康及疾病的产生具有较大影响。
因而中医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属性,是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
(三)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共同规律的科学。
中医学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学基础理论复习要点中医学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中医学的基本原理、经络系统、脏腑学说、气血津液等内容。
本文将针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复习要点进行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整体观念。
阴阳学说认为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而五行学说则将事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用以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核心思想,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二、经络系统经络系统是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它包括经络和穴位两个部分。
经络是人体内部传输气血的通道,分为十二经络和八脉,每条经络与体内的脏腑器官相连。
穴位则是经络上的特定点位,通过按摩、刺激等手段可以调节气血的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脏腑学说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根据人体脏腑的功能特点和相互关系而构建的理论体系。
脏腑包括心、肝、脾、肺、肾等,每个脏腑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生理作用。
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相连,相互影响,构成了人体的生命活动调控系统。
四、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中医学中描述人体组织液体的概念。
气是指人体内的气体运动,血是人体内主要的营养物质和液体组织,津液则是指人体内的各种分泌物和体液。
气血津液的平衡与流动对于保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五、辨症论治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的方法,它通过对患者症状、脉象、舌像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疾病的证候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的证候类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症论治是中医学独特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核心。
总结:中医学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中医学的基本原理、经络系统、脏腑学说、气血津液等内容。
复习中医学基础理论时,我们需要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的核心思想,深入学习经络系统的相关知识,了解脏腑的功能特点和相互关系,并掌握气血津液的平衡与流动。
此外,辨症论治是中医学的独特方法,也需要我们重点学习和理解。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
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点)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以下是一些与中医学基础相关的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中医基本理论1. 中医的整体观念: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部分器官相互联系,共同维持着生命的运行。
中医强调平衡和和谐,认为疾病是人体内部的失调所致。
2. 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用来描述事物的相对性质和相互关系。
阴阳的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疾病往往是阴阳失调引起的。
3. 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和水,用来描述宇宙和人体内部的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与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
4. 气的观念: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自然界万物的基本物质。
正常情况下,气流畅无阻,人体健康;而气的不畅则会导致疾病。
二、中医诊断方法1.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目光等来诊断疾病。
中医讲究“望色”,相信人的面色可以反映出身体的状况。
2. 闻诊:通过嗅闻患者的气味来判断身体状况。
中医认为气味可以反映出内脏的功能状态。
3. 问诊:医生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病情的经过、病症的特点以及患者的日常习惯等信息。
4. 切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身体来判断病情。
中医讲究“切脉”,相信脉搏可以反映出身体的状况。
三、中医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利用天然草药对疾病进行治疗。
中药的配方和用量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具有较好的疗效。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常用的疗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流通。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推拿来调理病情的疗法,它通过刺激身体的经络和穴位,促进气血的循环和身体的康复。
4. 中医养生:中医强调预防和调整身体,通过调整饮食、作息和心态等,保持人体的健康平衡。
四、中医现代应用1. 中医药研究:现代科技的进步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手段,许多中草药的功效得到了科学验证。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石,拥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它以整体观念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注重平衡和谐。
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以及病因病机学说等。
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最基本的理论之一。
它认为宇宙万物都由两种相对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力量组成,即阴与阳。
阴阳的关系是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人体中,阴阳的平衡与否决定了身体的健康状态。
中医治疗侧重于调整阴阳的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另一个重要理论。
它将宇宙万物的变化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个元素。
五行相互生成、相互克制,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在中医中,五行学说被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判断五行的变化,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三、气血津液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认为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
