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改革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改革

摘要: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已不像十年前那样备受社会的青睐,出现了生源过剩、竞争加剧的场面。目前的专业英语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目标相距甚远。学生校内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远远满足不了拟就业岗位的要求。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是高校英语专业应对新形势下人才就业的重中之重。

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行了四分之一世纪的经济与社会改革。纵观这场经济改革的实际过程和当今社会结构的基本格局,可以认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在中国经济内部初步形成。然而,提供人力资本的教育体制仍旧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给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国内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需要而建立的,这种模式以特定的职业岗位为目标,以生产对象或生产过程划分专业,强化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教育,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不足是专业面过窄,在培养方式上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轻能力、重技术轻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在很窄的专业范围内发挥作用,缺乏对知识和技术的综合、重组和创造能力。这与经济发展的发展脱钩。

一、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很多弊端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是外语的交际技能,语言说到底只能是一种工具,她只有与其他职业技能融合起来并应用其中,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其价值,更加充分地为我国的各项经济建设服务。然而,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普遍存在不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一面,“语言不精”、“专业不专”的现象还未能根本改变。在本科教育中,英语专业学生学到的是语言的基本能力,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习不够深入,知识面不够宽。所以,单纯学习英语的毕业生往往在应聘时表现出一定的弱势。由于主要进行技能训练,外语专业毕业生一般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学习系统性的专业知识能力较弱,什么都知道一点,但什么都不太清楚。到了具体工作岗位上,需要尽快适应所承担的工作,所以学生校内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远远满足不了拟就业岗位的要求。

单一型英语人才不如复合型英语人才具有竞争力,就是因为英语专业学生知识面狭窄,除日常交流的基本技能外,对公文写作、经济贸易、电子科技等专业技巧和术语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在特定行业中还需进一步学习。这就为国内各大院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敲响了警钟。其课程的设置不能脱离市场的需求,其教学目标应瞄准市场,并最大限度地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基本标准保持相同。所以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人才是高校英语专业应对新形势下人才就业的重中之重。

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多学科交叉,特别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求助于多学科融合来解决各种问题,促使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的出现。21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渐融合的时代,针对现代科学校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高等教育必须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使学生学习更广泛更均衡的科学知识课程,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

二、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复合”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正如专家指出的,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有以下几点:

1.基础宽厚,知识面广。

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深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

2.知识的交融。

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没有联系的,而是相互交叉、融合的,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容易有所创造。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路径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以下路径:基础教育不分文理科、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合理化及强大的资金支持。

1.基础教育不分文理科。

复合型人才的显著要求就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首先要打破高中文理分科应付高考的体制。基本教育阶段文科与理科为了高考而分科,阻碍了学生继续探索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热情,一心为了应付高考而放弃某一学科的学习。表面上是节约了时间与精力,其后果是造成了某一方面知识的缺失。据笔者观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心理成长的三个时期中,小学阶段学生除积累一些必要的知识外,倘若对学习有兴趣、对陌生事物有好奇之心,基本可以说成功;初中阶段,倘若对学习有兴趣、对陌生事物有好奇之心,也可以说成功;高中阶段,如果学生具有一定的个性倾向或兴趣爱好,有思辨的能力,又具有一定毅力,那么其发展的潜能不可低估。然而,强行的分科使学生的关注点马上变化,对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减少。进入大学后,部分同学尽管在大一、大二时间

段不分具体的专业,但是文理科的局限性已造成了学生认知结构的缺陷。

2.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合理化。

目前我国的专业设置不合理,表现在学生一旦选定专业,就不能调换,此外,经济形势已发生变化,有些专业已过时。所以可选择的路径是高等教育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对学生的培养分三个不同阶段:第一、二年,进行宽口径的专业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第三年,课程内容则偏重学生的应用知识,同时要到企业实习;第四年,学生需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成具体项目。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的做法,学校专业的设置变得合理化,真正做到产、学、研一条龙。四、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举措

1.改革目前的管理体制,增强外语人才政策的创新意识。

注意吸收借鉴一些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提高外语人才政策的集成度,涵盖外语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外语人才开发的各个环节,使外语人才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步推进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企业领导在外语人才选拔任用、业绩评估、激励监督等方面积极探索,在事业单位引进竞争机制,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建立外语人才市场体系,使市场配置外语人才资源的作用日益明显;改革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并建立各项新制度,保障和促进各类外语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