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中考化学 第四单元第2课时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精练精析(含中考示例)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课件 人教新课标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课件 人教新课标

误区.案例剖析
【典例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 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易错角度】A、B、D
【错因分析】
【参考答案】C
【解析】(1)丹桂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2)由图示可以看出反应物为甲烷和氧气,反应物中化合物 的化学式为CH4,生成物中水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个数比为 2∶1。从微观角度可以得出: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 目不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 的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3)元素符号错误的是硅,第二个字母应小写,改为“Si”;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质子数为8,在化学反应 中易得电子。(4)由图示可以看出是NaOH与盐酸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当恰好完全 反应时,溶液是氯化钠溶液,其中粒子为:Na+、Cl-、H2O。
策略.专家指导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 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 变化和现象。
2.知道原子的构成,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和联系,同 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知道元素组成物质,记住且会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 符号;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典例1】(2011·滨州中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 个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初三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知识精讲 湘教版

初三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知识精讲 湘教版

初三化学复习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知识精讲湘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复习物质的组成与构成二. 重点、难点:重要知识点、考点的复习与整理(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和化学式15.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元素。

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原子或离子的元素种类。

①大部分单个的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一种单质,但H N O Cl等符号不能表示单质,它们的单质是:H2N2O2Cl2②地壳中元素按质量分数由多至少前四位是:O氧Si硅Al铝Fe铁。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③化学的“语法”:“某分子”由“某原子构成”。

“某物质”由“某元素组成”或“某某分子构成”(金属单质、稀有气体讲某原子直接构成)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元素、物质都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④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下列粒子有相同的核电荷数:(1)H2和He (2)CO、N2和Si (3)O2和S (4)OH-和F-元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16. 粒子:如原子、离子、分子、电子、质子等,它们都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可表示个数。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由原子直接构成;非金属单质、非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化合物中既有金属元素又有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

17. 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例: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18.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构成:原子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

在不显电性的粒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注意: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2013版中考化学(沪教版)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第4章 认识化学变

2013版中考化学(沪教版)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第4章 认识化学变

验②、④的差别在于实验④的温度高,实验③、④的差别在于
实验④中通入了空气,故B符合题意。
二、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比较
【误区警示】 通常的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
的氧化反应;但并非所有的燃烧都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如氢气
可以在氯气中燃烧;镁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等。
【典例2】下列说法: 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 ②燃烧一定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④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
状、氧气的含量等需相同,然后通过对比在温度不同而其他条 件相同的情况下燃烧能否发生,从而确定温度对燃烧的影响。 3.实验探究常用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实验探究中往 往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在控制变量法的基础上,运用对比法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4.实验的方式 (1)分项实验:可以把三个条件分设成三个实验,一个实验检
生产、运输、使用、储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要严禁烟火,防
止撞击和高温。
3.常见安全标志
禁止烟火
当心火灾
当心爆炸
【甄别·判断】
1.燃烧属化学变化,一定有氧气参与。( × )
提示:有些燃烧没有氧气参与其中,如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 的燃烧。 2.只有燃烧反应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 ) 提示:燃烧反应一定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但其他反应也可
【特别提醒】只有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燃烧才能发生。
【思考感悟】凡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的过程一定属于燃烧吗? 提示:不一定。燃烧一定能产生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有发光发
热现象产生的过程不一定属于燃烧,如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是
由于电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属于燃 烧。

2013届九年级化学人教新课标版上册《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各章节教学案

2013届九年级化学人教新课标版上册《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各章节教学案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复习要求]: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考点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的认识(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2、相对原子质量:⑴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开放探究]1.道尔顿在著作中说:“一切物质都是由数量巨大的、极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间通过引力互相结合,我们不能创造原子,不能分裂原子,我们能实现的变化,无非把原先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分开,或原先分开的原子结合起来。

”有人对其观点作如下修正,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一切物质”应改为“有的物质”。

②“变化”只能指“化学变化”而不能指其他任何变化。

③不能“创造”或“分裂”原子应指明不能用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方法“创造”或“分裂”原子。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2.填写下表,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通过下表,相对原子质量=(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达标训练]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A.分子 B. 原子 . 质子 D.电子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 中子数 B.电子数 C.原子数 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3.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2 g B. 1/12 g C.12 D.1.66×10-27 kg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5.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①通常是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正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但却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正确的是()A.②④⑥ B. 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其他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相比较所得的比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7.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和核外带________电的________构成的,由于它们所带的电荷________,电性________,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014年复习参考】2013版中考化学(沪教版)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

