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景观设计学教学大纲

景观设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景观设计学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理解能力和创造力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培养学生对于环境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2. 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流程;3. 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意表达能力;4. 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5.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景观设计的概念和定义- 理解景观设计的内涵和外延- 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设计要素2. 景观设计的历史发展- 了解景观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景观设计风格3. 景观设计的研究方法- 学习景观设计的调研和分析方法- 掌握景观设计的概念构建和设计表达技巧4. 环境美学与景观设计- 探讨环境美学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 强调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的平衡5. 可持续发展与景观设计- 关注景观设计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提倡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6. 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 分析不同类型的景观设计案例- 学习借鉴和总结成功的景观设计经验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2. 课堂讨论3. 案例分析4. 实践操作5. 课程作业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30%)2. 课堂作业(20%)3. 期末设计作品(40%)4. 课堂考试(10%)六、教材资料1. 《景观设计概论》2. 《景观设计原理》3. 《景观设计案例精选》七、参考资料1. 《景观设计导论》2. 《城市景观设计》3. 《自然景观设计与城市绿地》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实施,相信学生们将能够全面了解景观设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和实践水平,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愿景观设计学成为学生们探索与创新的起点,开启美好未来的新篇章。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授课单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时:36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王娇学分:36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与作用《环境艺术设计基础》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它的知识面覆盖整个专业体系(主要是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是个框架性和系统性的课程,它也是环境艺术设计的入门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以后的专业设计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它的后续课程主要是图形图象设计软件、工程制图,手绘表现技法、景观设计等课程2.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设计理念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为重点,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后继课程的学习要求,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融合各种知识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基础原理的基础上,具备对设计的概念拓展、原理分析等来进行图解思考,从而掌握了设计程序和设计评价,为专业课程设计学习和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基础》面向环艺专业全体学生,注重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使其自主地、全面地理解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和扩展视野为基本目标。
(二)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对设定状况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终结性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幼儿环境创设》课程标准

《幼儿环境创设》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幼儿环境创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独立设计和制作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环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授课内容:一、环境创设的基本理论1. 环境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2. 幼儿环境创设的原则和方法3. 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家庭、社区的互动二、空间布局与装饰设计1. 教室空间的布局与规划2. 墙面、地面、天花板的设计与装饰3. 色彩、光线、音响等环境因素的运用三、环境创设的实际操作1. 材料的收集与准备2. 制作与布置环境的技巧和方法3. 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义和方式四、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1. 介绍几个成功的幼儿环境创设案例,分析其优点和不足2.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环境创设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课程评估:1. 平时作业:学生需要完成几个与环境创设相关的作业,包括设计方案、制作实物等,占总评分的30%。
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环境创设实践活动,展示作品并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估,占总评分的40%。
3. 期末考试:要求学生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总结本学期的学习成果和经验教训,占总评分的30%。
课程资源:1. 教材:提供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包括理论书籍和实践操作指导书籍。
2. 教学视频:提供一些成功的幼儿环境创设案例的视频,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3. 网络资源:提供一些与幼儿环境创设相关的网站和论坛,供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获取更多的资源。
