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创作实践实验指导书
《纪录片制作》实验大纲
《纪录片制作》实验课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实验课程名称:纪录片制作英文名称:Documentary课程总学时:64总学分:4实验学时:32适用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三年级学生二、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主要讲授纪录片制作流程以及制作方法,将帮助和指导学生了解纪录片的历史,中国纪录片的现状,纪录片的概念,认识纪录片的规律,纪录片的美学风格,纪录片不同的创作观念和风格式样,学习和把握纪录片的创作方法,为日后进入电视媒体打下牢固的基础。
纪录片创作的形式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本课程的教学着重讲述和探讨创作业务的有关问题,侧重于操作性。
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纪录片的基本理论概念和从大众传播的角度解读当今纪实的文化现象,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各时期纪录片的流派和演进历程。
通过对纪录片基本特征的介绍,具体讲解了基本特征在实际拍摄中的发展及运用。
介绍了诸如前期主题创作、中期拍摄及后期剪辑的技巧及方式的基本问题。
课程着重强调采用纪实的理念来创作影视作品,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纪实理念和当前的影视文化现象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对其进行解读和辨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掌握纪录片创意与选题、纪录片的采访、拍摄与编导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应对与纪录片创作密切联系的若干基本学术性问题有所了解和认识,作为专业知识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理论基础的通晓程度不仅关系到其对专业的研修和今后的发展空间,也将直接影响其创作实践。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学会使用纪实的创作理念和手段。
从事纪实类电视节目的创作。
掌握纪实电视节目创作的基本方法、过程、原则、常用技巧,使学生初步具备纪实电视节目的创作能力。
学生能够对纪录片的基本理论与拍摄方式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具有明锐的观察能力和运用手段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通过对纪录片的理论、发展脉络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并从中获得对纪录片相关拍摄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以便解决纪录片拍摄中的问题。
《电视记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
《广电节目策划》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广电节目策划课程编号:23082020 课程总学时:36 实验学时数:16 课程总学分:2 实验学分:1 实验项目数:5 一、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实验部分的演练学习,让学生根据记录片的基本特点、分类和规律,熟悉电视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步骤;掌握电视记录片选题与策划的基本技能;掌握电视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技巧;学会正确的分析与解剖电视纪录片制作的相关技术与管理艺术。
本实验课程将使学生能够了解电视记录片节目的各种形式,指导学生参与电视记录片的制作实务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电视记录片的创作能力。
本实验课程要求学生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并熟悉电视摄像与编辑的基本技能。
二、项目内容、能力标准和学时分配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应达到的能力标准学时分配实验场所影视制作做一份电视记影片调研与学会做电视片市场1号实验1 录片现状调研3 学时分析调研与分析室与分析报告影视制作完成一个电视影片选题与掌握电视纪录片选1号实验2 记录片选题与6 学时策划题的基本技巧室策划学会与掌握电视纪户外记录影片拍拍摄一部电视 3 录片拍摄的技能与9 学时摄记录片技巧学会与掌握电视纪影视制作记录影片编编辑所拍摄记 4 录片编辑制作的技9 学时 1号实验辑录片能与技巧室影影视制影片评判与电视记录片作掌握电视纪录片评 5 9 学时作1号实解析品评判与解析议标准与方法验室三、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电视纪录片创作教程》,王列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年 11 月。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一)上机实战操作(二)实验作品呈现(三)实验报告呈现评分办法:上机实战操作:期末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按要求完成电视纪录片制作任务,根据任务的完成所花时间、熟练程度情况给与相应的成绩,占实验成绩的60%;实验作品呈现:完成三分钟电视短片的摄像,从拍摄技巧、画面构图、主题表现三方面评定成绩,占实验总成绩的 25%;实验报告呈现:占实验总成绩的 15%;综合上机实战、实验作品、实验报告三项分数,确认每位学生本课程最后的A/B/C/D四个等级。
纪录片创作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纪录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逐渐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为了深入了解纪录片创作的过程,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于2023年在某知名纪录片制作公司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参与了多个纪录片项目的策划、拍摄和后期制作,还学习了纪录片创作的相关知识,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一)前期策划1. 项目调研: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个纪录片项目的调研工作。
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相关人员,了解项目背景、目标受众和市场需求,为后续策划提供依据。
2. 选题讨论:与团队共同讨论纪录片选题,分析选题的优势和可行性,最终确定拍摄主题。
3. 拍摄方案制定:根据选题,制定详细的拍摄方案,包括拍摄地点、拍摄时间、拍摄设备、拍摄人员等。
(二)拍摄制作1. 现场拍摄:跟随摄制组前往拍摄现场,参与实际拍摄工作。
在拍摄过程中,学习使用各种拍摄设备,如摄像机、无人机、稳定器等。
2. 采访录制:与导演、摄影师、剪辑师等团队成员一起,对相关人员进行采访,收集素材。
3. 现场协调:负责现场拍摄的组织协调工作,确保拍摄顺利进行。
(三)后期制作1. 素材整理:对拍摄过程中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理,包括剪辑、分类、命名等。
2. 剪辑制作:在剪辑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剪辑软件,对素材进行剪辑,完成初步的剪辑工作。
