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曹刿论战》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

合集下载

最新《曹刿论战》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

最新《曹刿论战》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

《曹刿论战》复习要点一、重点字词1、徧:同“遍”,遍及、普遍2、狱:案件3、伐:讨伐、攻打4、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4、又何间焉参与5、鄙:鄙陋,这里目光短浅6、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7、虽不能察即使8、再而衰第二次9、必以信实情 10、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11、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12、一鼓作气(公将鼓之)名作动,击鼓(进军)13、遂逐.齐师追赶、追击军队 14、故克之因此,所以 15、公问其故缘故、原因15、曹刿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让我) 16、从:战则请从(跟随) 民弗从也(服从、听从)17、既克战胜18、望其旗靡倒下 19、公将驰之 (驱车)追赶20、弗敢专也独自享有、个人专有21、三而竭三:第三次竭:衰竭22、三鼓:三次击鼓进军23、败绩大败24、必以情(以)实情判断25、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26、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三、重点语句翻译(注意句式及重点词语)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国)是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情况),担心有埋伏。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孚”“福”各0.5分)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

可以凭借(这一点)打一仗。

作战的时候,就请允许(我)跟随着您去。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慎重处理。

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与曹刿同乘(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7、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庄公回答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布帛等物品,我不敢虚夸数目,一定对神说实话。

”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9、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战,要靠勇气。

《曹刿论战》要点知识及中考题(附答案)

《曹刿论战》要点知识及中考题(附答案)

《曹刿论战》要点知识及中考题(附答案)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通假字】小惠未徧(同“遍”,遍及、普遍)【古今异义】(1)牺牲玉帛(古义: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献身或放弃某些利益)(2)大小之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3)肉食者鄙(古义:目光短浅;今义:卑鄙,品行恶劣)(4)必以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5)齐师伐我(古义:军队;今义:老师)(6)弗敢加也(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7)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8)忠之属也(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词类活用】(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2)公将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3)下视其辙(名词用作状语,下车)【一词多义】(1)而:A. 登轼而望之(表修饰)B. 再而衰,三而竭(表顺承)(2)焉:A. 惧有伏焉(兼词,“于是”,在这里)B. 又何间焉(“呢”,表疑问)(3)夫:A. 夫(fú)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表议论或说明)B. 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愚公移山》)(4)间:A. 又何间(jiàn)焉(参与)B. 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暗中)(《陈涉世家》)(5)师:A. 齐师伐我(军队)B.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指值得取法、学习的人)(《〈论语〉十二章》)(6)请:A. 曹刿请见(请求)B. 战则请从(请允许,请让)(7)故:A. 公问其故(原因,缘故)B. 故克之(所以)(8)以:A. 必以分人(把)B. 何以战(用,凭)【重要句式】(1)倒装句何以战?(即“以何战?”古汉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都放在谓语的前面)(2)省略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曹刿论战》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最新语文中考《曹刿论战》专题训练(含答案解析)

《曹刿论战》考点集锦《左传》全国视野课内外对比:2019黑龙江龙东考内容相关的《后汉书》之鲁恭知识梳理1. 古今异义(1)又何间.焉古义:今义:空隙;隔开;不连接(2)肉食者鄙.古义:今义:粗俗;低下(3)牺牲..玉帛古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4)弗敢加.也古义:今义:增加(5)小大之狱.古义:今义:监狱;官司;罪案1(6)必以情.古义:今义:感情;情形(7)可以..一战古义:今义:表示同意(8)再.而衰古义:今义:表示又一次2. 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①神弗福.也原意为:福气,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公将鼓.之原意为:打击乐器,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形容词用作动词忠.之属也原意为:忠诚,忠实,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一词多义衣食所安. ____________________2(1)安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安.居而天下熄(《富贵不能淫》) ____________________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____必以信. 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小信.未孚 ______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____________________忠之属.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属.引凄异(《三峡》) 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4. 其他重点实词(1)齐师.伐我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弗敢专.也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必.以分人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曰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惠未遍.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信未孚.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虽不能察.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战则请.【F】从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齐师败绩..败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公将驰.之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登轼.而望之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既克..,公问其故既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一.鼓作.气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三而竭.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彼竭我盈.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难测.也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惧有伏.焉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望其旗靡.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文言虚词其.乡人曰(1)其下视其.辙4公问其.故肉食者谋之.小大之.狱(2)之公与之乘公将鼓之.登轼而望之.又何间焉.(3)焉惧有伏焉.(4)乃.入见何以.战(5)以必以.分人可以.一战(6)战则.请从(7)战于.长勺6. 句子翻译(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5(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题目分五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阅读选择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全称是《》,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体历史著作。

