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第十二课
国学第二册
第3课首孝弟
shǒu xiào tì cì jiàn wén 首 孝 弟 , 次 见 闻。
zhī mǒu shù shí mǒu wén 知 某 数 , 识 某 文。 yī ér shí shí ér bǎi 一 而 十 , 十 而 百。 bǎi ér qiān qiān ér wàn 百 而 千 , 千 而 万。
第11课魏蜀吴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第12课炎宋兴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帝号纷。迨灭辽,宋犹存。 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 并中国,兼戎狄。九十年,国祚废。
第15课苏老泉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第16课犬守夜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第5课高曾祖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第6课凡训蒙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
弟子规 第十二课 让世界充满爱
启迪故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黄福荣 张淑英
“爱心”讨论会
温故知新
想一想,判一判。
家庭作业
搜集一个爱心小故 事,下节课进行故 事大比拼。
(六)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不闲:忙绿。 事搅:用其它 事去打搅。 不安:身心不 安定。 话扰:用闲言 碎语去干扰。
(七)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且莫说
短:短处。 揭:揭穿,揭 露。 私:隐私,秘 密。 说:宣扬,散 播,到处说。
(八)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道:赞美。 善:行善。 之:指我们赞 美别人这件事。 愈:更加。 勉:努力,尽 力。
才大:很有 才学。
望:声望, 名气。
服:佩服, 信服。
言大:说大 话。
(四) 已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能:能力, 才能。
轻:轻易, 随便。
訾:说人坏 话。
诵读大PK
(五)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馋富:巴结讨 好富有的人。
骄贫:在穷人 面前骄傲自大。
厌故:讨厌、 嫌弃老朋友。
喜新:文中指 喜爱新朋友。
欢迎回到 经典国学课堂
让世界充满爱爱的奉献 Nhomakorabea(一)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皆:都。 爱:爱护 关怀。 覆:覆盖。 载:承载。
(二)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行:品行。 高:高尚。 名:名气, 声望。 重:重视, 敬重。 貌高:外貌 出众。
(三)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国学12册课文.doc
《国学》第十二册第1课介之推不言禄左丘明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
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
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
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
”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
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第2课谢太傅盘桓东山南朝宋刘义庆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
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
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
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第3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唐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第4课记承天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第5课三峡北魏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四年级国学第12课《达道与达德》教案
第12课:达道与达德(第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国学》第七册第十二课《达道与达德》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古诗《前出塞》。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比如“方策”“达”等。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古诗《前出塞》。
教学难点:将课文以符合现代的方式讲解,学生初步理解课文。
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1.给学生看周文王、周武王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文武之政”,给学生讲一讲周文王、周武王是古代最有名的两个君主,他们非常善于管理国家。
那么他们管理国家的办法是什么呢?课文就讲述这方面的内容。
2.揭示课题二、诵读指导1.要求学生带着如下问题进入诵读:第一,你知道古人把人际关系分成几个方面吗?你知道古人最看重什么道德吗?课文提供了这些问题的答案,你在诵读中去寻找答案。
2.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字音3.师范读。
把正确的停顿读出来,要学生一句句跟读,然后齐读全文。
齐读要多读几遍。
第12课:达道与达德(第二课时)一、教材内容:《国学》第七册第十二课《达道与达德》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比如“方策”“达”等。
2.对《中庸》中的为政思想有初步了解,能说出“五达道”和“三达德”的具体内容,并能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儒家思想对于“勇”的看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字词,比如“方策”“达”等。
四、教学过程:一、字词句讲解和脉络梳理(1)“文武之政”是第一段中的重点,它指的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对国家的治理。
向学生讲解为什么课文中说:“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2)“五达道”与“三达德”是第二段的两个重点。
“五达道”又称“五伦”,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教学时要把“五伦”的内容讲清楚。
讲解的时候,要交代每一伦所涉及的关系,要说明处理这种关系时的态度和方法。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第三册
诗歌赏读
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四单元
耕读持家
有这样一本书,封面上没有姓名,但 每个人都是作者;书中没有文字,却处处 都是学问-----这本书就是‚生活‛。生活 这本书包罗万象,丰富多彩,需要我们用 一生去阅读,去品味。本单元将带你走进 古人的生活,使你了解他们的生活态度, 生产活动,日常起居,人际交往,还能知 道很多有趣的故事呢?
