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法律风险与规避PPT 2
——建筑企业行政方面法律风险防范PPT课件
![——建筑企业行政方面法律风险防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bbbcf9e227916888486d7ef.png)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 (国家七部委第11号 令)
C、争议解决流程
(流程图)
.
9
二、建筑企业常见行政处罚情形及法律依据
1、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擅自施工
相关法律依据:
《建筑法》第六十四条 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 告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责令改正,对不符合开工条件的责令停止施工, 可以处以罚款。
处罚种类:没收违法所得、罚款、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
13
5、质量安全事故
相关法律依据:
《建筑法》 第七十一条 建筑施工企业违反本法规定,对建筑安全事故隐患不采 取措施予以消除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 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职工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承包单位将 承包的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勘察、 设计单位处合同约定的勘察费、设计费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百分之五十以 下的罚款;对施工单位处工程合同价款百分之零点五以上百分之一以下 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 书。
某建筑企业委托了我所参与该行政处罚程序,我所依法为某 建筑企业就该安全生产事故向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省住建厅做 了陈述和申辩,最终该外省住建厅未对某建筑企业进行暂扣安全 生产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
15
(一)行政处罚流程
1、《行政处罚法》; 2、《建设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建设部令第66 号); 3、《江苏省行政处罚听证规则》。
建筑企业行政方面法律风险防范
行政处罚和行政执法风险防范PPT课件
![行政处罚和行政执法风险防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440d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2.png)
01
02
03
维护社会秩序
通过行政处罚和执法,维 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公 民合法权益。
促进公平正义
确保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 权,保障公平、公正的执 法环境。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通过规范行政处罚和执法 行为,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02 行政处罚概述
行政处罚的定义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 中,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相对人实 施的惩罚性措施。
审查
行政机关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 判断是否符合行政处罚的条件。
执行
行政机关对决定进行执行,采 取相应的行政措施。
04 行政处罚和行政执法的风 险
法律风险
法律适用风险
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可能 对法律法规理解不准确,导致对 违法行为定性不准确,适用法律 条款错误。
程序违法风险
行政执法人员未按照法定程序进 行执法,例如未事先告知、未听 取陈述和申辩、未事先公告等, 导致行政处罚行为被撤销。
案例三
总结词
法律风险防范
详细描述
某区政府通过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规范执法程序等方式,有效防 范行政执法中的法律风险。
案例分析
该案例强调了法律风险防范在行政执法中的重要性,以及采取有效措 施的必要性。
风险防范
政府应加强法律风险意识,完善内部制度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 素养和风险应对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风险防范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应确保程序合法、 证据确凿,避免因不当执法引发行政 诉讼。
案例二
总结词
社会事件处理
详细描述
某市城管局在执法过程中,因处理一起小 摊贩占道经营事件引发社会关注和舆论热 议。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预防模板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预防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87eda9bd4d8d15abe234e92.png)
三、典型案例分析:
• 1.某公安交管部门在办理刘某驾驶摩托车违章案中多处违法
【案情】刘某驾驶一辆未悬挂号牌的摩托车在市中心大道上行驶,被某区治保队员拦下,将 车辆及装载的两箱水果扣留并移交给区公安分局某派出所。4天后,派出所将扣留的车辆及水果 移交给公安交管部门。公安交管部门认定刘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条 的规定,决定对刘某的摩托车予以暂扣,并制作了《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一个月 后,刘某接到民警电话通知,到公安交管部门签收了《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办理 了机动车号牌和放车手续,但被扣留的水果因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已腐烂。随后,公安交管部门在 没有通知刘某的情况下,以刘某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未悬挂机动车号牌为由,对其作出了罚款 100元的处罚决定。
刘某收到处罚决定书后不服,申请行政复议,要求撤销被申请人作出的
行政处罚。复议机关经审查认为,被申请人以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未悬挂
机动车号牌为由,对申请人作出的罚款100元的处罚决定,事实不清、证据 不足、程序违法,决定予以撤销,并责令被申请人对扣留后腐烂的水果作出 相应的赔偿。
