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讨论学法指导
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运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对特定题型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分不同条件分析讨论进而得出结论的思想,即当题目不能在唯一的情况下进行讨论时,这时就要根据特定的标准将此题人为地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再对各个部分分别求解,最后综合部分解题过程得到答案。
在一些题目中,特别是涉及函数、数列、几何等的题型,只针对一方面进行思考无法得出完整的答案,这就需要学生们进行分类讨论。
其实质是一种逻辑划分的思想,是一种“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数学策略,属于思维的范畴,体现出的是一种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的能力。
分类讨论的具体步骤:1.准确识别出所要讨论的对象,同时明确它的范围;2.确定分类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分类,使之不重复也不遗漏;3.逐个攻坚,获取阶段性的结论;4.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完整答案。
一、分类讨论的基本原则能得出完整答案的前提条件是要能准确地利用分类讨论方法,在运用此法分析题目的思考过程中,应确保分类依据的统一性、互斥性、代表性,做到不重、不漏,然后再考虑如何使分类变得更精简,更易于我们下一步的操作。
为了确保分类的准确性,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1.分类标准的统一性。
分类讨论的难点在于学生不好把握开始讨论的时机,即心中不清楚为何讨论、又从哪方面开始进行,等等。
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完全理解吃透所用的概念、定理、定义,全面地考虑题目给的条件。
通常情况下,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判别式、项的系数、根的大小等,常常是分类讨论划分的依据,学生们也要善于总结这些划分的关键点。
举个例子,根据角的特点把三角形分为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是完全符合要求的。
但是假如把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划分在一起,此种分类方法同时用了按边、按角分类两种方法。
要不就按边分,要不就按角分,应该只用一种标准,因此这种分类方法是不正确的。
2.分类标准的互斥性。
各个分类的集合应该彼此互相排斥,即避免各个分类中出现相重合的部分,要不然会造成重复讨论,违背分类讨论的原则。
高中数学集合中的数学思想 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集合中的数学思想集合是近代数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高考所考查的有关集合问题的主要类型有两种:一是直接考查集合本身的问题;二是以集合为载体,综合其他数学知识构成的综合问题。
下面举例说明蕴含在集合中的数学思想。
一、数形结合思想例1 集合},1)()(|),{(22R a a y a x y x A ∈≤-+-=,}2|||||),{(≤+=y x y x B ,a 为何实数时,B A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最大?解析:集合A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圆心为(a ,a )、半径为1的圆及其内部,其位置由实数a 唯一确定。
集合B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以四个点(2,0)、(0,2)、(2-,0)和(0,2-)为顶点的正方形及其内部。
显然,当且仅当圆1)()(22=-+-a y a x 内切于正方形时,B A ⋂表示的平面区域面积最大。
此时,B A ≠⊂,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此时圆心坐标为(0,0),即0=a 时,B A ⋂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最大。
22 2- 2- yx点评:看似无从下手的一道综合题,通过采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便迎刃而解了。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时,要特别注意端点值,做到准确无误。
二、分类讨论思想例2 集合{}0103|2≤--=x x x A 与集合{}121|-≤≤+=m x m x B ,满足A B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析:由A B ⊆可知B 有两种情况:其一,B 为非空集合,且B 中所有元素均为A 中的元素;其二,B 为空集。
易知{}52|≤≤-=x x A 。
①当Φ≠B 时,51212≤-≤+≤-m m ,解得32≤≤m 。
②当Φ=B 时,112+<-m m ,解得2<m 。
综合①②知,满足A B ⊆的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3≤m 。
点评:解含有参数的集合问题时,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但在分类讨论时要注意不重不漏。
三、等价转化思想例3 设集合},1|{R x x y y M ∈+==,集合},1|{2R x x y y N ∈+==,求N M ⋂。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摘要分类讨论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其在高中数学解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分类讨论思想的定义、重要性、应用及具体案例,以便更好地展示其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价值。
分类讨论思想;高中数学;解题应用;具体案例一、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有效地降低解题难度,提高解题效率。
本文将重点研究其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二、分类讨论思想的定义分类讨论思想指的是将问题分为若干小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讨论,最终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的一种数学思想。
使用这种方法,问题就可以逐步分解,降低难度,提高解题效率。
三、分类讨论思想的重要性分类讨论思想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问题难度采用分类讨论思想,将问题分为若干小问题进行处理,可以使问题难度逐步降低,最终简化问题难度,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2.提高解题效率分类讨论思想可以使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这样可以使解决问题的速度更快,提高解题效率。
3.避免遗漏采用分类讨论思想,将问题分为若干小问题进行处理,可以避免因为考虑不全面而遗漏某些情况,从而得到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法。
四、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将以具体案例来说明其应用方法。