教学策略: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本课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小组合作:本课程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 个性化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教师将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课程总结:幼儿环境创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对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园林景观课程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核心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属于景观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必修课,与学生今后的毕业就业紧密相关。
景观设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学科,融合了美学、建筑学、生物学、材料学、历史学、心理学、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并且相互交叉渗透。
本课程是在室内外观赏植物及环境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初步、图形图象设计软件等先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
课程设置侧重于学生对景观设计领域知识的掌握和专业设计思维的培养,在不同教学阶段分别在设计的范围上从小到大;在专业知识的深度上由浅入深地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
二、课程设计理念1.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本课程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景观设计的要素及工作过程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2.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本课程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学做一体化,以学生为主体,重点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3.课程教学理念本课程设计理念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根据行业岗位要求,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针对解决综合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融合各种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训练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企业项目的整个制作运行流程,强化学生对所从事的工作角色扮演的意识,使学生在掌握园林景观设计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素质的能力。
共分为六个项目,共设计了十五个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都采取典型案例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典型案例为基础。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必修£√选修】的【£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专业拓展】课程,属于【£A类(纯理论课)£√B 类([理论+实践]课)£C类(纯实践课)】。
本课程对专业的定位与作用是培养学生室内设计、环境景观设计能力的辅助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巩固并灵活运用专业基础知识,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开拓设计思维。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制图与识图、计算机辅助施工图设计,后续课程有:家居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表课程目标对专业培养规格分解指标的支撑矩阵目标分类目标编码课程目标ST1 ST2 ST3 YH4 YH5 YH6 YH7知识C1 掌握卡纸模型制作工艺H L C2 掌握雪弗板、亚克力、航模木等主要材料使用加工M LC3 掌握一般展示模型制作流程MC4 掌握雕刻机的使用方法H L MC5 熟悉模型设计、展示、保存理论及流程H M能力C6 能够运用卡纸制作单体模型H L C7 能够运用绘图软件和雕刻机加工亚克力和航模木L MC8 能够运用综合材料制作室内剖面模型H M M L M C9 能够运用综合材料制作建筑景观模型H M M M C10 能够根据需要设计并制作工作模型L M M素质C11 养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HC12 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H H LC13 养成正确的模型制作观念H L L C14 提高空间想象能力L L L C15 提高统筹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H《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标准三、课程结构与内容(一)课程结构本课程共3学分,54学时,其中理论27学时,实践27学时。
课程设置分为三个模块,包括模型制作基础、室内剖面模型制作、建筑景观模型制作。
模型制作基础模块,建议学时20学时,在此模块中,主要通过讲授、示范、实操,使学生掌握模型制作基本理论,模型制作基本流程和主要材料性能与工艺。
(完整版)《景观设计CAD》课程标准

(完整版)《景观设计CAD》课程标准
简介
本文档为《景观设计CAD》课程的标准,旨在规范课程内容
和教学目标,提供学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概述
- 课程名称:景观设计CAD
- 学时:XX学时
- 学分:X学分
课程目标
- 培养学生对景观设计CAD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景观设计CAD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 培养学生解决景观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
1. 景观设计CAD基础
- CAD软件介绍和安装
- CAD工具和功能的基本操作
- 景观设计CAD的应用领域和作用
2. 景观规划与设计
- 地形分析和水文要素处理
- 植物种植与管理
- 光照与阴影分析
- 建筑和结构物的添加和编辑
3. 景观表达技巧
- 2D技术图的制作
- 3D效果图的制作
- 动画演示与效果模拟
- 景观设计作品展示与呈现
4. 案例分析与实践
- 景观设计CAD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学生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呈现
评估方式
- 平时作业:50%
- 期中考试:30%
- 期末项目:20%
参考资料
- 暂无
以上为《景观设计CAD》课程标准的完整内容。
本文档为规范课程教学提供基础,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景观施工图设计》课程标准

