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

合集下载

美育成就美的人生

美育成就美的人生

龙源期刊网
美育成就美的人生
作者:
来源:《少男少女·校园》2017年第01期
广州市荔湾区芳村小学的冯燕琼老师是个美育教育的有心人。

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身处的城市历史,她根据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分为“建筑小组”、“美食小组”、“艺术小组”等,让他们在课余深入广州的街巷,认真观察城市的风土人情。

她让同学们整理材料,并在课堂上汇报。

同学们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在课堂上大胆整合来展示自我、展示荔湾人的智慧。

荔湾区历史文化蕴涵丰富,明媚珠江,数不尽陈年旧事,看不完荔湾美景,诉不尽荔湾情怀,冯燕琼老师一节课的引领,让孩子们了解了荔湾的历史发展,感受家乡荔湾的浓厚风情,并激发他们从小要勤奋学习,练好本领,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家乡荔湾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寻芳陌上诗香浓。

耀华小学以诗立校,老师们教导学生从小就热爱诗歌,用诗的美意,浸润学生的心田。

他们的做法,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非常有名,是诗教的典型。

类似这样重视美育的例子,荔湾校园还有很多。

他们之所以重视美育,用具体的活动让学生们陶冶性情,是明白学校对青少年实施美育的重要意义——“美育”的作用就是育人之心,以美养德。

学校的战略目标,就是要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

让美育渗入我们的课堂,塑造学生优美高尚的心灵,以美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成就学生的美丽人生。

“美的教育”塑造美的学生

“美的教育”塑造美的学生

龙源期刊网 “美的教育”塑造美的学生作者:全疆发来源:《北京教育·普教版》2018年第06期学校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为精神,以“心美、言美、行美、境美”为校风,以“美的教育、美好人生”为办学思想,构建了“美的教育”文化。

“美的教育”的文化体系由臻美德育、博美课程、智美教学、和美社团、怡美校园、和美管理六个模块组成。

篇幅所限,本文只阐述其中的博美课程、智美教学和臻美德育三个模块。

学校构建了“美的教育”课程体系,即博美课程。

它是指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构建的心灵美(品德与价值观)、思维美(科学与技术)、语言美(语言与文学)、艺术美(审美与艺术)、健康美(体育与健康)、行为美(综合与实践)六个模块的课程体系。

此外,作为国家课程补充的校本课程,也融入了审美元素。

如校本课程“君子淑女”“化附国学”,是以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及故事、文章为主线,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为一体,渗透理想信念、修身律己、为人处世、行为规范教育,采用诵读、书法、戏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加以实施。

再如全员普及的“男拳女扇”课程,塑造形体之美、彰显精神之美。

学校倡导“美的教育”教学实践,即“智美教学”。

课程设计与教学中要求结合学科特点考虑“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主从与重点、过渡与呼应、比拟与联想、统一与变化”等审美原则,让学生体验到课程学习的趣味美、知识美、情感美、价值美等美的愉悦感。

当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美与快乐时,学习就有了兴趣与动力,自然就化解了压力与负担,同时也产生了探究自然与社会的追求与自信。

以美启真,促进智力开发,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美感、高效。

学校开展“美的教育”活动实践,即“臻美德育”。

学校重视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礼、离队建团仪式、成人礼等仪式,还举办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等,让学生在类似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从而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在以美养善怡情,提升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让学生的人生旅途更加自信、阳光、有情趣、有活力。

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

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

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导读:本文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我所追求的一种教育境界编者按:中国的教育需要理论家,需要实践者,但更需要像陶行知先生那样将自己的理论推行到实践中去的先行者。

在实践中不断地为自己的理论“淬火”,在实践中“锻造”和升华新的理论。

本期文章的作者钟以俊博士就是这样一位带着自己的理想和理念,走出书斋,走进特区中学的学者。

他在那里默默地推行美的教育,追求美的教育境界。

我们今天的教育迫切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大批的先行者。

所以我们欢迎更多的“钟以俊”来“行知录”谈谈自己的理想和实践。

学校教育是真善美的事业,学校教育过程及其自身都应当充满着审美因素。

传统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借美育人”,而我们所说的作为一种教育境界的美的教育则是力图把“借美育人”与学校教育自身的“创美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这是我们珠海一中提出“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的办学理念的实质之所在。

美与丑美的教育的内涵分析具有审美特征的学校教育遵循的是一种教育属人的本性。

在这里,德育不再是道德的生硬灌输,而是美的人格的培育;智育不再是知识的枯燥传授,而是情理统一的诗意思维的培育;体育不再只是身体的单调锻炼,而是健美体格的养成;劳动教育不再只是劳动技能的训练,而是在劳动过程中获得自由的感受。