3. 特效制作: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学习使用特效软件,为纪录片添加必要的特效。
4. 配音配乐:与配音师、音乐制作人合作,为纪录片添加配音和配乐。
三、实习收获1. 专业知识提升:通过实习,我对纪录片创作的前期策划、拍摄制作和后期制作等环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
2.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有效沟通、协作,共同完成纪录片项目。
3. 实际操作经验:通过实际参与纪录片制作,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4. 创新意识培养: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我不断尝试新的拍摄手法、剪辑技巧,培养了创新意识。
大学纪录片创作实训报告
一、前言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高自己的纪录片创作能力,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纪录片创作实训课程。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学习了纪录片的基本理论知识,还亲身体验了从选题、拍摄到后期制作的整个创作过程。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总结与反思。
二、实训目的与背景本次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我的纪录片创作能力,包括选题策划、拍摄技巧、后期制作等方面。
实训背景是当前社会对纪录片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大学生作为纪录片创作的新生力量,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三、实训过程1. 选题策划:在选题阶段,我们小组经过讨论,最终确定以“城市记忆”为主题,旨在通过纪录片的镜头,展现我国城市变迁的历史与文化。
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确定了拍摄地点和拍摄对象。
2. 拍摄制作:在拍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
首先,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只能选择在周末进行拍摄。
其次,由于拍摄地点较为分散,我们不得不提前做好路线规划。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被拍摄对象沟通,如何捕捉精彩的瞬间。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使用各种拍摄设备,如摄像机、三脚架、灯光等。
3. 后期制作:在后期制作阶段,我们学习了视频剪辑、音频处理、特效制作等技能。
在剪辑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把握节奏、如何运用转场技巧。
在音频处理方面,我们学会了如何去除杂音、如何调整音量。
在特效制作方面,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软件进行合成、添加字幕等。
四、实训成果经过近一个月的实训,我们最终完成了《城市记忆》这部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展现不同年代的城市景观、人物故事,展示了我国城市变迁的历史与文化。
在学校的纪录片展览中,这部作品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五、总结与反思1. 专业知识提升:通过本次实训,我对纪录片的基本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包括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创作原则、拍摄技巧等。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2. 团队合作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小组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了这部纪录片。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验指导书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验指导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培养学生对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过程的理解与掌握,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原理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编导人员全面了解节目制作的各个环节,包括选题、策划、编剧、导演、摄像、化妆、服装、灯光、音响等。
本实验将通过模拟真实的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并通过实验的互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分组编导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背景,自由组成小组并选择一个电视节目类型,如综艺、新闻报道、纪录片等,并确定一个主题。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个电视节目的编导与制作过程,包括节目策划、选题、编剧、导演、摄像、化妆、服装、灯光、音响等方面的工作。
2. 实践训练:学生通过模拟真实的电视节目制作过程,分别扮演编导、导演、摄像、化妆、服装、灯光、音响等角色,了解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同时,学生需要进行团队合作,与其他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一个电视节目的制作。
3. 实验报告:学生在实验结束后,需要撰写详细的实验报告,包括选题理由、节目策划、编导过程、角色分工、团队合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内容。
实验报告需要包含实际操作情况的记录和相应的学术理论支撑。
四、实验步骤1. 将学生分组,并确保每个小组的人数均衡,并进行小组合作规则的讲解和团队建设。
2. 学生选择一个电视节目类型,并确定一个具体的主题,进行节目策划和选题。
3. 学生根据选题和策划,进行编剧和导演的工作,并进行角色分工。
4. 学生根据编导和导演的要求,进行摄像、化妆、服装、灯光、音响等方面的工作。
5. 模拟真实的电视节目制作过程,每个小组对自己的电视节目进行拍摄和录制。
6. 学生进行实验总结和讨论,分析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并撰写实验报告。
7. 实验结束后,学生进行结果展示,进行点评和评选最佳节目。
五、实验要求1. 学生需积极参与实验,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验指导书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实验项目:实验一摄像机的使用实验二固定机位拍摄实验三景别拍摄训练实验四运动画面拍摄实验五综合拍摄训练实验六视音频采集实验七视音频剪辑实验八专题片创作实验一摄像机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摄像机的主要开关、按钮及插座的功能。
2、学会摄像机的操作方法。
3、了解使用摄像机时的注意事项。
4、学会三角架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数字摄像机、三脚架、数字磁带、电池三、实验内容认识摄像机及其基本操作;熟悉常见的几种执机方法。
