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制作小磁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15. 制作小磁针-冀人版
《15 制作小磁针》教案
第1课时磁极的相互作用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 能描述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作用规律。
(二)科学探究目标
1. 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现象中,对磁极相互作用规律进行合理的猜测。
2. 能根据猜测设计实验,验证两块磁铁的相互作用规律。
3. 能对实验现象进行分类比较,归纳总结出磁极相互作用规律。
(三)科学态度目标
1. 能对问题产生合理的猜测,并意识到需要设计实验去验证。
2. 能意识到反复实验的重要性。
3. 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分工合作。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STSE)
1. 能判断未知磁铁的磁极。
2. 能了解生活中“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
3. 能利用磁极相互作用规律进行创造设计。
二、教学重点
1.设计实验,验证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
2.掌握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时的相互作用规律。
三、教学难点
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磁极作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准备
1. 学生用:
每组(2人):磁力小车1对,实验报告1份,布袋子一个;共16套。
2. 教师用:
反重力陀螺1套,条形磁铁1对,蹄形磁铁1对,环形磁铁1对,未标明极性磁棒1根,摔断的N极磁铁一个。
3. 板书贴:
“磁极的相互作用”1个,“磁力小车(S-N)”4个,“磁力小车(N-S)”4个,“相互排斥”2个,“相互吸引”2个,“同极相斥”1个,“异极相吸”1个。
五、教学过程。
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制作小磁针》教案
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制作小磁针》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2.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能将自己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告诉别人;同时,能学习别人的方法。
2.能说出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教学难点了解磁铁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
课前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玩具小汽车、缝衣针、大头针、曲别针、指南针。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你能使缝衣针吸起曲别针吗?学生回答。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制作小磁针。
(出示板题)二、新课学习(一)活动一:磁极的相互作用。
1.把两个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2.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猜测。
3.用实验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解释。
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小汽车上,多次变换磁极相对的方向,看看发生什么现象?(1)每四人一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2)本活动以“把两个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问题导入。
引导学生用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并对发生的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然后启发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图的提示,动手实验,做一次初步验证,再引导学生多次变换相对的磁极,并用自己想出的其他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3)提示学生,随时做好记录,把自己的结论填写在记录中。
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在全班进行交流。
(4)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加深学生对磁极相互作用及指南针原理的理解。
学生实验得出解释。
4.全班交流实验结果。
5.得出结论。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当两个磁极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6.组织学习“科学在线”。
《制作小磁针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制作小磁针》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小磁针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实验器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磁性的基本原理。
通过制作小磁针,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感受磁性的奥秘,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设计目标:1.了解磁性的基本原理;2.学会制作小磁针,并掌握其应用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三、设计内容:1.简要介绍磁性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磁场的观点;2.详细介绍制作小磁针的步骤和材料准备;3.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小磁针的表现,并记录实验结果;4.讨论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
四、设计步骤:1.介绍磁性的基本原理:起首,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实例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磁性的观点,让他们明白磁场是由磁铁产生的,并能够影响周围的物体。
2.制作小磁针的步骤和材料准备:(1)准备材料:铁钉、磁铁、纸片、胶水;(2)将铁钉放在磁铁的一端,用磁铁搅动铁钉,使其成为一个小磁针;(3)将小磁针粘贴在纸片上,制作成一个小磁针仪器。
3.实验操作和观察:(1)将小磁针放在桌面上,观察其指向;(2)用另一只磁铁靠拢小磁针,观察小磁针的指向变化;(3)用不同极性的磁铁接触小磁针,观察其指向变化。
