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的大师张元素
余生画佛也画荷 舍得人生自在痴——专访著名绘画艺术家张德全先生
16艺苑星空Art Space在书画圈里,提起“金陵画佛人”无人不知,即张德全大师也。
他还被人尊称为“佛爷”,为什么称为“佛爷”呢?原来,张德全先生善于画佛,尤喜弥勒佛,因为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弥勒佛会给人们带来快乐、幸福、好运、财富。
加之张先生年逾古稀,精神矍铄,须发霜染,有仙风道骨之神韵;眉目和善,谈吐风雅,承吴楚雅士之风,所以大家便尊称他为“佛爷”。
一、技法精湛,浑然天成张先生自幼酷爱美术,承于良好天赋,勤奋学习几十年,追崇八大山人、金陵画派傅抱石以及四大家画风。
作品以山水、人物为主,取境江南水乡,所作之画特色鲜明,不但继承、发扬了中国山水画勾勒、皴擦、点染的传统技法,而且将西画中色彩丰富的特色融为一体,使画面更加赏心悦目。
张德全先生擅长画写意画,不仅注重水墨之间的和谐关系,更注重画作的色彩、线条、布局,浓、淡、枯、实相得益彰。
因此,他的画作既有大面积的墨片、墨块,也有细节的线条勾勒,而余生画佛也画荷 舍得人生自在痴——专访著名绘画艺术家张德全先生其笔下的弥勒笑佛庄重而不失喜气,满脸笑容,极具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人物以绘佛家人物为主,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各类型画展并多次获奖,被多家博物馆收藏,深受国内外收藏家珍爱。
近几年来,张德全先生用心研究荷花画法,别出心裁,画风清秀,荷花精神灵气。
画中的荷花、嫩叶、水草等线条流畅灵动,对花瓣的瓣尖用浓墨轻轻一点便栩栩如生。
用浓墨画出水草和荷茎上的点刺,而画中面积较大的荷叶,其造型与墨色颇显傅抱石之神韵。
陈 勇17他的绘画作品画面构图饱满、层次分明,水墨酣畅淋漓,呈现出浑厚的意境。
荷杆乃画面梁柱,有的显现,有的隐匿于荷叶之间。
他以篆书笔法行画,格调遒劲有力。
荷叶残枝新芽交错,笔法老辣、野逸,荷花姿态各异,花苞则以勃勃的生命力居于画面中,以金线勾花瓣、赤金点花蕊、朱红染色,使得花瓣丰盈充实,再画几笔杂草于荷叶间,体现了草书的笔法韵味。
整幅作品艺术风格为狂野与富丽并存,独具一格。
张元素的著作
张元素的著作张元素(1085-1151),字晋卿,号千谷,唐代学者、尊称“元素”,被誉为“尚书之家”。
他曾就读於石室、昭义书院,受过完整的书院学习,后来在西归时器重,从事文学创作,为宋元文学发展和建立了基础。
张元素乃尚书主义的开拓者,他重申朱熹思想中“仁义礼智”和“尚书之家”的价值观念,强调以史和文学为根本,以著述为主要形式。
他的文章内容涵盖了科学、艺术、文学、政治、礼俗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体系。
一、张元素的文学著作张元素的文学著作可分为两大类:书报类和论著类。
书报类著作有《新论》、《浅诠》、《乱言》、《六言秦风》、《孟郊碑》、《片断》、《灯影等记》、《月夕》、《五断》、《孤石词》等。
论著类著作有《正宗正义》、《沧浪说》、《洞庭录》、《宋论》、《叙音杂著》、《瑞竹录》、《尚书诗话》等。
张元素的文学著作,既深刻阐释了儒家传统价值观,又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采取洞见卓绝的哲学思维,赋予诗歌、文论和治学等各种文字类型以新的理想和意义,为宋人文学创作的活跃运动,创造了非凡的艺术发展环境。
二、张元素的书疏张元素的书疏分为四大类:《沈穆微文》、《博学论》、《汇今传》和《传奇著》。
《沈穆微文》分为十六类,主要包括处世之道、政治理论、礼俗描述等,以及张元素所撰《素问》以及朱熹先生所撰《拾遗补阙》等文章。
《博学论》收录了张元素关于谈谈、议论、书论、诗话等的各种文章,一般都以谈谈或议论、治学的内容为主;《汇今传》内容是收集唐宋时期的历史写作、宗教思想等;《传奇著》则收录了张元素编写的传奇故事,以讲述当时社会生活和形势变化有关的故事。
三、张元素的主要思想张元素认为,文学是一种最深刻的思想形式,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创造新的表述形式,而且还要善于挖掘古今的文明精髓,探索发掘历史的新意。
另一方面,他提出,“有书读者得以常有所学,无书不可尽得以读书”,劳动才是最重要的,谦卑与实践才是最可贵的。
张元素的思想也受到当时四大家(朱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的强烈影响。
中国琉璃内画张:壶中岁月掌上乾坤
一人一品 | UnIqUE Artwork中国琉璃内画张:壶中岁月 掌上乾坤文/马景阳 程芃芃 魏茜茜COLORED GLAZE INNER PAINTING ZHANG OF CHINA: THE TIME IN BOTTLES, THE YEARS ON HANDS2016年7月,中国玻璃(琉璃)艺术大师张广忠荣鹰“中国琉璃内画张”。
一只鼻烟壶,一柄竹签笔,一颗清净心。
凝神之际,手随心动,细毫挥舞在壶内壁,反向运笔,正面显图。
所绘画面,线条仅发丝粗细,气韵生动、格调典雅。
可谓方寸之间,别有天地。
这便是神奇的内画艺术。
说到鲁派内画,不能不提张广忠。
在“内画张”艺术馆内,张广忠的作品在展台上一字排开,玲珑剔透。
人物、山水、花鸟、走兽,或清雅大气,或婉转悠扬,栩栩如生,将大千世界尽收掌上。
张广忠年近古稀,但谈锋甚健。
工作室里,几支画笔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张广忠自制的。
它的柄是极细的竹签,笔芯则是几缕狼毫或羊毫。
几只琉璃、水晶等不同材质的鼻烟壶放在桌上,这是通过专门工艺制成的内画瓶胎。
张广忠戴上眼镜,打开台灯,只见他托壶执笔,将勾笔伸进只有黄豆大小的鼻烟壶瓶口,在磨砂内壁上细细勾勒,心随境迁,神与物游。
“内画受空间限制大,稍不留意,前功尽弃,细微之处要凭意念,才能笔下生花。
”他正在完成的是一幅山水画,一丘一壑、一草一木,生机盎然,灵气尽现。
“内画考验人的眼力和心力。
欲得妙笔,需先得妙心,需要心无旁骛。
”画了50年,张广忠练就了一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清净之心。