【点评】这是一起普通的交通违法案件,案件虽小,案情虽然简单,但 常见、多发,一旦公安机关处理不当,既会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会严 重影响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从本案来看,主要存在以下执法问题:
一是在案件管辖方面 二是在适用强制措施方面。 三是在扣押和保管涉案财物方面。
四是在作出处罚决定的程序方面。
2.关于庞某某行政复议案的评析与反思
【案情】2009年5月9日,退休干部庞某(63岁)的妻子尤某在单位宿舍与邻居张某一家因琐 事发生争吵,双方发生斗殴。后庞某持铁棍殴打张某等5人致轻微伤。属地派出所接处警后, 庞某以自己不在现场为由,拒绝配合调查。案发一个月之后,在张某等人提交司法部门伤情 鉴定报告的情况下,参与斗殴的庞某家人才去做法医鉴定,经鉴定为轻微伤。同年7月8日,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预防.ppt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预防.ppt](https://img.taocdn.com/s3/m/6c2ececf700abb68a982fb65.png)
依据材料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 近代的小火轮、火车同时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 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
[串点成面· 握全局]
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
三项表述都有错误。 答案:A
二、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 响
(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
流和发展,而且也促进信息的传播,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 生活的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2)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变得 快捷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
体安全”的最好诠解。
程序正当
《行政处罚法》第41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 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第 三十二条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 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 罚决定不能成立;当事人放弃陈述或申辩权利的除外。 “因此,处罚前若不告知,该处罚不成立。在实践中, 必须体现出告知时间是在调查取证之后,即告知处罚之 前已经调查取证完毕,以表明公安机关是先取证后裁决 的。告知时间是在向被处罚人宣布裁决之前,以表明公 安机关是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履行了告知义务。承办案 件的民警一定要注意时间问题。
三、典型案例分析:
1. 某公安交管部门在办理刘某驾驶摩托车违章案中多
处违法
【案情】刘某驾驶一辆未悬挂号牌的摩托车在市中心大道上行驶,被 某区治保队员拦下,将车辆及装载的两箱水果扣留并移交给区公安分局 某派出所。 4 天后,派出所将扣留的车辆及水果移交给公安交管部门。 公安交管部门认定刘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 条的规定,决定对刘某的摩托车予以暂扣,并制作了《公安交通管理行 政强制措施凭证》。一个月后,刘某接到民警电话通知,到公安交管部 门签收了《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办理了机动车号牌和放 车手续,但被扣留的水果因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已腐烂。随后,公安交管 部门在没有通知刘某的情况下,以刘某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未悬挂机 动车号牌为由,对其作出了罚款100元的处罚决定。
如何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 PPT
![如何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 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622749a58da0116c1749e5.png)
二、如何有效防范执法风险
由于不敢为、不愿为、不能为、不会为等原因导致的“ 内生型”执法风险,应当作为目前防范的重中之重。
如何有效防范执法风险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 是如何有效作为的问题。
(2)执法单位内部和执法人员个人原因双重因素 引发的执法风险,刻不容缓。
(3)执法监管任务繁重与现实执法力量不足之间 的矛盾隐藏的执法风险,引人忧思。
(4)政治生态变化,外面监督加强带来的难以看待执法风险
3、特征 ①客观性和普遍性。执法风险是伴随着执法工作而 产生的,客观上说只要有执法工作存在,就面临着执法 风险的可能性。执法风险与执法行为始终相伴,是执法 工作中的普遍现象。完全无风险的行政执法工作是不可 能存在的。但风险并不必然会转化为现实的危害。 ②执法风险的不确定性:不能确定是否会发生、不 能确定发生时间、不能确定事故的后果,即损失程度的 不确定性。风险的总体上的必然性与个体上的偶然性的 统一,构成了风险的不确定性。 ③危害性和可控性。
一、如何正确看待执法风险
(二)何为行政执法风险 1、定义 行政执法风险是指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由 自身的作为或不作为引致并受外在种种不确定因素诱发、对本机 关及其执法人员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甚至严重后果。 有执法行为必定产生执法风险。由于政治生态的不断优化,社 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利益诉求的多样化,执法环境变得敏感而 复杂,由于客观情势的变化,行政执法的风险越来越大。风险的 分配和财富的分配不同,财富是在上层聚集,风险是在下层聚集 ,风险分配符合金字塔规则。基层执法部门往往处在风险和社会 矛盾冲突的风口浪尖上。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风险防范整理.ppt
![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风险防范整理.ppt](https://img.taocdn.com/s3/m/ddd5d59790c69ec3d5bb75ff.png)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安全生产监督部门是否对造 成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运输企业具有行政处罚权及法律适用