四、实验步骤1.认识摄像机及其基本操作(1)电池的安装(图一)A.抬起取景器;B.按电池上的▼标志方向插入并推动充电式电池直至发出咯哒声。
(如图一所示)(2)装入磁带(图二)A.安装好电源B.按下EJECT开关上的兰色小键并朝箭头方向拨动来打开录象带盖,录象带舱随后自动打开;C.推录象带背部的中间部位将其装入。
使录象带窗向外、写保护片向上笔直装入录象带舱底部。
D.按录像带舱上的PUSH标志关闭录像带舱。
E.按录像带盖上的PUSH标志关闭录像带舱。
(如图二所示)(3)白平衡的调整A.当摄像机处于待机、摄像或存储方式时,将AUTO LOCK选择开关设定于中央(自动锁定取消)位置;B.按WHT BAL键。
白平衡指示随后出现在液晶显示屏或取景器中;C.转动SEL/PUSH EXEC 拨盘以选择适合的白平衡方式。
转动拨盘时,显示将会出现图中方框3的三种状态(室内、室外、自调节)。
若选择了自调节方式,则首先对准一个白色物体如纸张的全景,然后按SEL/PUSH EXEC拨盘,指示灯快速闪烁,几秒钟后会停止闪烁,则表示白平衡调好并存入存储器。
(如图三所示)(图三)(图四)(4)光圈调节A.当摄像机处于待机、摄像或存储方式时,将AUTO LOCK选择开关设定于中央(自动锁定取消)位置;B.按IRIS键。
光圈指示随后出现在液晶屏或取景器中;C.转动IRIS拨盘以调节光圈。
纪录片创作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热爱纪录片创作的学生,我深知实践经验对于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性。
因此,在大学期间,我积极寻找实习机会,以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的纪录片创作技能。
本次实习,我有幸加入了一家纪录片制作公司,参与了多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从而对纪录片制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选题与策划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纪录片的选题与策划工作。
通过与团队成员的交流,我们选定了关注环保问题的主题。
在策划阶段,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纪录片的特点与优势,最终确定了一部以环保为背景的纪录片项目。
2. 拍摄与制作在拍摄阶段,我负责辅助摄影师进行拍摄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摄影器材的使用方法,了解了拍摄过程中的光线、构图等技巧。
在后期制作环节,我参与了剪辑、调色、音效处理等工作,学习了相关软件的使用,提高了自己的后期制作能力。
3. 剪辑与包装在剪辑阶段,我根据剧本和拍摄素材,进行初步剪辑。
在剪辑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把握影片节奏,突出主题,以及如何运用剪辑技巧讲述故事。
在包装环节,我参与了片头、片尾的设计,以及片中动画、图表的制作,锻炼了自己的视觉设计能力。
4. 配音与音效在配音环节,我负责为纪录片配音。
通过与配音老师的交流,我了解了配音的技巧,如何根据角色和场景调整声音的大小、情感等。
在音效处理环节,我学习了如何为影片添加合适的背景音乐和音效,使影片更具氛围感。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专业技能的提升通过本次实习,我在纪录片选题、策划、拍摄、制作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
2.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纪录片创作。
这使我更加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 创作思维的拓展在实际创作中,我不断尝试创新,拓展了自己的创作思维。
同时,我也意识到纪录片创作是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需要不断积累和提升。
4. 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沟通、时间管理等方面的不足。
纪录片实训报告书范文模板
一、封面纪录片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实训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实训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二、目录一、前言二、纪录片项目概述三、实训目的与意义四、实训过程1. 策划阶段2. 拍摄阶段3. 剪辑阶段4. 后期制作阶段五、实训成果六、心得体会七、总结与反思八、参考文献三、前言纪录片作为一种影像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本次纪录片实训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对纪录片制作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其影视创作能力。
以下是对本次纪录片实训的详细报告。
四、纪录片项目概述项目名称:《_________》项目类型:纪录片项目简介:本纪录片以_________为主题,通过讲述_________的故事,展现_________的历史、文化、人物等方面,旨在让观众了解_________,感受_________。
五、实训目的与意义实训目的:1. 学习和掌握纪录片制作的流程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影视创作和表达能力。
4. 深化对纪录片艺术的理解。
实训意义:1. 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专业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六、实训过程1. 策划阶段项目选题:经过讨论和调研,确定纪录片主题和拍摄内容。
确定拍摄地点和对象: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拍摄地点和对象。
编写拍摄脚本:根据主题和内容,编写详细的拍摄脚本。
组建团队:确定团队成员,分配任务和职责。
2. 拍摄阶段摄像设备准备:检查和调试摄像设备,确保拍摄质量。
拍摄场景布置:根据脚本要求,布置拍摄场景。
拍摄过程:严格按照脚本进行拍摄,确保画面和声音的完整性。
后期素材整理:整理拍摄素材,为剪辑阶段做准备。
纪录片创作实践实验指导书
摄法:根据稿本内容、表达情感等方面的需要,确定景别和摄像机运动方式。
特技:一般是指镜头间的组接技巧。
音乐:与画面内容相呼应的音乐,如果是明确使用某一乐曲的某一段,最好标明起始部分。
备注:稿本作者对于拍摄地点和时间等方面需要做特别说明可以写在备注栏里。
(标题)(黑体)
(作者 )
镜号
机号
摄法
特技பைடு நூலகம்
长度
画面内容
解说词
音响
音乐
备注
1
2
3
实验六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一
实验七 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二
实验八后期制作——素材剪辑与配音
㈤编辑(组接)素材
㈥使用切换
㈦添加视频特效
㈧音频调整
⒈音频特效调整
⒉调音台
㈨添加字幕
㈩节目的输出
实验四:纪录片策划与选题
(策划内容)将策划书内容填写
实验五:纪录片创作前期准备——分镜头稿本
实验目的:
在熟悉电视编辑系统的操作方法基础上,遵守实验中心的各项管理规章,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在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实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并能艺术性地进行节目创作。
2、记录片《故宫》的多种拍摄技术手法:
1)采用延时拍摄技术(逐帧拍摄)。把技术手段与画面构图进行巧妙结拍摄后的影像效果,拍摄中为表现故宫岁月变迁和时空交换。在《故宫》中看到的宫殿上空云层的移动,宫墙上光影的变幻以及从暗到明的光线变化合,对每一帧的拍摄都进行精确控制,使摄制组获得了满意的延时拍摄效果。尤其是用延时拍摄技术,拍摄下了2004年冬至日前后三天中,太阳光线照在太和殿内的精彩景象,太和殿的正中匾额出现了极其独特的光影变幻效果.在观众看得十几秒到二十几秒的画面中,摄影师可能要用两三个小时或者长达八至十个小时的时间完成。摄像机在长达数小时的拍摄中,每次只记录下这个景物在某个时间段、几秒钟的影像,经过十多次或更多的固定角度的重复拍摄,一座建筑物一段时间内的光影变化的独特影像就被记录下来,像这样的延时摄影,这次我们在片中大量的使用,也成为《故宫》的显著拍摄技术特征之一。
电视摄录编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视摄录编技术”实验指导书(一)一、实验课程编码:103021二、实验课程名称:电视摄录编技术三、实验项目名称:数字演播室系统及节目制作四、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演播室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了解数字演播室系统的信号流程3.掌握数字演播室系统的节目制作流程和制作工艺五、主要设备摄像机、录像机、视频切换台、CCU、RCP六、实验内容:1.了解数字演播室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结合演播室系统框图讲解信号流程3.介绍数字演播室的特点七、实验步骤1.讲解数字演播室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结合演播室系统框图讲解信号流程3.介绍数字演播室的特点4.介绍数字演播室节目的制作流程及制作工艺5.分组实践操作八、实验结果:能够简要画出演播室视频系统框图,完成实验作业。
执笔人:刘忠实验室主任:系主任:姜秀华一、实验课程编码:103021二、实验课程名称:电视摄录编技术三、实验项目名称:数字演播室系统摄像机部分四、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演播室系统中摄像机的系统连接、操作及使用2.了解数字演播室系统中CCU、RCP的作用3.熟悉掌握RCP的使用及利用RCP来调整摄像机五、主要设备:摄像机、CCU、RCP六、实验内容:讲解摄像机、CCU、RCP的构造和使用七、实验步骤:1.讲解演播室系统中摄像机的系统连接、操作及使用2.结合演播室系统讲解CCU、RCP的作用3.介绍数字演播室中RCP各部分的作用及功能4.利用RCP来调整摄像机5.分组实践操作八、实验结果学会使用摄像机、明确CCU的作用及RCP的简单操作。
执笔人:刘忠实验室主任:系主任:姜秀华一、实验课程编码:103021二、实验课程名称:电视摄录编技术三、实验项目名称:数字摄像机镜头调节及参数调整(设计性实验)四、实验目的:1.掌握数字演播室系统中摄像机镜头的使用2.掌握数字演播室系统中摄像机处理放大器的调节、菜单参数的使用五、主要设备摄像机、CCU、RCP、六、实验内容熟练摄像机的操作,学会用菜单调整摄像机参数和录像机录像。
纪录片创作实验 教学大纲
《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1.课程的基本描述2.教学定位2.1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实验部分的演练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实验教学大纲要求的对纪录片的基本特点、分类和规律,熟悉电视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步骤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辨明电视纪录片选题与策划的基本技能;确定掌握电视纪录片制作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技巧;学会正确的分析与解剖电视纪录片制作的相关技术与管理艺术。
本实验课程将使学生能够了解电视纪录片节目的各种形式,指导学生参与电视纪录片的制作实务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能力,以便解决纪录片拍摄中的问题。
本实验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原理做出分析和实践操作,并使积极主动去拍摄纪录片,并注重培养学生的镜头感知能力和镜头表现能力,并希望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和把握视听语言的纪录特点。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本实验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第一门关于纪实影像创作的实验课程。
该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纪录片的基本属性、主要类型、审美特征,分析了纪录片与社会的关系、纪录片创作的主要流派。
在此基础上,多角度深入剖析了纪录片与纪实主义美学、中西纪录片创作影响、纪录片创作的哲学观念,阐明了纪录片管理和市场化机制,并着眼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纪录片创作与交易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纪录片的创新理念,探讨了有效的经营运作方式。
通过对纪录片创作中基本特点的介绍,具体讲解了基本特征在实际拍摄中的发展及运用。
介绍了诸如前期主题创作、中期拍摄及后期剪辑的技巧及方式的基本问题。
该课程着重强调采用纪实的理念来创作影视作品,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纪实理念和当前的影视文化现象结合起来,以有效地对其进行解读和辨析。
2.3教学方法1.运用案例教学,教师上课讲解理论时适时加入纪录片作品的案例做分析示范,分析纪录片创作中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解答疑难问题,学生能够通过案例读懂深奥的理论,教学反馈良好。
2.运用探究式教学,学生学习本实验课程时,教师会经常为学生设计具体拍摄中的问题,学生通过课下查阅资料、拍摄实践,建立理论认知;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积极讨论,学生既应掌握理论概念,又重视实践;要及时完成教师指定的作业,不能以“理解了”为满足,要重视技术上的熟练和巩固,已解决学生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纪录片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纪录片产业的快速发展,纪录片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为了更好地了解纪录片制作的全过程,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于2021年7月至9月在XX纪录片制作公司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
在这段时间里,我参与了公司一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纪录片制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实习内容1. 前期准备在实习初期,我参与了项目的策划和筹备工作。
与导演、编剧、摄影师等团队成员一起,对纪录片的主题、内容、拍摄地点等进行讨论和确定。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选题,如何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
2. 拍摄阶段在拍摄阶段,我主要负责协助摄影师进行现场拍摄。
学习了摄像机操作、镜头语言、光线运用等摄影技巧。
同时,我还参与了现场录音工作,了解了现场录音的注意事项。
在此期间,我深刻体会到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控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 后期制作拍摄结束后,我参与了纪录片的后期制作工作。
在剪辑师和后期制作团队的指导下,我学习了剪辑软件的使用,掌握了剪辑技巧。