“一旦出现错○内画鼻烟壶《山高水长》Inner-painted snuff bottle High Mountain & Long River误,难以修改,尤其是五官。
完成一件作品则需要一个月左右。
”张广忠深谙融天地灵性以修心的道理,面对广袤自然,总能将自我融入其中。
他爱好旅游,名山大川、小村小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作画时,他无拘无束地抒发着自己对花草树木的眷念。
书法鉴赏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书法鉴赏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用笔多用()是《草书蒲团》的特点。
()参考答案:侧锋2.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字体“瘦金体”的是下面哪一位?()参考答案:赵佶3.中国皇帝中最出色的书画家是唐太宗。
()参考答案:错4.并不强调()是衡方碑在技巧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燕尾5.魏碑属于下面哪种书体之一?()参考答案:楷书6.在草书中,线条中心有一浓墨正当其中,线条的书写以下面哪种笔法较多?()参考答案:中锋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汉字字体匀称类型四种的是()。
参考答案:不匀称8.下面哪一项是屋漏痕所表现的线条特点?()参考答案:涩9.《颜勤礼碑》是颜真卿在人生哪一时期的精品?()参考答案:晚年10.行书风格是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下面哪一选项?()参考答案:王献之11.从欧体入手对初学楷书者是不适宜的。
()参考答案:对12.欧阳询人生哪个阶段的代表作是《九成宫》?()参考答案:晚年13.和尚做了比丘后的佛门年龄叫做僧腊。
()参考答案:错14.《九成宫》中记录的是唐太宗发现了()的故事。
参考答案:醴泉15.几品以上的官员才能佩戴金鱼袋?()参考答案:三品以上16.《九成宫》是在下面哪一位皇帝在位期间立碑的。
参考答案:唐太宗17.墨色上开创中国之先河的是谁的书法?()参考答案:董其昌18.下列哪几项是属于行气的风格的?()参考答案:平正一路###交错一路###连绵一路19.碑书最兴盛是在下面哪个朝代?()参考答案:南北朝20.醉草和今草是同一种书法。
()参考答案:错21.行书中字与字之间是独立的,笔画之间是牵连的。
()参考答案:错22.东汉《张迁碑》的字体具有齐直方平特点。
参考答案:对23.行书书写过程中,折笔一般使用下面哪一折法比较多?()参考答案:圆折24.在篆隶楷草诸体中最实用,最易写、最流行的是行书。
()参考答案:对25.张猛龙碑左右伸展的字形是由于()形成的。
参考答案:点画加长26.近代书家李瑞清认为《张迁碑》开启北魏()一路书法。
大-医-精-诚-中医流派传承
阳有 余
而阴 不足
代表著作
格致余论 局方发挥
朱震亨
字彦修,元代医家, 金元四大家之一,学 者尊称之为丹溪翁
术学理论
阳有余而阴不
人之 生长 衰老, 阴精 难成 易亏
足
人之情 欲无涯, 人之阴 相火易 阳动静, 夺阴精 动多而
静少
相火之 常是论 述相火 为人体 正常的 生理之 火,寄
于肝肾
二部,
维持人 身的各
治疗经验
治热 病善 精于
重视
用寒 辨证, 降心
凉。 合理 火,
把解 用药 益肾
表法
水。
从辛
以养
温走
阴退
向寒
阳
凉,
是《
千金
方》
后热
病治
疗的
又一
发展,
对温
病做
出贡
献
主张 开发 郁结 宣通 气液
易水 学派 创始
人
著
作
《医学 启源》 《珍珠 囊》《 脏腑标 本寒热 虚实用 药式》 《洁古 家珍》
总结脏腑 辨证理论。 包括个脏 腑的生理、 虚实寒热 脉证,演 变和预后、
学术理 论
论病首重邪 气。论病观 点:因邪致 病,论病重 邪,祛邪安
正
论天地人 三邪发病: 天之六气, 风、寒、 暑、湿、 燥、火; 地之六气, 雾、露、 雨、雹、 冰、泥; 人之六味, 酸、苦、 甘、辛、 咸、淡。 天邪发病, 多在乎上, 地邪发病, 多在乎下, 人邪发病, 多在乎中
贵于血气 流通: “《内经 》一书, 惟以血气 流通为贵” 基础上, 树立血气 “贵流不 贵滞”的 观点。邪 气侵阻是 影响血气 流通的根 本原因。 治疗疾病 以祛邪为
阅尽千帆仍少年 天地之中画大牛——记少林艺僧责诚法师
文/图 ︳本刊特约记者 张翼飞责诚法师少林寺艺僧院院长,俗名胡道贵,法号释延曌,字责诚。
特别报道**Special report 2017.12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有的人把自己标榜得很传奇,但其实很是一般,甚至欺世盗名。
有的人看着一般,却非同凡响,有着真正传奇的经历。
在艺术的世界里更是如此,为了成名成家,各色人等使出浑身解数,千奇百怪,无所不用其极。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真正做艺术的人,是恬淡宁静的,是不争不吵的,是耐得住寂寞的。
机缘巧合,郑报融媒记者最近遇到一位少林寺的艺僧,惊异于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震撼于他胸怀万壑、大气磅礴的绘画作品。
因为低调内敛的性格,和对自己“依然在路上”的艺术高标准,他很少参展参赛、拍卖作品、出席活动,甚至连得意的作品都很少示人,所以知道他的,多是圈内的行家。
一位优秀的画家,应该被及时认识和发现,他同样优秀的作品,更应该被广泛地传播和欣赏。
正如千年古刹少林寺,不仅可以是隐藏在嵩山幽谷中供僧人们清修的禅宗祖庭,也可以是供善男信女、中外宾朋前来膜拜、参观,在天地之中共享的世界文化遗产。
虽然已经五十有六,并且贯通道家和佛家,游走艺坛和禅堂,但他依然保持着一颗热爱生活、怡然自乐、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童心,正如目前流行的一句话“愿你阅尽千帆,归来后仍是少年”。
是的,他饱经沧桑,依然少年。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责诚法师,老家在信阳罗山县,1961年出生于新乡市,1968年随父母调动工作移居郑州。
1973年,在郑铁四小小学毕业。
他从小便是个不安分的孩子,爬树上墙,追鸡打狗,但唯有一件事能让他安静下来,那就是画画。
