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治疗新进展

合集下载

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摘要】川崎病是一种好发于5岁儿童、病因未明的全身性血管综合征,1967年有日本的川崎富作医生首先描述,并命名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本文重点阐述诊断主要依据和治疗上的新进展。

【关键词】川崎病诊断治疗新进展【中图分类号】R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194-01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

最严重的危害是冠状动脉损伤所引起的冠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的形成,是儿童期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多见,80%在5岁以下,成人罕见。

男多于女,男:女约为1.5:1。

一、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不明原因发热5天以上,伴下列5项临床表现中4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诊断为川崎病:(1)周围肢体的变化: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2)多形性红斑;(3)眼结合膜充血,非化脓性;(4)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呈草莓舌;(5)颈部非化脓性淋巴结肿大。

本病诊断主要依据临床主要表现,除发热为必备条件外,上述其他5项主要表现中具备4项者即可诊断本病。

如5项主要表现只具备3项或3项以下,则需经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亦可诊断。

二、治疗进展尽管对川崎病的某些治疗原理仍不十分清楚,但临床试验已经建立有效治疗方法。

(一)急性期治疗的目的控制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症,防止冠状动脉瘤形成及血栓阻塞。

1.水杨酸类使用较大剂量阿司匹林:30-50mg/kg/天,分3次口服(日本)50-100mg/kg/天,分4次口服(美国心脏协会)热退后36-48小时使用小剂量阿斯匹林(3-5mg/kg/天),如冠脉正常则使用6-8周;如有冠脉损害者需服至冠状动脉内经恢复在3mm以下。

30-50mg/kg/天,分2-3次口服,热退后3天逐渐减量,约两周减量至3-5mg/kg,维持6-8周。

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

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

V0 . O No. 13 研 究进 展
黄 波 ( 广西壮族 自治区民族医院儿科 , 广西 南宁 5 00 ) 30 1
关键词 :川 崎病; 冠状 动脉 瘤 ; 管炎 血 中图分类号 :R53 4 文 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0 —5 1 ( 08 o —0 7 0 1 8 7 2 0 )4 6 3—0 3 性, 减少前列腺素 ( G) P 和血栓素 的形成 , 而减轻 炎症反应 , 制 抑 血小板凝集 和血栓 形成 。 由于 A A本 身无抗 C L作 用 , 需 S A 故 与 I G联 合使 用。但在 A A的用量及 维持 时间上 仍有 争议 。 VI S
维普资讯
第 3 O卷 第 4期 2 ∞8年 8月
右 江 民族 医学 院学报
J u a o o j n dcl ol efrNain li o r l f ui gMe i l g t a t s n Y a aC e o o ie
美 国通常 给予 8 ~10g k d 分 4次 服用 , 0 0m / g・ 一, 由于 大剂 量 AS A对 胃肠道的刺激影响较大 , 日本等亚洲 国家则 给予 3 - 5 0 0 mg M - 一 , / d 1经多 中心研究 同样 有效 J 。使用 中到 大剂 量 AS A 的时 限也 不同 , 许多 中心在儿童退 热后 4 ~7 h即减 少 A A剂 8 2 S 量, 改为小剂量 3 r / d , 也 有部 分专 家则 直到 病程 ~5 g k ~ 但 n g- 的第 1 4天且退热 4 ~7 h 8 2 后才改 为小剂量。 A A减量后 根据病情需要决定使 用时 间 : 冠状 动脉异 S ①无 常或急性期冠状动 脉仅呈 一过性 扩张 者 ,~8 后可 停用 ; 6 周 ② (A ) C L 的发 生 。 1 1 静脉 用 丙种 球 蛋 白 (vI 1 8 . I G) 9 4年 F rso I G 并发小到 中等 C A者 , 口服小剂 量 , uuh u 将 vl A 应 直到 C A . ; A 肖失 ③若并 运用 于 K D的治疗 并获得成 功。此后 ,VI 渐被各 国广 泛运 发一个或 多个 巨大 C A或者多个小到 中等 C A但 无冠状动脉 I G逐 A A 用于 KD的治疗 , 最终 确 定 了其 在 KD治疗 中的 中心 地位 。 并 闭塞者 , 应长期 服用小剂 量 A A联合华 法林抗凝 治疗 ; S ④并 发 ⅣI G预 防 C A 的 机理 还 不 清 楚 , 作 用 可 能是 : 大剂 量 冠状动脉分支 闭塞 者 , A 其 ① 除长期 服用小 剂量 A A联 合华 法林 外 , S I G对免疫 的负反馈调节 , C 8 细胞增多 , VI 使 D 被活化的 C 4 D 另加服用钙通道 阻滞剂 , 以减少心肌耗 氧u l 。 0 细胞减少 , 而减少 IG的 合成 ; 反馈 抑 制多 克 隆活 化 的分 13 皮质激素 与其他血管炎性疾病不同, 从 g ② . 皮质激素在 K D的 泌型 B细胞产生抗 内皮细胞抗体 等 自身 抗体 ; ③封 闭单核 巨噬 治疗方面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早期研究提示激素作为 K D 细胞 、 淋巴细胞及其他免 疫活性细胞壁 上的 F C受体 , 从而抑 制 的初始治疗会 增 加冠 状 动 脉异 常 的发 生 率 , 近 年 有研 究 认 但 1J 1, 降低血 沉及 C一反 免疫细胞 的过 度 活化 , 制 白细 胞介 素 1 肿瘤 坏 死 因子 的 产 为[ 激素治疗可缩短发热 期和 住 院时 间, 抑 、 生 ; 封闭血小板表面 的 F ④ C受体 , 阻止血 小板黏 附、 聚集 , 防 应蛋 白( R )对冠状 动脉 预后 无明显影 响。因此 , 预 C P, 有关皮质 激 血栓 ; ⑤封 闭血管 内皮细胞 的 F C受体 , 抑制血 管 内皮损 伤引起 素在急性 期的作用 及对 冠状 动脉 的影 响仍 需作 多 中心大 样 本 的血小板源生 长因子及其血管 途径激 活 , 而抑 制血管 的免疫 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以验证 。由于皮 质激 素具有 促进 C A形 成 从 A 损伤 ; ⑥通 过某 种特异性抗体 作用 于一些 目前 尚不清楚 的致病 的潜 在风险 , 近年来 I G治疗 KD效果 明显 , 且 vI 目前病 程早 期 菌或毒素等外源性 抗原E 3。 2 , J 多不主张使用皮质激素 ¨ - z。 ’ VI 静脉输注 I G的方法主要有三 种 : I G 2 0 Ag 于 l 2 耐 I G KD的 治 疗 vl ① VI .g , 0