气是人体的精气之源,血是营养物质的载体,津液是人体润滑和代谢废物的清除物。
中医注重调整气血津液的运行,保持它们的平衡和充足,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四、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对人体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理论描述。
脏器是指藏于体腔内的重要器官,腑器是指负责消化、排泄等功能的器官。
经络是人体内复杂的经络系统,负责气血的运行。
中医通过观察舌诊、脉诊等方法,判断脏腑经络的状况,从而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五、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它认为疾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外因和内因。
外因主要指环境、气候等外部因素,内因则是指体内的各种异常状态。
病因病机学说强调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整体状态和环境的适应性有着密切联系。
在治疗上,中医强调调整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以恢复机体的自愈能力。
总结起来,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以及病因病机学说等。
这些理论构成了中医学的理论框架,指导着临床实践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的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为中医临床各科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些关键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
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阴阳的相互对立,如天与地、昼与夜、热与寒等;阴阳的相互依存,如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寒就无所谓热。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之间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消长变化之中。
比如,四季的气候变化,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比如,“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在人体生理方面,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
就组织结构而言,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就生理功能而言,兴奋、亢进属阳,抑制、衰退属阴。
在病理方面,阴阳的失调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阴阳偏盛,包括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偏衰,包括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二、五行学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
相生是指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比如,木燃烧生火,火燃烧后的灰烬成为土,矿石在土中经过冶炼成为金属,金属熔化成为液体即水,水滋润树木生长。
相克是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比如,木扎根于土中,土能阻止水的流淌,水能够灭火,火能熔化金属,金属制成的工具可以伐木。
五行学说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在生理方面,五脏对应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脏之间也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在病理方面,如果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失调,就会产生疾病。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中医,又称为汉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中医入门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和病因病机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种基本物质构成,并通过五行(金、木、水、火、土)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解释事物的变化规律。
脏腑学说则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有一套经络系统,通过经络的运行来调节气血,维持身体的健康。
病因病机学说则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2. 中医的诊断方法中医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等外在表现来了解病情;闻诊是通过听患者的声音、嗅患者的气味来诊断疾病;问诊是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等来获取病情信息;切诊则是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了解病情。
这四种诊断方法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医独特的诊断体系。
3. 中医的治疗原则中医的治疗原则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治疗时要考虑到患者的整体状况,而不仅仅是局部病变。
辨证论治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针灸、推拿、拔罐等。
4. 中药的基本知识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
中药的选用和配伍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以及药物的性味归经来决定。
中药的炮制方法也非常重要,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影响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
5. 中医的养生保健中医养生保健强调预防为主,主张通过调整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来维护身体健康。
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包括食疗、药膳、气功、太极拳等,旨在调和阴阳,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6. 中医的现代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中医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许多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都得到了现代科学的验证和支持。
例如,针灸治疗的镇痛效果、中药的抗炎作用等都已经被现代研究所证实。
中医基础知识点汇总
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医基础知识点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石,对于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医的精髓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医基础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汇总和梳理,旨在为广大中医爱好者和学习者提供一个系统的学习参考。
