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构成主义的发展
2构成的起源和发展
• 百老汇爵士乐》
• 是蒙德里安在纽约时期的重要作品,
• 也是其一生中最后一件完
• 成的作品,
• 它明显地反映出现代都市的新气息。
• 依然是直线,
• 但不是冷峻严肃的
• 黑 它 成色们,界由线小,小而的是长活短泼不跳一动的的彩彩色色 矩界形线组,
• 分割和控制着画面。
• 依然是原色,
• 但不再受到黑线的约束,
抽象主义
• 抽象主义一般泛指的抽象艺术包含两种类 型:
• 一是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化或抽取其富 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 括的形象;
• 二是不以描绘具体物象为目标的抽象艺术, 通过线、色彩、块面、形体、构图来传达 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 思维。
• 瓦西里·康定斯基 • (1866年12月16日-1944年12月13
• 立体主义后期在画中色彩起了有力的作用,但形体仍然支离破碎,只是更大 和更富于装饰性。画家们新创出一种以实物来拼贴画面图形的艺术手法和语言, 立体主义虽然是绘画上的风格,但对20世纪的雕塑和建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构成设计主 要研究“分” 与“合”、 “拆解”与 “重构”、 “结构”与 “规律”等 几个认识过 程对形态的 控制与心理 情绪的表达
日),
• 出生于俄罗斯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 瓦西里·康定斯基是现代艺术的伟大 人物之一,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 实践上的奠基人。他在1911年所写 的《论艺术的精神》、1912年的 《关于形式问题》、1923年的《点、 线到面》。1938年的《论具体艺术》 等论文,都是抽象艺术的经典著作, 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启示录。
• 毕加索的 《亚维农 的少女》
• 画上,正 面的脸上 却画着侧 面的鼻子, 而侧面的 脸上倒画 着正面的 眼睛。
构成主义的兴起和分歧
构成主义的兴起和分歧1前言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直接导致了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列宁在一片墨守成规的土地上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20世纪历史上一个重大的时间和俄国乃至整个欧洲的重大历史性转折。
革命胜利后,俄国的一小批先进分子吧构成主义这种前卫的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不论从它的深度还是探索的范围来看,都毫不逊色于德国的包豪斯或者荷兰风格派运动,这三者一并打破了统治西方艺术审美和表现方式两个多世纪的美学理论。
但1925年,苏维埃的新统治者,约瑟夫-斯大林扼杀了它的发展,从此往后,构成主义并没有能够像德国现代主义一样对日后全世界产生影响也是让人无奈和遗憾的。
2构成主义诞生和发展1918年到1921年,是苏俄历史上所谓的战时共产主义阶段。
列宁对于新的艺术创作采取了最大程度的包容和默许,没有经历任何干预和任何过于繁琐的审查。
因此,开阔的舞台登上了各式各样的艺术团体。
1919年,在维特别斯克市,有伊莫拉耶娃,马列维奇和李西斯基等人成立的,具有强烈革命色彩的基金艺术家团体——'宇诺维斯',就在同年,建筑家李西斯基开始从事构成主义的探索,他把绘画上的几个字母缩写'PROUN'来称呼这种新的设计形式。
1920年,'宇诺维斯'在荷兰德国展出过自己的作品,立即对荷兰风格派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早一年,1918年,在莫斯科也由前卫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成立了一个新的团体——'自由国家艺术工作室'。
这个团体力图集各种艺术和设计之大成于一体,绘画,建筑,雕塑,手工艺,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等无所不至,并具有高度的全面性和广泛性。
成员包括:亚历山大-维斯宁,伊利亚-戈索诺夫,默谢金斯伯格,尼古拉朵夫斯基等。
同年,另外一个前卫的设计组织'因库克'也成立了,这个组织包括了刚刚从德国回来的前卫艺术家瓦西里-康定斯基,和重要的前卫艺术家罗钦科-瓦尔瓦拉-斯捷潘诺娃,柳波夫-波波娃和评论家奥西波布里克。
浅谈三大构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浅谈三大构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构成理论是一种理论性的体系,主要因为它的核心思想支配了人们在演讲、写作和思考方面的实践活动。
形成构成理论的背景是人们对文本和文化认知的需求。
因此,它包含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如文学、语言、修辞学、哲学、心理学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构成理论被分成了三种主要的变体:修辞学、话语分析和模式化分析,这三种学派逐渐浸淫在各自的理论及实践中,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修辞学是构成理论的最早形式,其始于古希腊时期的修辞艺术,不断演化为理论体系。
修辞学最初是研究演讲和写作的规则和技巧,就如芭蕾舞技巧一样受到高度重视。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初步的修辞学理论,他认为演讲主要是三个元素的组合,即说服(ethos)、逻辑(logos)和情感(pathos),修辞学大师们依据这种思路不断深化、开拓和创新。
受到这种思想的启示,罗曼·贝兰肖-法布拉、爱德华·科科尼斯等学者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将修辞学转向了文学领域,发展出了一种新的理论体系,认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取决于构成要素的创造性安排。
话语分析则是在20世纪中期出现的,其理论来源旨在研究社会各方面的言语交流现象,以及语言本身的运作方式。
话语分析的先驱是英国语言学家J.L. Austin和他的学生Searle,他们提出了语用学的概念,即研究语言的使用和功能。
20世纪70年代,话路分析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领域,其中最著名的是Sacks、Schegloff和Jefferson的对话分析。
他们将话语视为一种在社会上运作的现象,强调言语是一种个别互动,侧重研究人们在各种社会上下文中的言语行为。
