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模块应用选型参考及布局走线Layout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SIM900A[指南]

SIM900A[指南]

SIM900AGPRS无线模块SIM900A硬件设计注意事项1.引言:时下物联网已经成为非常热门的新兴行业。

政府大力提倡和推动,运营商搭建管道和平台,物联网相关的各行业都开始部署或发力。

芯讯通(SIMCom)是国内最早从事物联网与M2M通信的研发类企业,旗下的SIM300系列产品以及SIM900系列产品大规模出货,服务了数以千计的行业客户,广泛应用在众多的行业方向,包括智能电表、车载通信、车队管理、安防监控、无线POS、无线医疗等。

本文着重讲述利用SIM900A模块在进行硬件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侧重给硬件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

2.SIM900A介绍SIM900A模块是一款尺寸紧凑的GSM/GPRS模块,采用SMT封装,基于STE的单芯片案,采用ARM926EJ-S架构,性能强大,可以内置客户应用程序。

可广泛应用于车载跟踪、车队管理、无线POS、手持PDA、智能抄表与电力监控等众多方向。

SIM900A模块主要特点:SMT封装:易于客户生产加工尺寸小: 24*24*3mm功耗低:待机模式电流低于18mA、sleep模式低于2mA供电范围宽:3.2~4.8V支持频段:GSM/GPRS 900/1800MHz语音编码:支持半速率、全速率、增强型速率支持回声抑制算法,可以基于不同客户设备通过AT命令调节回音抑制消除。

3. SIM900A开发注意事项:下面介绍一下SIM900A模块硬件设计注意事项,以便客户进行灵活设计、增强产品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3.1 电源部分设计(VBAT引脚)SIM900A模块采用单电源供电,VBAT供电范围3.2~4.8V之间,推荐电压为4.0V,模块射频发射时会导致电压跌落,这时电流的峰值最高会达到2A以上,因此电源供电能力尽可能达到2A,并建议VBAT引脚并接大电容(电容根据供电IC输出能力确定)。

电源芯片选择上需要注意,如果外部输入电压与VBAT压差很大,建议选择开关电源,当选用DC-DC时需注意EMI干扰,建议串接磁珠以备调整;如果外部输入电压与VBAT压差不大,最好选用LDO。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七)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七)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网络规划设计中,无线网络布局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网络的稳定性和性能,还关系到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建议,帮助您进行无线网络布局。

1. 考虑建筑物结构在进行无线网络布局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建筑物的结构。

不同的建筑结构可能对信号的传播和穿透性产生不同的影响。

混凝土墙壁和金属隔板会对信号产生较大的干扰,降低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因此,在选择无线接入点位置时,要避免靠近这些障碍物。

同时,还可以考虑使用信号增强器或中继器来扩大信号覆盖范围。

2. 考虑无线频段选择无线网络使用的频段是进行布局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无线频段有和5GHz两种选择。

频段具有更强的穿透力,但由于使用者众多,可能会受到干扰较大。

而5GHz频段虽然信号传播性较差,但拥有更大的频段宽度,可以提供更高的网络速度和稳定性。

因此,在选择频段时,需要根据实际环境和用户需求进行权衡。

3. 考虑业务需求无线网络的布局应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规划。

例如,如果在办公楼中,主要进行办公和文件传输,那么可以在工作区域密集的地方设置高密度的无线接入点,以确保网络质量和速度。

而在公共场所,如商场或餐厅,应该更注重提供稳定的网络连接和大规模覆盖,以满足大量用户同时上网的需求。

4. 考虑用户密度用户密度是布局无线网络时必须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群密集的场所,如会议室、体育馆或机场,需要更高的无线接入点密度,以满足大量用户同时上网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注意用户分布的均匀性,避免出现某些区域信号覆盖过于强,而其他区域信号覆盖过弱的情况。

5. 考虑信道干扰无线网络布局时还要考虑信道干扰的问题。

在相邻的无线接入点之间,应该选择不同的信道,以避免信号干扰。

此外,还可以设置自动信道选择功能,让设备自动选择最佳信道,提供更好的网络性能。

6. 考虑安全性无线网络布局设计中,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AP6XXX模块设计Layout指导及AP6212 使用文档

AP6XXX模块设计Layout指导及AP6212 使用文档

AP6XXX Layout 注意事项:模块摆放如下图:请注意圆圈部分的走线(1). PIN2天线走50欧姆阻抗设计,走线越短越好,两边GND到RF走线距离要等距,30mil距离打地孔,如果需要支持5G模块,必须第三层作为天线参考地(天线底下第二层掏空),不能走直角锐角,要走弧线,走线和模块必须在同一层,走线宽度和焊盘同宽,且天线走线远离电源和时钟走线,走线不能有分支,避免能量辐射,RF座子底下要挖空,走线如下图(2). PIN9 VBAT,须先经过4.7uF滤波电容再到PIN9(建议再同时加多一颗0.1uF滤波电容),走线宽度与PIN9同宽即可,如果要打孔穿层,至少要两个过孔,保证电流能过600mA,PIN10是时钟输入线,尽量不要靠近PIN9,避免对VBAT产生纹波的干扰,需隔地处理。

(3). 晶体与模块同层,晶体及走线底部建议完整地,邻层不要放电源孔和走电源线或者走信号线,如下图三走法不推荐,晶体的两个地脚与匹配电容两个地需要单点下主地,与同层的主地隔离,注意如下黄色标识,推荐图一,图二走线:图一,图二,图三(4). SDIO_D0-D3&CMD走线尽量要平行等长,走线长度相差控制在30mil以内, 并且相邻层要远离其他电源和时钟走线,同时,这些走线需要加30K上拉电阻。

