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古诗简单分为五类: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抒怀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将古诗简单分为五类: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抒怀诗。
一、写景诗(山水田园诗)的鉴赏
首先,要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是这类诗的特点,也就是
说,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会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
其次,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例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全诗色彩丰富,诗情活泼,意象飞动,表面看好似单纯写景、叙事,可实则抒发了作者急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迫切心情。
再次,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从高考的角度看,选作鉴赏材料的古诗词,以山水田园小诗为最多。
以陶渊明《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诗歌见课本第五册)具体加以说明。
这是一首著名的田园诗,写了一幅农村田园风俗画。
诗中写农村自然风光,有近景,有远景。
近景远景交融,田园风和日丽。
这和诗人的心境,完全和谐一致。
诗人把自己的仕途生涯,比喻为“误落尘网中”,把官场比作“樊笼”,把家园比作“旧林”、“故渊”,把自己喻为“羁鸟”、“池鱼”。
始称“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继申“鸟恋旧林”、“鱼思故渊”,一再倾诉了对家园的热爱与想念;前谓“误落尘网”,后说“久在樊笼”,则一再倾诉了对官场的憎恨和厌倦。
而今“虚室余闲”、“复返自然”,正是如愿以偿,精神上获得最大安慰。
诗人说自己归园田是“守拙”,这是针对官场的投机取巧而言,其实是守本性。
田园景物的明净祥和、门庭居室的虚静安闲是因诗人有一颗不慕荣利、淡泊宁静的心才体会到的。
诗中的“开荒南野际”,已表明诗人“聊为陇亩民”新生活的开始。
可以说“复得自然”的欢愉是这首诗的主题,也是诗人所有田园诗的基调。
二、咏物诗的鉴赏
古人对咏物诗有一个说法,叫做“不即不离”。
也就是说,即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描摹
上,但又要切合所咏之物(形似),写出物的特点、神韵、品格(神似、曲尽其妙)。
所以,读一首咏物诗,主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神韵的把握与刻画。
其次,要注意体悟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尤其是,一些咏物诗,作者所寄托的感情很不显露,隐含在字里行间,这就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细加领悟。
再次要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下面以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一为例,具体加以说明。
花枝草满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这是李贺辞官回乡居住在昌谷家中所作。
诗中第一、二句是写新花开,三四两句则写暮春花落,通篇都是把春花人格化了。
花开时美得就像越女那双水灵灵的眼神和那副白里透红的漂亮脸蛋,美不胜收。
可是好景不长,一到日暮(暮春)百花凋零,落红满径。
“可怜”乃惜花、伤春之情,也是诗人的自伤自悼之词。
末句则以拟人手法写落花身不由己时的状态。
从表面上看,“嫁与东风”是自愿的,“不用媒”正好证明了这一点。
其实,娇花又何尝愿意离开本枝呢?“嫁与东风”虽“不用媒”,仍是不自主的事情。
花盛开时未嫁,而花凋零时始嫁,则倍增惆怅。
其实,这是一种悲剧的气氛,却从欣喜的情调写它。
似乎“反常”,却又合乎诗中旨趣之道。
联系诗人当时的境况,才不过二十多岁,正当风华正茂之时,却不为当局所用,怀才不遇,自生自灭,不胜悲凄。
细味此情,便知诗人写此诗的良苦用心。
三、边塞诗的鉴赏
对于边塞诗的鉴赏,首先要对诗歌创作的时代有所了解。
因为,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
例如盛唐时期,豪迈、爽朗、一往无前是该时期边塞诗的基调;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争斗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
这时的边塞诗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当然,不管什么时期的边塞诗,都回旋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其次,要注意区别每首诗歌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
