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方式的判断

合集下载

如何判读遗传方式

如何判读遗传方式

如何判断遗传方式案例一、遗传系谱图的遗传方式的判断先判显隐,再看性常。

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父子无病,为常。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母女无病,为常。

解析:“无中生有为隐性”,即双亲正常而生出有患病的后代,则患者的性状为隐性性状,找到图谱中的女性患者看其父亲或儿子,只要有一个不是患病者,则可以判断是常染色体。

“有中生无为显性”,即双亲患病却生出正常的后代,那么患者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找到图谱中的男性患者看其母亲或女儿,只要有一个不是患病者,则可以判断是常染色体。

图例:注意: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①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连续性遗传→②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例1. 观察遗传系谱图,分析其遗传类型并回答问题:A.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B.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C.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D.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1)分析各遗传系谱图,回答所属的遗传类型(将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①甲遗传系谱图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②乙遗传系谱图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③丙遗传系谱图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④丁遗传系谱图所示的遗传病可能是()【巩固练习】1.2.甲是,乙是,丙最可能是,丁最可能是二、文字描述的遗传方式的判断例2: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苯丙酮尿症的女儿,则这是何种遗传病?解析:夫妇正常生育患病孩子,由此判断无中生有为隐性,而女病父亲无病则为常,由此可以判断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例3:(2011年海南)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已知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问题: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 _(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X,Y,常)染色体上。

高中遗传学遗传病判断口诀

高中遗传学遗传病判断口诀

告诉你个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伴性看女病,父女都病是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伴性看男病,母女都病是伴性再给你解释一下上代两个都没病,而下代有证明父母都是携带者,因此至病基因是隐性,Aa+Aa aa,aa有病,显然是隐性,同理Aa 有病,aa没病显然至病基因在A上,所以是显性。

首先,判断遗传方式,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1、判断显隐性显性遗传:代与代之间有连续性,子代中有患者,则双亲都有患者,且后代发病率较高(至少为1/2)。

(注意若是独生子女,则看不出发病率;若都是患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

)隐性遗传:不具备这样的特点。

由此,可总结为“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

(其中“有中”的“有”指双亲都患病:“无中”的“无”指双亲都正常。

)2、基因定位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即判断遗传方式是否与性别有关。

Y染色体遗传有传男不传女的特点,最容易判断。

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隔代遗传。

母亲是患者,则儿子全部是患者;女儿是患者,则其父一定是患者。

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代代交叉遗传。

父亲是患者,则女儿全部是患者;儿子是患者,则其母一定是患者。

常染色体遗传:没有交叉遗传和发病率不均衡的特点。

这里,可以总结为若已确定为显性遗传病,则找男患者,看他的母亲和女儿,若都患病,则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只要其中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若已确定为隐性遗传,则找女患者,看她的父亲和儿子,若都是患者,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只要其中有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其次,确定有关个体基因型。

能确定的先确定下来,如表现型是隐性性状,则基因型肯定是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如表现型是显性性状,则基因型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再根据前后代隐性个体的基因型来推断。

3、根据基因型和有关遗传规律计算,分析解决问题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要注意的是,不要见到有男女性别出现,就误认为是伴性遗传。

“三步法”快速判断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三步法”快速判断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备 踝 衣 考
( 江苏省仪征 中学 , 江苏仪征
2 10 ) 19 0
x隐、 Y、 伴 细胞质遗传。 4种可合称为伴性 后 人 类遗传 病遗传方 式 的判 断 ,是教 学 中的难 显、
因为细胞质遗传有一个特点是母系遗传。 点 , 多师生在 这方面存 在 困惑 。 许 本文在 这里提 供 遗传 ,
[ 刘成 宝, 2 1 李亚莉. 类 比” “ “ 和 比较 ” 在解化学
] 中学化 学教与学 ,0 5 1 )4 . 2 0 (0 :5 “ 经典例题 ” 并不少见 , 如果各位 中学化学教师 、 学生 题 中的应用U.
2 1/ 0 03