如果是SDIO3.0, 因是高速走线,这些走线需要做50ohm阻抗(5).PIN17 SDIO_CLK是高频走线,建议串一个22R或者0R电阻,再接一个电容NC到地,CLK走线全程需要包地处理,不能与信号线平行走线,邻层需远离电源/其他信号线(6).PIN21和PIN23是芯片内部Buck电路,外接一颗4.7uH的功率电感,是一颗噪声源,从PIN21脚出来的走线以及进到PIN23脚走线都需要包地及多打一些过孔处理,要先经过滤波电容再到PIN 23,且这两段走线宽度和模块PIN脚宽度一样即可,功率电感两个PAD中间需要挖空处理(7). PIN24 32.768k是系统参考时钟,全程走线远离电源/时钟走线及信号线,需全程包地处理,邻层也需要包地跟随,注意PIN24和PIN23脚之间用地隔一下(8)PIN25-28#为蓝牙PCM接口,要与CPU或者CODEC反接,即IN >OUT(9). 如果是用带GPS的模块,时钟是从PIN30输入,TCXO底部所有层必须掏空(9). 如果是用GPS,无源天线,需要接LNA,内部尽量打地孔,射频走线及LNA均和模块走在同一层,避免天线打孔,同时避开电源和时钟线(10). GPS信号是非常脆弱的信号,天线走线摆放要远离其他高频及电源走线,并要远离DDR及摄像头的走线,GPS天线座子地下要掏空(10). 如果是带NFC,天线匹配网络为:推荐接法,所用的阻容值均和下面用的值要一样:L1/L2 用0603封装即可,330nH的电感,注意物料的Q值,RSM1/RSM2用0603即可天线摆放,须严格按下实物图拜访,尤其L5/L6不能平行,可垂直,避免电磁感应相互干扰,两条走线直线拉出去即可下面这种是非常错误的走法:(8). 模块下面,即Top 层需要留一个完整地,不能走线切割,尽量不要有电源过孔,因为模块本身底面有高频走线,需要PCB的TOP层有完整地做参考,模块的PIN脚的出线如果要打孔,需在模块PAD或者以外打孔(9). 如果涉及到改版,请发板前再发给我们检查AP6212特点如下:1. AP6212 内部芯片的工艺要比AP6210高,体现在RF性能,功耗,吞吐量,蓝牙和WIFI共存上都有一定的优势2. AP6212的蓝牙是支持到BT4.2,而AP6210只支持到BT4.0AP6212和AP6210软硬件设计部份差异说明:(1)AP6212采用的是26M无源晶体从PIN10,11输入,而AP6210是26M无源晶体经过一个反相器之后从PIN30脚输入,如下图,如果用AP6212 A框要去掉,即不需要再接反相器,并接上接上R47=R48=0R,;(2)AP6212硬件上PIN29脚悬空,而AP6210是接上拉;(ps.如果26M时钟没有做兼容从PIN10,11进去,接AP6212的时候,可以尝试把时钟从PIN10脚输入,PIN29同时上拉)(3)AP6212要更新bcmhd新驱动1.201.34.x/1.201.59.x或者更新的版本,目前已经更新给主控原厂,请从主控原厂获取最新驱动版本,另外固件包firmware &Nvram也需要从主控原厂更新,验证的办法是:打开WIFI,抓出Kernel的log,检查打印信息,如果打印如下信息,说明AP6212已经正常工作:<4>[ 155.620641] Dongle Host Driver, version 1.201.59.2 (r491657)<4>[ 156.115862] Final fw_path=/system/etc/firmware/fw_bcm43438a0.bin<4>[ 156.115908] Final nv_path=/system/etc/firmware/nvram_ap6212.txt<4>[ 156.115956] Final conf_path=/system/etc/firmware/config.txt<4>[ 156.217659] NVRAM version: AP6212_NVRAM_V1.0_20140603<4>[ 156.218698] dhdsdio_write_vars: Download, Upload and compare of NVRAM succ以下是AP6212吞吐量测试,分别为只开WIFI,和同时打开WIFI跟蓝牙的性能测试只开WIFI,吞吐量:50Mbps打开BT,吞吐量: 30Mbps1.WIFI onlyRX:[ 3] 0.0- 1.0 sec 5.75 MBytes 48.2 Mbits/sec[ 3] 1.0- 2.0 sec 6.50 MBytes 54.5 Mbits/sec[ 3] 2.0- 3.0 sec 6.38 MBytes 53.5 Mbits/sec[ 3] 3.0- 4.0 sec 6.38 MBytes 53.5 Mbits/sec[ 3] 4.0- 5.0 sec 6.38 MBytes 53.5 Mbits/sec[ 3] 5.0- 6.0 sec 6.38 MBytes 53.5 Mbits/sec[ 3] 6.0- 7.0 sec 6.38 MBytes 53.5 Mbits/sec[ 3] 7.0- 8.0 sec 6.50 MBytes 54.5 Mbits/sec[ 3] 8.0- 9.0 sec 6.38 MBytes 53.5 Mbits/sec[ 3] 9.0-10.0 sec 6.38 MBytes 53.5 Mbits/sec[ 3] 0.0- 1.0 sec 5.54 MBytes 46.5 Mbits/sec [ 3] 1.0- 2.0 sec 5.94 MBytes 49.8 Mbits/sec [ 3] 2.0- 3.0 sec 5.95 MBytes 49.9 Mbits/sec [ 3] 3.0- 4.0 sec 5.95 MBytes 49.9 Mbits/sec [ 3] 4.0- 5.0 sec 5.99 MBytes 50.3 Mbits/sec [ 3] 5.0- 6.0 sec 5.88 MBytes 49.3 Mbits/sec [ 3] 6.0- 7.0 sec 5.95 MBytes 49.9 Mbits/sec [ 3] 7.0- 8.0 sec 5.99 MBytes 50.3 Mbits/sec [ 3] 8.0- 9.0 sec 5.79 MBytes 48.6 Mbits/sec [ 3] 9.0-10.0 sec 5.55 MBytes 46.5 Mbits/sec [ 3] 10.0-11.0 sec 6.02 MBytes 50.5 Mbits/sec [ 3] 11.0-12.0 sec 5.91 MBytes 49.5 Mbits/sec2.打开蓝牙,连接蓝牙音响RX:[ 3] 3.0- 4.0 sec 4.88 MBytes 40.9 Mbits/sec [ 3] 6.0- 7.0 sec 4.62 MBytes 38.8 Mbits/sec [ 3] 7.0- 8.0 sec 3.12 MBytes 26.2 Mbits/sec [ 3] 8.0- 9.0 sec 4.75 MBytes 39.8 Mbits/sec [ 3] 9.0-10.0 sec 5.12 MBytes 43.0 Mbits/sec [ 3] 10.0-11.0 sec 3.75 MBytes 31.5 Mbits/sec [ 3] 12.0-13.0 sec 3.88 MBytes 32.5 Mbits/sec [ 3] 17.0-18.0 sec 4.75 MBytes 39.8 Mbits/sec [ 3] 20.0-21.0 sec 4.25 MBytes 35.7 Mbits/sec [ 3] 22.0-23.0 sec 4.12 MBytes 34.6 Mbits/sec [ 3] 24.0-25.0 sec 4.12 MBytes 34.6 Mbits/sec [ 3] 27.0-28.0 sec 4.50 MBytes 37.7 Mbits/sec [ 3] 31.0-32.0 sec 3.62 MBytes 30.4 Mbits/sec [ 3] 34.0-35.0 sec 5.38 MBytes 45.1 Mbits/sec TX:[ 3] 0.0- 1.0 sec 4.78 MBytes 40.1 Mbits/sec [ 3] 1.0- 2.0 sec 5.48 MBytes 46.0 Mbits/sec [ 3] 2.0- 3.0 sec 5.52 MBytes 46.3 Mbits/sec [ 3] 3.0- 4.0 sec 5.31 MBytes 44.6 Mbits/sec [ 3] 8.0- 9.0 sec 5.45 MBytes 45.7 Mbits/sec [ 3] 9.0-10.0 sec 5.68 MBytes 47.6 Mbits/sec [ 3] 10.0-11.0 sec 5.47 MBytes 45.9 Mbits/sec [ 3] 11.0-12.0 sec 5.48 MBytes 46.0 Mbits/sec [ 3] 12.0-13.0 sec 4.96 MBytes 41.6 Mbits/sec [ 3] 13.0-14.0 sec 5.19 MBytes 43.5 Mbits/sec [ 3] 14.0-15.0 sec 4.68 MBytes 39.3 Mbits/sec [ 3] 15.0-16.0 sec 5.27 MBytes 44.2 Mbits/sec [ 3] 16.0-17.0 sec 5.21 MBytes 43.7 Mbits/sec [ 3] 17.0-18.0 sec 5.41 MBytes 45.4 Mbits/sec [ 3] 18.0-19.0 sec 5.48 MBytes 46.0 Mbits/sec。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九)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九)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无线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线网络的布局对于网络规划设计来说至关重要,它影响着用户的体验、网络的稳定性以及数据的安全性。