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和对真善美的境界的永远追求在学校教育中的充分表现。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学校教育虽然可以具有一种审美的性质。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所有的学校教育都达到了审美的标准或要求。

事实上,现实的学校教育存在着鲜明的美丑之分。

在学校教育中,所谓的“丑”,至少包含着两种不尽相同的含义:一是指教育活动中那些不合规律、既无秩序又不和谐的东西,表现在人的发展上就是畸形、缺损、颠倒和混乱。

可以说,导致人的发展的畸形是教育中最大的“丑”。

二是指教育活动中所存在的那些矫揉造作、缺乏个性和情感的东西,表现在教育行为方式上就是机械、冷漠、空洞和虚假。

美的教育 成就孩子美的人生

美的教育  成就孩子美的人生

美的教育成就孩子美的人生作者:秦登伟吴明华来源:《今日教育》2012年第10期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但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

”美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在美的课程教育中得到美的培养和提升,塑造美好的人格,让美的意识、素养和能力伴随学生一生,去创造美的未来。

因为美的教育,才会有这样的故事——2010年7月的一天傍晚,上海世博会议大厅,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世博小记者”在忙碌着离开。

有一个小女孩,却全神贯注地拾着游客丢下的垃圾。

一位经过的老者慈祥地问她是谁,小女孩微笑着回答:“我是来自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小记者,我叫董之汀。

”老者说:“孩子,我记住了你的名字和你的学校。

”三个月后,高新实验一小迎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他就是全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上海市特级教师贾志敏先生。

贾老兴奋地告诉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无论什么样的教育,能培养出像董之汀小朋友这样心灵、行为俱美的学生,这就是最美的教育。

”一所学校的教育价值总是体现在它独具魅力的文化形态之中。

高新实验一小正是以“经过心灵创造的美”为核心价值观,构建了学校“美的教育”思想体系。

在“崇和尚美,一生相随”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美的教育滋润着在这个学校生活、学习的每一个人。

一、在理念中催生“美的教育”特色“崇和尚美”中的崇和,即崇尚和谐,着眼于学校教育环境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协调发展;尚美,即追求美好,在学习与创造的过程中鉴赏美、体验美、表现美。

“一生相随”,即让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所培养起来的美的诉求伴随其一生,为孩子的将来能“有尊严地工作和生活”打上生命的底色。

教育理念催生出“美的教育”特色。

什么是“美的教育”?我们认为,“美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在美的课程教育中得到美的培养和提升,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让美的意识、素养和能力伴随学生一生,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生活、美的社会和美的世界。

构建美的教育 实施以美育人

构建美的教育 实施以美育人

构建美的教育实施以美育人(课题设计)武进市邹区中心小学课题组执笔:朱小砂、芮新丰一、研究背景分析1、当今教育要求新一代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在情感、意志、性格、能力、志趣等各种心理特征上都得到充分协调发展,从而全面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马克思曾指出“投身于社会实践的人应当是全面发展的,而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审美能力、爱好、志趣、情操、气质等,为实践这个目标,人应该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应该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

美不仅能愉悦人的身心、丰富人的知识,美还可以优化人的心灵。

美的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气质、高雅的情趣,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发展学生个性;美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一种目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道德美、环境美、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仪表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均离不开美。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热门话题,也是第三次全教会精髓所在,无论从理论层面上还是从实际工作中我们都普遍认识到素质教育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是一种让人感到和谐愉快、体现积极创新的美的教育。

我们认为用美的内容、美的方法去引导学生、熏陶学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完善其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也是值得研究的教育课题。

2、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创新意识的培养受到空前的关注,由知识型、智能型向创造型转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国内传统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显得较为空洞无力,而“美的教育”对创新思维的培养则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美的教育”对于促使人的左右脑协调发展,对实践能力和良好社会道德的培养,对启迪思维所形成的创造力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因此,我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

3、我校自九五年来,以活动课程为突破口,以书画、音乐等艺术教育为特色,积极进行了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启动美的教育,塑造美质良才

启动美的教育,塑造美质良才

启动美的教育,塑造美质良才作者:李兴功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2年第08期合理引导学生的爱美之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积极的人生观,使他们健康成长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在学校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养成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才能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健康成长审美意识合理引导学校教育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那么,分析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什么人最爱美呢?恐怕是那些“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青少年吧?为了爱美,他们精心设计自己的发型;为了爱美,他们“淘金”式的挑选自己的衣服;为了爱美,他们在自己的手臂上、脖颈上系上形形色色的饰物;为了追求美,他们甚至达到了“臭美”的程度:身着奇装异服,留起怪异发型,有的甚至纹身,浓浓的劣质香水味直冲人的鼻孔,中人欲呕,还自以为美,自以为酷,自以为时髦……合理引导学生的爱美之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积极的人生观,使他们健康成长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在学校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养成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以促进学生积极学习,健康成长,我在教育管理中启动了对学生的美的教育。