在河边看水中的游鱼,他能一动不动地看一两个小时,肚子里面打好了腹稿,回到家里画得活灵活现。
1975年,他考入郑铁六中,这所学校的美术教学当时就已经颇具特色。
那时还属于“文革”动乱时期,学校的教学很不正常,经常以工代教。
一次,学校组织学生们挖防空洞,个性鲜明的责诚法师,在老师的评定中属调皮鬼之一,和几个男生一起被禁止参加劳动。
武术课件第二讲-武术名人
多重身份 铁血柔情 挑战自我
吴京片人,他在电影制作的各个领域都有 出色的表现。
吴京在电影中塑造了众多威猛而有温度的角色, 他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吴京善于挑战自我,在每一部新作品中都能够 带来不同的突破和惊喜。
成龙——国际武打巨星
成龙是中国武术电影的代表性人物,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他通过独特的动作风格和幽默的 表演风格征服了观众。
传承与教学
张三丰通过传承和教学,将太 极剑的技术传播给后代,使之 成为中国武术的重要流派。
内外结合
太极剑强调内外相合的原则, 通过修炼内功和优雅的剑法, 使身心得到全面的提升。
李小龙——世界著名的武术家和电影明星
李小龙是世界范围内最著名的功夫明星之一,他在电影中展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武术技巧和灵活的身手。
武术课件第二讲-武术名 人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功夫界的知名人物,他们的贡献对于武术的 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张三丰——太极剑的创始人
张三丰是中国武术历史上的传奇人物,被誉为太极剑的创始人。他将内家拳和剑术相结合,创造出独特 而优雅的剑法。
太极剑
张三丰所创造的太极剑以优雅 而流畅的动作闻名,被视为中 国武术的瑰宝。
截拳道
李小龙创建的截拳道以迅 猛、直接的攻击技巧而闻 名,强调高效率和实用性。
哲学思想
李小龙的哲学思想是“无招 胜有招”,鼓励人们在面对 困难时保持灵活和自由。
全球影响
李小龙的电影作品受到全 球观众的喜爱,他成为了 功夫电影的代表性人物之 一。
甄子丹——华人武打电影的代表人物
甄子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香港演员和武打明星,他在电影中展现了出色的武术技巧和精湛的演技。
出色演技
李连杰的出色演技使他能够在 电影中塑造不同的角色,展示 出多样的魅力和才华。
古代名医 张元素 生平简介
古代名医张元素生平简介姓名张元素字洁古别名张易水去逝时间暂无资料。
所在朝代金代出生地区金之易州(河北易县,今水口村)主要成就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擅长领域暂无资料。
代表作品暂无资料。
一、张元素简介:张元素,字洁古,金之易州(河北省易县军士村,今水口村)人,他自幼聪敏,8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
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生卒之年无以确切考证而不详。
其所处时代略晚于与其同时期的医家刘完素。
著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药注难经》、《医方》、《洁古本草》、《洁古家珍》以及《珍珠囊》等。
其中《医学启源》与《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最能反映其学术观点。
二、人物介绍:张元素(1131~1234年),字洁古,金比易水(今河北易县)人,他自幼聪敏,8岁应“童子举”,27岁试“经义”进士,因犯“庙讳”而落榜,遂弃仕从医。
洁古重视脏腑辨证及扶养胃气的思想,对李杲创立以“补土”为特色的系统的脾胃理论有重要影响,并最终成为“易水学派”最突出的理论特色。
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形成以后,经过诸弟子及后代医家的继承、发展、在元代成为与“河间学派”具有不同学术风格的一大流派,两派相互争鸣,又相互促进,最终带来整个金元医学的繁荣。
三、主要著作:著有《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药注难经》、《医方》、《洁古本草》、《洁古家珍》以及《珍珠囊》等。
其中《医学启源》与《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最能反映其学术观点。
四、学术内容:张元素在《内经》脏腑理论的启示下,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以言病机的学说,将脏腑的生理、病理、辨证和治疗各成系统,较前又有提高,使脏腑辨证说由此而渐被众多医家所重视,脏腑病机理论也被不少医家所研究。
至清代,则脏腑辨证理论趋于完善,现已成为中医辨证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可见,张元素的脏腑辨证说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心包络之外,对于每一脏腑,张元素均从生理、病理、演变、预后以及治疗方药等方面进行阐述,各成体系,较为系统。
一代宗师素朴的简历
一代宗师素朴的简历
摘要:
1.介绍一代宗师素朴的背景和生平
2.概述素朴的武术成就和贡献
3.描述素朴的简历对其后人和武术界的影响
正文:
一代宗师素朴,原名张三丰,是中国武术界享有盛誉的一位宗师。
他出生在明朝时期,自幼对武术有着浓厚的兴趣。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苦练,他逐渐在武术界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武术家。
素朴的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太极拳的发扬光大上。
他精通太极拳、八卦掌等多种拳法,并将其发扬光大,使之成为世界知名的武术流派。
他不仅自身技艺高超,还积极推广武术,广收门徒,将太极拳传播至世界各地。