2606
1100 980
1290
2071
1671
1702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 行政诉讼案件
年份 单位
省政府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73
88
420
650
47 26 66 22 297 123 450 200
全省 (一审)
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行政复议法 第二十八条(三)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 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4.超越或 者滥用职权的;
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
给予关闭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决定。(马村6-14事故 环保部门)
给予拘留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建议公安机关依照治 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决定。
二、行政执法风险防范----“把好六关”
(一)权限关(主体合法、职权法定、越权无效):职能越 权、主管越权、处罚的幅度、种类和手段越权。
3735
6957
9529
13239
很多诉讼案件占用时间长、耗费精力大 (焦作三建案)
行政处罚和行政执法风险的防范ppt课件
![行政处罚和行政执法风险的防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f2f63555270722182ef71f.png)
(2)定额核定不公平形成的风险
税收公平原则是当代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税收公平包 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个方面。前者是指经济能力或纳 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亦即应该以同 等的课税标准对待经济条件相同的人;后者是指经济能力 或者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亦即应 以不同的课税标准对待经济条件不同的人。在税务机关税 收征管过程中,税收公平指纳税人在相同的经济条件下应 被给予同等对待。由于税法赋予了税务机关一定的自由裁 量权,以及为了维护和保障纳税人合法权利,税务机关在 行驶自由裁量权时必须遵守税收公平原则,相同情况相同 对待。
2、申报管理 (1)不及时责令限期申报的风险 (2)滥用延期申报职权的风险 【案例14】
3、税款征收 (1)擅自改动税款属期不征滞纳金的风
险
(2)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的风险 【案例17】
(3)违规批准延期缴纳税款的风险 (4)截留转引国家税款的风险 【案例18】
4、定期定额征收管理 (1)核定税款事实不清的风险 【案例19】
(三)当前税务行政处罚存在问题
(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税收自由裁量权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体现 执法的公正,提高执法效率。但如果运用 得不好,就有可能损害法律的公正,甚至 成为谋取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工具,从 而产生税收执法风险。
市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
(五)执法文书的规范
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印发了《全国统一 税收执法文书式样》,规范了各项税收征 管活动中涉及的67种执法文书,解决了长 期以来税收执法文书类别名称不统一、要 式格式不统一、执法要素不统一、填制规 范不统一的问题,同时明确规定税务机关 和纳税人各执一份文书正本。
市局执法过错追究文件 市政府败诉追究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oc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与规避课件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与规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dc4c6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37.png)
目录
• 行政执法概述 •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 •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规避与防范 • 行政执法案例分析
01
行政执法概述
行政执法的定义与特点
行政执法的定义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委托的组织,在行 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贯彻实施法律、法规、规 章的活动。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03
行政执法是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了政府的服务水平和效率。
行政执法的历史与发展
01 古代行政执法
古代的行政执法主要依靠统治者的意志和权力, 缺乏法制化和规范化。
02 近代行政执法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行 政执法逐渐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强调依法行政 。
行政执法的特点
具有法定性、主动性和单方意志性,同时还具有效力先 定性。
行政执法的重要性
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实施
01
行政执法是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确保
了国家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02
行政执法通过实施法律、法规、规章,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和
社会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制定风险应对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 应对措施,包括预防、控制和补 救等措施。
确定评估目标和范围
明确评估的目的、对象和范围, 为评估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持续监测与改进