【2014年复习参考】2013版中考化学(沪教版)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

提示: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因此,
10%的含义是指每100 g食盐溶液中含有10 g食盐,90 g水。 4.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小。( × )Leabharlann 转移。物质的溶解性 1.概念
一种物质(溶质) 溶解在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种物质(溶剂) 中的_____ 能力 。 _______________
2.影响因素 溶质 和_____ 溶剂 的性质、_____ 温度 。 _____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判断依据:
(2)二者转化的条件和方法:
(2)熔点和沸点:少量的固体溶解于水,使稀溶液的凝固温度
降低 ,沸腾温度_____ 升高 。 _____
【思考感悟】1.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吗?
提示:不一定。均一、稳定的液体可能是纯净物,如水,而溶液
属于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就是蓝色溶液。 2.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和用洗涤剂清洗油污的原理相同吗? 为什么? 提示:不相同。汽油清洗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洗涤剂清洗油污属
出现较多固体时 ,停止加热,利用_____ 余热 (3)加热到蒸发皿中_______________
将液体蒸干。
坩埚钳 夹持,小心地放在_______ 石棉网 上。 (4)热的蒸发皿应用_______
【思考感悟】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可以使任意不饱和溶液转化
为饱和溶液吗? 提示:不是。只有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的物质才可以通过 降温的方法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增加 溶质、_________ 蒸发溶剂 或_____ 降温 _____
升温 增加 溶剂或_____ _____

【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中考化学 阶段质量评估(二)精练精析 沪教版

【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中考化学 阶段质量评估(二)精练精析 沪教版

阶段质量评估(二)第3、4章(60分钟 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S-32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是( )2.(2011·某某中考)2011年3月,日本近海强震引发的海啸,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件,导致周边环境出现碘131超标,碘131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31。

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31B.127 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0 g冰融化变成100 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镁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镁的质量,所以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12 g碳在40 g氧气中完全燃烧一定生成52 g二氧化碳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2+——钙离子3————2O——2个水分子5.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 )6.(2012·某某中考)人体吸入的O2有2%转化为活性氧,它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

我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的Se(硒)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4 C.+6 D.-27.(2012·某某中考)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厨房天然气管道着火,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8.电子数相同,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它们可能是( )A.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B.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C.两种不同的分子 D.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9.(2012·眉山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水淋湿的自行车,先用布擦净后再用带油的布擦4中碳元素为+4价1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P+O2点燃P2O5B.3CO+ Fe2O3高温2Fe+3CO2↑2SO4+CuCl2====CuSO4↓+2NaCl3△Na2CO3+CO2↑+H2O11.如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C.X属于非金属元素D.X与Cl形成的化合物为XCl12.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

【2014年复习参考】2013版中考化学(沪教版)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

【2014年复习参考】2013版中考化学(沪教版)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
所示。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集气瓶口,若木条 熄灭 向上排空气法
伸入液面以下 从长颈 漏斗中排出 正放
【思考感悟】 1.实验室能否用浓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提示:不能。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会使制得
的二氧化碳不纯;不能用硫酸,是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 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碳酸钙的表面,阻止反应的继
二氧化碳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 1.用途 不燃烧 ,也___________ 不支持燃烧 ,且密度 (1)用于灭火:是因为CO2_______
比空气大 。 _________
(2)制冷剂、人工降雨: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升华时吸 收大量的热。
(3)参与光合作用,作气体肥料。
(4)作化工原料。
2.温室效应 (1)成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 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 发,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上升。 (2)危害: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 化。 化石燃料 的使用;使用_____ 清洁 型能源;大 (3)缓解措施:减少_________ 量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等。
提示:因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解于水,因而需用向
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D装置收集时,二氧化碳气体应从a端进 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因水需从a端被排出,故氧气应
从b端进入。
【典例】(2012·兰州中考改编)图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
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续进行。
2.实验室能否用碳酸钠或纯净的碳酸钙粉末代替石灰石制取 CO2 ?
提示:不能。因它们与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便于控制,不利