与话路分析相似,模式化分析也是一种将语言视为系统的分析方法。
它的目的不是发现文字中的意义以及语言的使用方式,而是关注词汇、句子和段落的形式组织,识别在各种文本中出现的表面符号模式。
模式化分析的先驱是L.A.塞代和G.W.德·谢弗等学者,他们开发了一种一致性模式模式形式,揭示了普遍且底层的表达形式的结构和变化,称之为谓词逻辑,因为它借鉴了逻辑证明的形式,用于结构化文本,并发现了“学科社群”的特点。
浅析构成主义风格
理论研究浅析构成主义风格□凌露雨湛磊摘要:构成主义艺术是现代艺术领域的重要分支,作为艺术风格派别中的一种,其以非同寻常的艺术形式在艺术界占据一席之地。
构成主义艺术起源于俄国,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构成主义不同于传统艺术流派,但也无法脱离传统艺术。
该文结合构成主义艺术作品,讨论不同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阐述构成主义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抽象风格艺术形式图1图2构成主义是现代风格派别的一种,不同于传统的艺术风格流派,给艺术带来了新的表现方式。
构成主义艺术家以不同的形式、材料开展创作,对当时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极其明显的风格特征使构成主义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尤为突出。
构成主义艺术家用多元化的色彩和角度体现空间的层次。
一、构成主义风格的产生构成主义艺术是现代艺术领域的一大创新,其诞生于俄国的艺术运动,具有一定的俄国文化特征和艺术风范。
构成主义艺术的发展时间不长,但其依然在世界艺术史中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构成主义艺术经历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具有鲜明的革命色彩。
十月革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推翻了旧的社会秩序,为构成主义艺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对于奋进的艺术家而言,十月革命后俄国逐渐工业化,这是对过去时代的终结。
革命胜利之后,新的社会环境为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素材,也为构成主义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思想观念的进步,推动了构成主义在艺术、建筑和设计的不断实践。
构成主义是几乎完全抽象化的艺术风格,即断绝艺术与自然物象的联系,从而形成的形式艺术。
二、构成主义的代表人物塔特林是构成主义运动的主要发起者。
塔特林的浮雕绘画受毕加索绘画的影响,但不同的是塔特林的作品构成舍弃了对事物的客观表现,主要是以抽象的形式出现在观者的视野中。
罗德钦科也是构成主义的代表,他的设计以功能性为主,更加实用,并为政治服务。
三、构成主义的艺术形式1•构成主义艺术的基本内容随着欧洲各国不同艺术流派的创新,现代设计艺术不断发展变化。
构成主义是现代设计发展的重要的推动者,构成主义43图3图4艺术理念对现代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三大构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浅谈三大构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构成理论是哲学和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探讨了事物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在哲学领域中,构成理论是研究整体与部分、内部结构和相互作用的重要范畴,它对于理解世界、社会和人类认识的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着重探讨三大构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分别是形而上学的整体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和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
形而上学的整体论是构成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强调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认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
整体论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他认为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都是一个整体,而整体是由各种部分组成的。
整体论在西方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对后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整体论的理论框架下,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整体结构和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它试图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实质,并探讨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的辩证法是构成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思想体系。
辩证法强调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推动的。
辩证法强调整体和部分、矛盾和统一的辩证关系,它试图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变化规律,探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
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科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对于解释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学的结构功能主义是构成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强调社会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社会是由各种结构和功能组成的。