备. 果衣 考
病 ”或 “ 子病母 不 病 ” 或 根本 没有 男 患者 , 不 能 , 则
方式仍 为两种或 两种以上 , 需讨论它们 的可 能性 则
的大小 。 确定 可能性 大小 的依 据是 : 非近 亲结 婚 种 , 在 剩余 6 = —3= : 3种 常显 、 常隐 和 X 隐。 可能 是 最
的前提 下 ,夫 妻双 方不 太可 能携带 同一种致 病 基 常显 , 其次是 x 隐和常隐 , 二者的可能性相 当。 因 , 以一般来说 , 所 显性大于 隐 I 伴性遗 传大 于常 生, 染色体遗传 。 细判 断见解题示例 。 详
遗传 方式可暂时定 为 6 可能 ,即常 显 、常隐 、 种 x 病母不病 ” 就可排除 X 显 ; , 如果不 出现“ 父病女不
同理 , 不用 进行复杂的讨论 , 以确定 : 可 酸性 更 和化学资料 的编撰者本着实事求是与科学认 真的态 强 的 F G3 e 1溶液 使 氢氧化 镁悬 浊液 溶解 的原 因是 度对待这些 问题 , 真正实行 “ 究性学 习”不 “ 研 , 唯权

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方法

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方法

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方法方法一分析法1、判定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若系谱中遗传具有“父传子,子传孙”的特点,即患者都是男性且有“父----子----孙”的传递规律,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否则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

2、判断是否为母系遗传若系谱中,女性患者的子女全是患病,女性正常的子女全部正常,即子女的性状总是与母方一致,则为母系遗传;否则不是母系遗传。

3、判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1)若双亲正常,其子代中有患者,则此单基因遗传病一定为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

(2)若患病的双亲生有正常后代,则此单基因遗传病一定为显性遗传(有中生无为显性)。

如果没有上述明显特征,则采用假设法,即先假设为显性或隐性如果与遗传图谱相符,则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4、判定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1)在确定是隐性遗传的前提下:【1】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则最可能为伴X隐性。

【2】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有正常的,则一定是常隐。

(2)在确定是显性遗传的前提下:【1】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则最可能为伴X显性。

【2】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有正常的,则一定是常显。

方法二口诀法口诀:亲病子女正,亲正子女病,女病父子病,男病母女病。

前两句用来判断显隐性。

亲病子女正:指双亲都患病,而他们的子女中有正常的,则一定是显性。

亲正子女病:指双亲都正常,而他们的子女中有患病的,则一定是隐性。

后两句用来判断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主要判断其是否符合伴X遗传的特点。

女病父子病:若为隐性遗传病,则看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是否都是患者。

若其中有正常者,则必为常隐;若全为患者,且男多女少,则最可能为伴X隐性。

男病母女病:若为显性遗传病,则看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是否都是患者。

若其中有正常者,则必为常显;若全为患者,且女多男少,则最可能为伴X显性。

最新高中遗传学遗传病判断口诀

最新高中遗传学遗传病判断口诀

高中遗传学判断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伴性看女病,父女都病是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伴性看男病,母女都病是伴性再给你解释一下上代两个都没病,而下代有证明父母都是携带者,因此至病基因是隐性,Aa+Aa aa,aa有病,显然是隐性,同理Aa 有病,aa没病显然至病基因在A上,所以是显性。

首先,判断遗传方式,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

1、判断显隐性显性遗传:代与代之间有连续性,子代中有患者,则双亲都有患者,且后代发病率较高(至少为1/2)。

(注意若是独生子女,则看不出发病率;若都是患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

)隐性遗传:不具备这样的特点。

由此,可总结为“有中生无为显性,无中生有为隐性”。

(其中“有中”的“有”指双亲都患病:“无中”的“无”指双亲都正常。

)2、基因定位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即判断遗传方式是否与性别有关。

Y染色体遗传有传男不传女的特点,最容易判断。

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交叉隔代遗传。

母亲是患者,则儿子全部是患者;女儿是患者,则其父一定是患者。

X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点: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代代交叉遗传。

