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的症状及治疗简介

合集下载

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概述精神疾病是指在个体身体以及生理方面无明显异常的情况下,精神功能出现紊乱的情况,就是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常见的有抑郁症、焦虑症、躁郁症等。

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进一步阐述。

诊断精神疾病的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据症状和体征等方面来进行判断。

具体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症状检查---根据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来判断是否为精神疾病,如无端的悲伤、恐惧、痛苦感,思维障碍,扰乱心情,兴趣消失,睡眠不正常等。

2.心理评估--通过心理测试、访谈等方法来对患者进行评估,可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影响因素以及患者的个性特征等信息,基于这些信息进行精神疾病的诊断。

3.脑功能影像学评估--如MRI检查,可以有助于受试者脑功能紊乱的分析。

治疗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1.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疗法、心理动力疗法、艺术疗法等,可以帮助患者理解和化解各种负面情绪以及病态思维模式,并帮助恢复正常的社会交往和心理状态。

2.药物治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是治疗精神疾病的一种主要方法,主要包括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焦虑药物、安眠药等,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心理特征合理选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3.肢体治疗---肢体治疗包括电击治疗、脉冲磁场治疗、跑步疗法、瑜伽等一些方法,它们可以穿越药物治疗的不足,促进身体的健康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1.早期干预---精神疾病的早期干预非常重要,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情绪,减缓病情的发展速度,提高治疗效果。

2.坚持治疗---精神疾病的治疗需要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要盲目停止治疗,治疗期间要坚持规律的检查以及药物治疗等措施。

3.改变生活方式---精神疾病治疗也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在生活方式上有很多注意事项,如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刺激等。

结语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用,治疗过程要有耐心和信心。

如何识别并防治精神分裂症

如何识别并防治精神分裂症

如何识别并防治精神分裂症简介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出现思维混乱、幻觉、妄想等症状。

本文将介绍精神分裂症的识别方法和预防治疗措施,帮助个人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精神疾病。

一、常见症状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较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思维紊乱:患者的思维逻辑混乱,常常表现为语言不连贯、话题转换快等。

幻觉:患者会出现听觉、视觉或其他感官上的幻觉,无法与现实相互协调。

妄想:患者产生不符合事实的妄想,如被害妄想、被迫性妄想等。

情感淡漠:患者对周围环境和人际关系缺乏兴趣与反应。

社交障碍:患者表现出退缩、自我封闭的行为,无法与他人良好交流。

二、识别方法为了更好地识别精神分裂症,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观察行为变化:注意观察个体的言行举止是否有异常,是否出现上述常见症状。

感知情感状态:关注其情绪变化,是否呈现冷漠、退缩等异常情感反应。

倾听言语内容:听取患者所说话语的连贯性和合理性,并判断其中是否含有幻觉或妄想成分。

寻求专业帮助:如发现异常迹象,及时寻求心理专家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进行全面评估。

三、防治措施针对精神分裂症,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方法: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按时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如抗精神病药和抑郁药等,以控制相关症状。

心理治疗: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社交技巧训练等心理干预手段,帮助患者重建正常思维模式和日常功能。

家庭支持:家人朋友也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理解和支持,协助其建立稳定环境和情感支持体系。

社会康复: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提高自尊心和社交能力。

同时提供相应的职业培训和康复资源。

四、预防注意事项除了及时识别和治疗精神分裂症外,还需注意以下预防措施: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培养公众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和关注。