4.讨论和总结:在实验结束后,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实验现象,引导他们总结实验结论,明白小磁针受磁场影响的原理。
五、实验效果评判:1.学生能够理解磁性的基本原理;2.学生能够熟练制作小磁针,并掌握其应用方法;3.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4.学生能够通过讨论和总结,得出实验结论,加深对磁性原理的理解。
六、延伸拓展:1.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其他实验,探究磁性的更多奥秘;2.可以邀请专家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磁性原理的理解;3.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磁性实验比赛,激发其进修兴趣。
七、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磁性的基本原理,还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磁性的认识,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制作小磁针第一课时教案
科学课 15《制作小磁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5课第一课时《制作小磁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2、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过程与方法:1、学会有计划地做实验(玩中学),能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出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二者相互作用的规律。
2、能借助“科学在线”和课件,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有计划、有步骤进行实验的严谨态度。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奋发向上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教学难点】能借助“科学在线”和课件,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教学准备】1、小组准备:两块标有1号和2号的磁铁,玩具小车,小组实验记录表等;2、教师实验准备:分组演示材料,课件,磁性较强的条形磁铁等;【教法】激趣指导法。
【学法】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1、导入同学喜欢上网吗?老师也喜欢,不久前老师在网上看到关于我国交通事故的一些数据,下面给同学们介绍一下:2014年上半年某区发生交通事故4862起,有9528人死亡,11万人受伤,损失5.9亿元,这些数据叫我们震惊,现在交通事故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无形杀手危害我们的生命,两车对头相撞和追尾的现象时有发生,同学们想一下如何减少。
(讨论)2、学生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依据学生的发言适当评价,看学生有没有说出磁铁能避免两车接触到一起的这个方法,如果有教师在表扬的同时问大家愿意一起用这个方法研究吗,然后引入课题;如果学生没有说出上面方法教通过由学生喜欢的上网事例导入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直接引出课题,板书。
3、老师给每组同学带来了两辆带条形磁铁的小汽车,下面请同学们分组想办法让小车动起来。
(三下)科学PPT课件15制作小磁针 冀教版 (8张)
极。
方法一:悬挂法。
方法二:同极相斥、 异极相吸法。
1.银色修饰了同一个对象,同时五句 话也表 达了一 个共同 的主题,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显 示了生 命本生 的一种 张力。 在西方 社会中 ,银色 有其代 表的含 义,即 银色是 纯洁、 博爱、 美德和 富裕的 象征。
2.生命和死亡全不相容,我们是为着 生的, 或者是 为着死 的,非 此即彼 ,在本 质上不 可兼得 ;同时 ,他也 肯定了 生命的 价值, 春天必 然会来 临,谁 也无法 阻挡生 命的冲 动,无 法阻挡 我们对 于新生 命、新 世界的 渴望与 追求
3.散文阅读中,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 树立几 种意识 :首先 是整体 意识, 要尽可 能地细 读全文 ,充分 感知全 文,了 解文本 的内容 和情感 基调, 把握文 章主旨 ;其次 是题干 意识, 要明确 题目问 的是什 么,是 怎么问 的,也 即命题 指向哪 里
4.有人把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归纳为 八句话 :先读 原文晓 大意, 再审题 目作标 记,文 题对照 定范围 ,抓住 关键再 提取, 提取之 后需整 合,经 过验证 再确立 ,语言 转换不 可少, 答案简 洁又明 晰。
5.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不断地追 求却始 终实现 不了, 所以只 能不断 地往前 走,永 远在路 上流浪 ,永远 处于一 种寻觅 的过程 之中。 所以, 从这个 角度来 讲人始 终都是 在路上
第15课
材 料:缝衣针
动
磁铁
手
曲别针
自
制 方 法: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
小
用磁铁慢慢从缝衣针的一端划向另一端, 至少划20次。
磁
针 注 意:沿一个方向摩擦 ,增强磁性。
《制作小磁针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制作小磁针》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了解磁性材料的特性,掌握小磁针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认识。
二、教学内容:1. 磁性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2. 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和原理。
3. 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械:磁性材料、针、砂纸、磁铁等。
2. 实验环境:实验室或教室。
3. 实验指导书:包括实验内容、步骤、注意事项和实验报告要求。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磁性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2. 实验操作:详细讲解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和原理,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实验观察:让学生观察小磁针的磁性表现,引导他们分析实验结果。
4. 实验总结:让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改进意见。
5.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五、教学评判:1. 实验报告评分: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内容、逻辑性和表达能力评分。
2. 实验操作评判: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评判。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实验的反馈意见,不息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延伸:1. 扩展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探究磁性材料的特性和应用,开展更多有趣的实验。
