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章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资料

人教版8年级物理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3、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

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

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第二章光现象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5、光线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理解: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8、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初二物理第一章考试必背的复习知识点(人教).doc

初二物理第一章考试必背的复习知识点(人教).doc

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必记姓名: 完成情况:知识点一:单位▲长度的单位▲时间的单位知识点二:单位换算原理:1、先区分大、小单位 2、根据单位,计算进率 3、如图:▲大变小,乘进率▲小变大,除进率(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该数的倒数) ▲先换单位,后计算大单位小单位乘进率除进率米 m103分米 dm10厘米 cm1010微米 μm毫米 mm103103时 h分 min秒 s6060基本单位纳米 nm千米 km基本单位知识点三:长度的估测▲食指指甲的宽度约1cm▲拳头的宽度约1dm▲人的一步长约60cm▲食指、中指间的长度约10cm★日光灯管长约1.2m★课桌长约80~100cm★课桌高约80cm★一层楼高度约3m(四楼高度为9 m)知识点四:长度的测量1、选——观察量分零,根据需要选①量程——测量范围(例如0~15cm)②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分度值计算步骤1、找大格长度s(带上单位)2、数这个大格中小格格数n3、大格/小格数s/n,即为分度值③零刻度线——★有无磨损,★是否从零刻度线开始④单位——必须带上单位2、放——紧贴平行放①两紧贴▲零刻度线或整数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有刻度线的一面紧贴②一平行刻度尺平行于被测边3、读——视线要垂直▲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4、记——估读带单位测量结果包括:①数值▲准确值——直接读刻度线,注意0不能少▲估读值——看分度值,分度值所在位的下一位注意:所有0都不能少■估读值与分度值的关系:估读值:分度值所在位的下一位长度读数最后一位必为估读值分度值:估读值的前一位②单位——必须带上单位知识点五:长度——特殊的测量方法累积法(测多算少)配合法(组合法、平移法)曲直法(化曲为直和化直为曲两种)知识点六:停表的读数知识点七:误差与错误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客观存在,不可避免错误——未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造成▲误差的来源测量仪器——不够精密测量方法因此,■误差不可避免,只能减小■误差≠错误■错误可以避免2、减小误差的方法▲方法1.提高精度▲方法2.改进方法▲方法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知识点八:物理关于测量计算结果的原则▲a去掉错误值▲b 结果位数与测量结果保持一致▲c遵循四舍五入1.2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必记姓名:完成情况:知识点一、机械运动的定义三层含义▲物体——宏观物体(肉眼看得到,摸得着)▲随时间▲位置的变化——相对位置的变化知识点二、参照物◎1、参照物实质——一个物体,被选作标准的物体◎2、参照物的选取原则▲任意——可以是运动的物体,可以是静止的物体▲排己——排除研究对象自己▲假定不动——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静止不动▲默认地面◎3、参照物选取注意事项:▲只有选好参照物才能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或运动形式。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复习 (题)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复习 (题)

图1.1-1 第一章 声现象1.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知识要点】条件 备注 声音的产生发声体的振动 发声体必然在振动,振动停止,则发声停止 声音的传播 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①声音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叫“声波”); ②声速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例题解析】例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D .潜水员能听到岸上人的说话声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故A 错误,B 正确。

,墙是固体,隔着墙还可以听到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水是液体,在水下可以听到声音,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故C 、D 也是正确的。

答案:A点评:平时我们所听到的声音都是以空气为介质传播的。

声波好像是水波,实质是介质的振动,所以真空(没有任何介质)不能传声。

例2:如图1.1-1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吊着的小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我们将看到小球 ,此现象表明 ;实验中小球起到的作用是 分析:当塑料小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由于叉股的振动会把小球弹起,小球的被弹起说明发声的叉股在振动,小球把叉股的微小振动明显化,即把叉股的振动放大了.一切的发声体都在振动,有时振动不易直接观察到,可通过小球将振动放大来观察.答案:被弹起 音叉在振动 把音叉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点评:也可以在发声体上放一些纸屑,发声体振动发声的时候可以看到纸屑的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例3: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曾作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作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 (填“快”或“慢”)的缘故.分析:声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通常情况下固体传声比液体要快,液体传声比气体要快.答案:振动 快图1.1-2点评:相同的介质,温度发生变化的时候,声速也发生变化。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重点知识点整理(1-11章)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重点知识点整理(1-11章)