●诗歌赏读
鹿鸣(节选) 《诗经· 小雅》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 承矿是将, 人之好我, 示我周行。
经典诵读 第八课 府罗将相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niǎn),驱毂(gǔ)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盘溪伊尹,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乂(yì )密勿,多士寔(shí )宁。
经典诵读 第七课 都邑华夏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邙(máng)面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傍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biàn)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璧经。
日积月累
璧经
汉武帝时,鲁恭王扩建花园,损坏了孔 家的旧宅,从倒塌的墙壁里发现了很多书, 有《尚书》《孝经》等。这是怎么回事? 这还得从秦始皇‚焚书坑儒‛说起。秦始 皇要烧掉儒家著作的消息传到了孔子的家乡, 孔子的后人非常着急:‚这可怎么办?这些 著作是不能失传的啊!‛这是,有人想出了 一个办法,他在屋里砌了一道墙,把书藏在 墙里。就这样,很多儒家著作得到了保存。 这些藏在墙壁里的儒家著作,就被称为‚璧 经‛。
国学中华新韵第十二讲《寒韵》教案
国学中华新韵第十二讲《寒韵》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寒韵》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2.掌握《寒韵》的基本知识和表达方式。
3.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课文欣赏:共读《寒韵》原文,讲解其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2.述古:介绍《寒韵》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流传历史。
3.作文:要求学生根据《寒韵》的主题,写一篇短文或诗歌。
4.思考:探讨《寒韵》与当今社会的联系和启示。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寒韵》的教材和相关资料。
2.学生预习《寒韵》主题,做好课前积极准备。
第二步:课堂教学1.导入:介绍《寒韵》课程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课文欣赏:共读《寒韵》原文,分析作者意图和表达方式。
3.述古:介绍《寒韵》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上下文。
4.作文: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短文或诗歌。
5.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寒韵》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第三步:课堂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生表现。
2.学生发表学习感想和体会。
四、课后作业1.完成《寒韵》课后练习题。
2.写一篇感悟《寒韵》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寒韵》为主题,旨在通过古诗词欣赏,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加强与当代社会和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传统与现代中找到平衡,增强对国学的理解和热爱。
以上是《寒韵》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之作。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精品课堂(统编版2024五四学制)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名作状,按时 同“悦”愉快 志同道合的人
人不知 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学而》)
了解 却 生气,恼怒 指有才德的人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去复习(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 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 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1.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虚、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现象: 2.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并用历史和时代的观念进行审 视表达自己的看法。(重点) 3.感悟君子的人格魅力及时代意义,在评说过程中提高个人修养及 写作水平。(难点)
《论语》十二章
第一课时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 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晚年致力于 教育,整理了《诗》《书》等古代文献, 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 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 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国学四 第12课 笠翁对韵 下卷 七阳
国学四第12课笠翁对韵下卷七阳
红对白,绿对黄。
昼永对更长。
龙飞对凤舞,锦缆对牙樯。
【锦缆对牙樯(音强)】用锦缎做缆绳,以象牙为樯橹。
杜甫诗:“锦缆牙樯起白鸥”。
樯,桅杆。
云弁使,雪衣娘,故国对他乡。
【云弁(音便),雪衣娘】云弁使,指蜻蜓。
雪衣娘,白鹦鹉也。
雄文能徙鳄,艳曲为求凰。
【雄文能徙(音洗)鳄】潮州有鳄鱼为害,韩愈做刺史,作《祭鳄鱼文》驱之,传说鳄鱼就迁到了它地。
【艳曲为求凰】汉时成都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司马相如爱上了她,作《凤求凰》曲以挑之,文君于是同他私奔。
九日高峰惊落帽,暮春曲水喜流觞。
【九日高峰惊落帽】晋孟嘉为桓一温一之参军,九月九日游龙山,群僚毕集,有风将孟嘉帽子吹落而不觉。
孙盛作文嘲笑,他即时作答,四座皆服。
杜甫诗:“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即用此典。
【暮春曲水喜流觞】晋永和上巳日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王献之、谢安、孙绰诸人曾在山一陰一兰亭集会,于水边嬉游采兰,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以娱,以消除不祥,称为修禊。