二、文言实词1.古今异义(1)肉食者鄙.古义:今义:鄙视(2)又何间.焉古义:今义:隔开,不连接(3)可以..一战古义:今义:表示肯定判断(4)牺牲..玉帛古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5)再.而衰古义:今义:又一次(6)小大之狱.古义:今义:监狱2.其他重点实词(1)曹刿请见.见:(2)肉食者鄙.鄙:(3)肉食者谋.之谋:(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弗:专:(5)小惠未遍.遍:(6)小信未孚.孚:(7)虽不能察.察:(8)忠之属.也属:(9)战则请从.从:(10)齐师败绩..败绩:(11)公将驰.之驰:(12)下视其辙.辙:(13)登轼.而望之轼:(14)遂逐.齐师逐:(15)既克..既:克:(16)一鼓作.气作:(17)彼竭.我盈.竭:盈:(18)难测.也测:(19)惧有伏.焉伏:(20)望其旗靡.靡:3一词多义(1)师①齐师.伐我②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送东阳马生序》)(2)安①衣食所安.②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文言虚词1.乃.入见2. 虽.不能察3.战于.长勺4.焉①又何间焉.②惧有伏焉.5.其①其.乡人日②公问其.故6.何①又何.间焉②何.以战7.之①肉食者谋之.②小大之.狱③公与之.乘④公将鼓之.8.以①何以.战②必以.分人③必以.情④可以.一战四、句子翻译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4.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5.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6.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彼竭我盈,故克之。

五、阅读选择题曹刿论战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

《曹刿论战》中考复习要点及历年中考题汇编《曹刿论战》复习要点一、重点字词1、徧:同“遍”,遍及、普遍2、狱:案件3、伐:讨伐、攻打4、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4、又何间焉参与5、鄙:鄙陋,这里目光短浅6、弗敢加也: 虚夸,以少报多7、虽不能察即使8、再而衰第二次9、必以信实情 10、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11、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 12、一鼓作气(公将鼓之) 名作动,击鼓(进军)13、遂逐齐师追赶、追击军队 14、故克之因此,所以 15、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15、曹刿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让我) 16、从:战则请从(跟随) 民弗从也(服从、听从)17、既克战胜 18、望其旗靡倒下 19、公将驰之 (驱车)追赶20、弗敢专也独自享有、个人专有 21、三而竭三:第三次竭:衰竭22、三鼓:三次击鼓进军 23、败绩大败 24、必以情 (以)实情判断25、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 26、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三、重点语句翻译 (注意句式及重点词语)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国)是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情况),担心有埋伏。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孚”“福”各0.5分)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

可以凭借(这一点)打一仗。

作战的时候,就请允许(我)跟随着您去。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慎重处理。

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与曹刿同乘(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7、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庄公回答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布帛等物品,我不敢虚夸数目,一定对神说实话。

”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曹刿论战》中考题

《曹刿论战》中考题

疏军③而去之。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
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行失
也。”乃去之,及孟门⑦,而原请降。〔《国语·文公伐原》〕〔12
分〕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令]限令。③[疏军]撤兵。
疏,散、撤。④[谍]刺探军情的人。⑤[信]信用。⑥[庇]
庇护,即赖以生存。⑦[孟门]原国地名。
《曹刿论战》中考题
第一篇:《《曹刿论战》中考试题集锦》
全国各地文言文《曹刿论战》中考试题集锦
一、〔2005 广州市〕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 12~14 题
[甲]公与之乘„„ 故逐之。”《曹刿论战》 [乙]于是见公
输盘„„ 吾请无攻宋矣。《公输》
12.词语理解。(6 分)
(1)说明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 遂 逐 齐 师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5.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2 分〕
〔 1 〕 战 前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牺牲玉帛,弗
敢加也,必以信 〔 〕 ...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3分〕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第3页 共16页
19.阅读全文,说说曹刿的“远谋”表此时此刻哪些方面?
〔3分〕
四、〔2006 年哈尔滨市〕

中考语文备考《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中考语文备考《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