一、美化校园环境,创造良好氛围大家都熟悉《孟母三迁》的故事,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了让学生们有个优美、怡人的学习环境,我们非常重视学校的环境建设。

一方面我们学校出资修建了校内小花园,加强校园的美化绿化投入,使学校呈现了绿树成荫,百草丰茂,花木扶疏的美丽景象,同时,我们还倡导学生“自己动手,扮靓校园”。

学校给每个班划分了绿化园地,让学生可以自主设计美化绿化方案,大家动手,栽花种草,然后学校组织对各个班的绿化园地进行评比。

我们这儿是花乡,几乎家家户户种有花草,学生们为了争优创优,自己从家里带来了花草,设计出争奇斗妍的图案,把自己的校园打扮得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而且,对于自己亲自动手建设起的学校花园,学生们似乎特别爱惜,锄草,浇水,他们都十分主动,这些平时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少爷”、“大小姐”们也变勤劳了。

创美育人 成就美好珠海市一中心育活动

创美育人  成就美好珠海市一中心育活动
三、专业引领心育校本特色
目前,我校心育活动中心拥有专职心理教师6人,均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或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级”资格。
1、心育的教学工作
(1)心育必修课程
学校从2008年9月开始在高一开设心育课程,自2010年和2012年起,分别在高二、高三增开心育课程。至此,心育课程作为必修课排进高中三个年级课表。上课形式以学生活动和体验为主,教学内容主要涉及自我认识、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学习辅导、生涯规划等方面。
教育是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我们将继续秉承“美的教育”核心办学理念,努力前行。因为创美,我们的校园更快乐;因为心育,我们的生命更精彩!
珠海市第一中学
2015.12.28
2、心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化。关注心理专职教师的业发展,提供其专业的培训督导机会,对促进学校心育工作有效开展具重要作用。
3、心育课程与科研成果的整合与呈现。数十年积累实践使我校心育课程不断完善与系统化并保存了很多一线资料;同时,心理老师每年接受个案四五百例,成果与案例反思需进一步整合与呈现。
4.关注教师整体的心理健康和家校合作的发展。教师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师生关系和教学效果,有效开展针对高中教师压力调适的心理活动很重要,此外我们会继续聘请专家进行家校合作的家长讲座,以促进更好的家校沟通与学生成长。
4、心理测评工作
(1)新生心理健康测评。每学年针对高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收集并分析数据,形成报告提交年级,对测评中达到预警水平的学生进行备案。
(评工具,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我,关注心理健康。
5、心理健康教研工作
我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听课、评课和课题研究,注重校外内交流学习,鼓励教师参加省、市教研活动,提升专任教师素养,积极参与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多项课题研究,目前已结题“珠海一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践研究(省级)”。

关于美的教育心得体会

关于美的教育心得体会

关于美的教育心得体会在美的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美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社交和人际关系技巧。

首先,美的教育注重启发思维。

在美的教育的课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美的教育的学习中,我学会了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运用灵活的思维方式。

其次,美的教育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美的教育的课程中,不仅有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大量的实践活动和实践案例的讨论。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实践活动中,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美的教育注重个性发展。

在美的教育的学习中,教师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注重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程和特长班,如音乐、舞蹈、美术等。

通过参与这些选修课程,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特长,提高自信心,丰富自己的人格魅力。

在美的教育的学习中,我还学会了良好的社交和人际关系技巧。

美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方式,锻炼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学习这些技巧,使我更加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与人合作,提高了我的人际关系水平和社交能力。

总的来说,美的教育给我带来了许多宝贵的心得和体会。

我学会了启发思维、培养实践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社交能力的重要性。

这些学习经验将伴随我一生,并对我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持美的教育的理念,不断学习和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实现个人的理想和目标做出努力。

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

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

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作者:李书华来源:《中国德育》2014年第02期钟以俊广东省珠海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教授,博士。

广东省第十届人大代表,广东省首批名校长。

著有《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教学美学导论》《现代学习原理与学法指导》等。

:您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政策举措,其中特别提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据我们了解,您当年在东北师范大学的博士论文《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研究》就涉及这个问题。

之后,您长期潜心于基础教育的研究、管理与教学,先后出版反映和总结自己办学思想和实践的《教学美学导论》《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等。

为此,我们就“加强改进学校美育”这个主题对您做一个专访,想知道您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方面有哪些新的考虑?钟以俊:感谢《中国德育》提供这样一个好的机会,激励我进一步思考学校美育问题。

对于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的研究,源于我在东北师范大学期间,已故导师王逢贤教授的学术指导。

