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doc

合集下载

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二、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一)竖直中心荷载作用下当竖直荷载作用于基础中轴线时,基底压力呈均匀分布(图3-19),其值按下式计算:对于矩形基础式中:p--基底压力(kPa);P--作用于基础底面的竖直荷载(kN);F--上部结构荷载设计值 (kN) ;G--基础自重设计值和基础台阶上回填土重力之和(kN),G=γ·A·D;γ--基础材料和回填土平均重度,一般取20kN/m3;A--基底面积 (m2 );A=BL,B和L分别为矩形基础的宽度和长度 (m);D--基础埋置深度 (m)。

对于条形基础,在长度方向上取1m计算,故有:式中:p--沿基础长度方向1m内相应的荷载值kN/m;其余意义同上。

(二)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矩形基础受偏心荷载作用时,基底压力可按材料力学偏心受压柱计算。

如果基础只受单向偏心荷载作用时,基底两端的压力为:式中:e--竖直荷载的偏心矩(m);其余意义同上。

按式(3-16)计算,基底压力分布有下列三种情况:(1)当e<B/6时,p min为正值,基底压力为梯形分布(图3-20a);(2)当e=B/6时,p min=0,基底压力按三角形分布(图3-20b);(3)当e>B/6 时,p min为负值,表示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一部分出现拉应力。

但实际上,在地基土与基础之间不可能存在拉力,因此基础底面下的压力将重新分布(图3-20c)。

这时,可根据力的平衡原理确定基础底面的受压宽度和应力大小(图3-20c),有基础受压宽度:基础底面最大应力:式中:K=B/2-e,符号意义同前。

若条形基础受偏心荷载作用,同样可取长度方向上的一延米进行计算,则基底宽度方向两端的压力为:基底压力的具体求解方法参见例题3-4。

【例题3-4】柱基础底面尺寸为1.2×1.0m2,作用在基础底面的偏心荷载F+G=150kN,如下图所示。

如果偏心距分别为0.1m、0.2m、0.3m。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计算5. 2.1 基础底面的压力,应切合以下规定:1 当轴心荷载作用时p k ≤ f a()式中: p k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均匀压力值(f 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点值(kPa )。

kPa );2当偏爱荷载作用时,除切合式(5.2.1-1 )要求外,尚应切合下式规定:p kmax ≤ 1.2f a()式中: p kmax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沿的最大压力值( kPa )。

5. 2.2 基础底面的压力,可按以下公式确立:1当轴心荷载作用时F kG k ()p kA式中: F k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上部构造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kN );G k ——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 kN );A ——基础底面面积( m 2)。

2当偏爱荷载作用时F kG k M k (5.2.2-2)pk maxAWF kG kM k (5.2.2-3)pk minWA式中: M k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值(kN · m );W ——基础底面的抵挡矩( m 3);p kmin ——相应于作用的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沿的最小压力值(kPa )。

3 当基础底面形状为矩形且偏爱距e >b/6 时(图 5.2.2 )时, p kmax 应按下式计算:2(F k G k )(5.2.2-4)pk max3la式中: l ——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m );a ——协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沿的距离(m )。

e aF k+Gp kma3ab图偏爱荷载(e> b/6)下基底压力计算表示b—力矩作用方向基础底面边长5. 2. 3地基承载力特点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余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联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立。

5. 2.4 当基础宽度大于 3m 或埋置深度大于 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余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立的地基承载力特点值,尚应按下式修正:f a= f ak+ηbγ( b-3)+ηdγm(d-0.5)(5.2.4)式中: f 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点值(kPa);f ak——地基承载力特点值( kPa),按本规范第 5.2.3 条的原则确立;η、η——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基底下土的类型查表 5.2.4 取值;bd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 kN/ m3),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础底面宽度小于3m 时按 3m 取值,大于 6m 时按 6m 取值;γ——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均匀重度(kN / m3),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取有效重度;md——基础埋置深度(m),宜自室外处面标高算起。

