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孔子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孔子希望通过“礼”和“名”的秩序化与象征化 来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但是“礼”普遍合 理性从何而来?靠什么来保证人们对“礼”和 “名”的肯定?
最终的价值依据 —仁者人也 仁者爱人
道德何以可能—孝悌
•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1、仁的基础:真情实感、真诚无妄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刚毅木讷近仁 。 巧言令色,鲜矣仁。
出仕孔子
51岁,孔子出仕,官至司寇 52岁,夹谷相会,名声大盛 54岁,张公室、弱三桓、堕三都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微子》
公元前498年,孔子以54岁的高龄, 辞别故土,踏上了周游中原诸国的旅途
周游列国
10月
卫国
匡
返卫 蒲城
蔡
陈蔡之厄 陈国 (三年)
去楚未遂返卫
郑国 卫国
委吏、乘田 十九娶妻,二十生子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35岁,随鲁昭公往齐国 47岁,引身而退,整理典籍,教授弟子。
不学礼,无以立:礼是立身处世的根本,这是 对个人道德修养而言的,礼的内涵发生了变 化,从形式而走向道德规范。——三十而立
由礼而仁:从有约束的礼的学习当中,到对于 人之所以为人有所理解,有所体会,这就是 对自己自觉,有了这种自觉,也就不惑 了。——四十不惑
卫国 四 年
宋国
鲁国 68岁
斥于卫、齐,阻于宋,厄于陈蔡,困于楚,一路 上颠沛流离,却始终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可是, 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他“志于道,据 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理念,奠定了华夏文 明大厦的基石,塑造了中华民族的血脉魂灵。
晚年孔子
整理六经:述而不作 完善仁学:从心所欲不逾矩
颜回、子路和子贡是他最得意的三个弟子
颜回,鲁国人,字子渊,也称颜渊,小孔子三十岁,其父 颜路也是孔子的学生。以德行为重,乐于学道是众弟子 中最杰出的。
子路,名仲由,鲁国人,也叫季路,小孔子九岁。以好勇 耿直,性急直言而著称。子路颇有治理政事的才能,而 且在军事领域有所建树。闻过则喜,是孔门弟子中责问 孔子最多的人
—《为政》
少年孔子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子罕》 一:孔子出生前后的社会:诸侯兼并、陪臣越礼 “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
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季氏》
二:了不起的母亲 三:愤而学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述而》 “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
• 孔子建立的情感原则,是从孝、悌的亲情而来的,其主 要特点是真实无伪,孔子是用“人之生也直” 这一说 法来说明此点的。真实的情感在理性的提撕下成为“爱 人”的普遍情感,孔子认定这是建立一个理性社会的心 理基础,也是礼的秩序得到自觉遵从的保证。
•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为仁之方:忠恕之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克己复礼为仁: 不学礼,无以立。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 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泰伯》
仁作为内在心灵的美德,不在于言语的华美.仁学的最高 境界就是要通过求仁得仁的内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的境界。孔子认为得仁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通过礼的 约束来达到仁的境界,另一条是通过自觉的内省。这种 通过礼的约束而取得仁的,是在逐渐学习“仁”的思想 中,使他们从不自觉走向自觉。
“太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礼记》
• 权威性的律令由外在的礼乐转为内在的情感,中 国古代思想中的神秘意味开始淡化,道德色彩开 始凸现。
• 儒家学说是一个依赖情感和人性的自觉来实现人 间秩序的学说。
• 儒家理想的社会秩序依靠人内在的道德自律意识 和外在的礼仪象征形式来维持。
• 孔子的思想的两个方面: • 一是个人的成德,一是 社会政治生活 • 士——仕
师生情谊
老师: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学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
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 末由也已。” ——《子罕》
孔门弟子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先进》
第二讲 孔子的文化苦旅
孔子身世
孔 子 (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殷商后裔 生于鲁。“丘也,殷人也。”(《礼记·檀弓上》)
纣王兄
四传
微子启
宋王
宋湣公
鲋祀:宋厉公 弗何父 曾孙
孔子
叔梁纥 颜征在
伯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变故逃至鲁国
孔防叔
孔父嘉
曾孙
正考父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欲不逾矩”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史记》
孔子思考的问题
1、如何重建和谐社会? 2、靠什么来保证人们对“礼”和“名”的认同? 3、人为什么要过道德的生活?(道德何以可能)
如何重建和谐社会?—正名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子路》
君子人格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 •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雍也》
孔子的文化生存与传承意识
无所为而为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 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 矣。”—《微子》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
如命何?”—《宪问》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文化生存的悲情与个体生命的感受合而为一,维持和延续 “斯文”,已成为孔子生命价值的全部。当“斯文”与 客观环境出现巨大矛盾之际,仍然坚信“斯文”不可废 弃的价值,怀着带有某种程度的宗教情怀的坚定信念, 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殉道精神,执着民族深层文化 精神的承传接续,孔子在当时被人认为迂腐而不被重用, 原因就在于此。而孔子在后代越来越赢得人们的敬意, 原因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