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训练)《聪明的农夫》_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聪明的牧童》第二课时语文S版
5.家长参与:请学生与家长共同讨论课文中的故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增进亲子沟通,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作业要求: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果。
5.注重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尊重劳动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4.培养学生认识到聪明、机智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向优秀人物学习的愿望。
3.加强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
5.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使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领会寓言的寓意。
1.作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保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家长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助学生完成作业,并及时给予鼓励与指导。
3.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并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出讨论话题:“你们认为牧童为什么能够成功地解决问题?他的聪明表现在哪里?”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聪明、机智的重要性。
4.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深入体会牧童的聪明才智。
《聪明的农夫》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聪明的农夫》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篇:《聪明的农夫》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佚名▲教学目标⑴能认真地听故事,记住故事内容,⑵能按故事发展顺序将这个故事,讲得完整、清晰。
⑶能在听故事中积累下列词语:好吃懒做、担忧、沉甸甸、勤劳、幸福⑷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勤劳去创造。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㈠、揭题,提出学习目标今天,老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同学们可以边听边看图、边记,听清故事,记住故事,然后把故事有头有尾地讲出来,这个故事的题目叫《聪明的农夫》。
(板书课题)㈡、初听故事,了解大意。
第一遍听故事录音,听前提出要求:仔细听,听清楚故事里有哪些人?主要讲一件什么事?(听后讨论以上问题)㈢、再听故事,分段练说①听说第一幅图意。
a、屏幕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故事录音片段,可以在图下记几个词语,帮助记忆。
b、听后回答:故事的开头是怎样讲的?农夫临死前怎么说?②听说第二幅图意。
屏幕出示第二幅图,a、听故事片段,聪明的农夫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让他的孩子学种地?在图下记几个词语,帮助记忆。
b、听后回答:儿子们怎么做?③屏幕出示第三幅图,听故事,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农夫的目的达到了吗?在图下记几个词语,帮助记忆。
㈣、听故事,跟着录音讲故事。
㈤、指导讲故事。
①第一、二自然段,故事的开头。
讲出农夫的担忧,讲出农夫临死的嘱咐。
②第三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农夫的儿子们深挖土地,寻找财宝,可是找不到,他们怎么想?思考:他们找到财宝了吗?农夫的目的达到了没有?③第五自然段,故事的结尾。
农夫的儿子们忽然明白了,父亲的财宝不在地下,而在他们的手上。
㈥、按事情发展顺序讲这个故事。
优生先示范,再评议,然后同桌互相练讲,最后指名数。
(注意细听学生口中的语病,能及时指出纠正,注意听学生讲述时前后是否连贯。
)㈦、理解故事,指导行为。
①农夫的聪明表现在哪里?②农夫为什么用这个办法让孩子们种地?③你有财宝吗?你的财宝在哪里?《聪明的农夫》教学设计第二篇:两个农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写了两个农夫在秋收后都从自己角度出发,一个认为趁天冷之前卖牛可以从中获利,另一个认为天冷前买牛节省金钱。
聪明的农夫听说训练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故事,记住故事内容;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讲这个故事,讲得完整、清楚。
2.能在故事中积累下列词语:好吃懒做、担忧、沉甸甸、勤劳、幸福。
3.懂得幸福生活来自辛勤的劳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记住故事要点,有顺序地叙述。
教学难点:明白故事中农夫的“聪明”,领司劳动创造财富的真理。
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提出学习目标,能集中注意认真听老师讲故事或听故事录音,学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故事。
2.指导听记故事的方法。
(1)专心地听,听清故事中的人物,听清楚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小黑板)(2)边听边记下要点和重要的词语,帮助记忆。
3.听老师讲故事。
(讲故事的速度要慢一点。
故事资料见《教学参考书》)4.讨论问题,回忆故事。
(1)故事里有哪些人?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根据书中插图和记下的词语一段一段讲述。
(2)相互交流补充。
(3)记住没有听清的情节,在第二次听讲时补上。
5.再听老师讲一遍故事或放录音。
(1)进一步指导听记故事的方法:一边听,一边记住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①故事的开头是怎样讲的?②聪明的农夫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让他的孩子们学种地?③事情的结果怎样?(出示小黑板)(2)老师讲故事或放录音。
学生基础较差的班级,可按问题讲一段停一停,让学生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6.指导学生讲故事。
(1)刚才,我们是一直在听故事、记故事,我们现在开始学着讲故事,先讲完整,再讲生动。
(2)分段讲述指导。
①第1段。
故事的开头。
a.讲出农夫的担忧。
讲他的心理活动。
(三个孩子都看不起种田人,不愿学干农活,整日好吃懒做。
农夫担心自己老了,这三个孩子没法活下去。
)b.讲出农夫临死前的嘱咐。
讲述时应语意深长,应沉重。
②第2段。
故事的发展。
a.农夫死后,兄弟三人是怎样去挖财宝?b.他们找到财宝了吗?他们怎么想?③第3段。
故事的高潮。
a.农夫的儿子们是怎样培育麦子的?一年以事,麦子长得怎么样?b.农夫的目的达到了没有?④第4段。
(完整版)《快乐的农夫》教案
《快乐的农夫》教材分析《快乐的农夫》是一首广为流传的钢琴曲,曲调活泼欢快,旋律自然起伏,表现了农夫轻松愉快的心情。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这首音乐作品的听赏、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和学生演唱、演奏乐曲主旋律,加深对乐曲的理解,体验民乐和西方音乐的不同魅力,并初步了解小提琴这种乐器的构造和独特的音色,从而准确的区分这种乐器演奏的音乐作品。
