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一、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一)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NA数)比原来的减少了一半。

2、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但X和Y也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的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1个四分体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分子DNA。

(二)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各时期特点:间期(准备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减Ⅰ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减Ⅰ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Ⅰ末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DNA减半;减Ⅱ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布;减Ⅱ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减Ⅱ末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精子细胞。

精子细胞变形成精子。

(三)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异同:相同点:与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染色体、DNA分子变化过程与特点完全相同。

不同点:①、精子形成时两次分裂都是均等分裂,产生四个精子细胞。

卵细胞形成时两次都是不均等分裂(但第一极体分裂成两个第二极体时是均等分裂),只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②、精子细胞须经变形才成为有受精能力精子,卵细胞不需经过变形即有受精能力。

③、精子在睾丸中形成,卵细胞在卵巢中形成。

在动物的精 (卵)巢中,精(卵)原细胞可以进行两种分裂方式,如果进行有丝分裂,形成的仍然是精(卵)原细胞,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是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

(四)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识别、融合的过程。

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子(成熟配子)
相同点
染色体的变化行为相同
3.减数分裂的概念
范围 时期
进行_有__性__生__殖__的生物 原始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只复制_一__次__,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 特点
程中连续分裂_两__次__
结果 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4.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装片
可以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二)减数分裂Ⅰ与减数分裂Ⅱ的比较
项目 着丝粒 染色体数目 DNA数目 染色体主要行为 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Ⅰ 不分裂
2n→n,减半 4n→2n,减半 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

减数分裂Ⅱ 分裂
n→2n→n,不减半 2n→n,减半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无
(三)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的比较
答案:C
[归纳拓展] 细胞分裂过程中引发相关物质数量变化的四大原因
微课题(二)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辨析比较 [系统深化知能]
实质
精子和卵细胞二者的_细__胞__核___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结果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_体__细__胞__中的数目
一、判断正误——从微点上澄清概念
1.染色体易位和数目的变异类型理论上均可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光学显微镜
观察到。
( √)
2.人类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粒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 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场所 时间 细胞质分裂 是否变形
睾丸(曲细精管) 初情期 均等分裂 _变__形__
卵巢 胎儿时期(性别分化以后)和初情期以后 卵母细胞_不__均__等_分裂;极体_均__等_分裂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 受精作用)(同步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2课时 受精作用)(同步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2)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
自主预习·悟新知
二、配子中染色体组的多样性
1.原因
时期
图像
染色体行为
减数分裂Ⅰ前期
.
四分体中的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可能发生互换
减数分裂Ⅰ后期
.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⑤____________
C
[解析] 一个卵细胞只能与一个精子受精,C错误。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 精子被释放出来以后,移向退化的助细胞的合点端,营养核被留在后面。一个精子从助细胞的合点端缺乏细胞壁的部位进入卵细胞。由于精子和卵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可以看作活体状况下的原生质体融合。精子通过与卵细胞的细胞膜相互融合进入卵细胞后,精核与卵核融合,产生合子,继而形成胚。另一个精子也通过细胞膜融合的方式进入中央细胞,精核与两个极核融合,产生胚乳。这一过程称为双受精。在双受精过程中,核的融合始于雌雄配子核膜的融合,随后双方的核质融为一体。双受精是被子植物受精过程的最后阶段。
4.受精作用的实质是什么?受精作用有什么意义?
提示 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例2 下列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 的细胞质B.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C.整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内,完成受精作用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对点练1.下图表示染色体组成为 的生物产生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组合分析,在不考虑互换和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相关叙述<zzd>不正确</zzd>的是(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请找出图中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ab、ab’、a’b、a’b’
2.交叉互换:四分体中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 发生一部 分对等交差互换 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 遗传物质的重组。
卵原细胞
联会,形成四分体 初级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第 二 极 体
卵细胞Biblioteka 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比较 细胞质分裂
解析:选A。XXXY个体的出现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变异可以为生 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根据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XbY,可以判断 为父亲的XB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又同时 存在XBXB,可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基因B的X染色体未分离,综 上,XXXY个体的出现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均异常导致, B错误;人体的正常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在产生异常配子XBXBY的同 时,产生的另外三个配子是Y、O、O(代表不含性染色体),则4个配子 中染色体数分别是25、23、22、22,C错误;异常配子产生过程中,在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细胞中,含XBXBY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染 色单体最多(50条),但此时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而在减数第二次分裂 后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不含有染色单体,D错误。
下图是某生物(2n=8)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细胞核内 染色体及DNA相对含量变化的曲线图,试分析:
A→B
B→C
C→D
图示
对应减 减数第一 数分裂 次分裂前
时期 的间期
对应有 丝分裂
时期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和减数第二次分 裂的前期、中期
前期和 中期
减数第二 次分裂后 期
后期
D→E
减数第 二次分 裂末期