边塞诗意境开阔,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在许多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反映了几乎遍及边塞征战的各个方面,对此需仔细分析、区别。
最后,还要主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风格。
边塞诗的艺术风格也是异彩纷呈的。
豪放旷达,雄壮悲慨,委婉清丽……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修养,不同生活遭际,反映在边塞征战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
下面以盛唐时期被称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的一首《闺怨》为例,具体加以说明。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明明题为《闺怨》,有“怨”则自必有“愁”。
然后,诗的开头却出其不意地从题意的反面入手,独辟蹊径,以退为进,用反说起笔,说这位与丈夫阔别、独处深闺的少妇,似乎已经习惯了躲在这与世隔绝的封闭式小圈子里,反而精神麻痹,已“不知愁”了。
难道是她果真不知愁了吗?当她“春日凝妆上翠楼”之后,“忽见陌头杨柳色”,明显感受到良辰美景的巨大诱惑力,触景生情,青春难再、红颜易老的闺怨之情油然而生:悔不该让夫从军以求取功名,却辜负了这番良辰美景。
一个“悔”字道出了这位青春少妇的“闺怨”浓愁。
以乐景起笔,反衬出愁怨,以反说起笔强化题旨,使得行文波澜起伏,跌宕生姿,更令人醒目。
总之,不说别而别情自露,不言愁而愁绪倍增,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手法。
四、怀古咏史诗的鉴赏
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咏史诗,在唐代十分盛行,出现了杜牧、刘禹锡等卓有成效的咏史大家。
鉴赏咏史诗,先要弄懂一些问题:诗人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个古人,这段往事,他在诗中表现出什么态度,这种态度又是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的。
如果弄清了上述问题,那么,对这一首咏史诗也就基本掌握了。
首先,要弄清楚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和有关人物。
咏史诗是通过一定的史实和人物来抒发感情、表现主旨的。
同时,咏史诗用典较多,因为诗歌的特点是以简括体现丰富,用一个典故可以省去许多文字。
理解典故,是把握咏史诗思想内容重要途径之一。
对于典故,不仅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了解并且很好地体会作者用典的目的。
其次,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往事的重提,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
例如,报国无门,壮志难伸,就是辛弃疾写作《京口北固亭怀古》的现实原因。
而作者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情的媒介。
再次,要领悟感情。
比如辛弃疾的《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首词,词前小序云:“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词写作的时间和场合,同僚饯别,兴起为赋,却说的是怨女伤春,这似乎有点不伦不类。
由此我们自然会悟出这是借怨女伤春抒写自己对不平遭遇的哀怨和愤懑,进而可联想到,那“落红无数”、“斜阳”、“烟柳”,也许正是南宋政局的象征,词中的用典,长门事(汉武帝与陈皇后事)、赵飞燕(汉成帝后)、杨玉环(唐玄宗妃),都跟皇帝有关;词中的语气,又十分激动。
从这两方面也可体悟词中作者的感情。
最后,分析技巧,品味语言。
诗歌的种种写作技巧、语言艺术,并非纯形式的东西。
只有当它们很好地为内容服务时,才可能是美的,才是有价值的。
总之,对咏史诗的鉴赏,同其他类诗歌一样,应仔细分析诗歌的内容,抓住其主旨,从整体上理解、把握。
请看刘禹锡的《乌衣巷》:
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歌是抒发贵族盛衰的。
前两句写了金陵城朱雀桥和乌衣巷的自然景色,这景色引起了人们诸多联想,想当初,这一带是何等显赫光辉。
那时是冠盖往来,车马盈门,一片繁忙热闹景象,可是,现在那热闹非凡的场面不见了,只剩下桥边的野生草花,巷口的夕阳残照,诗人一开笔,便以野草、夕阳这些自然现象来象征前朝累代簪缨、乌衣满巷的贵族居住区的人事变化。
第三、四句是说旧日栖息在王谢豪门厅堂之上的燕子,如今已飞入普通百姓屋檐下去筑巢了。
从燕子身上表现人世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今昔盛衰的不同。
“旧时”一句,抓住燕子这一候鸟有栖息归巢的特点,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其中凝聚着诗人的艺术匠心,并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与无限感慨。
这首小诗语言浅显明白,但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
我们用心去体会,就会发现作者是故意留一段空白,让读者去想象,去补充形象。
