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电图识别PPT
合集下载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_课件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_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4eba23580216fc700afdec.png)
常见心电 图的识别
R
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
窦房结发出规律的冲动,导致心房收缩(P 波)。 当心房除极的兴奋通过房室结时,有一个 停留间歇,约1/10s, 心电图上表现为平坦 的一条基线(PR段)。 房室结激动后将电冲动下传到左右束支。
左右束支迅速传到两个心室,使之同时除 极收缩(QRS波)! 心室复极是产生T波
律齐:左右心房肥大、房扑、左右束支阻 滞、左右心室肥大、1度和3度房室传导阻 滞、心梗和预激、心肌缺血
律不齐:房早、室早、室扑、室颤、房颤、 室速、室上速、2度房室传导阻滞、房扑
房性早搏 特点: 1、提前出现一个变异的P’波,与正常P波不同。 2、QRS波不变形,P’-R>0.12s; 3、代偿间歇常不完全。
室性早搏
特点: 1、提早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T波群, QRS时限>0.12s(3小格) 2、QRS前面无相应的P波,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3、常有完全的代偿间歇
阵发性心动过速
来源:由异位起博点连续快速发出电冲动而形成
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2、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特点: 1、连续3个以上房性早博 2、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心率常在100-150 次/分之间。P’波形态各异,P‘- P’、 P‘-R不规则、 杂乱无章。 “多形性”或“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肥大!
特点:P波增宽>0.11s,呈双向型,以在V1导 联上最为显著。
P波的初始部分比较大而宽 P波的终末部分比较大而宽
R
心脏除、复极与心电图关系示意图
窦房结发出规律的冲动,导致心房收缩(P 波)。 当心房除极的兴奋通过房室结时,有一个 停留间歇,约1/10s, 心电图上表现为平坦 的一条基线(PR段)。 房室结激动后将电冲动下传到左右束支。
左右束支迅速传到两个心室,使之同时除 极收缩(QRS波)! 心室复极是产生T波
律齐:左右心房肥大、房扑、左右束支阻 滞、左右心室肥大、1度和3度房室传导阻 滞、心梗和预激、心肌缺血
律不齐:房早、室早、室扑、室颤、房颤、 室速、室上速、2度房室传导阻滞、房扑
房性早搏 特点: 1、提前出现一个变异的P’波,与正常P波不同。 2、QRS波不变形,P’-R>0.12s; 3、代偿间歇常不完全。
室性早搏
特点: 1、提早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T波群, QRS时限>0.12s(3小格) 2、QRS前面无相应的P波,T波方向多与主波相反 3、常有完全的代偿间歇
阵发性心动过速
来源:由异位起博点连续快速发出电冲动而形成
1、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2、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3、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 心动过速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特点: 1、连续3个以上房性早博 2、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心率常在100-150 次/分之间。P’波形态各异,P‘- P’、 P‘-R不规则、 杂乱无章。 “多形性”或“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
心房肥大!
特点:P波增宽>0.11s,呈双向型,以在V1导 联上最为显著。
P波的初始部分比较大而宽 P波的终末部分比较大而宽
心电监护常见图形PPT课件
![心电监护常见图形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894756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e.png)
起搏心律:起搏器起搏脉冲带动心 搏
RonT现象:后一个QRS波群落在前 一个波形的T波上
•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60-250 次/分
心室扑动:快速而规则,均齐而连 续的宽大正弦曲线波,QRS-T波无 法辨认,等电位消失,频率150-250
• 6.U波:T波之后0.02-0.04s,出现的低平波,与 T波方向一致,正常不明显在V3导联相对明显。 电压不超过T波的1/2。
心脏传导系统
• 通过窦房结-心房—房室结—房室束的全部 时间
心脏传导系统
心脏的血液供应
心脏的血管
正常心电图:ECG
窦性心动过缓:
频率〈60次/分
窦性心动过速:频率〉100次/分。
次/分。
QRS-T波消失,大小形态不同,波 幅越来越小,直至电波消失成一直