小儿川崎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

小儿川崎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

二、发病机制
小儿腹泻的发病机制复杂,主要包括感染、过敏、免疫因素和营养因素等。 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感染。其中,轮状病毒是最常 见的病毒之一,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引起急性胃肠炎,导致腹泻。另外, 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也可引起腹泻。过敏也是引起腹泻的原因之一, 包括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
感谢观看
四、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对小儿腹泻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针对轮状病毒的疫苗已 经研发成功,可以有效预防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此外,新的抗感染药物和 免疫抑制剂也在不断研发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五、结论
小儿腹泻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包括感染、过敏、免疫因素和营养因素等。 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注意饮食治疗和补 液治疗的重要性。随着科研的深入进行,针对小儿腹泻的新药物和治疗手段正在 不断研发中,为未来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4、随访和长期管理:对于川崎病患儿,需要长期的随访和管理。在急性期, 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恢复期,需要心 血管系统的长期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后遗症。
三、研究展望
尽管对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已有一定了解,但仍存在许多未解决的 问题。例如,对于川崎病的预防策略仍需进一步探讨,以制定更有效的预防措施。 此外,对于疾病的长期预后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未来, 通过深入研究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有望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 新的思路和方法。
综上所述,小儿川崎病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和免疫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 用。在临床诊治方面,当前主要依赖经验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对于未来研究来 说,需要深入研究川崎病的发病机制和长期预后状况,以寻找更有效的预防和治 疗策略。

川崎病新进展

川崎病新进展

川崎病诊治新进展马江妮 (专业:儿科)川崎病( Kawasaki disease, KD)于1967年由日本的川崎富首次报道,曾被称为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全身血管炎,主要累及婴儿和年幼的儿童,易并发冠脉损害。

自1970年以来,世界各国均有发生,以亚洲人发病率为高。

在日本和韩国,KD已经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疾病。

KD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尽管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可能与感染有关,比如立克次体、葡萄球菌、链球菌、支原体、反转录病毒等,但均未能证实。

已经证实的是本病急性期存在以免疫活化细胞激活为主要改变的免疫调节异常。

目前,在川崎病诊断标准的制定以及治疗方案的探索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1.流行病学自日本首例报道后,我国台湾和大陆也分别于1976年和1978年报道KD。

近30年来,KD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研究表明,KD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和种族差异,从高到的排列依次为:日本(2002年151.2/10万)、韩国(2002年95.5/10万)、中国台湾地区(66/10万)和中国香港地区(39/10万).中国大陆和欧美尚无全国性的调查资料。

KD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季节、种族、环境因素和遗传特征。

年龄以5岁以下居多,约占84%-86%,10岁以上少见。

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约为1.5-1.8 :1。

KD不是遗传性疾病,但具有明显地遗传易感性,在日本1999—2000年发病的14163例KD患儿中有33位父母曾患KD,而且这些父母的子女KD再发和同胞患病的发病率分别是另一组的5倍到6倍。

另外,环境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KD患儿发病常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等前驱症状,提示可能与感染有关,但至今未发现有传染现象。