父亲是患者,则女儿全部是患者;儿子是患者,则其母一定是患者。

常染色体遗传:没有交叉遗传和发病率不均衡的特点。

这里,可以总结为若已确定为显性遗传病,则找男患者,看他的母亲和女儿,若都患病,则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只要其中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若已确定为隐性遗传,则找女患者,看她的父亲和儿子,若都是患者,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只要其中有一个正常,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其次,确定有关个体基因型。

能确定的先确定下来,如表现型是隐性性状,则基因型肯定是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如表现型是显性性状,则基因型中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再根据前后代隐性个体的基因型来推断。

3、根据基因型和有关遗传规律计算,分析解决问题一对相对性状遗传要注意的是,不要见到有男女性别出现,就误认为是伴性遗传。

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

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
因在X染色体上,因此,此遗传病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分析图3:个体4、5与7构成了典型的标志图,根据前面所述的口诀,该 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分析图4:个体10、11与13构成标志图,利用“有中生无为显性”这句口诀, 知此病为显性遗传病。但4(父)病7(女)没病,所以排除致病基因在X染 色体上。因此,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
很可能在Y染色体上。
5.抗维生素D的佝偻病女人同正常男人结婚,所生 儿女中各有一半是患者。患病的儿子同正常女人 婚配,他们的女儿都是佝偻病患者,儿子都正常。 请问,人类佝偻病的遗传方式是( )A A.X染色体显性遗传 B.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
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
01
02
03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显)
04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常隐)
05
伴X染色体显性遗 传 (X显)
伴X染色体隐性遗 传 (X隐)
பைடு நூலகம்
伴Y染色体遗传 (伴Y)
第一步:先判显隐性
1确定显隐性: “无中生有为隐性”; 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例题1]分析下列遗传图解,判断患病性状 的显隐性。
分析图5:从图上看不出典型标志图,但患者发病率较低,而且性状 遗传不连续(第三代中无患者),因此初步判断为隐性遗传病。又 因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且符合母病(1)子(4、5)必病的遗 传特点,所以此病为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可能性最大。
分析图7:从系谱中看出,男性患者的后代男性均患病,女性 均正常,且代代相传,即父传子、子传孙。由此推导致病基因
[例题3] 根据下图判断: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 __________遗传病;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属于 __________遗传病。

遗传方式的判断

遗传方式的判断

练习
1.下图是人类中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推 下图是人类中某遗传病的系谱图, 下图是人类中某遗传病的系谱图 测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分析: 测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分析:
Ⅰ Ⅱ
1、确定显、隐性 、确定显、 2、、 染色体显性遗传 C、X染色体隐性遗传 、 染色体隐性遗传
判断遗传方式小结
判断:先看是核 判 1、判断:先看是核或质遗 再看是否伴Y 传,再看是否伴Y遗传 断 2、判断:显/隐性 判断: 顺 序 无中生有———隐性 隐性 无中生有 有中生无———显性 显性 有中生无 3、判断:常/X 染色体 判断: 无中生有 隐性 男都病, 男都病, 伴Y 女不病
常用方法: 常用方法:
观察下面两个遗传图谱判断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图7
图8
答案:图谱7中的遗传病为X 答案:图谱7中的遗传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图谱8中的遗传病为X 答案:图谱8中的遗传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
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染色体上 (1)在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可设置雌性 在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 在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 隐性性状个体与雄性显性性状个体杂交。 隐性性状个体与雄性显性性状个体杂交。
男性有病、父传子、 男性有病、父传子、子传孙 一定是伴Y染色体遗传 一定是伴 染色体遗传
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 .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 遗传 (1)首先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首先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 如图: 遗传病, ①“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如图: 有中生无” 显性遗传病,如图: ②“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如图:
染 色 体 的
1 3
2 4 6 7 男患多 女患少