2、能力发展目标: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引导他们在欣赏中听、唱、思、议、记、看,全方位开拓思维空间,在欣赏中训练学生的形象艺术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启发学生通过音乐欣赏进行风格听辨,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人的目的。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对中外名曲的欣赏,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魅力,培养学生既要热爱祖国优秀音乐文化,又要学习和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艺术的良好意识,从而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懂得继承祖国悠久文化、弘扬优秀音乐文化的意义。
教学重点(1)通过聆听乐曲《快乐的农夫》,使学生对比出中西方音乐的不同特色。
(2)通过对两种乐器的对比,使学生初步掌握两种乐器的构造和异同,从而更深入的理解乐曲的音色魅力。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准确的体会和理解乐曲的情绪、速度,并通过画旋律线条分析出乐曲的结构。
(2)组织好学生的模唱和舞蹈表现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使活动生动有趣。
教具准备电教课件、钢琴、二胡。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庆祝完咱们中国农民的丰收,下面老师再带大家到英格兰的一个小村庄,看看那里的农夫们是怎样快乐的生活的!”。
课件演示:为学生播放视频《快乐的农夫》,视频的内容是表现西方农夫劳动的场面以及悠闲自在的生活,背景音乐为第二首听赏乐曲《快乐的农夫》。
【分析对比】师:“谁能告诉老师,刚才的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小提琴”。
师:“对了,这正是一首非常著名的钢琴独奏曲《快乐的农夫》,它是由德国著名的作曲家舒曼所作的一首钢琴小品。
聪明的农夫
聪明的农夫一、教材分析1.背景知识这是一个俄罗斯民间故事。
故事记述了聪明的农夫教育三个儿子改掉懒惰的陋习,规劝他们辛勤劳动、勤劳持家的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幸福要靠辛勤的劳动创造,财富蕴藏在勤劳之中。
2.教材特点教材中有三幅连贯的插图,形象生动,故事有情节,还有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述。
指导学生听清楚,听仔细,记清要点。
并在教室的指导下把故事叙述完整。
二、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故事,记住故事内容;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讲这个故事,讲得完整、清楚。
2.能在故事中积累下列词语:好吃懒做、担忧、沉甸甸、勤劳、幸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记住故事要点,有顺序地叙述。
教学难点:明白故事中农夫的“聪明”,领悟劳动创造财富的真理。
四、教学准备词语卡片,小黑板五、教学时间:1课时六、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提出学习目标,能集中注意认真听老师讲故事或听故事录音,学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故事。
2.指导听记故事的方法。
(1)专心地听,听清故事中的人物,听清楚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小黑板)(2)边听边记下要点和重要的词语,帮助记忆。
3.听老师讲故事。
(讲故事的速度要慢一点。
故事资料见《教学参考书》)4.讨论问题,回忆故事。
(1)故事里有哪些人?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根据书中插图和记下的词语一段一段讲述。
(2)相互交流补充。
(3)记住没有听清的情节,在第二次听讲时补上。
5.再听老师讲一遍故事或放录音。
(1)进一步指导听记故事的方法:一边听,一边记住故事的起因。
经过。
结果。
①故事的开头是怎样讲的?②聪明的农夫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让他的孩子们学种地?③事情的结果怎样?(出示小黑板)(2)老师讲故事或放录音。
学生基础较差的班级,可按问题讲一段停一停,让学生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6.指导学生讲故事。
(1)刚才,我们是一直在听故事。
记故事,我们现在开始学着讲故事,先讲完整,再讲生动。
(2)分段讲述指导。
①第1段。
故事的开头。
《聪明的农夫》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聪明的农夫》适用年级:一年级学科领域:语文、数学、自然科学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故事理解农夫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认识农夫1. 学习农夫的职业特点,了解农夫的工作内容。
2. 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农夫常用的农具。
第二章:农夫种田1. 学习农夫种植作物的过程,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的习惯。
第三章:农夫与动物1. 学习农夫如何与动物相处,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2. 认识常见的家禽家畜,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第四章:农夫的数学智慧1. 学习农夫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农夫的团队合作1. 学习农夫如何与家人、邻居合作完成农活。
2.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四、教学方法1. 故事法:通过讲述农夫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农作物和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农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农夫的自然科学探索1. 学习农夫如何观察天气变化,了解天气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农夫的季节智慧1. 学习农夫如何根据季节变化安排农事活动。
2. 培养学生懂得遵循自然规律,适应自然环境。
聪明的农夫健康小班教案反思
聪明的农夫健康小班教案反思教案名称:聪明的农夫健康小班教案反思反思: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名为“聪明的农夫”的健康小班教案,以帮助学生了解农民工作的重要性,并教授他们一些与农业相关的基本知识。
通过这个教案,我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农业的兴趣,并培养他们对健康饮食和环境的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游戏、讲解和互动讨论。
通过游戏,我让学生模拟种植蔬菜的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耕种和收获的快乐,进而了解到农民的辛勤劳动。
在讲解环节中,我向学生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农作物,并讲解了它们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最后,在互动讨论中,我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中种植蔬菜的经验,并与他们一起讨论如何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通过这个教案,我发现学生对农民的工作和蔬菜的种植过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积极参与游戏和讨论,并对于如何选择健康的食物提出了一些很好的观点。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