当时在这篇博士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过程中,导师突出强调要以现代美学原理,尤其是审美哲学和技术美学的思想为理论依据,在美学与教育学相统一的视野上对学校教育活动展开思考。

当时所作的博士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分析教育美学的研究对象,提出了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及研究的主要意义;第二部分对学校教育的美学做出全面深刻的推论;第三部分重点阐释美学视野中学校教育的基本准则;第四部分揭示审美化教育过程的基本特征;第五部分论证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文化建设。

:现在看来,您这项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应该说在诸多层面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钟以俊:这要感谢导师严格正确的学术引领,当时的研究特别注重对学校教育的美学推论,自始至终都从分析审美活动对于完整人格的建构作用,以及审美化正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织原则入手,指出美学思想带给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启迪就在于:学校教育应通过丰富多样的美的陶冶,给人的心灵及其外在表现以本质的定性作为培养人的根本要义。

美的教育 成就孩子美的人生

美的教育 成就孩子美的人生

美的教育成就孩子美的人生
秦登伟;吴明华
【期刊名称】《今日教育》
【年(卷),期】2012(0)10
【摘要】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但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

”美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在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在关的课程教育中得到美的培养和提升,塑造美好的人格。

让美的意识、素养和能力伴随学生一生,去创造美的未来。

【总页数】2页(P23-24)
【关键词】教育成就;人生;孩子;校园环境;课程教育;朱光潜;美学家;创造美
【作者】秦登伟;吴明华
【作者单位】重庆市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6.7
【相关文献】
1.我们的美育追求——以美的教育成就美的人生 [J], 吴卫东;宗甄;
2.美的教育成就美好人生——柳州市柳南区实验小学办学侧记 [J], 蒙秀溪;乔毅鸿
3.让“美的教育”成就美好人生 [J], 赵新民
4.以美的校园生活成就美的人生——广东广雅中学以美育德的校本实践 [J], 陈一

5.垣曲县新建小学:实施美的教育成就美丽人生 [J], 安炜刚;李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人才

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人才

50EDUCATOR珠海市斗门区第二中学始建于1980年,在近40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尚美教育成就美丽人生”的办学理念,秉承“爱国·德馨·博学·尚美”的校训,弘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学校精神,传承“明德笃学·和谐善美”的校风、“进德修业·求真育美”的教风及“自主合作·善学臻美”的学风,建构起“尚美”的学校精神文化。

其中,“尚”有尊崇、追求之意,“美”指使人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

所谓“尚美”教育,就是指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要素均以美为最高境界和价值追求,力争使人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实现发展人的核心素养的目标。

学校以尚美教育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师生科学认识美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师生的审美情操和感受美、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以美怡情、以美润德、以美启智、以美明礼的育人途径,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人才。

以美怡情,培育有爱美之心的人学校以建设“美丽校园”为抓手,构建“以美怡情的环境文化”,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学校结合所处的位置,精心打造“一园、两路、三楼、四场”的美丽校园。

因地制宜,将学校一块荒废之地修整成菜园,由师生共同耕作,并种植杏树、桃树和李树,取名“杏园”(源于孔子杏坛讲学典故,寓意“杏坛耕耘,桃李满天下”);将学校主干道分别命名为春晓路和凤山路;将楼舍分别命名为博学楼、德馨楼、格致楼;将广场分别命名为尚美广场、凤凰广场、致美广场、体美广场。

博学楼楼梯拐角墙上的竹简镌刻着儒家“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楼梯、走廊的墙壁上挂满了学生的书、画、剪纸、摄影等艺术作品。

尚美广场的英石假山上,凤山清泉潺潺流淌,高树、低树俯仰生姿,春有桃红李白,夏有绿竹幽兰,清秋桂花飘香,冬日绿意盎然。

校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于一体,无声地熏陶着学生,培育着他们的爱美之心。

以美润德,培育有浩然正气的人多年来,学校一直利用重大纪念日、祭典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

美育名家一览

美育名家一览

美育名家一览作者:江秀兰陈珏来源:《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2016年第01期为更好地、更深地理解美育工作,本刊特就部分美育名家,及其主要研究方向、观点、讲座或著作等进行整理,以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叶朗,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会长。

从事美学教育多年,主要研究中国美学。

他认为美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美育激发创造冲动、创造意向,由美起真。

著有《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第一部系统的美学通史)《现代美学》《中国小说美学》《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中国历代美学文库》《美学原理》《美在意象》等多部著作。

开设讲座:《美育与人生境界》《美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檀传宝,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教材审查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

主要研究美育理论、德育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师伦理学、教师教育等。

他认为当前的中国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处在一个从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过渡的阶段,他提出——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美的标准应该成为全部教育实践的基本标准,美育的健康发展是高品质教育的最重要象征。

