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改革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重要,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

本文将从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改进方法两方面进行分析。

1、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目前大学英语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许多大学通用英语课程侧重于语法和词汇,忽视了实际应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另外,学生缺乏与情境相关的真实使用经验,学到的知识无法转化为能力。

2、教学方式陈旧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师授课为主,并缺乏互动性或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

3、考核方法单一目前,大学英语课程的考核仅以写作、听力、阅读和口语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1、增加实际应用和情境体验在教学内容方面,大学英语教材应该更加注重实际的应用和情境,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增加学生的真实使用经验,可以采取更多的实践教学,比如在课堂上增加小组讨论、表演、角色扮演等互动项目,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大学英语培养的需求。

在教学方式方面,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辅导、自主学习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况来调整教学模式和进度。

3、综合素质考核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使用更加全面的考核方式。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育与考核相结合,注重发展学生的思想能力和综合能力。

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和实践考核的方式,让学生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结论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是当今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增加实践体验,并采用更加全面的综合素质考核方式,为学生的英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支持。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1. 引言1.1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

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些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学生的英语能力参差不齐。

有些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英语知识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甚至无法进行基本的交流。

虽然大学英语课程注重语法和词汇等基础知识的教学,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

很多学生在实际运用英语时会感到吃力,缺乏实战经验。

大部分学校偏重于传授英语知识,而较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有待提高。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

通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以及加强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竞争力,促进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2 改进方法分析现如今,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改进方法。

接下来将重点分析如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在英语教育中,教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学评估,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2.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传统的英语教育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而忽略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应该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训练,包括口语、听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3. 加强综合素质教育:英语教育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4. 提升师资队伍素质: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我。

5. 加强与社会需求的对接:英语教育应该贴近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掌握社会需要的实用英语技能。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是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大学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但具体的水平要求并没有明确规定。

这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无法满足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

大学英语人才培养还存在教学方法落后的问题。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这种方法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要求,应该与时俱进,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

大学英语人才培养还存在缺乏实践机会的问题。

许多大学英语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但缺乏实践机会,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学可以开设一些与实际场景相关的英语课程,例如英语新闻阅读、英语演讲等,以提供学生实践英语的机会。

改进英语教学方法。

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任务型教学、项目制教学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可以增加口语课程和英语听说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加强实践环节。

大学可以与企业合作,提供学生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信心。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明确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和加强实践环节等措施来进行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摘要】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在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本文旨在分析这一现状并提出改进方法。

首先对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包括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方法,包括引入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

探讨了应用技术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在对未来英语人才培养提出了策略建议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激励教师和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英语人才培养,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并为未来英语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现状、问题、改进方法、技术手段、教学质量、对策、展望、总结。

1. 引言1.1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当前的大学英语人才培养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

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英语人才,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和应用技术手段,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深入探讨,旨在为大学英语教育的改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促进英语人才的培养和提升。

通过研究当前的现状和问题,本文旨在为相关教学部门和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助力我国英语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发展和提升。

1.3 研究意义对于学校来说,了解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英语人才;对于教师来说,研究如何改进英语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对于他们的教学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指引和帮助。

2. 正文2.1 现状分析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大学英语人才培养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很多大学生在入学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导致了教学难度加大。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1. 引言1.1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和组织希望在中国拓展市场,这就需要大量具备英语能力的人才来胜任这一角色。

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满足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更在于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加强英语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基础和全面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日益全球化和国际化的社会环境。

【200字】1.2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一、英语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存在着差异化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和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教学资源的匮乏。

一些学校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英语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英语综合能力培养不足当前大学英语教育注重的多是语法和词汇的讲解,而忽视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培养。

很多学生只注重应付考试,而缺乏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和能力,导致他们在真实情境下应用英语时显得吃力。

三、英语学习渠道狭窄目前大学英语学习渠道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缺乏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多样化的学习途径。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途径,导致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下降。

四、与社会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大学英语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程度较低,学生在实际生活和职场中运用英语的机会较少,导致他们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和能力有效转化为实际应用,影响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

