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砖雕与扬州、苏州地区砖雕的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砖雕与扬州、苏州地区砖雕的特点
徽州民居素来以“三雕”著称于世,一村之内、一宇之中往往木雕、石雕、砖雕三艺齐备,三雕并美。

在古徽州六县古民居中,风格独特、工艺精良的砖雕作品可谓比比皆是,其流韵直接影响到江、浙一带的砖雕艺术。

徽州砖雕在画面构图和雕作技法上大胆借鉴了新安版画的艺术成就和北方官式建筑的砖作工艺。

与徽州天井院民居一样,徽州砖雕也是熔冶古今、自成一格的大制作。

徽州民居历来以小巧精致著称,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封建礼法的严格制约,徽州民居并不追求建筑的对称、工整和恢宏的气势,而以典雅、精工和秀逸见长。

故而徽州建筑在雕刻装饰上极尽工巧之能事,尤其是门楼、八字墙等处的砖雕运用,更是别具地方风味。

徽州砖雕最杰出之处是门楼、门罩。

它们形式多样,有垂花门楼、飞砖式门罩,有普通的双柱门楼,也有四柱三间五凤门楼,有的门楼下抱鼓石,样式和牌坊类似。

徽州人对住宅门楼的装饰极为看重,视其为“门脸”。

无论富贾豪门还是村民百姓,门楼、门罩都是其建筑雕刻的重点所在。

在大块素白的建筑立面上以浅刻、透雕甚至圆雕、捏塑等手法雕出独幅或成组的生动形象,在灰瓦粉墙的映衬下显得尤其突出,光影变化丰富,无论立体或平面化门罩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祠堂和富商之家的门楼大多为五凤楼样式,一主二副对称布局,显得庄重大方。

从檐口向内以青砖起三道叠涩,下饰花边,此下依次安装额枋、方框、元宝横枋、字匾等,直至与墙体平。

普通民居门楼则相对单纯,仅在大门外框上方以磨砖砌成外凸的线脚,顶上附以飞砖檐条,上覆瓦檐。

徽州砖雕一般凸起较小,出墙仅半尺许,属平面类砖雕。

门楼雕刻集中于构件横竖交接的部位,起到收头和点缀作用。

通景枋是门楼装饰的重点,多为整组具有情节的群雕。

一条通景就是一幅手卷或人物画、山水画,长六七尺,高一尺多,以五至七块水磨青砖拼成。

题材以人物、楼台为主,主体人物突起于前,衬景往往阴刻于后,纵深上相互掩映。

由于刀法精熟,在厚不盈寸的薄条砖上,往往能雕镂达六七层之多,前呼后应,具有层次美和距离感,光影效果显著,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借景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徽州门楼艺术上的可贵之处在于注重平面构成形式,装饰有节制,简繁得体,体现出古雅的文化品味,这在民居砖雕中是不多见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徽州门
楼砖雕的成就是独特的,它和高高的马头墙、深宅、天井一样,是徽州民居建筑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

扬州、苏州一带的砖雕受到了徽州砖雕的影响(扬州许多著名宅院本身就是由徽州商人所建),它既不同于北方砖雕饱满壮硕的风格,也有别于闽粤等地砖雕的繁缛、细密。

它继承了徽州砖雕的典雅并融入了浓郁的商业和市民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精巧而不纤细、寓醇厚于古雅的特点。

扬州砖雕的总体特点是构思奇巧、不事铺陈,于不经意中显出匠意。

绝少采用通景透雕和主题性的大幅砖雕,以局部装饰图案见长,对一些局部岔角、墀头、挂牙等细节关怀备至,精雕细镂,如将墀头雕成如意、博风板饰以卷草等。

几何纹饰占雕饰图案的主导地位,多以剔地浅起,重线条质量,尤其是早期砖雕,棱线劲健、峭拔为全国之最。

扬州砖雕是南北砖雕流变过程的中间状态,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兼容风格。

镇江、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的民居砖雕风格都或多或少受其影响,呈现出平面化和立体化两个发展方向。

这一点,我们可以在现存的镇江广肇公所砖雕门楼、苏州网师园门楼和东山雕花楼的砖雕上,看到这种由简至繁、由平面到立体的演化脉络。

镇江、南京的民居砖雕是徽派砖作平面化的代表,以镇江广肇公所门楼为例,飞砖墙门藏而不露,几乎与墙体相平。

门楼浮雕紧贴墙面,角替、挂牙、开光等处仅做浅刻,给人以素洁简雅之感。

青灰色调的门楼与二侧墙体浑然一色,二侧素墙不施粉刷,全凭青砖的细致拼嵌,块块磨砖对缝,显得细致而耐看。

这种简化形式、强化工艺制作的倾向与现代设计的审美模式十分类似。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杭一带砖雕的立体化倾向。

从形式的角度看,这类立体化砖雕门楼更像是砖制的京式垂花门,而其特意雕出的栏杆、戏台,又反映了江浙一带社戏、集会盛行的民俗民风。

清代民居装饰中盛行的砖仿木手法,是晚期砖雕艺术畸形发展的表现。

砖雕艺术退化为一种纯粹的技艺展示,失去了其清新质朴的艺术魅力。

徽州砖雕艺术发展的另一个契机则是明代中期以来严格的建筑规制。

对民居装饰的严格限制,促使徽州民居朝着典雅秀丽方向发展,通过雕饰的华丽、精工细作显出玲珑奇巧和匠心独运;对于民居彩绘的限制,促使江南民居形成了以黑、白、灰为主的典雅的装饰风格,而砖雕则是形成这种朴素风格的理想选择。

从微观角度看,徽州砖雕艺术在形式上极大地借鉴了明清新安文人画意境,在技法上,更是新安版画的深入和流变。

与此相似,扬州砖雕的发展也得益于独特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加之扬州地处南北交界之地,最终促成了扬州砖雕兼容并蓄、融合南北而自成一格的特点。

而闽、粤地区民居砖雕的繁缛风格和浓郁的民俗文化品味,则与这些地区相对落后的文化环境和闭塞的地理环境有关,如福建泰宁尚书第门楼砖雕等。

江南民居砖雕艺术渊源于北方中原地区的建筑文化。

在长期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又以自身文化对其进行改造,形成了徽州、扬州、苏州等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砖雕流派。

而徽州民居砖雕作为其中的集大成者,直接影响了苏、扬民居砖雕风格并经南京而达镇江、扬州一带;另一路,向东南影响苏、杭一带。

前者趋于平面化风格,重视刀法精细;后者则经多层次、立体化牌楼方向发展,成为砖仿木结构门楼的典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