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诗与边塞诗
诗歌赏析1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
初三语文复习诗歌赏析之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史怀古诗、哲理诗咏物诗、思乡诗、送别诗一、边塞诗《使至塞上》《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基本主题: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戍边疆的乡愁,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和归家无望的哀痛。
使.至塞上使:出使王维唐(诗佛)五言律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语言:慷慨激越、豪放雄浑意境;雄奇壮阔苍茫内容;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所见的风光以及听到侯骑报告前线情况。
主旨:以“蓬”“雁”自比,表达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失意愤激之情和思乡孤寂之情,以及被边塞雄奇壮丽之景的震撼之情。
形象:本诗塑造了一个被排挤出朝廷去慰问边关的失意愤激的孤寂的诗人形象。
写作手法: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浩瀚无边的沙漠里一束孤烟直冲云霄,蜿蜒崎岖的黄河上一轮红日壮丽浑圆。
“直”字将“孤烟”写的劲拔有力,突出了沙漠的苍茫空旷,而“圆”字给苍茫空旷的景色增添一些暖色,使大漠之景显得雄奇壮丽苍茫。
此句情景交融,把人物孤寂惆怅的感受巧妙融入在雄奇壮丽苍茫的景色当中。
语言:慷慨激越、豪放雄浑;意境;雄奇壮阔苍茫;格调高昂。
例1:【2012年湖南省长沙市】练习:《新中考》1341.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归雁”的意思是2.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参考答案:1.使:出使;征蓬:像飘飞的蓬草像北归的大雁2.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表现了孤寂的情感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北宋)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
王维山水田园诗代表中国山水田 园诗的最高成就。闻一多先生说: ‚王维替中国诗定下了地道的中国诗 的传统,后代中国人对诗的观念大半 以此为标准,即调理性情,静赏自 然‛。
1、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意境创造。
山水诗在谢灵运的笔下,往往追求 形似,写景繁富,而情与景两者则是 割裂的。陶渊明的田园诗则以写意为 主,并不着力于景物的刻画。 王维吸收了两家之长,把写景与 抒情密切结合,熔抒情与写景于一炉, 真正做到了情景交融,从而创造了一 种玲珑剔透、不可凑泊的意境。
王维不是象谢灵运那样把山水景 物作为自己瞩耳流目的感官享受,而 是把山水景物作为精神的慰藉和心灵 的知音,当他写景时,景物就不是独 立于诗人主体之外的纯粹的客观对象, 而是寄寓了作者的情怀、思想、胸襟 与意趣,从而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 合。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
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 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杂诗》其二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诗歌的风格特征
意境平淡清远。写平静明丽的自然景物,总
是带着一种闲适清爽的心情。没有一般隐士 诗的远离人间的寂寞感,而是在宁静的环境 中表现生活的美好感受。因此,他的诗于宁 静的美中有生活的热烈和喧闹的气息。正因 为这种感情基调,其诗有一种外恬淡而内明 丽的风格。有的在宁静秀美中带壮逸之气。
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的鉴赏
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所创造的审美观念,对后世的审美标 准和艺术追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人们对自然美、生活 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THANKS
情感色彩
山水田园诗情感较为恬静、淡泊,而边塞诗情感较为激昂、豪放。
风格特点
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边塞诗则风格雄浑豪放,气 势磅礴。
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文学价值
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都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是中国古代 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思想启示
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思考,对后世的 哲学、文化、艺术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边塞诗的意境与情感
意境辽阔
边塞诗的意境通常非常辽阔,展 现了边疆的壮丽和雄浑。
情感深沉
边塞诗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包 括思乡之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
和平的渴望。
豪放与悲凉并存
边塞诗中既有豪放的一面,又有 悲凉的一面,展现了士兵们的英
勇和无奈。
对历史的思考
边塞诗常常涉及到历史事件和人 物,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反
山水田园诗的意境通常表现为清新、优美、恬静、自然,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 放松。
情感
山水田园诗的情感表达丰富多样,包括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生的思考、对自由 的向往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03
边塞诗鉴赏
边塞诗的特点
地域特色
边塞诗通常以边疆地区为背景,描述了边疆的 风土人情、战争和边防士兵的生活。
历史感
边塞诗常常涉及到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了历 史的沧桑和变迁。
豪放风格
边塞诗通常具有豪放、雄浑的风格,表现了士 兵的英勇和壮志。
代表诗人及作品赏析
王之涣《凉州词》
与边塞有关的古诗
与边塞有关的古诗
边塞诗,是古诗中最豪迈的诗歌题材,因为它们描写了壮阔苍茫的边塞风光,表达了诗人们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读来格调高亢,激励人心。
下面精选了几首边塞诗:
1、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使至塞上(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3、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4、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5、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6、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关于山水,思乡,边塞,咏物的诗
一、边塞诗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3、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4、征人怨严武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5、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二、山水诗1、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2、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三、思乡诗1、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杜牧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3、杂诗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4、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四、咏物诗1、竹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2、咏竹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3、于潜僧绿筠轩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4、咏竹白居易不用裁为呜凤管, 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 留向纷纷雪里看。
5、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6、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歌(山水田园+边塞)
• 时朝议咸谏伐吴,浚乃上疏曰:“臣数参访吴楚同异, 孙皓荒淫凶逆,荆扬贤愚无不嗟怨。且观时运,宜速征 伐。若今不伐,天变难预。令皓卒死,更立贤主,文武 各得其所,则强敌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败,又臣年 已七十,死亡无日。三者一乖,则难图也,诚愿陛下无 失事机。”帝深纳焉。贾充、荀勖陈谏以为不可,唯张 华固劝。又杜预表请,帝乃发诏,分命诸方节度。浚于 是统兵。
临古地、览今景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衰败残破 (植物茂盛衬出荒 凉)
历史上叱咤风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空 抒己情、言己志 英雄一去豪华尽, 唯有青山似洛中
繁华易逝 江山不改 世事易变
借 古 由盛转衰 讽 今
• • • •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 ——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 ——杜牧《台城曲》 •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 •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 ——李商隐《隋宫》
怀古咏史诗
•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 伤心? • 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 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 此作简要分析。 • 高蟾: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 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 这种沉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的。 • 韦庄:通过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 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 败的伤痛之情。
三、读意象、意境
寒山 转苍翠 秋水 日潺湲 ——化静为动 ——化动为静
倚杖 柴门 外 ——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 临风听 暮蝉 渡头 馀 落日 ——环境清幽、内心安宁 ——自上而下、动静结合
盛唐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
• 《夏日南亭怀辛大》 •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
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
其二,以禅入诗;
•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 悟。……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 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 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 穷。”(严羽《沧浪诗话》)
《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 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一身能擘两雕 弧,
• (2)艺术特点: • 其一,“诗中有画”(苏轼);
《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 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三、王维及其诗歌
1、亦官亦隐、亦儒亦释的艺术通才
(1)廿一举进士——官至尚书右丞——陷 贼充伪职
(2)以张九龄罢相为界分为前后期:前期 热衷政治,奋发有为,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 后期呼啸山林,隐逸自适,耽于佛事。
(3)母亲崔氏“师事大照禅师(神秀弟子) 三十余岁”——“兄弟皆笃志奉佛,食不荤, 衣不文彩”——“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 ———《能禅师碑并序》——“朝梵林未曙, 夜禅山更寂”
其他山水田园诗人 裴迪、储光羲、常建、祖咏
《河岳英灵集》评储光羲诗: “格高调逸,趣 远情深,削尽常言,挟《风》、《雅》之迹, 浩然之气。”
盛唐诗坛 山水 边塞
还有《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永愿拯刍荛, 孰云干鼎镬!