因此,素朴被尊奉为太极拳的一代宗师。
素朴的简历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武术理念和技艺传承至今,为世界武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许多武术爱好者都以他为榜样,追求卓越的武术技艺,传承和发扬中华武术。
素朴的简历对武术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太极拳法被视为武术的经典之一,吸引了无数武术爱好者学习和研究。
同时,素朴的武术精神也激励着武术界不断创新和发展,推动了武术的繁荣与进步。
总之,一代宗师素朴的简历是一段辉煌的武术传奇,他的成就和贡献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中医大家张元素 为什么张元素没成为金元第五家
中医大家张元素为什么张元素没成为金元第五家张元素性格谦逊金元时期有个名医叫做张元素,由于科举失败之后改行,开始研习医术。
他主创中医理论,自成一派,与“河间学派”遥相呼应。
张元素性格谦逊,遇到医术比他好的人能够主动去学习,承认自己的不足。
张元素性格谦逊体现在一个小故事,有一次他在家里坐诊,有一个叫刘景升的病人前来求治。
张元素望闻问切,看见病人面色蜡黄,形容枯槁,已经是病入膏肓的样子,他给病人相面之后诊脉,果然是这样:“你的病已经到了最后关头,身体大热,已经耗损严重,估计活不了几年了。
”那人听完之后很绝望,他闷闷不乐的离开了。
但是转眼之间,三年已过,他去别的地方出诊居然又在街上碰到了刘景升,他顿时惊讶万分,因为刘景升此时是红光满面,不仅没有病态,还身强体健,说话的时候中气十足。
张元素便问他是不是遇到了仙人,求到了仙药。
那人看到张元素态度谦逊,就告诉他:“我知道自己活不久了,在家绝望等死,但是路过一个道士,他说自己来自茅山,我命不该绝,他便让我每天吃一个梨,生吃、炖汤,干梨,各种方法都试过了,基本上人就好了。
”从道士走了之后,刘景升每日吃梨喝梨汤,不曾想每天的精神越来越好,也能吃下饭了。
谦逊的张元素听完之后,立刻自愧不如,然后对自己的徒弟说:“行医治病,但凡病人有一点生机,你就不能放弃,山外有山,我们要多去向别人学习。
”张元素行医故事张元素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心地善良,至今在他的家乡还流传着不少张元素行医故事。
第一个行医救人的故事是说张元素有一次急诊,在路上的时候看见一个面黄肌瘦的男子,他出于医者态度,主动上前询问,一问果然如此。
这个男子患有严重的胃病,是常年旧疾了。
一直以来也找了不少医生去看病,吃了不少方子,本来家境还算殷实,但是长久下来,病也没看好,钱也没了。
没有办法之下只能慢慢等死,张元素听了之后非常同情,他细细给这个男子诊治之后对他说:“你去这个地址,也就是我家五去拿几副药,不收你钱,吃个几副应该就会好了。
张元素
张元素字洁古,是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创始人,约生于1151年,卒于1234年。
一生著述较多,但流失也较多。
据说,他与号称金元四大家的刘完素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只是年辈略晚,并且其出名也是由于诊治了刘完素的疾病,用且只用了一剂药就冶愈了其七、八日皆未好转的顽疾—伤寒。
可以说他在医方面是晚器大成,因他是在其仕途之路破灭后才开始学医,当时已近三十,似是而非他能惜时如金,刻苦钻研,虚心学习,终于自成一体,成为易水学派的创始人,为易水学派学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来的张璧、李杲、王好古、罗天益等著名医家都是这一学的创始人。
另外,他对《内经》深有研究,在治疗上又推崇张仲景,并广泛吸取王叔和、钱仲阳以及河间学说的理论和经验,因此在脏腑辨证、制方用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1 对于脏腑辨证学说,他认为,脏腑与经络及六气密切相关,把五脏六腑与十四经和自然界的五运六气融为一体。
如对脾胃而言,脾经本部在肌肉,为湿,属己土,旺于四季,主长夏,与胃为表里,足太阴是其经。
对于脏腑病变,他根据脏腑本气及经络循行部位,结合寒热虚实进行辨证,把脏腑病分为“本病”、“标病”和“所生病”等。
治疗上根据脏腑的本病、标病,辨别其虚实寒热而分别用药,其原则为“实则泻其子,虚者补其母”。
2 在制方遣药上,他认为“古方今病,不相能也”。
也就是说,前人用药情形和现今用药不是绝对一致的,我们可以借鉴前人的一些经验,灵活应用于现在。
所以,在前人关于药物气味厚薄、寒热升降、酸苦甘辛咸五味和五脏苦欲等理论的基础上,他就药物气味升降浮沉、归经补泻和制方大法等方面都有重要发挥。
并根据药物的气味厚薄和升降浮沉,结合升长化收成之理,把药物分为风升生、热浮长、湿化成、燥降收、寒沉藏5大类。
正因他重视脏腑辨证,强调脏腑与经络的关系,才发明了药物归经和并引经报使说,使药物能专入一经而增加疗效。
根据《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脏腑苦欲的有关理论,他提出了五脏五味补泻的具体用药范例。
清香老人画家简历
清香老人画家简历摘要:一、简介清香老人画家生平二、绘画风格及特点三、代表作品介绍四、清香老人画家的影响和评价正文:清香老人,原名张石溪,是我国近现代画坛一位杰出的画家。
他生于清朝末年,经历了百年历史的变迁,成为了一位与时代共成长的艺术家。
一、清香老人画家生平清香老人自幼喜爱绘画,初学画于家乡的画师,后来进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师从吴昌硕、刘海粟等名家。
他在绘画的道路上勤奋钻研,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多次在全国美展中获得奖项。
晚年,他致力于美术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
二、绘画风格及特点清香老人的绘画风格独特,以花鸟、山水、人物为主要题材。
他的作品注重线条、墨色和结构的运用,构图严谨,笔法洒脱,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和时代感。