当我们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语,如“野草花”“夕阳斜”等,进行思索琢磨,那么,诗的主题思想就不难理解了,从这些人们常见的小景小事之中,领悟到豪门权贵的炙手可热,无非是历史上一瞬的现象,他们绝不会长久的。
五、抒怀诗的鉴赏
这类诗往往因为一点事而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诗时,对于引发诗人感慨的心事,我们
首先要了解。
抒怀诗的特点是即景抒怀,首先要看“事”与“怀”的结合是否紧密、贴切、高明。
其次,要体味诗人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
再次,要领略抒怀的艺术技巧。
下面以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为例,具体加以说明。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写的一首抒怀诗,诗人于吟咏寻常的事情之中,潜伏着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容。
表面看来,这首诗是写“他乡遇故知”,字里行间好似洋溢着一种“喜”情。
然而诗人却在这“喜”的背后,蕴藏着深沉的“忧”——一种感时伤世、忧国忧民之情。
“此诗抚今思昔,世境之离乱,人情之聚散,皆寓于其中。
”(清·仇兆螯)诗中提到的李龟年,系盛唐时期出名的歌唱家,“开元盛世”时,他经常出入王公显贵的门庭。
而杜甫当时还只是个小青年,身居洛阳,得力于前辈的援引,也有机会常在豪门出入,有幸欣赏到李龟年优美的歌唱,前两句是对当年上流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回忆。
但是,后两句是说四十多年后,时间跨度四十年,何等概括。
当时的老诗人,已是体弱多病、穷愁潦倒,而李龟年也是悲伤、凄凉为人唱歌。
他们如今在这样的景况下重逢,怎能不触发老诗人久积心头的无限沧桑之感呢!后两句不仅点明了重逢的时节,而且与上句乐景写哀,“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与潦倒身世的有力反衬;下句“落花时节”则似另有寄托:国势日衰,盛年已过,流水落花,好景难再,不禁凄然相问,潸然泪下。
诗中从“闻”到“逢”之间,力尽数十年的世事沧桑、人生坎坷,却未从正面涉及一字,但透过诗人的追忆叹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身世,便能曲径通幽,强烈地感受到世运之沉乱,年代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
古诗鉴赏
一、理解字词,分析诗眼
诗眼是洞察诗词旨趣之窗;诗词之眼,乃是诗词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足以使全篇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焦点。
下面以张先《水调》词为例: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这首词的诗眼在“云破”句,此句写夜间所见景物。
“云破月”是倒装句,是明月冲破云层;“花弄影”勾勒出月下花影摇曳的神韵。
这一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破”和“弄”字是诗眼,两个动词下
得极其生动细致,天上,月移云飞;地上,花影摇曳,这都暗示了有风,为下文“遮灯”、“满径”埋下伏笔。
“破”和“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特别是“弄”字,被古今文人赏识,该字则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撩拨着含羞带娇的花儿,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
这样写花的美好形象,鲜活跳脱,呼之欲出。
诗词的语言,不象其他文学样式那样直露,而是含而不露,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可以说诗愈隐而不露,意在字外,其味愈浓郁强烈。
请看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是作者在巴蜀时寄给妻子的诗,诗的语言十分简明、精练,但蕴含的内容却非常丰富,深厚,语意十分含蓄。
全诗虽无一句言羁旅行役的清苦孤独,但是,短短四句,却足以发人联想,首句是答复妻子的问讯,“未有期”含蓄着不尽的凄楚;接下写景,凄风苦雨连绵不断,涨满了池塘,旅邸的孤独寂寞尽在言外;三四句写得格外深沉,诗人不说对妻子的思念,却写道:何时才能团聚,剪烛西窗之下,彻夜长谈今天这一段令人愁肠寸断的生活呢?“共剪西窗烛”是言夫妻和睦、情深意洽,与今日“巴山夜雨”的索然寂寥正形成强烈对比,使这首诗格外耐人寻味,为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二、捕捉感情,体味意境
这主要靠分析诗歌的形象来完成。
因为诗歌都是借助于形象反映生活的,只有分析诗歌形象,才能把握诗人的感情脉搏,找出它暗示或启迪读者的意蕴。
以元代马致远的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为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浓缩了作者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将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激起了历来多少骚人墨客的深切共鸣,堪称抒写秋思的绝唱。