线,频率150-300次/分。
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
窦性停搏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短P-R
左心房肥大
房颤伴完全性AVB
前壁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的定位诊断:
• 前间壁:V1-V3。 后壁:V1-V2R增高。 V7-V9。
<0.25mv,胸导联<0.20mv。
正常心电图
• 频率为60~100次/分钟。 P-R间期0.12~ 0.20秒,QRS波群时限0.06~0.10秒。
• 2.P-R间期:P点起点到QRS点起之间的时间。也就是从 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时间。正常0.12-0.20s。通过心房—房 室结—房室束的全部时间。
心房纤颤:心房内多个兴奋灶的发 放而引起,350-600次/分
心电图图片(共34张PPT)(2024)
![心电图图片(共34张PPT)(2024)](https://img.taocdn.com/s3/m/e0247c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5.png)
8
QRS波群形态及意义
形态
正常QRS波群形态较恒定,时限在 0.06-0.10秒之间,最多不超过0.12秒
意义
QRS波群异常可提示心室肥大、室内 传导阻滞等
电压
在肢体导联中,R波振幅一般不超过 2.5mV,胸导联中一般不超过2.0mV
2024/1/28
9
T波形态及意义
形态
正常T波形态两肢不对称,前肢较 平缓,后肢较陡峭,方向大多与 QRS主波方向一致
缺血型T波倒置
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面向缺血区的 导联T波逐渐倒置,双支对称,倒置深度逐 渐加深。
心肌梗死后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 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在 心电图上表现为相应的波形异常。
2024/1/28
17
05
CATALOGUE
药物影响与电解质紊乱相关心 电图变化
2024/1/28
25
2024/1/28
电压
在肢体导联中,T波振幅一般不超 过R波的1/4,胸导联中一般不超 过R波的1/10
意义
T波异常可提示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电解质紊乱等
10
03
CATALOGUE
常见异常心电图类型及特点
2024/1/28
11
窦性心律失常
01
02
03
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超过100次/分,P波 形态正常,PR间期缩短。
U波倒置
在部分心肌缺血患者中,U波可 能呈现倒置状态,但此现象相对
较少见。
2024/1/28
16
心肌梗死时特征性波形
坏死型Q波
损伤型ST段抬高
心肌梗死后,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可能出现 异常Q波,宽度≥0.04s,深度≥1/4R。
QRS波群形态及意义
形态
正常QRS波群形态较恒定,时限在 0.06-0.10秒之间,最多不超过0.12秒
意义
QRS波群异常可提示心室肥大、室内 传导阻滞等
电压
在肢体导联中,R波振幅一般不超过 2.5mV,胸导联中一般不超过2.0mV
2024/1/28
9
T波形态及意义
形态
正常T波形态两肢不对称,前肢较 平缓,后肢较陡峭,方向大多与 QRS主波方向一致
缺血型T波倒置
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面向缺血区的 导联T波逐渐倒置,双支对称,倒置深度逐 渐加深。
心肌梗死后可能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 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在 心电图上表现为相应的波形异常。
2024/1/28
17
05
CATALOGUE
药物影响与电解质紊乱相关心 电图变化
2024/1/28
25
2024/1/28
电压
在肢体导联中,T波振幅一般不超 过R波的1/4,胸导联中一般不超 过R波的1/10
意义
T波异常可提示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电解质紊乱等
10
03
CATALOGUE
常见异常心电图类型及特点
2024/1/28
11
窦性心律失常
01
02
03
窦性心动过速
心率超过100次/分,P波 形态正常,PR间期缩短。
U波倒置
在部分心肌缺血患者中,U波可 能呈现倒置状态,但此现象相对
较少见。
2024/1/28
16
心肌梗死时特征性波形
坏死型Q波
损伤型ST段抬高
心肌梗死后,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可能出现 异常Q波,宽度≥0.04s,深度≥1/4R。
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及处理PPT课件
![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及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e196c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1.png)
