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经济学总结复习

福利经济学总结复习
福利经济学总结复习

《福利经济学》总结复习

第一章概述

1. 福利经济学的概念: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

科,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分支。

2. 关于效用: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心理满足,是商品或劳

务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可分为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3. 基数效用是认为效用可以用确切的数量衡量。

4. 旧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也是讨论收入再分配的合理性的基础;序数效用论认

为效用可以分出强弱程度,列出顺序,进行比较。序数效用是新福利经济学的基础性概念。\

5. 福利可分为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一般福利与经济福利。

6.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分析:是指经济体系如何运行、客观上“是什么样的”运行机制等的

分析。实证经济分析,描述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系。

规范分析:是指提出政策建议、涉及“应该如何”等命题的分析,包含价

值判断。规范经济分析,涉及伦理和价值判断。

当经济学的研究把因果分析与价值判断结合在一起时,这种经济学就叫作

规范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

7. 福利经济学的场所与发展

1920年,《福利经济学》问世;旧福利经济学(基数测量、效用可比)的

代表人物庇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帕累托、卡尔多、阿罗等人(序数效用、补偿原则、不可能定理))是新

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罗尔斯、森、黄有光等进一步发展福利经济学。

8.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资源如何合理配置、收入状况如何及其对社会福

利的影响;从总体效率或总体福利出发,其目标是提出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策方案或改革措施。具体包括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收入分配理论研究、社会福利度量和影响研究、社会/公共选择理论研究及政策与方案研究。

第二章帕累托原理和资源配置效率

1. 帕累托原理: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是指指资源分配达到的一

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反过来说,……)。帕累托改进的目标是帕累托最优。

2. 帕累托最优实现的条件:

交换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X、丫的边际替代率对所有的消费者都

相等,即:MRS XY A=MRS XY B

牛产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要素L、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对所有的生产

者都相等即:RTS LK C=RTS LK D

生产和交换(综合)的最优条件:任何两种产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这两

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即:MRT XY=MRS XY

3. 要理解的几个概念: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

率、生产可能性曲线、边际转换率、埃奇沃斯框(盒形)图。

4. 复习教材相关例题与习题。

5. 完全竞争市场、局部均衡、一般均衡。

6. 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

第一定理: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状况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定理:从任一个初始资源配置状态出发,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均

衡必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7. 产权:个人或组织对财产等资源的排他性占有和使用及其他相关权利,包括财

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8. 科斯定理(科斯第一定理):如果为零,不管产权初始如何安排,当事人之间

的谈判都会导致那些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安排,即会自动达到。

9. 的基本含义是:在交易费用大于零的市场里,产权的初始界定影响最终资源配

置。即:不同的产权界定,会带来不同效率的资源配置。

10. 次优原理:当现实经济状况不能完全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是,需根据来现实条

件确定资源最佳(次优)配置,不需要求去满足其他其他最优条件。

11. 三种经济型态的区别:

最优(第一优)型经济: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

次优型经济:部分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同时信息和行政成本可忽略;第

三优型经济:部分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同时信息和行政成本不可忽略。

(最接近现实)

12. 在第三优经济型态中:

信息贫乏,采用最优行动准则;

信息不足,采用第三优行动准则(根据信息对最优准则进行适当修正)

信息丰富,采用次优行动准则。

13. 请阅读教材第33页关于对商品X征税的分析;

第三章补偿原理及其应用

1. 补偿原理:如果进行某项政策变革,使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假设受

益者可以补偿受损者的损失并且有剩余,那么这项政策变革就是可取的。这种判断社会改革政策是否有效的方法就称补偿原理。

2. 补偿原理中的补偿一般是虚拟补偿,补偿原理包括卡尔多补偿、希克斯补偿和

西托夫斯基补偿等。

3. 卡尔多补偿标准:一项社会政策变革后,如果受益者能完全补偿受损者之后还

有剩余,在社会整体福利有所改善。

4. 希克斯认为,如果受损者不能够有利可图地贿赂受益者来反对变革,那么该

变革将会带来社会改进,是可取的。人们称希克斯的补偿原则为长期自然的补偿原则”。\ /

5. 卡尔多标准指由旧状态向新状态的变化,能增加社会福利,是正向检验。希克

斯标准指由新状态向旧状态的变化不能增加社会福利,是逆向检验。二者实际没什么不同,所以后人称为卡尔多-希克斯标准”。

6. 西托夫斯基补偿标准的内容:只有当由旧状态向新状态的变化能够增加社会福利,而由新状态向旧状态的变化不能增加社会福利时,这种由旧状态向新状态的变化,才真正地增加了社会福利。

7. 试述卡一希一西标准的含义,并进行评价。

8. 李特尔标准的含义:

一项社会改革要看:(1)是否满足卡尔多补偿标准;(2))是否满足希克

斯补偿标准;(3)是否收入分配是否更合理。

如果(1)和(2)中满足一条,同时(3)也能满足,则该项社会改革是可

取的;如果均不能满足,则该改革不可取。

9. 国民收入检验标准是指:若当前存在一个均衡市场(X,P),若通过一项社会政

策改革后会变动到X',X'潜在帕累托优于X,那么以现行价格度量的国民收入在状态X'比在状态X时更多,则此项改革则是可取得的。

10. 试分析补偿原理在商品税和所得税取舍之间的应用。

第四章经济剩余分析

1.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2. 生产者剩余的概念?