主要著作有:《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德育世界的探寻》《德育美学观》《美善相谐的教育》等。

赵伶俐,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高师美育研究会常务理事。

她先后主持了“审美教育对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学校美育系统与美育心理发展实验研究”等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的美育研究课题,相继提出了“大美育”“审美化教育”“科学美育”等崭新的美育观念。

主编《跨世纪美育科研成果书系》(5本理论;幼、小、中、大4套教材)《新世纪美育科研成果书系》(12本理论与实践著述)和《视点结构教学技术丛书》三套大型丛书。

钟以俊,广东省珠海市教育局局长。

他提出了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认为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研究所关注的应是教育的美学品格,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对教育过程及教育者行为中美的法则的探讨,揭示教和学的活动与审美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使教育不仅在一般意义上能够促进人的发展,而且具有更好的引导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审美化的特性。

以美的教育培养美的人

以美的教育培养美的人

以美的教育培养美的人---浅谈班级管理中美育的渗透株洲市第四中学颜冬华蔡元培先生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道:“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

”美育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为目的,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我们的教育方针也明确要求学生要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然而,在功利化的应试教育体制下,与德、智、体相比,美育所占的分量最轻,地位最弱,不少学校和教师只重视学生的成绩分数,忽略了育人的根本职责,把美育当作可有可无的东西。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美育与德、智、体、劳等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教育系统。

美育通常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个体在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的鉴赏过程中,通过情感活动的体验、选择、判断达到对美的肯定、摄取,对丑的否定、摒弃,使感情得到净化,道德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美育看成是音乐和美术所特有的功能和任务,把美育简单地等同为艺术教育。

孰不知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实施美育应该是所有教师的职责之一。

作为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各方面教育影响或教育力量协调者的班主任更应该重视美育。

班主任应该自觉主动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长期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趣味,获得有关艺术美、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气质美、道德美等知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达到陶冶情操,美化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美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1、美育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美、欣赏美,满足学生的审美渴求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美是人类追寻的永恒主题,什么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美到底是什么?由于人们所处的时代不同、阶级不同、修养不同对美就会有不同的体验,有时甚至美丑不分。

职教学校的学生正处在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由于青年人所固有的生理特征,其对美的追求也更为迫切,美的事物和美的形象总是较早地吸引着他们,这个年龄段正是培养美的情操的最佳时期,作为班主任应以此为契机,深入引导学生认识美、感知美、寻求美的真谛,满足学生对美的渴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以美育人生,涵养美丽心灵演讲稿-弘扬美育精神演讲稿

以美育人生,涵养美丽心灵演讲稿-弘扬美育精神演讲稿

以美育人生,涵养美丽心灵演讲稿-弘扬美育精神演讲稿演讲稿1敬爱的同学们:蔡元培说:美育之目的在于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净之人格。

然而,网络污文化在网络媒体的推动下,可谓甚嚣尘上,大有代替主流媒体的趋势。

这样粗糙怪异的文化不断刷新着国人对美的认知,冲击着青少年尚不成熟的三观,〔获得更多中学作文素材请搜寻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使得中华文化的美妙高洁被侵染,让人们不知何为美。

故此,唯有加大美育的造就浇灌,才能成就个人之福,国家之幸。

加强美育造就是个人之福。

人民日报发表时评,大声疾呼:美育是一种刚需,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华蜜。

拥有审美实力,就拥有了发觉美的眼睛,就能够擅长在苦难的生活中找到美,从而制造美,然后让自己即使在地狱中也能笑出声来,在苦难中也能开出花来。

正如上海市某儿童画展,一个小挚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引来了评审们的新奇,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挚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

同样的破损,不同的角度得出不一样的答案,哪种答案更让人有华蜜感?结果应当是不言而喻的。

由此可见,倘如一个人的心灵和境界没有受到美的熏陶和启示,没有保存住一片审美的心灵的净土,任何美的种子播下,也不会生根发芽,也就不行能具备成就大学问和大事业的胸襟和气象。

因此,个人的成果系于美育造就之上。

加强美育造就是国家之福。

中华传统文化中,高山流水是伯牙子期的阳春白雪的音律之美;《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精妙绝伦的书法之美;秦腔梆子是黄土地人民的下里巴人的独特之美。

美是一种享受,一种修行,虽说美的种类有千千万万,然美绝不能堕于低俗、下流,美决然不能成为恶俗文化的代名词。

污文化的流行,折射出的恰恰就是现如今美育造就的缺位,这些低俗的审美观大行其道时,影响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品德修养,更会在向国外展示形象的时候,拉低国人的素养,抹黑大国形象。

〔获得更多中学作文素材请搜寻关注微信公众号:作文选刊〕冯骥才的感慨:中华民族的审美,此时此刻是低谷,充溢了乱象。

大学生大学大学生对时事政治关注度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大学大学生对时事政治关注度的调查报告