首先,我发现游戏环节的时间安排有些过长,导致讲解和互动讨论的时间不足。
这可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
因此,下次我会适当缩短游戏环节的时间,以便给后续的讲解和互动讨论更多的时间。
其次,我在讲解环节中使用了一些专业术语,对于小班学生来说可能有些困难。
下次我会尽量使用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最后,我希望能够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观察,以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例如,我可以组织学生一起种植蔬菜,并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更直观地了解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总体而言,这个教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农业和健康饮食的机会。
通过反思和改进,我相信下次的教学活动将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优秀8篇
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优秀8篇小学语文三年级教学设计案例篇一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2、认识“雾、蒙、翅、膀”等5个生字,联系上下文与实际理解“雾蒙蒙”“幽深”等词语。
重点:认识“雾、蒙、翅、膀”等5个生字,联系上下文与实际理解“雾蒙蒙”“幽深”等词语。
难点:掌握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组词法等。
游戏导入:看到这个字——鸟,大家想起哪些成语或是诗句呢?小鸟依人鸟语花香百鸟朝凤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杜甫《望岳》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大家对鸟都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和鸟有关的课文,请看到课题:父亲、树林和鸟,看到课文题目,你有什么好奇的吗?父亲、树林和鸟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一)初读全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疏通长难句。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1、指名学生朗读,检查初读效果;2、指导朗读:长句子要注意停顿,幽深的雾蒙蒙的这两个词语比较难度,大家可要都准确啦!可以重读望了又望,闻了又闻,来表示强调!3、学习一类字:雾、蒙,。
①我们先来看雾字,上下结构,一个雨字头,一个任务的务,请注意雨字头写扁,同学们看过雾吗?②再来看蒙字,这是个多音字,同学们知道吗?它有三个读音。
蒙字也是一个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中间有两笔短横。
4、联系实际理解字词:雾蒙蒙是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可以通过联系实际的方法,你看过雾吗?有雾的时候是怎样的呢?这句话中还有比较难懂的词语——幽深,我们可以通过组词法来理解,是什么意思呢?幽静/深远的意思;那现在请大家想想这是怎样一个树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1、指名朗读;2、理解字词:凝神静气、兀立,同学们可以联系上下文和结合实际去理解,同学们请起立,我们来演一演父亲,像父亲一样望一望。
二年级语文下册《聪明的牧童》教学设计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聪明的牧童》教学设计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以及古代人物形象和稻作文化的内涵;2.培养学生对于寓言故事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识读能力;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品德修养和创新意识;4.尝试对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进行引导和培育;5.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与思想品德。
二、教学内容1.寓言故事——《聪明的牧童》;2.古代人物形象和稻作文化;3.提高识读能力;4.实际行动与价值观支配;5.思维技能与创新意识。
三、教学手段1.课件媒体叙述方式;2.实际创意通过教练评判推动;3.班级沟通课活动;4.课堂齐活动和个人自学。
四、教学过程1.外部条件时间:2 节次 (每节次为45分钟);地点:教室;教师工作:挂好一面与本次教学相关的图片并准备好课件;学生工作:积极听讲并按照要求完成课堂测验。
2.具体步骤(1) 寓言故事——《聪明的牧童》本节课的主要讲解人物是古代牧童。
通常,牧童往往在山坡上放羊,并且以牛、羊、草袋等代表忠诚、勤奋和智慧的涵义。
另外,《聪明的牧童》也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关于孩子们受损问题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年仅6岁的牧童,在那里向一个形象化的鹿请求。
虽然它并没有告诉这个无声的鹿原因,但他却因为坚定的目标、充满勇气和据理力争的能力得到了成功的机会. 这样的成功不仅起源于牧童的勇敢, 迈克·芝斯克认为, 挑战者必须有太多的信念并作出实际努力,才能获得可能的成功。
(2)古代人物形象和稻作文化介绍本次故事中古代人物——牧童,向学生传授古代人们的智慧值观。
通过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古代人物的形象特征和稻作文化传承价值上,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培养生活美感和基础道德规范;使学生形成较佳的学术知识和自我形成作用。
此外,在讲述稻作文化,加强对农村生活的勤劳、爱干净和积极向上的推崇精神。
(3) 提高识读能力下面,老师会在课堂上使用双语教学的方式来概述《聪明的牧童》中的主题和叙述方法。
《聪明的农夫》教案
《聪明的农夫》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农夫的聪明才智。
2.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动脑思考的能力。
3. 教育学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懂得付出与收获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农夫的聪明才智。
2. 学会合作、动脑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学会珍惜劳动成果。
2. 培养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黑板、粉笔。
2. 教学素材(如图片、实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述一个有关聪明农夫的谜语,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谜语:头上戴绿冠,身上披黄衣,天天到田里,辛苦把禾追。
(打一职业)2. 讲述故事:讲述《聪明的农夫》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农夫的聪明才智。
故事梗概:从前,有个农夫,他勤劳、聪明。
有一天,村里举行丰收庆典,农夫带着丰收的粮食去参加。
路上,遇到了一个贪心的商人,商人想要骗走农夫的粮食。
农夫巧妙地运用智慧,不但保护了自己的粮食,还帮助村民们解决了问题。
3. 讨论交流:提问:故事中农夫为什么被叫做“聪明的农夫”?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找出农夫聪明的具体表现,如:农夫用自己的智慧保护了粮食。
农夫帮助村民们解决了问题。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明白:聪明的人不仅要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还要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共同进步。