• (3)果敢坚毅的尚武精神。如《塞上》:
•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 《东平留赠狄司马》: •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 (4)冷峻深沉的忧患意识。如《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
2、诗歌内容
• (1)感叹身世、赠答友朋与山水之景。出塞以前其诗仍循
常规。其中山水诗则新奇隽永。
• (2)边塞诗。约有70余首。不仅数量在盛唐最多,成绩也
《雁门太守行》 (唐)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 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颔联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 晚泊浔阳望庐山
• 挂席几千里, • 名山都未逢。 • 泊舟浔阳郭, • 始见香炉峰。 • 尝读远公传, • 永怀尘外踪。 • 东林精舍近,
• 日暮空闻钟。
2、题材贴近现实生活(与陶相近)
皮日休评:“遇景入咏,不钩奇抉异。”如《过故人庄》。
3、伫兴而作,追求意境浑融。 王士源序孟诗:“每有制作,伫兴而就。” 闻一多《唐诗杂论〃孟浩然》: (他)不是将诗紧紧地筑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 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之中,淡到看不见诗了。
(1)以山水为知音。
(2)静以观物。
• 2、“诗中有画”。
• (1)绘画的构图手法用之于诗。《送綦毋潜落第还
乡》: •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 《唐宋诗举要》评:“带字、当字极佳,非得画中三 昧者,不能下此二字。”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古诗鉴赏复习+内容分类+思想主题++课件(31张PPT)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般醉 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 虑。
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诗人在语调极其自然亲切的诗句中 向人们展示了农村自然风景之美、农民淳朴善良之美,并把自己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高尚情操美融于其中。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闲适,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山水 诗田 园诗
山村、 农村生 活环境 优美、 恬静
雄心壮志 赞物,闲适,富有情趣 赞春、惜春 忧国忧民、壮志难酬 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 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
七、哲理诗
以诗说理,在 宋诗中多见。一 种是诗人在创作 时,便赋予了哲 理的内涵;一种 其哲理内涵是人 们在欣赏时领悟 到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
边塞诗中许多作品体现了 爱国主义的思想。
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王昌龄等。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 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 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
古诗词常见题材分类一、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现诗人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对现实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及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心境。
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二、送别诗:古诗中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
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等。
送别诗的常见意象如长亭、南浦、杨柳、美酒,此外又如:残阳、西风、鹧鹄、春风、秋月、落叶、残红、江水,细雨、秋蝉、兰舟等。
三、边塞诗(战争诗):边塞诗是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
唐代边塞诗:这一时期的边塞诗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
边塞诗常见意象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与战争有关的器物,如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等;二是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人、事、物,如楼兰、阴山、瀚海、凉州、长城、玉门关,单于、吐谷浑,羌笛、琵琶等。
四、咏物诗:咏物诗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
常用手法:象征,比拟等。
代表作品有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咏物诗有两大特点:①是借物寄托、借物抒怀。
王维边塞诗十首
王维边塞诗十首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下面是小编为你搜集整理的十首王维边塞诗。
更多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王维的边塞诗1、《出塞作》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躲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雪嫖姚。
2、《从军行》吹角动行人,喧喧行人起。
笳悲马嘶乱,争渡金河水。
日暮沙漠陲,战声烟尘里。
尽系名主颈,归来献天子。
3、《陇头吟》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4、《老将行》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5、《赠裴旻将军》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