尤其在花鸟画方面,清香老人擅长以简约的笔墨表现丰富的意境,画面清新典雅,富有诗意。
三、代表作品介绍清香老人的代表作品有《百鸟朝凤》、《秋江独钓》、《钟馗嫁妹》等。
其中,《百鸟朝凤》以寓意吉祥、祝福国家的美好愿景为主题,画中百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展现了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
《秋江独钓》则以江边独钓的老人为题材,表现出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深受观众喜爱。
四、清香老人画家的影响和评价清香老人的绘画作品在近现代画坛具有重要地位,他被誉为“百年来花鸟画第一人”。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为后世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
清香老人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绘画技巧上,更体现在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
他的画作,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现代审美意识,为我国美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总之,清香老人画家的一生,既有艰辛的探索,也有辉煌的成就。
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传承,更是历史的见证。
浅析薛宝钗之“冷香丸”
亦实亦撰“冷香丸”任是无情也动人————浅析薛宝钗之“冷香丸”摘要:奇方奇药莫过于《红楼梦》中和尚为薛宝钗开的“海上方”——“冷香丸”,治她从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即“热哮喘”。
四季之花蕊加四时之天水,全凭一个“巧”字。
宝钗服后倒也灵验。
也许只时小说家曹雪芹的杜撰,然而确实也有它的药用价值。
亦实亦撰,精巧配方,耐人寻味。
纵使冷香非人间有,然而也摄人心魄。
关键词:热毒热哮喘海上方天水冷香丸在《红楼梦》第七回中,薛宝钗告诉周瑞家的说一个秃头和尚给她开了一个“海上方子”: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花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
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日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
又要雨水这日的雨水十二钱,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
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的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瓷坛里,埋在花根底下。
若发了病时,拿出来吃一丸,用十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这就是冷香丸,从采集、配伍、制做、保藏以及服用方法,正像宝钗说的那样,“真真把人琐碎死”。
在读者看来似乎薛宝钗在故意卖弄,抑或作家曹雪芹在故弄玄虚。
既然《红楼梦》被称之为小说,自然有其杜撰的一面,不过从中医学的角度来看,这副药方还是有其真实的成分。
薛宝钗言她从娘胎里就带来一股热毒,每发病咳嗽不止,即今天所说的热哮喘,而构成这丸药的材料都是去火、止咳之药。
冷香丸,顾名思议,“冷”让人止步,而“香”又袭人,让人不忍离去。
雨、露、霜、雪构成了冷香丸的“冷”,牡丹、荷花、芙蓉、梅花构成了冷香丸的“香”。
一、冷香丸之“冷”李时珍《本草纲目》之水部载:水为八卦中坎卦的表现形象。
水本身属纯阴,而水的应用则为纯阳。
表现在天上就成为雨露霜雪,表现在地下就成为海河泉井……水是万物化生的源泉,土是万物生长的根本。
“血液散失则营雪枯竭,水谷不入则卫气消亡。
”由此可知,冷香丸的“冷”皆为天水。
元儒张起岩生平述略
元儒张起岩生平述略元儒张起岩(1823-1906),字任中,号木庵,福建泉州人,清末民初著名的儒学大师。
张起岩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尤其擅长周易、诗词、书法等文学艺术,被誉为“泉州数百年来最著名的人文学家。
”他一生致力于儒学的弘扬和传承,为中国古代经学的研究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起岩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家境殷实,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
他从小就表现出对古典文化的浓厚兴趣,喜欢读书学习,很早就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
在他幼年时期,便深受家庭教育的熏陶,尤其得到父亲张洵明的悉心栽培和教导。
张洵明是一位有着深厚学养和良好品行的士大夫,他对儿子的学业始终非常关心和支持,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张起岩少年时期,被誉为“泉州第一才子”,他天资聪颖,学识渊博,尤其在古文诗词、经学易学等方面造诣极深。
他在家乡泉州建木庵书院,招揽一众人才,共同讨论儒家经典、古文诗词等,建立了自己的学术圈子,成为该地区的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
张起岩博学多才,尤以学问渊博闻名。
他精通《易经》、《春秋》、《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他在经学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深入研究儒家经典中的奥秘,并且坚持注重实践和生活的体验,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所成就,而且在为人处世、修身养性方面也有着卓越的表现。