美国的地区调查显示,KD与湿度过高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有关。

本病再发率约为1%-3.0%。

冠状动脉病变是KD的主要并发症。

目前,本病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

儿童川崎病治疗进展

儿童川崎病治疗进展

水合氯醛等保持 患儿安 静 。( 2 ) 穿刺时针 尖进 入皮下后 前行 0 . 5 c m再刺人血管 , 避免直 刺血管 , 以便 利用皮 肤组织 的收缩
减少穿刺点 的渗血 ; 缩小压迫面积 , 及早持续压迫 , 可达到较好 的止血效果 ; 穿刺点局 部加压包 扎 2 4 h , 凝 血功 能差 者适 当延 长包扎 时间, 并局部制动 。
米 宁 【 关键词】 儿童; 川崎病; 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 7 2 5 . 4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3 2 9 6 ( 2 0 1 3 ) 0 5 B一 1 7 8 — 0 3
川崎病 ( K a w a s a k i d i s e a s e , K D) 又称 皮肤黏 膜淋 巴结综合
封管效果 , 有效延长 了导管 留置 时间 , 临床 效果显著 。而且正
压接头有效避免了护士被 针刺 伤 , 减少了因针刺伤引起 的血源 性感染 , 极大地增加 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 4 导管脱管
5 . 2 处理
蔡娟等 采 取贴 膜外棉 球联 合绷 带双重 加压 包
扎的 固定方法 , 抬高穿刺侧肢体 , 1 d后穿刺点已无渗血。 综上所述 , P I C C导管 为输 液提 供 了一 条安 全 、 方便 的通 道, 减 少了反复穿刺 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 避免 了高渗药 物对患 儿血管的刺激 , 减轻 了恶性刺激对患儿心灵 的创伤和护理工作 量。而对 P I C C导管 的正确护理 , 是延长导管使用时间的关键 。
的长度较短 , 可试抽 回血 , 如 回血 良好 , 导管仍 可继续使用 , 否
则应拔管 , 必要 时重新置管 。
5 穿 刺 处渗 血
5 李琦 , 钟莉芳 , 邱鸿. 2 4 h 不 间断输液预防 N I C U中 P I C C堵管的护理 观察 [ J ] . 实用临床 医学 , 2 0 1 0 , 1 1 ( 1 2 ) : 1 0 7 , 1 0 9 .

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关键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诊断治疗进展川崎病(KD)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儿童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1967年由日本学者川崎富作首先报告。

诊断标准几经修订,目前多沿用日本2002年修订的第5版诊断标准;治疗目的是控制全身血管炎性反应,防止冠状动脉瘤及血栓栓塞;阿司匹林仍为本病首选药物,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国际上推荐单剂为2g/kg,国内有报道单剂1g/kg也可达到同样效果;关于糖皮质激素治疗,目前尚有不同看法,虽不是治疗禁忌,但也不是首选用药。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自限性疾病,但预后及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心血管是否受损,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

近年来,尽管在KD治疗上获得了诸多进展,但仍有众多问题有待探讨。

如KD是否必须应用糖皮质激素和KD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IVIG)的剂量问题等。

病因本病病因未明,由于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且有一定的流行性、地方性,与某些感染性疾病相似,急性期又存在明显免疫障碍,早期应用大剂量IVIG 治疗有效,推测属于感染——免疫性疾病,但尚未证实。

近年来有关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毒素介导学说[1]、感染免疫介导学说[2]等均有报道,但更趋向于感染、遗传易感及细菌超抗原介导学说[3]。

由于病因未明,给临床诊治研究及预防治疗工作带来诸多困难。

诊断日本KD研究委员会1987年修订标准:①发热持续5天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②病初手脚实性肿胀和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脱皮;③皮疹,主要为躯干多发性红斑,但无结痂及疱疹;④双眼结膜一过性充血,但无渗出物;⑤口唇鲜红、干裂、出血、口腔及目腔黏膜弥散性充血,有杨梅舌;⑥急性非化脓性颈淋巴结大,直径>1.5cm。

具备以上5项即可诊断本病,如果存在冠状动脉病变,则具备4项也可确诊。

第3届国际KD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发热持续5天以上;①肢体末端变化,在急性期有手足硬性水肿,掌跖及指(趾)端有红斑;在恢复期甲床皮肤移行处有膜样脱皮。

川崎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川崎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川崎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导读:川崎病(KD)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主要见于小儿,5岁以内多见。

典型症状是初起高热,持续5天以上,伴有眼结膜充血、唇皲裂、杨梅舌、手足指肿胀等症状,并有皮疹、淋巴结肿大症状,累及心脏,早期有心肌炎、心包炎症状,后期可发生冠状动脉瘤。

本病于1967年首先在日本报道,近年来在儿科中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川崎病(KD)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

主要见于小儿,5岁以内多见。

典型症状是初起高热,持续5天以上,伴有眼结膜充血、唇皲裂、杨梅舌、手足指肿胀等症状,并有皮疹、淋巴结肿大症状,累及心脏,早期有心肌炎、心包炎症状,后期可发生冠状动脉瘤。

本病于1967年首先在日本报道,近年来在儿科中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1病因病机古代医学文献对KD无专门论述及与之相应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及传变过程,多数学者认为KD应归属“温病”范畴,也有学者认为应属“疫疹”或“斑疹”范畴[1,2]。

其中,马献图等[3]认为KD的发生是由于小儿体弱或时令不正,致温热毒邪侵袭人体,伏藏体内,一旦再感时邪,便可引起伏邪发病。

胡惠智[4]认为:“瘀热”是形成KD的症结,其病机是热壅经络,迫血妄行;热毒化火内燔,炼液成痰;血热成瘀。

司远萍等[5]认为KD系外感温毒或疫毒之邪,侵袭肺胃,热壅阳明,充斥皮肤粘膜,瘀阻肢体四末,继之毒从火化,内窜营分,形成气营(血)两燔。

吴水盛、朱江等[6,7]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感受病邪,易从火化,直达营血,造成气血两燔。

朱盛国[8]认为外感温毒时邪,侵袭肺胃,毒从火化,传营入血,乃致气营(血)两燔;热毒熬血成瘀耗伤气阴。

指出气营两燔,热毒瘀滞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汪受传[9]认为根据其发热,起病急骤及临床表现,认为属中医学温病范畴,与疫伤、温毒、阴毒发斑较为接近。