王羲之有《兰亭集序》记此事,文中有“暮春之初”,“引以为流觞曲水”等语。
禊(音细),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除去不祥的祭祀。
僧占名山,云绕茂林藏古殿;客栖胜地,风飘落叶响空廊。
【胜地】著名的景色宜人的地方。
四年级下册国学第十二课拼音版
四年级下册国学第十二课拼音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孟子说:“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尖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使国防巩固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
亲属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PPT课件
曾子曰: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 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完整版ppt课件
14
日积月累
子产惠人
一个寒冷的冬天,郑国大夫子产乘车去郊外。 路上,他看见几个农夫在寒风中行走,冻得瑟瑟 发抖,就让车夫把他们送回了家。
还有一次,子产外出巡视,看见河上没有桥, 人们都艰难地蹚着水过河。子产便车夫把车子拉 到河中当桥,让人们从车上通过。
完整版ppt课件
31
诗歌赏读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完整版ppt课件
32
第十课 恕
经典诵读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 “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 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公 冶长》
完整版ppt课件
25
诗歌赏读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完整版ppt课件
26
第八课 信
经典诵读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 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学而》
完整版ppt课件
28
诗歌赏读
中和乐九章(节选) 唐.卢照邻
若有人兮天一方, 忠为衣兮信为裳。 餐白玉兮饮琼芳, 心思荃兮路且长。
完整版ppt课件
29
第九课 宽
经典诵读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 哀,吾何以观之哉?”《八佾》
三年级国学第12课《坚贞刚毅》教案
一、教材内容:《国学》第五册第十二课《坚贞刚毅》第一课时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读出文言文和诗歌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
3.准确理解课文关于“坚贞刚毅”的思想主题,培养“坚贞刚毅”的性格,坚定信念,坚强不屈。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读出文言文和诗歌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课文关于“坚贞刚毅”的思想主题,培养“坚贞刚毅”的性格,坚定信念,坚强不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古人认为,真正的君子,不仅要才能出众,而且要德行高尚,可以委以军国大任,独挡一面,能担当道义,有兼济苍生、有为于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坚贞刚毅》。
二、学习新课。
(一)熟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慢速或中速)2.生自由读课文。
(大声读、小声读,个人读或同桌齐读)3.指名学生读。
评价(正音)。
4.学生齐读。
男女生分读。
(男生读引号外面的,女生读引号里面的,反之再读)5.男生独立读一遍,女生评价。
6.女生独立读一遍,男生评价。
7.小组合作,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吧。
(至少 3 遍)出示划分好节奏的文章,让学生对着练习。
8.小组比赛读。
9.齐读,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准确而流利。
鼓励性评价。
一、教材内容:《国学》第五册第十二课《坚贞刚毅》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读出文言文和诗歌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
3.准确理解课文关于“坚贞刚毅”的思想主题,培养“坚贞刚毅”的性格,坚定信念,坚强不屈。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能读出文言文和诗歌的语感、韵味。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课文关于“坚贞刚毅”的思想主题,培养“坚贞刚毅”的性格,坚定信念,坚强不屈。
原志奎国学文化60节课第12
原志奎国学文化60节课第12
摘要:
1.课程概述
2.国学文化的重要性
3.课程内容与特点
4.学习国学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5.结论
正文:
原志奎国学文化60 节课第12 节课旨在向学员介绍国学文化的基本知识,强调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国学文化的方方面面,为学员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国学文化的平台。
国学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了数千年的智慧和结晶,对于我们了解历史、传承文化、提升自身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课程中,学员将学习到包括《论语》、《道德经》、《周易》等在内的经典著作,了解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感受古代诗词歌赋的魅力,领略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的优美。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员将深入了解国学文化的内涵,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门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课程结构系统严谨,从基础到进阶,使学员能够逐步掌握国学文化的精髓;其次,课程内容贴近实际,通过解读经典著作,使学员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国学智慧,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课程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学员在体验中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学习国学文化对于个人成长和民族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国学文化强调道