对行政执法过程中法律风险的状 况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和解 决新出现的法律风险问题,不断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04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规避与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与规避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与规避](https://img.taocdn.com/s3/m/e58b790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3.png)
目录
• 行政执法概述 •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 •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规避 • 行政执法案例分析 •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01 行政执法概述
行政执法的定义与特点
行政执法的定义
行政执法是指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规章授权、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在 行政管理活动中行使行政职权,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将法律、法规、规章适 用于具体对象、具体事项的活动。
风险点
行政强制执行应当遵循法定程序,任何违反法定程序的执行行为都 可能被撤销。
规避建议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执行前,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 执行程序合法、完整。
案例三:行政许可的风险
案例概述
某市交通部门在审批某项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时,未对申请 人的资格条件进行严格审查,导致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得 了许可,引发了安全事故。
加强司法监督,确保 行政执法行为受到合 法、公正的监督和评 价。
完善行政复议、行政 诉讼等救济程序,提 高救济效率和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风险。
监督机制不健全
监督机制的缺失或不健全可能导 致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执法权过 程中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从
而引发法律风险。
03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规避
提高法律意识
定期组织法律培训
01
通过定期的法律培训,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
养,确保他们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法律咨询机制
行政执法的特点
行政执法具有主动性、具体性、单方意志性、非司法性和裁量性等特征。
行政执法的重要性
01
02
03
维护社会秩序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与规避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与规避](https://img.taocdn.com/s3/m/e0bcf3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9.png)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与规避行政执法是政府机关对社会公众及相关单位进行监督管理的一种手段。
在行政执法活动中,会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不合法的执法行为可能导致行政机关的违法行为被司法机关追究,引发纠纷甚至损害行政机关的公信力。
本文将探讨行政执法的法律风险及规避方法。
一、行政执法的法律风险1. 法律适用风险行政执法涉及众多法律法规,法律的适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如果行政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适用理解不准确,可能导致执法结果不当,引发法律风险。
2. 证据收集风险行政执法需要收集证据来支持执法行为的合法性。
然而,证据的收集可能受到诸多限制,如采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证据来源的不可靠性等,都可能导致证据收集的风险。
3. 执法程序风险行政执法程序的规范性对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如果行政执法程序存在缺陷,如超越权限、违法程序等,可能导致行政执法的结果被撤销,进而引发法律风险。
4. 执法依据风险行政执法行为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缺乏执法依据或者依据不明确,都可能导致行政执法的问题,被当事人及法院质疑合法性。
二、规避行政执法的法律风险1. 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行政执法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执法人员需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及执法程序。
通过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法律素养和专业水平,可以有效减少法律风险。
2. 严格规范执法程序行政执法程序的规范性可以减少程序性风险。
行政机关应当严格依法行使执法权,确保各项执法程序的合法性及完整性,避免程序上的缺陷。
3. 慎重选择执法依据行政机关进行执法行为时,应当明确具体的法律法规作为执法的依据。
选择合适的依据,避免执法依据模糊或不明确,以确保行政执法的合法性。
4. 加强证据收集的规范性行政执法机关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应当遵循法律规定,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对于违法证据,应当加以排除,避免因证据问题导致执法结果受到质疑。
5. 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可以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行政处罚和行政执法风险的防范ppt课件
![行政处罚和行政执法风险的防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f2f63555270722182ef71f.png)
(二)税收执法风险的种类
1、以引发税收执法风险的行政行为标准分为: 一是税收执法超越职权的风险; 二是税收执法程序违法的风险; 三是税收执法侵权的风险; 四是税收执法依据错误的风险; 五是案件定性不当的风险; 六是证据收集不充分、不合法的风险; 七是自由裁量权滥用的风险; 八是行政复议处理不当的风险; 九是税务执行不到位的风险。
