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实践实验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纪录片《故宫》赏析二
实验目的:同上
实验内容:
记录片《故宫》的剪辑特色
1)画面剪辑
(一)图片剪辑。图片大小修改。图片规格不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条件,DVE调用时就是一帧白底而不显示图片。技术人员在制作每张图片时,严谨细致地注意把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好。为了在图片制作后能够便于继续根据导演的意图进行修改,有些图片采用在标清中使用DVE插件调用图片,确定图片比例,根据导演需要生成新素材片段,在DVE中存运动参数,在非线系统硬盘中存原始图片和调用和存好的DVE参数生成高清素材片段,比如第七集《故宫藏玉》和在第九集《宫廷西洋风》中就分别使用了14张图片的拉洋片和10张图片的拉洋片。为了保证图片清晰度,在非线里需要使用DVE插件来调用图片
总结:
以故宫建筑为主题来展示中国古代明清建筑的科技水平及其艺术思想价值,在此基础上将发生在该建筑之中的主要历史事件和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进行讲述和展示。
实验三熟悉非线性编辑一般操作
实验目的:
1.熟悉PremierePro非线性编辑软件桌面的工具栏和按钮的功能;
2.掌握对素材的选取、组接、编辑的一般操作步骤和方法;
机号:如果是两台或是两台以上摄像机一起工作,机号代表这一镜头是由哪一台摄像机拍摄,如果前后两个镜头是由两台摄像机拍摄,机号的预先提示,可以使导播更方便地在切换台上进行信号的选取。如果是单机拍摄的电视节目,机号一项就不必存在。
摄法:根据稿本内容、表达情感等方面的需要,确定景别和摄像机运动方式。
特技:一般是指镜头间的组接技巧。
(二)景别剪辑。处理穿帮镜头是剪辑中比较麻烦的事情,后期制作时把穿帮的部份擦除,这部分工作不仅可以体现后期设备具有的功能,也能够显示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具体操作中,我们根据穿帮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以及画面整体颜色的不同,使用抠像、用周围画面作跟踪遮挡等方法进行处理,达到了满意效果。比如在第四集《指点江山》中,有一个镜头是从门外缓缓推进,门里的大臣们正在准备上朝的场面,在推进时地面上的轨道也被拍进了画面。在处理时,我们确定了采用了截取周围地面做遮罩,跟踪覆盖地面轨道的方法。在制作中多次调整跟踪参数,调整遮罩的形状和大小,把遮罩边缘做虚化处理使它和周围地面融为一体。集成片在编辑时除了有特殊需要的镜头做较色外,不对其他画面做任何处理,最后统一用“达芬奇”系统进行整体校正保证全片整体风格的统一
2、记录片《故宫》的多种拍摄技术手法:
1)采用延时拍摄技术(逐帧拍摄)。把技术手段与画面构图进行巧妙结拍摄后的影像效果,拍摄中为表现故宫岁月变迁和时空交换。在《故宫》中看到的宫殿上空云层的移动,宫墙上光影的变幻以及从暗到明的光线变化合,对每一帧的拍摄都进行精确控制,使摄制组获得了满意的延时拍摄效果。尤其是用延时拍摄技术,拍摄下了2004年冬至日前后三天中,太阳光线照在太和殿内的精彩景象,太和殿的正中匾额出现了极其独特的光影变幻效果.在观众看得十几秒到二十几秒的画面中,摄影师可能要用两三个小时或者长达八至十个小时的时间完成。摄像机在长达数小时的拍摄中,每次只记录下这个景物在某个时间段、几秒钟的影像,经过十多次或更多的固定角度的重复拍摄,一座建筑物一段时间内的光影变化的独特影像就被记录下来,像这样的延时摄影,这次我们在片中大量的使用,也成为《故宫》的显著拍摄技术特征之一。
长度:指镜头,画面持续的时间及该镜头的长短,一般是以秒为单位标明。
画面内容:用文字描绘镜头所表现的具体画面,叙述应简单明了,言简意赅。
解说词:对镜头、画面的介绍和说明,通常也包括画面中人物说话的同期声和画中人物的对白。
音响:除了人声和音乐之外,需要注明的声音,它可以是画面中的音响,也可以是出于表达需要加入的音响。
画面剪辑的原则,即画面组接的剪辑点正确,包括画面本身和声音剪辑点正确;画面组接的
逻辑性正确;画面组接的时间和空间正确;主体动作的连贯;
画面造型(包括光影变化和色彩过度、形象对列和构图对位)衔接正确。最后,我们还必须注重剪辑的节奏,适当的节奏可以舒缓或加快情节发展的速度。
剪辑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我们只是提出了影片剪辑的最基本要素,而且只是对它们进行了只言片语的描述。但是,那些极富视觉冲击力和艺术震撼力的影片,不也正是在这些最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诞生的吗?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从最基本的做起。