川崎病中西医治疗现状

川崎病中西医治疗现状
* 广西钦州市中医院儿科(535000) **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保健中心针灸科(061000) ***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东院区康复理疗科(061000) 2012 年 6 月 20 日收稿
性显著增加。如果 KD 早期未得到及时诊断,患儿仍有发热或持 续存在全身炎症表现如白细胞(WBC)、ESR 或 CRP 升高,在发病 10d 但不超过 14d 仍应考虑给予 IVIG 输注[10]。
从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针灸治疗中风后呃逆的腧穴选 用,主要集中在膀胱经、胃经。古经有云: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十 四经脉是针灸治疗的主体,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灵枢·经脉》足 阳明之脉……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
属胃,络脾……。从胃经循行看,胃经的循行直接过膈与胃,故可 治疗膈的病变。治疗还应兼顾本病的基础病中风,中风多为阳虚 不能防御外邪,外邪卒中经脉,治疗上应疏通经络、祛邪外出,故 治疗中风后呃逆选穴以膀胱经、胃经等阳经为主,腧穴部位则以 位于阳位的头面部居多。头面、下肢、胸腹取穴是局部取穴与远端 取穴的结合应用。
综 上 ,中 风 后 呃 逆 多 是 由 于 气 机 升 降 失 调 所 致 ,以 针 刺 进 行 辨证 施 治往 往 凑效 ,足 三里 、内 关 、中 脘 、膈 俞 、太 冲 、三 阴 交 、百会 、胃俞 、攒 竹、脾 俞 、合谷 、公 孙等 穴配 用 ,胃 经 、膀 胱 经 循 经 选 穴 ,局 部 取 穴 与 远 端 取 穴 相 辅 相 成 ,可 共 奏 降 逆 和 胃 止呃之功。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02
内蒙古中医药
中怔怔,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 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灵枢·邪气脏腑形》“合治内 府”,故针刺胃之合穴足三里以调理脾胃。呃逆主要病机为胃失和 降,气逆上冲,故针刺常取足三里。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八 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有宣统中上二焦气机作用,二穴相配,可 和胃降逆止呃。中脘是胃的募穴,足三里是胃经合穴,有疏通经 络,调和气血,健脾和胃的作用。膈俞利膈镇逆。太冲是肝经原穴, 有疏肝理气,降逆和胃之功,诸穴相配,共奏理气降逆,宽胸止呕 之功,故用于治疗中风后呃逆。

川崎病治疗新进展讲义

川崎病治疗新进展讲义

临床表现,轰动日本医学界,以后就将这一类疾
病命名为“川崎病”。
概述
最初该病仅在日本发现,认为可能是一个地 方病,到1974年美国夏威夷地区由Melish等报 导9例,从而打破了该病仅局限于日本国土范围 的看法,以后南朝鲜、希腊、加拿大的等先后 报道。
概述
现世界各地均有报道。我国从1975年-1977年 开始认识这种病,1976年我国首例川崎病报导由 于其最危险病变发生在心脏,现已逐渐取代风湿 热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中最常见的疾病。
•小动脉瘤或扩张:局部冠脉扩张内径≤4mm。
•中等动脉瘤:冠脉管腔内径>4mm且≤8mm,≥5
岁发病的儿童,冠脉管腔内径介于正常冠脉内
径的1.5-4倍。
•巨大冠脉瘤:冠脉管腔内径>8mm,≥5岁的儿
童,管腔内径>正常冠脉内径的4倍。
KD并发冠脉损害的高危评分指标:
a. 血钠≤133mmol/L(2分);
发热5天以上,另有2-3条主征 评价患者临床特征 符合KD 评价实验室检查结果 CRP<3.0mg/dl和ESR <40mm/hr 逐日随访 继续发热2天 未出现蜕皮 不必随访 发热消退 典型蜕皮 超声检查 不符合KD 继续发热
KD可能性小 CRP≥3.0mg/dl和ESR ≥ 40mm/hr 实验室辅助指标符合≥ 3条 IVIG治疗并做超声 超声(+) 发热消退 KD可能性小 IVIG治疗
IVIG (n=40) 6(15%) 3(7.5%) 1(2.5%)
(冠脉造影)
1-2 mo 14(31%) 1-2 mo 11(24%)
冠脉瘤发生率更高,预后相对更不好。
不完全川崎病的诊断





不完全 K D 指不完全具备 K D 诊断标准条件者 , 可见 于以下 2 种情况 : ( 1 ) 诊断标准 6 项只符合 4 项或 3 项以下 ,但在病程中经 超声心动图或心血管造影证实有 冠状动脉瘤者 ( 多见于 < 6 个月的婴儿或 > 8 岁的年长儿 ) , 属重症 ( 2 ) 诊断标准中只有 4 项符合 ,但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冠 状动脉壁灰度增强 ,除外其他感染性疾病 。因其临床症 状不完全符合 K D 的诊断标准 , 故命名不完全 K D。