2. 正文2.1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中的关键环节。

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至关重要。

大学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英语水平和教学技能,积极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保持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资源的丰富和先进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大对英语教学资源的投入,更新教材和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当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

当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

当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与人才培养一、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现状当前,国内众多高校都拥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其中既有文学类学科,也有语言学类学科。

这些学科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从学科建设来看,我国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专业课程、实验室设施以及师资团队得到了完善,这为学生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保障。

从学术研究来看,我国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学术研究成果的产出和学术交流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众多学者的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为我国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树立了良好的学术声誉。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由于英语语言的特殊性,学科建设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性教学,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

随着社会对英语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英语语言文学专业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针对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我国的高校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需要注重大量的阅读和翻译训练,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翻译水平的培养。

对于语言学类学科来说,语言实践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口语和听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实践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通过实习和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重视的一个方面,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国际交流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除了以上方式方法外,还需要引入一系列的新的教学手段。

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个性化教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这也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加强,国际语言交流的需求也将会增加,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一、现状分析1. 英语学习热情高但基础薄弱当前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很高,他们热衷于参加各种英语角、英语竞赛等活动,但是他们的英语基础却相对薄弱。

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接触英语多年,但是他们在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上却并不理想,这引发了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

2. 英语人才培养思路单一当前大学英语教育主要以应试为导向,重视英语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很多学生在大学四年的英语学习过程中,缺乏实际语言环境的沉浸式学习和综合语言运用的训练,导致他们在毕业后无法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实际工作。

3. 人才培养需求与就业市场不匹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一些英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困难。

二、改进方法1. 注重听说读写融合的英语教育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应注重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融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要重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训练。

教师可以引入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实地英语实践等形式,提供更多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开展英语实践课程与实习项目大学可以通过开设英语实践课程和组织实习项目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语言运用机会。

比如组织学生参与英语角的组织与管理,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口译工作等,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关键之一。

除了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外,还要注重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提高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4. 与社会和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实战大学可以积极与社会和企业合作,开展一些英语项目实战课程。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改革精选文档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改革精选文档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改革摘要: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已不像十年前那样备受社会的青睐,出现了生源过剩、竞争加剧的场面。

目前的专业英语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目标相距甚远。

学生校内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远远满足不了拟就业岗位的要求。

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是高校英语专业应对新形势下人才就业的重中之重。

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行了四分之一世纪的经济与社会改革。

纵观这场经济改革的实际过程和当今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可以认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在中国经济内部初步形成。

然而,提供人力资本的教育体制仍旧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国内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而建立的,这种模式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生产对象或生产过程划分专业,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不足是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

这与经济发展的发展脱钩。

一、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很多弊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外语的交际技能,语言说到底只能是一种工具,她只有与其他职业技能融合起来并应用其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其价值,更加充分地为我国的各项经济建设服务。

然而,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一面,“语言不精”、“专业不专”的现象还未能根本改变。

在本科教育中,英语专业学生学到的是语言的基本能力,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习不够深入,知识面不够宽。

所以,单纯学习英语的毕业生往往在应聘时表现出一定的弱势。

由于主要进行技能训练,外语专业毕业生一般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学习系统性的专业知识能力较弱,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都不太清楚。

到了具体工作岗位上,需要尽快适应所承担的工作,所以学生校内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远远满足不了拟就业岗位的要求。

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

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

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了一门非常重要的语言。

而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因此备受关注。

为了让英语专业人才更加适应市场需求,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研究。

一、传统英语教学的缺陷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主要是考试导向,注重学生的语法和词汇练习,但忽视了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且也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现代英语教学的特点现代英语教学主要注重实际应用,将课堂重心放在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上,培养学生在英语社交环境下的交流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现代英语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让学生大量接触生活中常用的英语,培养听懂英语并且表达的能力。

同时,英语口语的训练也不再是死记硬背地打好基础,而是紧扣实际生活,破解难点,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口语表达技巧。

其次,现代英语教学注重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学习手段的应用。

教师借助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电子图书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与外界沟通,拓宽视野。