5. 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生活经验,思考如何运用聪明才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农夫的聪明才智。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培养学生运用聪明才智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述法: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农夫的聪明才智。
2. 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思考。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聪明的猴子》教案、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1.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用词恰当。尽量使用本课所学生字词,字数不限。
4.阅读拓展:推荐一本关于智慧或动物故事的书,让学生课后阅读,并在下一节课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目的: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5.德育实践:请同学们关注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学会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2.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包括生字词的掌握、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等。
3.教师强调智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自己的智慧,关爱他人。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将故事讲给家人听,并思考如何将智慧运用到生活中,实现知识的拓展和情感态度的升华。
五、作业布置
1.家庭作业:请同学们将今天所学的《聪明的猴子》故事讲述给家人听,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故事中猴子解决问题的聪明方法。这样的家庭作业既能让同学们巩固课堂所学,又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进与家人的情感交流。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聪明的猴子》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结构。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聪明的牧童》第一课时语文S版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聪明的牧童》的基本内容,把握故事情节,领会寓言的深层含义。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聪明、机智、勇敢等品质,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1.针对教学重难点,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视频等,辅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方面: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方法方面: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教学评价:
(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一个与聪明、机智有关的生活小故事,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难题呢?其实,有时候只需要一点点的聪明和机智,就能够轻松解决这些问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聪明牧童的有趣故事。”
“在课文中,有哪些关键词、句子让你印象深刻?它们对理解故事有什么帮助?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3.教师针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在故事中,牧童遇到了一个难题,他是如何用智慧化解的呢?让我们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聪明的农夫女儿小班教案
聪明的农夫女儿小班教案教案主题:聪明的农夫女儿教学对象:小班教学目标:1.了解聪明的农夫女儿的故事情节;2.学习一些简单的生活和价值观;3.发展阅读和口语能力。
教学内容和方法:1.故事阅读:通过大声朗读、口头解释和讨论了解故事的情节和情感内涵;2.生活和价值观教育: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价值观;3.口语练习: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练习和故事叙述练习帮助学生发展口语能力。
教学过程:1.引入:用简单图片或玩具热身,然后询问学生是否读过故事书,是否知道农夫女儿的故事。
2.阅读故事:教师可以用真人讲故事或播放有声故事碟,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和情节。
3.分析和讨论:对于小班学生,教师需要以简单的语言和方法分析和讨论故事的主题和人物,如聪明、勇气等。
4.生活和价值观教育: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体现出的价值观,例如英勇、慷慨、真诚、勤劳、创造力等等教育孩子人生道理。
5.口语练习:通过角色扮演或对话练习,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6.总结:教师可以总结故事、生活和价值观内涵,并鼓励学生再次阅读故事。
教学评估:通过故事的口头讲述和教师提问,以及课后通过家长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阅读其他绘本故事,并通过口述,角色扮演,绘画等方式体验和表达不同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教学资源:故事书,有声故事碟,图片,玩具等。
教学反思:教育孩子应始终站在他们的角度进行思考。
在这个年龄段,小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限,因此教师应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向他们传递知识。
通过故事教育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建立良好的教育基础。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 快乐的农夫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2课《快乐的农夫》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认识《快乐的农夫》这首歌曲的曲谱、歌词。
2.学生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及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3.学生能够演唱歌曲,并能够分组合唱。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2.培养学生的勤劳、奋斗精神。
3.培养学生的爱好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及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1.教学方法1.听音训练法。
2.演唱训练法。
3.分组合唱训练法。
4.课堂讨论法。
5.问题导入法。
2.教学过程Step1:引导思考1.为学生导入情境,让他们距离歌曲的主题更近一步。