八年级物理重点知识点整理第一章机械运动1、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测量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4、减小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而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6、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7、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8、速度的计算公式:1m/s=3.6km/h第二章声现象9、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0、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1、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12、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13、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14、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15、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

(2)传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三章物态变化16、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7、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

18、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9、物态变化:(1)熔化:固→液,吸热(冰雪融化)(2)凝固:液→固,放热(水结冰)(3)汽化:液→气,吸热(湿衣服变干)(4)液化:气→液,放热(液化气)(5)升华:固→气,吸热(樟脑丸变小)(6)凝华:气→固,放热(霜的形成)20、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21、自然界水循环现象中的物态变化:(1)雾、露――――液化(2)雪、霜――――凝华22、使气体液化的途径:(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第四章光现象2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及各章节重、难点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及各章节重、难点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目录及各章节重、难点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总结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本节主要内容包括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理解速度的计算和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难点在于对误差的理解和秒表的读数方法,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的区别,双耳效应和立体声的理解,不准确温度计的比例对应关系,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大小变化等。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本节重点是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和描述方法,以及速度、加速度、力等相关概念的理解。

难点在于对机械运动的描述方法的掌握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速度的快慢和加速度的大小,以及如何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

难点在于对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的理解和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方法的掌握。

第四节:测量本节重点是了解测量的概念和方法,以及误差的产生和控制方法。

难点在于对误差的理解和控制方法的掌握。

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本节主要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原因及传播条件,以及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各自的影响因素。

难点在于对声音传播条件的理解和声音特性的掌握。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本节重点是了解声音的频率、波长、声强等特性,以及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难点在于对声音特性的掌握。

第三节:声的利用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声音的利用和应用,如声波测距、声纳等。

难点在于对声音利用的掌握。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本节重点是了解噪声的定义及等级,以及控制噪声的方法。

难点在于对噪声的定义和控制方法的掌握。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本节主要内容包括了解温度的概念及常用单位,以及温度计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难点在于对温度概念的理解和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的掌握。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本节重点是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能量变化,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等。

难点在于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掌握。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22章)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归纳目录第一章机械运动2、3第二章声现象3、4第三章物态变化4第四章光现象5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5第六章质量和密度6第七章力7第八章运动和力8第九章压强8第十章浮力8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8第十二章简单机械9第十三章内能10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1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1第十六章电压电阻12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3第十八章电功率13第十九章生活用电14第二十章电与磁14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15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及综合知识16第一章机械运动1、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一是“看”,三看,看零刻度线,看量程(测量范围),看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决定测量的准确程度)。

二是“放”,正确放置刻度尺,刻度尺要放正,不能歪斜,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侧边保持平行,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三是“读”,读书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值(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估读值)。

四是“记”,记录测量结果并应注明单位。

测量结果 =准确值 +估读值 +单位2、测量误差与测量错误不同点。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一是产生原因不同。

误差是由于使用仪器不精确、测量方法粗略、环境因素对测量仪器的影响等客观因素,加上观察者估读时的偏差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而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测量方法错误、读数时粗心大意等造成的。

二是测量误差无法避免,而测量错误是不该发生的,可以避免。

三是由误差的数据比较接近真实值,而错误的数据远远偏离真实值。

3、降低测量误差的方法有哪些?一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二是选用精确度更高密的测量仪器;三是采用更合理的实验方法。

4、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一是化曲为直法。

将无伸缩性的软线与待测曲线重合,然后把软线拉直,再用刻度尺进行测量。

二是滚轮法。

用一已知周长的滚轮在待测的较长的直线或曲线上滚动,记下滚动的圈数,待测线的长度就是圈数与滚轮周长的乘积。

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提纲
以下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提纲的一个例子:
第一章力与运动
1. 力的概念和性质
a. 力的定义和单位
b. 力的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 合力的概念和合力的大小
d.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 运动的描述和图象
a. 运动的参照系和物体的位置、路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b. 运动图象的绘制和分析: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二定律和创立力学
a. 牛顿第二定律和标准单位
b. 动量的概念和动量守恒定律
c. 冲量和动量的改变
第二章声与光
1. 声和声音的参数
a. 声的产生和传播
b. 声音的参数:声强、音量和音调
c. 声的传播速度
2. 声的反射和吸收
a. 声的反射和吸收现象
b. 声音的多次反射和回声
3. 光的反射和折射
a. 光的传播和折射定律
b.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c.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应用
第三章能量与机械简单机器
1. 功和能量
a. 功的定义和计算
b. 功的单位
c. 功的特点和功的分类
d. 功与能量的关系
2. 机械利用和机械简单机械
a. 机械利用的基本原理
b. 机械简单机械的概念和种类:杠杆、滑轮
c. 机械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3. 牛顿第三定律和弹性
a. 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b. 弹性的概念和变形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具体的复习提纲需要根据课本内容和学校的要求来编写。