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断遗传方式的规律

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断遗传方式的规律

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断遗传方式的规律在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有关根据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遗传方式的判断一般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遗传病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二是致病基因存在的位置。

这类问题通常先判别显隐性,然后判断基因的位置。

一、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关系1、如系谱图中存在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子女,即可排除显性遗传病,而确定为隐性遗传病,典型图例:(图一)(图二)2、如系谱图中存在双亲有病生出无病子女,即可排除隐性遗传病,而确定为显性遗传病。

典型图例:(图三)(图四)口决:“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二、致病基因的位置判断致病基因位置的判断常采用假设的方法,先假设致病基因在性染色体(或常染色体)上,然后按假设代入遗传图谱中如符合图谱,则假设成立,如不符合图谱,则为假设相反的一面。

下面将四种常见遗传病的判定规律做以说明: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遗传特点:隔代遗传,发病率低,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2)图谱特点:双亲无病生一患病女儿,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基因,而且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3)实例: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等。

(4)判断口决:“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为常隐”。

(5)例图:如图(一)2、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1)遗传特点:代代相传,发病率高,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2)图谱特点:双亲有病生一无病的女儿,致病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

(3)实例:并指、多指、软骨发育不全等。

(4)判断口决:“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为常显”。

(5)例图:如图(三)3、伴X隐性遗传病(1)遗传特点:交叉遗传,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2)实例:红绿色盲,血友病等(3)判断口决:“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4)判断方法:否定式判断(5)例图如上图可排除伴X隐性遗传的可能4、伴X显性遗传病(1)遗传特点:连续遗传,交叉遗传,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高考生物专题4-遗传概率的解题技巧

高考生物专题4-遗传概率的解题技巧

(2)判定在哪类染色体上 方法一: 方法一:假设法 假设控制眼色的基因( 假设控制眼色的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果 位于常染色体上→ 蝇后代性状应该与性别无关→这与题干信息F2中“没有白 蝇后代性状应该与性别无关→这与题干信息F 眼雌蝇”相矛盾→假设不成立→控制眼色的基因( 眼雌蝇”相矛盾→假设不成立→控制眼色的基因(A、a) 位于X 位于X染色体上
第二步 表现型总种数﹦ 表现型总种数﹦2×2×2﹦8 (种),故B错。 AaBbCc个体的比例: Aa× Bb× Cc﹦ AaBbCc个体的比例:1/2 Aa×1/2 Bb×1/2 Cc﹦ 个体的比例 1/8AaBbCc,故 1/8AaBbCc,故A错。 Aabbcc个体的比例: 1/2 Aa×1/2 bb×1/4 cc﹦ Aabbcc个体的比例: Aa× bb× cc﹦ 个体的比例 Aabbcc,故 1/16 Aabbcc,故C错。 aaBbCc个体的比例: aa× Bb× Cc﹦ aaBbCc个体的比例:1/4 aa×1/2 Bb×1/2 Cc﹦ 个体的比例 aaBbCc,故 正确。 1/16 aaBbCc,故D正确。
2.可解决问题的类型 (1)计算配子种数 :具有多对相对性状的个体减数分 裂时会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 裂时会产生多种类型的配子,可利用分离定律快速计算 出其数目。 出其数目。 (2)计算某基因型的比例:具有多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 计算某基因型的比例: 交,可产生多种类型的后代,可利用分离定律快速计算 可产生多种类型的后代, 出某基因型个体的比例。 出某基因型个体的比例。
方法二:歌诀法(依据:无中生有是隐性, 方法二:歌诀法(依据:无中生有是隐性,有中生无是 显性) 显性) 方法步骤如下: 方法步骤如下: 在图谱中查找全有病或全无病双亲→ 在图谱中查找全有病或全无病双亲→看其子代是无病或 有病→ 有病→结合歌诀判定 方法三: 分离定律” 方法三:“分离定律”法 方法步骤如下: 方法步骤如下: 把具有相同性状个体数相加→求其比值→结合“ 把具有相同性状个体数相加→求其比值→结合“3显1 隐”进行确定