2.引导学生思考“快乐的农夫”这个题目会涉及到哪些内容?3.学生回答:农夫耕种、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伟大梦想、爱好音乐等。
Step2:音乐欣赏1.让学生多次聆听歌曲,对其曲调和歌词进行掌握。
2.老师给学生展示歌曲的原唱,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情感表达。
3.多次播放歌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主题。
4.听完歌曲,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Step3:歌曲演唱1.老师给学生一次演唱范例,让学生掌握演唱节奏和歌词。
2.学生分组,进行分组合唱。
3.让学生练习领唱,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按照一定分组安排,进行舞台演出,帮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
四、教学评价1.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表现出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等。
2.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自己在练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并自主总结管理自己的学习。
2.评价标准1.对于学生参与的程度:评分按照高、中、低三个档次。
2.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的评价:分数评定制,评定在80-100分的范围内。
二年级语文下册《聪明的牧童》综合素养教案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节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综合素养教案,主要涵盖了《聪明的牧童》这一课文的学习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阅读、口语、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1.掌握课文的基本意思2.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3.能够通过画图的方式表达故事情节4.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二、教学内容1.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2.讲述和理解故事3.用画图的方式表达故事情节4.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才能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故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牧童吗?” “你们听过关于牧童的故事吗?”2.听故事:教师朗读《聪明的牧童》这一故事,让学生跟着故事的情节,理解故事的意义。
3.讲述故事: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分别以小组为单位或者一个个体为单位,讲述这个故事。
4.画图表述故事:通过画图的方式,让学生表达故事情节,使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5.练习写作:本节课通过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书写的方式来表达他们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写字模板和范文,让学生能够写出一篇简单的文章。
6.总结: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感悟,教师可以提问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的思考。
四、教学评估1.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和画图效果进行评估,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故事情节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
2.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自由写作中,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且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反馈。
3.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感悟和总结,评估学生是否理解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发现教学的方法主要包括听讲、讲述、画图和写作。
通过多种方式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更全面的语言技能和表达能力。
从教学过程来看,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因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必须从听说开始,这样才能为学生日后更好的写作打好基础。
二年级语文下册《聪明的牧童》教案案例
二年级语文下册《聪明的牧童》教案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牧童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故事情节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的积极性。
(2)通过牧童的聪明才智,教育学生要勇于思考、敢于创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1)理解牧童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运用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
2. 生字词卡片,用于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3. 角色扮演道具,用于情景模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展示或故事引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引导学生齐读课文《聪明的牧童》。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自主朗读,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情景模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
(2)学生通过表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
2. 学生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3. 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牧童,你会如何解决课文中的问题?写下你的想法。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牧童为什么能够想到用计谋来对付财主呢?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牧童的聪明才智来自于他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二年级语文下册《聪明的牧童》经典教案案例
二年级语文下册《聪明的牧童》经典教案案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理解牧童的聪明才智,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智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故事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理解牧童的聪明才智,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智慧。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图片或视频。