《景观施工图设计》课程标准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景观施工图设计适用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类别必修课总学时40学分4考核性质考查编者审核人2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以掌握园林行业中施工图绘图员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为目标,为学生在进人实际工作岗位之前进行系统性的实训,规范景观施工图设计绘图,为进入园林企业顶岗实习作准备。
3课程目标3.1能力目标:通过综合实训,掌握景观施工图绘制方法,能独立完成景观中土建、绿化等专业的全套施工图绘制。
3.2知识目标:掌握景观施工图绘制中各专业的施工工艺与构造做法,包括园路铺装、园林植物种植、给排水工程、园林电器照明工程、园林建筑小品等。
3.3职业素质目标:图纸能完全达到企业标准;要有与同组同学团结合作的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一切以工作为重的工作态度。
4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中心构建项目课程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通过分析景观施工图设计员岗位工作,将岗位工作分为总图与详图两大模块,各大模块又依据工作过程形成一定的工作项目,每个工作项目则由若干个工作任务构成,通过学习各类工作任务从而将该工作过程中的技能牢牢掌握。
同时在内容编排上将《景观施工图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循序渐进地融入项目之中,并通过工作任务的分析与完成,全面而合理地覆盖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也就是说,先获取技能,再体验知识。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5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表1课题安排表6考核要求课程成绩是由各单项模块任务评价成绩,依据百分比例换算之和,为课程总成绩。
各模块任务的评价主要是以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标准

《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园林设计初步》是高职高专院校园林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和正确认识园林及园林设计,学习园林设计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园林设计的基本技巧,夯实专业基础,为后期专业核心课《园林规划设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是学生由基础教育进入专业教育的桥梁,对今后的专业设计课程至关重要。
(二)课程基本理念1.兴趣教学——导入比例模型小制作。
加强学生对园林建筑、植物、山水等园林要素的理性理解。
2.互动教学——园林测绘实习。
增强学生对空间尺度、空间感受、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把握。
3.启发式教学——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构成等课程提高学生对场地的感知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1.立足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对所学相关理论知识得以深入了解,并且知道正确的规划设计步骤,以及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加强实践教学,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相关园林设计的原理知识。
3.加强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教学需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加强了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训练,鼓励学生走向讲台,讲述自己的实地调查结果和改造方案。
教师从旁指导启发学生,台下学生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通过良性互动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开发多媒体等教学资源。
对于老师可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任务完成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学生可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设计理念等,有助于在工作中获得认可。
二、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识要求(1)理解园林的产生、发展以及发展现状。
(2)掌握中西园林的特点。
(3)熟悉掌握园林的构成要素,了解人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点。
(4)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空间构成的基本原理。
(5)了解园林设计的程序和步骤。
2.技能要求(1)掌握园林平、立、剖面图,透视图,轴测图的画法。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标准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及适用专业1.本课程的定位《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技术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属专业技能必修课,与园林中的其他各门课程联系紧密。
本课程是在植物学、园林美术、园林测量学、园林制图、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CAD等先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
它的后续课程主要是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
本课程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2.适用专业及课时全日制专科园林技术专业,课时数为78课时。
二、课程设计1.设计理念本课程设计理念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行业岗位的要求,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针对解决综合实际问题进行学习。
本课程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训练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了解企业项目的整个制作运行流程,对整个工作过程、图纸的总体内容及编排形成初步认识,并强化学生对所从事的工作角色扮演的意识,使学生在掌握园林规划设计技能的同时提升职业素质的能力,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1)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2)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3)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2.设计思路鉴于本课程的服务面向与定位,本课程标准在设计过程中,本着宽基础、多方向的设计思路,以最终的工作流程为主线,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一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明确本课程是按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的项目课程(或学习领域课程)来构筑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通过项目引领和任务驱动,并配以案例分析进行教学。
