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课件.pptx

合集下载

《危机干预》PPT

《危机干预》PPT
实践应用
在危机干预中,认知行为理论指导我们关注个体的认知和行 为模式,并帮助我们了解个体如何应对困境。通过教授个体 积极的应对策略和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我们能够协助他们 更好地应对当前的危机。
危机干预理论模型
理论基础
危机干预理论模型是综合性的干预框架,它整合了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理 论和其他相关理论。该模型认为危机干预应该根据个体的需要和问题量身定 制,并包括评估、干预和随访三个阶段。
概念
危机干预主要关注个体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通过提供支持 和指导,促进其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以达到恢复平衡和解 决危机的目的。
危机干预的重要性
帮助个体应对突发事件和压力
危机干预可以为个体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应对突发事件和压力,避免情绪崩 溃和产生负面影响。
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通过危机干预,个体可以学会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提高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自我成长和发展。
实践应用
在危机干预中,理论模型指导我们评估个体的需求和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 干预措施。干预应该包括情感支持、应对技能培训和提供资源等。随访阶段 则关注个体的长期恢复和预防再次发生危机。
03
危机干预流程
评估危机程度
01
确定危机性质
对危机事件进行初步评估,明确危机类型、触发因素和影响范围。
02
收集相关信息
04
危机干预技巧与策略
沟通技巧
倾听与理解
积极倾听,不打断对方,给予情感 支持,理解对方的感受。
明确表达
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不过度解释或辩解。
情绪管理
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因对方的情绪 而影响自己的情绪。
尊重与包容
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感受,包容不同 的意见和看法。

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课件

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课件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焦点短程心理咨询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危机干预
▪ 心理疾病种类与特点 ▪ 容易引起心理危机的应激性事件 ▪ 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分类
▪ (0)器质性精神障碍 ▪ (1)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 (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
抑郁发作症状标准
▪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 (9)性欲减退。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0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
▪ 20.1偏执型分裂症 ▪ 20.2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 ▪ 20.3紧张型分裂症 ▪ 20.4单纯型分裂症 ▪ 20.x1分裂症后抑郁 ▪ 20.x2分裂症缓解期 ▪ 20.x3分裂症残留期 ▪ 20.x5分裂症衰退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咨询的原则
▪ 无条件积极关注原则 ▪ 助人自助的原则 ▪ 保密原则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心理咨询的理论流派
▪ 精神分析 ▪ 行为主义 ▪ 认知心理学 ▪ 人本主义 ▪ 积极心理学