《曹刿论战》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左传》2、《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二、语音刿(guì)孚(fú)辙(zhé)轼(shì)遂(suì)盈(yíng)靡(mǐ)公与之乘(chéng)玉帛(bó)鄙(bǐ)又何间(jiàn)焉弗(fú)敢专也三、古今异义词1、小大之狱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2、牺牲玉帛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能够或允许4、又何间焉间:古义:参与今义:隔开、不连接,如间断、间隔等5、衣食所安安:古义:养生今义:安全、安定6、齐师伐我师:古义:军队今义:师长7、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8、必以情情:古义:实情今义:感情9、忠之属也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四、词类活用1、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2、一鼓作气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五、一词多义1、故:故克之(因此,所以)公问其故(缘故,原因)2、间:又何间焉(参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3、从:战则请从(跟随)民弗从也(服从,听从您的命令拼死作战)4、以:何以战(凭,靠,凭借)必以分人(把)必以情(按照)必以信(用)5、之:肉食者谋之(代词,代这件事)小大之狱(结构助词,的)故克之(它,代齐军)公与之乘(代词,他)公将鼓之(助词,无意义)六、理解性默写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4、本文中出现的成语有:一鼓作气、再衰三竭、辙乱旗靡。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中考题答案及考点分析

《曹刿论战》中考题答案及考点分析

5.根据甲文有关内容,发挥合理想象,在“齐师败绩”前简要补写 出战斗的经过(可运用文中原有的字词灵活组合,也可用自己的 话叙述),30字以内。(3分) 6.“一鼓作气”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但有人却常 常把它误写成“一股作气”。想一想,你能不能运用文中的知识 来帮助人们避免这些错误?(2分)
A 卷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 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 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 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 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 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 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 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①有舍 本而问末者耶?” (选自《战国策.齐策 四》) 注释:①古同“顾”,反而。
B卷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 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 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 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 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用兵之法:高陵勿向①,背丘勿逆②,佯北③勿 从④,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⑤,围师必缺 ⑥,穷寇勿迫⑦。此用兵之法也。 (选自《孙子今译》) 【注释】①向:仰攻。②逆:迎击。③佯北:假装失败。 ④从:追逐。⑤遏:阻击。⑥缺:让条出路。⑦迫: 逼迫。

曹刿论战中考习题大全与复习提纲

曹刿论战中考习题大全与复习提纲

《曹刿论战》(一)一、按原文填空●庄公曹刿请见的直接原因是(齐师伐我,公将战)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他肯定了鲁庄公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做法,也表明了他认(为取信于民)是决定战争胜利的根本。

●作战前,中,后表现鲁庄公“鄙”的特点的句子是:(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公将鼓之;公将驰之)(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观察敌情的细心之处(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认为(彼竭我盈)之时是最佳的反攻时机,原因是(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辙乱旗靡)之时则是追击的最佳时机,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俱有伏焉)。

●本文以(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两句为标志,表明了长勺之战齐败而鲁胜的最终结局。

二、阅读题●本文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只有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绩才能取得战争胜利。

●“十年春,齐师伐我”交代了什么内容?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并交代了交战的双方,即进攻者齐国,防御者鲁国。

●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时机。

●作战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做到哪些?(1)政治上取信于民;(2)军事上抓住战机,知己知彼。

●本文中想写了战前准备,略写了战争时的过程,这么做目的是什么?之所以详写曹刿论战前准备、掌握战机、详查敌情、战后论述战胜原因,略写战争过程,是为了如突出曹刿这个在政治上有远谋的军事家的形象,强化中心。

●从战争阶段的角度看来,本文重点写的是:战前准备(或:战前谋划、条件准备)●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并且曹刿十分爱国,有责任心。

●曹刿提问及鲁庄公回答时被曹刿两否一肯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何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什么品质?爱国热情;深谋远虑,责任感。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锦集及答案精编版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锦集及答案精编版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锦集及答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御史初中《曹刿论战》中考题专练一、2007河南省(一)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谋攻》)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公将鼓之?鼓:(2)既克,公问其故?克: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9.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20.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

(2分)二、(2007镇江卷)(二)阅读《曹刿论战》(节选)和《子鱼论战》(节选),完成12—16题。

(共13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曾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来徧,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完整)曹刿论战中考真题答案

(完整)曹刿论战中考真题答案

《曹刿论战》中考试题(含答案)(一)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选自《曹刿论战》)【乙】故三军可夺气①,将军可夺心②。