• 生理情况:见于多数正常人,饮酒、浓茶 、咖啡、疲劳。
• 病理状态: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房病 变等。
房性早搏
6 心房扑动
• 心电图特征: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 相同、节律规那么、快速的连续性锯齿样 扑动波〔F波〕是诊断房扑最重要依据,心 房率通常为250~300次/分。
• 多见于:心脏病病人,包括风湿性心脏病 、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10 心室扑动
• 心电图特征:①各导联无P波;②QRS-T 波群无法分辨代之以正弦型的大扑动波, 规那么、向上与向下的波幅相等;③频率 180~250次/分。
• 多见于:缺血性心脏病。
11 心室颤抖
• 心电特征:①表现为形态、频率及振幅均 完全不规那么的颤抖波;②频率150~500 次/分; ③颤抖波大者称粗颤,纤细者为细 颤。
心肌堵塞
坏死型Q波 损伤型ST段抬高 缺血性T波倒置
2 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的频率大于100次/min。
常见原因
•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正常婴幼儿及儿童。 成年人受神经、体液因素也可引起,通常 是人体生理性或病理性应激反响。常见于 劳力、恐惧、情绪冲动等情况。
• 病理性应激反响包括发热、低血压、贫血 、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力衰竭及药物
3 窦性心动过缓
1 窦性心律
凡冲动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统称为 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心电图表现:
〔1〕P波规律出现钝圆型,在Ⅰ、Ⅱ、 Ⅴ5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
〔2〕 P波平均电轴〔额面45。—60。〕 因而P波在I、II、V5-V6直立,AVF也常直 立,AVR倒置。
〔3〕在同一导联P-P间期的差不超过秒,
心脏冲动的正常传导顺序及心电图表现
• 病理状态: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房病 变等。
房性早搏
6 心房扑动
• 心电图特征: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 相同、节律规那么、快速的连续性锯齿样 扑动波〔F波〕是诊断房扑最重要依据,心 房率通常为250~300次/分。
• 多见于:心脏病病人,包括风湿性心脏病 、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
10 心室扑动
• 心电图特征:①各导联无P波;②QRS-T 波群无法分辨代之以正弦型的大扑动波, 规那么、向上与向下的波幅相等;③频率 180~250次/分。
• 多见于:缺血性心脏病。
11 心室颤抖
• 心电特征:①表现为形态、频率及振幅均 完全不规那么的颤抖波;②频率150~500 次/分; ③颤抖波大者称粗颤,纤细者为细 颤。
心肌堵塞
坏死型Q波 损伤型ST段抬高 缺血性T波倒置
2 窦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特征 窦性心律的频率大于100次/min。
常见原因
• 生理性窦性心动过速正常婴幼儿及儿童。 成年人受神经、体液因素也可引起,通常 是人体生理性或病理性应激反响。常见于 劳力、恐惧、情绪冲动等情况。
• 病理性应激反响包括发热、低血压、贫血 、甲状腺机能亢进、心力衰竭及药物
3 窦性心动过缓
1 窦性心律
凡冲动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统称为 窦性心律。
窦性心律心电图表现:
〔1〕P波规律出现钝圆型,在Ⅰ、Ⅱ、 Ⅴ5导联直立,aVR 导联倒置;
〔2〕 P波平均电轴〔额面45。—60。〕 因而P波在I、II、V5-V6直立,AVF也常直 立,AVR倒置。
〔3〕在同一导联P-P间期的差不超过秒,
心脏冲动的正常传导顺序及心电图表现
常见心电图识别及心律失常处理护理课件
![常见心电图识别及心律失常处理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0e8ec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c.png)
正常心电图的生理意义
反映心脏的电生理活动,用于评估心 脏的泵血功能和节律。
异常心电图识别
异常心电图的类型
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
异常心电图的表现
如P波、QRS波群、T波的异常变化,以及ST段和T波的异常抬高或 压低。
异常心电图的判读要点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判断异常心电图的意义 和严重程度。
心电图的记录方法
心电图机是记录心电图的设备,通过 电极片将心脏的电信号传导到心电图 机上,并记录成图形。
心电图的记录需要保持安静,避免干 扰,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心电图的波形解读
01
02
03
04
P波
反映心脏的兴奋传导,正常值 为0.1-0.2mv,时限为0.12-
0.20秒。
QRS波群
反映心脏的兴奋传导和电收缩 ,正常值为0.5-1.0mv,时限
常见心电图识别 及心律失常处理 护理课件
目录