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它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后来引申为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阴阳的特性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二)阴阳在人体的应用在人体中,阴阳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人体的脏腑、气血、经络等都可以分阴阳。
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气血也分阴阳,气为阳,血为阴。
经络中也有阴阳之分,阴经行于四肢内侧,阳经行于四肢外侧。
(三)阴阳失调的病理表现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之一。
阴阳偏盛表现为实热证或实寒证,如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偏衰则表现为虚寒证或虚热证,如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也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阐释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的五行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的特性包括: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二)五行在人体的应用在人体中,五行与五脏六腑相配合。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
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诊断疾病时,常常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分析其五行属性的盛衰情况,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发展趋势。
治疗疾病时,则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采用调整脏腑功能、平衡五行的方法,如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等。
中医学基础归纳总结范文(二篇)
中医学基础归纳总结范文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药物应用等内容。
中医学基础是中医医生的基本功,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对中医学基础进行归纳总结。
中医学基础的基本理论有阴阳五行学说、精气血津液理论、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病理学说等。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认为整个自然界和人体内部都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
阴阳变化产生了五行,即木、火、土、金、水。
这五行相互制约、相互转化,构成了整个自然界和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
精气血津液理论则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精、气、血和津液四种物质,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的生命活动。
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人体内部有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经络与脏腑相互联系,形成了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中医学基础的诊断方法有望闻问切四诊法、八纲辨证、脏象辨证、脉诊和舌诊等。
望闻问切四诊法是中医学的基本诊断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眼底、舌苔、病容等,听取患者的主诉和家族史,闻取患者的体味和排泄物,以及切诊患者的脉象和舌象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八纲辨证是中医学的重要辨证方法,将疾病分为寒热、虚实、外内、阴阳四对相对矛盾的性质,通过辨证从而确定治疗原则。
脏象辨证是中医学的重要辨证方法,通过病人舌质、舌苔、脉象、脉象、病程等表现来辨别病情和判断脏腑的病变情况。
脉诊和舌诊是中医学的重要辨证方法,通过观察脉象和舌苔的变化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的性质。
中医学基础的治疗原则有协调阴阳、辨证施治、辨因论治、扶正祛邪、调气活血等。
协调阴阳是中医学治疗的基本原则,通过调整阴阳的平衡来实现治疗效果。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治疗的核心原则,通过辨别疾病的实质和病因,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因论治是中医学治疗的重要原则,通过辨别疾病的病因,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扶正祛邪是中医学治疗的重要原则,通过调整人体的正气来抵抗外邪,以实现治疗效果。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大全
中医理论基础知识大全中医理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
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就为您详细介绍中医理论的基础知识。
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石。
阴阳代表着事物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比如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热为阳,寒为阴。
在人体中,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
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制约。
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例如,阳气过盛可能导致发热、烦躁等症状,阴气过盛可能出现畏寒、肢冷等表现。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也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
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是指一行对另一行有促进、助长的作用,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则是指一行对另一行有制约、克制的作用,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人体中,五脏六腑也分别对应着五行,如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行的生克关系失常,就会引起脏腑功能的失调。
三、藏象学说藏象学说主要研究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
中医认为,人体的脏腑不仅仅是解剖学上的器官,更是生理和病理的综合概念。
例如,“心主血脉”,心不仅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还与神志相关。
“肝主疏泄”,肝具有调节情志、促进消化等功能。
此外,脏腑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
比如,心火可以下移温煦肾水,肾水又可以上济心火,使之不至于过亢。
四、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
血具有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相互依存。