4-2 基底压力

4-2 基底压力

p m ax p m in
Fv = lb
6e 1 ± l
x a
e L
d pmin y
a
二、刚性基础下基底压力分布
(二)偏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 1.单向偏心荷载下矩形基础的基底压力 单向偏心荷载下矩形基础的基底压力
Fv=F+G d y c x b b c b pmin pmax pmax
p m ax p m in
4.3
基底压力与基底附加应力
一、柔性基础与刚性基础基底压力分布特征
柔性基础:基底压力与其上的荷载大小及分布相同。 柔性基础:基底压力与其上的荷载大小及分布相同。 基础抗弯刚度EI=0 M=0; 基础抗弯刚度EI=0 → M=0; 基础变形能完全适应地基表面的变形; 基础变形能完全适应地基表面的变形; 基础上下压力分布必须完全相同, 基础上下压力分布必须完全相同,若不 同将会产生弯矩。 同将会产生弯矩。
基础自重及基础上回填 土重 G k = γ G Ad = 20 × 3 × 2 × 1.2 = 144kN
偏心矩 e= Mk 150 = = 0.253m F k+Gk 450 + 144
基底压力
pmax pmin
Fk + Gk 6e 450 + 144 6 × 0.253 149.1 = kPa 1 ± = 1 ± = bl l 2× 3 3 48.9
3-3
基底压力与基底附加应力
二、刚性基础下基底压力分布
中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 2. 条形基础
b
Fv
P p= b
1
二、刚性基础下基底压力分布
(二)偏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 1.单向偏心荷载下矩形基础的基底压力 单向偏心荷载下矩形基础的基底压力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水处理常用计算公式汇总转载:新环保声音水环境与水生态水处理公式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要使用到的东西,在这里我总结了几个常常用到的计算公式,按顺序分别为格栅、污泥池、风机、MBR、AAO进出水系统以及芬顿、碳源、除磷、反渗透、水泵和隔油池计算公式,由于篇幅较长,大家可选择有目的性的观看。

格栅的设计计算一、格栅设计一般规定1、栅隙(1)水泵前格栅栅条间隙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2) 废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最大间隙40mm,其中人工清除25~40mm,机械清除16~25mm。

废水处理厂亦可设置粗、细两道格栅,粗格栅栅条间隙50~100mm。

(3) 大型废水处理厂可设置粗、中、细三道格栅。

(4) 如泵前格栅间隙不大于25mm,废水处理系统前可不再设置格栅。

2、栅渣(1) 栅渣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无当地运行资料时,可以采用以下资料。

格栅间隙16~25mm;0.10~0.05m3/103m3 (栅渣/废水)。

格栅间隙30~50mm;0.03~0.01m3/103m3 (栅渣/废水)。

(2) 栅渣的含水率一般为80%,容重约为960kg/m3。

(3) 在大型废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

3、其他参数(1) 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2) 格栅前渠道内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m/s。

(3) 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小角度较省力,但占地面积大。

(4) 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内,或采取其他保护设备的措施。

(5) 设置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6) 大中型格栅间内应安装吊运设备,以进行设备的检修和栅渣的日常清除。

二、格栅的设计计算1、平面格栅设计计算(1) 栅槽宽度B式中,S为栅条宽度,m;n为栅条间隙数,个;b为栅条间隙,m;为最大设计流量,m3/s;a为格栅倾角,(°); h为栅前水深,m,不能高于来水管(渠)水深;v为过栅流速,m/s。

土的自重应力、基底压力和地基附加应力

土的自重应力、基底压力和地基附加应力

arctan
lb
2 l2 z2 b2 z2 l2 b2 z2
z l 2 b2 z2
角点下的地基附加应力:
取 m=l/b,n=z/b(注意其中b为荷载面的短边宽 度),令:
Kc
1
2
mn m2 2n2 1 m2 n2 12 n2 m2 n2
12
arctan n
剪应力:
xy
yx
3P
2
xyz
R5
1 2
3
xy(2R z)
R3
(
R
z
)2
yz
zy
3P
2
yz2 R5
3Py
2R3
cos2
xz
zx
3P
2
xz2 R5
3Px
2R3
cos2
x、y、z — 剪应力,其中前一脚标表示与它作用的微
面的法线方向平行的座标轴,后一脚标表示与它作用方 向平行的座标轴;
解:
cz1 1h1 19 2.0 38kPa cz 2 1h1 1'h2
38 (19.4 10) 2.5 61.5kPa
cz3
1h1
1'h2
' 2
h3
61.5 (17.4 10) 4.5 96.6kPa
w 2 (h2 h3 ) 10 7.0 70.0kPa
• 在深基坑开挖中,需 大量抽取地下水,以致 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 引起土的重度改变,从 而造成地表大面积下沉 的严重后果。 • 若地下水位长期上升, 会引起地基承载力的减 小、湿陷性土的陷塌现 象等,必须引起注意。
【例4-1】
试计算下图所示土层的自重应力及作用在基岩顶面的土自重 应力和静水压力之和,并绘制自重应力分布图。