心理危机干预技术-ppt课件

心理危机干预技术-ppt课件

人类最大最群体,让我们一 起努力,谢谢!
立即反应阶段:当事者表现麻木、否 认或不相信;
完全反应阶段:感到激动、焦虑、痛 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 郁;
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 划。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如亲人 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 6 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
心理危机原因初探 :
(一)人际方面冲突 1、家庭方面(与父母的冲突) 2、学校方面 (二)人格因素—抑郁质学生更易出
面对出现危机的人,我们能够怎么做 ?
1、要保持自己内心的冷静和稳定。 2、运用同理心的技巧表示你的关心。、 3、多倾听,少说话。 4、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轻易发火或放弃。 5、相信他们所说的,但要保持理智和冷静。 6、不要担心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 7、技巧性地引导他们说出对自杀的想法。 8、始终给予希望。 9、尽量取得专业人员的帮助。 10、如果这学生自杀的危险存在并且很高,
(二)、语言表达方面
总是会和他人谈论有关死亡的话题,他们会 直接地反复说出这样的话: 1、我希望我已经死去; 2、我再也不想活了; 3、我该怎样死才最好看。 他们也会间接地不分场合地说出这样的话: 1、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 2、现在没有任何人能帮助我了; 3、没有我,你们会生活得更好; 4、我的生活一点儿意义也没有; 5、我再也无法忍受了; 6、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死了就解脱了。 以上危险征兆在一个人身上表现越多,越有 可能在短期内采取自杀行为。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运用心理学、 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 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心理危 机状态的个人或人群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 理辅导或心理咨询,以帮助平衡 其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 其冲突性的行为,降低、减轻或 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 害。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 ppt医学课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 ppt医学课件
. 15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网络成瘾的原因
网络自身的诱惑:新鲜感、可操作性、虚拟性 等。其中最吸引人的特点是它的虚拟性; 网络的相关法规不健全; 家庭环境、学校社会评价等的影响; 上网者自身性格特质因素; 网络成瘾的内在原因(成瘾机制)。
. 16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网络成瘾自评量表 网络成瘾他评量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
.
1
关于心理健康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解决方案——建立健全校园心理 辅导和危机干预体系
.
2
关于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关于健康的概念:
健康是指一个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良好和道德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 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含心理、社会适应 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的状态。
。。。。。。
.
7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独立性的表现形式
发现父母不再高大完美
渴望远走他乡,去看外面的世界
用各种方式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熟 特别需要按自己的意愿办事 有自己的理想,想过不同于父辈的生活
. 8
对父辈的观点不屑一顾,更看重自己与同龄人的观点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依赖性的表现形式
. 12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逃避学业、就业压力
无所事事,一事无成 怀才不遇,郁郁寡欢 突发挫折,无所适从 困难堆积,世界末日
. 13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网络成瘾
网瘾的全名变化
互联网成瘾综合症
网络依赖综合症
病理性网络使用
. 14
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网络空间中独特的心理体验
被尊重被关注被重视的感觉 灵活而匿名的个人身份 平等的地位 超越时空界限 易于建立大量的人际关系 变化的梦幻般体验 利己的自我选择 享受快感而又逃避责任

心理危机干预PPT课件

心理危机干预PPT课件
能区分开道德与不道德)、是否与现实有直接联系。
• 如出现第三者后,在离婚与不离婚中矛盾,这就与现实事
件直接联系,并能区分开道德与非道德性质。这就是常形。
如一个人整天想着是该吃饭还是不吃饭,与现实事件无直
接联系,并且无法区分开道德与非道德性质。这就是变形。
• 心理冲突如是常形,就可能是一般、严重心理问题,最多

六个特征——⑴敬业;⑵乐群;⑶好学;
⑷创新;⑸坚韧;⑹自制。
●台湾师大黄坚厚教授的四条标准——
⑴有工作,而且有乐趣和满足;
⑵有朋友,而且乐于广泛交往;
⑶有自知之明,而且能扬长容短;
⑷能适应环境,而且积极的适应方式总是多于消极
的适应方式。
我们在倡导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该从提
高和发展学生心理素质的层面上来阐述,不
差的人格)列入这一类。
因此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可以总结为:可疑神
经症,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严重
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人格缺陷的求助者。例如:
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等。




神经症的评定标准:
1、病程
2、精神痛苦程度
3、社会功能受损程度

按严重程度做如此划分:重性精神病——神经
初始情绪反应强烈(靠自然发展和非专业干预难
以解脱)、持续时间长久(两个月以上,半年以
下)、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有时伴
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 4、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又被称为可疑神经症:已
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
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有时,我们也把有严重
心理问题但没有严重的人格缺点者(如均衡性较
受损。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及干预PPT课件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及干预PPT课件