德修养、家庭和谐、社会责任等价值观念,这些都与我们当今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
通过学习国学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个人品质,促进社会和谐。
此外,国学文化在很多领域都具有指导意义,如企业管理、教育培训等,学习国学文化可以为我们在这些领域提供更多的启示和灵感。
总之,原志奎国学文化60 节课第12 节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让我们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学文化。
三年级下册国学第十二课诗坐内容
三年级下册国学第十二课诗坐内容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
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小学国学经典教材PDF
日积月累
求生害仁 楚国灭掉陈国�毁坏了陈国都城的西门�又命令投降 的人重修城门。 子贡为孔子驾车�经过这里。他看到孔子并没有停车 的意思�感到很奇怪�就问道�‚按照礼制�经过三个人 面前�必须下车行礼�经过两个人面前�必须伏轼致敬。 现在�经过这么多人面前�您怎么不表示敬意呢�‛ 孔子回答说�‚求生害仁�不是君子所为。国家灭亡 了�而浑然不知�是不智�知道国家灭亡�而不奋起抗争� 是不忠�接受国家灭亡�而不死战�是不勇。修筑城门的 人虽然众多�但都是不智、不忠、不勇的人�我为什么要 尊敬他们呢�‛
矣。‛《卫灵公》
日积月累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而被封为上卿� 职位比廉颇还高。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他。 蔺相如得知后�就有意躲着廉颇�避免发生冲突。别 人以为他畏惧廉颇�廉颇也很得意。可是�蔺相如却说� ‚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在国 家面临危难时�我怎么能计较个人得失呢�‛ 这话传到廉颇耳朵里�他感到十分羞愧。于是光着上 身�背负荆条�来到蔺相如家请罪�说�‚想不到您这样 宽宏大量�‛ 从此以后�两人结为刎颈之交�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父母死后�子路做了大官。每当吃着丰 盛的饭菜�他总是慨叹说�‚现在父母去 世了�我想再为父母去背米�已经是不可 能了�‛
是啊�人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子欲 养而亲不待‛呀�
• 诗歌赏读
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 经典诵读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
第十一课 安贫乐道
经典诵读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
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 而》
第12课 苏武传
答案:1.你本是汉朝大臣,不顾恩德,背叛主上,离 弃双亲,在异族那里做奴隶,我要见你做什么?
2.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想要两国互相攻打,匈 奴的灾难,从我苏武开始了。
第六段重点词句梳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或说出用法。
1.白.单于____________ 2.天雨.雪____________ 3.匈奴以.为.神____________ 4.羝乳.乃.得归____________ 5.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____________ 6.掘野鼠去.草实____________
3.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单于更想让他投降了,就把苏武关在一个大 地窖中,不给他吃的、喝的。
答案:1.单于得知我与子卿一向交情深厚,所以派我 来劝说您,单于准备以礼相待。
2.你如果一定要我归降,请结束今天的欢宴,让我 死在你面前!
第九、十段重点词句梳理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或说出用法。
1.汉求.武等____________ 2.得夜.见汉使____________ 3.如惠语以让.单于____________ 4.谢.汉使曰:“武等实.在.。”____________ 5.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____________ 答案:1.寻求 2.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责备
第12课 草字头-完整版课件
复习创作
一 温故知新
复习提示; 1.复习十一课和十二课所学的偏旁部首 ,单人旁、双人旁、提手旁、牛字旁。 2.口述书写好所学偏旁部首的要点。 3.每个部首书写三遍。
再见
比一比
五 国学课堂
古九州 今改制 称行省 三十五
【解释】州:古代行政区域单位名称。制:制度,有确定 规模、法度。行省:行政区域。简称省。
【启示】古代周朝分为九州:冀州、幽州、并州、充州、 青州、扬州、荆州、豫州、雍州。秦抬皇统一中国后废九州 改成郡县,到宋朝把郡县改成府。到元朝,中央设立中书省 主持全国政务,各地区设中书省,称为行省,简称省。三个 五省,是在抗战胜利后,东北划九省加收回台湾省,连原二 十八省,共三十五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背诵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己亥杂诗》 《江南春》 《论语节《江上渔者》 • 《论语节选十二》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论语节选十二》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 相识久了,别人仍然尊敬他。”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 亦耻之。”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好看的脸 色,摆出逢迎的姿式,低三下四地过分恭敬 ,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 ,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
你的舞台 你做主
• • • • • 自由诵读 小组展示 全体诵读 组内排练,表演读 学以致用谈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