3.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与经济剩余的关系

4. 影响消费者剩余的主要因素

5. 垄断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用图分析)

第五章市场失灵的福利效应

1. 市场失灵的含义: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

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靠市场达不到资源最优配置。

2. 市场失灵的表现:……

3. 市场失灵的福利效果:

4. 几个概念:X-非效率;寻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外部效应

5. 如何理解垄断带来的资源配置非效率和寻租(用图示说明,哈伯格三角、塔洛

克四边形)

第六章公共物品与社会福利

1. 公共物品的概念:应由公共部门负责提供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或服

务。

2. 公共物品的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以及不可分割性。

3. 公共物品的分类:

同时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纯粹的)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竞

争性的公共资源(公共池塘资源);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准公共物品

(俱乐部产品)

4. 运用成本一收益法进行公共物品生产决策分析时须注意:(1)社会资源在私

人经济与公共经济的相互竞争中保持有效配置;(2)保证社会资源在公共物品的生产决策项目之间和内部能够有效均衡的使用;(3)收益须考虑直接的

(4)资金的时间价经济效益和外部效益;成本须考虑直接消耗和不利影响;

值;(5)影子价格;等

5. 庇古均衡:对于每个人而言,当公共物品消费的边际效益等于税收(庇古税)

的边际负效益时,就达到了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

6. 林达尔均衡:如果每个人都按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的大小来捐献相

应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的供给就可以达到最佳或高效率的配置。

7. 影子价格:为了消除价格扭曲对投资项目决策的影响,合理度量资源、货物与

服务的经济价值而测定的价格。

第七章收入分配的平等与效率

1. 收入平等包括收入机会平等(最基本)、收入结果上的平等、收入实现(过

程)上的平等。

2. 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含义与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判断。

3. 奥肯的“漏桶理论”:平等和经济效率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多一分平等

就少一分效率,多一分效率就少一分平等;强调收入分配平等的政策会形成一个漏桶,漏出代表效率的损失。

4. 从静态的角度看,西方经济学界对此大体有三种观点:效率优先;公平优先; 公

平与效率兼顾;

5. 理解初次分配和收入再分配的含义

6. 十八大: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

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第八章社会选择理论

1. 阿罗不可能定理:试图找出一套规则(或程序),来从一定的社会状态的个人

选择顺序中,推导出符合某些理性条件的社会选择顺序,一般是办不到的'

(或者说:不可能存在一种能够把个人对各种备选方案的偏好次序转化为社会偏好次序,并且准确表达社会全体成员的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的社会选择机

制。)

2. 避免阿罗投票悖论的途径措施:偏好结构的调整一一从双峰偏好到单峰偏

好;掌控投票程序或确定议程;策略行为与选票交易;利用偏好程度不同的选择;中位投票人理论(含义);用脚投票(含义)。

3. 公共选择理论的内涵:……

4. 利益集团的概念: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利益集团被定义为具有同样嗜好的个

人群体。

第九章人口发展与应用福利经济学

1. 经济福利一般指人们收入状况决定消费得到的利益。经济福利水平涵盖范围广

泛,包括收入水平、社会环境及条件、文化教育及医疗卫生水平、各种社会保障等等人们带来的利益的状况,主要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有关。

2. 消费水平是从狭义的个人消费状况及有此带来的经济福利水平。消费水平是

反映经济福利状况的首选指标,其分析与评价指标包括:(1)消费支出状况;

(2)饮食结构;(3)住房状况;(4)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数量及种类。

3. 生活福利指标主要有: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实际人均收入分配水平;

(3)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和医护人员数量;(4)交通运输业及社会公用设施发展状况;(5)环境状况;(6)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状况;(7)婴儿死亡率与人均寿命;(8)人口的受教育程度;(9)文化用品的供需状况4. 从人口出生率、投资率和教育水平等因素角度分析其对经济福利水平的影响并

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复习方式:按章节顺序、知识点布局、知识应用逻辑,也可模拟按名词、填空、选择、简答、分析、论述等复习)

大型思考题:

1. 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失灵的表现、危害、成因及对策

2. 结合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与效率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以及答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被认为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和统计学创始人的是(),福利经济学之父是(),提出创新理论的经济学家是()。 2、马歇尔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础理论是(),科斯论证了企业本质,并提出了()的概念,亚当?斯密在1176年完成《国富论》,它的基本思想是()。 3、亚当?斯密提出了四大赋税原则分别是()、()、()、()。 4、萨伊定律是指(),凯恩斯定律是指()。 1)中。2 3 4 D、拉弗 5、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是:() A、罗宾逊 B、萨缪尔森 C、卢卡斯 D、拉弗 6、亚当?斯密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中心思想是()。 A.政府管制 B.自由放任 C.宏观调控 D.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7、古希腊思想家中谁区分了“经济”和“货殖”的不同()

A.柏拉图 B.亚里斯多德 C.色诺芬 D.苏格拉底 8、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在文献中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的着作是() A.《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或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 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C.《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D.《政治经济学批判》 9、魁奈认为,纯产品是() A.商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B.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农产品中扣除生产资料和工资后剩下的部分 C. 1 2 3 4 5 6 7 8 9 ? 1 2 3 4 1 2、早期重商主义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点是什么? 经济学说史期末复习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威廉?配弟、庇古、熊彼特; 2、均衡价格论、交易成本、经济自由; 3、公平、确定、便利、经济; 4、供给会自行制造需求、需求会自行创造供给; 5、享乐递减定律、享乐均等定律、享乐扩充定律;