1.解决数列问题在解决数列问题时,可以采用分类讨论思想,将数列分成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例如,如下:已知数列{a_n}满足a_1=-3,a_n+1=2a_n+7,求数列的前n项和。
解:由题意得,a_n+1=2a_n+7化简可得:a_n=2^(n-2)a_1+7(2^(n-2)-1)/(2-1)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d=a_n-a_1=(2^(n-2)-1)*2若数列为等比数列,则q=a_n/a_(n-1)代入公式得:q=2综上所述,当数列为等差数列时,前n项和为n/2(2a_1+(n-1)d)。
不同环节的学法指导
不同环节的学法指导随着各级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学习方式和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
但不得不承认,还有很多学生在学习中缺乏正确的指导和方法,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效果并不显著。
本文将从不同环节的角度,针对学习过程中的各个关键环节,详细说明不同的学法指导。
一、学前准备阶段在学习前,存在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需要完成,这些工作都直接影响到后续学习的效果。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如下:1.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之前,必须明确我们的学习目标,确定我们想要学习什么,达到什么水平,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调整学习方向,避免走弯路。
2.整理学习材料:在开始学习前,需要整理学习材料,准备好所需要的教材、笔记本、学习辅助资料等,并在需要时事先复印或打印好相应的资料,方便后续的学习。
3.创造学习环境:创造一个舒适清净的学习环境,能让我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避免干扰和打扰,促进学习心态的放松。
二、课堂学习阶段在课堂学习中,我们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但如何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专注听讲:在课堂上,我们应该保持专注,认真听讲,避免与其他人交谈或者进行不相关的活动。
2.积极思考: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讲,还要积极思考,通过思考和提问,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做好笔记: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以便在课后更好的回忆和复习。
三、课后复习阶段课后复习相当重要,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那么如何进行课后复习呢?1.复习笔记:在课后及时查阅自己的笔记,重新整理学习重点,再次突出知识难点并加深记忆,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
2.做习题:在课后可以做些相关的习题巩固自己的理解,这不仅可以加深记忆,还能提供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点。
3.找同学讨论:在学习中,互相讨论是相当有效的方式,尤其在课后学习中,通过与同学进行讨论,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同时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四、考试阶段在考试前和考试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备考是最为关键的。
分类讨论思想训练教案教案
分类讨论思想训练教案教案教案标题:分类讨论思想训练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分类讨论的概念和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 提供学生进行分类讨论的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定义和解释分类讨论的概念;2. 学生能够运用分类思维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和引导分类讨论,展示批判性思维。
教学准备:1. 板书:分类讨论的定义和步骤;2. 分类讨论案例材料:准备一些与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案例材料,例如社会问题、科学实验等;3. 分组活动准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3-4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一名积极的组织者和一名记录员;4. 讨论指导问题: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些指导性问题,以引导他们进行分类讨论。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之前学习过的分类知识,例如分类动物、分类数字等。
2. 引出分类讨论的概念,并解释其在解决问题和批判思考中的重要性。
讲解(10分钟):1. 板书展示分类讨论的定义和步骤,并解释每个步骤的含义。
2. 通过示范一个案例,解释如何进行分类讨论,并强调每个小组成员的角色和责任。
实践(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分发案例材料。
2. 指导学生按照分类讨论的步骤进行讨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机会表达观点和提出问题。
3. 教师巡视各小组,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总结(10分钟):1. 邀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结论。
2. 引导学生总结分类讨论的优势和挑战,并讨论如何改进分类讨论的技巧和效果。
3. 强调分类讨论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其他课程中运用分类讨论的技巧,例如历史、科学等。
2. 提供更多的案例材料,让学生继续进行分类讨论的实践。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 收集学生的分类讨论记录和结论,评估他们的分类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分类讨论的技巧。
分类讨论思想的教案
分类讨论思想的教案教案标题:分类讨论思想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分类讨论思想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如何进行分类讨论,并能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分类讨论思想的定义和背景知识。
2. 分类讨论的步骤和技巧。
3. 示例案例分析和讨论。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发学生对分类讨论思想的兴趣,可以通过提问或分享一个相关的真实案例。
2. 解释分类讨论思想的定义和重要性,说明它在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维中的作用。
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分类讨论的步骤:确定主题、收集信息、分类整理、讨论和总结。
2. 解释如何有效地分类整理信息,包括根据相似性、重要性、优先级等进行分类。
3. 提供一些分类讨论的技巧,如提出问题、引用例证、分析对比等。