是故朝气锐③,昼气惰④,暮气归⑤.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⑥者也。

以治待乱⑦,以静待哗⑧,此治心⑨者也。

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⑩者也。

勿邀正正之旗11,勿击堂堂之阵12,此治变者13也.【注释】①夺气:挫伤士气。

夺,剥夺,引申为挫败、打击。

气,这里指刚劲勇锐之气. ②夺心:动摇决心。

心,指决心。

③朝气锐:军队初战时士气旺盛.一说为军队早晨士气高昂。

锐,旺盛. ④昼气惰:过了一段时间后,士气逐渐懈怠。

昼,白天,一说指经过一段时间后.惰,懈怠. ⑤暮气归:到最后,战斗力消耗殆尽,士气低落,将士思归.暮,到了战斗快结束时,一说指傍晚。

归,止息、衰竭,一说指思归,想回去。

⑥治气:掌握运用士气的方法。

治,掌握。

⑦以治待乱:以我军的严整有序对待敌军的混乱无序。

治,治理、有序。

⑧以静待哗:以我军的沉着冷静对待敌军的躁动不安。

哗,喧哗,指躁动不安。

⑨治心:掌握利用军队的心理的方法。

心,指心理。

⑩治力:掌握军队的战斗力。

力,指战斗力 11、勿邀正正之旗:不要攻击旗帜严整、队列雄壮的敌军.邀,邀击、迎击.正正,严整。

12、勿击堂堂之阵:不要去攻击阵容强大、实力雄厚的敌军。

堂堂,壮大的样子。

阵,阵容。

13、治变者:掌握机动应变的方法。

变,指机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公将驰.之驰. (2)望其旗靡.靡.(3)三军可夺气.气. (4)朝气锐.锐.: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曹刿论战》中考阅读要点详细整理及精品测试题:14 页

《曹刿论战》中考阅读要点详细整理及精品测试题:14 页

《曹刿论战》中考阅读要点详细整理及精品测试题一、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第二段: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的战略战术原则,即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后发制人等。

全文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

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

”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

”齐军大败。

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

”(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

《曹刿论战》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曹刿论战》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

《曹刿论战》超全复习资料(字词逐句翻译课文理解拓展)《曹刿论战》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左传》。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旧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做,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

它是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二、字词解释:1、通假字:“徧”同“遍”,遍及、普遍(小惠未徧,民弗从也)三、内容理解:1、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政治上取信于民。

“取信于民”在文中是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分析鲁庄公“鄙”的表现。

战争前:“公将战”表现其轻率;前两次答语中,将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神灵保佑上,表现其目光短浅。

战争中:“将鼓”“将驰”表现其不察敌情,急躁冒进。

战争后:“问其故”表现其胜不知因,平庸。

3、分析曹刿“远谋”的表现。

战前,他启发鲁庄公认识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他掌握战机,详察敌情,后发制人;战后,他善于总结经验。

4、评价鲁庄公其人。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他把战争胜利寄托在臣子支持和祈求神的保佑上,说明他目光短浅,政治上平庸;在战争过程中,他急于迎战,又说明他军事上无知;但在曹刿启发下终有所悟,认识到“取信于民”的重要性,在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正确指挥,说明他知人善任,与一般昏君有别。

5、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取胜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二是善于捕捉进军反攻的时机:彼竭我盈;三是追击时机的判断正确:辙乱旗靡。

6、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请找出其中一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战前:鲁浅陋;曹有远谋战时:鲁不察敌情,急躁冒进;曹详察敌情,抓准时机战后:鲁茫然不知;曹细说原委好处是通过对比,突出曹刿指挥作战的卓越军事才能。

7、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

政治方面,认为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军事方面,善于把握进攻和追击的时机。

(或:适时出击,适时追击)8、谈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曹刿论战》中考知识点复习

《曹刿论战》中考知识点复习

《曹刿论战》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原名《》,全称《》。

相传是时期的所作,是我国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史书。

本文记叙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

二、文章中心:本文主要运用手法,通过和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在对话中,曹刿的“”和庄公的“”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齐师伐.我()肉食者鄙.()弗.敢专.也()小惠未徧.()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必以情.()忠.之属.也()公将鼓.之()既.克()一鼓作.气()再.而衰()彼竭我盈.()小大之狱.()望其旗靡.()衣食所安.()四、翻译下面的句子。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译:(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3)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译:(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五、【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

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乡对他说:“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其间呢?”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入宫进见鲁庄公。

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条件同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不敢虚报,一定对神诚实。

”曹刿回答说:“这是小信用,还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对于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虽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诚心诚意来处理。

”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种表现,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

作战时请让我跟从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一开始,鲁庄公就要击鼓进军。

曹刿说:“还不行。

”齐军击鼓三次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

”齐军被打得大败。

鲁庄公就要下令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还不行。

”曹刿下车看了看地上齐军战车辗过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撤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