2. 学科交叉:将小磁针的制作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结合起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 实践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可以进修到磁性材料的特性和应用,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这个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个实验中收获知识,感受科学的魅力!。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15制作小磁针》word教案(2)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磁制作小磁针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2.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能将自己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告诉别人;同时,能学习别人的方法。
2.能说出反复实验的重要性。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四)STSE目标:能设法将缝衣针制作成小磁针。
二、教具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玩具小汽车、缝衣针、大头针、曲别针、指南针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知识点课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磁极的相互作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制作小磁针一、教学引入你能使缝衣针吸起曲别针吗?二、活动一:磁极的相互作用1.把两个磁铁的两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2.讨论: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3.用实验进一步证明自己的学生回答学生猜测学生实验得出解释符合探究学习的规律解释。
把两个条形磁铁分别放在两个玩具小汽车上,多次变换磁极相对的方向,看看发生什么现象?4.全班交流实验结果5.得出结论学生进一步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当两个磁极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通过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学会自制小磁针制作小磁针6.组织学习“科学在线”。
三、活动二:自制小磁针1.实验用具准备:缝衣针.具有较强磁力的磁铁.曲别针。
(注意还可以选其他材料,用同样的方法制作不同的小磁针。
磁铁不要来回磨擦,应始终按一定的方向磨擦。
)2.提示:把缝衣针放在桌面上,用磁力较强的磁铁慢慢从缝衣针的一端划向另一端,至少划20次。
(注意小别扎手!)3.试一试,自己制作的小磁针能吸引曲别针吗?能用几种方法找出小磁针的N极和S极?4.讨论:把自己使用的方法与同学交流,比比谁的方法又快又准。
科学三年级下冀教版5.15《制作小磁针》说课课件
这一节课的探究活动,主要是指导学生认 识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认识 磁极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 教学中要让学生利用“悬吊法、漂浮法、支撑 法、车载法”等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出 磁铁的性质。
第一第一页页,,共共2233页页。。
2、学生情况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 丰富、思维活跃,所以本课教学 的教学设计力图使探究活动生动、 有趣、有悬念,以此来引发学生 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
第十第十七七页页,,共共223页3页。 。
⑶实验验证: ③、当学生初次实验成功时教师应 及时赞赏他们,并鼓励他们再寻找其 它的实验方法。
第十八页,共23页。
⑶实验验证: ④、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协调一致, 同时做好实验记录。
第十九页,共23页。
⑷交流讨论: 各小组的验证活动都已完成之
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他们 的实验验证方法及结论。全班取得 一致意见(有意见不同的可以再次 共同实验),最终明确“磁铁同极 相斥,异极相吸”这个结论。
⑵提出猜想或假设: ⑶、通过师生的交流,从而归
纳出“相同的磁极相互排斥,不同 的磁极相互吸引。”这个假设,为 下一步探究定好主题和方向。
第十第十五五页页,,共共223页3页。 。
⑶实验验证: ①、给学生提供多种实验器材。
第十六页,共23页。
⑶实验验证:
②、在学生拿到这些器材时,教 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器材的特点, 从而选择合适的器材为自己的实 验方案服务。
主探究磁极的相互作用,整个探究活 动由“发现--猜测(或假设)--实验
验证--交流讨论”等环节组成,
第十第十一一页页,,共共223页3页。 。
⑴发现问题:
向学生提供了多种磁铁,让学 生直接进入探索过程——玩磁铁, 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一 种是两极相互“靠拢”也就是吸引; 另一种就是两极相互“分开”即排 斥。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5课制作小磁针教案冀教版
15、制作小磁针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试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相互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2.能设计试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规律的假设。
二、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目标1.能将自己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告知别人;同时,能学习别人的方法。
2.能说出反复试验的重要性。
三、科学学问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能用自己的话说明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四、其它目标;能设法将缝衣针制作成小磁针五、课时支配:本课共需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导人部分和活动1,其次课时完成活动2。
六、课前打算: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玩具小车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将全班学生按二至4人分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2.本活动以“把两个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问题导人。