在本文中,我将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您进行有效的无线网络布局。

一、需求分析在进行无线网络布局设计之前,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意味着您应该了解您的网络用户群体以及他们的需求。

您需要考虑以下问题:用户数量、使用频率、使用地点、设备类型等等。

根据这些因素,您可以确定网络的容量需求和覆盖范围。

二、覆盖范围选择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是一个关键因素。

您可以选择全覆盖或局部覆盖,具体取决于需求分析的结果。

例如,如果大部分用户都分布在一个办公区域,您可以选择局部覆盖,这样可以减少成本并提高网络的稳定性。

三、信号强度优化信号强度是无线网络布局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优化信号强度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和网络的可靠性。

为了实现信号强度的最佳优化,您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安装更多的接入点、避免障碍物、调整功率控制等。

这些方法将使信号更加稳定和可靠。

四、频谱规划频谱规划在无线网络布局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频谱的合理利用可以提高网络的容量和效率。

在选择频谱时,建议避免干扰源、选择空闲频段,并合理分配频段给不同的用户群体。

这将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高速性。

五、安全性考虑在无线网络布局中,安全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您应该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这包括使用强密码、网络加密以及访问控制等。

保护网络的安全性对于用户的信任和数据的保护非常重要。

六、容灾设计容灾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

意外情况如停电或设备故障都可能导致网络中断。

为了确保网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您应该考虑备用电源和备用设备的配置。

这将减少网络中断的风险并提高系统的弹性。

七、性能监测和优化一旦无线网络布局完成,性能监测和优化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您应该定期检查网络的性能,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wifi布线指导

wifi布线指导

PCB 天线
天线组装参考准则
在组装天线时,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天线的馈线在剥线时,切勿剥除过多的屏蔽网,导致50欧姆阻抗不连续。
L --目的:提高馈线50欧姆的连续性,防止信号反射。
天线的馈线走线不可跨越板子上的电源走线以及时钟走线。
A --目的:避免板子上的杂讯透过天线馈线辐射出去或是杂讯经由天线馈线跑进模块的RF输 I 入端。
Ground 不可有
断层
FI 請注意搭配Y3所使用的晶振規格,ESR串聯等效阻抗要小於60ohm,頻偏誤差+/-
20ppm,及本體內部負載電容提供如下三組相對應匹配值.
N 當U7使用2.8V或3.3V電壓,則固定值 R13=470R, R10=560K, R12=100R
26MHz晶振本体 CL值
晶振外部匹配值 C9 & C11
T 天线的馈线走线切勿过长,过长的馈线会造成过多的RF能量损失,建议馈线长度需小于 7公分。 N 天線引線的組裝
CONFIDE 正确的馈线剥线方式
WiFi 模块
错误的馈线剥线方式
NFC天线位置佈局
L NFC天线设计 A NFC技术使用磁感应进行对象的沟通,天线使用环行天线,基本 I 感应距离约2公分
天线可置放在电池上,并在天线与电池间贴上NFC专用吸波材料,
T 可避免天线距离受到严重影响
NFC天线需提供两条接线与基板NFC天线馈入点焊接
CONFIDEN 不可使用金属外壳。 13

TX1 TX2
NFC天线设计参考准则 L NFC天线匹配線路 A NFC天线使用时电流约达200mA,RSM1/RSM2请使用R0603的 I 尺寸
DE 搭配模块所使用的电源电感及电 I 容摆放位置及走线如右图所示。 CONF 走线线宽大于14mil。

layout注意事项

layout注意事项

Layout注意问题一:ESD 器件由于ESD器件选择和摆放位置同具体的产品相关,下面是一些通用规则:1.让元器件尽量远离板边。

2.敏感线(Reset,PBINT)走板内层不要太靠近板边;RTC部分电路不要靠近板边。

3.可能的话,PCB四周保留一圈露铜的地线。

4. ESD器件接地良好,直接(通过VIA)连接到地平面。

5. 受保护的信号线保证先通过ESD器件,路径尽量短。

二:天线13MHz泄漏,会导致其谐波所在的Channel: Chan5, Chan70,Chan521、586、651、716、781、846等灵敏度明显下降;13MHz相关线需要充分屏蔽。

一般FPC和LCDM离天线较近,容易产生干扰,对FPC上的线需要采取滤波(RC 滤波)措施和屏蔽FPC,并可靠接地。

靠近天线部分的板上线(不管什么类型)尽量要走到内层或采取一定的屏蔽措施,来降低其辐射。

(板内的其他信号可能耦合到走在表层的信号线上,产生辐射干扰。

)三.LCD注意FPC连接器的信号定义:音频信号线最好两边有地线保护;音频信号线与电平变换频繁的信号线要有足够间距;FPC上的时钟信号及其他电平变换频繁的信号要有地线保护减少EMI影响;LCD的数据线格式是否和BB芯片匹配?例如i80或M68在时序上要求不一致等问题。

设计中对LCM 上的JPEG IC时钟信号的频率,幅值要满足需求。

如果时钟幅度不够可能导致JPEG不工作或不正常;注意Camera的输入时钟对Preview的影响,通常较高的Preview刷新帧数要求时钟频率高。

布局上,升压电路远离天线;音频器件和音频走线;给Camera供电的LDO靠近Camera放置;主板上Hall器件的位置要恰当,不能对应上盖LCD屏的位置,否则上盖的磁铁不能正对着Hall器件。