福利经济学习题

《福利经济学》 名词解释 1、福利经济学 所谓的福利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福利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斯和庇古于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 2、寻租 所谓寻租是指企业等寻求经济收益如利润最大化机会或政府寻求政治收益如政治局势稳定或政治关系牢固最大化机会的行为或过程。 3、李特尔补偿标准 李特尔补偿标准的基本思想是:对于一种使一部分社会成员受益而使另一部分社会成员受损的社会变动,如果受益者得到的好处能够补偿受损者遭到的损失而有余,那么这一变动就能使社会福利增加。李特尔最突出的贡献是把收入分配问题重新引入补偿原则论的范畴。 4、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它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5、帕累托改进 所谓"帕累托改进",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命名的,并基于帕累托最优基础之上。即一项政策能够至少有利于一个人,而不会对任何其他人造成损害。 6、产权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7、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状态。 8、福利经济学第二定律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是指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政府所要做的事情是改变个人之间禀赋的初始分配状态,其余的一切都可以由市场来解决。每一种具有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都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 9、福利 一般来说,福利是指员工的间接报酬。一般包括健康保险、带薪假期、过节礼物或退休金等形式。 10、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指经济主体的偏好被良好定义的条件下,带有再分配的价格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作为其中的特例,任意的市场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的。 简答题 1、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则 边际效用递减规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

2018年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总和 2 经济福利:是指人们的各种欲望或需要所获得的满足和由此感受到的生理幸福或快乐 3 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4 一般均衡:它假定一个社会任何一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应,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和价格 5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连续消费某种物品,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物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越来越少。这种关系称作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6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8 市场失灵:对于非公共物品而言由于市场垄断和价格扭曲,或对于公共物品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外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配置无效或低效,从而不能实现资源配置零机会成本的资源配置状态。 9 补偿变差:价格发生变化后,为使某人保持变化以前的福利水平,应该从他那里取走(或给予)的补偿金的数额 10 补偿剩余:当某人被限制以变化后的新价格购买如果没有补偿他所购买的物品的量时,为使他保持变化以前的福利水平,而应该

从他那里取走的补偿金的数额。 11 国有产权:财产权利由国家拥有,按可接受的政治程序决定谁可以使用或不可以使用这些权利。 12 共有产权:共同体内每一成员都有权分享产权所包含的权利,排除了国家和共同体外成员对共同体内成员行使这些权利的干扰。 13 私有产权:财产权利界定给某一特定人,产权所有人对产权的行使不受任何限制 14 效用可能性曲线:在最优效用水平组合中,描述两个消费者效用水平反向变化关系的曲线。 15 阿罗不可能定理:由单个人偏好的有序性得不出社会偏好的有序性。即不存在社会福利函数。 16 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力量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二选择 1.下列哪位学者1920年写的《福利经济学》出版,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产生?( B ) A.马歇尔 B.庇古 C.凯恩斯 D.帕累托 2.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是( A ) A.社会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可能曲线相切; B.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相切; C.收入分配平等; D.人均收入最大化 3.福利经济学研究( ABCDE )

浙江2014年4月自考福利经济学试题00286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福利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8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新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A.效用基数论和效用可比论 B.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C.效用基数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D.序数效用论和收入均等化理论 2.苏联采用的社会保障立法是 A.国家统一立法 B.国家分项立法 C.统分结合型 D.计划安排型 3.社会保险分配原则应以 A.效率为主,兼顾公平 B.公平为主,兼顾效率 C.兼顾效率与公平 D.无法兼顾效率与公平 4.国际劳工公约对生育假期规定,女职工生育的产前产后休假不应少于 A.10周 B.11周 C.12周 D.13周 5.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实行 A.单位负担的原则 B.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 C.个人负担的原则 D.单位、个人和国家共同负担的原则 6.国外失业保险的待遇标准一般都占本人原工资收入的 A.30%~50% B.40%~50% C.40%~60% D.50%~60% 7.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决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______年的即可退休。 A.30 B.15

《福利经济学》(复习提纲)