图1设计思路以工作流程为主线课程内容的学习,注重学生实际应用技能,主要发展学生认知、归纳分析、迁移的能力。
认知主要表现在:对本课程理论知识框架熟悉,准确理解园林景观的设计制作流程、基本原理和规范。
归纳分析主要表现在:通过明确的任务导向及案例分析,能归纳园林规划设计制作的原理和方法的应用特点和策略,能分析好的园林规划设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运用的具体场合与情形。
园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园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园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园林技术人才而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对园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标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课程设置园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其中,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的课程,选修课则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实际需求,自主选择学习的课程。
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植物造景学、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植物分类学、园林规划与设计、园林施工与管理等。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园林技术理论基础,了解园林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现代技术的应用。
2.培养学生具备园林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能力,能够参与并完成园林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工作。
3.培养学生具备植物造景的技术能力,能够进行园林植物的选材、配置与养护工作。
4.培养学生具备园林施工与管理的实践能力,能够组织园林施工和管理工作,并解决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完成园林项目。
6.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园林问题。
三、教学内容1.植物造景学:包括植物选材与布置、植物配置与养护、植物景观设计等内容,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2.园林工程技术:包括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绿化工程管理、景观照明和喷泉工程等内容,培养学生掌握园林工程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3.园林植物分类学:包括植物分类原理、植物鉴定技术、植物分类学应用等内容,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分类学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4.园林规划与设计:包括园林规划原理、设计方法、景观评价和规划方案编制等内容,培养学生具备园林规划和设计的能力。
5.园林施工与管理:包括园林施工技术、绿化养护管理、物资采购与合同管理等内容,培养学生具备园林施工与管理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园林技术的理论知识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的了解。
《居住空间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居住空间景观设计》课程标准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居住空间景观设计学分:学时:68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类别:专业课编制负责人:编制日期:2018.9.132.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2.1课程性质与作用《居住空间景观设计》是设计课程中继《设计概论》、《设计基础》、《设计制图》、《手绘效果图》、《电脑效果图》等专业基础课程之后的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的内容选择与安排严格按照实际项目的工作流程,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实际设计项目为载体,在全面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项目的创新设计能力,掌握庭院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工作流程,使学生具有项目综合设计的能力,为学生的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课程设计思路1、以顶岗能力培养为目标由于高职高专环艺专业的学生的从业规划定位是助理室内设计师、助理景观设计师或绘图员,因此在课程建设体系中就要明确围绕这个目标,尽力让学生在踏上工作岗位后完成快速、高效的顶岗任务。
整个课程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综合技能的提升,包含了综合制图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综合协作能力,结合了环艺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特色和学生素质,把适应市场需求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引入课程教学,这些能力都与顶岗能力密切相关,为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外也考虑到学生长远的发展。
2、以实践平行推进为特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上,根据培养目标,我们严格按照“助理景观设计师”岗位工作能力要求来组织教学内容。
课程学习的整体推进完全参照景观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在实训教学环节中进行平行关联,设计条件由教师提出,教师既教授专业技能也是甲方。
具体表现在实训操练环节时,我们采用“职业岗位倒推法”,既能加深学生对掌握技能必要性的理解,还能完善教师课程开发的推进:1)由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2)针对岗位工作任务提出技能要求3)根据技能需求完成学习项目设计4)组织教材开发,完成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3、以课程模块教学为载体模块化教学是环艺专业一贯的特色,在多年教学组织的总结下,我们将模块化教学逐渐推向成熟。
环境艺术设计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环境艺术设计三大构成课程标准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简介《三大构成》是按照由简单的二维空间到复杂的三维空间、由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平面设计、色彩设计和空间立体形态的设计.每个学习情境下又以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靠具体的任务来支撑的,每个学习单元可能涵盖一个或多个具体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单元构成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技能,形成"室内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构成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色彩设计能力和空间立体形态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2)掌握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