四.音频设计PCB布局音频器件远离天线、RF、数字部分,防止天线辐射对音频器件(音频功放等)的干扰;如果靠的很近,应该考虑使用屏蔽罩。

WiFi模块选型参考

WiFi模块选型参考

WiFi模块选型参考
经常会碰到一些关于wifi模块的咨询,很多刚接触wifi模块的设计人员或者用户,只知道提wifi模块,很难提具体的模块要求!希望通过文章的介绍,会做到有的放矢!咨询时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希望使用什幺主芯片/要什幺接口/采用多少伏供电/需要大概的模块尺寸/天线的处理方式等问题。

 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兴起和发展,目前wifi模块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
 但是毕竟wifi模块毕竟是一高频性质的产品,它不象普通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设计的时候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现象和问题,让一些没有高频设计经验的工程师费劲心思,有相关经验的从业人员,往往也是需要借助昂贵的设备来协助分析!
 对于wifi部分的处理,有直接把wifi部分layout到PCB主板上去的设计,这种设计,需要勇气和技术,因为本身模块的价格不高,主板对应的产品价格不菲,当有wifi部分产生的问题,调试更换比较麻烦,直接报废可惜;所以很多设计都愿意采用模块化的wifi部分,这样可以直接让wifi部分模块化,处理起来方便,而且模块可以直接拆卸,对于产品的设计风险和具体的耗损也有很大帮助。

 具体的硬件设计时,对于WiFi模块的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1、通信接口:USB或SDIO及PCIE;
 2、供电方式:3V3是比较常用,也有5V供电;
 3、天线的处理:有PCB板载;通过I-pex座子外接;结合主板自行设计; 4、模块的具体尺寸,方便实际的集成;
 5、工作的频段:ISM2.4G、ISM5.8G、BT的版本和wifi的带宽;。

LAYOUT应注意事项

LAYOUT应注意事项

LAYOUT應注意事項:1.如果兩個銲點之間,只走一條線,應儘量走在中間,以減少短路的機會。

2.繞線時,除非不得已的情況下,不要走90度角,容易造成斷裂。

3.繞完線後,儘可能使用淚滴,以增加線與銲點的接觸面,接觸面積愈大則線愈不容易斷裂。

4.繞線距離板邊,最少不要低於0.5MM,以免成型時將線截斷。

5.文字面避免放在銲點上面,將參考位置放在實體物面積之外。

6.注意FPC要折彎或擺動之處,必須儘量設計不要太硬,不要舖太多的銅,使其具有良好的耐折性。

7.導線的寬度:銅導線的寬度關係到耐電流和溫昇,所以盡量使用寬一點的導體較佳)。

通常信號用0.8mm寬,電源用1.5mm以上。

必要時可以加大或減小。

太細的線製作容易導致失敗。

8.焊點不要太小以免脫落,孔徑可以設成0.5mm以利鑽孔時的定位。

如果你技術好,可以直接設成要鑽孔的孔徑,這樣子銅箔比較不容易突起,但是相對鑽孔定位會差一點,要是鑽歪了,焊點內會有留白。

9:零件排列时各部份电路盡可能排列在一起,走线盡可能短。

10:IC地去耦电容应尽可能的靠近IC脚以增加效果。

11:如果两条线路之间的电压差较大时需注意安全间距。

12:要考量每条回路的电流大小,即发热状况来决定铜箔粗细。

13:线路拐角时尽量部要有锐角,直角最好用钝角和圆弧。

14:对高频电路而言,两条线路最好不要平行走太长,以减少分布电容的影响,一般采取顶层底层众项的方式。

15:高频电路须考量地线的高频阻抗,一般采用大面積接地的方式,各点就近接地,减小地线的电感份量,讓各接地点的电位相近。

16:高频电路的走线要粗而短,减小因走线太长而产生的电感及高频阻抗对电路的影响。

17:零件排列时,一般要把同类零件排在一起,盡量整齐,对有极性的元件盡可能的方向一致,降低淺在的生产成本。

18:对RF机种而言,电源部份的零件盡量遠离接收板,以减少干擾。

19:对TF机种而言,发射器应盡可能离PIR远一些,以减少发射时对PIR造成的干扰。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八)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八)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网络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线网络的规划设计对于建设高效、可靠的网络环境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讨论如何优化网络结构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无线通信的需求。

一、全面覆盖无线网络的规划设计首要考虑点是全面覆盖。

随着人们对网络的需求不断增长,无线网络应覆盖到任何需要连接的地方。

为了实现全面覆盖,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勘测,了解网络信号的强弱及覆盖面积。

同时,在选择无线设备和天线时,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功率、传输距离以及不同地形带来的影响,确保网络信号能够覆盖到所需范围内。

此外,应合理布置无线设备和天线的数量和位置,充分考虑信号的穿透能力和干扰情况,确保信号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频段选择在进行无线网络布局时,需要合理选择频段。

无线网络的频段分为和5GHz两个主要频段,每个频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频段具有较好的穿透能力,适用于需要穿越障碍物的环境,但由于该频段的使用者众多,会存在较大的干扰。

而5GHz频段虽然信号质量较好,但其传输距离相对较短。

因此,在进行无线网络规划设计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频段,权衡障碍物、距离和干扰等因素。

三、信道规划信道规划是无线网络布局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信道规划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信号干扰,提高网络传输速率。

在进行信道规划时,需要考虑到相邻无线网络的信道选择,以避免相互干扰。

同时,要合理分配不同信道的带宽资源,使得网络负载均衡,减少网络拥堵和带宽浪费。

此外,还应根据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定时调整和优化,以适应网络负载的变化。

四、安全保障无线网络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网络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网络的安全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

首先,要合理配置访问权限,对于敏感信息要进行加密传输,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其次,要定期更新网络设备的固件和软件,及时修复漏洞和安全隐患。

此外,还可以采用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技术,加强网络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WiFi RF Layout

WiFi RF Layout

从WiFi收发器的PCB布局看射频电路电源和接地的设计方法射频(RF)电路的电路板布局应在理解电路板结构、电源布线和接地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

本文探讨了相关的基本原则,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经过验证的电源布线、电源旁路和接地技术,可有效提高RF设计的性能指标。

考虑到实际设计中PLL杂散信号对于电源耦合、接地和滤波器元件的位置非常敏感,本文着重讨论了有关PLL杂散信号抑制的方法。

为便于说明问题,本文以MAX2827 802.11a/g收发器的PCB布局作为参考设计。

图1:星型拓扑的Vcc布线。

设计RF电路时,电源电路的设计和电路板布局常常被留到了高频信号通路的设计完成之后。

对于没有经过认真考虑的设计,电路周围的电源电压很容易产生错误的输出和噪声,这会进一步影响到RF电路的性能。

合理分配PCB的板层、采用星型拓扑的Vcc引线,并在Vcc引脚加上适当的去耦电容,将有助于改善系统的性能,获得最佳指标。

电源布线和旁路的基本原则明智的PCB板层分配便于简化后续的布线处理,对于一个四层PCB板(WLAN 中常用的电路板),在大多数应用中用电路板的顶层放置元器件和RF引线,第二层作为系统地,电源部分放置在第三层,任何信号线都可以分布在第四层。