社会福利思想(复习提纲) 2010.10.10 第一章社会福利概述 一、填空或选择题 1、实现社会福利的途径有:政府、慈善机构或社团、社区及私人提供。▲▲ 2、从全球来看,社会福利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增加起内涵的,进入20世纪,社会福利才逐渐走向 制度化和社会化。 3、对于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关系,我国一般将社会福利从属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由四个部分 组成:社会救助(最低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工薪)、社会福利(最高)、社会优抚与安置保障(军人及家属)。▲▲ 4、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建立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以城镇职工福利为核心的一套相互分割、封闭运行的 福利制度,它的主要内容有职工集体福利、特殊社会福利、社区社会福利。▲▲ 5、世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进程,经历了从剩余型社会福利到制度型社会福利再到发展型社会福利的三个 不同的发展阶段。▲▲ 6、20世纪20年代,英国福利经济学的创始人庇古提出通过收入均等化来实现增进全民社会福利。▲ 7、福利国家最早出现于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邓普1941年所著的<<公民与教徒>>,1948年英国“贝拂里 奇报告”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建成了“福利国家”。英国在20世纪90年代大刀阔斧的推行住房补贴制度改革,西方福利国家改革的共同特点或趋势是福利私营化、福利提供的分散化和多元化。▲ 8、从相信市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到国家干预、全面保障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的发展经历 了从市场到国家的过程,再从全面福利的危机到福利多元化、乃至进一步发展到市场化和私营化,重新倡导市场机制的作用。 9、我们进行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阶级斗争理论、逻辑学基本原理,至于 社会福利思想研究的具体方法:阶段法、国别法、学派法、人物法、文献法。▲▲ 二、名词 1、社会福利▲▲p4页 2、社会福利思想▲p29页 3、福利国家p21页 三、问答 1、社会福利的特征▲▲p9 2、福利国家危机的表现p23 3、从社会福利的世界发展进程和发展趋势来看,改革和完善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给我们有那几方面的思 考。P28▲▲ 第二章古代社会福利思想 一、填空或选择题 1、先秦是指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最初历经的几个朝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直至秦统 一以前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 2、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社会福利思想:管仲、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墨子的社会福利思想。老 子的思想(理想社会,寡欲、无知、知足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礼治,正名分,贫富不均及其解决办法,理想社会形态),孟子(仁学、仁政、小康社会),墨子(民之三患、抨击小盗为盗,大盗为义、提出兼爱说)▲▲ 3、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主要内容:社会阶级结构,共产制度,共妻制,男女平等▲ 二、问答 1、原始社会的福利制度和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或观点p36、

国际经济学试题_期末试题_题库_试卷

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 A 两国的a绝对优势 B 两国的比较优势 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 D 两国的要素禀赋 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a易发生于() 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 A 上升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 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 A 外国企业 B 非盈利机构 C 国际经济组织 D 政府 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 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 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 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 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 1.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d ) 2.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几乎所有国家都曾出现过,并且很难避免。()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相同的起因和特征,彼此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d ) 4.列昂惕夫反论提出的问题可能是由于美国的关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了保护。(d ) 5.按照技术差距贸易论,技术差距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某种格局。() 6.穆勒认为,对幼稚产业的保护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 7.根据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从基期到报告期,通货膨胀的差异应该等于汇率的差别。() 8.牙买加体系基本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浮动汇率制及黄金货币作用的削弱。(d ) 9.国民收入的国际差异会引起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d )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8汇编

第八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选择题 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A. 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 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C. 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 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 3.假定只存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要想达到交换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A. 对于A和B, B. 对于A和B, C. 对于A和B, D. 上面三个条件都是 4.假定一个经济,在其中只有两种商品(X和Y),两种生产要素(L和K),那么要想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是() 5.假定存在一个经济,其中有两个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条件是()

6.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又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在帕雷托状态下,可能() A. 小李消费更多的鸡蛋 B. 小陈消费更多的苹果 C. 两人的苹果和鸡蛋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 上面说得都对 7.两种产品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分配,被称为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为() A. 不使其他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 每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8.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推导而来的() A.无差异曲线 B.生产契约曲线 C.消费约束曲线 D.社会福利曲线 9. 下面哪些计划不属于贫困救济范畴() A. 向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计划 B. 食品补助票计划 C. 医疗救济计划 D. 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计划 10.下面哪些家庭最容易沦入贫困阶层() A. 单身汉家庭 B. 三代同堂的家庭 C. 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 D. 单身母亲和孩子的家庭 二、名词解释 1.局部均衡分析2.一般均衡分析3.帕累托改进 4.帕累托最优状态5.交换的一般均衡6.产品转换率 7.不可能性定理 三.简答题 1.一般均衡论的缺点是什么?

国际经济学押题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D) A.递增 B.递减 C.先递增后递减 D.不变 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B)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比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6.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B)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成本递增 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C)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8.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B)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9.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B) A.日内瓦 B.纽约 C.布鲁塞尔 D.乌拉圭 10.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B)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不确定 11.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D) A.双边套汇 B.多边套汇 C.套利 D.套期保值 12.下述几种货币中,哪一种是实行联合浮动的货币(D) A.英镑 B.日元 C.美元 D.人民币 13.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D) A.进出口 B.利息收支 C.直接投资 D.特别提款权变动 14.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D) A.零 B.小于需求弹性 C.大于需求弹性 D.无穷大