大学精神塑造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影响调查报告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09化贸班0913020012姚伟明组员:曾羿伟、张文涌、黄维、任保川、陈太龙指导老师:赵蕾摘要:文化精神影响着人的道德人格的建构。

大学精神是大学人所一致认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并且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形态,能够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社会建设对大学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

因此,各高校需要大力弘扬大学精神,以实现大学精神对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影响与塑造,特别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关键词:大学;大学精神;塑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本次调查选取了广州市各大高校105位同学进行调查本调查采用本调查小组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

该问卷由17道选择题构成。

采用网上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

运用“问卷星”网站的调查数据处理功能对数据进行汇总及处理。

总述大学不仅是授业的地方,更是传道和培养人、发展人的地方,传道和培养人才是大学的核心之能。

大学教育不仅只是限于促进学生的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不是培养出只重技能、具有超前职业化观和只会追逐各类证明和文凭的所谓“人才”。

大学更在于培养学生以追求真、善、美为鹄,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学生的道德人格。

而社会责任感则是人们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是与人的理想、志向和价值观高度统一的,是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一种强大的内动力。

而大学精神作为大学人及大学的价值所在,营造着大学的“精神营域”,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道德行为的准则与方式,实现对大学生的社会道德,尤其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一、何为大学精神在调查报告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对大学精神的了解程度并不高,一点都不了解的同学占到的比例是37.1%,一般了解的同学占到的比例是56.2%。

并且在调查中发现,有大多数人觉得当今普遍的大学出现了“大学精神”的迷失情况。

小学教学师资力量强,满足了

小学教学师资力量强,满足了

小学教学师资力量强,满足了
XX小学非常不错,师资力量强。

学校实施文化立校、民主治校、学术兴校、开放办学的发展策略,开展十二年一贯制教育并探索小初、初高的有效衔接,建立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与潜能课程相融合的课程结构。

形成学院系列、阅历系列、服务系列、健身系列与雅趣系列的校本课程体系,探索个性化学习、联系性学习与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变革,实施分层分类走班、导师制与学分制,积极构建符合时代要求与学生成长规律的新型育人模式。

2020年5月,入选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名单。

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用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的先进办学理念,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管理理念,“面向全体,善教乐学,立足常规,精细卓越”的教学理念和“解放学生、多元发展”的教育理念。

以美育美,美美与共

以美育美,美美与共

以美育美,美美与共发布时间:2023-06-21T03:26:46.83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499期作者:刘丽华[导读]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

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北京市怀柔区张各长中学101400北京市怀柔区张各长中学地处城乡结合地区,是本区指定接纳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初中校。

学生美育工作,既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育人之本,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我们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将美育活动课程化,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发现美、感受美、传递美,增强美育体验,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美好心灵的同时,提升学校五育融合,全面育人的能力,凸显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以美育理论为支撑,以政策文件为指导,全面打造美育环境美育,又称美感教育。

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

2022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行动方案》。

各级文件都对学校美育工作做出了指导,要求把美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自然环境美中感受美。

我校地处城郊村庄内,教室、办公室都是单排平房,活动空间宽敞,对开展美育课程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早春时节,教室前的玉兰树满树洁白,带给学生美的享受。

5月,班级连廊间的紫藤花竞相开放,师生一起手拿课本感受《紫藤萝瀑布》中向上的生命力量,学科教学与美育相得益彰。

美丽的丁香为学生带来寻找五瓣花的幸福,直冲上天的凌霄花带给学生拼搏向上的勇气,校园西侧四季翠绿的早园竹让学生体会到清雅高洁,每年秋季柿子树上的“繁星点点”为孩子们带来丰收的喜悦,校园内景物点缀着四季芬芳,徜徉在美丽的校园,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美的教育成就美好人生

美的教育成就美好人生

美的教育成就美好人生作者:蒙秀溪乔毅鸿来源:《广西教育·D版》2017年第10期柳州市柳南区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柳南实小)是一所拥有60年办学历史的学校。

六十载风雨兼程,历经数代人努力,学校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日趋完善,并形成了独特的育人理念——培育美的学生,成就美的人生。

2005年,在多年实践论证、总结凝练的基础上,柳南实小正式提炼出“美的教育”办学理念,通过美的课程、美的教学、美的活动等方面的建设,让“美”在学生心中扎根,让“美”在学生身上绽放!课程之美今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天,柳南实小各班的微信朋友圈,被一场别开生面的选课活动“刷屏”了。