见说云中擒劫虏,始知天上有将军。
6、《送刘司直赴安西》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7、《凉州赛神》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峰头望虏尘。
健儿击鼓吹羌笛,共赛城东越骑神。
8、《凉州郊外游望》野老才三户,边村少四邻。
婆娑依里社,箫鼓赛田神。
洒酒浇刍狗,焚香拜木人。
女巫纷屡舞,罗袜自生尘。
9、《送张判官赴河西》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
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
山水田园诗与边塞诗常用意象之比照
山水田园诗与边塞诗常用意象之比照对于“山水田园诗与边塞诗常用意象之比照”这一论题, 笔者认为应该先解释一下“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这两个概念:“山水田园诗”是诗人以山川景物﹑田园风光为审美对象, 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对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的诗作. 这类诗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王维、孟浩然、陶渊明等.“边塞诗”是以战争为题材, 表现边塞生活、塞上风情、以及和战争有关的诗作. 这类诗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高适、岑参、王昌龄、范仲淹、李益等 .由此,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山水田园诗与边塞诗常用意象进行比照:第一, 意象的色调. 山水田园诗所用意象的色调非常的明亮, 清新. 举个例子来说, 如王维的《辋川别业》中的“雨中草色绿甚染, 水上桃花红欲然. ”这两句中所涉及的意象是: 灰白的雨雾、绿色的草地、还有粉红的桃花. 几个意象交错组合, 颜色跳跃很大, 色调明亮. 又如王维的另一诗作《积雨辋川庄作》中“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这两句中有“水田”、“白鹭”、“夏木”、“黄鹂”四个意象. 对这一组合意象所用的颜色是白, 黄, 绿. 也很明亮《王维、孟浩然诗选评》中是这样分析这两句诗的: “漠漠水田和阴阴林木的背景上, 突出飞翔的白鹭和鸣啭的黄鹂, 色彩鲜明, 明暗映衬, 画意葱茏”. 而边塞诗中的意象所体现的颜色则非常的暗淡, 常用灰调来表现.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五)中: “大漠风尘日色昏. ”这一句中有 3 个意象, 分别是: 大漠、尘沙、太阳. “大漠”和“尘沙”用的是同一种颜色, 而阳光也是昏暗的. 这一组意象颜色单调而暗淡. 又如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也出现“平沙莽莽黄入天”, “随风满地石乱走”的景象, “黄沙”、“乱石”都用了同一种色调, 感到灰蒙蒙的一片, 显得暗淡. 由此, 山水田园诗所用的意象色调明亮, 而边塞诗所用意象色调则显得暗淡.第二, 意象所表现的节奏、韵律. “屋上春鸠鸣”(注: 王维《春半田园作》)、“阴阴夏木啭黄鹂”(注: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风泉满清听”(注: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公不至》)等等, 从听觉的角度来感受这些意象所体现的节奏、韵律, “鸠鸣”、“鹂鸣”、“流泉风雨”, 让人感到它是很轻快的. 这是山水田园诗的意象所表现出来的节奏, 山水田园诗常常流淌着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感觉是轻松、欢快的 . 而相对于边塞诗来说, 边塞诗中则较多地出现“鼓角鸣”、“马嘶”、“车辕声”, 意象节奏很是沉重.第三,意象所体现的诗人的思想情感。
盛唐山水、边塞
第二章盛唐山水、田园(1) 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最崇盛唐诗,“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2) 山水诗的内涵、兴起原因、特点a) 内涵:较多的写山水田园闲适生活的诗歌,主要作家是王维、孟浩然,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
b) 兴起原因i. 社会基础1. 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诗人提供了悠闲的生活条件2. 当物质生活稳定后,诗人们要求更高层次的审美追求3. 庄园别业,高官厚禄可以由仕而隐,名利双收ii. 思想基础1. 以学佛修道为尚2. 隐逸以求“终南捷径”3. 为扩大影响,造成声誉而漫游天下iii. 文学自身发展的原因c) 特点i. 内容上:1. 描绘自然田园山水风光,表现返朴归真的情趣2. 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
ii. 艺术性:1. 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状物工致传神2. 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
(3)孟浩然为唐代创作山水诗第一人,不过苏轼称他“韵高而才短,如造内法酒手,而无材料”他最擅长的诗体是五古和五律。
(4)王维1•简介:王维,字摩诘,世称王右丞,擅长山水画,为南宗之祖,其集今存最早为宋蜀刻本与建昌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较通行。
他的思想可以四十岁左右为限。
2. 田园诗特点a)“诗中有画”:捕捉自然景物,构图和上色,将独特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和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中,创造出宁静淡泊而又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b)“诗中有禅”:在空灵的艺术境界中,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的艺术体现c)“诗中有声”:捕捉和描摹大自然的音响来刻画景物,创造意境。
d)炉火纯青的语言:朴素平淡(陶渊明)与典雅秀美(谢灵运)的完美结合,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5)边塞诗产生原因a)民族交流和民族战争频繁。
b)文人对边塞生活的向往和参与。
九盛唐山水诗和边塞诗
九盛唐山水诗和边塞诗在文学史上,人们习惯把盛唐时期除李白杜甫以外的较有影响的诗人分为山水诗人和边塞诗人,实际上,盛唐诗人的创作题材是多样化的, 并不仅仅在于山水诗或边塞诗,他们也没有明确的流派组织和文学主张,这种划分的主要依据是诗人是否相对多的以山水或边塞生活作为创作的主要题材。