福利经济学思想概述

《福利经济学》思路流程 迪金森在《约翰中国佬信札》从旁观者立场出发对现代(该书信写作于20世纪初,准确地说应当是近代)英国进行描述:“到处都是手段,却没有一个目的。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发动机,而那个发动机本身又出了毛病,这就是你们文明呈现给我想象中的情况“,在回应“人类本身更多地是目的还是工具“这一议题上,西方世界尤其在经过工业革命之后更是被这一问题艰难地逼迫回应。生活于同时代的学者庇古做出了这样的回答,视围绕在我们周围的贫穷、痛苦与污秽,一些富有家庭招致损害的奢侈,笼罩在贫困家庭头上可怕的不确定性为罪恶,这便是《福利经济学》伦理价值的体现,追求着社会大多数成员,尤其是关注着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的幸福感。 庇古将致力于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转化为经济福利这一不良函数的最大化,在思考这一命题时,最先考虑“在现代社会实际生活中,对经济福利发生影响的某些原因“,提出“国民所得“和“收入分配“两大变量,显然这是从生产和分配两大领域来思考如何增加社会福利,明显地划分为两个部分:①根据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提出一套有关福利,特别是经济福利的概念;②从国民收入量的增加和国民收入分配出发,推导出影响社会福利的重要因素以及如何可行地增加社会福利。整个论证过程中,学者的大厦在不断地推倒,又重建,再推,再建,直到理想可以最大程度地贴合实际,庇古对研究对象进行分门别类地处理和细致精密地推理,环环相扣,感觉每一步都在踩着巨人走过的脚印,如果是错了,那就直接再走回来的洒脱。 大厦初建,最重要的是看根基。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就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福利是人的意识状态,寓于人的满足之中,而福利经济学就是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满足,搭建起心理状态的满足和实物状态的货币之间桥梁的是效用。所谓效用,是一个人为避免失去某种满足而愿支付的货币量,在衡量效用过程中,假定了货币边际效用不变。在这种经济福利概念上,庇古论述了经济福利和国民所得的关系,将经济福利概念和国民所得概念对等起来,对经济福利的研究转变成为对国民所得的研究,接着讨论了这样两个问题:①国民所得量的变动的衡量及其与经济福利的关系; ②国民所得分配及其对经济福利的影响。针对第一个问题,虽然一国的经济福利大小与国民净产品的大小有关,但是当国民净产品产出规模变动时,却难以据此判断对一国经济福利的确切影响,因为其中牵涉到商品构成比重,在这里,假定了社会成员嗜好不变和购买力分配不变,与效用概念相联系,只有社会成员对新增加的产品比对所消失的产品愿意支付更多的货币时,这种增加才真正代表福利的增加,因而要求产品结构符合社会需求结构,其增长才导致社会福利的增长,与后文“当收入从富人转移到穷人,社会产品和劳务构成应当是奢侈品生产让位于必需品生产,美酒让位于肉类和面包”相呼应。针对第二个问题,庇古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如果国民收入未减少,国民收入平等化,有利于增加经济福利。其所以如此的根据在于:任何人在任何时期享受的经济福利,都依存于他所消费的收入而非所得到的收入,一个人越富有,在总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越小,不容易增加经济福利。即使考虑一些生物学上,有关种族、精神结构或者教养程度的差异这些特例,也不会妨碍上述结论得出。 考虑到,经济福利对等于国民所得,国民所得总量增加是经济福利增加的主要源泉,所以,如何增加国民收入是福利经济学中心问题之一,庇古强调,要使国民收入增加就必须使生产资源在各个部门中配置达到最优状态,因而后文重点考察,在现存法律制度下,如果让私利驱使下的私部门经济行为自由发展,则在多大程度上它能以产生最大国民净产品的最有利的方式(每一种用途的社会净边际产品价值均相等)促成一国的资源配置,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国家的行动有助于改善这种自发经济倾向的内在缺陷(私人净边际产品和社会净边际产品的背离),消除实施资源最佳配置的障碍。在完全竞争市场下,如果不牵涉到信息不对称和资源转移成本,追求私利的倾向可以使得国民所得最大,但是现实中,信息不完全、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外部性、规模报酬引起的收益或成本变动引起的背离、垄断、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一致这些原因的存在,导致私人净边际产品和社会净边际产品的背离,考虑到往往涉及到契约双方以外的第三者,因而需要一定程度的国家干预措施。在考察国家干预措施之前,庇古首先考察了国家干预以外的一种可能性的矫正措施——成立所谓的“购买者协会”,在这个集团里,自产自销,抛弃了垄断等障碍能实现最大化,但是不可能成立。接下来考察国家干预对国民所得或国民收入的影响。政府该管什么?资源配置和最大国民所得存在差异就应该管;政府怎么管?津贴和税收;管到什么程度?实际产量等于理想产量(资源投入正好达到使投资的社会净产值在各种资源使用中相等的产出)。重点管什么?垄断。虽然垄断具有一定结构性上的经济性,且上述手段于垄断,毫无作用,因而庇古考虑如何让垄断产业像完全竞争下那样运行。提出两种间接控制方法--保护“现实竞争”法(阻止合并中产生垄断,摧毁已有垄断)、保护“潜在”竞争法(立法惩治联合抵制,保护准入)和直接控制的三种方案—对垄断产量和定价直接加以抗衡和干预(消费者联合会与垄断力量抗衡)、政府定价(正向设置价格区间,反向政府审批价格)、政府国营。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弊端,还需要考虑行业类型谨慎行动。 威廉 佩蒂曾说:“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在思考如何增加国民所得上,劳动是决定因素。在劳资纠纷方面,因为劳资纠纷造成的除了直接影响,也具有溢出效应,甚至可能造成产业瘫痪,庇古虽然推崇心理革命,往往实际上更需要劳资协调机制来实际减少纠纷,工人和雇主代表组成劳动会议,定期讨论“工资工时部分和组织流程部分”。看待工时问题上,庇古站在劳动者的角度上,追求劳动力的再生产协调循环发展,而针对工资问题上,肯定计件工资和公平工资。计件工资是最佳的支付方式和最好的补偿办法,但是雇主认为雇员收入过多而减低工资,雇员可能预料到减薪而蓄意减少产出,不利于增加国民所得,因而工资必须是有效的,不能过低过高。公平工资问题上,公平工资就是在所有地区与职业中支付给工人的工资等于劳动边际净产值,并使工人在不同地区与职业间的配置使得国民收入最大。由此标准,出现两种不公平,第一类是由于地区和职业间配置不优化,会造成雇员高额的流动成本,需高工资来减少流动;第二类是剥削导致的实际工资低于劳动边际净产值,需要政府干预,制定最低工资标准。但是,庇古反对高工资和最低工资标准,因为高工资提升失业工人期望值,导致失业率上升,因为最低工资标准不能适应多样人群的必需生活收入。同时,庇古提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但是合理的流动往往会受到阻碍,导致产出效率下降,比如人力资本投资不足,转移成本和劳动动力歧视。在解决这些障碍中,需要政府的干预。 庇古认为,“以下情况中的任何一种情况,即或者使国民收入增加,而不减少穷人在其中占有的绝对份额,或者使穷人占有的绝对份额增加,而不减少国民收入,都一定会增加经济福利”,使国民收入增加已经在劳动和资源配置中提及,使穷人占有的绝对份额增加也是依据上文提过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货币边际效用也递减。庇古认为,“在经济萧条、工会力量强大和舆论坚持要求等情形下”,把富人收入转移给穷人增加经济福利十分必要,而为了实现这一点,提出国家采取收入均等化政策。收入转移,有自愿转移与强制转移。自愿转移依靠富人的自觉性,但这是不够的,因而国家需要实行强制转移,征收所得税和财产税;转移也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转移是兴办社保和社会服务,间接转移就是对穷人最需要的产品生产进行补助,给予补贴。为避免受救济穷人偷懒,庇古认为这可以与生产率联系起来,并强调效率优先于公平。