示例案例分析和讨论(15分钟):1. 给出一个与学生熟悉的案例,例如环境保护、社会问题等。
2. 引导学生根据分类讨论思想的步骤,对案例进行分类整理。
3. 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的分类结果,并就各自的分类进行辩论和交流。
4. 整合各组的讨论结果,总结出最佳的分类方案。
练习和巩固(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练习,选择一个新的案例,并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
2. 每个小组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分类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总结分类讨论思想的重要性和应用。
2. 鼓励学生反思他们在分类讨论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3. 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便学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分类讨论技巧。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
2. 真实案例材料。
3. 分组讨论活动的工作表。
4. 评价和反馈表格。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分类讨论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2. 评估学生对分类讨论思想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小组练习和展示进行评价。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案设计。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
学法指导的主题班会
学法指导的主题班会一、引言学法指导是指在班级集体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将学习时间合理安排,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次主题班会旨在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并就如何有效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探讨。
二、认识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和运用的一系列操作规则、技能和行为方式。
优秀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每位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1.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学习的基础,例如:准时完成作业、阅读课本、整理学习资料、做好学习笔记等等。
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学习中建立起自己的积累和方法。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指导。
在学习计划中,学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根据学习目标和任务设置学习阶段和学习事项,按计划实施,提高学习效率。
3. 掌握好学习技巧学习技巧是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的操作规则和技能,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记忆技巧、阅读技巧、思维导图等等。
合理运用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常用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方法中,有许多常用且有效的学习方法值得学生们去尝试和运用。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学习方法,并详细解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1. 记忆方法记忆方法是将学习的内容进行记忆和牢记的方法。
常用的记忆方法有:联想法、归类法、排列法等。
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学习内容选择合适的记忆方法,并进行实践。
2. 阅读方法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掌握好阅读方法对学习至关重要。
常用的阅读方法有:快速阅读、扫读、精读等。
学生可以根据阅读目的和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3. 笔记方法做好笔记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学生在课堂上或自主学习中,可以通过记录关键内容、整理知识要点、画图表等方法进行笔记。
分类讨论思想在解不等式中的应用 学法指导 不分版本概要
分类讨论思想在解不等式中的应用施建昌应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不等式问题,关键是正确地进行分类,而分类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则:1. 要有明确的分类标准;2. 对讨论对象分类时要不重复、不遗漏,即分成若干类,其并集为全集,两两的交集为空集;3. 当讨论的对象不止一种时,应分层次进行,以避免混乱,分大类时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一大类中再分几小类可另有统一的标准。
总之,用分类讨论思想解不等式步骤是:确定目标,适当分类,逐类讨论,归纳结论,现举例如下。
一. 不含参数的不等式型这种题型解决的关键是对变量进行分类讨论。
例1. 不等式402-+≥x x x||的解集是( ) A. {}x x |-≤≤22B. {}x x x |-≤<<≤3002或C. {}x x x |-≤<<≤2002或D. {}x x x |-≤<<≤3003或 分析:使不等式有意义的x 的范围是4002-≥≠x x ,即-≤<<≤2002x x 或题设不等式的左边为两项,其中一项为二次算术根式,另一项是带绝对值的分式。
宜先分类讨论去掉绝对值符号,化为无理不等式处理。
解:(1)当x >0时,||x x=1 原不等式等价于412-≥-x由4002-≥>x x ,且得02<≤x(2)当x <0时,||x x=-1 原不等式等价于412-≥x由4041022-≥-≥<x x x ,且,且得-≤<30x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x |-≤<<≤3002或。
故应选(B )。
点评:此题是关于自变量的分类讨论,运用分类讨论可以起到简化运算的作用,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二. 含有参数的不等式型这种题型解决的关键是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例2. (2001年天津)解关于x 的不等式:()x a x a a R --<∈2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式不等式的解法,着重考察化归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
班会2.学习方法指导
探索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01
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听讲、阅读、实验等,找到适合自己
的学习方式。
寻找学习的乐趣
02