这是一首游子怀乡思家的伤感之作,但作者并未着意刻画这种情感,而是平静地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枯藤、老树……作为单独的形象看,是孤立的、分散的点,诗人把这些形象置于一幅画面中,就需要鉴赏者以此为依托,充分展开联想,进一步充实丰富画面,挖掘出诗的言外之意,揣摩作者的情感。
请看:古老的驿道上,徐徐走来一匹瘦马,风尘仆仆,一身的疲惫和困顿,马上的“断肠人”——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正望着不远处黯然神伤,一株苍老的大树上紧紧缠绕着枯藤,归巢的乌鸦在暮色中呀呀地鸣叫着,一条小河逶迤流过,河上的小桥那边,炊烟袅袅,这时,西边的天幕上,残阳如血。
整个画面给人以迟暮、渺茫、凄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漂泊异乡的游子暗淡的心绪协调一致。
体味诗的意境,还要做到论世知人,即了解作者和相关时代背景。
把诗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理解,这是一种重要的意识。
实质上,背景是一首诗的大语境,是理解一首诗的重要依据。
例如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原是曹操的第三子,早年受曹操器重,欲立为太子,后来失宠,曹丕处处压制,不断打击。
据说,为了迫害曹植,有一次命他七步成诗,否则就要加害于他,曹植七步之内就吟成了这首诗。
以“豆”自比,控诉曹丕对自己的迫害。
这是用“煮豆燃豆萁”这个无比深刻的比喻,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曹丕残害骨肉的残忍行径。
三、知人论世
陶渊明
基本思想: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作品大多反映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超俗不羁的品格和闲适愉悦的心境(隐居田园,躬耕垄亩的不慕荣利的淡薄之情,热爱生活、自然的愉悦之情),“复得返自然”的欢愉成为陶渊明所有田园诗的基调。
反之,有时也倾诉了对官场的憎恨和厌倦之情(“误入尘网中”、“久在樊笼里”等。
)
艺术特色:田园诗一般多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恬淡闲适,自然
朴实,语言朴素自然(平淡质朴)、不加雕饰,但韵味隽永。
李白
基本思想:李白性格傲岸,蔑视权贵,因此不断受到谗谤、排挤,做官不到两年就被变相放逐。
在这个时期,他亲眼看到朝廷的黑暗腐败,对现实有可清醒的认识。
基本的思想精神是:追求自由解放、热爱祖国、蔑视权贵的精神(另有消极避世的思想,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
基本情调:豪迈、激越、炽热、苦闷、痛苦、忧愤、烦恼(政治上不得志体现出来的),如:“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艺术特色:浪漫主义手法。
豪迈飘逸,清新明朗,想象奇特,比喻新颖,色彩鲜明等。
杜甫
基本思想:反映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这一历史转变时期的社会现实,思想深刻,体现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基本情调:痛苦、忧愁、抑郁。
艺术特色:现实主义的风格,诗风沉郁顿挫。
苏轼
基本思想:后来政治上失意,常流露出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艺术特色:风格豪放,是豪放派的代表。
辛弃疾
基本思想:主张抗金,恢复中原,报效祖国的爱国热忱。
因他的主张不能被采纳,反而遭到主和派等奸佞小人的排斥,因此又有壮志难酬(抗金主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情绪)的感慨和讽刺(或对)南宋王朝和主和派的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的愤慨)。
基本情调:愁苦、苦闷。
艺术特色:风格豪放悲壮,沉雄。
用典故暗喻(辛弃疾凡是说道风雨打落春花的地方,大多是暗射南宋被金兵进逼的局面。
如:《鹧鸪天》中“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摸鱼儿》里的“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以及《祝英台近》里的“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
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岳飞
基本思想:抗击金兵,收复中原,不满“和议”反对投降,充满爱国激情;为国建立丰功伟绩的伟大抱负和“还我河山”的情怀。
由于投降派屈辱求和、阻挠抗金斗争,又体现壮志难酬的忧愤、苦闷、痛苦。
艺术风格:豪迈雄健,慷慨激昂。
李清照
基本思想:南渡前,多写闺房情思、相思,风格婉约;南渡后,丈夫死了,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这时期写了不少反映现实,流露爱国感情的作品。
基本情调:悲凉、凄凉、愁苦、凄清、忧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