减少心理压力:积极应对生活及工作中的压力源,加强自我调节能力。

维持良好睡眠质量: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并保持规律作息习惯。

适度锻炼身体:进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和保持身心健康。

心理医学课件: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心理医学课件: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精神疾病的预防措施
促进心理健康
定期参加锻炼、保持社交活跃、 培养正向情绪。
减少压力
学习管理压力的方法,如放松 技巧和时间管理。
寻求支持
与亲朋好友保持良好关系,寻 求专业心理咨询。
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冥想
冥想有助于降低压力、提高专注 力和促进内心平静。
锻炼
经常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和心理 健康。
社交支持
3
社区支持
提供社区心理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支持和康复机会。
药物治疗的常见误区和注意事项
误区1 :依赖药物
药物治疗不应成为唯一手段,而是与其他 治疗方法结合使用。
注意事项:副作用
药物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应在医生的指 导下使用。
注意事项:坚持用药
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并定期复诊。
心理治疗的种类和方法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丰富自己 的生活。
自我关爱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如良好 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
精神病院和社区心理医疗服务的配合
1
精神病院
提供短期和紧急治疗,确保患者的安全。
2
社区心理医疗服务
提供长期支持和康复机会,使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1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思维 和行为模式。
2 心理动力治疗
通过探索患者内心的冲突 和深层意识,促进个人成 长和康复。
3 家庭治疗
引导患者和家庭成员解决 相互关系问题,共同促进 康复。
精神疾病的患者如何减轻负担和改善生活 质量
寻求支持
与他人交流,分享感受和困惑, 寻求专业帮助。
参与社区活动
与亲友建立良好关系,分享快乐 和困难。
个体因素与精神疾病的发生

2024版精神疾病PPT课件

2024版精神疾病PPT课件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结合策略
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
01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来自辅以心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02
针对轻度或特定类型的精神疾病,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
治疗。
同步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03
在治疗过程中,同时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发挥两者的协
同作用。
家属参与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治疗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放松训练 等。
睡眠障碍
类型
失眠、嗜睡、睡眠呼吸暂停、 异态睡眠等。
治疗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改善睡 眠环境等。
定义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质或时 序的异常,或睡眠中出现异常 行为。
原因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 素、药物因素等。
预防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刺激性物 质、调整心态等。
03
用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等心境障碍,可稳定 患者情绪,减少情绪波动。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和用药指 导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 改用药方式。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使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药物之间的 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观察病情变化
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 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
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
确定精神疾病高危人群,如青少年、 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
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心理干预和 跟踪管理。
制定高危人群筛查标准和流程,定期 进行心理评估。
建立高危人群心理健康档案,加强信 息管理和数据分析。
公众对精神疾病认知提升
加强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和理解,减少歧视和排斥。 开展精神健康公益活动,提高公众参与度。

心理疾病的症状与治疗

心理疾病的症状与治疗

心理疾病的症状与治疗心理疾病是人类面临的一种常见问题,其症状各异,且需要适当的治疗措施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症状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焦虑、紧张、恐惧以及身体不适感。

治疗焦虑症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它们可以帮助减轻患者的症状。

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咨询是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改变患者的不良思维和行为模式来减轻焦虑症状。

二、抑郁症抑郁症是另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快感、自卑、疲劳以及睡眠和食欲改变等。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激活药物,它们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和心理动力治疗等都是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辅导来帮助其改变不良的心理状态。

三、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是一种特定的焦虑症,其主要症状是对社交场合持有过度的担忧和恐惧,导致患者回避社交活动。

社交恐惧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种方法。

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减轻患者的症状。

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和曝光疗法是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改变患者对社交场合的认知和逐步暴露于社交环境中来减轻恐惧感。

四、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心理疾病,其主要症状是强烈的思维和行为上的强迫感。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常见的强迫症治疗方法。

药物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它们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

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和曝光与阻断疗法是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帮助患者意识到强迫行为的无效性和提供曝光和阻断训练来缓解症状。

五、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思维杂乱以及情感和社交功能受损等。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

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

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

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及治疗方法心理疾病是指对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的一类疾病。

它们可以显著地降低个体的生活质量,并对社会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涵盖了广泛的范围,而其治疗方法则需要综合考虑患者个体的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本文将讨论一些常见的心理疾病症状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表现出持续和过度的担忧或紧张情绪。

焦虑症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心慌、呼吸急促、失眠、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

治疗焦虑症的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焦虑药物和抗抑郁药物,它们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并提高情绪稳定性。

此外,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治疗也是常用的心理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调整思维方式和学会应对焦虑的技巧,有助于减轻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二、抑郁症抑郁症是另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表现出长期的低落情绪和兴趣丧失。

抑郁症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情绪低落、失眠或过度睡眠、食欲改变、自我否定等。

治疗抑郁症的方法也有药物治疗和心理疗法两方面。

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情绪平衡,而心理治疗包括心理动力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等,可以帮助患者解决内心的矛盾与压力,从而缓解症状并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三、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患者表现出现实世界与内心幻想的错觉。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幻听、妄想、思维杂乱、社交退缩等。