将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学习兴
趣。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03
多方面拓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将学习和兴趣相结合,提高学习
效果。
05
学习时间管理
时间规划
时间规划的重要性
合理规划时间能够提高学习效 率,确保学习任务按时完成,
如印象笔记、OneNote等,方便整理学习资料和笔记。
思维导图工具
如XMind、MindNode等,有助于梳理知识结构和思路。
04
学习心态调整
保持积极心态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认识到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或完成任务。
培养自信心
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丧 失信心。
学习反馈机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总结词:及时反馈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建立有效的学习反馈机制,及时向学生提供学 习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及时调整学 习策略。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总结词:具体指导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详细描述:学习反馈应具体、明确,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学 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避免笼统、模糊的反馈。
03
学习资源推荐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选择正规出版的教材,确保内容 准确和系统化。
参考书
选择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参考书, 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扩展知识。
在线学习平台
MOOC平台
提供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可自由选 择感兴趣的课程。
张丽娟 在教学中如何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
在教学中如何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贵州省沿河县淇滩镇初级中学张丽娟“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是中学数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所谓分类讨论,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就需要对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每一类的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
实质上,分类讨论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数学策略,应用分类讨论,往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分类的过程,可培养学生思考的周密性,条理性,而分类讨论,又促进学生研究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
分类讨论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如何帮助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一、渗透分类思想,养成分类的意识分类讨论一般应遵循以下的原则:对问题中的某些条件进行分类,要遵循同一标准;分类要完整,不重复,不遗漏;有时分类并不是一次完成,还须进行逐级分类,对于不同级的分类,其分类标准不一定统一。
一般来讲,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和方法解决的问题有两大类:其一是涉及代数式或函数或方程中,根据字母不同的取值情况,分别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讨论解决问题。
其二是根据几何图形的点和线出现不同位置的情况,逐一讨论解决问题。
每个学生在日常中都具有一定的分类知识,如人群的分类、文具的分类等,我们利用学生的这一认识基础,把生活中的分类迁移到数学中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分类思想的渗透,挖掘教材提供的机会,把握渗透的契机。
如数的分类,绝对值的意义,不等式的性质等,都是渗透分类思想的很好机会。
如讲解绝对值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得到如下分类:通过对正数、零、负数的绝对值的认识,了解如何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学习理解数学概念。
又如,两个有理数的比较大小,可分为:正数和正数、正数和零、正数和负数、负数和零、负数和负数几类情况来比较,而负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是新的知识点,这就突出了学习的重点。
二、在基本概念、公式的教学中树立分类讨论的思想在一些涉及分类的基本概念的教学中,应使学生了解分类讨论必须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标准,必须不重不漏,并初步掌握它在解题中的应用。
学法指导交流活动材料
学法指导交流活动材料学法指导交流活动材料活动主题:学法指导交流活动活动时间:XXXX年XX月XX日上午9:00-11:00活动地点:XX中学图书馆活动目的:本次学法指导交流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高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业发展,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
活动内容:1. 学法指导讲座(9:00-9:30)- 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及影响- 常见学习方法的优缺点分析- 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学习方法介绍2. 学法分享会(9:30-10:15)-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学生分享的学习方法及对学习效果的改变3. 学法交流互动环节(10:15-10:45)- 学生自由互动,交流学习方法- 学生可以向老师和其他同学咨询学习问题- 分组进行学习方法展示和讨论4. 学法总结与展望(10:45-11:00)- 活动总结与反馈- 对未来学习的规划和展望活动对象:本次学法指导交流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参与活动的目标对象为中学生,不限年级和学科。
活动组织:本次活动由学校图书馆主办,图书馆老师负责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活动准备:1. 场地布置:根据活动主题,图书馆内准备展板、投影仪、讲台等设备,并安排座位,以方便学生听讲。
2. 讲座材料准备:准备学法指导的讲座材料,包括学法的重要性、常见学法的优缺点分析、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学习方法介绍等。