【 复习参考】 版初中化学(人教版通用)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第四单元第1课时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 复习参考】 版初中化学(人教版通用)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第四单元第1课时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解析】选A。本题考查有关原子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应 明确:(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能 再分;(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原子中,质子 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4)原子中,原子核的体积很小, 电子在原子核外作高速运动,故原子的体积由电子决定,原子 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由此分析,A选项错误。
速率加快
【解析】选A。本题考查微粒的性质,解答本题需要明确微粒 的三个性质:微粒很小、不断运动、微粒之间存在间隔。水银 球受热体积膨胀,汞原子本身的体积没变,而是汞原子间的间 隔变大。
3.(2012·滨州中考)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微粒之间有间隔 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D.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3.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吗? 提示:不一定。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是8个 (He是2个),但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和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的最 外层电子数也可以是8个。
物质的组成 1.元素 (1)概念。 具有相同_核__电__荷__数__(即核内_质__子__数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在地壳中的含量。 居前四位的元素为:_氧__、__硅__、__铝__、__铁__(由多到少的顺序)。
5.(2012·宜宾中考)201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 生产的药用胶囊里重金属铬(Cr)超标,即震惊全国的“毒胶囊” 事件。已知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2。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 B.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2 C.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铬原子呈电中性
2.(2012·成都中考)下列生活中常见现象用微观粒子特性解释 不正确的是()

2013版中考化学(沪教版)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第4章 认识化学变

2013版中考化学(沪教版)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第4章 认识化学变

含氧元素,所以无法判断有机物是否含氧元素。
二、对化学反应类型的正确解读 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2.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得、失氧分类
【特别提醒】 (1)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是从反应物与生成物种类的多少进行判断,而氧化反
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所以两种反应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反 应进行分类,因而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同样,氧化反 应也不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2)复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
3.书写步骤 写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配平化学方程式

标明化学反应的条件,标出生成物的状态,把短线
改为“====”
4.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1)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 (2)计算步骤:简记为六步骤。即:
【思考感悟】配平化学方程式时,为使左右两边同一元素的原 子个数相等,能否改变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
质量关系,而水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
2.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说明石蜡由碳、氢、氧三 种元素组成。( × )
提示:由于蜡烛燃烧时氧气参与了此反应,故生成物中的氧元
素可能来自氧气。
3.已知反应A+B====C,现有a g A和b g B使其发生反应,则生 成C的质量等于(a+b) g。( × )
种类 没有改变,_____ 数目 没有增减,_____ 质量 也没有变化。 的_____
【思考感悟】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提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需在
密闭装置中进行。
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 来表示_________ 化学反应 的式子。 1.定义:用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中考总复习资料: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中考总复习资料: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docx

课题1 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为核电荷数。

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构成原子的粒子一般是质子、中子、电子。

构成原子的必要粒子是质子和电子,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

4.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5.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二、相对原子量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量(A r)。

注意:相对原子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量的计算公式:12112r⨯=原子的质量碳一个原子的质量A电子的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Ar≈质子数+中子数课题2 元素一、元素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二、元素符号1.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元素名称的一般规律:“钅”表示金属,“石”表示非金属固体,“气”表示非金属气体。

三、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

每一纵行叫做族,在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共有16个族。

第8、9、10行为一族。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课题3 离子一、核外电子的排布1.核外电子的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2.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属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二、离子的形成1.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2014年复习参考】2013版中考化学(沪教版)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

【2014年复习参考】2013版中考化学(沪教版)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

3.单质化学式的读写方法
Fe He

氖气 碳
S
小数字 O2 N2
氢气
化合价 1.化合价 (1)含义:体现化合物中不同元素原子数目比值关系的数值。 正上方 用“+n” (2)表示方法:通常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_______ 水中氢元素的 或“-n”表示,n为1时不能省略。如 H 2 O 表示_____________ 化合价为+1价 。 _____________
【思考感悟】
1.元素化合价与离子符号在表示方法上有何不同?
提示: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值在后, 数值为1时不能省略;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
且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值为1时省略不写。
2.一种元素在同种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是否一定相同? 提示:不一定。如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3价和+5价。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相对原子质量
3.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两种或 同种元
两种