“从来没有那么兴奋、那么激动过!”柳南实小121班学生家长感叹说,“整个上午,我们就和孩子守在手机前,为了选一门孩子喜欢的课,手机屏幕都快点坏了。

还好网络给力,孩子选上了喜欢的课。

”仅仅9月1日一个上午,柳南实小53门“美的课程”就被抢选一空,每一门课程的选择人数都超过40人。

“我选了合唱课,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唱歌,班里的其他同学也基本能选到自己喜欢的课。

我们有很多课程可以选择,喜欢什么、想学什么都可以去选。

”该校六年级学生叶政良说。

“美的课程”选课活动,是柳南实小“美的教育”的一项新内容。

今年是该校进行选修课改革的第一年。

经过前期的论证和调研,该校设计了包括艺术、体育、国学、思维导图、24节气食育健康等门类的“美的课程”,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为学生提供多种发展的可能。

课程作为学校育人的主阵地,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价值。

柳南实小始终将“美的课程”建设摆在“美的教育”的重要位置,逐年加大研究和改革力度,形成了天地和美课程、人文雅美课程、生活趣美课程、科技智美课程四大“美的课程”。

据校长黄萍介绍,在“美的课程”体系中,天地和美课程是通过研学、调研的方式,让学生亲近自然、深入社会,不断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沟通交流的能力;人文雅美课程包括国学、书法、绘画等内容,致力于培养学生谦恭儒雅、文质彬彬的品质;生活趣美课程是通过举办“每日一善行”“每周一善评”等活动,让学生变得文明有礼、感恩孝顺,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科技智美课程则是通过科技教育,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关于美的教育心得体会

关于美的教育心得体会

关于美的教育心得体会美的教育心得体会时光荏苒,职业生涯已过了十个年头,回首过去,能够得到这样的一次美的教育经历,我深感荣幸和幸运。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成长和思考。

首先,美的教育给了我一种全新的学习氛围。

在美的教育的课堂上,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可以看到全球不同行业的顶尖人物,他们对实践的经验和知识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

同时,美的教育还注重学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在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并通过共同努力达成共识。

这样的学习氛围让我深感激动和自豪。

其次,美的教育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在美的教育的课堂上,我学会了如何激发团队成员的潜力,如何处理困难和冲突,如何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

通过实践和反思,我逐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领导者,能够带领团队实现共同的目标,让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再次,美的教育让我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在课堂上,我们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还了解了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通过与行业内的专家交流和实践,我明确了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领域,并制定了个人的职业规划。

在美的教育的帮助下,我找到了与自己梦想相符合的职业,也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美的教育给了我一次难忘的人生经历。

在美的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学和导师,与他们一起学习和成长,分享彼此的心得和想法。

在这个大家庭里,我感受到了无尽的关爱和兄弟情谊,这些珍贵的记忆将伴随我一生。

回首美的教育的种种收获和成长,我深感庆幸。

美的教育不仅教会了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人。

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将始终牢记美的教育的教诲,不断学习和进步,成为一个更加优秀和有影响力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我所追求的一种教育境界
编者按:中国的教育需要理论家,需要实践者,但更需要像陶行知先生那样将自己的理论推行到实践中去的先行者。

在实践中不断地为自己的理论“淬火”,在实践中“锻造”和升华新的理论。

本期文章的作者钟以俊博士就是这样一位带着自己的理想和理念,走出书斋,走进特区中学的学者。

他在那里默默地推行美的教育,追求美的教育境界。

我们今天的教育迫切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需要大批的先行者。

所以我们欢迎更多的“钟以俊”来“行知录”谈谈自己的理想和实践。

学校教育是真善美的事业,学校教育过程及其自身都应当充满着审美因素。

传统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借美育人”,而我们所说的作为一种教育境界的美的教育则是力图把“借美育人”与学校教育自身的“创美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这是我们珠海一中提出“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的办学理念的实质之所在。

美与丑美的教育的内涵分析具有审美特征的学校教育遵循的是一种教育属人的本性。

在这里,德育不再是道德的生硬
灌输,而是美的人格的培育;智育不再是知识的枯燥传授,而是情理统一的诗意思维的培育;体育不再只是身体的单调锻炼,而是健美体格的养成;劳动教育不再只是劳动技能的训练,而是在劳动过程中获得自由的感受。

也可以说,它是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和对真善美的境界的永远追求在学校教育中的充分表现。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学校教育虽然可以具有一种审美的性质。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所有的学校教育都达到了审美的标准或要求。