;??(3)掌握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4)掌握创意思维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5)根据实践案例、项目能独立完成设计(二)能力目标(1)初步具有徒手装饰作图能力;??(2)具有根据不同条件完成项目图纸的能力;?(3)具有灵活运用所学三大构成知识的能力。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标准(2024)

将制作好的模型进行展示,可以配合灯光、音响等效果,增强模型 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互动体验
通过模型展示,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设计方案和效果,同时提供互 动体验环节,让观众参与到设计中来,增强参与感和体验感。
2024/1/28
16
CHAPTER 04
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实践
2024/1/28
17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标 准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课程概述与目标 • 园林规划设计基础知识 • 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技巧 • 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实践 •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艺术 • 园林建筑小品及设施设计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2
CHAPTER 01
课程概述与目标
2024/1/28
。
24
质感对比
利用植物叶片的大小、 形状、质地等特性,形 成质感上的对比和变化
。
季节性景观变化处理
01
02
03
04
春季景观
选择春季开花的植物,如樱花 、桃花等,营造繁花似锦的春
景。
夏季景观
注重绿荫效果,选择夏季开花 的植物,如紫薇、木槿等,增
添夏日清凉感。
秋季景观
利用秋色叶植物,如银杏、枫 树等,创造层林尽染的秋景。
2024/1/28
园林植物配置
掌握植物的生长习性、观赏特性及配置原则 ,营造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33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 现进行客观评价,包括学习态 度、方法、效果等方面。
2024/1/28
分享自己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 和感悟,以及面对困难和挑战 时的应对策略。
《景观学概论》课程标准

《景观学概论》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32课时适用专业:园林工程技术、园艺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先修课程:装饰制图与识图、造型基础后续课程:助理会展师/室内设计员职业资格考证实训、刖己(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
《景观学概论》是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一门专业课程,是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干课程。
该课程重点是教授学生掌握必要的自然科学、人文艺术,把科学分析和艺术处理结合起来,同时注重社会、生态与艺术的三位一体。
所以,《景观学概论》是培养合格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生产一线技术人才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
(二)设计思路《景观学概论》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景观设计原理和实践技能,能够从事景观设计职业岗位,并具备景观设计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和核心技能,同时可以获得国家行业中级“景观设计师”职业资格。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重视实践、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中,针对性地选取与讲授软件和实际工作联系较为紧密的命题式项目进行详细分解及制作,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该软件进行创意性制作的能力,具备软件的使用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以及自主创新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虚心、好学的品质;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严谨的良好作风;3)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4)培养学生注意身边事物的观察的行为;5)培养学生善于对平时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积累。
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3)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作业精神;4)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5)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坚忍不拔的性格。
3、专业能力目标1)对景观设计的基本认识2)了解景观设计的缘起和变迁3)了解景观设计的学科简史4)景观设计的地位、作用和任务5)景观生态学6)环境心理学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7)掌握环境空间设计基础8)广义人居环境理论9)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程序10)景观设计的主要类型11)掌握景观设计中的影响因素与设计原则12)掌握景观项目的营建实施程序13)景观设计所需基本知识、技能概要14)掌握外部环境要素15)掌握道路与节点16)掌握植物景观要素17)掌握水景要素18)掌握景观设施与小品19)掌握景观设计的过程与方法20)掌握景观设计的成果与表现21)掌握各种层次的景观规划设计22)了解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该课程为专业课程,前期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图形图像处理》、《构成设计》、《三维建模与渲染》、≪AutoCAD建筑施工平面图制作》、《室内设计原理》、《室内效果图表现》;《室外公共空间设计》为该课程的并行课程。
《环境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环境设计概论》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我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室外的环境欣赏和设计能力,使学生了解外环境的基本知识和发展的趋势,以及现在的外环境的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环境中外环境的设计的方法。