结构功能主义试图揭示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探讨社会的整体运行和发展规律。
在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框架下,社会学家试图分析社会的各种结构和功能,揭示其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探讨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三大构成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对于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思考和探索。
整体论强调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辩证法强调矛盾和发展的运动,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事物的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展现了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
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俄国的“构成主义”运用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基本都是处于独立的发展状态,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少关联,而对于世界的设计运动的影响也非常有限。
但是,这两个运动都是从立体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都把立体主义推进到一个非常绝对化,理性化,逻辑化的高度(一)“风格派”形成1918年,荷兰的一些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
他们以《风格》杂志为宣传阵地,开始探索艺术和设计领域的新方法和新形式。
风格派的成员们努力把设计,艺术,建筑,雕塑合为一体,强调几何结构单体或元素的组合,在结构简单的组合体中,单体仍然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
他们倾向于在集合结构中反复运用基本的原色。
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或“要素派”。
总的看来,他是20世纪初期在法国产生的主体派的分支和变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德里安回到荷兰,因为荷兰是战争中的中立国,因此他的探索并没有因为战争而中断。
这个时期,他受到哲学家逊马克的哲学思想的决定性影响,完全改变了他原来的思想方法。
逊马克认为我们的物质世界是由纵横两种结构组成的,认为世界上的3个基本颜色是红色,黄色和蓝色。
蒙德里安受到他的这种思想的影响后,转向完全纵横直线结构的完全抽象绘画,色彩也是逐步转向单纯的黑色线条结构,白色底和红色,黄色和蓝色的三原色计划,走向高度的理性化方向。
他认为立体注意并没有在自己发明的成果上扩大和发展,缺乏逻辑的发展和补充;他认为真正的视觉艺术应该是通过有机的运动而达到高度的平衡,在不平均但是平衡的对抗中找到平衡,在弹性的艺术中找出平衡点,对于人类来说有重要的意义,这是艺术表现真实的关键。
在蒙德里安的影响下,他的几个朋友在艺术创作中都出现了与他的完全抽象作品类似的探索。
“风格派”形成之后,这种通过蒙德里安的绘画发展起来的设计风格,开始成为运动的核心视觉因素,因为高度逻辑化,也就导致这个运动的素有成员都热衷于通过数学的计算来达到设计上的视觉平衡,他们都认为这种新的形式是时代的视觉符号。
构成主义产生的源起发展及历史意义
1 9 1 0年初 , 俄 罗斯立体主义创作 的突破来 自于两个方 面 , 一 是 1 9 1 4年马利奈蒂在莫斯科 和圣彼得 堡给未来主义作 的宣言 ,
二是康定 斯基 1 9 1 0年在德 国著的《 论艺 术的精神 》 , 1 9 t 2年 部分
翻译成俄文 。从此 , 俄 罗斯 艺术 家完成 了步入非客观世界的前期
织 生产 , 因此没有理论准备就去进行生产是没有意义 的。在生产 中艺术家的任务就是生产评价 ,艺 术家不仅追求设计 东西的外
形, 还去生产评价他们 , 也就是说让它们很好 的被 生产完成② 。可
见不论是艺术家 ,生产艺术思想家 都认 为生产 中的艺术 家角色 应 为组织者 , 是一个去主动提 升创作技能 的人 。 巴里斯 ・ 阿 尔瓦 托夫 1 9 2 2年开 始论 证并 扩展 构成 主义 理
品, 是不必要的 。客观分析 中还呼吁艺术家们在他们的结构设计
中要注意实用性 。由于创作技术结构与艺术结构 的共 同性 , 艺术 创作 和工程技术可 以相合并 。
从此构成 主义者基本完成艺术家 改造为艺术 工程师 ( 即设
[ 2 ] A. HI  ̄ a B p e H T b e B, HC T OP Hf l ̄ I / I 3 AF I HA [ M] , F AP / , ] , A P HK H, 2 0 0 7 .
注释 :
体的 ( 初时 也画在平 面上 ) , 它不描绘 和反 映对 象而是 创造 对象
本 身。 从技 术方面作为 出发点 ,建 筑师拉多夫斯 基从工程技术建 筑 中得出结论为技术 的构成 为了达到承力 的效 果根据设计 图将
① 吕富殉 。 苏俄前卫建筑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1 9 9 1 . ②C e a  ̄ M X a H — Ma r o M e  ̄ ; o B , A p x  ̄ r r e K v y p a C O B e T C K O F O a B a H r a p R a , M1 9 9 6 .
构成主义的发展状况
15
影响
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思想 影响了塔特林的结构主义和罗 德琴柯的非客观主义,并通过 李西茨基传人德国,对包豪斯 的设计教学产生影响。 20年代初,苏联文艺界对 非写实艺术不再包容和接受, 马列维奇只得终止其对抽象艺 术的探求,而以教学谋生。 1927年,他唯一的一本理论 著作《非客观的世界》在德国出 版。 1935年,他在贫困和默默无闻 中离开人世。
构成主义的发展状况
--由来、抽象主义绘画先锋人物即代表作品
讲解员:宋洁 组员:傅艳晴、盛毓婷、吴丽婷、洪昕晔、徐梅
构成主义又名结构主义;发展于1913~20年代。
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金属、玻璃、木块、纸块或者塑料组构结合 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movement),而不是传统雕 塑着重的体积量感。
阿姆斯特丹时期