张起岩一生著述颇丰,所撰著作广泛而深刻,对儒家经典的解读尤为渊博,堪称经世致用。
他的代表作品有《大学论诛》,《中庸解诗》,《易经四明解》,《杂言》,《经学大意》,《五经诠义》等,其中《易经四明解》被誉为“清季易学有大成之作”。
这些著作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而且成为后人研究儒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张起岩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泉州第一神品”,在当地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
他笔下的字体秀丽俊逸、端庄大气,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艺术魅力,显示出他对古代文化艺术的高度理解和修养。
在政治上,张起岩秉持儒家仁政理念,主张以民为本,崇尚仁政,反对腐败专制的政治体制。
张元素的著作
张元素的著作
《张元素的著作》
一、张元素简介
张元素,汉仪论家,生于元朝,活跃于宋朝,晚节为:晁发,字一英,号凤竹,一名模竹,传其著书活计栖贤,系寒门子弟,黔西樵夫,后金时以通则学录史博士,与前辈李伶、牛仲永、孙良化、高熙龄并称“臆玄术四家”,曾游赴皇贵诸侯处,在西迁之后便去世于苏州,官至左丞,其时人称其能书,博闻强识,故称大宗师。
二、张元素的著作
张元素曾经留下了许多著作,诸如《谏学集》、《游寰赞》,等等。
1、《谏学集》
张元素的主要著作之一《谏学集》,记述本出官时之谏言,也可以说是张元素统治思想的宣传,他以君臣之事为主,辅以历史传说、礼义道德、哲理数学等,融合中西文化元素,形成独具韵味的文章,收录了百余篇,分六卷。
2、《游寰赞》
《游寰赞》是张元素另一本重要作品,记录他长达三十余年的游历足迹,根据各个地方山水风土,以及不同时空的文化现象,展开有力的视角,表现出高远的志向开悟思辨,就历史立地史学等,裹佐辞令、韵诗等形式,将得之国之知识例入文末,成为很有历史意义的力作。
三、张元素文学成就
张元素生活也是博学不拘,游历心贯也同样开阔。
经游,他收录了许多地名内容,及其相关的历史、传统文化,其中格式、语言都较为淳厚,充斥着乡土传统美学。
从张元素的历史文学著作中看,充满乡土色彩的文学作品,凝炼时代气泡,成为历史文学的经典,受到了后人的多少的推崇和效仿,同时也为中国文学史积极贡献了不少优秀作品。
高手过招之刘完素张元素河间派易水派掌门人的故事 文章
高手过招之刘完素、张元素——河间派、易水派掌门人的故事文章中国古代的医学界,犹如武侠小说中的江湖,门派林立、高手如云。
纪晓岚曾在《四库全书》中评论过“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其内涵是中医理论在金元时期出现了诸多新思潮,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那么,让我们一起走进金元名医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位大师——刘完素、张元素的生活。
划时代的巨人宋金对立时期,燕赵大地,是金人进攻中原时的主要战场之一。
战争加上自然灾害,导致疫病横行。
当时的医生普遍沿袭北宋时期的用药习惯,仍然使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点击阅读)中的药物治病,治疗效果非常不好。
就在众多医生一筹莫展之时,刘完素异军突起,他研习《素问》(点击阅读),结合北方环境气候特点,及当地民众饮食醇厚、体质强悍的特性,围绕病机十九条,提出了划时代的中医理论:倡导伤寒火热病机理论,主张用寒凉药攻邪。
用此法挽救了无数性命。
民间把刘完素誉为“神医”,金彦宗也曾三次征聘,刘完素坚辞不就,金章宗爱其淳素,特赐号为”高尚先生”,被后世列为“金元四大家”之首。
刘完素辞世后,保州、河间十八里营、肃宁洋边村都建庙宇纪念,明万历年间(1600前后)师素村刘守庙扩建为”刘守真君”庙。
低调的高手张元素,字洁古,金之易州(河北省易县军士村,今水口村)人,生卒之年无以确切考证而不详,依据资料分析其所处时代略晚于刘完素。
小时候聪敏好学,八岁即应试童子举,二十七岁应试经义进士。
据说是由于违犯了宗庙的忌讳而落榜,于是便专心学医。
潜心研究医理,对《素问》中的脏腑理论倍加重视,结合自己临床经验,总结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以言病机的学说,同时又把每种药物与脏腑的对应关系总结完备。
正是因为他踏实的研究态度,为今后的腾飞做足了准备。
相遇·对手·朋友在刘完素名声大噪之时,张元素还在默默无闻地积累学识。
由于两位的的名字有些相似,又生活在同一地区,很多病人误把张元素当做“神医”刘完素,张的病人也随之增多。
刘完素得知后,对这位“假借”自己名声的晚辈心有不满,两位高手就此有了交集。
赵朴初居士与圆瑛大师
赵朴初居士与圆瑛大师
韩焕忠
【期刊名称】《闽台文化研究》
【年(卷),期】2024()1
【摘要】赵朴初与圆瑛大师的法缘殊胜。
朴老曾兼任圆瑛大师的秘书,因此圆瑛大师将自己的身后之事付托给了朴老。
朴老对圆瑛大师的高风亮节和悲焖众生的宏愿铭记在心,时常怀念,终生孺慕不已,并且形诸自己的诗词创作之中。
【总页数】5页(P27-31)
【作者】韩焕忠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94
【相关文献】
1.赵朴初的佛学思想——纪念赵朴初居士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发言摘要
2.诗里交情倍觉亲——赵朴初居士与星云大师
3.纪念赵朴初居士诞辰110周年暨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无锡举行
4.赵朴初居士第一首汉俳创作时间初探——兼及“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汉俳”
5.五十年来朴初师墨香遗韵诉衷肠——从赵朴初居士诗词信札看中日佛教友好的“黄金纽带”关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调的大师——张元素今天我们介绍的,是金元时期重量级医学家——张元素。