3. 分享会准备:提前联系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邀请他们在分享会上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鼓励其他同学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
4. 互动环节准备:准备一些问题,以引导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为此环节划分区域,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互动中。
5. 总结与展望:准备一份总结表格,收集学生对本次活动的意见和反馈,同时展望未来,鼓励学生在学习上制定计划和目标。
活动预期效果: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高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分享学习方法和经验,促使学生互相学习、借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法指导的方法有哪些
学法指导的方法有哪些
1. 提纲法:将要学习的法律内容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分类归纳,列出主要的条款和要点,以方便学习和记忆。
2. 对比法:比较不同法条之间的异同,分析其适用情况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法律规定。
3. 故事法:将法律规定和案例相结合,通过讲述具体案例的方式来说明法条的适用情况和意义。
4. 图表法:利用表格、流程图、思维导图等图形工具将法律规定进行可视化,以帮助理解和记忆。
5. 反复阅读法:多次阅读法律文本,逐渐熟悉和理解其中的内容,同时可以使用标注、批注等方式加深记忆。
6. 实践法:通过模拟和实际操作等方式,将法律规定应用到具体情境中,加深对法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 讨论法:与他人进行法律学习的讨论,分享不同的观点和理解,从而拓宽自己的思维和理解。
8. 考试法:通过参加法律考试或模拟考试,检验和巩固自己对法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9. 阅读辅助法:参考相关的法律解读、案例分析、评论等资料,辅助理解和掌握法律规定。
10. 专业指导法: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指导和建议,获取更准确和深入的法律解读和学习方法。
高中数学集合中何时分类讨论 学法指导
实蹲市安分阳光实验学校高中数学集合中何时分类讨论1、当集合可能为空集时,需要分类讨论如果忽视了一些集合可能为空集的情况,就很容易出错。
如在A B A B A =∅= ,,B A B A B B A ≠⊂⊆=,, 中,都隐含着A 可能为空集的情况。
例1 已知}1x |x {B }3a x a 2|x {A -<=+≤≤=,,且B B A =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分析:如图1所示。
①当3a 3a a 2A >+>∅=即,时,适合题意。
②当3a a 2A +≤∅≠,即a ≤3时,由B B A = 及图1知⎩⎨⎧-<+≤13a 3a ,解得4a -<。
由①②知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4a 3a |a {-<>或。
2、当集合中元素个数不时,需要分类讨论 例2 已知}01x )1p (x |x {A 2=+--=,且∅=+R A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分析:x=0显然不是方程01x )1p (x 2=+--的实根。
由∅=+R A 知A 中元素为负实数。
①当A程有两个负实根或一个负实根时,⎩⎨⎧<-≥--=∆01p 04)1p (2,解得1p -≤。
②当A 程无实根时,04)1p (2<--=∆,解得3p 1<<-。
综上知p 的取值范围是}3p |p {<3、当变量所在范围不时,需要分类讨论 例3 解不式2|x ||1x |<++。
分析:令⎩⎨⎧==+0x 01x ,则⎩⎨⎧=-=0x 1x ,而-1,0将数轴分成0x 0x 11x >≤≤--<、、三。
当x<-1时,2x 1x <---,解得1x 23-<<-当0x 1≤≤-时,2x 1x <-+恒成立,可得0x 1≤≤-。
当x>0时,2x 1x <++,解得21x 0<<。
故原不式的解集为⎭⎬⎫⎩⎨⎧<<-21x 23x 。
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其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研究者对于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也日益深入。
分类讨论思想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
本文将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类讨论,并探讨其优势和适用性。
一、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1.策略分类讨论。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可以根据具体的问题特点采取不同的解题策略。
例如,对于一道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可以采用逆向思维、逻辑推理、抽象分析等不同的策略进行分类讨论,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2.方法分类讨论。
在教学中,可以将解题方法进行分类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不同的解题方法。
例如,在解决线性方程组问题时,可以分类讨论高斯消元法、矩阵法、代入法等不同的解题方法,以便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题。
3.概念分类讨论。
在数学概念的学习中,可以将不同的概念进行分类讨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几何学习中,可以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进行分类讨论,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不同的几何概念。
二、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知识整合中的应用1.知识分类整合。
数学学科知识广泛而深入,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将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的联系和应用。
例如,在学习表格的统计学时,可以将频数、频率、平均数等相关概念进行分类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
2.融合分类思维。
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密切联系,需要进行跨学科的知识整合。
分类讨论思想可以帮助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将其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增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应用性。
例如,在学习函数的概念时,可以将函数与物理学中的变化率、化学中的化学反应速率等相关概念进行分类整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函数的概念。
高中数学 辨析与不等式相关的概念学法指导
辨析与不等式相关的概念一、“同向相加”与“同向相乘”两个不等式“相加”或“相乘”,要注意施行的前提条件,两个不等式“相加”,只要同向就可以,如b a >,d c >,则d b c a +>+。
而两个不等式“相乘”,不仅要求同向,而且两端还必须同号,如0b a >>,0d c >>,则0bd ac >>,若b a 0>>,d c 0>>,则bd ac 0<<。