立体主义的震撼 风格派
1911年蒙德里安见识了毕加索和布拉克等立体派的作品,感受极大的 震撼。随后前往巴黎研究立体派的绘画风格。成功的从立体派中吸取 精华,作品以抽象的方式呈现,并加入了自我的风格,脱离了立体派。
1914年回到荷兰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8年签署了反战、反个人 主义,宣扬和平团结的“风格派宣言”。蒙德里安想利用艺术将生命 升华,他利用抽象的造型与中性的色彩来传达秩序与和平的理念。
伦敦时期
纽约时期
灰树
克服自然的表现又不违反自然本身的真实 深色的枝干在中性的灰、绿色小碎面中依然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
23
24
《构图》
纯粹的色彩
宁静平 行
安慰人们不安的心灵
25
构成主义的社会意义
构成主义对于工业设计的重要意义为:他们的目的是将艺术 家改造为「设计师Designers」。但是这是以我们可以理解的语句 所言,事实上,在当时「设计Design」的观念仍未成形,当今所谓 的设计的意义并未充分浮现,因而他们采取不同的说法:「生产 艺术Production Art」。 俄国构成主义者高举着反艺术的立场,避开传统艺术材料, 例如油画\颜料、画布,和革命前的图像。因此,艺术品可能来自 于现成物,例如:林材,金属,照片,或者纸。艺术家的作品经 常被视为系统的简化或者抽象化,在所有领域的文化活动,从平 面设计到电影和剧场,他们的目标是要透过结合不同的元素以构 筑新的现实。 虽然所有的前卫俄国艺术家有着共同的热情,但是他们对于 新共产主义社会里的艺术家和艺术的角色却有不同的观点。在革 命后早期,他们充满热情的辩论,刺激出构成主义的不同的意识 型态。
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
浅析“风格派”和“构成主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俄国的“构成主义”运用和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基本都是处于独立的发展状态,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少关联,而对于世界的设计运动的影响也非常有限。
但是,这两个运动都是从立体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都把立体主义推进到一个非常绝对化,理性化,逻辑化的高度(一)“风格派”形成1918年,荷兰的一些青年艺术家和设计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
他们以《风格》杂志为宣传阵地,开始探索艺术和设计领域的新方法和新形式。
风格派的成员们努力把设计,艺术,建筑,雕塑合为一体,强调几何结构单体或元素的组合,在结构简单的组合体中,单体仍然要有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
他们倾向于在集合结构中反复运用基本的原色。
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或“要素派”。
总的看来,他是20世纪初期在法国产生的主体派的分支和变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蒙德里安回到荷兰,因为荷兰是战争中的中立国,因此他的探索并没有因为战争而中断。
这个时期,他受到哲学家逊马克的哲学思想的决定性影响,完全改变了他原来的思想方法。
逊马克认为我们的物质世界是由纵横两种结构组成的,认为世界上的3个基本颜色是红色,黄色和蓝色。
蒙德里安受到他的这种思想的影响后,转向完全纵横直线结构的完全抽象绘画,色彩也是逐步转向单纯的黑色线条结构,白色底和红色,黄色和蓝色的三原色计划,走向高度的理性化方向。
他认为立体注意并没有在自己发明的成果上扩大和发展,缺乏逻辑的发展和补充;他认为真正的视觉艺术应该是通过有机的运动而达到高度的平衡,在不平均但是平衡的对抗中找到平衡,在弹性的艺术中找出平衡点,对于人类来说有重要的意义,这是艺术表现真实的关键。
在蒙德里安的影响下,他的几个朋友在艺术创作中都出现了与他的完全抽象作品类似的探索。
“风格派”形成之后,这种通过蒙德里安的绘画发展起来的设计风格,开始成为运动的核心视觉因素,因为高度逻辑化,也就导致这个运动的素有成员都热衷于通过数学的计算来达到设计上的视觉平衡,他们都认为这种新的形式是时代的视觉符号。
浅谈三大构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浅谈三大构成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作者:孙恩博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年第05期摘要:三大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课程内容可以远溯至20世纪初成立的德国包豪斯学院。
包豪斯针对设计基础创立的这套崭新的教学方法意义重大,对后来的美国、日本的设计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日本的教育工作者又在此基础上凝练总结为三大构成理论。
關键词:设计史;构成主义;包豪斯;三大构成中图分类号:Gb42;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4-0040-01所谓三大构成,指的是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以及立体构成。
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三大构成一直是我国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
以三大构成的引入为标志,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告别了以美术图案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拉近了与现代艺术设计的距离并逐步融入。
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设计美学的组织形式与基本规律,运用平面、色彩、立体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制作出符合功能和审美的作品。
三大构成源自德国的包豪斯学院。
它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是设计领域伟大的开拓者。
“Bauhaus”一词可直译为“建造房子”。
不过按照学院院长格罗佩斯后来的解释,这个词蕴含着更深层的含义——学院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将纯艺术与手工艺结合的体系。