10/14/2024
.
6
焦虑
99%的焦虑:想的太多,做的太 少
想要的 需要的
10/14/2024
.
7
三个孩子去动物园,
1.躲在妈妈后面 2.声音颤抖,我要回家 3.怒目问:“妈妈,我可以向它吐口水吗?”
一个小孩子,比较瘦弱,锻炼身体,避免挨揍
10/14/2024
.
8
自卑情结:极端,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解决问题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危机及干预
主讲人: 山东农业大学心理教育中心
10/14/2024
.
1
山东农业大学有没有一个能哭的地方?
求知欲 让我点 了进来,
知识量 让我退 了出去。
装逼让 我点了 进来,
智商逼 我退了 出去。
10/14/2024
.
2
人们听到心理问题的第一反应可能不是同情,而是抗拒或者嫌弃。
10/14/2024
10/14/2024
.
5
强迫症自我筛查
1.你是否有愚蠢的、肮脏的或可怕的不必要的念头、想法或冲动? 2.你是否有过度怕脏、怕细菌或怕化学物质? 3.你是否总是担忧忘记某些重要的事情,如房门没有锁、阀门没有关而出事? 4.你是否担忧自己会做出或说出自己并不想做的攻击性行为或攻击性言语? 5.你是否总是担忧自己会丢失重要的东西? 6.你是否有什么事必须重复做,或者有什么想法必须反复想从而获得轻松? 7.你是否会过度洗澡或过度洗东西? 8.你是否做一件事必须重复检查多次方才放心? 9.你是否为了担忧攻击性语言或行为伤害别人而回避某些场合或个人? 10.你是否保留了许多你认为不能扔掉的没有用的东西?
10/14/2024
.
31
(7)谈论自己现有的自杀工具; (8)抓伤或划伤身体,或者其它自伤行为; (9)求助者最近有朋友或家人死亡或自杀;或其它丧失(如由于父母离婚\ 个人虐待\暴力或遭受性虐待等); (10)求助者陷入特别的创伤损失而难以自拔; (11)求助者有药物和酒精滥用史,或突然地使用或增量使用成瘾物质; (12)求助者最近有躯体和心理创伤;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PPT课件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PPT课件
中患有精神病的13%一52%。 导致自杀的精神病种很多,尤以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最
多。
可编辑课件
14
精神分裂症与自杀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率为正常人群的20倍,其终生自杀 危险为15-20%;
精神分裂症自杀危险因素包括年轻,男性,未婚,既往 自杀未遂史,有发展抑郁的易感性以及新近出院等;
精神分裂症自杀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在春、夏季节; 精神分裂症自杀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住院第一个月;出
多数自杀者有心理或精神问题。
调查表明,西方的自杀者90%以上有精神障碍,中国的自杀者60%以上有 精神障碍。面对有自杀危险的对象时,一定要从精神障碍的角度评估你的帮 助对象。
可编辑课件
13
目前的调查表明: 精神病者的自杀率高于一般人口的10一90倍,甚至有报
告高于一般人口727倍的。 自杀者中,精神障碍的比重很高,约为74%一100%,其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危机与内部和外部(心理的、社会的和环境)的困 难有关。因此要么是社会环境系统发生改变,要么是个体适应危机。该 模式最适用于已经稳定下来的求助者。
可编辑课件
9
自杀是指有意识地、自愿地直接结束自己生命的异常 行为。
自杀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自杀意念,即曾经想过或计划过自杀,但并未采取实际行动; 自杀未遂,即已采取实际行动,但未导致死亡; 自杀死亡
樊富珉、王建中(2002年):大学生有中度心理问题的比例为 16.51%
可编辑课件
4
有学者调查研究得出大学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是强 迫症、人际敏感、抑郁等。
在有中度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 问题的二年级最高,一、三、四年级逐渐降低。
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 比例最低,其次是来自地县级城市的,最高是来自乡镇 的,来自农村的比例较高,男女学生和文理科学生的比 例未发现显著性差异。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PPT演示课件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PPT演示课件
5
心 •1、突发性
理 •2、紧急性
危 •3、痛苦性
机 特 征
•4、无助性 •5、危险性
•6、时限性
6
1、防止过激行为 2、释放情绪 3、重建支持系统
7
1、情景性危机 2、发展性危机 3、存在性危机
8
人格发展的不完善
1、个体与自我产生的冲突
个人心理发展的冲突
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或者交际困难
2、个体与他人产生的冲突 失恋或情感问题
自杀干预的原则 五要:
(1)要保持平静、沉稳,对当事人随之而来的暴风 雨般的情绪要有心理准备; (2)要给当事人充分的机会倾诉,以便确定危机类 型、诱发事件及严重程度。 (3)要询问客观问题,得当,有镇静作用; (4)要直接面对事情,勿涉及深层及潜意识原因 (5)要向社区、医务、法律等机构求援。
19
心理支持系统的缺乏
个体与学校环境产生的冲突
3、个体与环境产生的冲突 个体与社会环境产生的冲突
个体与家庭环境产生的冲突
9
1、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
①建立完善的预警制度 ②建立通畅的心理危机预警渠道 ③建立心理危机的预警系统