土力学第四章-基底压力

土力学第四章-基底压力

矩形基础基底压力计算-1
• 铅直中心荷载基底压力: 基底压力按整个基底面积均匀分布计算:
GP p (kPa ) A
• 分布形式: 铅直中心荷载作用下, 矩形基础的基底压力沿整个基底面积成矩形均匀分布, 这种基底压力分布形式称为铅直均布荷载。
矩形基础基底压力计算-2
• 铅直偏心荷载:
p
• 分布形式:
两种基础基底压力比较
• 相同: 1) 矩形基础和条形基础在不同荷载类型作用下的基底压力计算 公式的形式相同, 2)基底压力的分布类型也相同,都包括3种形式: 铅直均布荷载、铅直三角形荷载和水平均布荷载 • 不同: 1)矩形基础用整个基底面积计算, 2)条形基础用单位长度的基底面积即基础宽度计算。
3)只要将矩形基础公式中的基底面积换为基础宽即可。
基底压力
• 地基: 指地层由于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而产生应力和变形的那部分土体。 • 地基分类: 天然地基、人工地基 • 基础: 指承受并传递上部建筑物重量,在地下扩大的结构部分。 • 基底压力: 指外加荷载通过基础传到基础底面和地基表面之间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 基底压力与基础类型、荷载作用类型以及基础的刚、土性等因素有关。 其分布形式很复杂,但一般简化为直线考虑。
引起的基底压力按第二种情况计算; • 水平荷载:
引起的基底压力成均匀分布,称为水平均布荷载。
Ph P sin ph B B
条形基础的三种基底压力
条形基础在外荷载作用下,其基底压力有三种分布形式: • 铅直均布荷载:
沿整个基底面积均匀分布,成矩形分布。
• 铅直三角形荷载: 沿整个基底面积成三角形分布,成三角形分布。 • 水平均布荷载: 沿整个基底面积水平均匀分布,成矩形分布。
基底附加压力

偏心荷载作用下刚性独立基础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偏心荷载作用下刚性独立基础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偏心荷载作用下刚性独立基础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偏心荷载指的是荷载的作用点与结构物的几何中心不重合,因此会产生偏心力。

当偏心荷载作用于刚性独立基础上时,会产生基底的压力。

本文将介绍偏心荷载作用下刚性独立基础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1.分析法刚性独立基础基底压力的计算通常会使用一些假设和简化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考虑独立基础的弹性模量,假设基底的应力分布近似为圆形,以及假设荷载作用下的基底应力分布为均匀。

基于上述假设,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刚性独立基础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1.通过结构设计或分析得到作用在基础上的偏心荷载P和偏心距e。

2.计算基底的半径R:R=(P/σ)^0.5,其中σ为基底允许应力。

3.计算基底面积A:A=πR^24. 计算基底的平均应力σ_avg:σ_avg = P / A。

5. 计算基底的最大应力σ_max:σ_max = σ_avg × 1.5,一般约定为1.5倍基底平均应力。

6.检查计算结果是否符合结构设计和允许应力的要求。

以上是偏心荷载作用下刚性独立基础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一些较为简单的情况。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不同的结构和土壤条件的差异,可能会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因此,在进行具体计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规范指导进行计算。

2.试验法除了分析法,试验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刚性独立基础基底压力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实际工程中进行模型试验,测量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的压力,从而得到准确的结果。

试验法的优点是可以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并且对真实工程有更好的适用性。

在试验法中,可以使用静力加载试验、动力加载试验等方法进行基底压力的测量。

然后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对刚性独立基础基底压力进行分析和计算。

综上所述,上述为偏心荷载作用下刚性独立基础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应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注意考虑不同假设和简化方法的适用条件。

最后,为确保工程安全和合理性,应遵循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计算和验证。

污水处理基本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基本计算公式

污水处理基本计算公式水处理公式是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要使用到的东西,在这里我总结了几个常常用到的计算公式,按顺序分别为格栅、污泥池、风机、MBR、AAO进出水系统以及芬顿、碳源、除磷、反渗透、水泵和隔油池计算公式,由于篇幅较长,大家可选择有目的性的观看。

格栅的设计计算一、格栅设计一般规定1、栅隙(1)水泵前格栅栅条间隙应根据水泵要求确定。

(2) 废水处理系统前格栅栅条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最大间隙40mm,其中人工清除25~40mm,机械清除16~25mm。