切记: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不能相减;同向正值(负值)不等式可以相乘,不能相除。
二、辨析不等式中的“分类讨论”与“分段讨论”解不等式时的讨论可分为两种类型:分类讨论和分段讨论。
当讨论的对象与求解的对象不一致时,称为分类讨论,它主要针对不等式中的参数讨论:当讨论的对象与求解的对象一致时,称为分段讨论,它主要针对不等式中的未知数讨论。
因此对这两种类型的讨论结果的处理也不一样,分类讨论的结果应分情况进行分别表达,而分段讨论则要求各分段内部先求交集(即讨论对象的范围与求解出的范围求交集),然后再对所有各段的结果求并集,即为所求解的结果。
例如,在解不等式1|3x 2||5x |<+--时,对x 分三段讨论,每段的结果是:(1)当23x -<时,7x -<;(2)当5x 23≤≤-时,5x 31≤<;(3)当5x >时,恒成立。
最后的结果应为其并集,即为}31x ,7x |x {>-<或。
又如在解关于x 的不等式)1x 2(log )5x (log a a +≥+时,对参数a 分两类讨论,分类的结果是:(1)1a >时,4x 21≤<-;(2)1a 0<<时,4x ≥。
三、辨析均值定理“证明不等式”与“求函数最值”利用均值定理)0b 0a (ab 2b a >>≥+,证明不等式时,只需满足一个条件,即0b ,0a >>。
主题教育 分类指导的做法
主题教育分类指导的做法
主题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的主题或问题,对教学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与指导的一种教育形式。
而分类指导是主题教育中的一种做法,它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或分类,并针对每一组的特点进行具体的指导。
分类指导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组织小组: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每个小组内成员有相似的学习需求,可以更好地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2. 设定任务: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或课题,根据任务的性质和要求进行分类指导。
例如,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较为复杂和深入的任务,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基础性的任务。
3. 提供指导与支持:根据小组成员的不同需求,为每个小组提供具体的指导与支持。
可以通过个别指导、小组讨论、经验分享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 开展评价与反馈:对于每个小组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与反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
通过定期的小组展示或分享,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增强学习动力。
通过分类指导的做法,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的
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分类指导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与协作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精选-浅谈学法指导的四个环节-word文档
浅谈学法指导的四个环节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呢?我认为学法指导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教师示范,展示学法由于学生的认识规律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所以上课开始便向学生灌输抽象的学习方法是很难被小学生所接受的。
即使接受了也只是机械地记忆,而不是理解,更谈不上应用。
因此,学法指导的第一环节应先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
即通过教学中的示范性指导,让学生从教师的教学中感知学法,领悟学法。
这就要求教师的示范过程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教师的教应做到线条明确,层次清楚,便于学生发现和领悟学法。
二是教师的教应做到难易适度,便于学生尝试和运用学法。
如在教学《古诗四首》时,我将第一首诗《送孟浩然之广陵》作为展示学法的范例。
指导学生分五步进行学习:1、初读,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纠正春错误读音。
3)教师示范朗读,读出诗句的停顿节奏,以唤起学生的注意。
4)学生试读,达到能读准字音,会停顿的程度。
2、细读,理解字词。
1)学生自读诗句,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指导学生运用查字典、联系诗句等方法理解这些字词的意思。
3、精读,体会诗意。
1)指导学生再读诗句,一边读一边想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逐句讲述诗句意思,要说得通顺、连贯、明白。
4、赏读,想象意境。
1)再读《送孟浩然之广陵》,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2)自由朗读,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情感。
3)反复朗读,欣赏诗的韵律,感受诗的情趣。
5、诵读,背诵诗句。
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读书声中再次体味诗的意境,欣赏诗的美感,并能熟领略了诗的意境,同时使学生从这一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清晰完整的感性认识。
为下一步发现和领悟学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回顾小结,归纳学法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果不及时加以指导和归纳,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他们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就不能深化,也就达不到掌握技能方法的目的。
学法指导系列活动
活动1:学习方法讲座- 目标:向学生介绍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果。
- 时间:2小时- 内容:- 学习方法概述:介绍常见的学习方法,包括主动学习、归纳法、联想法等。
- 时间管理:提供时间管理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组织学习时间。
- 记忆技巧:分享提高记忆力的方法,例如使用记忆宫殿法、关联记忆法等。
- 高效阅读:教授阅读策略,包括快速阅读、重点标记等技巧。
活动2:学习小组讨论- 目标: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分享学习经验和方法。
- 时间:1.5小时- 内容:- 学生分享:每位学生分享自己常用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应用彼此的学习方法,互相提供建议。
- 总结反馈:每个小组向全体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学到的新方法。