此外,为了更全面地复习物理知识,建议加入实验操作、例题训练和习题答疑等内容。

初中物理复习资料很全的人教版资料

初中物理复习资料很全的人教版资料

初中物理(人教版)目录第一章声现象 (3)第二章光现象 (7)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9)第四章物态变化 (17)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21)第六章电压电阻 (26)第七章欧姆定律 (30)第八章电功率 (35)第九章电与磁 (40)电学部分综合训练 (45)第十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53)第十一章运动和力 (58)第十二章力和机械能 (66)第十三章压强和浮力 (73)第十四章机械能 (82)力学部分综合训练 (90)第十五章热和能 (93)➢第一章声现象一、知识点总结(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

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机械运动基础知识梳理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尺面,④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⑤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据,还要注明测量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小时(h)、分(min)。

3、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比较。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计算公式:v=S/t其中: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v=S/t,变形可得:s=vt,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1、测量平均速度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秒表2、停表的使用: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3、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要点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总复习知识要点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机械运动。

1. 定义。

- 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例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鸟儿在空中飞翔等都是机械运动。

2. 参照物。

- 概念: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 特点。

-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

- 一旦选定参照物,就假定它是静止的。

- 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若以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若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 运动是绝对的,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

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所说的静止是相对于所选参照物而言的。

例如:地球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但它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

二、运动的快慢。

1. 速度。

-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它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公式:v = (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 单位。

-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 s^-1。

-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符号是km/h。

1m/s = 3.6km/h。

- 物理意义:例如某物体的速度是5m/s,表示该物体每秒通过的路程是5米。

2. 匀速直线运动。

- 定义: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 特点。

- 速度大小不变。

- 运动路线是直线。

- 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例如:自动扶梯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3. 变速直线运动。

- 定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速度随时间改变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 平均速度。

- 定义: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做粗略研究,也可以用v=(s)/(t)来计算,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 意义:表示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提纲完整版

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②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 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L 5200m/sL1497m/sL340m/s☆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人教版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要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物理总复习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1、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气态、液态。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3、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4、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5、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105Pa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而把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 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6、温度计的使用:⑴让温度计与被测物长时间充分接触,直到温度计液面稳定不再变化时再读数,⑵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拿离被测物体,⑶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

⑷测量液体时,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7、体温计:量程一般为35~42℃,分度值为0.1℃。

8、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9、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熔点即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

如:金属、食盐、明矾、石英、冰等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变软、变稀变为液体。

如:沥青、松香、玻璃10、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1、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12、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的空气流通速度。

13、物理降温:在需要降温的物体表面,涂一些易挥发且无害的液体,通过液体蒸发吸热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14、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5、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且能继续从外界吸热。

16、沸腾的现象:从底部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液面破裂,放出气泡中的水蒸气。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面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高原地区普通锅里煮不熟鸡蛋,就是因为气压低,沸点低造成的。

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液面气压,提高液体沸点的原理制成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物理总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单位二、长度的测量1. 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

2.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2)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3)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录结果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

没有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三、时间的测量1.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常用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2. 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四、误差1.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2.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3. 误差与错误区别: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第2节运动的描述1.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3节运动的快慢1. 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计算公式:v=ts 3.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 ·s -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 ·h -1。

4. 换算关系:1m/s=3.6km/h。

5. 匀速直线运动: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6. 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v=ts 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笔记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笔记

物理基础知识总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1.长度的单位:米(m),其他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换算关系: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μm=10-6m,1nm=10-9m。

2.时间的单位:秒(s),其他还有:分(min)、小时(h)。

换算关系:1min=60s ,1h=3600s。

3.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分类:机械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可以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

4.参照物:(1)概念: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2)如何研究物体运动情况: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

如果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物体运动了。

(2)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应该根据需要来选择最合适的。

参照物选择的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可能不同。

通常研究问题时,往往选择大地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5.速度:用字母v表示。

(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①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