在剪辑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剧情发展调整镜头节奏,如何运用转场效果等。
此外,我还参与了纪录片的音乐、音效制作,了解了后期制作的流程。
4. 项目宣传在项目宣传阶段,我参与了纪录片的海报设计、宣传片的制作等工作。
通过这些工作,我学会了如何运用视觉元素和创意思维进行宣传推广。
三、实习收获1. 专业技能提升通过这次实习,我掌握了摄像机操作、镜头语言、光线运用等摄影技巧,熟悉了剪辑软件的使用,提高了自己的后期制作能力。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运用视觉元素进行宣传推广。
2.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与导演、编剧、摄影师等团队成员的沟通交流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项目。
3. 职业素养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
通过这次实习,我更加明确了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实习体会1. 纪录片制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任务,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配合。
《纪录片拍摄实践》实践课程大纲
《纪录片拍摄实践》实践课程大纲《纪录片拍摄实践》实践课程大纲一、实践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60092S英文名称:Documentary Practice授课对象:本科生、研究生、高职生开课学期:■春□夏■秋学分/周数:2学分/16周(52学时)先修课程:无要求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实践环节指导考核方式:考查课程简介:前期选题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制作是拍摄制作纪录片的三个阶段。
《纪录片拍摄实践》课程以培养和树立大学生纪录片的创作观念为核心教学内容,根据教师指导大学生纪录片创作成果,采用案例教学方式,重点讲授大学生拍摄纪录片的题材范围与选题特点,介绍几种类型纪录片的创作,广泛涉及纪录片的中期拍摄、后期制作、撰稿等环节,使学生充分了解纪录片的基本创作规律和方法,为学生寒假、暑假期间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实践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论授课与实践创作成果相结合的教学,重点培养和训练学生纪录片作者的综合素质,追求纪录片品质,强调课后纪录片创作的实践意义与价值,是《纪录片拍摄实践》课程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大学生拍摄纪录片的题材范围(第3周 3课时)结合学生创作实践,通过观摩《精神使人活》、《导盲犬》、《非典余生》、《来·去》,分析探讨大学生纪录片创作中的题材范围和选题特点。
涉及纪录片初中的题材价值取向、叙事结构、表现风格、拍摄手法、人物采访及话题设计。
讨论如何选择一部适合自己拍摄的纪录片,避免选题拍摄的制约因素。
课下作品观摩(4课时)罗伯特·弗拉哈迪的《北方纳努克》、《摩阿纳》、《亚兰岛人》提交电子版作业:观后感600字—1000字2、大学生纪录片的选题特点(第4周 3课时)除了广泛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的纪录片题材,历史人文题材的纪录片创作虽然有一定难度,却具有较高的社会审美价值。
将创作视野转向历史人文题材,观摩、分析《走进科举匾额博物馆》、《半个世纪的回忆》、《科举·夹带》、《爷爷奶奶的故事》。
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广播电视编导)
纪录片创作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411280课程名称:纪录片创作实验课程属性:必修实验属性:独立设课开课学期:6学时:64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学分:2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重点立足于创作实践。
学生在掌握纪录片理论知识及创作理念、方法、技巧之后,通过实例创作的练习能独立创作纪录片。
本课程会涉及摄像、编辑、策划、采访、解说词写作等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学生的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可以联动相关课程老师进行指导。
如:选题策划部分可以组织关联课程老师做评委,让学生做选题汇报;采访拍摄及解说词写作部分,让老师们分组指导;最终成片进行展映、由老师们联合点评。
一、实验项目设置及学时分配二、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项目1:纪录片的前期策划与采访1、教学内容(1)分组进行选题策划与预采访(2)拟定纪录片结构(3)各组汇报选题2、教学目标(1)了解选题的来源和一般规律(2)掌握选题的价值衡量(3)培养发现意识、创新意识及深度挖掘能力实验项目2:采访与拍摄1、教学内容(1)采访的方法及技巧(2)拍摄的方法及技巧(3)关于“主观”、关于“表现”2、教学目标(1)掌握纪录片的采访及拍摄的方法与技巧(2)理解表现与再现的关系实验项目3:解说词写作与后期制作1、教学内容(1)纪录片解说词的写作(2)纪录片的后期编辑制作(3)作品展映及评委点评2、教学目标(1)掌握纪录片解说词写作技巧(2)掌握纪录片的后期制作三、考核方式及要求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实验项目,成员间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并与指导老师及时交流沟通。
各实验项目累积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80%,平时表现及考勤占总成绩的20%。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五、教材及参考书1、朱景和主编,《纪录片创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2、王烈主编,《电视纪录片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3、吕新雨主编,《纪录中国》,新知三联出版社,2007 年。
纪录片实训课
《纪录片创作》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训任务和性质
《纪录片创作》的实训任务是全方位培养学生对于纪录片的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等基本技能,了解纪录片的创作规律,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训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能够使用大洋非线性编辑设备完成简单编辑。
2、具备一定的纪录片策划能力,能够完成纪录片的现场采访拍摄等。
3、能够撰写解说稿本,并将有关影像素材编辑成有一定风格的完整作品。
三、实训方式与基本要求
1、实训方式:结合理论教材要求进行分项目练习,并创作电视作品一部。
2、基本要求:
(1)分组轮流进行对大洋非线性编辑系统系统设备的熟悉。
(2)分组轮流进行对大洋非线性编辑系统命令的练习。
(3)根据自愿的原则,提出纪录片策划方案,经老师修改后进行拍摄。
在拍摄中,要注意素材的技术和艺术质量,拍摄的同时将素材输入非线设备,及时监看和检查,不符合技术标准和艺术要求的镜头重新拍摄。
(4)撰写纪录片解说脚本,包括节目的基本结构、镜头顺序、解说词,按照老师意见修改后进行编辑。
(5)小组完成粗编毛片后,根据老师的意见修改,然后进行解说与音响合成、特技包装、片头片尾及字幕制作等工作。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消耗材料
DV摄像机1部,BTCAM录像带5盘,非线性数字编辑设备四台.