第二层采用连续的地平面布局对于建立阻抗受控的RF信号通路非常必要,它还便于获得尽可能短的地环路,为第一层和第三层提供高度的电气隔离,使得两层之间的耦合最小。

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板层定义的方式(特别是在电路板具有不同的层数时),但上述结构是经过验证的一个成功范例。

图2:不同频率下的电容阻抗变化。

大面积的电源层能够使Vcc布线变得轻松,但是,这种结构常常是引发系统性能恶化的导火索,在一个较大平面上把所有电源引线接在一起将无法避免引脚之间的噪声传输。

反之,如果使用星型拓扑则会减轻不同电源引脚之间的耦合。

图1给出了星型连接的Vcc布线方案,该图取自MAX2826 IEEE 802.11a/g收发器的评估板。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二)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二)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无线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线网络布局的合理规划和设计对于提供稳定、快速的网络连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结构、信号覆盖、频段划分以及安全性等角度,给出一些建议。

一、建筑结构的考虑在进行无线网络布局前,首先需要了解建筑结构对无线信号的干扰程度。

一些金属、混凝土和玻璃等材料会阻碍无线信号的传输。

因此,在进行网络规划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材料和构造,避免信号的阻挡和干扰。

另外,建筑物的大小和高度也是需要注意的因素。

较大的建筑物可能需要设置多个无线接入点,以保证信号覆盖的连续性。

而较高的建筑物可能需要安装信号增强器来弥补信号的衰减。

因此,在进行无线网络布局时,建筑结构的要素需要充分考虑。

二、信号覆盖的优化无线网络布局中,保证信号覆盖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地规划无线接入点的分布位置。

在一些长而狭窄的建筑物中,可以设置多个接入点,以保证信号的覆盖连续性。

其次,要提高信号的覆盖范围和强度,可以考虑采用天线技术的优化。

选择适当的天线类型和指向性,可以有效地增加信号的传输距离和功率。

通过合理安装天线,可以使信号能够穿过障碍物,提供更远的无线覆盖范围。

三、频段划分的合理性无线网络通信主要运用的频段有和5GHz两个频段。

其中,频段在设备数量较多时容易发生拥塞,而5GHz频段在传输距离上略有限制。

因此,在进行无线网络布局时,需要合理规划和划分频段。

可以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设备的情况,将不同频段的无线接入点分配到不同的区域。

例如,在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可以设置多个频段的接入点,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而在办公区域可以选择使用5GHz频段的接入点,提供更高速的网络连接。

四、加强网络安全性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对于用户和机构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保护网络免受潜在的攻击,网络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加强网络的安全性。

WiFi 射频电路布线指导

WiFi 射频电路布线指导

射频电路布线指导,RF Circuit Layout Guide2009/07/18在Wi-Fi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射频电路的布线(RF Circuit Layout Guide)是极为关键的一个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在原理上已经设计的很完善,但是在实际的制板,上件过后发现很不理想,实际上这些都是布线(Layout)做的不够完善的原因。

本文将以一个无线网卡的布线实例及本人的一点工作经验为大家讲解一下射频电路在布线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电路板的叠构(PCB Stack Up)在进行布线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电路板的叠构,就像盖房子要先有房子的墙壁。

电路板的叠构的确定与电路设计的复杂度,电磁兼容的考虑等很多因素有关。

下图给出了四层板,六层板和八层板的常用叠构方式。

在无线网卡的PCB叠构中,基本上不会出现单面板的情况,所以本文也不会对单面板的情况加以讨论。

两层板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本站有文章专门讨论过,详见/microwave/pcb-2layer-impedance-control.html。

在四层板的设计中,我们一般会将第二层作为完整的地平面,同时,也会把重要的信号线走在顶层(当然包括射频走线),以便于很好的控制阻抗。

在六层板或者更多层板的设计中,我们同样会将第二层作为完整的地平面,然后在顶层走最重要的信号线。

PS:可以使用Polar计算单端阻抗与阻抗等,有些Layout软件自身就集成了阻抗计算器,如Allegro。

阻抗控制在我们进行原理设计与仿真之后,在Layout中很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情就是阻抗控制。

众所周知,我们应该尽量保证走线的特征是50欧姆,这主要和线宽有关,在本实例中,是两层半,在Polar中采用Surface Coplanar Line模型进行阻抗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一组比较理想的值:Height(H)=39.6mil, Track(W)=30mil, Track(W1)=30mil,Thickness=1OZ=1.4mil, Separation(S)=7mil, Dielectric(Er)=4.2,对应的特征阻抗是52.14欧姆,符合要求。

无线工程施工布线

无线工程施工布线

无线工程施工布线是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保证无线信号的稳定传输和覆盖,采用特定的布线方式将无线设备、天线和其他辅助设备连接起来的一种工程。

无线工程施工布线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覆盖范围和系统稳定性。

本文将从无线工程施工布线的设计原则、布线材料、布线方式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原则1. 满足通信需求:无线工程施工布线应根据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进行设计,确保布线方案能够满足信号传输、覆盖和容量等方面的要求。

2. 可靠性:布线方案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降低系统故障率。

3. 经济性:在满足通信需求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布线方案应尽量经济,降低工程成本。

4. 易于维护:布线方案应便于日常维护和管理,提高维护效率。

5. 兼容性:布线方案应具备一定的兼容性,以便于未来系统升级和扩展。

二、布线材料1. 电缆:无线工程施工布线中,电缆是连接无线设备和天线的重要部分。

电缆应具有较低的损耗、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和良好的屏蔽性能。

常用的电缆有同轴电缆、双绞线等。

2. 连接器:连接器是连接电缆和天线的关键部件,应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和可靠的连接性能。

3. 馈线:馈线是将无线信号从发射设备传输到天线的部件,应具有较低的损耗和较高的抗干扰能力。

4. 天线:天线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射和接收信号的重要设备,应根据通信频率和覆盖范围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

5. 防雷设备:为了保护无线设备免受雷击,应在天线和设备之间安装合适的防雷设备。

三、布线方式1. 直放站布线:直放站布线是将无线设备、天线和其他辅助设备通过馈线直接连接起来的一种布线方式。

这种方式简单、易于维护,适用于小型无线通信系统。

2. 分布式天线系统(DAS):分布式天线系统是将天线分布在不同位置,通过馈线和电缆连接到无线设备的一种布线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覆盖范围和信号质量,适用于大型无线通信系统。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一)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一)