一、盛唐山水田园诗(一)盛唐山水田园诗繁荣的原因山水田园诗的盛行,有它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首先是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诗人提供了优闲生活的物质条件。
其次是艺术各门类如绘画、音乐的艺术经验对山水诗创作的渗透,促使了山水诗创作艺术的提高。
再次是盛唐思想文化的相对开放,使士大夫文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道家、佛家山水田园意识的影响,引起了观物方式、思维方式、和社会心理的改变,产生了一种新的山水田园的审美意识。
(二)山水田园诗的主要作家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孟浩然:(689-740),襄阳人。
孟浩然在盛唐诗人中可算是一个前辈。
李白称他“孟夫子”,说他“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高人、隐士。
早岁隐居家乡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后往吴越等地漫游。
他的诗多写山林静趣和怀材不遇的苦闷。
较多地带有隐士的恬淡与孤清。
由于生活面窄,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不多,但其艺术造诣较高,写景诗有不少刻画入微的名句。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
王维前期的诗大都反映了现实,有着较进步的政治倾向。
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鲜明的反映了他逃避现实的消极情绪。
王维是唐代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杰出诗人,他工诗善画,又精通音乐,并能以画、乐之理融会于诗中。
使文坛的诗风豁然开朗,范围也逐渐打拓宽,给诗坛注入了一些新意。
尤其是白描的手法,给人清新之感,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句子。
王维的一生受佛教的影响很大,许多诗歌在创作中,体现了一种洁身自好,对事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其后的诗坛影响有一定的消极作用。
岑参的边塞诗和山水诗
岑参的边塞诗和山水诗引言岑参是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风格多样,其中以边塞诗和山水诗最为著名。
他通过边塞诗展示了边疆战火与苦难、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深情;通过山水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审美愉悦。
本文将就岑参的边塞诗和山水诗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二级标题一:边塞诗的背景和特点三级标题一:背景岑参生活在唐代,唐朝的边塞一直是烽火连绵、战争频发的地方。
他的边塞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在唐代,边塞诗被认为是一种极具情感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形式。
三级标题二:特点岑参的边塞诗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 热爱和关注祖国边疆:岑参关心边塞的安危,对边疆的人民和边塞的自然环境充满深情。
2. 抒发爱国情怀:他通过边塞诗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边塞人民的关怀,使读者对边疆的苦难和祖国的边塞疆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3. 描绘边塞的景象:岑参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刻画了边塞的风光和烽火战争的残酷现实,使读者对边塞的艰辛有了真实的感受。
二级标题二:边塞诗的代表作品三级标题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首诗是岑参最著名的边塞诗之一,通过描写大雪封山、武判官将士们的艰难归程,抒发了对祖国边塞人民的深情和对战争的痛惜。
三级标题二:《登幽州台歌》这首诗描绘了千里幽州的壮丽景物,通过描写幽州地势的险峻、自然景观的秀美,表达了岑参对幽州壮丽山水的赞美和对边塞生活的崇敬。
二级标题三:山水诗的背景和特点三级标题一:背景山水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诗歌形式,起源于古代文人墨客对自然山水景观的表达和审美。
岑参作为一位文人诗人,当然离不开对山水的赞美和表达。
三级标题二:特点岑参的山水诗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 融入了自然景观:岑参将自然景色融入到诗歌中,通过描绘山川、水流、花草等元素,营造出诗中的美丽景色,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2. 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岑参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山水诗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引发读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共鸣。
上课-边塞征战诗和山水田园诗鉴赏-PPT课件
生活闲适,悠然自得
感情复杂,不一而足 (往往是闲适、
寂寞、岁月流逝、报国无门、远离他乡等二种或多种 情感的并存。)
山水田园诗解题三部曲 一 把握意象特征和寓意 二 体味情景交融之意境(所渲染的
氛围)
三 领会写景表现之情感
登 山
坐对一山青
则
郭枫(台湾)
情 满
我真愿永远这样静静
于
地坐着。静静地、静静地,
山水田园诗鉴赏
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水, 悠闲的田野,创造一种田园牧歌式的 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 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 高尚情怀。
《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实战演练
• 雨雪曲 江总①
• 雨雪隔榆溪②,从 军度陇西③。绕阵看
狐迹,依山见马蹄。
•
天寒旗彩坏,地
暗鼓声低。漫漫愁云
起,苍苍别路迷。
•
• 雨雪纷飞的塞外边防,从 军的戍卒来到了陇西(在 今甘肃东部)。围绕着军 阵边上偶尔可以看见狐狸 的踪迹,在山脚下也可以 看见马匹走过的印迹。天 冷得彩旗也似乎油缺乏了 颜色,乌云压阵的大地上 就连军鼓的声音也显得低 落了许多。弥漫着的愁绪 渐渐浓厚,离别家乡时的 路茫茫然已经迷失了。