2、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①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构 ②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③建立心理危机处理的“绿色通道”
李鸿生
1
危机 心理危机 心理危机干预
2
是一种不稳定、严峻 的时刻或状态。
3
是指当个体或者群体面对困难情 境时,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 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 境,即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 应对能力所产生的暂时性的心理困
4
是对处于危机状态的人或 群体及时予以适当的心理援助, 以防止精神崩溃,使其尽快摆 脱危机。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2)PPT讲稿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2)PPT讲稿
未婚,既往自杀未遂史,有发展抑郁的易 感性以及新近出院等;
• 精神分裂症自杀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在
春、夏季节;
• 精神分裂症自杀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住院
第一个月;出院的第一个月;白天特别是 15
抑郁与自杀
• 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为65%,高出一般人口的80倍; • 抑郁症患者的终生自杀危险为15%; • 重型(急性)抑郁症自杀率高于轻性抑郁症; • 有阳性家族自杀史者自杀危险高。 • 我国国内报道综合性医院急诊抢救的自杀患者中情绪低落者>60%。
倍,甚至有报告高于一般人口727倍的。
• 自杀者中,精神障碍的比重很高,约为74
%一100%,其中患有精神病的13%一52%。
• 导致自杀的精神病种很多,尤以精神分裂
症和抑郁症最多。
14
精神分裂症与自杀
•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率为正常人群的20倍,
其终生自杀危险为15-20%;
• 精神分裂症自杀危险因素包括年轻,男性,
州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 “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 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
• 理工科大学生自杀危险高于文科学生。 • 自杀时间大部分为节假日前后。
• 自杀方式以服药过量,跳楼,自缢,溺水
为最常见。
• 绝大多数自杀前流露出征兆:沉默少语, 12
• 可能的自杀诱因以失恋、学习压力大为最
– 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
• 布拉默(Brammer):危机包括三方面内容:
– 境遇性危机(situational crisis):特殊应激事件,如交通意外,亲人丧失 、失恋等。这类危机常常是随机、突然、震撼、强烈、灾难性的
– 发展性危机(developmental crisis):正常成长和发展过程,毕业,择业 失败,升学失败、考试不及格、新生入学不适应等。被认为正常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应激相关障碍
▪ 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 理反应,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 障碍
▪ 影响因素包括人格特点、智力水平,及生活 态度和信念等
▪ 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理障 碍,及各种非心因性精神病性障碍。
大学生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咨询的原则
▪ 无条件积极关注原则 ▪ 助人自助的原则 ▪ 保密原则
心理咨询的理论流派
▪ 精神分析 ▪ 行为主义 ▪ 认知心理学 ▪ 人本主义 ▪ 积极心理学Fra bibliotek 情绪认知理论
▪ 绝对化 ▪ 以偏概全
焦点短程心理咨询
心理危机干预
▪ 心理疾病种类与特点 ▪ 容易引起心理危机的应激性事件 ▪ 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 (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 ▪ (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 ▪ (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2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 20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 ▪ 21 偏执性精神障碍 ▪ 22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 23 感应性精神病 ▪ 24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 29 其他或待分类的精神病性障碍(周期性精神病 )
32 抑郁发作
▪ 以心境低落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 ▪ 范围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甚至发生
木僵。 ▪ 某些病例的焦虑与运动性激越很显著。 ▪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 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
项。
抑郁发作症状标准