网络规划设计中的无线网络布局建议现代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人们对网络连接的需求不断增长,无线网络变得日益重要。

在进行网络规划设计时,无线网络的布局成为了一个关键因素。

本文将针对无线网络布局提出一些建议。

一、确定需求和目标在进行无线网络布局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需求和目标。

不同场景下对无线网络的需求可能有所不同。

比如,家庭用户可能更关注无线网络的稳定性和覆盖范围,而企业用户可能更强调无线网络的容量和速度。

明确需求和目标有助于我们在无线网络的布局中做出最佳决策。

二、选择适当的技术和设备在进行无线网络布局时,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技术和设备。

目前常见的无线网络技术包括Wi-Fi、蓝牙和Zigbee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技术和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对于需要大范围覆盖的场所,选择Wi-Fi技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对能耗和成本有限制的场所,可能选择Zigbee技术更合适。

三、进行合理的信号强度规划一个合理的信号强度规划是无线网络布局的关键之一。

信号强度的合理规划可以解决无线网络覆盖范围不均匀的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信号强度来确保无线网络的覆盖区域平衡。

此外,合理的信号强度规划还可以减少干扰,提高网络性能。

因此,在进行无线网络布局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信号强度的分布,以及需求和目标。

四、进行频道规划和信道优化在大规模无线网络中,频道规划和信道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

频道规划是指将可用的频道分配给不同的AP(无线接入点),以减少干扰和提高网络吞吐量。

在进行频道规划时,我们需要考虑到无线信号的穿透性、干扰和可用频谱等因素。

信道优化是指在已经进行频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信道设置,以进一步提高网络性能。

五、考虑无线安全问题网络安全是无线网络布局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无线网络的开放性使其更容易受到黑客和恶意用户的攻击。

因此,在进行无线网络布局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网络和用户的数据安全。

layout(集成电路版图)注意事项及技巧总结

layout(集成电路版图)注意事项及技巧总结

Layout主要工作注意事项画之前的准备工作与电路设计者的沟通Layout 的金属线尤其是电源线、地线保护环衬底噪声管子的匹配精度一、layout 之前的准备工作1、先估算芯片面积先分别计算各个电路模块的面积,然后再加上模块之间走线以及端口引出等的面积,即得到芯片总的面积。

2、Top-Down 设计流程先根据电路规模对版图进行整体布局,整体布局包括:主要单元的大小形状以及位置安排;电源和地线的布局;输入输出引脚的放置等;统计整个芯片的引脚个数,包括测试点也要确定好,严格确定每个模块的引脚属性,位置。

3、模块的方向应该与信号的流向一致每个模块一定按照确定好的引脚位置引出之间的连线4、保证主信号通道简单流畅,连线尽量短,少拐弯等。

5、不同模块的电源,地线分开,以防干扰,电源线的寄生电阻尽可能较小,避免各模块的电源电压不一致。

6、尽可能把电容电阻和大管子放在侧旁,利于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二、与电路设计者的沟通搞清楚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明确电路设计中对版图有特殊要求的地方包含内容:(1)确保金属线的宽度和引线孔的数目能够满足要求(各通路在典型情况和最坏情况的大小)尤其是电源线盒地线。

(2)差分对管,有源负载,电流镜,电容阵列等要求匹配良好的子模块。

(3)电路中MOS管,电阻电容对精度的要求。

(4)易受干扰的电压传输线,高频信号传输线。

三、layout 的金属线尤其是电源线,地线1、根据电路在最坏情况下的电流值来确定金属线的宽度以及接触孔的排列方式和数目,以避免电迁移。

电迁移效应:是指当传输电流过大时,电子碰撞金属原子,导致原子移位而使金属断线。

在接触孔周围,电流比较集中,电迁移更容易产生。

2、避免天线效应长金属(面积较大的金属)在刻蚀的时候,会吸引大量的电荷,这时如果该金属与管子栅相连,可能会在栅极形成高压,影响栅养化层质量,降低电路的可靠性和寿命。

解决方案:(1)插一个金属跳线来消除(在低层金属上的天线效应可以通过在顶层金属层插入短的跳线来消除)。

WiFi模块应用选型参考及布局走线Layout注意事项

WiFi模块应用选型参考及布局走线Layout注意事项

WiFi模块应用选型及Layout注意事项进入21世纪,网络在中华大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诞生了BAT这些伟大的网络公司。

拥抱网络成了当下最炙热的话题。

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行业、在做什么产品;不管你是生活在那里、以什么方式在生活,好像都难以脱离与网络的瓜葛。

既然网络无处不在了,我们就选择更好的来应用它,用网络的其实就是连接网络做事情。

连接的方式有两种:有线和无线方式!发展初期以有线连接为主,也就是传统的网线;当下最热的是无线方式连接,也就是WiFi接入,真有点没WiFi(歪坏),人都坏的感觉,可见WiFi在直接影响着大家的日常生活!为了更便捷的用无线WiFi方式来应用网络,那就需要让产品能通过WiFi 接入网络,这就需要让产品集成上WiFi功能。

对于原有的有线连接可以采用升级的方式用上WiFi,这种升级就是让有线网络WiFi化(AP模式)或者WiFi无线信号有线化(Client模式下的CPE客户端),这样点对点就可以不采原有的网线连接,直接通过无线WiFi来桥接;对于一些新产品设计,那就直接集成上WiFi 功能,一般采用的集成方式是On board或模块化,而采用模块化集成是最常用的方式!选择WiFi模块化的三大理由:方便集成设计,缩短开发周,加快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方便产品升级,可以通过直接更换模块升级,不需要重新设计底板,只要产品前期做好了综合设计,后续做产品设计以及应用端的灵活选择;方便硬件兼容集成设计,可以对不同方案、不同功能的模块做灵活选择(这个后续会专门探讨硬件兼容的尺寸规格);从业以来,一直在思考WiFi模块的选型、对应接口电路及PCB Layout及天线等系列问题,陆续也发表一些个人看法,有些观点还被百度百科收录(2012年一些同行也有转载或者修剪部分个人对WiFi模块的观点,一些见解能得到任何,倍感荣幸,也就激发了自身对WiFi模块更深刻的认识!结合自身行业经历,感觉目前的WiFi模块在飞速发展的过程用遇到了高地瓶颈,需要有技术的突破,才会有突破发展,要么就是延续现状了!下面从分类、功能、硬件兼容三大方面来了解WiFi模块,同时探讨下外围接口电路和PCB Layout及天线几方面!希望对于在进行WiFi模块选型和应用设计会有比较好的参考帮助!有不足之处也肯定帮助纠正补充!WiFi模块归类方法一WiFi模块主要有网卡类和AP类两大类。