川崎病的诊疗新进展-1866-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川崎病的诊疗新进展-1866-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866-川崎病的诊疗新
进展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川崎病诊疗的基础研究
1、关于川崎病使用阿司匹林的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A、阿司匹林不具有抗炎作用[正确答案]
B、目的是使血小板聚集量降低,抑制血栓生成
C、能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复发
D、急性期使用大剂量
E、热退后使用小剂量
2、关于川崎病急性期的初始治疗,以下错误的是()。

A、使用阿司匹林治疗
B、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
C、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D、不能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正确答案]
E、使用己酮可可碱治疗
3、川崎病治疗经小样本临床试验,静脉注射()效果更佳。

A、泼尼松
B、甲泼尼龙[正确答案]
C、甲强龙
D、地塞米松
E、倍氯米松
4、川崎病的治疗中,能够减轻冠状动脉异常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人免疫球蛋白[正确答案]
C、抗生素
D、甲泼尼龙
E、己酮可可碱。

川崎病的诊疗新进展-1866-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川崎病的诊疗新进展-1866-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866-川崎病的诊疗新
进展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川崎病诊疗的基础研究
1、关于川崎病使用阿司匹林的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A、阿司匹林不具有抗炎作用[正确答案]
B、目的是使血小板聚集量降低,抑制血栓生成
C、能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复发
D、急性期使用大剂量
E、热退后使用小剂量
2、关于川崎病急性期的初始治疗,以下错误的是()。

A、使用阿司匹林治疗
B、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治疗
C、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D、不能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正确答案]
E、使用己酮可可碱治疗
3、川崎病治疗经小样本临床试验,静脉注射()效果更佳。

A、泼尼松
B、甲泼尼龙[正确答案]
C、甲强龙
D、地塞米松
E、倍氯米松
4、川崎病的治疗中,能够减轻冠状动脉异常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人免疫球蛋白[正确答案]
C、抗生素
D、甲泼尼龙
E、己酮可可碱。

川崎病的治疗经验及进展1

川崎病的治疗经验及进展1

PART THREE

针对川崎病的特异性药物正在研发中,以减少副作用和提高治疗效果。 新型免疫调节药物的研发为川崎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针对川崎病发病机制的靶向药物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有望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
新型药物的研发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审批流程,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基因治疗的概念和原理 川崎病基因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基因治疗的优势和局限性 未来研究方向和前景
疗水平。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探索更安全、 更有效的川崎病治疗方法。
预防措施的探讨:研究预防川崎病 的措施,降低发病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早期诊断技术的研究:提高川崎病 的早期诊断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患者康复护理的关注:关注患者的 康复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汇报人:XX
PART FOUR
定期监测体温、心率等生理指标 定期评估病情状况,调整治疗方案 关注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保持与患者的沟通,了解其感受和需求
定期监测:定 期进行身体检 查,监测心脏、 血管等器官的
状况。
遵循医嘱:严 格遵循医生的 指导,按时服 药,不擅自更 改治疗方案。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 活方式,包括 合理饮食、适 量运动、戒烟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预防心 血管事件的发生。
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可控制炎症,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 糖皮质激素:用于治疗全身性血管炎,但长期使用有副作用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可用于难治性川崎病的治疗

川崎病的治疗经验及进展1

川崎病的治疗经验及进展1

川崎病的治疗经历与进展大学第一医院闫辉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川崎病的定义,川崎病也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它的本质是一个全身中小动脉系统的血管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最严重的问题是这个病会累与冠状动脉,如果没有与时有效的治疗, 25% 的患儿会形成冠状动脉瘤,其中少局部患儿冠状动脉可能发生狭窄或血栓形成,甚至导致心肌梗死,威胁生命。

目前川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最初人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各种各样的感染原,比方说链球菌、 EB 病毒、耶尔森菌等, Yoshioka 等曾经对 KD 急性期患儿外周血进展序列分析,说明 TCRV β 2 和 TCRV β 6.5 选择性活化并对溶血链球菌致热性外毒素 C 型(streptococcal pyrogenic. Extoxins C, SPE-C) 抗体阳性反响一致。

有研究说明葡萄球菌外毒素类的中毒性休克毒素 -1(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1, TSST-1) 和耶尔森菌外毒素假结核耶尔森菌衍生分裂素 (Y.pstb-derived mitrogen, YPM)) 等对 KD 发病机制中具有超抗原性的病原因子,诱导免疫细胞的高度活化和异常分泌细胞因子,导致血管皮细胞损伤与血管炎。

还有研究说明 KD 的发病与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in,HSP 〕有关。

人类线粒体 P 1 蛋白与细菌 HSP 具有显著相关和同源性。

尤其是 HSP65 具有极强的免疫活性。

推测 KD 的发病是由细菌来源的 HSP65 和自身线粒体 P 1 蛋白引起免疫反响。

这些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病在 6 月龄到 5 岁之间这个容易患感染性疾病的年龄高发,可是,与时有效的广谱抗生素没有效果,为什么有些人会得几次,大局部人群在这些常见病原感染后不会患病,而且川崎病表现出显著的发病率的种族差异,这些只能说明感染是一个触发因素。

第二个病因就是强烈的免疫反响,免疫细胞的激活和大量细胞因子尤其是炎性因子的释放是川崎病发生开展和血管组织损害的关键,也正是我们这节课中提到的治疗所针对的目标所在。