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并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在线交流、学习和探讨。

最后,现代英语教学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方面要求学生全面提高,注重单项训练的同时,更加注重跨学科的整合能力。

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外,还应该具备跨学科的相关专业技能,如在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便更好地应对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需要。

三、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英语教学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要求。

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变得尤为关键。

教育部和各大高校之间进行了广泛探讨,不断改革教学模式,以培养出符合时代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

1. 建立英语专业学科群在国家大力推进本科教育专业(领域)群建设的背景下,各大高校已经建立起英语专业的学科群。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由于英语课程并非所有专业的重中之重,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不大,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是教学内容单一。

大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注重语法和词汇的传授,忽视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显得捉襟见肘。

三是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实践,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是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大学英语评价更加注重知识掌握的数量,忽视了实际能力的培养和考核,导致学生缺乏实际应用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校可以通过增加英语学分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同时可以引入一些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拓宽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应该注重学生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引入相关的语言实践活动和阅读材料等来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

三是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尝试引入互动式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是完善评价体系。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口语表达、写作能力等方面的实践测试,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目前的大学英语教育现状来看,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一些积极的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全面理解和分析,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合作,共同努力,为当前大学英语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校园环境和支持。

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能够为当前大学英语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方向。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

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宽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完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英语的人才培养工作。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

为了提高大学英语人才培养质量,我们需要分析现状,并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大学英语人才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存在滞后的问题。

许多大学英语教材内容过于简单,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现代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

一些教材中的例句和对话古板、生硬,不符合实际语言使用场景。

我们需要更新教材内容,增加实用性和灵活性,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教学方法的单一化也是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问题之一。

传统的大课堂讲授模式,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往往让学生的积极性下降。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项目学习、语境教学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在改进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更新教材内容。

教材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进行定期更新,增加实用性和灵活性的例句和对话,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实语言使用场景。

第二,探索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项目学习、语境教学等,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学校应该组织各种英语实践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实践英语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更新教材内容、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们可以改进目前的状况,提高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

这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英语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地位日益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英语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在我国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从现状和改进方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促进我国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一、现状分析1. 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目前,大学英语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

在一些学校,英语教育以应试教育为导向,主要侧重于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测评和提高。

而实际上,大学英语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除了语言水平外,还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

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2. 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主要围绕着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展开,对于现代社会和职场所需的实际能力缺乏涉及。

而在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些都未能在现行的英语教学内容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3. 教学方法单一大学英语教学的方式主要以传统的听、说、读、写为主,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而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线上课堂等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应用新技术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成为了当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4. 缺乏专业化教师队伍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性问题,部分教师专业水平不够,教学方法较为陈旧,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教师队伍中也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和稳定性问题,缺乏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

二、改进方法1.明确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共同努力,明确大学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英语教育中加入跨文化交际、创新能力培养等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更新教学内容在大学英语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适当增加口语表达、听力训练、团队合作等实用能力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到职场所需的实际技能,为将来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和问题。

大多数学生只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而缺乏英语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

教学方法普遍单一,注重传授知识而缺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教学内容偏向传统而缺乏现代化、实用性和多样性。

评价体系存在单一性,主要以考试分数为依据,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针对这些问题,有几个改进方法可以考虑。

大学英语教育应强调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需要通过丰富的听说读写活动锻炼英语语言能力,提高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实践运用英语。

教学方法应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学校可以增加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制学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人。

英语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实用性强。

学校可以对教材进行更新,加入现代化的话题和内容,如科技、环保、社交媒体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运用能力。

学校可以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评价体系应更加多元化。

学校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作业、报告、口头表达等形式,全面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校还可以引入学分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英语学习,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了改进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需要注重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现代化、实用性强的英语教学内容,以及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通过这些改进,可以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英语人才。

高校外语类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高校外语类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高校外语类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外语类专业的培养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

本文将对高校外语类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革方案和措施。

一、高校外语类专业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外语类专业的培养模式在过去主要以教授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注重学生对语法、词汇等方面的掌握。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调整和升级。