4. 角色扮演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牧童的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朗读课文:(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遇到生字词,停下来解释并让学生跟读。
3. 理解课文:(1)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牧童的聪明才智。
(2)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牧童为什么能够解决问题。
4. 角色扮演:(1)分组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2)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增加角色对话和表情动作。
5. 小结与拓展:(1)总结牧童的聪明才智,强调欣赏和尊重他人的智慧。
(2)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或故事,进行拓展阅读。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牧童的聪明才智的场景。
2. 课堂作业:(1)完成生字词练习。
(2)小组讨论:你认为牧童还有哪些聪明才智?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环节。
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生字词练习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理解能力:通过问题回答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聪明的农夫》优秀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聪明的农夫》课时:2课时年级:大班教材来源:《幼儿园主题活动手册》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知道农夫是如何耕种、收获的,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重农民、热爱劳动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农夫的聪明才智和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理解农夫是如何耕种、收获的。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农夫的聪明才智。
2.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农作物生长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3. 操作法:让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农夫耕种、收获的乐趣。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农作物模型、农具模型等。
2. 材料:农作物种子、土壤、水、农具等。
3. 环境:创设一个农场的氛围,让幼儿感受到农村的生活。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5分钟)1. 播放课件,展示一个美丽的农场,让幼儿感受农村的生活。
2. 引导幼儿观察农场里的农作物和农具,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观察与讨论(10分钟)1. 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张农作物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农作物的名称。
2. 引导幼儿讨论:农作物是如何生长的?农夫是如何耕种和收获的?三、动手操作(10分钟)1. 发给幼儿农作物种子、土壤、水、农具等材料,让幼儿模拟农夫耕种、收获的过程。
2. 引导幼儿观察耕种、收获的过程,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体会,引导幼儿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让幼儿回顾农夫是如何耕种、收获的。
2.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说农夫是聪明的?二、观察与讨论(10分钟)1. 播放课件,展示农夫耕种、收获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2. 引导幼儿讨论: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中,农夫是如何照顾它们的?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组织幼儿到户外农场,让幼儿亲自体验农夫耕种、收获的过程。
《聪明的农夫》教案2
《聪明的农夫》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农夫的聪明才智。
2.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育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中农夫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过程。
2. 学会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纸质故事书《聪明的农夫》。
2. 问题讨论卡片。
3. 小组合作任务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关于农夫的聪明故事,激发学生对农夫聪明才智的兴趣。
2. 故事分享:分享故事《聪明的农夫》,引导学生关注农夫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讨论与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a. 故事中的农夫遇到了哪些问题?b. 农夫是如何解决问题的?c. 你觉得农夫聪明吗?为什么?4. 小组合作:分发问题讨论卡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学到的道理,以及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方法。
6. 拓展活动:设计一个类似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扮演农夫,运用聪明才智解决问题。
7.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这个故事,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聪明才智解决问题。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故事理解、问题解决和合作能力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农夫和其他角色,体验故事中的情境,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开展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参观农场或农村,了解农夫的日常工作,体验农夫的辛勤劳动,增强学生对农夫的敬意。
七、教学反馈:1. 在课后通过问卷调查或口头询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和对聪明农夫的印象。
2.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在问题解决和合作能力方面的进步。
八、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最新四年级语文下册《聪明的使者》教学设计(精品)
3,知道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吗?