事实上,现实的学校教育存在着鲜明的美丑之分。

在学校教育中,所谓的“丑”,至少包含着两种不尽相同的含义:一是指教育活动中那些不合规律、既无秩序又不和谐的东西,表现在人的发展上就是畸形、缺损、颠倒和混乱。

可以说,导致人的发展的畸形是教育中最大的“丑”。

二是指教育活动中所存在的那些矫揉造作、缺乏个性和情感的东西,表现在教育行为方式上就是机械、冷漠、空洞和虚假。

在现实的教育工作中,教育者的劳动既可能是“创美”,也可能是“造丑”。

“造丑”即教育中的反审美现象的形成,也可以说是学校教育中的病态。

它使教育过程丧失了诗性的智慧与人文意蕴。

同时,它也是对教育真谛的误解和对人的发展可能性的漠视。

现代校长或学校管理者应该确立起自己办学中的审美追求,勇于在教育实践中化丑为美。

在学校教育中,校长应该善于调动适当的手段营造或整体或局部的教育审美场,积极去拓展学校的审美空间。

正是从对美的教育境界的追求出发,近年来我们在学校的办学实践中充分运用物质和精神的力量,努力造就年轻一代人生道路上的审美化景观,使他们
在一种学校审美文化的熏陶中更好地形成学习和人生的审美境界,从而促进学校教育在本质上的优化,为广大师生身心的平衡和解放创造良好的物质和精神条件。

物质与精神学校形象的审美设计学校形象是学校的总体面貌和特征的结晶,它是一所学校个性的反映,更是学校文化的综合体现。

近年来,我们珠海一中在学校形象的把握上,努力遵循“美的原则”,使学校形象的审美特性和审美意义不断丰富。

在物质景观方面,我们通过精心规划,使学校建筑、学校雕塑成为积淀着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的物质载体显示在学校空间中。

对学校精神景观的塑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校自我形象的认识与把握,如确立富有时代精神的办学目标、育人模式等;二是通过审美——艺术化的传播手段,在家长及公众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近年来我校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根本点,提出了“以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的办学理念。

我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乐于求知,勤于实践,善于交流、勇于创新,具有持续发展能力、正确人生态度以及文明和民主素养的特区优秀青年。

通过实践,我校进一步明确了育人模式:以品德养成为先导,以个性培养为核心,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发展为重点,以情感陶冶为动力,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根本。

自由、创造与对话教育的审美性品格我们认为,审美化的教育过程是指教育者遵循美的法则为人的个性、完整性、历史性而努力,致力于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致力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心灵的丰富多样性,它应具有尽显人的本质特征的自由品格和展示人的生命活力的
创造性,并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在具有审美性的教育过程中,主体的自由突出表现在两点上:其一,思想的自由。

即在思考和表达观点或看法的时候不受人为的、不适当的干扰和限制。

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必须确立一些基本的教育信念和教育常规,如还自由于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权利得到足够的尊重,等等。

其二,选择的自由。

主体在基于义务、责任、规范的基础上,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与活动方式。

在教育过程中,创造是自由的一种最主要的形式。

教育主体要进入自由的境界,就要使各项活动都具有创造性。

教育主体愈是成功地使用自己的一切能力进行创造,他就会愈加彻底地确证自己的自由性,同时产生愈加深刻的审美享受。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去消除各种阻碍或损毁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

只有教的创造性和学的创造性这两者的统一,才可能使教育过程成为生机勃勃、洋溢着美的气息的过程,教育过程也才可能在根本上成为美的整体,从而具有深刻的魅力。

我校近年来一直在探索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逐步建立起规范性和灵活性相统一,体现多样文化价值,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课程结构和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新体系。

为了扩大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学校开设了30余种不同类型的的选修课,学校还建立起了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建立了管乐团、合唱团和舞蹈队等20多个学生社团,学校每年举办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英语周、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

运动会、科技节等大
型活动都是由学生独立组织,包括组委会的主任都是由学生担任,如果需要教师参与,也是由学生去聘任,连校长的致辞也是由学生负责撰写草稿(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一种体验)。

这样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也使学校内到处洋溢着学生的生命活力,而这些正是成长中的青少年的美丽之所在。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对话,引导师生在交往中追求一种和谐。

在我们学校,学生可以由多种途径(校长意见箱、电子邮件、办公室直接陈述等)与校长以及管理群体对话,学校每学期都会举行一次学生代表与全体校领导的专门的对话活动,每学期都会让全体学生对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工作进行一次测评。

每周星期二下午的班会活动更是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固定不变的对话时间。

对话使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成为生产性的、创造性的,而不是复制性、机械性的活动。

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教师与学生作为有生命的、具有平等地位的人相遇,相互尊重彼此的独特个性,自由而持久地交换意见,共享不同的个人经历、人生体验。

由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真正的人与人的关系,教育也就成了民主的、美的教育。

当然,我们提出建立具有审美特征的学校教育的主张绝不是基于一种唯美的思想。

我们深知,具有审美特征的学校教育的内涵是丰富的。

为此,校长和教师自身都应进行审美文化的自我教育与自我塑造,扩大审美期待的视界,最终使自己真正成为学校审美文化的创造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