【课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课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温故知新
问题探讨
在腐烂的水果周围常可看到飞舞的 果蝇。果蝇的生长周期短,繁殖快, 染色体少且容易观察,是遗传学上 常用的实验材料。 右图是黑腹果蝇雌雄个体的体细胞 和配子的染色体是示意图。
讨论: 1、配子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差别?
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2、针对插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或猜想?
A.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B.一个卵原细胞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C.初级卵母细胞进行不均等的细胞质分裂 D.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后需要经过变形才能形成卵细胞
二 受精作用
探究·实践 建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
• 需要模拟的对象:细胞、染色体
细胞——白色或浅色的纸张
2
34
一个四分体 = 1 对同源染色体 = 2 条染色体
= 4 条染色单体 = 4 个DNA分子。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
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
注意: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含有同源染色体,
但是不联会,也不出现四分体和互换
a a, b b, 染色体互换示意图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练习
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B
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 色体 B.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一定相同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 染色体 D.一个四分体一定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但一对同源染色体不 一定形成四分体
练习
与精子的形成相比,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不会出现的是( D )
分 析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来源、减数分裂异常的分析
1、根据配子染色体特点判断配子来源(以精子为例)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受精阶段
①精卵相遇→顶体反应 (释放顶体酶,穿越 放射冠和透明带)
放射冠
(卵丘细胞)
透明带
卵细胞膜 第一极体
②精子接触卵细胞膜→透明带反应
(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
③精子入卵→卵细胞膜反应
(防止多精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
释放顶体酶,溶解 顶体酶将透明带 卵丘细胞之间物质 溶出一条孔道
①精卵相遇,发生顶体反应,精子穿入 放射冠,接触并穿越透明带
过程相似点: 减II和有丝过程相同,都是通过着丝点分裂,将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最大区别:
减II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有同源染色体。
精细胞




精细胞


精细胞经过变形成为精子










变形
精 子


尾部

头部
(细胞核)
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分裂阶段的比较
项目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②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同源染色体:
①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长度和着丝点位置相同) 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一般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对同源染色体
思考:所有同源染色体的大小 都相同吗?
不一定,例如人体的X和Y是一对同源 染色体,但大小不相同。
能联会的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考点二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Copyright © 2018 芃苇_PengV. All Rights Reserved.
考点二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比较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实现基因重组和变异,促进物种的多样性和进化。
02 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的定义
受精作用
是指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 过程,是繁殖后代的重要环节。
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
受精卵的形成
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后,形成一个新的 细胞,即受精卵,标志着新生命的开 始。
精子通过识别卵细胞的特异分子,与 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目录
• 减数分裂 • 受精作用 •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联系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异常情况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科学研究
01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的定义
减数分裂是细胞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 ,主要发生在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和 卵原细胞)中,其目的是为了产生成 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自然选择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发生的遗传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基础,有助于 物种的进化。
适应性进化
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物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提高生存和繁衍能 力。
04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异 常情况
减数分裂异常
染色体数目异常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可能出现异常,如染色体数目增多或减少,导致遗 传物质的不平衡。
实验法
通过设计实验来观察减数分裂 和受精过程中细胞的变化,以
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模型建立
利用动物模型或细胞模型来模 拟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以便 更好地理解其机制。
分子生物学技术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 敲除、基因转录分析等,研究 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的分子 机制。
临床研究
通过临床研究,观察人类生殖 过程中减数分裂和受精的异常 情况,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和
受精作用的过程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生物体繁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过程。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中染色体的减少和重新组合的过程,而受精作用是指两个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融合。

这两个过程共同作用,保证了生物的遗传信息能够在繁殖过程中传递和遗传,从而维持种群的多样性和进化。

以下是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详细介绍。

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中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在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过程。

在原细胞分裂的基础上,减数分裂经历两次细胞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生殖细胞。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减数分裂一和减数分裂二在减数分裂二中,与有丝分裂类似,细胞核再次分裂并形成四个单染色体的生殖细胞。