福利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

福利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福利:指个人生活的幸福或快乐程度,不仅指物质生活的满足,也指精神生活的满足。 福利经济学:是20世纪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经济科学,它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改善的关系为宗旨,是众多学科交叉和多方面学术观点汇聚的一门社会科学。基数效用:是指可以用基数即实数来度量的效用概念。(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序数效用:是指不能用基数度量而只能排序的效用概念。(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 帕累托改进: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即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必然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从任一个初始资源配置状态出发,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均衡必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卡尔多-希克斯补偿标准: 卡尔多补偿标准:如果受益者能完全补偿受损者之后还有剩余,则整体社会福利有所改善。希克斯补偿标准:如果受损者不能通过收入重组来补偿受益者以阻止改革发生,那么该项改革就是可取的。 特尔补偿标准:如果某项改革同时满足卡尔多补偿标准以及希克斯补偿标准,并且使收入分配更合理的话,那么该项社会改革就是可取的。 补偿剩余(CS):是指当价格发生变动之后,若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并且限制消费者在新的价格下购买没有补偿效用时所愿意购买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应从消费者提取或者给予的货币量。 补偿变差(CV):是指当价格发生变动之后,若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时所需要给予消费者或从消费者手里取走的货币量。 等同剩余(ES):是指在现行价格基础上,如果限定消费者购买价格变动之前的购买量,要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需要给予或取走的货币量。 等同变差(EV):是指在现行价格下,要使消费者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必须给予或者取走的货币量。 市场失灵:由于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靠市场达不到资源最优配置。 道德风险:市场交易中的一份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控制和采取行动时所发生的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的情形。 逆向选择:市场交易中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外生特征时所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情形,是事前的信息不对称。 科斯定理: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只要交易费用足够小,效率结果相同,市场就可解决外部性问题。 公共物品及其特性: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具有消费非竞争性,即任何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影响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具有受益非排他性,即不可能将拒绝为它付费的人排除在公共物品受益围之外。 平等:是指居民能够不受任何自身条件以外条件的限制,在符合社会约定规则的前提下,对经济资源平均或者接近平均占有、使用并获得收益。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3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平均消费倾向表示与之比。 2、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和相等时的国民收入。 3、宏观财政政策包括政策和政策。 4、交易余额和预防余额主要取决于,投机余额主要取决于。 5、宏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有调整法定准备金率、、。 二、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 1、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有助于缓和经济的波动。() 2、从短期来说,当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0时,消费支出也为0。()。 3、消费曲线的斜率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时,我们就可以说,发生了通货膨胀。(), 5、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 6、当投资增加时,IS曲线向右移动。() 7、在IS曲线的右侧,I

(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福利经济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福利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物品的效用不能用具体数字来表示,但是可以用第一、第二、第三……来进行比较的 观点来自于() A. 新效用理论 B. 效用快乐论 C. 基数效用论 D. 序数效用论 2.新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 帕累托 B. 庇古 C. 凯恩斯 D. 马歇尔 3.旧福利经济学认为收入分配均等化会使经济福利增大,其理论依据是() A. 帕累托效率 B. 社会福利函数 C. 边际效用递减说 D. 卡尔多补偿原则 4.以下哪种类型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具备社会互助性?() A. 投保资助型社会保障制度 B. 全民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C. 国家统筹型社会保障制度 D. 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 5.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层次单一,只有_______一个层次。() A. 个人储蓄保险 B. 企业补充保险 C. 社会互助保险 D. 法定基本保险 6.下列哪种理论是我国建立个人缴费的社会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 A. 社会保险权利平等论 B. 社会保险的公平为主兼顾效率的理论 C. 基本保险社会化理论 D. 劳动力个人所有论 7.在养老保险金给付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享受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的高低与保险金开支规模 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是() A. 同向运动 B. 反向运动 C. 没有关系 D. 既可能是同向运动也可能是反向运动 1