格罗佩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历而对工业文明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他提倡中世纪行会的自然状态与团队精神,所以初期的包豪斯是乌托邦式的。
1923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德国工业化进程(比如小户型住宅研究)加速,包豪斯的教学理念随之转向理性主义。
纵观包豪斯的办学历程,与后来三大构成关系密切的有两位教师。
首先是匈牙利人拉兹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 Nagy),他是俄国构成主义的坚定支持者,当然,构成一词也正是出自这一前卫的设计思潮。
构成主义资料
构成主义构成主义是一种艺术创作理论,强调作品的构成元素对于整体作品的重要性。
这种艺术风格源自20世纪初俄国构成主义派别,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影响了许多不同领域的创作,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和设计等。
构成主义的核心观念是强调形式元素本身的意义,而非作品所代表的主题或故事。
构成主义的历史构成主义最初在20世纪初期的俄国产生,由一群艺术家和设计师组成的派别创立。
他们试图打破传统艺术和设计的界限,强调形式、颜色、线条等元素对于作品意义的重要性。
这些艺术家们致力于创造“非客观的艺术”,即不受客观现实约束的抽象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构成主义思想逐渐传播到欧洲和美国等地区,影响了许多著名艺术家和设计师,如毕加索、康定斯基等。
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构成主义的理论,将其运用到不同的艺术形式中,为现代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
构成主义的特点构成主义的核心特点包括:1.几何化的形式:构成主义作品通常以简洁的几何形式为特色,强调线条、角度和比例的精确性。
这些几何形式能够传达简洁、清晰和现代感。
2.色彩和材质:构成主义作品的色彩和材质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艺术家们常常使用鲜明对比的颜色和纹理来强调作品的形式结构,使其更具冲击力和视觉效果。
3.抽象和非客观:构成主义作品通常是抽象的,不着眼于描绘物体或场景的细节,而是注重形式要素之间的关系和对比。
4.功能性:构成主义思想对于设计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强调功能性与美学之间的平衡。
设计师们常常运用构成主义的理念来创作出简洁、实用的产品和建筑。
构成主义在当代艺术中的影响尽管构成主义的发展历史已经有一百多年,但其影响在当代艺术中依然是深远的。
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仍然受到构成主义思想的启发,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在当代绘画领域,许多艺术家继续探索几何形式、色彩关系和平面构成,创作出富有现代感的作品。
在建筑和设计领域,构成主义的理念也被广泛运用,为城市景观和产品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
总的来说,构成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创作理论,是当代艺术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推动艺术创新和激发创造力都具有积极意义。
俄国构成主义运动
产阶级革命联系在一起。
1925年,一批构成主义建筑家和左翼艺术阵线的成员成立“当代建筑 家联盟 ”(O S A)成功地把俄国构成主义观点和立场在国内和欧洲广 泛传播开来。
1929年斯大林全面控制政权是俄国革命的结束和社会主义的结束。
形式上受西方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影响 俄国构成主义者把结构当做建筑设计的起点。如同未来主义,热衷
入俄罗斯圣彼得堡艺术家联盟, 他一直留在德国, 到一战爆发,被迫返 回家中。
埃尔· 李西斯基生平经历 Eleanzar Lissitzky
战后,来到莫斯科, 得到建筑文凭, 开始助理工作, 在不同的建筑公司。 潜心 犹太艺术, 首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重大尝试。 1919年加入构成主义行列。 1921年,前往德国、荷兰与瑞士,其艺术思想在国外得到推 广和传播,并将俄罗斯的构成主义观念和思想带到西方。 1925年,回到苏联之后他开始从事教学工作,一直到1930年。 在晚年的时候他的更多兴趣转移到展示设计和建筑,给展示 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这些都使他赢得国际尊重。
影响俄国构成主义的因素(时代背景)
在思想上受共产主义的影响
1918-1921年,俄国进入“战时共产主义阶段”,高度的中央集权,列宁希望 在混乱中形成新的、无产阶级政权的艺术形式。出现各种艺术团体。 1921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时期,俄国鼓励与西方联系,构成主义的探索
开始为西方所知道并产生很大震动及影响。
至上主义运动主要代表人物
卡西米尔· 马列维奇(1878--1935)
采用的简单、立体结构和接替结构的组合,采用鲜明的、简单的色彩,完全抽 象的、没有主题的艺术形式,自称为“至上主义”艺术。 很早受到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影响。 否认艺术上的实用主义的功能性和图画的再现性。 发表宣言和举办名为“0.10最后的未来主义展览”的形式发起至上主义运动。 1915年后,利用立体主义结构的组合创作,视觉形式成为内容,而不是手段, 这个探索,改变了艺术“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他的立场是“形式就是内容” 致力于把艺术从物质的负担下解放出来,提倡纯美学创作而不与任何社会或政 治因素联系。 除了绘画,他还创作陶瓷,甚至还通过建筑模型来涉猎建筑领域。
平面构成的起源与发展
平面构成的起源
作为现代设计的理论依据,构成设计有三个重要的源头,分别是俄国 构成主义运动、荷兰风格派和德国著名包豪斯学院的设计运动。
1. 构成主义运动
俄国构成主义是兴起于俄国的艺术运动,大约开始于1917年受到马克 思主义刺激之下的俄国革命之后,持续到1922年左右。对于激进的俄国艺 术家而言,十月革命引进根基于工业化的新秩序,是对于旧秩序的终结。 这个革命被视为俄国无产阶级的一大胜利。在革命之后,大环境提供了信 奉文化革命和进步的观念的构成主义在艺术、建筑学、和设计实践的机会。
蒙德里安 红黄蓝
3. 包豪斯学院
? 平面构成作为一门设计基础的教育,始于 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 学府,其后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服装、造型设计、建筑、绘画等。