单纯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外语专业人才的要求。

二、外语类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方向1. 提高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传统的外语类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注重语言的掌握,对于文化、社会和实践等方面的内容关注较少。

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增加文化背景和实践技能的教学内容。

通过拓宽课程设置,增加现实生活中实际应用的案例分析和沟通技巧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强化语言技能的训练外语类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

学生需要掌握实际应用中的口语交流、写作等技能,提高语境下的语言应用能力。

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开展语言实践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外语知识。

3. 增加跨学科的融合外语类专业培养模式应该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融合。

比如与国际经济、国际关系等学科的融合,旨在培养具备翻译、口译、交际等综合能力的外语类专业人才。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三、外语类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措施1. 教学方法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情景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和体验学习过程。

2. 实践环节的完善通过与企业、外语培训机构等合作,设置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提高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3. 学生评价体系的改进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评价标准单一化。

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注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并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实习成绩、综合能力考核等。

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及未来发展趋势

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的改进趋势
要点一
采用信息化手段
未来的英语教学将更加注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如在线 课程、远程教育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灵活地学 习,提高学习效率。
要点二
提倡互动式教学
未来的英语教学将更加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 方式。学校将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学习和研究 性学习等活动,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创新思维和思辨 能力,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应具备批判性 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从多角度分 析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在面对 挑战和困境时,能够灵活应对,提出富有 创意的解决方案。
03
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 未来趋势
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01
02
03
运用多媒体技术
利用多媒体技术,如网络 、音频、视频等,提供多 元化的学习资源,满足学 生的学习需求。
个性化学习计划
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自己 的潜力和优势。
灵活的教学方式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如 小班授课、导师制等,以 便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 差异和实际需求。
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
总结词
主动、自律、开放
详细描述
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自我 规划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和资源,并能够持续更 新和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同时,应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 能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挑战。
创新能力与思辨能力
总结词
敏锐、开放、灵活
VS
详细描述
拓展第二课堂,延伸课堂教学
开展英语角活动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一、现状分析1. 重视程度不够在当前大学教学体系中,英语只是一门基础课程,仅占据了很少一部分的课程时间,而且许多学校仅要求学生达到“四级”标准,而对“六级”并不做出太高的要求。

这种现状导致许多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2. 教学方法不够有效大学英语现在以教授语法和单词为主,在教学方法上仍停留在“翻译法”和“记忆法”等传统方法阶段,很难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也很难培养出能够真正应用英语的人才。

3. 学生自身能力不足一些学生在高中时并没有很好地掌握英语知识,或者对英语本身并不感兴趣,这使得他们在大学中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

二、改进方法1. 加强英语课程的地位大学应该将英语课程的地位放到与其他课程相等的地位上,并将“六级”考试作为必修课程。

教师应该采用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例如.”听说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练习各种英语技能并加强听力训练,提高英语交流能力。

3. 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中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推行英语角、搭建网络学习平台等方式,让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

4. 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大学应该加强对英语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持续提升英语教育的质量。

同时,也应该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与技术支持,来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的改革。

三、结论综上所述,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需要更加重视,当前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均是提高英语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大学应该采取量身定制的策略和方法,提高英语教育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英语人才。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

当前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改进方法分析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愈发引人注目。

大学英语不仅是培养国际视野、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也是广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然而,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和改进。

一、现状分析1. 英语教学内容单一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大多以英语四六级为主,其内容单一,未能满足学生在实际运用英语时的需要。

现实中,不少学生面临海外留学、工作和交流等情形,这时他们需要掌握更多实用场景下的口语和写作技巧。

2. 英语教学缺乏趣味将英语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趣味性的培养。

不少学生认为英语学习枯燥乏味,缺乏乐趣和动力。

在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式中,应注重趣味性,通过游戏、讲故事和互动教学等方式,使学生乐于学习英语。

3. 学生英语自信心不足不少学生上了多年英语课,但最终认为“英语不好也没关系”,导致其英语自信心不足。

学生缺乏实际使用英语的机会和环境,教学应注重实用性,设法增加母语外英语交流机会。

4. 英语教学缺乏提高综合能力的手段一味追求英语学科的分数,缺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手段。