• 心电图基础知识 • 常见心电图识别 • 心律失常处理 • 心律失常护理 • 心律失常预防与保健
01
心电图基础知识
心电图的基本概念
01
心电图是心脏电活动的记录,通 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变化,反映 心脏的功能状态。
02
心电图的波形、频率、振幅等特 征是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脏疾病的 重要依据。
急救护理措施
识别症状
及时识别心律失常的症状,如 心慌、气短、晕厥等。
紧急处理
在紧急情况下,采取心肺复苏 等紧急处理措施,维持生命体 征。
及时就医
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专业 治疗和护理。
心理支持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稳定情绪 ,增强治疗信心。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ppt课件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9e1cb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f.png)
确诊
24
急 性 非
ST 抬 高 型 心 肌 梗 死 心 电 图 演 变
25
心律失常
•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 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 序的异常
• 按其发生原理,区分为冲动形成异 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26
心脏冲动形成与传导系统解 剖及动作电位特征
27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一.冲动形成异常 异常自律性、触发活动 二.冲动传导异常 传导阻滞 、折返
折返是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
28
房性早搏(期前收缩)
• P波提前发生,与窦性P波形态各异;不 完全性代偿间歇居多;QRS波群形态通 常正常,有时也可出现室内差异性传导
房早二联律
29
描述早搏的几个概念
• 偶发:每分钟少于3—5次 • 频发:每分钟5次以上 • 二联律:一个窦性搏动继一个早搏 • 三联律:真性(一个窦性继两个早搏)、假
• 室颤的波形、振幅、频率均极不规则, 无法识别QRS波群、ST段、T波
45
人工起搏心电图
• 脉冲信号波:垂直型、占时短(2 毫秒)的所谓钉样标记
46
窦性心动过缓
• 具有窦性心律的特征 • 窦性节律频率减慢:成人<60次/分
47
窦性停搏
• 窦房结在某个时期内兴奋性降低,不能 产生冲动,而使心房暂时停止活动,称 为停搏或窦性静止
与某些内分泌疾病对心肌的影响 • 在心脏介入治疗及心脏手术中心电监护
3
心电图的组成及命名
4
ST段的判断
近似缺血型
水平型
下垂型
下斜型
5
快速目测法
• 口对口向左走,尖对尖朝右偏
6
正常心电图
临床常见心电图判读ppt课件
![临床常见心电图判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bd3c160c22590103029d96.png)
精选ppt课件47精选ppt课件48
心房扑动:心房波动规则,P波消 失,代之以"F"波,"F"波在II、 III、avF导联清晰,波间匀齐相差 不超过0.02s,"F"波频率在240430bpm,房室传导比例不定,常合 并有不同程度的房室阻滞。
精选ppt课件
49
心房扑动
P波被大锯齿波所替 代,一般心律是整齐 的。除非存在……箭 头所示为心房扑动波。
(二)心肌梗塞图形演变及分期
正常 超急性期 急性期
亚急性期
陈旧期
精选ppt课件
5
超急性心肌梗死
精选ppt课件
6
精选ppt课件
7
精选ppt课件
8
前间壁心肌梗塞
精选ppt课件
9
超急性下壁心肌梗塞
精选ppt课件
10
心内膜下心肌梗塞
精选ppt课件
11
早期复极定义
早期复极综合征为一种临床常见的心
精选ppt课件
60
精选ppt课件
61
精选ppt课件
62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S
A
A-N = = = = = = = = = = = =
N-V
精选ppt课件
22
精选ppt课件
23
➢ III º AVB P波与QRS波各有自己的固有节律, 心室率慢于
心房率 ,QRS波形态及心率取决于心室起搏点的位置:
若起搏点在希氏束分支以上, 则QRS波正常,心室率> 40 次/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形性室性早搏:室性早搏配对时间恒定情况下,同导联室性早搏 QRS形态有两种以上。本图室性早搏配对时间恒定为 0.47s,II、 III导联的室性早搏有Rs、R型两种形态,呈R型者电压高矮也不一 致。
室性心动过速: 图示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其前无P波,宽大畸 形的QRS波连发4个构成短阵室速,阵速频率为125次/分。
室性早搏三联律 每2个正常P-QRS波后有1个室性早搏称为室性早搏三联律。
多源性室性早 搏 有两种以上配 对不等、形态 不同的室性早 搏,称多源性 室性早搏。本 图有2种形态 不同、配对不 一的室性早搏 (分别来自左 心室-左后分支 型与右心室-右 室流出道型), 前两个连发室 早也分别来源 于左右心室。
常见心电图的识别
心率测算
• 心电图的每一个横格代表时间为0.04秒,每一个纵 格代表电压为0.1毫伏.