? 1919年4月德国魏玛市立美术学院与工艺美术学校合并创建的“国 立魏玛建筑学院”,即“包豪斯(Bauhaus)”。它是世界上第一所设 计学院,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发源地。由当时建筑设计学家 瓦尔特·格 罗佩斯 任院长,他提出的教育口号是“艺术与教育的新统一”,即工 业时代需要具备充分的能力去运用所有科学、技术、知识和美学的资 源,来创造一个能够满足人类精神与物质双重需要的新环境。
瓦尔特·格罗佩斯简介
瓦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年5月18日生于德 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 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 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 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包豪斯的影响与艺术发展
? 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思想一直影响着世界设计的发展,被誉为 “现代设 计的摇篮” 。从目前的设计基础教育来看,包豪斯的影响仍然非常明 显。包豪斯对后世最广泛且最有持续性的影响之一,是他的基础教育 体系,时至今日,几经修正而具备了适合现代的形式,在目前所有关 于现代艺术的学校或研究所里几乎都在实施。
构成主义的发展状况ppt
-
9
用一种新的创作团大 大小小的色斑和扭曲、激荡的 线条以外,我们几乎看不到其 他东西。画家还用淡淡的奶油 色打底, 造成了一种如同梦幻般的效果 ,而笔触又是轻盈和快乐的, 一切都没有规则性,似乎是在 精神世界中一闪而过的东西却 又无法清晰地辨认出来。
-
10
在他的绘画中, 我们还能感觉 到一种如同音 符般的因素存 在,有一种与 音乐相通的气 质。
他曾说过: “ 一张纸上盖满按照某种次序排列的 色彩与线条,在不懂的人的眼里,等于是一张白 纸。 ” 他开始借音乐标题的方法来提示自己的潜在意图,
与音乐相类似。
-
11
这是他作品中画幅最大的一幅,也是超越他以往其他作品 的杰出成就的作品之一 ——《构图七号》 自认为用“狂想”来形容在适合不过了,给人的感觉是异 常迷乱
构成主义的发展状况
--由来、抽象主义绘画先锋人物即代表作品
讲解员:宋洁 组员:傅艳晴、盛毓婷、吴丽婷、洪昕晔、徐梅
构成主义又名结构主义;发展于1913~20年代 。
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金属、玻璃、木块、纸块或者塑料组构结合 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movement),而不是传统雕 塑着重的体积量感。
- 作品
-
13
《
白
博列铅底
物宁笔上
馆格素的
藏勒描黑
。俄,色
1913
罗方
斯 国 立
年 ,
块 》 ,
-
14
铿锵有力的马列维奇
他从接受严谨的西方艺术美学的教育开始, 后和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成一起成为早年几何 抽象主义的先锋,最终以朴实而抽象的几何形 体,以及晚期的黑白或亮丽色彩的具体几何形 体,创立这个几乎只有他一个人独舞的至上主 义艺术舞台。“模仿性的艺术必须被摧毁,就 如同消灭帝国主义军队一样。”这就是他铿锵 有力的表白。
构成派总结
构成派总结一、介绍构成派(Compositionism)是一种艺术风格和创作方法,主要强调构图和元素之间的组合和关系。
它在绘画、摄影和设计等艺术形式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有意识的构图和元素的摆放,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整体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本文将对构成派进行总结,包括其发展历程、主要特点以及在不同艺术领域的应用。
二、发展历程构成派起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艺术界,最初是由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提出的。
康定斯基认为,艺术不应该仅仅是对现实的模仿,而应该追求更深层次的表达和创造力。
他通过对色彩、形状和线条的研究,提出了构成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构成派逐渐发展壮大,并吸引了许多艺术家的关注和实践。
其中包括俄国艺术家马列维奇(Kasimir Malevich)、德国艺术家宾灵(El Lissitzky)以及荷兰艺术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等。
这些艺术家在构成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和探索了新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
三、主要特点构成派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构图的重要性:构成派强调通过精心设计的构图来创造视觉效果。
艺术家会将不同的元素进行排列和组合,以达到平衡、节奏和动态的效果。
2.色彩的运用:构成派在色彩的运用上非常讲究,将色彩视为表达情感和意义的重要手段。
艺术家会选择和搭配不同的色彩,在作品中创造出丰富的层次和对比。
3.几何形状的运用:几何形状是构成派中常见的元素之一,艺术家会使用各种几何形状来构建作品的结构和形式。
通过几何形状的有机组合,艺术家创造出抽象的、简约的艺术效果。
4.元素的重复和变化:构成派倡导通过元素的重复和变化来创造视觉动态。
艺术家会将相同的元素在作品中重复出现,或者通过变化来产生节奏感和动感。
四、应用领域构成派的思想和方法在各个艺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绘画:绘画是构成派最早应用并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
艺术家通过构思和组织元素的方式,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美感的绘画作品。
什么是构成主义
什么是构成主义?什么是表现主义?什么是未来主义?什么是达达主义?达达主义是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
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
什么是印象派?什么是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是在法国开始的文学艺术流派,源于达达主义,并且对于视觉艺术的影响力深远。