这两个过程一起组成了减数分裂,最终形成四个单倍体的细胞。

受精作用是指两个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融合,形成一个受精卵。

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受精或合子形成。

受精发生在动物和植物的繁殖中,是有性生殖的重要过程之一受精作用发生在生殖细胞结合的过程中,一般涉及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精子是雄性生殖细胞,由雄性生殖系统中的生殖细胞形成。

卵子是雌性生殖细胞,由雌性生殖系统中的生殖细胞形成。

精子和卵子都只有一个单倍体的染色体组成。

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一般在雌性体内发生,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随后会发育成为一个新的生物体。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是经过减数分裂减半的,保证了下一代细胞的遗传信息和基因组的稳定。

受精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新的个体的形成,其遗传信息是来自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同作用,保证了生物体在繁殖过程中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组的稳定。

减数分裂通过重组和交换遗传物质来产生新的染色体组合,增加遗传多样性;受精作用通过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产生新的个体,维持了物种的存在和进化。

这两个过程相互补充和促进,确保了生物体繁殖的成功和后代的遗传多样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优秀课件: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4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优秀课件: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42张PPT)
分裂过程中 细胞名称
2N→N(减半)
2N→4N→2N
0→4N→2N
精(卵)原细胞 ↓
初级精(卵)母细胞 ↓
次级精(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N→2N→N(不减 半)
2N→N
2N→0
次级精(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 精(卵)细胞 (第二极体)
要点探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和染色单体的
数量变化柱形图如下(以二倍体生物的精子形成过程为
要点探 究跟踪训练
1.右图为基因型为aaBbCc的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 据此可确认该细D胞( )
A.发生过基因突变
B.将形成四种配子
C.是次级精母细胞
D.没有同源染色体
要点探

名师点睛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几个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
(1)如果细胞内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则核DNA分 子数=染色单体数;如果细胞内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则核DNA分子数=染色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4)图2中丙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 于________期。
要点探 究
(5)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如果
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__。若M的
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第12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考点一 次
减作数分用裂和受精作数用 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生物体的性
受精卵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因而增加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
存(3)在精同子源与染卵色细体胞,发但生不膜联的会融、状合不,主分这离体要、现无了是染细由色胞体膜染互的换结色现构体象特性上——的具遗有一传定的物质控制的,因 了遗传的多样性
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换)
项目
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1个精原细胞
2n种
1个雄性个体
2n种
1个卵原细胞
2n种
1个雌性个体
2n种
2种 最多2n种 1种 最多2n种
考向一 围绕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过程,考查生命观念与科学思维能力 1.(2021辽宁沈阳36中高三期初测试)下列有关玉米(2n=20)减数分裂的叙述, 正确的是 ( D ) A.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就是一个四分体 C.减数分裂Ⅱ过程中发生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D.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10种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
色体分离,并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使得每个次级精母细胞只得到初级精母细
胞中染色体总数的一半 。
2.(必修2 P25探究·实践拓展)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①非同源染 色体的自由组合;②联会时,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 交换 。
3.(必修2 P27正文拓展)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 卵的过程。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 精子和卵细胞膜上的糖被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色体的
;②联会时,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

【课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课件】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6.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 律的曲线和分裂过程中各分裂图像之间 的对应关系图。其中错误有
√ A.0处 B.1处 C.2处 D.4处
随堂检测
7.如图所示,图Ⅰ是某动物细胞(2n=4)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图Ⅱ中①~ ④表示该动物有性生殖时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b、c分别表示某时期 一个细胞中三种物质或结构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 C.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存在 0 或 1 或 2 条 X 染色体
√D.若 a 与 c 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 b 与 d 可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 精子中
随堂检测
12.(2022·重庆长寿区高三模拟)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受精卵
③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④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某同学总结了四条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其中不正确
的是( C )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和正常体细胞中的DNA分子数相同 B.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C.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相同 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和着丝粒数相同
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分子
一、减数分裂过程中相关曲线变化
间期
有丝/MⅡ 后期 MⅠ 后期
末期
随堂典检题应测用
1.如图表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核DNA含量的变化。 下列各项中对该图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d~e的初期 B.f点染色体数目又出现短时间的加倍 C.e点同源染色体分离,f点染色体的着丝