4)建立《故宫》长期档案。在我们看来故宫是有生命的,我们从拍摄之初就建立了故宫植物生长的档案,文华殿前面的海棠花、慈宁宫里的牡丹花、钟萃宫的玉兰花、承乾宫的梨花以及断虹桥的十八棵古槐。从花开到花落我们都有详细记录,都用镜头拍摄下它们从冬季的枯枝、春天的发芽和开花、夏天的茂盛、秋天的落叶,这些植物随岁月流转的画面,它们构成了故宫四季变迁和真正的生命力。也许正是这样的独特之处。
实验内容:
(一)电视分镜头稿本的撰写要素:
具体形象的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
将文学稿本的画面内容分解成一个具有想象的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并且对镜头、景别等方法做出明确说明
分解镜头的依据:
A视觉心理依据。点数画面的受体是观众,观众在观看时会有怎样才能将画面的内容看的更清楚,更合乎习惯的心理活动。
B蒙太奇组接的原则,要考虑镜头的长短、镜头组接的规律、镜头意图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镜头的组接方式,不能盲目套用他人的方式。
3)根据二三维的动画结合特技拍摄。很多历史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我们可引用的史料也极其有限,为了达到同样良好的效果,我们有必要尝试大量的在纪录片当中使用电脑动画的制作。比如可天安门上空是真正地禁飞区,你可能在空中观看故宫建筑的同时,忽然间建筑就可能变成二维平面图,让你清晰地知道自己所看到的最宏伟、最动人的建筑在故宫所处的位置如在第二集《盛世的屋脊》中就会看到这样另类的艺术。
2)《故宫》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定点拍摄。为了使故宫这座凝固不动的建筑群,显得更有生命力和历史感,选择近二十个具有典型代表性建筑,对它进行定点拍摄,就是在固定不变的拍摄地点和角度进行多次拍摄,拍摄主要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最显著的气候变化中进行,其中大家在节目中看到的,故宫角楼的四季变化和故宫内断虹桥桥边从枯枝到绿叶再到白雪纷飞的景象就是这样拍摄下来的,把这样的镜头主要使用在了表现时间流转、世事变幻的叙述段落中。如用3D技术展示了紫禁城修建时从空中鸟瞰北京工地时的情景,展示了从元朝皇宫遗址到明紫禁城的空间布局变化的过程。
同时,我们还应该完成剪辑之前最后素材的收集,如影片如果有旁白、音乐、动效等要求,都应在剪辑前把这些素材准备完毕,使剪辑的过程尽可能地集中和便利。
2.影片剪辑
剪辑还需要考虑画面的特性,它包括镜头画面的分类,以及镜头画面的方向。镜头画面的分类包括镜头景距的变化、用动的变化、角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技巧的变化;镜头换面的方向则包括画面的方向、视觉的方向、事物运动的方向、地形的方向以及镜头轴线的方向。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
将镜头排列成组,并说明组接技巧
与镜头相对应的人物对白或解说词
相应镜头组成段落中的音乐和音响效果
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标题、作者
正文采用表格式,表格包括以下栏目
镜号(镜头)、机号、摄法、特技、长度、画面内容(画面)、解说词、音响、音乐、备注
镜号:及镜头的顺序,按组成的稿本镜头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一般位于第一列,它作为某一镜头的代号,表明稿本的整体结构顺序,拍摄时不一定按此顺序拍摄,但编辑时必须严格按照这一顺序进行。
㈠进入PremierePro非线性编辑系统
⒈打开机箱电源,进入Windows xp系统。
⒉点击【开始】/【程序】/【PremierePro 1.5】图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新建项目”。
㈡窗口介绍
1.项目窗口
2.监视器窗口
3.时间线窗口
4.工具栏
㈢素材的采集(上载):
㈣素材的导入
点击【文件】/【导入】命令,在弹出的“输入”对话框中选择你所需要的文件,按【打开】后,就可以在项目窗口中看到你所要的素材文件。
音乐:与画面内容相呼应的音乐,如果是明确使用某一乐曲的某一段,最好标明起始部分。
备注:稿本作者对于拍摄地点和时间等方面需要做特别说明可以写在备注栏里。
(标题)(黑体)
(作者 )
镜号
机号
摄法
特技
长度
画面内容
解说词
音响
音乐
备注
1
2
3
实验六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一
实验七 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二
实验八后期制作——素材剪辑与配音
实验一纪录片《故宫》赏析一
实验目的:进一步了解纪录片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征;摄影造型;蒙太奇剪辑
艺术;记录片合成与编辑。
重点:纪录片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征;摄影造型;记录片合成与编辑。