让学生具备必要的设计和外环境欣赏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室外环境设计是一门基本的环境认识的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在学生时候充分的理解它的实质性的含义,把握外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从本专业的角度出发,分析和理解外环境设计中的各种的注意点,做到现实概念和设计相融合,让自己对环境设计的本质有好的认识和理解。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在学生学习之初,通用简单的实例来让学生理解外环境的含义和特点,把具体的现实中的外环境的设计方法和实例讲给他们来理解和接受,再通过书本上的文化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自己有必要的环境设计的领悟和艺术修养追求,再通过品位现实中的外环境的事例,真正的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和理解外环境设计的内在的性质和涵义。
本课程主要目标是教会同学们在外环境的设计和领悟中要充分的明白它的实质的含义和周围的环境的关系,真正的理解外环境设计的意义和方法,使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得到很大的提高,对环境设计专业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和把握。
本课程建议为76课时,一学期完成。
课时数以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本课程的要求学生本身所具有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较高,要求学生有必要有充分的准备,这对以后的艺术的设计理解有很大帮助。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总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环境设计景观方面发街道,小品,广场,庭院等的特点和环境设计手法,让学生们真正的体会到外环境设计的乐趣,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了解环境小品等外环境的特征在不同的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1、知识教学目标(1)了解外环境设计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理解外环境设计中的各种空间的分析方法(3)掌握外环境各种公共空间的特征和设计方法(4)了解外环境和别的环境景观设计的不同和联系3、素质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具象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形象思维能力;(2)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制定依据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
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本课程主要介绍园林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原理。
针对不同类型地形的性质与特点,从生态学原理与审美学原理出发,提出园林景观的营造方法。
从而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生的顶岗实习作前期准备。
(三)课程设计思路《园林景观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学生的主要课程,是开启他们进入园林景观设计殿堂的关键。
考虑到高职学生以技能为主,因此在尽量减少纯粹的理论知识讲授,而是以主要介绍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原理关键知识点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园林的性质与特点,从生态学原理与审美学原理出发,提出园林景观设计的营造方法。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由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并与大家分享,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植物景观配置的专业性质与专业要求的认识,为后续的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以知识适度够用为原则,选取关键知识点,以达到让学生知道园林景观设计是做什么的、该怎么做和以后会怎么做即可。
更多的知识点将依靠后续的课程设置来逐渐讲授。
本课程内容的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理,一个是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在园林景观设计概论模块,将选择园林景观设计的性质、后续发展方向以及园林景观设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来讲授。
而园林景观设计方法模块则选择几个关键的案例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来讲授。
1.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与现实密切相关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学习型的知识点,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
学习任务在包含前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知识点,难度层层推进,有序实现教学目标。
3.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4.课程结构是静态的,教学载体是动态的、开放的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各个载体包含的知识点是静态的,老师或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载体。
《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景观设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学分:6学时:6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一、课程简介《景观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属于专业群的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在园林环艺等专业中属于专业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景观设计”是作为园林景观设计专业(方向)中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与城市园林中的各门课程联系紧密。
本课程是在室内外观赏植物及环境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初步、图形图象设计软件等先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
它的后续课程主要是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与概预算、顶岗实习、毕业设计。
本课程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以“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需求,特别是具有园林景观设计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高技能应用性技术人才为宗旨,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完成园林景观项目任务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园林景观项目制作实践的初步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能力。