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方法通常是药物治疗和心理康复训练。

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减轻或消除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但同时也存在部分患者对药物的不适应或药物副作用的问题。

因此,心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心理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学习日常生活技能,提高社交和自理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四、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心理疾病。

患者表现出频繁的重复行为和不合理的强迫观念。

强迫症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反复洗手、检查、计数等强迫行为以及强迫性思维的困扰。

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在现代社会中,心理障碍已成为了一种常见病症。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自己的精神状态,并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

本文将从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述。

一、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

病人常常出现因担心和恐惧而引起的心理和身体不适,如头痛、腹泻、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的焦虑症可导致社交障碍和强迫症等进一步的心理问题。

治疗方法:1.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思维方式和情感反应,树立积极正面的心态。

2.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等,适度的用药可帮助控制症状较为缓和。

3.物理治疗:如心理治疗、运动疗法等。

二、抑郁症抑郁症又称心境障碍,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一种心理障碍,患者一般情绪低落、消极、自卑,常常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无助。

严重的抑郁症可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抑制抑郁症状的同时,改善患者的正面情绪。

2.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重建积极的人生态度。

3.物理治疗:如电疗法、放射疗法等。

三、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俗称为躁郁症或者是双相情感障碍,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的情绪波动,既可表现为极度快乐欢愉,也可能转换成严重的抑郁状态。

患者的有效治疗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和耐心。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包括抗抑郁药、锂盐等。

2.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

3.社会支持:家庭、朋友对病人的支持与理解。

四、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大的心理疾病,患病者通常呈现出现实感觉干扰,妄想观念和幻觉等人格分裂表现。

其病因是由于身体内环境改变,引起了大脑中神经信息传递的错乱。

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通常采用抗精神病药。

2.电疗:通过通过大脑电刺激来达到减轻精神疾病的目的。

3.心理治疗: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患者进行思维修正和人格的调适。

五、创伤相关障碍创伤相关障碍(PTSD)通常由于遭受暴力、战争、恐怖袭击等极端暴力事件以及性虐待等创伤性事件,而导致的极度愤怒、恐惧、无助等情绪反应。

心理疾病的常见类型与症状

心理疾病的常见类型与症状

心理疾病的常见类型与症状心理疾病是指在个体的心理过程、情绪状态以及行为表现上出现异常的一类疾病。

心理疾病的发生与个体的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相关。

本文将介绍心理疾病的常见类型与症状,并探讨其对个体以及社会的影响。

一、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或反复出现的抑郁情绪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

患者常感到无望、无助,失去兴趣与快乐感,丧失自信,并出现食欲减退、睡眠问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有时候,抑郁症也可能导致患者有自杀的念头。

抑郁症对个人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负担。

二、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以持续或反复出现的焦虑情绪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

患者常常感到紧张、不安,伴随着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身体症状。

焦虑症可能导致患者避开一些平常生活中的事物或场景,如公共场所或社交活动,并严重影响其社交功能。

三、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

患者常常困扰于无意义的念头和反复出现的行为,如反复洗手、检查等。

这些强迫的念头和行为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痛苦,甚至影响到参与日常活动的能力。

四、恐慌症恐慌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恐慌发作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

患者在发作时常常出现突然而强烈的焦虑和恐惧感,伴随着心悸、出汗、呼吸困难等身体症状。

恐慌症的发作不易控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五、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思维和情感功能的严重紊乱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

患者常常出现妄想、幻觉、语言和情绪表达的混乱等症状。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交流和社交能力,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六、进食障碍进食障碍是一类以饮食行为异常为主要特征的心理疾病,包括厌食症和暴食症。