2-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2-1-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4n→2n
无 分裂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 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 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n→2n→n 2n→n 2n→0
五、减数分裂
巩固练习
精子形成的顺序依次是:
4→ 5 → 7 → 2 → 9 → 6 → 8 → 10 → 1 → 3
1
2
3
4
5
6
7
8
9
10
五、减数分裂
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C.只有同源染色体才能配对
D.配对后形成的每个四分体含有4个核DNA分子
2.若某动物的精子内含有10条染色体,它体内的一个细胞含有20条染色
体,且不存在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可能正在
A.进行有丝分裂 C.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B.进行减数分裂Ⅰ
√D.进行减数分裂Ⅱ
随堂练习
3.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减数分裂Ⅰ前期,④与⑦、⑤与⑥联会,形成两个四分体
三、减数分裂Ⅰ VS 减数分裂Ⅱ
比较项目 分裂前的间期 DNA的复制与否
同源染色体 着丝粒变化
染色体主要行为
染色体数目 核DNA数目 染色单体数
减数分裂Ⅰ
减数分裂Ⅱ
复制
不复制
有 不分裂 ①同源染色体联会; ②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 体可以发生互换;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 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n→n
4n→2n
【注意】 ①人类性染色体X和Y是同源染色体, 但形状大小不相同
②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但不发生联会,即同源染色体只在 减数分裂发生联会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 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 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

知识总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名词解释

知识总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也叫成熟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方式。

其二倍体原始生殖细胞内染色体复制一次之后,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从而使得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减数分裂有三种类型:合子减数分裂、配子减数分裂、居间减数分裂。

【前减数分裂】前减数分裂期是指原始生殖细胞(如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进入减数分裂之前的间期,分为G1期、S期和G2期。

前减数分裂期的S期持续时间长于有丝分裂间期的S期,但只合成全部染色体DNA的%,其余DNA在偶线期合成。

G2期是原始细胞由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发展的转变时期,也是原始升值细胞由非同步性有丝分裂转变为同步性的减数分裂的时期。

【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Ⅰ是原始生殖细胞经过同源染色体分离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

可划分为前期Ⅰ、中期Ⅰ、后期Ⅰ和末期Ⅰ。

【前期Ⅰ】前期Ⅰ持续时间长,结构变化复杂,通常又细分为细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

【细线期】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

有若干染色体进行配对,配对是靠两条同源染色体之间沿长轴形成联会复合体实现的,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使细胞染色体由2n条单价体变成n条二价体。

此外,大约%的DNA在偶线期合成,这部分DNA与同源染色体的精确配对有关。

【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每两条同源染色体,都分别来自雌雄生殖细胞,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且它们在形态大小及遗传结构上都是相似的。

且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要进行联会,形成四分体。

在减数分裂第一次的后期,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开始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彼此发生分裂,分别向两极移动(这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基础),经末期形成的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即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这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联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要进行配对的现象。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最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最全

染色体复制后,形成四份染色体准备进入第一次分裂,分成两个染色体组。
3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第一次分裂后,染色体组分别进入细胞的两个子细胞,分裂成为四个细胞。
4
减数分裂的特点和规律
பைடு நூலகம்
减数分裂的特点包括染色体的变化和分离,以及染色体的交叉和重组。
受精作用的过程和特点
1
受精作用
受精作用发生在雌性生殖系统内,雌 性生殖细胞和雄性生殖细胞结合,形 成受精卵。
彗星座和流星雨的区别
彗星座
彗星座是彗星的碎片,会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以固 定的轨道出现,可见光明亮度较低。
流星雨
流星雨是由彗星的尘埃云在地球轨道上燃烧而成, 形成明亮的流星,通常在特定月份发生。
对话
小明: 小红:
你知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区别吗?
当然了,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特殊形式,它 使得生物细胞减少染色体数目,形成性细胞。 而受精作用则是雌性生殖细胞和雄性生殖细胞 结合的过程,形成受精卵。
受精作用的概述
1 定义和过程
2 目的和重要性
受精作用是生物繁殖过程中,雌性生殖细 胞和雄性生殖细胞结合的过程,形成受精 卵。
受精作用的主要目的是结合两个亲本的遗 传物质,保证物种的遗传连续性和多样性。
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1
减数分裂的阶段
减数分裂包括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两个阶段。
2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最全
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全过程,从定义和目的到过程和特点。深入介绍 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以及染色体的交叉和重组。
减数分裂的概述
定义和过程
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过程,通过两次分裂将有丝分裂中的四份染 色体减少到二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Ⅱ

次级卵母细胞

MⅡ后期
MⅡ中期
MⅠ后期
MⅠ 末 期
第一 极体
次级 卵母 细胞
MⅡ前期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卵细胞的形成与精子形成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①1个精原细胞产生__4__ 个精子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精子(父方)