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三步骤

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三步骤

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三步骤作者:张燕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6年第08期学生很难掌握人类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定及有关概率的计算等相关问题。

基于此,笔者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三个步骤。

遗传病分成细胞质基因控制和细胞核基因控制两大类,前者遗传方式是母系遗传,后者根据基因的显隐性和基因的位置分为五类,分别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具体步骤如下:一、判定是否为母系遗传若系谱中,母亲患病,子女也全部患病;母亲健康,子女也全部健康,即子女的性状总是与母方一致,则为母系遗传;否则不是母系遗传(如图1所示)。

二、判定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若系谱中遗传具有“父传子,子传孙”的特点,即患者都是男性且具有“父→子→孙”的传递规律,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否则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如图2所示)。

三、判断显隐性和基因的位置判断显隐性和基因位置有一首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有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有正非伴性。

”笔者简要阐述如何利用上述口诀。

首先,在遗传系谱图中,只要有一世代出现双亲表现正常,但生出的孩子患病的情况,则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即为“无中生有为隐性”,其特征图如图3、图4所示:在隐性遗传系谱图中,如果一个女患者的父亲或者儿子其中有一个正常,则一定不是伴性遗传,而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4所示,即为“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有正非伴性”。

但是图3所示,不适应后两句口诀,所以只能确定为隐性遗传,确定不了基因的位置,除非题目中告诉你患病男孩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那么我们可以判断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其次,在遗传系谱图中,只要有一世代出现双亲都患病,但他们的子女中有表现正常的,则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即为“有中生无为显性”,其特征图如图5、图6所示:在显性遗传系谱图中,如果一个男患者的母亲或者女儿其中有一个正常,则一定不是伴性遗传,而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图5所示,即为“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有正非伴性”。

生物专题:遗传方式的判定

生物专题:遗传方式的判定

生物遗传方式的判定知识框架一、可遗传与不可遗传的判断二、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判断三、细胞核遗传中各遗传方式的判断一、可遗传与不可遗传的判断【知识小结】方法1、进行杂交实验,看后代是否出现特定的分离比方法2、改变生存环境,看后代性状是否保持(或连续遗传)例1、(2007山东高考)26.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

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答案:将矮杆小麦与高杆小麦杂交;如果子一代为高杆,子二代高杆:矮杆=3:1(或出现形状分离)则矮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

或将矮杆小麦和高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下;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杆性状由环境引起;否则矮杆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例2、(2004北京)31. (15分)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分别生长在海拔10m、500m和1000m的同一山坡上。

在相应生长发育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

为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m和1000m处的野菊幼芽同时移栽于10m处。

(2)实验对照:生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处的野菊。

(3)收集数据:第二年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假设一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假设二野菊株高的变化只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移栽至10m处的野菊株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遗传方式的判断及实验设计