厌食症患者常常对自己的体重和外貌有过度的担忧,限制进食并出现明显体重下降。

暴食症患者则常常出现暴饮暴食的行为,感到失控,并随之产生自我厌恶的情绪。

总结:心理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疾病,常见类型包括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慌症、精神分裂症以及进食障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年内,54%的患者病情复发 – 2年内,75%的患者病情复发
• 而坚持维持治疗的患者仅有17%病情复发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与社区治疗
2021/4/12
23
推荐影视
• 《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
– 环球公司(Universal Pictures, USA) – 2001年 – 主演:
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精神分裂症典型病例 2
佟某,男,29岁,19岁进父亲所在的工厂当工人, 生性内向腼腆,胆小。25岁后因无女友,屡次要求父 母介绍对象。前后见过17位姑娘。最初约会时,患者 很注重自己的仪表,并事先买好不少小吃。后患者只 穿工作服会客,见面时低头看地,不发一言。同时工 作能力逐渐下降,从较有技术的钳工调至车工、保洁 员、门卫,最后病休在家。入院检查时患者多低头呆 坐,对大多数问话无反应,偶尔以点头、摇头表达意 见。在病房内多独处一隅,基本不与他人交往。
• 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症状,如心悸( 92.3%),有剧烈的心跳、心慌、呼吸困 难(84.6%)、胸闷、胸痛、四肢发麻, 甚至不能控制的发抖、出汗。
精神分裂症症状及特点
阳性症状
妄想 幻觉 言语混乱 紧张症
认知缺陷
注意障碍 学习记忆障碍 执行功能障碍 (能如力, 抽减象弱思) 维 自知力障碍
社交/职业功能障碍 工作
人际关系 自我照顾
共病
物质依赖 躯体疾病
阴性症状
情感淡漠 言语贫乏 意志缺乏 快感缺失 社会退缩
心境症状
抑郁 焦虑 强迫 自杀 躁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精神分裂症症状 1、幻觉
言语性幻听
• 命令性幻听:命令患者执行指令。例:医生问:“你叫什么 名字?”声音命令:“别说出你的真名!”患者就随口编了 个假名。
• 评论性幻听:评价患者当时的思维或行为,或议论患者的人 品。例:40岁女患者出门买菜,声音:“大破鞋又出门了”。 患者十分气愤,掉头回家。声音:“装洋蒜”。于是,患者 与之争吵对骂。
• 争论性幻听:两个以上的声音在争论患者的思维和行为。
精神分裂症症状 2、妄想
妄想: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 念,错误的判断和推理。
坚信不移(在发病早期及恢复期并非如此) 切身利益、个人需要和安全相关 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见的妄想有关系妄想、被害妄想、
嫉妒妄想、钟情妄想、非血统妄想、夸大妄想等等
诊断:精神分裂症,单纯型
精神分裂症 定义

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1、不是一种疾病 2、
病因不明,目前无法根治,只能对症治疗)

多起病于青壮年(16~35岁占81%,45岁后首次发
病者要谨慎诊断)

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
神活动的不协调(临床表现与总的特征)