川崎病诊治进展

川崎病诊治进展

该假说最新研究提出:川崎病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导 致的血管炎性损伤,须经下述两个步骤: 微生物毒素类超抗原引起循环中TCR2Vβ制性的T细 胞多克隆激活; 由超抗原活化的T 细胞循环池中的自身反应性T 细胞 表达针对靶器官(血管组织) 的归巢受体。这些表达归巢 受体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以特殊机制渗透入血管壁,并识 别血管组织内的自生抗原,触发细胞与分子炎性反应的 级联事件,导致免疫性血管炎的发生 。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
测量方法:患儿取仰卧位,右上肢外展15 度,以 二维超声显示肱动脉,取肘上2~15 cm处肱动脉长轴, 在心室舒张末期测量肱动脉直径及血流速度。患儿在测 试前休息10 min ,测定基础值(D0) 。进行反应性充血试 验, 充气加压至260mmHg,持续5min后迅速放开,在放 开后10 s 重新测量肱动脉直径(D1) 及血流速度。计算加 压前后血管直径和血流速度的变化值占基础测值的百分 比(∆%) 。
治疗
IVIG疗法适应证为冠状动脉瘤高危患者。目前多采用 原田计分法判断: (1) 白细胞数> 12 ×109/ L (2) 血小板数> 350 ×109/ L (3) CRP 强阳性( > 40. 0 mg/ L) (4) 红细胞压积< 0. 35 (5) 血浆白蛋白< 35 g/ L (6) 年龄≤12 个月 (7) 男性 发病7 d 以内计分,每项为1 分。计分4 分以上者为IVIG 的适应证。
治疗
IVIG治疗的机理可能的解释包括: 丙种球蛋白使单核细胞、血小板或血管内皮细胞表 面的Fc受体饱和,阻断免疫激活过程; 中和可能存在的病原和致病物质; 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抗体生成; 使抗独特型(idiotype)抗体修复(对抗原的特异抗体产 生达到一定量时,引起抗Ig分子独特性的免疫应答,即 抗抗体的产生,它维持免疫应答对稳定平衡); 抑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受体途径的激活。

川崎病的护理措施及进展陈茗

川崎病的护理措施及进展陈茗

川崎病的护理措施及进展陈茗发布时间:2023-05-16T12:39:14.624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8期作者:陈茗[导读] 川崎病是一种在临床上十分普遍的非特异全身血管炎性疾病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 610000摘要:川崎病是一种在临床上十分普遍的非特异全身血管炎性疾病,它的病理学是以系统性的小动脉炎为特点,多见于1至5岁的婴幼儿,患儿一般表现为急性发热、皮肤损害和淋巴结肿大,这对患儿的身体发育有很大的危害。

多数儿童通过临床救治,其结局较好,并能逐步恢复。

然而,15%—30%的孩子会伴有冠心病,这很可能会导致心肌炎、血栓栓塞等并发症。

因此,在对其进行有效干预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临床护理,对于提升患儿治疗的疗效、改善儿童的预后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川崎病;护理对策;护理发展川崎病是以全身血管炎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以发烧、出疹为主的疾病,该病最初是由日本的小儿科医生川崎于1967报告的,所以也被称为川崎病【1】。

在5周岁以下的婴幼儿中,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最高。

川崎病(川崎病)是引起小儿后本性心脏疾病的首要病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此种疾病有较高的漏诊概率,若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治,将会引起终生的心血管损害,使患者无法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2】。

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一定程度减轻儿童的疾病负担,改善儿童的预后。

一、护理方法1.发热护理川崎病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烧,尤其是急性期的儿童,大多具有高热,护士应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让儿童得到充分的睡眠,降低能量消耗,促进身体的恢复,密切监测儿童的生命体征。

儿童若长期高热不及时进行退热,将会损伤心、脑、肾等器官,因此,应注意对儿童的身体温度控制。

建议患者在住院期间病房要定时进行换气,一天2—3次,使用消毒设备进行室内空气的消毒,保持室温22—26摄氏度,相对湿度在55%—65%【3】。

2.对皮肤及黏膜的护理川崎病患儿表皮组织损伤较多,对表皮组织的保护对降低其感染率和加快表皮组织损伤的愈合具有重要意义【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崎病治疗新进展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热性发疹性疾病。

急性期联合应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是川崎病的首选治疗方案。

对于糖皮质激素的使用临床尚有争议。

恢复期治疗以抗凝,溶栓为主。

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可采用外科及介入治疗。

标签:川崎病;治疗;新进展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以全身性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热性发疹性疾病。

80%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1岁以下川崎病病例逐渐增多。

本病具有自限性,严重的会导致冠状动脉病变,影响患儿的预后。

现将川崎病近10年在诊断、治疗以及跟踪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1 急性期KD的治疗主要目的是控制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防止冠状动脉损害(CAL)的发生。

1.1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输注IVIG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5天疗法:IVIG 400 mg/(kg·d),2~3 h 内静脉输入,连用5 d;(2)IVIG 1.0 g/kg,于4~6 h内静脉输入;(3)IVIG 2.0 g/kg,于10~12 h内静脉输入。

静脉应用丙种球蛋白对KD具有很好的疗效,发病早期应用不但能够有效缓解急性症状,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冠状动脉病变,三种治疗方法均可预防CAL发生。

但在热退时间、手足症状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2.0 g/kg为最佳疗法[1],且在预防冠状动脉病变方面效果明显。