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中医院校的考试题目中,如下图:张元素,是李东垣土豪的师傅,易水学派的开山祖师,但是每次遇到期末考试的时候都会被拎出来,作为“金元四大家”的干扰项,内心一定是崩溃的。
张元素跟刘完素、张从正放到一起,确实有点傻傻分不清。
不过他们的学术观点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张元素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中医理论上的成就,并不比金元四大家小。
张元素,字洁古,金之易州(河北省易县)人,中医易水学派创始人,生卒之年无以确切考证而不详。
其所处时代略晚于与其同时期的医家刘完素。
张元素的学术思想形成以后,易水学派经过诸弟子及后代医家的继承、发展、成为了与河间学派齐名的重要流派,两派相互争鸣,又相互促进,最终带来整个金元医学的繁荣。
其实刚开始让我学医我是拒绝的张元素小时候就用功读书,一心想参加科举考试,考出功名,走向人生巅峰。
那时候,他对中医并没有什么兴趣。
悲剧的是——27岁考进士,张元素在答卷的时候竟然犯了“庙讳”。
古时候的避讳是很严格的。
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要遵守。
宋太祖赵匡胤上台后,他的弟弟赵匡义,因为名字里的“匡”犯了讳,就改成了“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光字表示作为常用字我真是日了狗了不单单是人名不能用,考试不能用,连地名、药材名也要跟着改。
比如说:大家常吃的山药,补脾益肾的佳品,在历史上就经历了2次改名换姓。
在《神农本草经》里,山药叫做“薯蓣”。
到了唐代,为了避讳唐代宗李豫之讳,(因“蓣”与“豫”同音)改名为“薯药”。
到了宋代,又为了避讳宋英宗赵曙之讳,(因“薯”与“曙”同音)而改名为“山药”,并一直沿用至今。
这个事非常坑爹,不是认个错写个检讨,微博上道个歉就完了——张元素筒子以后都别想通过科举走向人生巅峰了。
那肿么办呢?他决定去学医。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开挂也要按照基本法啊言归正传。
张元素和历史上一些医学天才不一样,他比较笨,似乎并不是学医的料。
笨到什么程度呢,学了很多年医,但是还是连小毛小病都看不好,面对病人,不知道该开神马方子。
后来,他有一天晚上做梦,梦见有个人拿斧头和凿子,把他的心凿开,放了几本书进去,醒来以后,就大彻大悟了,从此医术精通。
(张元素,二十七试经义进士,犯庙讳下第。
乃去学医,无所知名,夜梦有人用大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自是洞彻其术。
——《金史》)看到这,书虫和他的小伙伴们,内心是崩溃的:其实,张元素并没有开挂,也不是穿越回来的,他之前的“笨”,恰恰是因为他敏于思考,敢于质疑传统的中医理论的缘故。
那么,张元素对传统的医学观点,提出了哪些质疑呢?兄弟们看好了,哥要开挂了#脏腑辨证在前面的文章《了不起的张仲景》里,我们讲到了,辨证是中医的灵魂。
辨证,就是指就是人生病了,这个人体质如何,生活习惯怎么样,病是什么原因得的,现在患者的症状表现,疾病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应该按照什么思路去治疗。
辨证是中医治病的基础,连患者情况都摸不清楚肯定是治不好病的。
╮(·_·)╭ 张仲景的一个伟大贡献,就是提出了一种在临床上灰常牛×的辨证方法——六经辨证。
但是为什么之前在《了不起的张仲景》里,咱们没有讲讲这个六经辨证呢?因为六经辨证对于咱们中医爱好者来说,很难理解。
怎么样用比较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书虫一直木有想好。
六经辨证确实很牛。
张仲景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而区分为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阴经六大类。
听起来是不是很像《九阳真经》、《九阴真经》的赶脚。
其中三阳病证(太阳、阳明、少阳)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太阴、厥阴、少阴)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最最厉害的是,不仅仅是外感疾病(比如常见的感冒、肺炎这些),很多内科病症,比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之类,甚至癌症,都可以用六经辨证的手段,来判断患者的病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应该怎么治疗。
举个例子:《伤寒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意思就是说:凡出现发热,恶寒(非常怕冷),头痛,项强(脖子僵硬),脉浮(把脉的时候,脉搏好像浮在上面一样,轻轻一按就能摸到)等表现,就叫太阳病。
确定不需要搞清楚是感冒还是其他传染病嘛?——嗯,至少在当时,用“太阳病”来概括这种症状表现,而且按照张仲景的治疗方法来治,效果不错。
古时候的医学著作,大都是患者的绳命换来的临床经验,如果这套理论不好使的话,《伤寒论》早就被人拿去当柴火烧了。
所以能盛行数千年而不衰的六经辨证,还是非常了不起的。
好吧,写到这里,没看明白的筒子们请自觉举手#算我一个东汉末年,张仲景提出的六经辨证理论,在医学界一直具有统治地位。
等到一千年以后,我们的张元素大师,拍案而起表示不服。
张元素认为,要想治病,不能光讲什么太阳、阳明、少阳、厥阴这些大家听都听不懂的东东,你就看看这个人五脏六腑,哪个出了问题就可以了嘛~!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男人肾阳亏虚,就不能啪啪啪,灰常简单的道理。
我们把这些症状,和脏腑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对应,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发现病出在哪里咯~ 五脏六腑都有寒热虚实,应该详细分析。