活动3:学习方法实践工作坊- 目标:通过实际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 时间:3小时- 内容:- 实践环节:设计一些实际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 辅导指导:提供辅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改进学习方法。
- 分享经验:学生在完成实践后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发现。
活动4:学习日志撰写- 目标: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记录并调整学习方法。
- 时间:1小时- 内容:- 学习日志介绍:说明学习日志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撰写有效的学习日志。
- 撰写时间: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花时间撰写学习日志,记录学到的东西、面临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
- 分享反思:有选择性地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日志,以促进经验交流。
活动5:学习方法咨询服务- 目标: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建议。
- 时间:个别安排- 内容:- 预约咨询:学生可以提前预约学习方法咨询服务。
- 个性化建议: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建议。
- 持续支持:建立一个持续的支持系统,定期检查学生的进展并调整学习方法建议。
这些活动可以按照学期安排,形成一个有机的学法指导系列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由性质符号不确定进行分类:绝对值和平方根,完全平方式1已知∣x ∣=3, ∣y ∣=2,且xy<o,求x+y 的值. 2若,2,3==b a 且a > b 则=+b a ( )3已知22(3)49x m x +-+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 ).2圆中的分类讨论(圆的大小不确定)1已知⊙O 1和⊙O 2相内切,圆心距为1cm ,⊙O 2半径为4cm ,求⊙O 1的半径.2. 已知:⊙O1和⊙O2相内切,且⊙O1的半径为6,两圆的圆心距为3,则⊙O2的半径为________ .内切外切不确定,大圆小圆不确定已知⊙O 1和⊙O 2相切,两圆的圆心距为9cm ,⊙1O 的半径为4cm ,则⊙O 2的半径为( ).4.已知圆A 和圆B 相切,两圆的圆心距为8cm ,圆A 的半径为3cm ,则圆B 的半径是( ). 求圆中两条平行弦的距离(分类讨论思想;)已知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梯形,AB ∥CD ,AB =8cm ,CD =6 cm , ⊙O 的半径是5 cm ,则梯形面积是———·弦与所对圆周角的位置关系不确定,诱发分类讨论.点A 、B 、C 在半径为2 cm 的⊙O 上,若BC=32 cm ,∠A 的度数是 .A直线型图形中,边角不确定引起的分类讨论 等腰三角形:(腰和底不确定或顶角和底角不确定)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30°,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 ) 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为9和12两部分,则底边长为_______. 3. 等腰△ABC 中有两边为3cm 和4cm ,求△ABC 的周长.(2008广东梅州)4如图11所示,在梯形ABCD 中,已知AB ∥CD , AD ⊥DB ,AD =DC =CB ,AB =4.以AB 所在直线为x 轴,过D 且垂直于AB 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求∠DAB 的度数及A 、D 、C 三点的坐标;(2)求过A 、D 、C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其对称轴L .(3)若P 是抛物线的对称轴L 上的点,那么使 PDB 为等腰三角形的点P 有几个?(不必求点P 的坐标,只需说明理由).5如图,以矩形OABC 的顶点O 为原点,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OC 所在的直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 =3,OC =2,点E 是AB 的中点,在OA 上取一点D ,将△BDA 沿BD 翻折,使点A 落在BC 边上的点F 处. (1)直接写出点E 、F 的坐标;(2)设顶点为F 的抛物线交y 轴正半轴...于点P ,且以点E 、F 、P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线(二)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不确定)例4. 已知: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1,0),(3,0),(0,2), 动直线(02)y m m =<<与线段AC,BC 交于点D ,点E ,在x 轴上找点P 使△PD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练习: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11),,点B 的坐标为(111),,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4,且ABC △是直角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 有 个.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 上的点(x ,y )如表1,直线l 上的点(x ,y )如表2.解答下列问题:(1)直线l 和⊙P 的交点A 和B 的坐标分别为 ; (2)⊙P 的半径的长为 ;(3)若在坐标轴上存在点M ,使得△ABM 为直角三角形,∠AMB =90°,求点M 的坐标.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放在第二象限,斜靠在两坐标轴上,且点(02)A ,,点(10)C -,,如图所示:抛物线22y ax ax =+-经过点B . (1)求点B 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抛物线上是否还存在点P (点B 除外),使ACP △仍然是以AC 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所有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的长分别为3cm 和4cm ,则第三边长为_________cm 2. 在反比例函数xy 3=的图象上有一点M ,其横坐标是3,在x 轴求一点N ,使⊿OMN (O 为原点)为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作为边还是对角线不确定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 、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是(0,0),(4,0),(3,2),以A 、B 、C 三点为顶点画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第_____象限.4.抛物线342+-=x x y 与x 轴的交点为A 、B ,与y 轴的交点为C ,如果点D 与A 、B 、C 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求点D 的坐标.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二次函数y=a (x-1)2+k的图像与x轴交于A、B两点,顶点为C,点D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