二:细读课文,感受禄东赞的聪明。归纳段意。
1. 既然课文是按事情的先后顺序写的,那,事情的起因是……:板书“起因:使者求婚,比赛智慧”(第一自然段略讲)
2比赛智慧,皇帝出了几个难题呀?课件出示2、3、4自然段前的有关句子,指名学生读,读出问题的难,以读代讲。分别是哪些自然段,选择你们最敢兴趣的故事学习。课件出示:方法是,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的那段课文。2想想,你从这段哪些语句中能感受到禄东赞聪明,作上记号。3、有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加问号的方法表示。4. 写出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5.你还有什么别的方法解答这个难题,小组交流一下。(师巡视,帮助并了解学生的情况,然后逐段指名交流。)
第一个故事。A,感受禄东赞的聪明。哪些同学选择的第一个小故事?你从哪些语句中什么到禄东赞聪明,读来听听,谈谈你的体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一些句子练习朗读。尤其是禄东赞的方法的语句。B,探究禄东赞的聪明。读文后你有没想明白的问题吗?老师当其他国家的使者,问问禄东赞:“我的方法怎么就不灵呢?”“你的方法怎么就不会出差错?”哦,我只抓了表面现象,禄东赞抓住了马驹饿了就会吃奶的这一本质特征.禄东赞的方法可真是巧,确实是一个(聪明)的使者。他的聪明在于他(会观察)。C,归纳段意。请学生交流概括的段意。没中心句,要靠我们认真读,认真总结。抓重点语句进行总结,也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齐读课件中禄东赞所用方法的语句,再填空:----用----的办法,辨别出母子。这样的段意简洁,准确。板书巧分马驹,指出,这是故事的小标题。段意一般要求完整,小标题不要求完整。E交流,你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解答这个难题?
西师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聪明的使者》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说训练)《聪明的农夫》
本文是关于(听说训练)《聪明的农夫》,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
⑴能认真地听故事,记住故事内容,
⑵能按故事发展顺序将这个故事,讲得完整、清晰。
⑶能在听故事中积累下列词语:好吃懒做、担忧、沉甸甸、勤劳、幸福
⑷懂得幸福生活要靠勤劳去创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㈠、揭题,提出学习目标
今天,老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同学们可以边听边看图、边记,听清故事,记住故事,然后把故事有头有尾地讲出来,这个故事的题目叫《聪明的农夫》。
(板书课题)
㈡、初听故事,了解大意。
第一遍听故事录音,听前提出要求:仔细听,听清楚故事里有哪些人?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听后讨论以上问题)
㈢、再听故事,分段练说
①听说第一幅图意。
a、屏幕出示第一幅图,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故事录音片段,可以在图下记几个词语,帮助记忆。
b、听后回答:故事的开头是怎样讲的?农夫临死前怎么说?
②听说第二幅图意。
屏幕出示第二幅图,
a、听故事片段,聪明的农夫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让他的孩子学种地?在图下记几个词语,帮助记忆。
b、听后回答:儿子们怎么做?
③屏幕出示第三幅图,听故事,事情的结果怎么样?农夫的目的达到了吗?在图下记几个词语,帮助记忆。
㈣、听故事,跟着录音讲故事。
㈤、指导讲故事。
①第一、二自然段,故事的开头。
讲出农夫的担忧,讲出农夫临死的嘱咐。
②第三自然段,故事的发展。
农夫的儿子们深挖土地,寻找财宝,可是找不到,他们怎么想?思考:他们找到财宝了吗?农夫的目的达到了没有?
③第五自然段,故事的结尾。
农夫的儿子们忽然明白了,父亲的财宝不在地下,而在他们的手上。
㈥、按事情发展顺序讲这个故事。
优生先示范,再评议,然后同桌互相练讲,最后指名数。
(注意细听学生口中的语病,能及时指出纠正,注意听学生讲述时前后是否连贯。
)
㈦、理解故事,指导行为。
①农夫的聪明表现在哪里?
②农夫为什么用这个办法让孩子们种地?
③你有财宝吗?你的财宝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