使用IVIG的最佳时机:应在发病后10 d内给予,如有可能,应尽量在7 d内给予疗效更好。

西班牙有文章报道[2],IVIG 2.0 g/kg,在发病的5~8 d内给予,效果更好。

如48~72 h内再次发烧或原因不明时可再给一次。

有观察研究显示,KD如不经任何治疗,其CAA发生率可高达25%[3-4]。

IVGG治疗后,尽管冠脉瘤的发生率降至3%~5%[5],但是国外最新文章表示,急性血管炎、心肌炎、心瓣膜炎有可能成为后遗症,这些后遗症造成的损害有可能在儿童发育至某一阶段后出现[6]。

IVIG预防冠状动脉损害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封闭血管内皮细胞的FC受体,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的沉积,减轻小血管炎的损伤。

(2)免疫的负反馈调节,使CD8+细胞增多,被活化的CD4+细胞减少,通过多种途径促使可溶性循环性免疫复合物结构发生变化,对Ⅲ型变态反应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影响B淋巴细胞的活性抑制抗体的产生过程,直接对抗毒素对组织细胞的损伤作用,通过影响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过程,对抗局部血栓的形成[7]。

1.2 阿司匹林(ASP)ASP为环氧化酶抑制剂,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川崎病急性期主要存在凝血和抗凝系统功能失调所导致的高凝状态,继而血栓形成,发生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等,是影响该病预后的重要因素。

因此,及时发现血液高凝状态及纤溶异常,早期干预治疗,对减少或减轻冠状动脉病变非常重要。

鉴于本病发病机制,ASP已成为KD基础治疗的首选药物。

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PG)和血栓素的形成,而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凝集和血栓形成。

但在使用方法,剂量,使用时间上尚存在一些争议。

日本等亚洲国家使用方法为:30~50 mg/(kg·d),退热后48~72 h即减少ASP剂量,改为小剂量3~5 mg/(kg·d),有部分专家推荐病程的第14天且退热48~72 h后才改为小剂量[8]。

美国通常给予80~100 mg/(kg·d),分4次服用。

使用时间需等ASP减量后,根据病情需要决定:(1)急性期冠状动脉仅呈一过性扩张或者无冠状动脉异常者,通常6~8周后可逐渐减量至停用。

(2)并发小到中等冠状动脉瘤者,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心脏B超。

根据检查情况,维持小剂量ASP口服,直到CAA消失;(3)若并发一个或多个巨大CAA或者多个小到中等CAA但无冠状动脉闭塞者,检测方法同上,长期服用小剂量ASP,必要时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

(4)并发冠状动脉分支闭塞者,除长期服用小剂量ASP联合华法林外,另加服用钙通道阻滞剂,以减少心肌耗氧。

1.3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GCS)具有抑制免疫反应,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血管炎症性疾病。

但由于能够引起血小板聚集,从KD发病机制角度探讨,使用仍存在争议。

不主张使用GCS的理由可能为:(1)GCS破坏成纤维细胞,影响冠脉病变的修复;(2)GCS还有增加血小板聚集,促进血栓形成的作用。

一项研究表明:GCS加阿司匹林治疗22例KD患儿。

GCS虽有促进血栓形成的可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后,两者合用并无发生冠状动脉瘤的危险。

另有研究发现:激素治疗可缩短发热期和住院时间,降低血沉及C-反应蛋白(CRP),对冠状动脉预后无明显影响。

因此,有关皮质激素在急性期的作用及对冠状动脉的影响仍需作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以验证。

由于皮质激素具有促进CAA 形成的潜在风险,加之近年来IVGG治疗KD效果明显,因此,疾病早期多不主张使用糖皮质激素。

2 IVIG不敏感KD的治疗目前,大多数文献认为IVIG不敏感型KD是指患儿在发病10 d内接受大剂量IVIG(无论一次或分次输注)并且ASP标准化治疗后48~72 h仍持续发热(>38℃),或者给药后2~7 d甚至2周内再次发热,并出现至少1项诊断标准者,即为IVIG不敏感KD[9-10]。

据调查,大约10%的KD患者对单剂2g/kg无反应。

数据统计显示,IVIG不敏感型的患儿冠脉扩张的几率大于IVIG敏感的患儿[11]。

近年来,随着川崎病患儿病例增多,IVIG无反应型KD的发生率有明显升高趋势,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圣地亚哥地区2006年IVIG无反应型KD发病率高达38.3%[12]。

数据分析显示,与敏感患儿相比较,不敏感患儿的以下生化指标较高:中性粒细胞数,C反应蛋白,血沉(ESR)(>40 mm/h),总胆红素,天门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

患儿有两至三项生化水平的增高(CRP≥30 mg/L,TB≥0.9 mg,或AST≥200 IU/L),极有可能是IVIG不敏感患者[13-14]。

治疗方法主要有:IVIG追加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乌斯他丁等,均缺乏可靠临床资料论证,且有争议。

静脉滴注IVIG治疗已成为该病退热、降低CAD发生率的主要治疗药物。

运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合用乌司他丁,患儿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愈率达到了81.82%。

另有国外学者认为IVIG 追加治疗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因降低了CAD的高危因素而改善了预后[12]。

3 恢复期治疗3.1抗凝疗法阿司匹林:KD出现CAA时瘤内血液滞留,易形成血栓性栓塞,尤其当CAA 迅速扩大时,栓塞形成的风险更大,为防止CAA内血栓形成,需长期抗凝治疗。