遗传方式的判断及实验设计

即墨市第四中学高三生物导学案课题:遗传方式的判断及实验设计高考要求:遗传方式的判断及实验设计II课前预习1.首先确定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1)若系谱图中,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正常女性的子女全,即全部子女的表现型与母亲相同,则为细胞质遗传.如图:(2)若系谱图中,出现母亲患病,孩子有正常的情况,或者孩子患病母亲正常,则不是细胞质遗传.2.再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1)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为伴遗传.如图:(2)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1)首先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①“无中生有”是性遗传病,如图1:②“有中生无”是性遗传病,如图2:(2)在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的系谱中①若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隐性遗传.②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的,则一定为隐性遗传.如图:(3)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①若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显性遗传.②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的,则一定为显性遗传.如图:[特别提醒]灵活应用:若系谱图中没有上述典型特征,则只能根据是否世代连续遗传、男女患病情况判断:若世代连续遗传,一般为显性,反之为隐性;若男女患病率相差很大,一般为伴性遗传,反之为常染色体遗传.或根据题意及条件来灵活作答而不死板也.课堂探究判断遗传方式的实验方案设计♥♥理论指导1.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1)在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可设置个体与个体杂交.隐性雌×显性雄⎩⎪⎪⎪⎨⎪⎪⎪⎧⎭⎬⎫若雌性子代均为显性性状雄性子代均为隐性性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雄性子代中出现显性性状或雌性子代中出现隐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设等位基因为A、a,请在下面写出上面的两个遗传图解:(2)在未知显性性状(或已知)条件下,可设置正反交杂交实验.①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相应练习: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杂交实验如下:实验1:阔叶♀×窄叶♂―→50%阔叶♀、50%阔叶♂实验2:窄叶♀×阔叶♂―→50%阔叶♀、50%窄叶♂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B .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 染色体上C .实验1、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D .实验1子代雌雄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2.探究基因位于X 、Y 的同源区段,还是只位于X 染色体上 选取纯合隐性雌与纯合显性雄杂交 ⇓⎩⎪⎨⎪⎧若子代雌、雄全为显性,则基因位于同源区段若子代雌性个体为显性,雄性个体为隐性,则只位于X 染色体上[特别提醒] 伴性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正反交结果都会出现不同,但细胞质遗传产生的子代总是与母方性状相同,而伴性遗传则不一定都与母方相同.♥♥实验设计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群体中所形成基因型的种类不同,如图为果蝇XY 染色体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A 与a 位于X 染色体Ⅱ区上,则该自然种群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2)若等位基因A 与a 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 与b 位于X 染色体Ⅱ区上,则这样的群体中最多有________种基因型.(3)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 与a 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Ⅰ上(如图所示),则该种群雄性个体中最多存在________种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4)现有若干纯合的雌雄果蝇,已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Ⅰ区段),请补充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实验方案:选取若干对表现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的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代(F1)中无论雌雄均为显性;再选取F1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其后代表现型.结果预测及结论: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基因位于X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课堂检测1.右图所列遗传图谱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最可能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下列四个遗传图示中肯定和血友病传递方式不一样的是:3.果蝇的红眼为伴X 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4.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 和Y 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 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 和Y 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片段.(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 和Y 染色体的I 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课堂小结:重要性及做题思路 课后巩固1.(2011·烟台模拟)果蝇的眼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 、a)控制.在暗红眼♀×朱红眼♂的正交实验中,F 1中只有暗红眼;在朱红眼♀×暗红眼♂的反交实验中,F 1中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则正、反交实验的F 2中,朱红眼雄果蝇的比例分别是( )A .1/2、1/4 B .1/4、1/4 C .1/4、1/2D .1/2、1/22.有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本经济作物,属于XY 型性别决定,但雌株是性杂合体,雄株是性纯合体.已知其叶片上的斑点是由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 )控制的.某园艺场要通过杂交培育出一批在苗期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应选择: ⑴表现型为 的植株作为母本,其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 的植株为父本,其基因型为 .⑵子代中表现型为的是雌株,表现型为的是雄株.。

遗传方式判断与计算公式

遗传方式判断与计算公式
遗传系谱图解析 遗传概率计算
1、无中生有是隐性,生女患病是常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有中生无是显性,生女正常是常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例1:观察下面两个遗传图谱判断其遗传病的遗传 方式
1 3 4 2
1
2
5 6 7 3
4
5
7
8
8
9
图14
图15
答案:图谱14中的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图谱15中的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解题的一般步骤:
一、判断遗传方式
二、初写出可能的基因型
三、分步计算概率
四、组合计算
1 2 ⑵ 1