五、实训项目设置内容与要求
2、实训要求指:必做或选做
六、考核方式
考查,作品成绩占学期成绩总评成绩的30%。
七、推荐实训指导书及参考书
1、自编实训指导书
2、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验指导书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验指导书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编导能力和制作技术。
2. 实验前准备2.1 软件准备在进行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实验前,请确保以下软件已经安装并配置完成:•Adobe Premiere Pro:用于视频编辑和剪辑。
•Adobe After Effects:用于特效制作和修饰。
•Adobe Audition:用于音频处理和后期音效制作。
•Adobe Photoshop:用于图像处理和设计。
2.2 设备准备确认以下设备已经准备就绪:•电脑:运行上述软件的电脑。
•摄像设备:如摄像机或智能手机,用于录制节目素材。
•麦克风:用于录制声音和对话。
2.3 素材准备在实验开始前,请准备以下素材:•视频素材:包括各种拍摄的画面、镜头等。
•音频素材:包括各种音乐、声音、对话等。
•图像素材:包括各种图片、标志、字体等。
3. 实验步骤3.1 确定节目主题和内容在开始编导和制作节目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节目的主题和内容。
这与目标受众、时长、形式等相关,需要事先明确。
3.2 编写节目脚本根据节目主题和内容,编写节目脚本。
脚本应包括如下内容:•开场白:介绍节目主题、形式和参与人员。
•内容安排:详细列出每个环节的内容和顺序。
•对白和台词:包括主持人、参与人员的对白和台词。
•配乐和音效:注明需要配乐和音效的部分以及要使用的音乐和效果。
3.3 录制素材根据脚本内容,准备好摄像设备和麦克风,开始录制节目素材。
注意以下事项:•确保摄像设备和麦克风正常工作。
•合理选择拍摄角度和镜头。
•注意光线和声音的质量。
•实时记录并整理素材,方便后续剪辑和制作。
3.4 视频剪辑和合成将录制的素材导入到Adobe Premiere Pro中,根据节目脚本进行视频剪辑和合成。
注意以下步骤:•提取出需要的部分,并进行剪辑。
•调整视频的时间轴和顺序。
•添加过渡效果和特效。
•调整视频的颜色和亮度。
电视纪录片创作实训第7章 电视纪录片的录音与照明[精]
8
电视纪录片创作实训
出版社
(二)调音和录音设备
2、数字录音机 拾取音频录制的录音设备是整个录音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目前,
26
电视纪录片创作实训
第三节 录音与照明实训
一、实训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掌握电视纪录片同期声录音的要求; ②掌握电视纪录片同期声录音的方法; ③了解电视纪录片现场照明设计的特点; ④了解电视纪录片现场照明的灯具要求。
出版社
27
电视纪录片创作实训
出版社
一、实训目标
(二)技能目标
①掌握电视纪录片同期声录音的技巧; ②辨识和操作各式适合电视纪录片拾音的话筒; ③掌握电视纪录片拍摄现场人工照明布光设计方法; ④掌握电视纪录片适用的灯具操作方法和技巧。
23
电视纪录片创作实训
出版社
四、人工照明设计
4、动态人物布光 根据电视纪录片的纪实要求,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现场的真实光
线效果,动态人物一般采用自然光效法进行人工补光。布光方法分为全 部运动过程都进行布光的连续性布光和只针对重点活动区域的分区布光 两种。使用照明灯具相对较少的分区布光比较适合纪录片的动态人物补 光,一是布光的人造光源少,对真实的环境光线影响较小;二是只针对 人物的重点活动区域布光,不限制人物在区域之间的活动轨迹,对事件 发展的人为干涉较小。拍摄时注意画面景别的控制,避免布光灯具在画 面中穿帮。
31
电视纪录片创作实训
出版社
二、实训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面内容:用文字描绘镜头所表现的具体画面,叙述应简单明了,言简意赅。
解说词:对镜头、画面的介绍和说明,通常也包括画面中人物说话的同期声和画中人物的对白。
音响:除了人声和音乐之外,需要注明的声音,它可以是画面中的音响,也可以是出于表达需要加入的音响。
画面剪辑的原则,即画面组接的剪辑点正确,包括画面本身和声音剪辑点正确;画面组接的
逻辑性正确;画面组接的时间和空间正确;主体动作的连贯;
画面造型(包括光影变化和色彩过度、形象对列和构图对位)衔接正确。最后,我们还必须注重剪辑的节奏,适当的节奏可以舒缓或加快情节发展的速度。
剪辑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我们只是提出了影片剪辑的最基本要素,而且只是对它们进行了只言片语的描述。但是,那些极富视觉冲击力和艺术震撼力的影片,不也正是在这些最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诞生的吗?因此,我们需要的是从最基本的做起。
4)建立《故宫》长期档案。在我们看来故宫是有生命的,我们从拍摄之初就建立了故宫植物生长的档案,文华殿前面的海棠花、慈宁宫里的牡丹花、钟萃宫的玉兰花、承乾宫的梨花以及断虹桥的十八棵古槐。从花开到花落我们都有详细记录,都用镜头拍摄下它们从冬季的枯枝、春天的发芽和开花、夏天的茂盛、秋天的落叶,这些植物随岁月流转的画面,它们构成了故宫四季变迁和真正的生命力。也许正是这样的独特之处。