两种以上
元素

并列 从属
【思考感悟】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请举例说明。
提示:不一定是单质,还有可能是混合物,因为一种元素可以
形成多种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
2.氧化物与含氧化合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属于含氧化合物,而含氧化
第2节 物质的组成及表示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1.元素和元素符号
(1)元素:
核电荷数 即_______) 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 ①概念:具有相同_________( 称。 金属元素 、___________ 非金属元素 、_____________ 稀有气体元素 三大 ②分类:分为_________ 类。

xx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复习提纲.doc

xx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复习提纲.doc

XX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复习提纲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妙复习提纲一、原子的构成: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二质子数, 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二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3、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二、相对原子质量:一一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二某元素原子的实际质量/ 注意:、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它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2、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 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X10-27kg.三、元素:、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地壳中各元素含量顺序:oSiAlFe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3、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4、元素和原子比较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区分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意义?即讲种类,有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使用范围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举例如: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女口;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联系元素的最小粒子元素原子一原子的总称5、元素符号的意义: A.表示一种元素.表是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o的意义:可以表示氧元素,也可表示一个氧原子.6、元素符号的书写: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7、元素的分类8、元素周期表四、离子、核外电子的排步一一用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1T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A、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稳定结构,性质稳定.B、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c、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4、离子的形成:原子得或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原子原子得电子一带负电一形成阴离子原子失电子一带正电一形成阳离子5、离子的表示方法离子符号.离子符号表示式Xn+ 或Xn-, X 表示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学式,X右上角的“ + ”或“-”表示离子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n”表示带n 个单位的电荷.例如,A13+表示1个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3So42-表示3个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五、化学式、定义: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表示各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例如:co2的意义六、化合价、o通常显-2价,氢通常显+1价;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 化合价有变价.2、化合价的应用: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3、书写化学式时注意根据化合价的正负,按左正右负氨特殊来书写.4、记住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七、1、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N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2H2。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基础回顾:课题1 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

原子由和构成。

原子核是由和构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2.相对原子质量是:。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联系是【例题】1、我国计划在2007年发射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其任务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A、1B、2C、3D、62、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获奖得者哈迈得·泽维尔开创了“飞秒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

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A、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B、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C、氧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例题】: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1.993×10-26。

试计算铁的相对原子质量。

课题2 元素1.元素是:。

元素只讲不讲。

元素与元素的本质区别是2。

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的 ; 课本后面的元素周期表中有个周期、个族。

每个周期一般是以元素开头,在接近尾部时一般是元素,最后以元素结束。

在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大多数是元素。

元素周期表是的重要工具。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是4.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物质()宏观()()微观5.元素符号的意义:【例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氧气,所以过氧化氢中含有氧气分子B、二氧化碳分子是碳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C、二氧化碳由氧气和碳两种单质组成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水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2、某全麦片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钙、磷、铁、锌”是指()营养成分铁镁锌钙含量(mg/100g)4.5-5 90-100 3-4 280-300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例题】:请参照课本后元素周期表,回答以下问题:(1)( 1)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名称是,其相对原子质量是,它位于第周期,第族。

中考(人教版通用)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第四单元第2课时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中考(人教版通用)全程复习方略精练精析:第四单元第2课时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镁MgO2B.氧化铝 AL2O3C.水银AgD.二氧化硫SO22.下列关于H2和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元素B.都含有氢分子C.都含有氢离子D.都是化合物3.(2012·广州中考)有一些物质,它们中的一些原子集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集团的是( )A.NaClB.NaNO3C.CaCl2D.KCl4.(2012·泰安中考)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下列对化学用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2H—2个氢元素B.N2—氮气C.2H2O—2个水分子D.Mg2+—镁离子5.含有氯元素的酸有多种,高氯酸是其中的一种。

已知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则高氯酸的化学式是( )A.HClB.HClOC.HClO3D.HClO46.(2012·怀化中考)2011年9月12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拉克斯——狄蓓吉临床医学研究奖,以表彰她发现了一种药物——青蒿素,它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化学式是C15H22O5。

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是混合物B.“青蒿素”含42个原子C.“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0∶11∶407.下列化肥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氯化铵(NH4Cl)B.碳铵(NH4HCO3)C.尿素[CO(NH2)2]D.硝铵(NH4NO3)8.(2011·滨州中考)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B.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8个质子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D.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二、填空与简答题9.在下表栏目空格内,填写正确的名称、化学式、类别和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中考化学 第四单元第1课时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精练精析(含中考示例) 新人教版