废水处理厂亦可设置粗、细两道格栅,粗格栅栅条间隙50~100mm。

(3) 大型废水处理厂可设置粗、中、细三道格栅。

(4) 如泵前格栅间隙不大于25mm,废水处理系统前可不再设置格栅。

2、栅渣(1) 栅渣量与多种因素有关,在无当地运行资料时,可以采用以下资料。

格栅间隙16~25mm;0.10~0.05m3/103m3 (栅渣/废水)。

格栅间隙30~50mm;0.03~0.01m3/103m3 (栅渣/废水)。

(2) 栅渣的含水率一般为80%,容重约为960kg/m3。

(3) 在大型废水处理厂或泵站前的大型格栅(每日栅渣量大于0.2m3),一般应采用机械清渣。

3、其他参数(1) 过栅流速一般采用0.6~1.0m/s。

(2) 格栅前渠道内水流速度一般采用0.4~0.9m/s。

(3) 格栅倾角一般采用45°~75°,小角度较省力,但占地面积大。

(4) 机械格栅的动力装置一般宜设在室内,或采取其他保护设备的措施。

(5) 设置格栅装置的构筑物,必须考虑设有良好的通风设施。

(6) 大中型格栅间内应安装吊运设备,以进行设备的检修和栅渣的日常清除。

二、格栅的设计计算1、平面格栅设计计算(1) 栅槽宽度B式中,S为栅条宽度,m;n为栅条间隙数,个;b为栅条间隙,m;为最大设计流量,m3/s;a为格栅倾角,(°); h为栅前水深,m,不能高于来水管(渠)水深;v为过栅流速,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基底压力的简化计算
(一)竖直中心荷载作用下
当竖直荷载作用于基础中轴线时,基底压力
呈均匀分布(图3-19),其值按下式计算:
对于矩形基础
式中:p--基底压力(kPa);
P--作用于基础底面的竖直荷载(kN);
F--上部结构荷载设计值 (kN) ;
G--基础自重设计值和基础台阶上回填土
重力之和(kN),G=γ·A·D;
γ--基础材料和回填土平均重度,一般取
20kN/m3;
A--基底面积 (m2 );A=BL,B和L分别为
矩形基础的宽度和长度 (m);
D--基础埋置深度 (m)。

对于条形基础,在长度方向上取1m计算,故
有:
式中:p--沿基础长度方向1m内相应的荷载值
kN/m;其余意义同上。

(二)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
矩形基础受偏心荷载作用时,基底压力可按材料力学偏心受压柱计算。

如果基础只受单向偏心荷载作用时,基底两端的压力为:
式中:e--竖直荷载的偏心矩(m);其余意义同上。

按式(3-16)计算,基底压力分布有下列三种情况:
(1)当e<B/6时,p min为正值,基底压力为梯形分布(图3-20a);
(2)当e=B/6时,p min=0,基底压力按三角形分布(图3-20b);
(3)当e>B/6 时,p min为负值,表示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一部分出现拉应力。

但实际上,在地基土与基础之间不可能存在拉力,因此基础底面下的压力将重新分布(图3-20c)。

这时,可根据力的平衡原理确定基础底面的受压宽度和应力大小(图3-20c),有
基础受压宽度:
基础底面最大应力:
式中:K=B/2-e,符号意义同前。

若条形基础受偏心荷载作用,同样可取长度方向上的一延米进行计算,则基底宽度方向两端的压力为:
基底压力的具体求解方法参见例题3-4。

【例题3-4】柱基础底面尺寸为1.2×1.0m2,作用
在基础底面的偏心荷载F+G=150kN,如下图所示。

如果偏心距分别为0.1m、0.2m、0.3m。

试确定基
础底面应力数值,并绘出应力分布图。

解:1、当偏心距e=0.1m时,因为e=0.1m<B/6=1.2/6=0.2m,故最大和最小应力可按式(3-16)计算:
应力分布图见下图(a)。

2、当偏心距e=0.2m时,因为e=0.2m=B/6=0.2m,最大和最小应力仍可按
式(3-16)计算:
应力分布图见下图(b)。

3、当偏心距e=0.3m时,因为e=0.3m>B/6=0.2m,故基底应力需按式(3-19)
计算:
基础受压宽度可按式(3-18)计算:
应力分布图见下图(c)。

例题3-4图
说明:由以上例题可见,偏心受压基础底面的应力分布,则随偏心距而变化,偏心距愈大,基底应力分布愈不均匀。

所以,在设计偏心受压基础时,应当注意选择合理的基础底面尺寸,尽量减小偏心距,以保证建筑物的荷载比较均匀地传递给地基,以免基础过分倾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