8.根据国际惯例,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______以上的国家或地区属于老 年型国家或地区。() A. 10% B. 5% C. 7% D. 1% 9.我国医疗保险发展的最终目标模式是() A. 直通型医疗保险 B. 大统筹型医疗保险 C. 两立型医疗保险 D. 分工型医疗保险 10.今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将下降到() A. 40%~50% B. 50%~60% C. 60%~70% D. 80% 11.实行强制储蓄型医疗保险制度的代表性国家是() A. 美国 B. 德国 C. 新加坡 D. 日本 12.由国家立法规定,带有强制性的由雇主缴费、社会统筹管理的工伤保险制度是() A. 私人保险型工伤保险制度 B. 雇主责任制工伤保险制度 C. 社会工伤保险制度 D. 商业保险型工伤保险制度 13.下列关于生育保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只有女性劳动者 B.生育保险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 C.我国生育保险实行社会统筹 D.我国规定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最高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10% 14.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职工不需要缴纳的有() A. 养老保险 B. 医疗保险 C. 生育保险 D. 失业保险 15.德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2

福利经济学简单题答案

第一章 二,简答 1、1、为什么说福利经济学既具有规范性又具有实证性? 答:::福利经济学又称为规范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研究规范问题较多的分支学科。实际上,福利经济学既有规范性,又具有实证性。从其研究社会经济变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来看,是属于实证性分析;从其对社会经济政策展开规范分析并作出最佳选择来看,属于规范性分析,因此,它的研究内容具有双重性。 2、个人福利与个人效用的关系:: 答:::个人福利是个人生活的幸福满意程度。效用通常是与福利等价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却不可相互替代,一般来说,从下面的几种情况下,而这是偏好的。(1)当个人偏好受到他人福利状况的影响的时候。(2)利他主力行为eg:公交让座。(3)固守不利的传统习惯(4)不理智的选择,eg,抽烟,酗酒。 3、3、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答:::(1)功利主义代表人物边沁和约翰穆勒;提倡社会改革福利经济学先驱霍布森(2)功利主义思想是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认为人们本性是趋乐避祸,趋利避害(3)福利的创始人:庇古,他主张征收累进税制,(4)20世纪初40年代,柏格森和薛穆尔森分别提出了社会福利函数理论。 第二章帕累托&&&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 一,什么是帕累托原理 答:::帕累托原理包括两部分,一是帕累托改进,属于动态社会资源配置判断标准;二是帕累托最优原理,属于静态社会资源配置标准。(1) 帕累托改进:是指这样的一种状态,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如果一项社会政策变革使得所有社会成员的福利都有所改善,那么该项改革是最理想的,是可取的。如果一项社会政策变动,在增加一部分社会成员福利的同时,给另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福利造成不利的影响,该项改革是否可取就难以确定了。(2)帕累托最优: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必然会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此时达到了最优状态,不需要作任何政策变动;否则就会偏离资源配置最佳状态。 二,为什么说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答:::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类型,主要特点:1.市场主体极多,因此不论是买方还是卖方均不能控制和影响市场价格;2.市场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3.无市场交易费用,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由于这些特点在现实中很难满足,真正的完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现实中至多存在某些市场特征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可以按照完全竞争市场的规律来进行分析。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和规律,可以总结如下:1.价格固定不变,P=MC=AC=AR=MR;2.低价高产出,消费者获得最大满足;3.生产者以最低成本生产,资源得到充分使用,不存在超额利润。 三、帕累托最优与产权分析 答:::由于建议费用的存在,因而产权界定对资源配置效率就有影响;并且不同的产权界定方式也会影响资源的最终配置效果。私产制度由于其交易费用最低,因而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产权制度。不仅每一种产权制度都有交易费用问题,而且一种产权制度向另一种产权制度的转变也存在变迁成本问题。因此,制度选择对于资源配置效率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引申开来,收入分配方式也是一种制度,它与产权制度密不可分。产权制度是收入分配制度的基础,收入分配制度是产权制度的补充。故在建议费用不为零的显示经济中,收入分配制度对资源配置效率会产生一定影响,这与独立经济学第二定理的结论似乎相左,但实际上二者并行不悖。 第三章补偿原理 一、为什么说卡尔多补偿标准是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答:::卡尔多补偿变准是如果受益者能完全补偿受损者之后还有剩余,则整体社会福利有所改善。所谓的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是指对于经济政策改革前的状态A和政策改革后的状态B,不存在所有社会成员都一致的偏好B,但相对于原始状态A,均一致的偏好对状态B的一个重新分配,那么我们称B潜在帕累托优于A。卡尔多补偿变准与帕累托改进的关系很直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福利经济学一、福利经济学和公共经济学的关系是什么, 答: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社会福利和个人分配最大化的经济学分支学科,它的发展对公共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0世纪初期以来逐渐形成并日益成熟的福利经济学,为财政学扩展到公共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福利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的部分研究命题基本一致。理论意义上的福利经济学主要围绕三个命题进行研究框架体系的构建:首先是“共同利益问题”,即回答在一个有竞争的买者和卖者的经济体系中是否有符合公共利益的结果;其次是公共分配问题;最后是社会福利问题。福利经济学为公共经济学的规范性分析提供了依据。传统上,福利经济学被划分为对效率问题的实证分析和对分配个体福利问题的规范性分析。而市场竞争可以在生产领域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市场竞争对实现财富的公平分配却是无能为力的,帕累托改进在分配领域失效,无法实现经济福利总量的最大化,而政府作为分配政策的制定者,必定要干预资源的分配与再分配。所以,福利经济学为考察政府干预形式是否适当提供了进行考察的一个系统的理论结构。此外,福利经济学中的基本术语和分析方法,例如“效用”、“效用函数”、“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原则”、“效用可能性曲线”、“契约曲线”、“社会福利函数”等都在公共经济学的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二、为什么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可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而又为什么会造成分配失