2
⑶ 3
4 ⑴ 7 6 7 5 6 3 4 5
图20
图21
答案:综合⑴⑵确定图谱20中的遗传病为常染色 体隐性遗传 答案:综合⑶⑷确定图谱21中的遗传病为常染色 体显性遗传
五、两种遗传病的概率计算 序号 类型 计算公式 1 患甲病的概率 m,则非甲病概率为 1-m 2 患乙病的概率 n,则非乙病概率为 1-n 3 只患甲病的概率 m-mn 4 只患乙病的概率 n-mn 5 同患两种病的概率 mn 6 只患一种病的概率 m+n -2mn 或 m(1-n)+n(1-m) 7 患病概率 m+n -mn 或 1 -不患病率 8 不患病概率 (1-m)(1-n)
3、母患子必患,女患父必患——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所有)
4、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所有)
例2:观察下面两个遗传图谱判断其遗传病的遗传方 式
图18

图19
答案:图谱18中的遗传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答案:图谱19中的遗传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
例3:观察下面两个遗传图谱判断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高中生物快速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技巧 学法指导

高中生物快速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技巧 学法指导

高中生物快速判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技巧学法指导第一步:看题干:如果题干中已告知是“色盲”,则马上可判断此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如告知是“白化病”,则可判定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如果题干没告知具体的病例,则往下看第二步。

第二步:确认或排除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具有母系遗传现象,即母病,子全病,母正常,子全正常。

观察遗传系谱图,如发现母病子女都患病,则可断定该病为细胞质遗传。

若无这个特征,则往下看第三步。

第三步:确认或排除伴Y遗传。

伴Y遗传的特点:只有男子患病,父病,儿、孙皆病;父正常,儿、孙全正常。

观察遗传系谱图,如发现父病儿子全病,则可判定此病为伴Y遗传。

若无这个特征,则往下看第四步。

第四步:观察遗传系谱图。

如发现有“正常双亲生出有病女儿”这种情况,则可判定此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发现有“有病双亲生出正常女儿”这种情况出现,则可判定此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若无这两种情况则往下看第五步。

第五步: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

遗传系谱中只要双亲正常,生出有病孩子(即“无中生有”),则可判定该病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遗传系谱中,只要双亲有病,生出正常孩子(即“有中生无”),则可判定该病为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若遗传系谱中无以上两种情况出现,仅有“双亲之一是患者”,则只能作出可能性判断:致病基因可能是显性也可能是隐性。

第六步:最后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

(1)隐性遗传情况的判定:先找患病的女子,然后上找父亲,下看儿子,只要有一个不患病的,致病基因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在全系谱中,均找不到例外,则最可能是位于X 染色体上。

具体方法是,从系谱图中找是否有“母病子不病,女病父不病”的情况出现,如果有,则该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无,则两种可能性都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 隐性遗传。

若系谱图中的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患者相差很大,我们可从可能性大小方向作出推测,该病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

遗传图谱的特点及遗传方式的判断[整理]

遗传图谱的特点及遗传方式的判断[整理]

遗传图谱的特点及遗传方式的判断一.遗传病的类型(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见病:多指(趾)症、并指症、 先天性白内障等(1)遗传表现为连续,即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是患者,与性别无关;(2)如果双亲有病,生了一个无病的女儿,则一定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图1)(3)如果已知是显性,父病而女儿正常(图2),或母亲正常而儿子患病则一定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图3); 常见病:白化病、先天性聋哑、高度近视、黑尿症。

遗传系谱1(2)如果双亲无病,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图4)(3)如果已知是隐性,母病而儿正常(图5),或父亲正常而女儿患病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图6);(三).伴X 显性遗传 常见病:抗维生素D 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遗传系谱2遗传系谱3遗传系谱4遗传系谱57. 8. 9 . 10. 11.(四).伴X 隐性遗传(1).遗传一般表现为隔代交叉遗传; 整个家族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遗传系谱6遗传系谱7(3).近亲婚配发病率高。