津液则是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和代谢失常,都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比如,气血不足会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津液不足则可能导致口干、咽干等。
五、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它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和原理,为中医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些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点。
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比如,白天为阳,夜晚为阴;热为阳,寒为阴;动为阳,静为阴。
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和相互消长的关系。
阴阳的相互对立,如天与地、水与火;相互依存,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阳也无所谓阴;相互转化,比如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相互消长,像四季的更替,夏天阳气旺盛,阴气渐生,冬天则阴气旺盛,阳气渐生。
在人体中,阴阳也无处不在。
脏腑中,脏为阴,腑为阳;气血中,血为阴,气为阳。
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治疗疾病就是调整阴阳的失衡状态,使之恢复平衡。
二、五行学说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
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则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人体中,五脏分别对应五行。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也反映了五脏之间的生理和病理联系。
例如,肝木克脾土,如果肝气过盛,可能会影响脾胃的功能。
五行学说不仅用于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还指导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判断疾病所属的五行关系,来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
三、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
气的运行失常,会导致各种疾病。
比如,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可能会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瘀血。
血具有营养和滋润的作用。
血虚会导致面色苍白、头晕眼花等症状;血瘀则会出现疼痛、肿块等。
津液是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津液代谢失常,会产生痰饮、水肿等病症。
四、脏腑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
2_中医基础知识20180212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2.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3.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4.五行与五脏的关系: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5.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
6.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7.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8.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
9.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忧,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
10.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11.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12.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
13.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
14.气、血、津液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摂津、津能载气,津血同源。
15.气的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16.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7.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
18.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
19.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20.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
21.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湿性重浊,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22.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
23.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肿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实用中医学基础理论2(献给喜欢中医并且刚刚入门)中医生理学2------藏象理论藏象(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观)1.五脏-----肝、心、脾、肺、肾2.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3.五体-----筋、脉、肉、皮肤、骨4.五华-----爪、面、唇、毛、... 中医基础——实用中医学基础理论2(献给喜欢中医并且刚刚入门)2011年10月22日20:31:14中医生理学2------藏象理论藏象(四时五脏阴阳的整体观)1.五脏-----肝、心、脾、肺、肾2.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3.五体-----筋、脉、肉、皮肤、骨4.五华-----爪、面、唇、毛、发5.五官-----目、舌、口、鼻、耳6.五神-----神、魂、魄、意、志7.五志-----怒、喜、思、悲、恐8.五液-----泪、汗、涎、涕、唾一、心1、心与阴阳五行及自然----阳中之太阳、火、夏气2、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主血(血液运行)、主脉(心脏收缩与脉搏搏动)判断标志:胸部感觉、面色、舌象、脉象基本条件:心气充沛、心血充盈、脉道通利。
(2)心主神志----广义与狭义(五脏六腑之大主、君主、五神脏)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生理活动)---脏腑形体官窍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理活动)---精神情志3、心与形、志、窍、液、小肠关系(1)在体为脉,其华在面------心主血脉(2)在志为喜-------喜伤心(喜则气缓----心气涣散,心神失守---狂)(3)开窍于舌----味觉和语言。
胖嫩、红绛、生疮、紫暗、舌强失语(4)在液为汗----精神性汗出。