卵细胞(母方)
一对同源染色体
受精 ①②
体细胞中是含 有同源染色体 的。
一对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减数分裂Ⅰ前期: ①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四分体时期
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
一个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
枣庄三中 任浩
8条
4条
雌配子
雄配子
受精卵
父亲 减 精子
(46条)数(23条) 分
受精 作用
受精卵
有丝分裂 细胞分化
个体
母亲 裂卵细胞
(46条)
(46条)
(46条) (23条)
本节聚焦:
1、减数分裂的含义是什么? 2、配子的形成为什么必须经过减数分裂? 3、减数分裂是怎样进行的?
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 分裂成四 个精细胞。
变形过程

不属于减

数分裂
尾部
头部 (细胞核)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间期
精子
MⅠ前期
精细胞
MⅠ中期
次级精母细胞
MⅠ后期
MⅠ 末 期


MⅡ


MⅡ后期
MⅡ中期
MⅡ前期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
(1)1个精原细胞 1 个初级精母细胞 2 个次级 精母细胞 4 个精细胞 4 个精子。
同源染色 体分离, 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 组合
一个初级 精母细胞 分裂成两 个次级精 母细胞。
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之间通常没有 间期,或者间期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减数分裂Ⅱ
次级精母细胞
MⅡ 末
精 细


MⅡ前期
无同源染 色体,染 色体散乱 分布。
MⅡ中期
着丝粒排 列在赤道 板上。
MⅡ后期
着丝粒分裂,染 色单体分开成为 子染色体并分别 移向细胞的两极。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场所: 卵巢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 胚珠(被子植物)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卵原细胞
退第 化二 消极 失体
卵细胞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2、过程:
初级卵母细胞
MⅠ前期
MⅠ中期
第一极体
真核生物的三种分列方式: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体细胞
减数分裂
生殖细胞(配子)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下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图,请按照先后顺序进行排序。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间期
前期
中期
①DNA复制 ②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③细胞适度生长
精子
(成熟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减数分裂Ⅰ
间期
MⅠ前期
MⅠ中期
MⅠ 末 期
MⅠ后期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①细胞体积增大 ②染色体复制 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数分裂Ⅰ,
原因 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

(3)减数分裂Ⅰ 有 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Ⅱ 无 同 源染色体。有丝分裂 有 同源染色体。
(4)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Ⅰ的 前 期和 中 期。
(5)减数分裂 没有 细胞周期。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减数分裂Ⅰ前期: ①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B2 B1
A1 A2
初级精母细胞
A1和A2、B1和B2各为一 对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同源染色体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X、Y大小不同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卵原细胞:
曲细精管
产生
精原细胞
有丝分裂——增加自身数量
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生殖 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特殊的体细胞)
染色体复 制一次, 细胞连续 分裂两次
减 数 分 裂
精细胞 变形
减数分裂Ⅰ(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Ⅱ (减数第二次分裂)
末期
膜仁消失 显两体
形定数晰 赤道齐
后期
两消两现重开始
粒裂数加均两极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பைடு நூலகம்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细胞周期
适用对象 ——连续分裂的细胞
起止 ——从上一次细胞分裂结到本次细胞分 裂结束
阶段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减数分裂Ⅰ中期:①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
央的赤道板两侧 ②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附着在 纺锤丝上。
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B2
B2
A1
B1
A2
B1
A1
B2
A2
B1
A1 A2
B1
A1
B2
A2
减数分裂Ⅰ末期:两组染色体到达细胞的两极后,一
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之间的关系 1和1’互为姐妹染色单体
1 1’
1 1’
着丝粒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1、场所: 睾丸 (人和其他哺乳动物) 精巢 (低等动物) 雄蕊(被子植物)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①经过减数分裂Ⅰ细 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减半。
②次级精母细胞中不 含同源染色体。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Ⅰ
精原 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MⅠ 末 期
间期
MⅠ前期
MⅠ中期
MⅠ后期
①染色体复制 ②细胞体积
增大
①同源染色体 联会
②四分体中的 非姐妹染色 单体可以发 生交叉互换
各对同源染 色体排列在 细胞中央的 赤道板两侧
以发生交叉互换 姐妹染色单体
四分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非同源染色体间)
非姐妹染 色单体(同源染色体间)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 =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 个核DNA分子
一个四分体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45张PPT)
减数分裂Ⅰ前期: ①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②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可 以发生交叉互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