若四边形ACBD 是一个边长为2且一角等于60°的菱形,试求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009昌平)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 的左侧),过点A 的直线1y kx =+交抛物线于点()2,3C . (1)求直线AC 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直线1y kx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 ,以点E 为中心将直线1y kx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直线l ,设直线l 与y 轴的交点为P ,求APE ∆的面积;(3)若G 为抛物线上一点,是否存在x 轴上的点F ,使以B E F G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坐标系中的特殊四边形 (一)平行四边形例1.在平面内求作点D 使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保留作图痕迹)例2. 已知:点A,B的坐标(0,2),求作点D使以A, B, O, D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保留作图痕迹)并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的坐标.例3.已知:点A,B的坐标(3,4),(6,2), M在x轴上,N在y轴上,以A, B, M, N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并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N的坐标.例4. 已知:抛物线213442y x x=+-与x轴交点B,C的坐标(-8,0)(2,0),E在其对称轴x=-3上运动,在抛物线上找点F,使以B, C, E, F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F的坐标.2.如图, Rt △OAC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角三角形纸片,点O与原点重合,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CAO=30º.将Rt △OAC折叠,使OC边落在AC边上,点O与点D重合,折痕为CE.⑴求折痕CE所在直线的解析式;⑵求点D的坐标⑶设点M为直线CE上的一点,过点M作AC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N,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使得以M、N、D、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图11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
点A ,B ,C 的坐标分别为(0,1),(-1,0),(1,0),设点D 与A ,B ,C 三点构成平行四边形,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 .梯形:(底边和腰不确定)23.(2009福州)已知(1)A m -,与(2B m +,是反比例函数ky x=图象上的两个点. (1)求k 的值;(2)若点(10)C -,,则在反比例函数ky x=图象上是否存在点D ,使得以A B C D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为梯形?若存在,求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梯形与特殊梯形例1.在平面内求作点D ,使以A, B, C, D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等腰梯形(保留作图痕迹)例2. 已知:点A ,B 的坐标), (3,求作点D 使以A, B, O, D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等腰梯形,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例3.(09广州25改编)已知:点A ,B, C 的坐标1,02⎛⎫-⎪⎝⎭(2,0), (0,-1),在抛物线2312y x x =--上存在点D ,使以A, B, D C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 的坐标.例4. 已知:点A ,B, O 的坐标分别为(-2,-4),(-4,0),()0,,在直线2y x =-上是否存在点P ,使以A, B, O, P 为顶点的四边形中,有菱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三角形全等或相似的对应关系不确定引起的分类讨论:1.在△ABC 中,AB=9,AC=12,BC=18,D 为AC 上一点,DC=AD ,在AB 上取一点E ,得到△ADE ,若图中两个三角形相似,求DE 的长.(2012年延庆期中)2.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边长3cm 6cm AB BC ==,.某一时刻,动点M 从A 点出发沿AB 方向以1cm/s 的速度向B 点匀速运动;同时,动点N 从D 点出发沿DA 方向以2cm /s 的速度向A 点匀速运动,问: (1)经过多少时间,AMN △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 面积的?19(2)是否存在时刻t ,使以A M N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CD △相似?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已知三角形面积,求不确定点的坐标,按位置的不同进行分类讨论。
1.直线42+-=x y 与X 轴交于点A ,点P 在直线42+-=x y 上,且点P 的横坐标为-1,过点P 的另一直线L 与X 轴交于点B ,且S △PAB =12,求直线L 的解析式例1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的图象过)2,1(A 和点)0,1(-B ,在x 轴上存在一点C ,若ABC S ∆=4,求C 点坐标8.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一次函数24y x =-+的图象分别与x y 、轴交于点A 、 B ,点P 在x 轴上,若6ABP S ∆=, 求直线PB 的函数解析式.B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121+-=x y 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1)求点A 、B 的坐标; (2)点C 在y 轴上,当2ABC AOB S S ∆∆=时,求点C 的坐标.10.已知直线3y kx =-经过点M (2,1),且与x 轴交于点A ,与y 轴交于点B . (1)求k 的值;(2)求A 、B 两点的坐标;(3)过点M 作直线MP 与y 轴交于点P ,且△MPB 的面积为2,求点P 的坐标.11.如图,已知直线1l 经过点(10)A -,和点(23)B ,,另一条直线2l 经过点B ,且与x 轴相交于点(0)P m ,.(1)求直线1l 的解析式;(2)若APB △的面积为3,求m 的值.由旋转方向不确定引起的分类讨论:2011平谷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b kx y +=与x 轴交于点A (2,0),与y 轴交于点B , 且ta n ∠BAO =3.求直线的解析式;将直线b kx y +=绕点B 旋转60°,求旋转后的直线解析式由动点的运动范围引起的分类讨论: (2012年延庆期末)25.已知二次函数m x mx y 43212-+-=的图象与x 轴交于点A (4,0)、点B ,与y 轴交于点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