对此类患儿应长期服用小剂量ASP[3~5 mg/(kg·d)]。

潘生丁:对阿司匹林不耐受者,可用每日3~6 mg/kg,分2~3次服。

研究证实联用潘生丁是辅佐治疗KD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华法林:冠脉异常严重者,在使用小剂量ASA的基础上加用华法林可能抗凝效果更好。

噻氯匹定(Ticlopidine)及氯吡格雷:具有抗血小板活性,纤溶及溶栓作用,氯吡格雷相对副作用小,可与ASA合用,但目前尚无最佳剂量的报道。

肝素:有人主张ASP与肝素联合使用[13]。

肝素主要用于血小板较高者(>600×109/L)、血浆纤维蛋白原(FIB)>4 g/L者、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者。

由于低分子肝素具有更好的抗凝血活性,相对弱的抗凝血酶作用,抗凝反应好且生物利用度高,故使用低分子肝素疗效更好。

每次剂量为50~100 IU/kg,皮下给药,每天1次,连用7~10 d,维持凝血因子Ⅹa水平0.5~1.0 u/mL。

3.2 溶栓治疗川崎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CAA,CAA发生时血管内皮增生,血管内膜易形成血栓,造成临近冠状动脉管腔的狭窄。

瘤内血液滞留,从而导致邻近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发生心肌梗死[14]。

一般认为对于6h内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有效。

但溶栓治疗效果与血栓形成的时间密切关。

在溶栓药物使用方面,目前临床实践均参考成人的治疗经验,事实上,儿童和成人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不同,应通过临床研究确立儿童的用药原则。

具体药物见表1。

3.3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主要解决的是以下情况:KD并发CAA时,病人采用阿斯匹林+潘生丁+噻氯吡啶(Ticlopidine)治疗,但仍反复发生心肌梗死,但长期服用华法令又不可取。

介入手段主要包括以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经皮腔内冠脉旋磨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rotational ablation,PTCRA)。

PTCA适用于单条动脉局限性狭窄75%以上,无管壁钙化及心肌梗死表现者,对冠脉过于狭窄,程度达90%以上时,PTCA导管不易进入狭窄部位,且血管内膜增厚伴有钙化时,血管壁变硬,PTCA球囊扩张的效果差,球囊扩张不充分或扩张后冠脉壁内膜增生,导致复发率也高[15]。

PTCRA 适用于巨大CAA 6h内新形成的血栓,该法是先用导管经动脉插入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入t-PA,使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溶解,术后予肝素静脉点滴,小剂量的ASA 和华法林口服以防止血栓形成。

目前川崎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国内在治疗方法、用药时间、剂量,跟踪随访方面又缺乏统一标准。

因此,仍需作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大量临床病例总结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1] Rowley AH,Shulman ST.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J].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2010,8(2):197-203.[2] Prieto Tato LM,Cuesta Rubio MT,Guillén Martín S.Kawasaki disease:Diagnosis and treatment[J].An Pediatr (Barc),2010,73(1):25-30.[3] Lee TJ,Kim KH,Chun JK,et al.Low-dose methotrexate therapy for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resistant kawasaki disease[J].Yonsei Med J,2008,49(5):714-718.[4] Burns JC,Best BM,Mejias A,et al.Infliximab treatment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resistant Kawasaki disease[J].J Pediatr,2008,153(6):833-888.[5] Sève P,Lega JC.Kawasaki disease in adult patients[J].Rev Med Interne,2011,32(1):17-25.[6] Tsuda E,Abe T,Tamaki W.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 adult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caused by Kawasaki disease:review of case reports[J].CardiolYoung,2011,21(1):74-82.[7] A thappan G,Gale S,Ponniah T.Corticosteroid the rapy for primary treatment of Kawasaki disease-weight of evidence: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 aticreview of the litera ture [J].Cardiovasc J A fr,2009,20(4):233-236.[8] Adachi S,Sakaguchi H,Kuwahara T.High regression rate of coronary aneurysms developed in patients with immune globulin-resistant Kawasaki disease treated with steroid pulse therapy[J].Tohoku J Exp Med,2010,220(4):285-290.[9] Sittiwangkul R,Pongprot Y,Silvilairat S,et al.Management and outcome of intravenous gammaglobulin-resistant Kawasaki disease[J].Singapore Med J,2006,47(9):780-784.[10] 张倩,项如莲.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的诊治进展[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4):318-321.[11] Kobayashi T,Inoue Y,Takeuchi K,et al.Prediction of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unresponsiveness in patients with Kawasaki disease[J].Circulation,2006,113(22):2606-2612.[12] Tremoulet AH,Best BM,Song S,et al.Resistance to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n children with Kawasaki disease[J].JPediatr,2008,153(1):117-121.[13] Honkanen VE,McCrindle BW,Laxer RM.Clinical relevance of the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artery inflammation in Kawasaki disease[J].Pediatr Cardiol,2003,24(2):122-126.[14] Sinan Mahir Kayiran,Aygu,An evaluation of children with Kawasaki disease in Istanbul:a retrospective follow-up study[J].CLINICS,2010,65(12):1261-1265.[15] Rowley AH,Shulman ST.Pathogenesis and management of Kawasaki disease[J].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2010,8(2):197-2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