实验二纪录片《故宫》赏析二
实验目的:同上
实验内容:
记录片《故宫》的剪辑特色
1)画面剪辑
(一)图片剪辑。图片大小修改。图片规格不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条件,DVE调用时就是一帧白底而不显示图片。技术人员在制作每张图片时,严谨细致地注意把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好。为了在图片制作后能够便于继续根据导演的意图进行修改,有些图片采用在标清中使用DVE插件调用图片,确定图片比例,根据导演需要生成新素材片段,在DVE中存运动参数,在非线系统硬盘中存原始图片和调用和存好的DVE参数生成高清素材片段,比如第七集《故宫藏玉》和在第九集《宫廷西洋风》中就分别使用了14张图片的拉洋片和10张图片的拉洋片。为了保证图片清晰度,在非线里需要使用DVE插件来调用图片
实验内容:
(一)电视分镜头稿本的撰写要素:
具体形象的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
将文学稿本的画面内容分解成一个具有想象的可供拍摄的画面镜头,并且对镜头、景别等方法做出明确说明
分解镜头的依据:
A视觉心理依据。点数画面的受体是观众,观众在观看时会有怎样才能将画面的内容看的更清楚,更合乎习惯的心理活动。
B蒙太奇组接的原则,要考虑镜头的长短、镜头组接的规律、镜头意图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镜头的组接方式,不能盲目套用他人的方式。
同时,我们还应该完成剪辑之前最后素材的收集,如影片如果有旁白、音乐、动效等要求,都应在剪辑前把这些素材准备完毕,使剪辑的过程尽可能地集中和便利。
2.影片剪辑
剪辑还需要考虑画面的特性,它包括镜头画面的分类,以及镜头画面的方向。镜头画面的分类包括镜头景距的变化、用动的变化、角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技巧的变化;镜头换面的方向则包括画面的方向、视觉的方向、事物运动的方向、地形的方向以及镜头轴线的方向。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
3)根据二三维的动画结合特技拍摄。很多历史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我们可引用的史料也极其有限,为了达到同样良好的效果,我们有必要尝试大量的在纪录片当中使用电脑动画的制作。比如可天安门上空是真正地禁飞区,你可能在空中观看故宫建筑的同时,忽然间建筑就可能变成二维平面图,让你清晰地知道自己所看到的最宏伟、最动人的建筑在故宫所处的位置如在第二集《盛世的屋脊》中就会看到这样另类的艺术。
2、记录片《故宫》的多种拍摄技术手法:
1)采用延时拍摄技术(逐帧拍摄)。把技术手段与画面构图进行巧妙结拍摄后的影像效果,拍摄中为表现故宫岁月变迁和时空交换。在《故宫》中看到的宫殿上空云层的移动,宫墙上光影的变幻以及从暗到明的光线变化合,对每一帧的拍摄都进行精确控制,使摄制组获得了满意的延时拍摄效果。尤其是用延时拍摄技术,拍摄下了2004年冬至日前后三天中,太阳光线照在太和殿内的精彩景象,太和殿的正中匾额出现了极其独特的光影变幻效果.在观众看得十几秒到二十几秒的画面中,摄影师可能要用两三个小时或者长达八至十个小时的时间完成。摄像机在长达数小时的拍摄中,每次只记录下这个景物在某个时间段、几秒钟的影像,经过十多次或更多的固定角度的重复拍摄,一座建筑物一段时间内的光影变化的独特影像就被记录下来,像这样的延时摄影,这次我们在片中大量的使用,也成为《故宫》的显著拍摄技术特征之一。
音乐:与画面内容相呼应的音乐,如果是明确使用某一乐曲的某一段,最好标明起始部分。
备注:稿本作者对于拍摄地点和时间等方面需要做特别说明可以写在备注栏里。
(标题)(黑体)
(作者 )
镜号
机号
摄法
特技
长度
画面内容
解说词
音响
音乐
备注
1
2
3
实验六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一
实验七 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二
实验八后期制作——素材剪辑与配音
后期制作阶段
1.观看素材
观看素材是后期制作的的必要过程。观看素材一般是导演和剪辑人员一起进行,在观看素材的同时,应该针对有意义的镜头或段落作一些必要的书面记录,以备剪辑之用。
在观看影片的同时,还应该把前期拍摄过程中的场记表作一次仔细的整理。把本来按照拍摄日程安排的场次顺序和镜头顺序重新按照分镜头稿本的顺序整理出来,方便接下来剪辑影片时寻找画面用。
㈠进入PremierePro非线性编辑系统
⒈打开机箱电源,进入Windows xp系统。
⒉点击【开始】/【程序】/【PremierePro 1.5】图标,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点击“新建项目”。
㈡窗口介绍
1.项目窗口
2.监视器窗口
3.时间线窗口
4.工具栏
㈢素材的采集(上载):
㈣素材的导入
点击【文件】/【导入】命令,在弹出的“输入”对话框中选择你所需要的文件,按【打开】后,就可以在项目窗口中看到你所要的素材文件。