英语教学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交际技巧,这对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发展和提高都会有帮助。

二、改进方法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加入实用英语和口语训练,例如日常用语的掌握、出国旅游时的英语会话等。

通过与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更好的了解生活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用到的英语知识。

在教学方式上,应该强调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如参与英语角的活动,编排英语小剧场,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愉悦和快乐。

这样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3. 提供丰富英语学习资源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母语外英语交流的机会,例如国际交流课程、外籍教师等。

通过课堂内外的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英语的国际语言地位,并增强对英语语言的信心。

英语教学应注重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交际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改革摘要: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已不像十年前那样备受社会的青睐,出现了生源过剩、竞争加剧的场面。

目前的专业英语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目标相距甚远。

学生校内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远远满足不了拟就业岗位的要求。

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是高校英语专业应对新形势下人才就业的重中之重。

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行了四分之一世纪的经济与社会改革。

纵观这场经济改革的实际过程和当今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可以认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在中国经济内部初步形成。

然而,提供人力资本的教育体制仍旧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国内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而建立的,这种模式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生产对象或生产过程划分专业,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不足是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

这与经济发展的发展脱钩。

一、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很多弊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外语的交际技能,语言说到底只能是一种工具,她只有与其他职业技能融合起来并应用其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其价值,更加充分地为我国的各项经济建设服务。

然而,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一面,“语言不精”、“专业不专”的现象还未能根本改变。

在本科教育中,英语专业学生学到的是语言的基本能力,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习不够深入,知识面不够宽。

所以,单纯学习英语的毕业生往往在应聘时表现出一定的弱势。

由于主要进行技能训练,外语专业毕业生一般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学习系统性的专业知识能力较弱,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都不太清楚。

到了具体工作岗位上,需要尽快适应所承担的工作,所以学生校内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远远满足不了拟就业岗位的要求。

单一型英语人才不如复合型英语人才具有竞争力,就是因为英语专业学生知识面狭窄,除日常交流的基本技能外,对公文写作、经济贸易、电子科技等专业技巧和术语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在特定行业中还需进一步学习。

这就为国内各大院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敲响了警钟。

其课程的设置不能脱离市场的需求,其教学目标应瞄准市场,并最大限度地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基本标准保持相同。

所以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是高校英语专业应对新形势下人才就业的重中之重。

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多学科交叉,特别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来解决各种问题,促使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

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渐融合的时代,针对现代科学校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使学生学习更广泛更均衡的科学知识课程,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

二、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

复合型人才,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

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

正如专家指出的,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

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有以下几点:1.基础宽厚,知识面广。

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深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

2.知识的交融。

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没有联系的,而是相互交叉、融合的,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容易有所创造。

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以下路径:基础教育不分文理科、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合理化及强大的资金支持。

1.基础教育不分文理科。

复合型人才的显著要求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首先要打破高中文理分科应付高考的体制。

基本教育阶段文科与理科为了高考而分科,阻碍了学生继续探索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热情,一心为了应付高考而放弃某一学科的学习。

表面上是节约了时间与精力,其后果是造成了某一方面知识的缺失。

据笔者观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心理成长的三个时期中,小学阶段学生除积累一些必要的知识外,倘若对学习有兴趣、对陌生事物有好奇之心,基本可以说成功;初中阶段,倘若对学习有兴趣、对陌生事物有好奇之心,也可以说成功;高中阶段,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个性倾向或兴趣爱好,有思辨的能力,又具有一定毅力,那么其发展的潜能不可低估。

然而,强行的分科使学生的关注点马上变化,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减少。

进入大学后,部分同学尽管在大一、大二时间段不分具体的专业,但是文理科的局限性已造成了学生认知结构的缺陷。

2.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合理化。

目前我国的专业设置不合理,表现在学生一旦选定专业,就不能调换,此外,经济形势已发生变化,有些专业已过时。

所以可选择的路径是高等教育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学生的培养分三个不同阶段:第一、二年,进行宽口径的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第三年,课程内容则偏重学生的应用知识,同时要到企业实习;第四年,学生需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具体项目。