【全程复习方略】2013版中考化学 第四单元第1课时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精练精析(含中考示例) 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第1课时物质的组成与构成一、选择题1.(2011·某某中考)下列元素名称与其对应的元素符号完全正确的是( )2.(2012·某某中考)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

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 B.3 C.4 D.7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C.10 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4.(2012·某某中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5.(2012·某某中考)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

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6.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 )7.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O2)。

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四种元素组成子中含一个氧分子C.一个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8.(2012·某某中考)某元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与Ne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第2周期B.该粒子为阴离子C.该粒子核电荷数为10 D.该粒子为Na+二、填空与简答题9.(2011·某某中考)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带点部分:(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_________;(2)加碘食盐中“碘”是指碘元素..._________;(3)铯(Cs)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铯离子...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2课时物质的组成与构成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镁MgO2B.氧化铝 AL2O3C.水银AgD.二氧化硫SO22.下列关于H2和H2SO4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氢元素B.都含有氢分子C.都含有氢离子D.都是化合物3.(2012·广州中考)有一些物质,它们中的一些原子集团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下列物质中含有原子集团的是( )A.NaClB.NaNO3C.CaCl2D.KCl4.(2012·泰安中考)化学用语是最简明、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

下列对化学用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A.2H—2个氢元素B.N2—氮气C.2H2O—2个水分子D.Mg2+—镁离子5.含有氯元素的酸有多种,高氯酸是其中的一种。

已知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7,则高氯酸的化学式是( )A.HClB.HClOC.HClO3D.HClO46.(2012·怀化中考)2011年9月12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拉克斯——狄蓓吉临床医学研究奖,以表彰她发现了一种药物——青蒿素,它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化学式是C15H22O5。

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是混合物B.“青蒿素”含42个原子C.“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0∶11∶407.下列化肥中,氮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氯化铵(NH4Cl)B.碳铵(NH4HCO3)C.尿素[CO(NH2)2]D.硝铵(NH4NO3)8.(2011·滨州中考)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B.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28个质子C.乙醇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D.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二、填空与简答题9.空格内,填写正确的名称、化学式、类别和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10.(2012·宜宾中考)用化学用语填空:(1)银__________;(2)4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_;(3)2个铝离子________;(4)高锰酸钾__________;(5)+5价的氮元素__________;(6)由Ca2+和H2PO4-构成的磷酸二氢钙________。

11.形象的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化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表示________ (填化学式,下同),表示_______。

(2)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的物质是________。

12.【资料阅读】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调查,甲醛污染大部分是由板材产生,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夹芯板、地板、家具等都可能释放出甲醛。

我国的国家标准检测:“E1级板材相当于甲醛释放量为1.5 mg·L-1;E0级板材的甲醛释放量为0.5 mg·L-1。

”E1级与E0级最大的区别就是甲醛的释放量,E1级比E0级释放甲醛量多五分之一.....。

目前,化学家已能从马铃薯中提取植物胶做板材的黏合剂,有效地减少了甲醛的排放。

试根据上述资料填空。

(1)已知甲醛的结构式为,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_,其碳、氢和氧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________,其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等于________。

(2)资料中加点信息有误,实际上E1级比E0级释放甲醛量多了________倍。

13.(2012·重庆中考)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其中饮用水消毒剂除了目前采用的液氯以外,补充了一氯胺(NH2Cl)、臭氧(O3)等。

(1)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H2Cl由________(填数字)种元素组成,其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3)用NH2Cl消毒时,发生反应NH2Cl+X====NH3+HClO,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14.将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气体燃料放入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并使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假定气体全部被吸收),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根据实验数据填写下列各空白处:(1)实验结束后生成物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_,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

(2)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

(3)该燃料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该燃料的化学式为________。

四、计算题15.(2011·烟台中考)低钠盐适合患有高血压、肾病、心脏病的患者服用,苹果酸钠盐(C4H5O5Na)是低钠盐的一种。

请回答:(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_。

(2)苹果酸钠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m(C)∶m(H)∶m(O)∶m(Na)=__________。

(3)若某病人每天食用5.85 g苹果酸钠盐,比食用相同质量的食盐(NaCl)少摄入钠元素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解析1.【解析】选D。