于1920年至1930年间盛行于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
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
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
超现实主义给传统对艺术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响。
也常被称为超现实主义运动。
或简称为超现实。
布洛东的小说《可溶解的鱼》1924)和《娜嘉》,艾吕雅的诗集《痛苦的都会》、《生活的内幕》什么是光效应艺术?光效应艺术亦称“光学艺术”或“视觉艺术”。
它是20世纪6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一种利用光学的感觉加强绘画效果的抽象艺术。
它的具体作法就是利用简单的几何形体的重复或中断,利用色块的补色关系和结构的连续与并列达到绘画的效果。
维克托·瓦萨雷里:-斑马、织女星"什么是照相现实主义?又称“超级现实主义”。
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艺术流派。
主张艺术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反对艺术家离开客观对象的任意发挥。
画家作画大多利用或者临摹照片,或用幻灯机将底片投射到画布上,然后在投影上着色。
作品尺幅巨大,注重表现生理细节。
所作雕塑与真人一般大小,涂以肤色,配以衣服道具,极度逼真。
代表人物有克洛斯、汉森等。
构成主义jsp
构成主义运动宣言
“我们对世界的感受以空间和时间的 形式实现恰是我们的描绘与塑造艺术 的唯一目的……。我们构造自己的作 品就象宇宙自身的构造,象工程师建 造自己的桥梁一样。……在创造事物 时我们摒弃……所有偶然的和局部的 ,只留下其中力的永恒节奏。”
通俗解释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前后在俄国一小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产 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
塔特林作品
案例分析
《绘画浮雕》, 塔特林作,1914—17年 ,木板上金属及皮革, 63x53厘米。
构成主义艺术最初受立体主义 和未来主义影响。 它反对用艺术来模仿其他事物, 力图“切断艺术与自然现象的一 切联系,从而创造出一个‘新的 现实’和一种‘纯粹的’或‘绝对的 形式艺术”。
案例说明
李西茨基作品案例说明Fra bibliotek第三国际塔
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塔,堪 称为当年时代精神的纪念塔。
与其说他是一个工程师 ,毋庸称 他为伟大的艺术家。
他所设计的此一纪念塔,实为 技术和艺术的总合。他从因袭的 桎悎中解脱出来,而且把内部和 外部通融汇合起来。由两个圆筒 组成一个金字塔,采用铁和玻璃 两种材料筑成。圆筒的部份以各 自不同周围和各自不同速度的回 转,组成一个螺旋状(spial)高塔。
构成主义又称结构主义,舍弃装饰性的表 象,采用理性的结构表达方式,是艺术性 到功能性的一种突破,将艺术形式与实用 融为一体。艺术家转变成设计师,试图用 工厂生产的方式去设计功能性作品。构成 主义的目的是改变旧的社会意识,提倡用 新的观念去理解艺术工作和艺术在社会中 应扮演的角色,坚决的提出设计为社会服 务。
构成主义色彩观念 -回复
构成主义色彩观念-回复标题:构成主义色彩观念的探索与理解一、引言在艺术和设计的世界中,色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
它不仅能够表达情感,还能够塑造空间感,引发观者的视觉反应。
而构成主义色彩观念,则是在20世纪初,由一群俄罗斯艺术家和设计师发展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色彩理论和实践方法。
本文将对构成主义色彩观念进行深入探讨。
二、构成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构成主义起源于俄国革命后的新文化运动,强调艺术和设计应该服务于社会,并且使用抽象的形式和几何形状来创造新的美学标准。
其中,色彩观念是构成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构成主义者认为,色彩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而是可以用来构造形式,传达信息和情感的重要工具。
三、构成主义色彩观念的核心理念构成主义色彩观念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色彩的功能性:构成主义者认为,色彩不应该仅仅是装饰性的,而应该具有功能性。
他们试图通过色彩的运用,来改变空间的感知,引导人们的视线,甚至影响人们的情绪。
2.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构成主义者善于利用色彩的对比和和谐来创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他们通常会使用互补色或对比色来突出主题,同时也会通过调和色来达到平衡和统一的效果。
3. 色彩的简化:构成主义者倾向于使用简单的颜色组合,以避免过于复杂的色彩关系导致的视觉混乱。
他们的作品往往只使用少数几种颜色,但却能产生强烈的表现力。
四、构成主义色彩观念的影响构成主义色彩观念对后来的艺术和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功能性和简洁性原则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建筑、产品设计等领域。
此外,构成主义色彩观念也对当代色彩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结论总的来说,构成主义色彩观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色彩在艺术和设计中的作用。
它强调色彩的功能性、对比与和谐以及简化,为艺术家和设计师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工具。
虽然构成主义已经过去了近一个世纪,但其色彩观念仍然对今天的艺术和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
六、参考文献(此处列出参考文献)以上就是关于构成主义色彩观念的讨论,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抹斜阳——构成主义之光——浅谈构成主义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
一抹斜阳——构成主义之光——浅谈构成主义在平面设计中
的发展
韩宇;徐雷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上旬刊)》