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的做法,学校专业的设置变得合理化,真正做到产、学、研一条龙。

四、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举措1.改革目前的管理体制,增强外语人才政策的创新意识。

注意吸收借鉴一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高外语人才政策的集成度,涵盖外语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外语人才开发的各个环节,使外语人才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步推进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企业领导在外语人才选拔任用、业绩评估、激励监督等方面积极探索,在事业单位引进竞争机制,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建立外语人才市场体系,使市场配置外语人才资源的作用日益明显;改革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并建立各项新制度,保障和促进各类外语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

2.适应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方向。

通过市场调查,在掌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一套“语言+专业”的培养模式。

比如英语专业内设置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工程英语等方向。

在培养方式上,坚持专业与基础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技术与素质并重的原则,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

3.调整课程结构。

修订专业建设规划,大体上体现一、二年级侧重外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开设更多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

从大一到大二,以培养大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基础、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为主,体现外语人才的语言优势。

主要课程有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视听说、第二外语、英语笔译、实用英语语法等,初步确定专业意向。

大三到大四阶段,学生在学习专业必修课的同时,可以选择满足某一专业方向的成组课。

4.注重第二外国语教学。

在全球科技、经贸高速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十分频繁的今天,对于当代高校毕业生来说,学习并掌握一门第二外语无异于如虎添翼,对于其就业、社会适应性和在国内外进一步深造均有所帮助。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许多相关职位空缺,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针对英语人才的,绝大部分职位招聘的是日语、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人才。

由于这方面的人才相对稀缺,企业在工作经验上的门槛放的比招聘英语人才的低出不少。

根据市场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适当缩减英语课程,扩展第二、第三外语课。

5.建立校内校外的各种英语专业实训基地。

首先要立足校内,利用网络建立专业侧重不一的实践中心。

教师借用电子技术与网络技术配置形成内部的局域网建立起专业不一的英语实践中心。

其次必须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建立企业与学校合办的各英语实习基地。

6.以文化研究为切入,巩固和扩大外语学科的传统优势。

语言只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语言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沟通。

当前,中国外语教学的一个紧迫任务是确立文化研究和文化学习在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在下一阶段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巩固和扩大语言学科传统优势的学科建设,突出文化研究的重点地位。

(1)外语学校将重点加强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朝鲜语(韩国语)和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等学科的建设,建立健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研究方向。

各方向将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开出全面的基础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课程体系。

(2)成立“跨文化研究中心”,切实加强文化研究。

在同一语言学科点内加强语言、文学和文化之间的“跨学科研究”,将语言、文学和文化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

大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并设立和出版文化比较方面的学术专著系列丛书。

(3)充分发挥“中国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的资源优势。

研究中心将在外语教材编写理论与实践研究、外语教学方法研究和外语教学技术研究三个方面开展理论的、实证的研究工作。

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建立适合我国外语教学需要的外语教材编写、使用和评价的理论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方法,指导外语教学实践。

(4)大力发展高级翻译学院,高级翻译学院要以培养能在大型国际会议和各种高层次国际交流活动中充当同声传译等高难度翻译工作的拔尖外语人才为目标,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口笔译教学和科研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合格的国际性口笔译人才。

7.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充实和提高复合型外语专业新的竞争优势。

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两个看似方向相向的影响:一方面,学科分类和专业方向越来越细化。

另一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必须传授广博的知识。

对大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是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每一所大学都必须在下一阶段打破文、史、哲、国、经、法等人文社科间的壁垒,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列入教学计划中。

学生必须修完一定数量的哲学、地理、历史、艺术欣赏等人文社科类课程的通识教育学分才能进入专业课程学习,这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为建立创新型国家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另外,还应该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设置与教学,作为外国语大学培养的人才,其首先应该对本国的文化有较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所学的外国语言,才能更好地体会所学的外国文化。

8.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要培养具有复合型知识的人才,专业教师应同时具备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包括商务知识素质和社会实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