(发热性汗出)(5)心与小肠相表里4、心与小肠病辨证治疗(心悸、胸痹、失眠、癫狂、尿血)(1)心气虚----心悸气短、喘息胸闷、气虚-------生脉散、补心汤(2)心阳虚----兼面色淡白、舌淡脉虚-------------桂附保元汤、桂甘(3)心阳暴脱---面青、大汗、肢厥、脉微--------参附汤(4)心血虚—失眠、多梦、健忘,“色淡”、(面、舌)脉细---柏子养心丸、参芪四物汤(5)心阴虚--失眠、多梦、健忘,“虚热”(两颧发红、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天王补心丹(6)心火亢胜----身热、面赤、心烦口渴、口苦或口舌生疮、尿黄赤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滑数------泻心汤、凉膈散(牛黄清心丸)(7)心脉痹阻—胸闷心痛、放射肩背、舌紫暗、脉涩或结代(血府逐瘀丸、丹参饮(片、滴丸)、冠心苏合丸。
)(8)痰迷心窍—“抑郁”--------------------苏合香丸(9)痰火扰心----“狂躁”--------------------三宝、礞石(10)小肠虚寒(脾阳虚)---下利清谷--------理中丸(11)小肠实热(心火胜)----尿路刺激、心烦口苦------导赤散5、心系常用中药镇静安神药:朱砂、龙齿、琥珀、珍珠、牡蛎开窍药:麝香、冰片、牛黄、石菖蒲、苏合香、安息香养心安神药: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柏子仁清心火药:黄连、莲子心、淡竹叶、灯心草、木通、栀子二、肺1、肺与阴阳五行及自然----阳中之少阴、金、秋气2、肺的生理特性-----华盖、娇脏、巢囊3、肺的生理功能(1) 肺主气、司呼吸;(2) 肺朝百脉;(3) 肺通调水道;(4) 主治节;(5) 肺宣发、肃降。
(提壶揭盖治水肿,透热转气治瘟病)4、肺与形、志、窍、液、大肠关系(1)肺主皮毛:宣发卫气和津液以营养皮毛、汗液协助肺排泄代谢废物。
“凡人之气,由口鼻呼吸出入者,其大孔也;其实周身八万四千毛孔,亦莫不从而嘘唏”。
(2)肺在志为悲(悲则气消-----喜胜悲)(3)肺开窍于鼻;(4)肺在液为涕;(5)肺与大肠相表里。
5、肺与大肠病症(咳、喘、哮、肺痈、肺痨、感冒)(1)肺气虚-----------------四君子汤、补肺汤、玉屏风散(2)肺阴虚----------------------百合固金丸、麦门冬汤(3)风寒束肺------------麻黄汤、杏苏散、荆防败毒散(4)风热犯肺-------------------桑菊饮、泻白散(5)邪热壅肺------------------麻杏石甘汤、清气化痰丸(6)燥邪犯肺-------------------清燥救肺汤、桑杏汤(7)痰湿阻肺------------------三子养亲汤、苏子降气汤(8)水寒射肺------------------小青龙汤、真武汤(9)大肠湿热-------------------葛根芩连汤(10)大肠津亏-------------------增液承气汤(11)大肠滑脱-------------------真人养脏汤(12)大肠实热(便秘)------承气汤三、脾1、脾与阴阳五行及自然----阴中之至阴、属土(湿土之脏)、通长夏2、脾的生理特性------喜燥恶湿(脾病生湿)、宜升则健。
3、生理功能A.脾主运化:消化吸收水谷精微和水液(①。
运化水谷---后天之本、气血之源------消化不良、营养不良;②。
运化水湿----协调水液代谢---生痰、生湿---痰饮、水肿)B.脾主统血:统摄血液行于脉内,防止出血(脾气固摄)→气虚出血。
C.脾主升清:(①。
精微---脾将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上输心肺头目,营养全身---头晕目眩、腹胀腹泻。
②。
脏器---固摄内脏,维持位置恒定-----脏器下垂)4、脾与形、志、窍、液、胃关系(1)脾----在体合肉,其华在唇(脾主四肢肌肉)(2)脾----在志为思(思伤脾---思则气结----怒胜思)(3)脾----脾开窍于口,在液为涎(有助于吞咽和消化)(4)脾与胃相表里----纳运相成、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5、脾胃病症(纳呆、腹胀、腹泻、体倦、呕吐、呃逆)(1)脾气虚----------四君子汤、七味白术散、人参健脾丸(2)脾气下陷-------------------补中益气丸(3)脾不统血-------------------归脾丸、黄土汤(4)脾阳虚------------------理中丸、附子理中丸、建中汤(5)寒湿困脾(阴黄)-------实脾饮、苓桂术甘汤(6)湿热蕴脾(阳黄)-------茵陈蒿汤、泻黄散(7)胃阴虚----------------------玉女煎(膏地麦知夕)(8)胃热(火)----------------清胃散、牛黄清胃丸(9)胃寒------------------------ 良附丸、建中汤(10)食滞胃脘(存食)-------保和丸、木香槟榔丸消食药:鸡内金、麦芽、神曲、山查、莱菔子四、肝1、肝与阴阳五行及自然----阴中之少阳、属木(风木之脏)、春气。
2、肝的生理特性(喜条达恶抑郁、刚脏、体阴用阳)3、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
通而不滞、散而不郁。
(情志、消化、气血、水液、生殖)A 调节情志活动:气机调畅、情志安和------因郁致病、因病致郁。
B 促进消化吸收:脾胃气机升降和胆汁排泄正常→肝脾不调、肝胃不和、肝胆失调。
C 维持血液运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D 协调水液代谢: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
E 调节月经与精液:肝的疏泄与肾的封藏相反相成,生殖机能正常。
(2)肝主藏血(储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4、肝与形、志、窍、液、胆关系(1)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司运动(罢极之本----运动性疲劳)、爪为筋之余。
(2)肝在志为怒------怒伤肝,怒则气逆(悲胜怒)(3)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4)肝胆表里------肝气虽强,非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
5、肝胆病症(胸胁、乳房、少腹、头部胀痛灼痛隐痛,眩晕、抽搐、情志改变、眼目、月经、睾丸病;黄疸、口苦、惊悸)(1)肝气郁结--------柴胡舒肝散(丸)、逍遥散(丸)、越鞠丸、四逆散(2)肝火上炎-------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左金丸当归芦荟丸、泻青丸、黛蛤散(3)肝血虚-----------酸枣仁汤、逍遥丸(4)肝阴虚-----------杞菊地黄丸、二至丸、一贯煎(5)肝阳上亢--------天麻勾藤饮(6)肝风内动----------肝阳化风(镇肝熄风汤)、热极生风(羚角勾藤汤)、阴虚生风(大小定风珠)、血虚生风(阿胶鸡子黄汤)(7)寒滞肝脉----------天台乌药散、暖肝煎(8)胆郁痰扰----------温胆汤(夏陈枳茹姜草)平肝潜阳药-----石决明、珍珠母、牡蛎、刺蒺藜、罗布麻、息风止痉药-----牛黄、珍珠、勾藤、天麻、地龙、全蝎、蜈蚣、僵蚕五.肾1. 肾与阴阳五行及自然----阴中之太阴、属水(寒水之脏)、冬气2. 肾的生理特性(主闭藏、主一身阴阳-----先天之本、生命之根、水火之脏、作强之官)3. 肾的生理功能(1)肾藏精(生长发育、生殖、化血、生髓、充脑)(2)肾主水(肾的气化------脏腑气化-----膀胱气化)(3)肾纳气(封藏----呼吸深度)4. 肾与形、志、窍、液、膀胱关系(1)肾在体合骨(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
4. 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肾主二阴、肾为胃之关)5. 肾在志为恐(恐伤肾,恐则气下----思胜恐)6. 肾在液为唾(肾经连舌本---练拳----唾-----吞津以补肾)六.肾与膀胱病症(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生长发育障碍、生殖机能异常、衰老、精尿异常、水肿)1.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右归丸、五子衍宗丸(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车前子、五味子)2. 阳虚水泛----------------真武汤3. 肾阴虚-------------------六味地黄丸4. 肾精不足----------------龟鹿二仙胶、大补阴丸5. 肾气不固----------------济生肾气丸(八味牛车)6. 肾不纳气----------------七味都气丸、人参蛤蚧丸7. 膀胱湿热----------------八正散6。
肾系用药(1)补肾壮阳药:鹿茸、紫河车、淫羊藿、八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菟丝子、沙苑子、蛇床子、金樱子、覆盆子、蛤蚧、虫草、韭菜子、阳起石、海狗肾、海马、益智仁、附子、肉桂(2)补肾填精药:地黄、紫河车、何首乌、石斛、牛膝、桑寄生、枸杞、桑葚、旱莲草、女贞子、龟板、黑芝麻、山芋肉(3)利尿通淋药:车前、滑石、木通、扁蓄、地肤子、海金砂、石伟、灯心草( 4 )泻肾药:知母、黄柏、玄参、地骨皮、茯苓、猪苓、泽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