难点:蒙太奇组辑艺术;色彩影调线条。
实验内容:
1、创作背景:
十二集高清电视纪录片《故宫》,是我国第一部全部采用高清特色电视技术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具有独特技术的纪录片《故宫》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与高度评价,《故宫》的特色是以全新的电视创作理念、上层的电视画质和声音效果等,为广大观众讲述了故宫的历史故事,充分显示了当今中国高清电视的制作水平,被称为中国电视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之作。
㈤编辑(组接)素材
㈥使用切换
㈦添加视频特效
㈧音频调整
⒈音频特效调整
⒉调音台
㈨添加字幕
㈩节目的输出
实验四:纪录片策划Hale Waihona Puke Baidu选题
(策划内容)将策划书内容填写
实验五:纪录片创作前期准备——分镜头稿本
实验目的:
在熟悉电视编辑系统的操作方法基础上,遵守实验中心的各项管理规章,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在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实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并能艺术性地进行节目创作。
(三)精编剪辑。将高清素材下变换为标清格式进行粗编和整理的拍摄,高清设备的运用大大拓宽了纪录片的表现空间。在高清设备的使用上,投入了许多精力进行探索,从05年6月开始,部分《故宫》组的导演进行素材的整理和粗编工作,7月开始了高清成片的分组精编剪辑,由高清线性电编和高清非线性编辑两种方式同时进行。部分导演使用高清电编精编成片,留出电编无法完成的特技镜头集中上载到非线进行处理。
2)还运用轨道、斯坦尼康和motion control技术等高清晰度摄录设备拍摄。各种高级摄影辅助器材和电影级灯光设备,以及先进的后期设备的使用,保证了本片一流的制作水准,为拍摄出了许多富有动态感、历史感的优质图像,为充分展示故宫厚重的历史沧桑、深刻的文化内涵,强化纪录片的艺术魅力,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在现场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拍摄出了技巧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影像,为后期制作出高品质的纪录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技术的更多运用,使得以上的问题得以含蓄的展现,使纪录片的个性化的风格越来越明显。在一般的纪录片中,个人的观点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缺少个性化。画面的展现同样为了追求真实性而缺少个性。但是技术的使用在减轻解说词的作用的同时,增加了画面的表现语言和个性特征。《故宫》正是在展现着这样一种个性,多云的天空凸现了历史的厚重感,翻滚的乌云和季节瞬时变化就是其摄影技术的独特体现。
3、记录片故宫前期拍摄方面的创新
1)再从艺术角度说故宫拍摄的技术高超画面表现《故宫》的唯美。在历时三年的前期拍摄过程中,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合力,调动所有人的灵感,发挥集体的智慧,拍尽了故宫的每个角落,每一件文物和每一所建筑。前期的拍摄为后期的艺术再创作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后期的剪辑工作持续半年多时间主要就在这一阶段展开。所用的设备是线性的电编系统,第一集《肇建紫禁城》第十二集《永远的故宫》的后期剪辑工作,以及全部十二集的最后修改工作。电编系统的优势在最后修改时表现出了重要的作用,在保证不改变原有画面完美的效果的同时,我们做到了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修复画面的工作。
后期制作阶段
1.观看素材
观看素材是后期制作的的必要过程。观看素材一般是导演和剪辑人员一起进行,在观看素材的同时,应该针对有意义的镜头或段落作一些必要的书面记录,以备剪辑之用。
在观看影片的同时,还应该把前期拍摄过程中的场记表作一次仔细的整理。把本来按照拍摄日程安排的场次顺序和镜头顺序重新按照分镜头稿本的顺序整理出来,方便接下来剪辑影片时寻找画面用。
3.初步掌握音频编辑的方法。
实验内容:
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制作电视节目,一般需要这样几个步骤:首先必须对拍摄的素材进行采集(上载),先建立一个“项目文件”,然后在项目窗口中找到素材,并在时间线窗口中装配、组接素材,还要为素材添加特技、字幕,再配好解说、添加音乐、音效,最后把所有装配好的素材合成影片,进行输出(下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