中考语文总复习:曹刿论战附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总复习:曹刿论战附答案解析

2021届海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0篇曹刿论战[《左传》]一、重点字词梳理1.注音(1)又何间.()焉2016(2)肉食者鄙.()(3)牺牲玉帛.()2016(4)小信未孚.()(5)忠之属.()也(6)下视其辙.()2016(7)登轼.()而望之(8)望其旗靡.()20162.古今异义(1)肉食者鄙.古义:_________________,今义:粗俗;低下(2)牺牲..玉帛古义:,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3)小大之狱.2016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监狱(4)可以..一战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能,行(5)再.而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又一次3.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①神弗福.也原意为:福气,幸福,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②齐人三鼓.原意为:一种打击乐器,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2)名词作状语下.视其辙原意为:下面,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4.一词多义(1)从:①民弗从.【F】也②战则请从.(2)信:①必以信.②小信.未孚(3)故:①公问其故.【F】_______________2016②故.【F】克之5.其他重点实词F】我师:_________________(1)齐师伐..【伐:_________________(2)又何间.焉间:_________________(3)衣食所安.安:_________________(4)弗敢专.也专:_________________(5)对.曰对:_________________(6)小惠未遍.遍:_________________(7)牺牲玉帛..玉帛:_______________(8)弗敢加.也加:_________________(9)小信未孚.孚:_________________(10)虽不能察.察:___________________(11)必以情.情:__________________(12)忠.之属.也忠:___________________属:_________________(13)齐师败绩..败绩:_________________(14)公将驰.之驰:___________________(15)下视其辙.辙:___________________(16)登轼.而望之轼:_________________(17)遂逐.【F】齐师逐:___________________2016(18)既克..既:____________________克:_________________(19)一鼓作.气作:_________________(20)三而竭.竭:_________________(21)彼竭我盈.盈:_________________(22)难测.也测:_________________2016(23)惧有伏.焉伏:__________________(24)望其旗靡.靡:__________________6.重点虚词(1)何以.战(2)之:①公与之.乘②公将鼓之.二、重点句子翻译1.公将战,曹刿请见。

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九年级语文《曹刿论战》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左传》,传说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根据鲁国史料编写的编年体史书。

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书名原为《左氏春秋》,后人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二、通假字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同“遍”,遍及、普遍三、古今异义词1、狱:古义:官司、案件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

2、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3、伐:古义:讨伐,攻打今义:砍伐4、间:古义:参与今义:中间,隔开,不连接,空间,时间5、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6、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今义:增加7、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8、再:古义:第二次今义:表示事情或行为重复,又一次9、信:古义:信实、诚实今义:书信10 忠: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忠诚11、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今译:能,行)12、师(古义:军师今义:师长)四、一词多义1、师:①遂逐齐师()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属:①忠之属也()②属予作文以记之()3、故:故克之(因此,所以)公问其故(缘故,原因)4、信必以信(诚实,意思是对神说实话)小信未孚(信用)5、何何以战()又何间焉(为什么,何必)6、以何以战(用,凭,靠)必以分人(把)必以情(根据)7、之肉食者谋之(迎战齐军这件事)公与之乘(他,指曹刿)小大之狱(的)公将鼓之(助词,无义)登轼而望之(齐军撤退的情况)故克之(他们,指齐师)忠之属也(这)故逐之(他们,指齐师)8、其公问其故 (这样,如此)吾视其辙乱 (他们,指齐师)其乡人曰 ( 他的,指曹刿)下视其辙(他们,指齐师)五、理解性默写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中考语文复习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知识点阅读分析问答汇总

中考语文复习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知识点阅读分析问答汇总

《曹刿论战》阅读分析知识点汇总1这篇课文有几条叙事的线索?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2.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这是一篇记叙文,全文以“论”为中心。

第1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2段记叙战斗经过;第3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

3.“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由“齐师伐我”的“我”字你悟出了什么?“伐”是兴兵攻打的意思。

由“齐师伐我”的“我”字可以看出,记载这一史实的一定是鲁国的史官,而且,齐国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鲁国是正义的卫国战争。

4.曹刿的身份怎样?你会用一句什么样的诗句来评价他?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份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曹刿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啊!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全文的关键词,贯穿全文。

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6.“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

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前两个方面的准备,曹刿都予以否定——民弗从也、神弗福也,第三个准备,得到了曹刿的认同,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8.段末句“战则请从”有什么作用?不仅写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