2、以产生税收执法风险的主观意识状态 为标准分为:
主观故意产生的风险;
主观过失产生的风险。
3、以产生税收执法风险执法人员个人因 素为标准分为:
缺乏责任心而产生的风险;
执法不严而产生的风险;
执法水平不够高引发的执法风险。
4、以税收执法风险出现的环节为标准分 为:
税务管理的风险、 税款征收的风险、 税务稽查的风险、 税务行政复议的风险、 税务行政诉讼的风险等。
(三)当前税务行政处罚存在问题
(四)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税收自由裁量权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体现 执法的公正,提高执法效率。但如果运用 得不好,就有可能损害法律的公正,甚至 成为谋取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工具,从 而产生税收执法风险。
市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
(五)执法文书的规范
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印发了《全国统一 税收执法文书式样》,规范了各项税收征 管活动中涉及的67种执法文书,解决了长 期以来税收执法文书类别名称不统一、要 式格式不统一、执法要素不统一、填制规 范不统一的问题,同时明确规定税务机关 和纳税人各执一份文书正本。
行政处罚样卷(2011)
(6 )税收执法证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 题的规定 》明确规定,被告严重违反法定 程序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被诉具体行政行 为合法的根据.在税收执法活动中,有效 防范和化解取证的执法风险,主要应注意 证据的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充 分性以及证据证明力这几个方面问题.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与规避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与规避](https://img.taocdn.com/s3/m/5e41fe5176c66137ef061915.png)
讲座提纲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含义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种类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来源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规避
一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含义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是指政府执法部 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由于所实施的 行政行为不规范或行政不作为,对行 政相对人和社会造成危害,带来负面 影响,被司法部门追究责任的一种社 会现象。
(三)执法人员行政赔偿责任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 第四条规定了国家赔偿范围:违法实施罚 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 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违法对财产采取 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违 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造成 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国家赔偿主要是赔偿义务机关履行,
(二)刑事责任风险
《刑法》规定了与行政执法有密切关联 的几种罪名:如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等,还有贪污 罪、受贿罪等也常常与上述罪名同时出现 在一个违法案例中。
2011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行政
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 等职务犯罪案件253件,其中贪污贿赂案件99 件,渎职侵权案件154件,立案侦查徇私舞弊 不移交刑事案件涉嫌犯罪的行政执法人员121 人。
3.该告知的不告知或告知内容不全面
如行政处罚时未告知相对人不服行政处 罚可在什么时间向什么机关申请复议或向 法院起诉。
4.文书送达不规范
如留置送达,当事人或成年家属拒收, 就没有办法了,随意将文书放置于相对人 家中。这样的送达方式不规范,易引起行 政纠纷。
(四)证据方面的问题
1.对证据规则不熟悉
(二)提升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依 法执法
1.正确把握法律适用规则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昌学院 陶际恒教授
行政执法种类繁多,包括行政 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 给付、行政征收、行政裁决诸多方 面。
行政执法已成为“高危行业”
行政执法相对人法律意识不断增强 社会监督机制和国家法制建设不断完善 对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力度不断加大
怎么办?
守责:认真执法
二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种类
行政执法风险很多,如受到党纪 政纪处分、引发群体事件(冲击执法 场所,谩骂围攻执法人员)、遭受舆 论谴责(网络贴吧、电视新闻)、政 府公信力受损、承担法律责任等。这 里主要谈行政执法的法律风险。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
(一)行政诉讼败诉风险
2010年全国法院 受理一审行政案件 12,9133件,接近13万。 尚不清楚有多少行政纠纷 没能进入法院大门 。
2.引用的下位法或其他规范性文件与上 位法冲突
3.对法律适用原则把握不准
如一事不再罚原则。《行政处罚法》 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 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有的执法人员错误理解为行政相对人有 其他的违法行为,也不能再处罚了。
4.对法条理解有误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 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 罚款的行政处罚。 有的执法人员认为只能罚款,不能再执 行吊销营业执照或许可证了。
行政执法 内部监督
上下级 监督
各个业务 流程间监督
纪检 监察监督
(六)守好责任区,种好“责任田” 对本职工作: 查处案件要狠, 处罚要稳。不能 失职,但要注意 适当性。
对其他职能部门工作:联系、通 报; 切忌:不能直接处理,否则,滥 用职权!
手不要太长
谢 谢!