引导学生用试验证明自己的假设,并对发生的现象做出自己的说明。
然后启发学生依据教材中的试验图的提示,动手试验,做一次初步验证,再引导学生多次变换相对的磁极,并用自己想出的其他方法进行试验验证。
3.老师应当提示学生,随时做好记录,把自己的结论填写在记录表中。
4.活动结束后,老师要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在全班进行沟通。
5、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加深学生对磁极相互作用及指南针原理的理解。
其次课时活动目标1.能仿照教材中的方法制作小磁针。
2.能用已有的学问,检验自己制作的小磁针,哪端是南极,哪端是北极。
3.能与其他同学沟通自己制作和测量小磁针南、北极的方法。
同时,能学习别人的好方法。
4.能说明磁铁在地球上可以指南北的道理。
课前打算:缝衣针、条形磁铁、大头针、曲别针、指南针。
教学过程:1.将全班按2至3人分组,活动时间为20分钟。
2.起先制作活动前,可以由学生猜想磁铁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导出课题;也可以用“缝衣针可以变成小磁针吗?”这个问题导入;还可以用生活中钉子被磁化的事例导人。
3.指导学生认清所需材料和教材中的提示,学生活动起先前,老师要详细指导或演示操作方法。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15制作小磁针》word教案(4)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课方案第五单元磁制作小磁针一、教课目的:1.能从两块磁铁互相作用的实验现象中,概括出对于磁极互相吸引和排挤的规律的假定;能设计实考证明对于两块磁铁的磁极凑近时,互相吸引和排挤规律的假定。
2.愿意将自己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告诉他人;同时,能学习他人的方法;能说出频频实验的重要性。
二、重难点:1.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两块磁铁互相凑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能用自己的话解说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3.能想法将缝衣针制成小磁针。
三、资料准备:1.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玩具小汽车,缝衣针,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等。
2.课时安排:用 2 课时达成。
第一课时达成活动1;第二课时达成活动2。
四、教课过程:(一)磁铁的互相作用活动目标:1.能从两块磁铁的磁极互相作用的实验现象中,概括出对于磁极互相吸引和排挤的规律的假定。
2.能设计实验考证对于两块磁铁的磁极凑近时,互相吸引和排挤规律的假定。
3.能从实验结果中剖析两块磁铁互相凑近时,两者互相作用的规律。
4.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实行过程:1.每四人一组,活动时间为15 分钟。
2.本活动以“把两个磁铁的磁极互相凑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问题导入。
指引学生用实考证明自己的假定,并对发生的现象做出自己的解说。
而后启迪学生依据教材中的实验图的提示,着手实验,做一次初步考证,再指引学生多次变换相对的磁极,并用自己想出的其余方法进行实验考证。
3.提示学生,随时做好记录,把自己的结论填写在记录中。
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报告,在全班进行沟通。
4.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加深学生对磁极互相作用及指南针原理的理解。
(二)自制小磁针活动目标:1.能依据教材中的方法制作小磁针。
2.能用已有的知识,查验自己制作小磁针,哪端是南极,哪端是北极。
3.能与其余同学沟通自己制作和丈量小磁针南、北极的方法。
同时,能学习他人的好方法。
4.能解说磁铁在地球上能够指南北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制作小磁针
》教案(1)第五单元磁
制作小磁针
一、教学目标:
1.能从两块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能设计实验证明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规律的假设。
2.愿意将自己制作小磁针的方法告诉别人;同时,能学习别人的方法;能说出反复实验的重要性。
二、重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2.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在地球上磁铁能指南北方向的原理。
3.能设法将缝衣针制成小磁针。
三、材料准备:
1.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玩具小汽车,缝衣针,曲别针,大头针,指南针等。
2.课时安排:用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
四、教学过程:
(一)磁铁的相互作用
活动目标:
1.能从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中,归纳出关于磁极相互吸引和排斥的规律的假设。
2.能设计实验验证关于两块磁铁的磁极靠近时,相互吸引和排斥规律的假设。
3.能从实验结果中分析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二者相互作用的规律。
4.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实施过程:
1.每四人一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2.本活动以“把两个磁铁的磁极相互靠近,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问题导入。
引导学生用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并对发生的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然后启发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图的提示,动手实验,做一次初步验证,再引导学生多次变换相对的磁极,并用自己想出的其他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3.提示学生,随时做好记录,把自己的结论填写在记录中。
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汇报,在全班进行交流。
4.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加深学生对磁极相互作用及指南针原理的理解。
(二)自制小磁针
活动目标:
1.能依照教材中的方法制作小磁针。
2.能用已有的知识,检验自己制作小磁针,哪端是南极,哪端是北极。
3.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制作和测量小磁针南、北极的方法。
同时,能学习别人的好方法。
4.能解释磁铁在地球上可以指南北的道理。
(三)拓展知识
能被磁铁吸引的材料称为磁性材料(如:铁、钴、镍和它们的合金)教学设计。
磁性材料(如:铁)教学设计中有许多细小的、分散的磁畴,当它们与永久磁铁接触旱灾些磁畴会朝同一方向,整齐聚集排列,从而使铁产生磁力,即被磁化。
磁场是磁铁的吸引力存在于磁铁周围的区域。
磁场是看不见的,当一块磁铁与另一块磁铁接触时,则能感觉到磁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