RK29XX_LAYOUT说明_V01

RK29XX_LAYOUT说明_V01

RK29XX LAYOUT 注意事项版本: V0.1作者:福州硬件组完成日期: 2010-11-29福州瑞芯微电子有限公司Fuzhou Rockchips Semiconductor Co . , Ltd(版本所有,翻版必究)一、 DDR2 LAYOUT注意点1.走线宽度和间距1)走线宽度: 所有的走线线宽为5mil,除了RK29XX第三第四排的球位走一小段3.5mil的线宽外。

2)同一信号组内两相邻导线之间的间距为12.8mil,即焊盘中心距离的一半,导线走线从IC 出来之后有条件情况下可适当展开,尽量遵守3W 原则。

3) 不同信号组之间两相邻导线之间的间距至少3 倍线宽,原则上要求4倍线宽,越大越好。

4) 差分线走线5mil,线间距5mil。

2.信号分组以及走线线长要求1) 32条数据线(DATA0--DATA31)、4条DATA MASKS(DQM0--DQM3),4对DATA STROBES差分线(DQS0P/ DQS0M—DQS3P/ DQS3M),这36条线和4对差分线分为四组:GROUP A:(DATA0—DATA7,DQM0,DQS0P/ DQS0M)GROUP B:(DATA8—DATA15,DQM1,DQS1P/ DQS1M)GROUP C:(DATA16—DATA23,DQM2,DQS2P/ DQS2M)GROUP D:(DATA24—DATA31,DQM3,DQS3P/ DQS3M)布板的时候,优先考虑差分对走线,差分线之间的线长误差小于30mil;每个GROUP中任意两条数据线长的差距必须小于50mil;所有这4组线中任意两条线线长的差距必须小于100mil。

2) 再将剩下的信号线分为三类:GROUP E:Address ADDR0—ADDR15 这16条地址线。

GROUP F:Clock CLK-,CLK+这两条差分的CLK线。

GROUP G:Controls 包括WE、CAS、RAS、CS0、CS1、CKE0、CKE1、ODT0、ODT1、BA0、BA1、BA2等控制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iFi模块应用选型及Layout注意事项进入21世纪,网络在中华大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诞生了BAT这些伟大的网络公司。

拥抱网络成了当下最炙热的话题。

不管你是从事什么行业、在做什么产品;不管你是生活在那里、以什么方式在生活,好像都难以脱离与网络的瓜葛。

既然网络无处不在了,我们就选择更好的来应用它,用网络的其实就是连接网络做事情。

连接的方式有两种:有线和无线方式!发展初期以有线连接为主,也就是传统的网线;当下最热的是无线方式连接,也就是WiFi接入,真有点没WiFi(歪坏),人都坏的感觉,可见WiFi在直接影响着大家的日常生活!为了更便捷的用无线WiFi方式来应用网络,那就需要让产品能通过WiFi 接入网络,这就需要让产品集成上WiFi功能。

对于原有的有线连接可以采用升级的方式用上WiFi,这种升级就是让有线网络WiFi化(AP模式)或者WiFi无线信号有线化(Client模式下的CPE客户端),这样点对点就可以不采原有的网线连接,直接通过无线WiFi来桥接;对于一些新产品设计,那就直接集成上WiFi 功能,一般采用的集成方式是On board或模块化,而采用模块化集成是最常用的方式!选择WiFi模块化的三大理由:方便集成设计,缩短开发周,加快将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方便产品升级,可以通过直接更换模块升级,不需要重新设计底板,只要产品前期做好了综合设计,后续做产品设计以及应用端的灵活选择;方便硬件兼容集成设计,可以对不同方案、不同功能的模块做灵活选择(这个后续会专门探讨硬件兼容的尺寸规格);从业以来,一直在思考WiFi模块的选型、对应接口电路及PCB Layout及天线等系列问题,陆续也发表一些个人看法,有些观点还被百度百科收录(2012年一些同行也有转载或者修剪部分个人对WiFi模块的观点,一些见解能得到任何,倍感荣幸,也就激发了自身对WiFi模块更深刻的认识!结合自身行业经历,感觉目前的WiFi模块在飞速发展的过程用遇到了高地瓶颈,需要有技术的突破,才会有突破发展,要么就是延续现状了!下面从分类、功能、硬件兼容三大方面来了解WiFi模块,同时探讨下外围接口电路和PCB Layout及天线几方面!希望对于在进行WiFi模块选型和应用设计会有比较好的参考帮助!有不足之处也肯定帮助纠正补充!WiFi模块归类方法一WiFi模块主要有网卡类和AP类两大类。

网卡类WiFi模块通信接口、通信信道、综合功能可以大体分成八大类(USB接口单频单通道WiFi模块、USB接口单通道多功能高性能WiFi模块、USB接口双通道单/双频WiFi模块、USB接口双通道双频高性能多功能一体WiFi模块、SDIO接口单频单通道WiFi模块、SDIO 接口单通道多功能高性能WiFi模块、SDIO接口双通道单/双频高性能多功能WiFi 模块、PCIe接口无线网卡式WiFi模块);AP类的WiFi模块可以分为嵌入式AP 模块(核心板方式,只引出接口pin脚)和AP主板(也就是不带壳子和天线的成品).网卡类WiFi模块广泛集成到平板电脑、笔记本、广告机、智能电视OTT/IPTV/DVB/机顶盒、运动DV、工控机、迷你行车记录仪、门铃、智能电视、智能投影仪、虚拟现实、无线存储、打印机、POS机、电子称、车载前/后终端、机器人、智能网关、玩具、照明灯具、智能路灯、智能家电/家电、仪器仪表(水、电、气)智能城市及其他需要网络WiFi化的电子产品中!AP类WiFi模块主要是针对已经带有网口的产品直接升级,不需要改动原有整体设计,关键还不需要象网卡类WiFi模块,嵌入时还需要做软件驱动的移植调试,而是直接通过有线网口连接升级,让设备带有AP功能,方面应用无线网络!成本会高点,但是相比soft ap,稳定可靠。

总体来说,需要综合考虑以下方面:自身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版本、是否特定芯片方案要求、需要使用的通信接口、需要符合那些通信标准、对信道带宽具体要求、是否还需要其它功能于一体、模块的尺寸、封装、供电电压、天线的处理方式、跟主板的连接方式等。