(二)景别剪辑。处理穿帮镜头是剪辑中比较麻烦的事情,后期制作时把穿帮的部份擦除,这部分工作不仅可以体现后期设备具有的功能,也能够显示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具体操作中,我们根据穿帮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以及画面整体颜色的不同,使用抠像、用周围画面作跟踪遮挡等方法进行处理,达到了满意效果。比如在第四集《指点江山》中,有一个镜头是从门外缓缓推进,门里的大臣们正在准备上朝的场面,在推进时地面上的轨道也被拍进了画面。在处理时,我们确定了采用了截取周围地面做遮罩,跟踪覆盖地面轨道的方法。在制作中多次调整跟踪参数,调整遮罩的形状和大小,把遮罩边缘做虚化处理使它和周围地面融为一体。集成片在编辑时除了有特殊需要的镜头做较色外,不对其他画面做任何处理,最后统一用“达芬奇”系故宫》赏析一
实验目的:进一步了解纪录片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征;摄影造型;蒙太奇剪辑
艺术;记录片合成与编辑。
重点:纪录片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征;摄影造型;记录片合成与编辑。
难点:蒙太奇组辑艺术;色彩影调线条。
实验内容:
1、创作背景:
十二集高清电视纪录片《故宫》,是我国第一部全部采用高清特色电视技术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具有独特技术的纪录片《故宫》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受到了观众的广泛好评与高度评价,《故宫》的特色是以全新的电视创作理念、上层的电视画质和声音效果等,为广大观众讲述了故宫的历史故事,充分显示了当今中国高清电视的制作水平,被称为中国电视技术发展的里程碑之作。
将镜头排列成组,并说明组接技巧
与镜头相对应的人物对白或解说词
相应镜头组成段落中的音乐和音响效果
分镜头稿本的格式
标题、作者
正文采用表格式,表格包括以下栏目
镜号(镜头)、机号、摄法、特技、长度、画面内容(画面)、解说词、音响、音乐、备注
镜号:及镜头的顺序,按组成的稿本镜头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注,一般位于第一列,它作为某一镜头的代号,表明稿本的整体结构顺序,拍摄时不一定按此顺序拍摄,但编辑时必须严格按照这一顺序进行。
2)《故宫》还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定点拍摄。为了使故宫这座凝固不动的建筑群,显得更有生命力和历史感,选择近二十个具有典型代表性建筑,对它进行定点拍摄,就是在固定不变的拍摄地点和角度进行多次拍摄,拍摄主要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最显著的气候变化中进行,其中大家在节目中看到的,故宫角楼的四季变化和故宫内断虹桥桥边从枯枝到绿叶再到白雪纷飞的景象就是这样拍摄下来的,把这样的镜头主要使用在了表现时间流转、世事变幻的叙述段落中。如用3D技术展示了紫禁城修建时从空中鸟瞰北京工地时的情景,展示了从元朝皇宫遗址到明紫禁城的空间布局变化的过程。
㈤编辑(组接)素材
㈥使用切换
㈦添加视频特效
㈧音频调整
⒈音频特效调整
⒉调音台
㈨添加字幕
㈩节目的输出
实验四:纪录片策划与选题
(策划内容)将策划书内容填写
实验五:纪录片创作前期准备——分镜头稿本
实验目的:
在熟悉电视编辑系统的操作方法基础上,遵守实验中心的各项管理规章,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在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实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并能艺术性地进行节目创作。
总结:
以故宫建筑为主题来展示中国古代明清建筑的科技水平及其艺术思想价值,在此基础上将发生在该建筑之中的主要历史事件和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进行讲述和展示。
实验三熟悉非线性编辑一般操作
实验目的:
1.熟悉PremierePro非线性编辑软件桌面的工具栏和按钮的功能;
2.掌握对素材的选取、组接、编辑的一般操作步骤和方法;
2)还运用轨道、斯坦尼康和motion control技术等高清晰度摄录设备拍摄。各种高级摄影辅助器材和电影级灯光设备,以及先进的后期设备的使用,保证了本片一流的制作水准,为拍摄出了许多富有动态感、历史感的优质图像,为充分展示故宫厚重的历史沧桑、深刻的文化内涵,强化纪录片的艺术魅力,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在现场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拍摄出了技巧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影像,为后期制作出高品质的纪录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技术的更多运用,使得以上的问题得以含蓄的展现,使纪录片的个性化的风格越来越明显。在一般的纪录片中,个人的观点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缺少个性化。画面的展现同样为了追求真实性而缺少个性。但是技术的使用在减轻解说词的作用的同时,增加了画面的表现语言和个性特征。《故宫》正是在展现着这样一种个性,多云的天空凸现了历史的厚重感,翻滚的乌云和季节瞬时变化就是其摄影技术的独特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