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需要排除器质
焦虑症
• 焦虑症(anxiety),以广泛和持续性 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 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 与运动不安,其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 实情况很不相称
•临床上分为广泛性焦虑症(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 和惊恐发作(panic attack)。
精神分裂症症状 3、紧张综合征
紧张性木僵-空气枕头
精神分裂症症状 4、自知力
• 自知力(insight):指患者对自身精神疾病的认 识和判断能力
• 自知力缺乏是重性精神病特有的表现 • 临床上常将有无自知力及自知力恢复的程度作
为判定病情轻重和疾病好转程度的指标 • 急性发病期97%精神分裂症患者丧失自知力,
– 导演:
• 米洛斯·福曼(Milos forman)
抑郁症
( Depression )
香港影星 张国荣 患抑郁症
自杀
抑郁症流行病学
一般人群 慢性疾病 住院病人 老年住院病人 癌症门诊病人 癌症住院病人 脑中风 心肌梗塞 帕金森病
5.8% 9.4%
0%
10%
20%
33%
36%
33%
42%
47%
– 导演:
• 罗曼·波兰斯基(Roman Polanski)
推荐影视
• 飞越疯人院(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 1975年 – 主演:
• 杰克·尼科尔森(Jack Nicholson) • 路易丝·弗莱彻(Louise Fletcher) • 威廉·雷德菲尔德(William Redfield)
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性欲减退
抑郁患者反复想死或自杀
• 抑郁症自杀占全部自 杀人数45%~65%
• 2/3的抑郁症患者有 自杀意念
• 15%的抑郁病人最终 自杀身亡。
2021/4/12
Low recognition of depression in primary care in Shanghai
精神分裂症典型病例 1
李某,男,42岁,一年前因生意失败,回北京借居在 父母家。入院半年前的一个深夜,患者发现对面楼里有灯 光照到自己的房间。此后渐渐发现街坊邻里常常“话里有 话”,内容多涉及患者的隐私,开始怀疑自己的房间被人 录音、摄像。入院前三个月,患者听到脑子里有一个自称 “国家安全部少校”的人同自己讲话,声称他已成为“全 国一号嫌犯”,正在对他实施全面监控。后又出现一个自 称是“老书记”的女声为患者辩解,说患者是一个好同志。 “少校”与“书记”在许多方面都发表针锋相对的意见, 令患者不胜其烦。入院前半个月,患者多次走访各个政府 部门,要求“澄清事实”、“洗脱罪名”,并计划给世界 各大报章写信,申述自己“受人迫害”的经过。
• 3.运动症状:与肌紧张有关。有紧张性头痛,常表现为顶、枕 区的紧压感,肌肉紧张痛和强直,特别在背部和肩部;易疲乏 ,睡眠障碍,常表现为不易入睡,入睡后易醒,常诉有噩梦、 夜惊,醒后很恐惧,不知为何害怕。
• (二)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症。
• 典型的表现是,患者正在进行日常活动, 如看书、散步、开会时,突然出现强烈的 恐惧感,伴濒死感、失控感,这种紧张心 情使患者难以忍受,常常大声呼救。
• 药物治疗:
– 目前应用最广泛。
• 电休克治疗:
– 难治疗性抑郁仍用.
• 加强监护、防止自杀。
40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推荐疗程
• 首次抑郁发作, 维持治疗为6-8个月 • 有两次以上的复发,至少治疗2-3年
• 多次复发者主张长期治疗 • 抑郁症治疗要注意足疗程,足剂量
《抑郁障碍防治指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7年6月第一版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目前认为最适宜的长期治疗应该是联合治疗, 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康复治疗
• 药物疗法:典型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 电休克治疗(ECT及NECT) • 其它辅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康复治疗等)
精神分裂症的完整治疗
完全控制症状 、 全面恢复功能
控制行为 解除阳性症状 改善阴性症状 预防复发
拒绝就医及治疗(强制就医及治疗 我国无相关 法律保护医护人员)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国际常用的临床诊断标准
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DSM-IV(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
国内通用的临床诊断标准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五种可能的结局
• 完全持久地恢复正常 • 多次复发但缓解期基本正常 • 部分缓解,生活自理 • 维持慢性状态 • 完全步入衰退
第一代抗抑郁药
•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
– 药 物:丙咪嗪/阿米替林/多虑平(盐酸多塞平)/马 普替林
– 疗 效:确切。 – 副反应:多50%,口干、视力模糊、心动过速、便秘
、尿潴留、记忆功能障碍、体位性低血压、头昏、锥 体外系症状(震颤共济失调)、内分泌改变
•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现很少应用
• 典型病例诊断较容易,但隐匿性抑郁症容易误诊、漏诊 • 仅21.0%的抑郁症患者被识别,上海地区的抑郁症识别率
仅为6.2 %,治疗率为3.5 %。 • 95%到非精神科医生处就诊
35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
• 睡眠障碍
98%
• 疲乏
83%
• 咽喉和胸部紧缩感 75%
• 食欲障碍
71%
• 便秘
67%
• 体重减轻
如:激惹 攻击
(1—6 天)
幻觉、妄想、 敌意
(7—30 天)
改善认知功能、 情绪和抑郁症状
(2—6 月)
辅助心理治疗 及社会支持
6 月—
消除症状
恢复健康
回归社会
此表来自:Gerald Maguire, MD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2 APA
维持治疗的理由
• 维持治疗期自行停药
性疾病)

病程多迁延(慢性病程,终身性疾病,高自杀率、
高致残率)
精神分裂症 流行病学
终身患病率: 全球3.8~8.4‰,美国13‰(WHO),我国为1% 年龄:16~35岁占81% ,又以21~25岁为最高峰 性别:男<女 男女之比为1:1.6~1.8 季节: 春季(五行属木)为发病及复发最高季节,秋末也有小高峰。 治疗现状:2/3患者需住院,仅1/3左右患者接受正规治疗 (经济困难
常见精神、心理 疾病的症状及治
疗简介
心理卫生康复中心 曾干
介绍5种常见疾病
1、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p) 2、抑郁症(Depression) 3、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s) 4、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