(三)纯洁执法队伍,禁止不适格 主体或人员参与执法活动
(四)讲究执法策略 1.加大宣传力度
宣传本部门在服务经济建设、 惠民、爱民方面的新举措及成效, 取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减少冲突。
2.做好工作记录,保留好工作痕迹, 以便在风险发生后说得清楚。
说得脱,走得脱
(五)设立风险“防火墙” 1.规范执法工作流程
(三)执法人员行政赔偿责任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 第四条规定了国家赔偿范围:违法实施罚 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 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的;违法对财产采取 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违 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造成 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国家赔偿主要是赔偿义务机关履行, 也就是说行政赔偿风险一般来说是由 行政机关承担。
高度重视,规避风险
讲座提纲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含义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种类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来源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规避
一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含义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是指政府执法部 门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由于所实施的 行政行为不规范或行政不作为,对行 政相对人和社会造成危害,带来负面 影响,被司法部门追究责任的一种社 会现象。
四 行政执法风险的规避
为了有效规避行政执法法律风险,应建 立前期教育预防、中期实时监控、后期快 速处置“三道防线”,切实做好六个方面 的工作。
(一)未雨绸缪,增强执法法律风险意识 要让执法人员充分认识到:权力越大, 责任越大,风险也越大。要从“我有多大 权力”转移到“我有多大责任”的理念上 来,才能防患于未然。
(四)证据方面的问题
1.对证据规则不熟悉 不注重执法前证据的收集,认为产生 了争议再来收集证据。但是,在行政复议 中行政机关不能收集证据;在行政诉讼中, 行政机关不能私自向相对人和证人收集证 据。
2.违法收集证据
3.对证据的真实性和关联性把握不准
4.取证方法和技巧不完善
如在取证过程中,只采用笔录,没有同 时采用摄像、录音等方式,一旦当事人或 证人翻供,所有努力付之一炬;个别人员 对于被调查的当事人不够细致耐心,一味 打压,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对于涉案证人 不能进行有效安抚,消除其作证的心理顾 虑,往往会加大取证的难度。
看你还跑,你还能跑到火星上去?
(三)行政执法程序方面的问题
1.重实体,轻程序
急功近利
2.行政处罚时该使用普通程序的却使用简易程 序,使用简易程序不规范,执行程序不规 范
3.该告知的不告知或告知内容不全面 如行政处罚时未告知相对人不服行政处 罚可在什么时间向什么机关申请复议或向 法院起诉。
4.文书送达不规范 如留置送达,当事人或成年家属拒收, 就没有办法了,随意将文书放置于相对人 家中。这样的送达方式不规范,易引起行 政纠纷。
(二)执法主体存在问题 1、执法机构混乱,多头执法
2.执法主体不适格
如税务代征机构参与税务检查、处罚; 城管事业编制人员和临时工进行执法。一 旦被诉讼,必然败诉。
3.个别执法人员不廉洁
4.个别行政执法人员不作为
5、个别人员暴力执法
让你跪就跪着!别乱动!再动下身也扒了!
丫头想学杨排风,唉, 你还太年轻!
(二)提升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依 法执法 1.正确把握法律适用规则
(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2)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3)后法优于前法 (4)法不溯及既往
2.熟悉相关法律条文,正确理解相关 法律条文的含义。 3.掌握证据规则和要求,熟练把握证 据收据方法和技巧。 4.既重视实体法,又重视程序法。
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了,能真 正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 准确,处理适当,程序合法,并杜 绝办“人情案”,可以有效避免责 任风险。
一审行政诉讼案件被告集中在公安、 资源、城建、计划生育、劳动和社会保障 部门,主要涉及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 政裁决、强制措施、履行法定职责、履行 义务等方面。
行政败诉风险后果最为严重,引 起政府公信力下降,愈来愈多的老百 姓不相信政府,不支持政府,民心向 背,党的执政根基受损。
(二)刑事责任风险
《刑法》规定了与行政执法有密切关联 的几种罪名:如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 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等,还有贪污 罪、受贿罪等也常常与上述罪名同时出现 在一个违查行政 执法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 等职务犯罪案件253件,其中贪污贿赂案件99 件,渎职侵权案件154件,立案侦查徇私舞弊 不移交刑事案件涉嫌犯罪的行政执法人员121 人。
国家赔偿法第十四条: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 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 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 偿费用。很明显,执法人员间接地面临行政赔偿 的责任风险。
三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的来源
行政执法法律风险主要来自于四大问题:
适用法律问题 主体问题 程序问题 证据问题
(一)适用法律问题 错误适用法律,主要表现于: 1.有上位法依据不引用,直接引用下位法或其 他规范性文件。
2.提高行政执法工作透明度
3.规范自由裁量权
自由裁量权太大,易滋生职务犯罪, 易引起行政纠纷。
自由裁量权要由随意性变为规 范性,不能偏轻偏重
4.完善岗位目标责任制
执法机构各科室实行一岗一职一责制, 对执法人员工作效能进行考核,对其过错 追究责任。通过制度约束执法人员,增强 其责任感。
5.健全内部“三级网络”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