常见病:色盲、血友病、夜盲症、鱼鳞癣等。

(五). 伴Y 遗传(限Y 遗传)(1)、只能从父亲传给儿子,不能传给女儿,患者全为男性且全部男性(直系)都为患者。

(图11) (2)、遗传表现为连续。

常见病:人类耳郭多毛症(六). 细胞质遗传母亲患病,全部子女都患病。

常见病:遗传性肌肉萎缩症二.遗传方式的判断与解题思路通常解题的思路可以分五步进行:(1)先判断显隐性; (2)再判断常、性染色体遗传 (3)验证遗传方式。

这一步骤能保证判断无误。

(4)判断基因型先根据已知的表现型,大致写出各个体的基因型,未知基因先空缺,然后从患者或隐性纯合入手,正推或逆推各个空缺基因。

若确实无法确定,就确定其携带的概率。

(5)求概率。

要注意不能漏乘亲代的携带概率。

三.练习1.如图是一个某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为异卵双生,就遗传病的相对基因而言,他们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A .5/9B .1/9C .4/9D .5/162.下图为某种遗传的家族系谱图,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Ⅲ1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3B .若Ⅲ2与Ⅲ4结婚,后代患该遗传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C .从优生的角度出发,建议Ⅲ5在怀孕期间进行胎儿的基因诊断D .Ⅲ1与Ⅲ2为旁系血亲3.人类神经性肌肉衰弱症是线粒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右图所示的遗传图谱中,若I—l 号为患者(Ⅱ一3表现正常),图中患此病的个体是A 、Ⅱ— 4、Ⅱ— 5、Ⅲ一7B 、Ⅱ—5、Ⅲ—7、Ⅲ—8遗传系谱8男患者女患者C 、Ⅱ—4、Ⅱ—5、Ⅲ—8D 、Ⅱ—4、Ⅲ—7、Ⅲ—84.在下图所示的遗传病系谱图中,最可能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是A .B .C .D .5.下图为某一遗传病系谱图,该病可能的遗传方式是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 .X 染色体显性遗传D .X 染色体性遗传6.右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隐性伴性遗传,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A .1号 B .2号 C .3号 D .4号7. 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 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 对d 完全显性)。

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

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

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太原外国语学校 刘保东 lbdong277@一,遗传病的类型及其特点;1,细胞质遗传:特点是:母系遗传。

(母患病子女都患病,与父无关) 2,Y 染色体遗传:特点是:父患病儿子都患病,女儿都不患病。

(传子不传女,子孙无穷尽)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是:①男女患病的概率相等; ②连续遗传;③家族中发病率高。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特点是:①男女患病的概率相等; ②隔代遗传;③家族中发病率低。

5,X 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是: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连续交叉遗传; ③家族中发病率高;④男性患病其母亲和女儿都患病; ⑤女性正常其父亲和儿子都正常。

6,X 染色体隐性遗传:特点是: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②隔代交叉遗传; ③家族中发病率低;④男性正常其母亲和女儿都正常; ⑤女性患病其父亲和儿子都患病。

二,遗传方式判断方法;首先;判断细胞质遗传和Y 染色体遗传。

观察遗传系谱图,如果符合细胞质遗传和Y 染色体遗传的特点,则优先判断为细胞质遗传或Y 染色体遗传。

例如:图一可能为Y 染色体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 染色体隐性遗传,最可能是Y 染色体遗传;图二可能为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细胞质遗传,最可能是细胞质遗传。

如果不符合细胞质遗传和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则可以确定不是细胞质遗传或Y 染色体遗传。

(即:如果父亲患病儿子有不病、女儿有患病的,或儿子患病而父亲不病,则一定不是Y染色体遗传。

如果母亲患病子女有不病的,则一定不是细胞质遗传。

)其次;确定不是细胞质遗传或Y染色体遗传后,判断其他四种方式的遗传。

1,大致判断;(基本能知道遗传的类型,但不一定正确)观察遗传系谱图:(1)如果某种遗传病在家族中发病率高、且连续遗传,可以大致判断为显性遗传。

(2)如果某种遗传病在家族中发病率低,可以大致判断为隐性遗传。

(3)如果某种遗传病男女患病的概率相等,可以大致判断为常染色体遗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