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氧化铝的化学式应该为Al2O3; 水银的主要成分为金属汞,化学式为Hg。

2.【解析】选A。

从宏观上讲,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H2和H2SO4中都含有氢元素,故A对。

从微观上讲,物质有的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是由原子构成的,有的是由离子构成的,H2是由氢分子构成的,H2SO4是由硫酸分子构成的,H2中含有氢分子,H2SO4中不含氢分子,1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B、C均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H2是单质,H2SO4是化合物,D错。

3.【解析】选B 。

本题考查原子团的判断。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一般含有原子团的物质至少由三种元素组成。

观察选项A 、C 、D 皆由两种元素组成,B 由三种元素组成,其中含有原子团硝酸根。

4.【解析】选A 。

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符号意义的掌握。

2H 表示2个氢原子。

5.【解析】选D 。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分别求出各选项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只有D 项符合题意。

6.【解析】选D 。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及化学式的计算。

混合物指的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青蒿素有固定的组成,属于纯净物;1个青蒿素分子含有42个原子,而这种物质中有大量的分子,也就有大量的原子;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2×15)/282×100%=63.8%;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22∶(16×5)=90∶11∶40。

7.【解析】选C 。

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化学式求其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常见的氮肥中,尿素中的含氮量最大。

8.【解析】选C 。

由图示知,乙醇的化学式为C 2H 6O ,从而可看出乙醇属于有机物,每个乙醇分子中含有质子数为26,其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24∶16=3∶2,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故选C 。

9.【解析】氧化物从后往前读作“氧化某”;氦气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学式用其元素符号表示;氢氧化钡是由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碱;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求出H 2SO 3、KIO 3中的S 、I 的化合价。

答案:(1)+4 (2)He (3)碱 (4)氧化铜 (5)+510.【解析】本题以常见物质为载体,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

解题时要明确物质的构成和题目的要求,关键是理解化学式、离子符号以及化合价符号书写的不同。

由离子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要确保化学式中正负离子数目相等,能反映物质不显电性的事实。

答案:(1)Ag (2)4SO 2 (3)2Al 3+(4)KMnO 4 (5)5N + (6)Ca(H 2PO 4)211.【解析】(1)根据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书写两种物质的化学式;(2)该反应微观过程示意图中从左到右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Cl 2、NaClO 2、ClO 2和NaCl ,由于氧化物中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有一种是氧元素,可知只有ClO 2属于氧化物;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以及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可计算出氯元素在四种物质中的化合价依次为0、+3、+4和-1。

答案:(1)O 2 H 2O (2)ClO 2 NaClO 212.【解析】(1)由结构式可以确定化学式,有机物的化学式一般按C 、H 、O 的顺序排列,甲醛的化学式为CH 2O 。

甲醛中C 、H 、O 三种元素的最简质量比为(12×1)∶(1×2)∶(16×1)=6∶1∶8。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100%53.330⨯≈%。

(2)由题意知E1级板材甲醛释放量为1.5 mg ·L -1,E0级板材甲醛释放量为0.5 mg ·L -1,故E1级释放甲醛量为E0级的1.5÷0.5=3倍,故比其多2倍。

答案:(1)CH 2O 6∶1∶8 53.3% (2) 213.【解析】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化合价的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NH 2Cl 是由氮、氢和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7∶1;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可推知X 中含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故X 的化学式为H 2O 。

答案:(1)0 (2)三 7∶1 (3)H 2O14.【解析】由题意知,Ⅰ装置是用来吸收水的,Ⅱ装置是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

(1)生成水的质量为103.1 g-101.3 g=1.8 g ,生成CO 2的质量=315.2 g- 313.0 g=2.2 g 。

(2)1.8 g 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21.8 g (100%)0.2 g 18⨯⨯⨯=,2.2 g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2.2 g(100%)0.6 g44⨯⨯=。

(3)燃料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0.6 g∶0.2 g=3∶1,其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0.6 g0.2 g14121=∶∶,所以该燃料的化学式为CH4。

答案:(1)1.8 g 2.2 g (2)0.2 g 0.6 g (3)3∶1 CH415.【解析】(1)苹果酸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12×4+1×5+16×5+23=156。

(2)苹果酸钠盐中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5)∶(16×5)∶23=48∶5∶80∶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