效, 答:评价市场在生产领域是否有效率在一般文献中都采用帕累托最优作为基准。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的一个(些)状态,当生产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生产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而不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坏。评价市场在生产领域是否有效率在一般文献中都采用帕累托最优作为基准。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的一个(些)状态,当生产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使用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即生产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而不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坏。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通过产品市场的资源配置可以实现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通过生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可以实现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在市场均衡条件下的资源配置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由于MRTXY=dY/dX=MCX/MCY,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为了 1/17页求得利润最大化,则会有MR=MC=P,所以, MRTXY=MCX/MCY=PX/PY,而MRSXY=PX/PY已经得到了证明。所以MRTXY=MRSXY。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其边际替代率。由此可见,完全竞争的均衡便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完全竞争的均衡。这样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经济效率。在分配领域中,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并不能仅仅建立在帕累托最优的基础上,而应建立在社会福利函数的基础上。因为每一种收入分配状态都属于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如果进行收入再分配,不管穷人与富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有多大,如果将富人的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从而使穷人境况变得更好但是使富人境况变得

社会福利经济学理论概述(16页)

第一章福利经济学 第一节 1、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稀缺性资源使用效果的评价与判断的学问,是从福利的角度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社会评估的经济学,借以判断一种经济体系的运行时增加还是减少了福利。 2、效用 指个人需求得到满足的主观感受,或者说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个人需求的程度。 ?效用具有三个特点:主观性、伦理中性、相对性。 ?分为两类:基数效用(分析工具: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序数效用(分析工具: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社会福利 是指所有社会成员个人福利的汇总和集合。 社会福利分类: 1、帕累托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效率。 罗尔斯型社会福利:主要强调公平。 2、经济福利: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社会福利。 一般福利:不能用货币度量的社会福利。 第二节福利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 1、旧福利经济学(理解) 代表人物庇古,1920年庇古的《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是福利经济学产生的标志。庇古也因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 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是建立在基数效用假设和人际关系可以比较的前提条件下的,其理论体系被称为旧福利经济学。 旧福利经济学:庇古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 ●庇古根据边际效用基数论提出两个基本的福利命题: ①国民收入总量愈大,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②国民收入分配愈是均等化,社会经济福利就愈大。 ●旧福利经济学的争议: 1、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较的。 3、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不存在的。 4、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富人的货币应该转移一些给穷人,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最为忌讳。 2、新福利经济学 新福利经济学建立在序数效用假说和无差异曲线分析的基础上,以避免设计福利计量手段和效用的人际比较关系问题。其主要要点如下: 1、效用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可以用基数来度量的。 2、一个人的效用和另一个人的效用是不能够进行比较的。 3、适用于所有人的基数效用的度量单位是不存在的。 4、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富人的货币应该转移一些给穷人,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最为忌讳。

福利经济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分享

福利经济学期末复习 资料

福利经济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福利:指个人生活的幸福或快乐程度,不仅指物质生活的满足,也指精神生活的满足。 福利经济学:是20世纪初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理论和应用经济科学,它以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改善的关系为宗旨,是众多学科交叉和多方面学术观点汇聚的一门社会科学。 基数效用:是指可以用基数即实数来度量的效用概念。(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序数效用:是指不能用基数度量而只能排序的效用概念。(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 帕累托改进: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一项社会变革使得一部分人的社会福利增加的同时,并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达到这样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即不论实行何种社会经济政策变动,在使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上升的同时,必然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水平下降。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从任一个初始资源配置状态出发,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形成的均衡必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卡尔多-希克斯补偿标准: 卡尔多补偿标准:如果受益者能完全补偿受损者之后还有剩余,则整体社会福利有所改善。

希克斯补偿标准:如果受损者不能通过收入重组来补偿受益者以阻止改革发生,那么该项改革就是可取的。 李特尔补偿标准:如果某项改革同时满足卡尔多补偿标准以及希克斯补偿标准,并且使收入分配更合理的话,那么该项社会改革就是可取的。 补偿剩余(CS):是指当价格发生变动之后,若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并且限制消费者在新的价格下购买没有补偿效用时所愿意购买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应从消费者提取或者给予的货币量。 补偿变差(CV):是指当价格发生变动之后,若保持消费者在价格变动之前的效用水平时所需要给予消费者或从消费者手里取走的货币量。 等同剩余(ES):是指在现行价格基础上,如果限定消费者购买价格变动之前的购买量,要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需要给予或取走的货币量。 等同变差(EV):是指在现行价格下,要使消费者达到价格变动之后的效用水平,所必须给予或者取走的货币量。 市场失灵: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即只靠市场达不到资源最优配置。 道德风险:市场交易中的一份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控制和采取行动时所发生的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的情形。 逆向选择:市场交易中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外生特征时所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情形,是事前的信息不对称。 科斯定理: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只要交易费用足够小,效率结果相同,市场就可解决外部性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