本课程面向园林景观设计专业(方向),培养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城市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较全面的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知识、技能和独立设计能力的城市建设、园林景观等相关技术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熟练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设计软件,学生除了创新的要求之外,必须掌握各具体项目的现状条件分析、各类园林绿地的特点等技术知识,园林景观设计程序和设计中的技术规范要求必须在课程项目中理解和掌握。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对客户委托项目,根据设计任务要求,能独立完成全套的设计文件。
2、了解各类园林绿地景观设计的特点,方法、设计与建成实景的关系。
对设计作品的效果能很好地把握。
3、创造真实的项目、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根据对现状条件的调研分析、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制作完整的符合设计要求的全套设计文件。
通过参与实践,更形象地了解园林景观设计的相关知识和设计程序,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尽快适应专业需求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交通流线。
2、环境设施主要包括停车场、运动场、雕塑(浮雕)、灯具、绿化、电话亭、垃圾箱等, 可按区域功能增加设施及景观小品。
3、尽量利用原来的芒果树。 作业要求
1、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总体构思 2、深化构思:三个阶段的方案草图及定稿图 3、图纸制作: 2#或 3#图纸(手绘或计算机绘图) 4、图纸内容: 设计说明
第 3 周 (设计原则\形式追求)草图二(徒手草图)
12 学时
第 4 周 (产品\绿化\街道设计)草图三(工具草图)
12 学时
第5周
正式上板
12 学时
选题二
作业内容
主题: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州校区环境景观改造设计
要求:1、设计环境基地位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州校区内(见基地图),由于学生 数量的不断增加,原来的运动场已不能满足要求,要求建成多层、多功能活动区,并重新布
2、景观设计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并与前后课程衔接得当;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核心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综合应用性课 程。主要面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外景观设计方向的助理景观设计师、景观设计员、景观设 计员等职业岗位,培养从事小区规划设计、园林小品设计、名胜古迹旅游景区景观规划设计、 公共空间设计、生态旅游规划设计以及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规划等工作所需的知识、能力和 素质。
通过该课程学习,综合运用前导的空间造型与透视淡彩速写、电脑辅助设计等学习领域 课程,使学生掌握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的项目准备、项目策划、项目详细设计、规划文本编制 等综合职业技能。
课程安排在第 3 学期后半段,其目的是为了配合项目教学的需要,使项目教学中的项目 可以延伸到学期最后的综合实践课程乃至第 5 学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践课程,使学生可以 参与并完成企业项目的完整过程。既可灵活地延伸项目教学的时间,也可拓展课程的空间, 以真实的企业环境实训实现课堂与岗位的对接。
2.教学建议 (1) 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教学的侧重点是以实操为主,示范作业的方法。理论知识内 容讲授不追求完整性,以够用为度。学生 能力的构建应以自我学习、总结、归纳来获得。 因此在课堂的教学中,应努力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获得环境景观设计课程的基本知识。 (2)课程教学采用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讲授方式,强调环境景观设计过程中的职业素 质养成。在相关的专题训练过程中,应注意教学情景的设计应真实、直观,并注意训练的过 程中在细节上督促和规范学生职业素质,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强调职业素质考核。 3.教学基本条件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涉及的教学情景较多,涉及的专业知识 比较主观与抽象,为满足本课程的实施,教学基本条件如下: (1)课程的讲授不是单一教师授课,其各个环节的完成需要一个团队,因此在师资力 量 上需要一个具有丰富绘画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其中主讲教师须精通多种绘画表现技巧,
意识等职业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2.创新思维:对各学生所做的设计作品思路,表现效果进行评价; 3.代表作品制作考核:对各学生所做期末代表作品的设计意念、整体方案、平立剖面
4.建立多元参与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课程考核上,改变过去理论知识和技能分别独立考核、一次性期末考核的方式,采用结 果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知识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成绩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 是实训集各实训任务完成情况,二是各学习情境的工作过程、设计方案结果,三是实际项目 的完成情况。考核的主体包括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项目小组及客户多元评价主体。 [课程目标] 总体描述:对应环境景观设计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融合景观设计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 能和态度,培养建筑设计与表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环境景观设计》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综合性核心课程,学时数 60,开设在第 3 学期后半段,配合后续的学期综合实践课程和第 5 学期的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以便能完成 项目教学的完整过程。 课程围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景观设计职业岗位,推行“以职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以 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成”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其具体达到目标如下: 1.职业技能要求: (1)使学生掌握景观设计所必须的理论知识,了解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最新 动态。 (2)使学生学习景观设计的理念。 (3)使学生具备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并能结合专业学习熟练应用。 (4)使学生掌握景观设计所必须的原理、方法。 (5)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徒手绘画能力。 (6)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原创景观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2.职业素质要求: (1)能够清晰准确的阐述自己的环境艺术设计思路; (2)组织环境艺术设计,独立完成作品;