总之,边塞诗词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 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有慷慨从戎和久 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 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燕歌行
【唐】高适
二、读懂内容 整体把握
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些人? 什么事?哪里的景? 人:将帅 士卒 思妇 事:战争 景:塞外秋景
高中唐诗宋词鉴赏指导资料(二):山水诗与边塞诗
高中唐诗宋词鉴赏之:诗歌分类1、按照体裁分——①古体诗:它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形式。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近体诗鼎盛于唐代,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绝句分五言绝句(五绝)、七言绝句(七绝)两种,律诗分五言律诗(五律)、七言律诗(七律)、排律三种。
③词:鼎盛于宋代,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
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曲鼎盛于元代,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
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2、按照内容分——山水田园诗、边塞军旅诗、思乡送别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咏物抒怀诗、社会讽刺诗等。
一.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田园诗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主题内容:① 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抒发对宁静、平和、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闲适自得的心情;④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⑤烘托诗人的孤寂、凄苦。
语言风格:清新美好,质朴自然,清丽洗练。
写景方法:①描写角度——如近景与远景、俯视与仰望等;②描写顺序——如从外到内、从近到远等;③描写方法——如正面与侧面、实景与虚景(现实与想象、神话,以实衬虚或以虚衬实)、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粗笔勾勒(白描)、远近结合、点面结合、五觉(感觉、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结合、声色结合等。
山水 边塞诗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思的诗,作者是唐朝的孟浩 然。 B、这首诗不以行人的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为背 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虽然露出一个“愁”字, 但立即又把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 C、诗的起句点题后,接着写景抒情,因此这首诗是 先写景后抒情,即景生情。 D、这首诗既写了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 伴着船上的诗人,也让读者体味到诗人的愁心已随明 月而去的意境,显出一种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 选择你喜欢的诗句 自主鉴赏(景物特征、意境、 情感、手法) • 移 舟 泊 烟 渚,日 暮 客 愁 新。 • 野 旷 天 低 树, 江 清 月 近 人。
参考: 起句“移舟泊烟渚”,泊,停船过夜。诗人停船在一个 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句点题,为下文抒情写景作准 备。“日暮客愁新”,客,诗人自指。日暮,黄昏时分。 “客愁新”,诗人又有了新的愁思。
• 第三句写江边的远景。“野旷天低树”,诗人站在船头, 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第 四句写江中的近景。“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倒映 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远眺、近 观 既辽远又逼真之感)在这十分成功的对比描写中, 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
• 本诗前两句触景生情,后两句借景抒情。
(3)点出该字烘托了 怎样的意境,或表达 了怎样的感情。
迁移训练
2004· 浙江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 的作用。 “空”字是徒劳之义。一方面写出独自一人的孤单,也写出 心中的空落, “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 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山水诗-边塞诗
主题思想
(1)了解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了解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 (2)用典的作用。 用典的作用。
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的诗歌主要表现为增加诗 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的诗歌主要表现为增加诗 唐以前的诗歌主要表现为 歌的容量,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唐以后的 歌的容量,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唐以后的 怀古伤今, 诗歌主要是怀古伤今 咏史言志。 诗歌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 内容丰富, 使诗歌语言精炼, 用典使诗歌语言精炼,内容丰富,增加表达的生 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动性和含蓄性,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古代诗歌中用典, 正用和反用之别。 古代诗歌中用典,有正用和反用之别。正用 之别 不改变典故原意,反用却以与原典相反之 即不改变典故原意,反用却以与原典相反之 意来使用,请分析李益《塞下曲》 意来使用,请分析李益《塞下曲》中四典故 的正反运用。 的正反运用。