网卡类WiFi模块系列一:USB接口单频单通道WiFi模块主要特点:通信接口:USB2.0;符合标准:IEEE802.11b/g/n;频率范围:2.400GHz~2.4835GHz;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T1R;选择的芯片主要是RTL8188系列、MT7601UN、AR9271、RT3070;供电电压有3V3或5V;天线处理方式是通过模块上RF脚外延或者PCB板或者板载I-pex座子外接;还有大功率版本;以经典型的封装LGA-6、尺寸12.9*12.2mm为主,这种封装下不同品牌方案硬件安全兼容;对于一些尺寸完全一样或者接近的模块,硬件上都存在兼容性,跟主板连接的方式也可以在DIP和SMD上灵活选择;对照以下目录看起来会比较清晰:网卡类WiFi模块系列二:USB接口单通道多功能高性能WiFi模块这个系列主要是针对的单通道WiFi蓝牙二合一模块、单通道双频11ac级WiFi模块、单通道双频11ac级蓝牙WiFi二合一模块;双频11ac标准有MT7610UN/RTL8811AU/RTL8811CU,其中RTL8811AU还有带功放版本。

单频蓝牙WiFi二合一的是RTL8723BU模块,蓝牙支持到BT4.0;升级版本的8723DU支持到BT4.2;双频11ac级蓝牙WiFi二合一有RTL8821AU/RTL8821CU/QCA1023-7,这种应用在高端产品需求中,同事硬件封装有很强的兼容性!对照以下目录看起来会比较清晰:网卡类WiFi模块系列三:USB接口双通道单/双频WiFi模块前面分两个系列介绍了USB接口单通道WiFi模块,其中分单独功能和双频或多功能于一体来分析;针对一些对于带宽有较高要求的应用,需要2T2R(最大传输速率300Mbps)来帮实现;从频率来看,有单频和双频的区别,单频的是支持ISM2.4G(芯片方案有:RTL8192EU/RTL8192CU/MT7603UN/AR102G,双频的支持ISM2.4G和ISM5.8G(芯片方案有:RTL8192DU/RT5572/AR1021X);从发射功率角度看,有普通功率和大功率版;其中2.4G大功率的AR1021G 和MT7603UN,5.8G大功率的是AR1021X;兼容性很强的封装是27*18mm,可以很好的完美硬件替代!对照以下目录看起来会比较清晰:网卡类WiFi模块系列四:USB接口双通道双频高性能多功能一体WiFi模块前面分三个系列介绍了USB接口网卡类WiFi模块,主要是从通道数量和功能的集成来解读,这一节是关于USB接口系列的最后一节,介绍的是高端USB 接口WiFi模块;有RTL8812AU/RTL8812BU/MT7612UN支持11ac级双通道,最大传输速率可达867Mbps;MT7632UN双频WiFi带蓝牙功能;RTL8822BU、MT7662UN、QCA9379-7、BCM4356、BCM4358支持11ac双频带蓝牙的高端方案模块;其中27*18mm是标准封装,这个系列的基本上可以兼容这种尺寸,所以应用选择丰富、产品升级灵活;对照以下目录看起来会比较清晰:网卡类WiFi模块系列五:SDIO接口单频单通道WiFi模块前面有分四个系列简述USB接口系列,接下来要探讨WiFi通信接口是SDIO 的系列模块。

这个系列模块属于入门级,选择的范围很广泛,主要共性如下:通信接口:SDIO;符合标准:IEEE802.11b/g/n;频率范围:2.400GHz~2.4835GHz;最大传输速率:150Mbps 1T1R;选择的芯片主要是RTL8189系列、AR6302、88W8801、88W8782、BCM43362,还有国内品牌的SV6030P、SV6051P、ESP8089;供电电压有3V3;天线处理方式是通过模块上RF脚外延;以经典型的封装LGA-44、尺寸12*12mm/LGA-13、尺寸14*12.5mm为主,这种封装下不同品牌方案硬件安全兼容;对于一些尺寸完全一样或者接近的模块,硬件上都存在兼容性,跟主板连接的方式SMD贴片方式;相同封装都可以硬件替代,所以选择起来可以得心应手!对照以下目录看起来会比较清晰:网卡类WiFi模块系列六:SDIO接口单通道多功能高性能WiFi模块这个系列主要是针对的WiFi蓝牙二合一模块、双频WiFi二合一模块模块、11ac级双频蓝牙WiFi二合一模块;WiFi蓝牙二合一模块芯片方案有:BCM43438A1、BCM43362UBX+G7020、BCM43438A0、BCM43013、BCM43436B0、BCM43438+BCM4752、BCM43438+BCM4774、RTL8723BS、RTL8723DS、BCM43438,封装尺寸是:LGA44(12*12mm)或LGA73(16*12mm);双频WiFi二合一模块模块方案有:BCM43340、BCM4330X、BCM43341、BCM4334+PA(是大功率版本);双频11ac级蓝牙WiFi二合一模块方案有:BCM4339、BCM43455、BCM43456、RTL8821CS 、QCA1023-0;这个系列封装是LGA-44为主,可以直接硬件替代升级;对照以下目录看起来会比较清晰:网卡类WiFi模块系列七:SDIO接口双通道单/双频高性能多功能WiFi模块针对SDIO接口的模块,只分三节分析,前面两节探讨过单频单通道和单通道多功能高性能WiFi模块,接下来看看高端点的双通道单/双频高性能多功能一体的;也基本分成三部分:单独WiFi功能、双频WiFi蓝牙二合一、双频11ac级WiFi蓝牙二合一;双通道WiFi的案子只有:RTL8192ES,其中有大功率版,封装有LGA50和LGA36;双频WiFi蓝牙二合一的案子有:BCM43241,封装有LGA50和LGA73;双频11ac级WiFi蓝牙二合一方案有:BCM43455、BCM4356、BCM4359、BCM43596 BCM43598、BCM4349、RTL8822BS、MT7668SN、QCA6174A-1,封装有LGA50和LGA96;不管什么功能,同一封装都可以硬件替换。

对照以下目录看起来会比较清晰:网卡类WiFi模块系列八:PCIe接口无线网卡式工业级WiFi模块实际上网卡类真正可以直接插入可用的算是PCIe接口了.封装基本上是标准尺寸的51*30mm,也有邮票孔封装和30*26.7小尺寸规格的;单通道的有RTL8188EE方案,带蓝牙的有BCM43455、RTL8723DE方案;双通道11n的有AR9287、AR9283(2.4G大功率版)、AR9280(双频或5G大功率)、RTL8192CE、MT7603E;双通道11ac双频的有QCA9888、QCA9882(双频/大功版)、QCA9892(双频工业级)、MT7632EN、MT7610E;双通道11ac双频蓝牙WiFi二合一的有MT7662TE、BCM4356、RTL8822BEH、QCA6174A-1;三通道11ac双频的有QCA9880/QCA9890(工业级)/QCA9982;四通道11ac双频的有QCA9980/QCA9984;整个迷你PCIe接口的都是以高端为主,基本是要么双频、要么大功率、要么支持11ac、要么通道多吞吐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