▪ (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 (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 (9)性欲减退。
4 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 40癔症 ▪ 41应激相关障碍 ▪ 43神经症
40 癔症
▪ 40.1癔症性精神障碍 40.11癔症性遗忘 40.12癔症性漫游 40.13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 40.14癔症性精神病
▪ 40.2癔症性躯体障碍 40.21癔症性运动障碍 40.22癔症性抽搐发作 40.23癔症性感觉障
时短暂且不突出。 ▪ 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无明显的其他心理
方面异常。 ▪ 主要表现为被害、嫉妒、夸大、疑病,或钟
情等内容。 ▪ 持续时间长
22 急性短暂性精神病
▪ 22.1分裂样精神病 ▪ 22.2旅途性精神病 ▪ 22.3妄想阵发(急性妄想发作)
24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 24.1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型 ▪ 24.2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抑郁型 ▪ 24.3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混合型
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分类
▪ (0)器质性精神障碍 ▪ (1)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 (2)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 (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 (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 ▪ (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 (6)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
3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 30 躁狂发作 ▪ 31 双相障碍 ▪ 32 抑郁发作 ▪ 33 持续性心境障碍
30 躁狂发作
▪ 情绪高涨,易激惹,与其处境不相称。 ▪ 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 症状标准,并至少有下列3项
躁狂发作症状标准
▪ (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 (2)语量增多; ▪ (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 ▪ (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 (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 ▪ (6)鲁莽行为 ▪ (7)睡眠需要减少; ▪ (8)性欲亢进。
• 以早醒为特征的睡眠紊乱、性欲和食欲下降、体重下 降、肠胃道功能紊乱症状、精神运动性抑制、晨重晚 轻的病情节律等
▪ 伴发症状群
• 注意障碍与思维迟缓、“三无”(无望无助无用)与 “三自”、焦虑、疑病、躯体症状、精神病症状
早期识别的关键
▪ 重视躯体主诉背后的心境障碍
• 无器质性病变的证据
▪ 重视核心症状 ▪ 重视生物性症状 ▪ 重视自杀观念
33 持续性心境障碍
▪ 33.1环性心境障碍 ▪ 33.2恶劣心境
33.2 恶劣心境(抑郁性神经症)
▪ 持续存在心境低落,但不符合任何一型抑郁的症状 标准,同时无躁狂症状。
▪ 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2年,在这2年中, 很少有持续2个月的心境正常间歇期。
▪ 心境变化并非躯体病,或精神活性物质导致的直接 后果,也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附加症状
20 精神分裂症(分裂症)
▪ 20.1偏执型分裂症 ▪ 20.2青春型(瓦解型)分裂症 ▪ 20.3紧张型分裂症 ▪ 20.4单纯型分裂症 ▪ 20.x1分裂症后抑郁 ▪ 20.x2分裂症缓解期 ▪ 20.x3分裂症残留期 ▪ 20.x5分裂症衰退期
21 偏执性精神障碍[妄想型精神障碍]
▪ 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若有幻觉则历
▪ 排除各型抑郁(包括慢性抑郁或环性情感障碍), 一旦符合相应的其他类型情感障碍标准,则应作出 相应的其他类型诊断;
▪ 排除抑郁性人格障碍。
咨询中更常见的恶劣心境
▪ 持续2年以上的抑郁心情背景
• 抑郁程度轻 • 心情好的时候少,坏的时候多,很少有
完全的缓解 • 与性格有较大关系 • 易在生活事件作用下叠加抑郁发作
▪ 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理解抑郁的“病理特性”
▪ 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
• 难以通过自我调节来有效控制 • 不能依靠他人安慰来有效缓解 • 不随环境改变而有效改变
▪ 除非自然缓解,必须药物治疗
• 心理治疗要掌握时机
抑郁状态的典型表现
▪ 核心症状群
• 心境低落、兴趣和乐趣丧失、精力下降
▪ 生物症状群
澄清抑郁症状的推荐方法
▪ 利用SDS量表 ▪ 从患者最先的或最关心的主诉开始 ▪ 从日常生活流程入手的方法 ▪ 从睡眠、饮食入手的方法
与患者协商诊断
▪ 了解患者的疾病观念 ▪ 反馈自己的判断,同时肯定患者症状
表现的“个人真实性”和痛苦感 ▪ 引导患者将问题逐步归因于情绪 ▪ 必要的专业解释 ▪ 注意弱化“精神病”的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