文章也以此作为过渡,转入下文写他临阵参战指挥。

9.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恰当的作战时机的呢?战斗刚开始,不待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刿论战》复习要点
一、重点字词
1、徧:同“遍”,遍及、普遍
2、狱:案件
3、伐:讨伐、攻打
4、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4、又何间焉参与
5、鄙:鄙陋,这里目光短浅
6、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
7、虽不能察即使
8、再而衰第二次
9、必以信实情 10、忠之属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11、神弗福也名词用作动词,赐福12、一鼓作气(公将鼓之)名作动,击鼓(进军)
13、遂逐.齐师追赶、追击军队 14、故克之因此,所以 15、公问其故缘故、原因
15、曹刿请见(请求) 战则请从(请让我) 16、从:战则请从(跟随) 民弗从也(服从、听从)
17、既克战胜18、望其旗靡倒下 19、公将驰之 (驱车)追赶
20、弗敢专也独自享有、个人专有21、三而竭三:第三次竭:衰竭
22、三鼓:三次击鼓进军23、败绩大败24、必以情(以)实情判断
25、彼竭我盈.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26、小信未孚为人所信服
三、重点语句翻译(注意句式及重点词语)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国)是大国,是很难估测(它的情况),担心有埋伏。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不能为神所信服(信任),神灵是不会赐福(保佑)你的。

(“孚”“福”各0.5分)
3、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

可以凭借(这一点)打一仗。

作战的时候,就请允许(我)跟随着您去。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慎重处理。

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鲁庄公与曹刿同乘(坐)一辆战车,在长勺作战。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7、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庄公回答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布帛等物品,我不敢虚夸数目,一定对神说实话。


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9、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战,要靠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振奋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已经衰竭了。

10、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曹刿)走下车去察看齐军战车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远望齐军。

1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三、理解性默写(简答)
1、《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4、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5、曹刿阻止鲁庄公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惧有伏焉。

(限四个字)
6、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或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7、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选择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

8、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9、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四、问答题
1.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

“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的一个题目。

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

(2分)
示例:“曹刿论战”,重在一个“论”字,即主要交代曹刿对战争的见解和主张。

《左传》选段在行文上,
对长勺之战的作战过程进行简单交代,把重点放在详细记述曹刿和鲁庄公战前分析和战中的指挥上,两者在内容和题目上是统一的。

2.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见解。

(3分)
不是多余的。

(1分)这一对话点明了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1分)同时也显示了他不同于一般人的见识,他的爱国精神和深谋远虑(1分)
3.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

(3分)
齐师倚仗强国,没有讲究战略战术,没有把握好战机。

鲁国做了充分的战前准备;庄公善用人;曹刿善谋,选择了适当的作战时机和追击时机;鲁军善战。

4.“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交代了哪些内容?(2分)
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时间(十年春)、参战的双方(齐国和鲁国)、战争的性质(对于鲁国而言是正义的)。

5.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2分)
鲁庄公以借小惠得到近臣的拥护,以小信得到神灵的庇护的想法都被曹刿否定。

因为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这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6.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

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3分)
示例一:鲁庄公“不鄙”。

(1分)尽管鲁庄公缺乏军事才能,但他能够礼贤下士,虚心求教,听取正确的意见,最终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

因此,鲁庄公“不鄙”。

示例二:鲁庄公“鄙”。

(1分)战前不知道如何准备,临战不会正确指挥,战后不知何以取胜。

因此,鲁庄公“鄙”
7.你认为“公”回答“何以战”的三个理由中哪一个最重要?为什么?(3分)
示例: 我认为司法公正最重要。

因为司法公正是实现人民权利和义务的基础,有了它,财富共享、礼治国家自然有实现的可能。

评分:3分,三个可任选其一,言之成理即可。

8、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
9.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

(意思对即可。

若用原文“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则不给分:若答这两句的翻译,给1分。

)
10.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说:“可以一战”。

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5分)
曹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11、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政治上要取信于民(2分,意思对即可)
12.有人认为,鲁庄公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

请结合原文内容阐释其“不鄙”的理由。

(2分)
(1)回答曹刿三问时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广开言路、礼贤下士;(2)备战时尽职尽责,取信于民;(3)作战是时亲自参战,大胆任用曹刿,说明他任人唯贤,用人不疑;(4)战后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共2分。


13.本文都主要以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

14。

曹刿乃一介布衣,在国家急难时刻挺身而出,他的思想可用哪个成语来形容?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爱国?
15、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读了本文,你感悟到做人和处事的什么道理?
16、你认为鲁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17、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