彩色平面图
立面图或剖面图 (若干)
5
分析图(功能分区图、视线分析图,道路分析图等)
鸟瞰图 1 张
小透视图若干
进度安排:
按教学安排,本课程设计共 60 学时,作五周安排,每周 12 学时
第 1 周 (景观概述)布置课题、收集资料、初步构思 12 学时
第 2 周 (设计理念\行为\雕塑设计)草图一(徒手草图) 12 学时
4、课程对学生职业素质养成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通过项目教学,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与人沟通能力,并在真 实的环境中养成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岗位的良好职业素质,为从事景观规划设计职业工作岗位 和自主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设计] 该课程是依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建筑设计工程师工 作岗位具体设置的,其反映了“满足制造合理化进行环境艺术设计”工作项目的职业能力要 求。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将现代环境艺术 设计过程所涉及的设计表现方法培养能力的培养来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学会 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方法,从而搭建自身相关知识体系,发展其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 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职业素质养成的培养。其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 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知识学习的需要。本课程注重实操,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理论课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实操课主要运用现场写生,示范作画的方法。教学效果 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的素质表现为评价重点,评价职业能力。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72 学时 景观设计课程,推行“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 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式”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充分体现课程的校企合作并具有职业性、实 践性和开放性。具体做法是: 1.在景观设计课程中,采用以实际项目教学,按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选取区域较有 代表的小区景观设计、名胜古迹景区景观设计、风景园林景区景观设计、构成教学情景,并 按照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设置为“项目准备→项目策划→项目详细设计→规划文 本编制(设计方案提交、观摩或顶岗实习)”等教学主题单元,每个教学主题单元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大步骤实施教学。 2.在实施项目教学中,成立项目小组,由专任教师和学生组成,参与或承接企业实际
3
(3)创新意识; (4)严谨求实、吃苦耐劳。
[课程内容组织] 环境景观设计课程,采用实际项目教学,按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按照工作任务的复
杂性递进关系,选择较典型的工作任务(小区景观设计—名胜古迹景区景观设计—风景园林 景区景观设计)为载体设计三个教学情境,根据其工作过程设计,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设 为“项目准备—项目策划—项目设计—文档编制—项目预算、实施、验收、结算(见习和顶 岗实习)”,把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融合到各主题单元的教学中。通过项目的工作过程, 学习了景观规划设计的知识,掌握了景观规划设计的能力,并养成景观规划设计职业岗位的 综合素质。在企业实际项目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教、学、做”结合和理论实践一体化。
第 3 周 (设计原则\形式追求)草图二(徒手草图)
12 学时
第 4 周 (产品\绿化\街道设计)草图三(工具草图)
12 学时
第 5 周 正式上板
12 学时
[实施建议] 1.教材选用与编写 教材的选用与编写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进行选用与编写。要充分的体现教学资源的相关
内容,体现课程设计思想,以课程为载体实施教学,其教材的 形式应该含盖纸质和多媒体 设计演示材料。项目内容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 工作逻辑、能形成系列,让学生在 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本门课程教材以环境景观设计课程教材和自编讲义为 主。
2
项目,课程大量采用现场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真实环境中学习景 观规划设计的知识,掌握职业能力,养成职业素养。
3.课程中采用大量企业案例,企业案例一方面来源于校外实训基地实际项目,二是来 源于项目教学完成的项目,三是来源于曾担任企业师所负责的项目,形成了一个动态扩充的 共享教学资源库,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室内设计表现技法、植物学、环境设施设计。
后续课程:专题设计、毕业设计
[课程定位]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
位的任职要求;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结合,通过企业人员与行业专家等进行职业岗
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并以此确定环境艺术设计的行动领域,归纳形成学习领域, 以工作过程完整性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安排上,由于安排在第 3 学期后半部分,可有效地利用后续的学期综合实践课程 以及第 5 学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从时间和空间上延伸了景观规划设计课程项目教学的 项目,使得学生可充分地完成项目的完整过程,并将课堂延伸到岗位,课程实训环境从校内 生产性实训环境,平滑过渡到校外实训基地,并与实习以及工作环境无缝对接。
6
兼职教师应为建筑设计表现领域的能工巧匠。 (2)在实训环境和装备上,该课程的实施涉及: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其各方面
要求如下: ●多媒体教室:具有多媒体授课设备,能观看教学录相、课件、图片等。 ●计算机机房:高配置电脑,可以满足学生制作设计作业的需要。
[教学评价与考核] 本门课程的评价与考核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 1.职业素质(20%) 2.创新思维(20%) 3.代表作品制作(30%) 4.综合实训考核(30%) 其中各部分评价与考核如下: 1.职业素质:根据各小队成员在具体作业的表现对严谨求实善于交流、吃苦耐劳、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