• 心率的测算: 心率(次/分)=60秒/P-P或R-R间期
• 1大格=5小格(一小格0.04秒x5)=0.2秒
格数 1 2 3 4 5 6
(大)
心率 300 150 100 75 60 50
次/分
急性心肌梗塞
• 特征:坏死型Q波+损伤型ST段上抬+缺 血型T波
• 定位:前间壁 V1-V3
前壁
V1-V4
广泛前壁 V1-V5
下壁
II、III、AVF
高侧壁 I、AVL
正后壁 V7Leabharlann V8、V9右心室 V3R、V4R、V5R
急性高侧壁、广 泛前壁心肌梗死: 患者胸闷2小时就 诊。心电表现为: V1-V5及I、aVL 导联ST段上斜型、 凹面向上抬高 0.15-1.05mV,对应 面II、III、aVF 导联ST段水平型 压低0.125-0.3mV, V1-V4呈典型异常 Q波。
T波改变:本图为 冠心病患者的一 次心电图。其T波 在aVR导联呈负 正双向,II、aVF、 V1-V3导联正向, I、aVL、V5~V6 导联倒置,V4导 联正负双向。完 全不符合正常T波 诊断标准。故本 图诊断心肌缺血
T波改变:本图为高 血压性心脏病患者 的心电图。在aVR 导联T波正向, R 波为主的导联除 aVF导联外,T波 均不正常。II导T波 切迹,I、aVL、 V4-V6导联倒置、 V3导联正负双向。 V2导联QRS虽呈S 波为主,但V1已正 向,V2呈双向也属 不正常。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P-P整,R-R整,心房率85次/分,心室率48次/ 分, P波数多于QRS波数,P波与QRS无关,QRS为0.09s(室上性)。诊断 1、窦性心律。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3、交界性逸搏心律。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P-P整,R-R整,P波数明显多于QRS波数,P 波与QRS无关,QRS可为正常(交界性逸搏),也可为宽大畸形 ≥0.12s(室性逸搏)。本图心房率78次/分,心室率41次/分,QRS 宽大畸形(室性逸搏心律) 。
QRS-T 波群。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 速 全图P波不清,R-R整 齐,心室率>160次/分, QRS为室上性。 本图 心室率171次/分,符 合上述条件。
心房纤颤
P波消失,代以 节律不整、大小 不等、形态不一 的f波, f波频率 约360~600次/分, R-R绝对不规则, QRS为室上性 。 本图明显f 波, 频率460次/分 , R-R绝对不规则。 平均心室率110次 /分,QRS时限正 常,Q-T间期正 常,无明显ST-T 改变。
右房肥大:本图为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电图,II、III、aVF导联的P 波呈高尖形,P波电压0.25~0.35mV。
左心室肥大:V5导联R波电压增高,V1导联S波加深, RV5=5.0mVSV1=1.8mV,RV5+SV1>6.8mV,V4~V6导联ST段压低 0.1-0.15mV。
正常T波:
①aVR导联应倒置; ②I、II、V4~V6导联 必需正向并大1/10R; ③aVF、V3导联以R 波为主时也应正向; ④III、aVL、V1、V2 导联可正向、低平、 双向或倒置。
急性下壁、正后壁与右室心肌梗死。II、III、AVF、V7-V9、V4R 导联ST段弓背型或凹面向上抬高0.1-1.0mV,I、AVL、V1-V5导ST 段压低0.15-1.10mV。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0.20s,固定。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本图心房率96次/分,心室率80次/分,P-R间期 逐渐延长,每3~4个P波有1个P波后QRS波脱漏,呈3:2~4:3下传。
二度II型房 室传导阻滞 P-P整,RR整,数个 P波有1个未 下传心室, 下传的P-R 恒定,QRS 为室上性。 本图2个P波 有1个下传 (2:1), 下传的P-R 间期固定 0.14s,心房 率96次/分, 心室率48次 /分。
室性早搏:有提前出现的QRS-T波群,其前无相关P波,QRS宽大 畸形,时限多数大于0.12s,继发S-T段与T波和主波方向相反,代偿 间歇完全。本图可见3个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其前无P波, 其后有逆性P波,代偿完全,QRS在胸导联呈左束支阻滞图形,II、 III、aVF呈R型,aVL、aVR呈QS型。
尖端扭转性室速。又称“室颤前奏型室速”、“多形性室扑”。一 般频率240~300次/分。特征表现为扑动波尖端围绕着基线上下扭转。 本图频率约 330~ 260次/分,扑动波尖端围绕着基线上下扭转。
心室颤动、室扑(心脏骤停主要表现)。A 细颤(390次/分),无 完整的QRS-T波群,表现为不规则的颤动波,电压小于0.5mV ;B 粗颤(350次/分),表现为不规则的颤动波,电压大于0.5mV;C 室扑(140次/分),呈典型的正弦波。(一般室颤250~500次/分, 室扑150~250次/分)。
正 常 心 电 图
窦性心动过速 :符合 窦性心律,心房率 >100次/分,称窦性心 动过速。本图aVR导 联P波倒置,I、II、 aVF、V4-V6导联P波 直立。
窦性心动过 缓;符合窦 性心律标准, 心房率<60 次/分。 本图心房率 55次/分, P-QRS-T等 均无明显异
常改变。
房性早 搏:每隔 2个窦性 心律出 现1个提 早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