【年(卷),期】2012(000)011
【摘要】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于1913年至1917年间在俄国诞生,同时作为现代艺术流派之一从俄国走向欧洲,走向全世界,为现代艺术设计增添了耀眼的光芒。
构成主义的设计理念使设计的视觉语言更加简约但又不失准确性,更能有效地传达设计作品的思想。
【总页数】3页(P74-76)
【作者】韩宇;徐雷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309
【相关文献】
1.当代“构成主义先验论”的发展理路 [J], 贾向桐
2.构成主义产生的源起发展及历史意义 [J], 李波;田豊
3.论构成主义摄影文化传播中的东方美学观 [J], 周桢翔
4.俄国构成主义设计样式在当代设计中的应用 [J], 许尚鸿
5.浅谈构成主义在莫霍利·纳吉作品中的应用 [J], 袁志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构成主义的发展
摘要:虽然所有的前卫俄国艺术家有着共同的热情,但是他们对于新共产主义社会里的艺术家和艺术的角色却有不同的观点。
在革命后早期,他们充满热情的辩论,刺激出构成主义的不同的意识型态。
关键字:抽象几何整体性共识性
构成主义产生的背景:
构成主义是兴起于俄国的艺术运动,也可以说是当时俄国的意识形态促使了构成主义在俄国的发展。
大约开始于1917年受到马克思主义刺激之下的俄国革命之后,持续到1922年左右。
对于激进的俄国艺术家而言,十月革命引进根基于工业化的新秩序,是对于旧秩序的终结。
这个革命被视为俄国无产阶级的一大胜利。
革命之后,大环境提供了信奉文化革命和进步的观念的构成主义在艺术、建筑学、和设计实践的机会。
在当时的俄国,革命的信仰和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使大部分知识份子极度的狂热,他们希望能够为新苏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内外干涉的困境中,俄国的艺术运动在困苦中开始探索一种新的形式来支持革命,鼓舞士气。
虽然构成主义兴起于俄国,但不幸的是也是在俄国遭到了扼杀,在1925年前后受到当时俄国的掌权者的封杀。
因此,没有能够象德国的现代主义那样产生世界的影响这是非常遗憾的。
构成主义的理念:
俄国的构成主义是现代主义设计重要的推动者和发扬着,对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以及往后的艺术设计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影响了建筑绘画领域的广泛发展,也对电影,文学的艺术革新起到推进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俄罗斯的一些艺术家在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的影响下,开始积极的探索工业时代的艺术语颜料,画布,大理石等传统材料,而应取决于塑料,钢铁,玻璃等现代材料,艺术的形式也应该是抽象的几何形式。
对于构成主义的风格来源做一下整理:
1在分解和重构上——立体主义:是西方现在艺术的一个流派。
代表人物:毕加索。
立体主义艺术的中心是如何使用二位的平面展现三维的形态。
对构成主义的影响:雕塑领域,艺术的重点是空间里的动感,而不是量感
对材料的重新组合
2 对于速度之美的展现——未来主义:号召扫荡一切传统艺术,创建与机器时代的生活节奏相合拍的全新艺术形式。
对构成主义的影响:抽象的,动感的表现方式
3至上派——奠基人马列维奇,用正方形,三角形,十字形之类简单的形式作画。
因此构成主义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
1、简单,明确,采用简单的纵横版面编排为基础,以简单的几何形和纵横结构来进行平面装饰。
2、强调几何图形与对比。
通常直接展示结构,直线,直水平。
构成主义不是风格,而更注重功能性,是以几何方式规范外在世界的基本结构,是视觉实用主义。
高效的信息传达需
要构成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在整个结构主义发展历程中,大致可分为两个理论:
一、整体性。
按照结构主义理论,整体对于部分来说是具有逻辑上优先的重要性。
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复杂的统一整体,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性质都不可能孤立地被理解,而只能把它放在一个整体的关系网络中,即把它与其它部分联系起来才能被理解。
二、共时性。
结构主义理论的代表、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既然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同时并存的,因此作为符号系统的语言是共时性的。
至于一种语言的历史,也可以看作是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内部诸成分的序列。
构成主义代表人物与作品:
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
在这幅画上,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被破坏的井井有条,所有的形象包括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带阴影的几何块面构成的三维空间感觉,不同角度的视觉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的“同时性视像”的语言,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发则对画家的限制。
弗拉基米尔·塔特林的《第三国际纪念碑》
第三国际纪念塔将“把纯艺术形式(绘画、雕塑、建筑)和实用融为一体。
”这也是他倡导的“各种物质材料的文化”的构成主义理论的一个实验。
由于他的艺术创作与观念不适
应当时苏联的无产阶级艺术标准,这个模型未能付诸实现。
塔特林作为俄国早期的构成主义艺术家,尽管他未能最终实现其壮志雄心,却一直被西方艺术世界所推崇。
塔特林的纪念塔,无疑地是第一座构成主义最优美的作品,它给予视觉世纪以革命。
它象征着新动力的文明
构成主义对社会的意义:
俄国构成主义者高举着反艺术的立场,避开传统艺术材料,例如油画\颜料、画布,和革命前的图像。
因此,艺术品可能来自于现成物,例如:林材,金属,照片,或者纸。
艺术家的作品经常被视为系统的简化或者抽象化,在所有领域的文化活动,从平面设计到电影和剧场,他们的目标是要透过结合不同的元素以构筑新的现实。
虽然所有的前卫俄国艺术家有着共同的热情,但是他们对于新共产主义社会里的艺术家和艺术的角色却有不同的观点。
在革命后早期,他们充满热情的辩论,刺激出构成主义的不同的意识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