②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v =s t。

(4)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km/h)。

换算关系:1m/s=3.6km/h6.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7.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测量方法:物体运动路程s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t的比值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第二章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一、知识点:
1、声的产生:
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

15℃是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二、课标要求
1、通过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的条件。

例如:放在鼓面上的碎纸
屑,敲击鼓面时期发声,观察纸屑的运动情况:敲击音叉,观察与其轻触的乒乓球运动情况。

2、通过探究认识声音传播的条件。

例如:将闹钟放到玻璃罩中,
抽去空气,几乎听不到声音,慢慢放入空气,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三、相关练习
1、清晨,同学们常能听到校园的树上不时传来鸟鸣声,是由于鸟的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鸣膜的发出声音,然后通过传到同学们的耳朵。

2、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是否来了火车,这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若你呼喊于你相距50m远的某同学,约需s他才能听到你的喊声。

4、2005年春节晚会上,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震撼了所有观众,她们是怎样训练的呢?听不到声音,她们将身体紧贴在音箱上,感受音乐的节奏,因为声音是由产生的。

5、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为什么?
1.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一、知识点:
1、知道空气传导与骨传导;
空气传导:
外界声音----骨膜振动----听小骨及其它组织----听觉神经---大脑骨传导:
外界声音---头骨、颌骨-----听觉神经-----大脑
2、知道非神经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在空气传导中,骨膜或听小骨的损坏会使声音传递发生障碍,即非神经性耳聋,可通过骨传导传递声音。

听觉神经的损坏,无法传递声音,即神经性耳聋。

3、双耳效应:
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二、课标要求:
双耳效应
三、相关练习
1、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住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它是利用传导来接收声音的,他患有的是耳聋。

2、通常我们是靠传导来听声音的,此外,也可以靠传导来听声音。

1.3声音的特性
一、知识点:
1、会从物理学角度及环保角度区别乐音和噪声。

(1)、物理学角度:
乐音:物体做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噪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2)、环保角度: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均视为噪声。

2、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和哪些因素有关:
(1)、音调:反映声音高低的物理量。

A、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

B、人耳的听觉有一定的范围,20Hz----20000Hz,频率高于这个范围的称为超声波,低于这个范围的成为次声波。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海啸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2)、响度:反映声音强弱的物理量。

A、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得响度越大。

B、此外,距离发声体的远近也会影响响度的大小。

(3)、音色:反映声音特点的物理量。

二、课标要求:
知道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音色,并了解他们和哪些因素有关。

三、相关练习:
1、女高音和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引吭高歌与低声细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不一样。

2、一物体在1min内振动了18000次,则该物体振动的频率为Hz。

3、“只闻其声,便知其人”说明每个人讲话声音的是不同的。

4、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时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太小;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得响度越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5、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蝙蝠能发出超声波;
B、超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
D、可以利用B型超声仪检查身体。

1.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一、知识点:
1、噪声的等级与危害:
a、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c、0dB时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2、控制噪声:
a、防止噪声产生(在生源处减弱噪声);
b、阻断噪声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二、课标要求:
了解声音强弱等界的划分及减弱噪声的方法。

三、相关练习:
1、燃放鞭炮时,火药爆炸使其周围的空气而发出了爆炸声,用手捂住耳朵可以减小爆炸声,这是通过在处减小噪声。

2、从去年7月1日起,武汉市内环线以内的区城,禁止车辆鸣笛,这是在减小噪声;武汉轻轨在离居民楼较劲的地方,要装上隔音板,
这是在减少噪声。

3、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中有三大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居民噪声。

请你分别居出一个工业噪声和一个交通噪声的实例:
工业噪声:;
交通噪声:。

4、晚上在家学习时,邻居放音乐的声音很大,干扰了你的学习,为保障你的学习,请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写出两种不同途径减小干扰的方法:、。

5、以下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6、为防止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
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1.5声的利用
一、知识点:
1、声传递信息:
例如:蝙蝠靠超声波回声定位捕捉昆虫;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现在用“B超”
检查身体,也是利用声传递信息。

回声: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s以上时,人耳才能把他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使原声加强,这就是在市内说话比室外说话响亮的原因。

2、声传递能量:
例如: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二、课标要求:
了解生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

三、相关练习:
1、买瓷碗时,人们常会敲一敲碗,通过声音判断瓷碗是否
破损。

这个方法应用了声音的什么特征?
2、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受到回
波,此海底有多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