第一句用伏波将军马援之事, 正用, 第一句用伏波将军马援之事,是正用,即丝毫未 用伏波将军马援之事 用定远侯班超事, 反用, 改典故原意;第二句用定远侯班超事 则是反用 改典故原意;第二句用定远侯班超事,则是反用,即 不赞成典故中的原意,提出相反的看法, 不赞成典故中的原意,提出相反的看法,表明自己从 军态度是不愿如班超那样恋乡思归,而是誓死报国, 军态度是不愿如班超那样恋乡思归,而是誓死报国, 诗意已是翻进了一层;第三句用晋与姜戎合力败秦典 诗意已是翻进了一层;第三句用晋与姜戎合力败秦典 第四句用薛仁贵 三箭定天山”典故, 正用典 用薛仁贵“ 故;第四句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典故,是正用典 但又有所变化:第三句中,诗人加上了“莫遣” 故,但又有所变化:第三句中,诗人加上了“莫遣” 二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第四句中, 二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第四句中,诗人将原典故 三箭”改为“一箭” 有所变化但未改典故原意。 中“三箭”改为“一箭”,有所变化但未改典故原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战争诗
比较
代表人物
盛唐:高适、岑参、 王昌龄 中晚唐:李益。 宋代:范仲淹
类别 比较
山水田园诗
边塞战争诗
A、与战争有关的器物, 田园、山水、林木、庄稼、 如旗、鼓、干、戈、弓、 家禽、家畜 金甲、号角、战车、辕门、
意象
1.常出现的景物有:野 径、古木、荆扉、柴门、 空林、空山、鸾鹤(仙灵 之鸟,超凡脱俗)、孤云 (孤高傲世)、禅房、古 寺、暮钟 2.常出现的人物有: 五柳、接舆、伯夷、叔齐、 寺僧、道人、林叟、樵夫、 幽人
类别 较
山水田园诗
边塞战争诗
(1)写景:衬托、 比喻、夸张、用典 动静结合、远近高低、对比、渲染、烘托 表现手法 绘形绘声绘色、白描 直抒胸臆,比兴 拟人、五觉(感觉、 听觉、视觉、味觉、 触觉) (2)抒情:借景抒 情 情景交融 (乐景 写哀 哀景写乐)
类别 比较
山水田园诗
边塞战争诗
风格
平淡质朴、清新自然、 或雄壮豪迈(豪放 旷达、雄奇壮美、 恬静淡雅 雄奇悲慨、苍凉悲 (语言特点:明快、清新、 壮、雄浑豪放), 简洁、质朴、洗练) 或豪壮悲慨(悲凉 伤感、慷慨悲凉)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 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 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烽火等; B、与战争有关的地点和 人、事、物,如楼兰、阴 山、大漠、朔风、黄沙、 瀚海、凉州、长城、胡骑、 受降城、玉门关,单于、 吐谷浑 C、乐器及乐曲,如羌笛、 胡笳、琵琶,《折杨柳》、 《落梅花》、《关山月》 (多写征戍离别之苦)等。
类别 比较
山水田园诗
边塞战争诗
主题
(塞外风光、卫国豪 ①术语:归隐田园,钟情山水,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闲适淡 情、思念之苦、征战 之苦、反战情绪) 泊,悠然自得; 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 (集中体现在统治者、戍 山; 边将士、思妇、友人<惜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 别感伤、壮别感奋>这几 调,表达自己鄙视名利,决不 类人) 矛盾: 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慷慨从戍——久戍思乡 ④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 卫国激情——艰苦生活 主要抒发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 痛恨庸将——献身精神 活情趣
学习目标:
1、回顾所学诗歌,比较并掌握山水田园诗和
边塞战争诗的特点;
2、学会古典诗歌分类别鉴赏的方法
回顾所学
山水田园诗
《过故人庄》 《饮酒》 《鸟鸣涧》 《鹿柴》 《山居秋暝》 《归园田居》
边塞战争诗
《从军行》(杨炯) 《使至塞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渔家傲》 《从军行》两首 《书愤》
类别 比较 概况 代表人物 意象 主题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⑴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⑵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表达技巧上 的妙处。
首联写五月的天山仍白雪皑皑,全没有内地五月的春花春草,天气仍十分寒 冷。这里的景物描写,既向读者展示了苍凉的画面美,又是对戍边将士英勇 精神的反衬。 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 杨柳”,自然引入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 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诗人用战士的思乡 之情来反衬出战士戍边为国的情操。(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3)分析末句“白发”和“泪”的思想感情。
孤独之感
思乡之情
表现了胸怀壮志的将军抱负未能实现的无奈感慨。
一方面是年华流逝,功业不知何时才能建立的惆 怅,另一方面是思念家乡的苦闷。
山水田园诗 边塞战争诗
表现手法
风格
类别
山水田园诗
题材特点:自然 风光、农村景物、 田园生活、隐居 生活 山水:风光优美 田园:生活恬然
边塞战争诗
盛唐:豪迈奔放; 中晚唐:昂扬向上 (悲壮、惋伤) 宋代:报国无门的 愤懑、压抑以及归 家无望的哀伤 (凄厉、惆怅)
比较
概况
类别
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 诗先河,东晋陶渊 明开田园诗先河, 发展到唐代,有山 水田园诗派,代表 人物是王维、孟浩 然。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 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 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浊酒一杯家万里”,句中“一杯”、“万里”分 别包含着什么言外之意? (2)诗人为什么在“归无计”之前加上“燕然未勒”四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