比如说肝,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这些都是脏腑辨证的说法。
肝主疏泄,有调节情志的功能,有的患者心情抑郁,总觉得胸闷,还容易发脾气,久而久之,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等都出来了,这就是很典型的肝气郁结。
通过患者的症状表现,判断出哪个脏腑出了问题,出了什么问题。
这就是脏腑辨证的思路。
这一点,张元素受到了东汉名医华佗的启发#华佗可不只是刮骨疗毒哦华佗的著作《中藏经》里,就非常强调五脏六腑的辨证法则。
(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死生逆顺,皆见于形证、脉气...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乃良医之大法也。
)很多现在我们听到的中医术语,比如:肺气虚、胃热、肾阳虚、肾精不足,都是在脏腑辨证的思想上总结出来的。
相比于六经辨证,脏腑辨证的内容更易于理解,也更加细化。
所以现在的《中医诊断学》教材里,讲脏腑辨证的篇幅非常长;而《中医内科学》教材里,基本讲的都是脏腑辨证的内容了。
张元素花了数十年的时间研究中医,为人低调,到了晚年才收了两个徒弟。
一位就是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还有一位也很有名,叫王好古。
他这套理论,当时别人没有提出来过,这方面的书肯定也没有。
给徒弟们上课,没有教材也不行啊。
于是张元素就给这两个徒弟写了一本书,叫《医学启源》。
这本书也很稀少,一度差点失传#现在京东上就可以买到还没完,还有一个#药物归经张元素的另一个大贡献,就是药物归经。
我们知道,最早的中药专著是《神农本草经》,里面记载的中药和药性介绍,对医生临床用药影响非常大。
但是,《神农本草经》里面也有很多观点,我们现在不能认同。
感兴趣的话可以买一本回来读,很多药物的效果被夸大到上天的地步:“久服,通神明不老”(丹砂)——长生不老药么...?“久服轻身,耐饥长年”(滑石)——消化不了所以耐饿么...“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泽泻)——这是要上天的节奏啊...!抛开这些夸张的成分,《神农本草经》很可贵的一点就是归纳了中药的性味。
古时候我们的药物化学并不发达,没办法将草药里面的有效成分一一分析出来。
但是,在用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总结每种中药的特性,吃了以后人的身体感受。
比如说,吃了这个草,发热的症状明显减轻,如果平日手脚冰凉,吃了它会加重,我们通常认为这是“寒性”的药。
反过来,吃了另一种药以后,浑身燥热,或者出了一身热汗,一般情况下,我们就认为这是“热性”的药。
从《神农本草经》起,中药就按照“寒、热、温、凉”(四气,不温不凉的话就是“平”)和“酸、苦、甘、辛、咸”(五味)来分类。
比如说:甘草,味甘,性平。
黄连,味苦,性寒。
古代的医生们开处方的时候,一定要先看看,自己用的中药的性味,适不适合患者现在的病情。
即使是今天,从来没学过中医的人也知道,怕上火,喝王老吉,对不。
因为王老吉是“凉茶”,里面有寒性的金银花、布渣叶、夏枯草等等。
即使我们不了解里面具体的化学成分,只要熟悉自身状况,就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喝凉茶了。
所以说,四气五味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一种分类方法。
好了,讲了这么多,还是说说药物归经是怎么回事。
我们的张大师研究中药的时候,又发现问题了。
四气五味这个分法虽然很好,但是还有个很不完善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比较大的缺陷。
张大师又拍案而起了:难怪哥之前治病摸不着头脑,原来是以前的药书上就没讲明白啊!什么缺陷?那就是,没有讲清楚,每一味药分别适合治疗哪个脏腑的疾病。
上面的例子非常典型。
黄芩、黄连、大黄都是清热药,但是临床上,也不能哪个药便宜就用哪个对吧,一定要看看清热的部位。
黄芩擅长清肺热,黄连擅长清心热,大黄呢,擅长清肠胃的热。
OK,就算你老张说得对,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区分这些药的不同之处呢?张元素微微一笑:用哥的归经大法。
比如:酸枣仁可以养心安神,朱砂可以镇静安神,柏子仁能治心悸、失眠,就把它们归到“心经”这一类。
苍术、厚朴、砂仁都能治脾胃疾病,所以就把它们归到“脾经”、“胃经”里。
这样,只要知道药物的归经,就能看出来它一般治疗哪些脏腑的疾病。
这就比“酸、苦、甘、辛、咸”要具体的多,当然实际应用的时候,归经和四气五味都要考量。
张元素花了很大功夫,阐述了常用中药的归经,为后世的临床用药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张元素去世后,他的徒弟王好古继承了他的观点,写了一本书叫《汤液本草》,里面对81种常用中药进行了归经分类。
到今天,打开任何一本《中药学》教材,里面每一味药,都会标注归什么经。
同时,他还提出,不能完全按照这套理论来生搬硬套,临床用药应该灵活变通。
明代的医药学大BOSS——李时珍这样称赞老张:“大扬医理,灵素之下,一人而已。
”(灵素指的是《灵枢》和《素问》,即我们都知道的《黄帝内经》)脏腑辨证,药物归经。
这两大理论,在当时是有革命性的创新。
从此医学家们不再满足于收集民间的好方子,或者跟着张仲景的《伤寒论》来看病,开始尝试提出自己的理论。
张元素还留下不少好方子,比如九味羌活汤。
现在临床治疗感冒,只要是风寒湿引起的,用九味羌活汤效果就很好。
羌活5g、防风5g、苍术5g、细辛2g、川芎3g、白芷3g、生地3g、黄芩3g、甘草3g 这个方子表里兼顾,既能发散风寒、祛风胜湿,还能缓解里热。
对于风寒感冒,高烧不退的,相当给力,谁用谁知道,别看广告看疗效。
中医的门派和江湖现在我们去医院看病,如果大夫觉得治不了,就会比较委婉地说:嗯,为啥让我们转院呢?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设备和技术力量不够。
这点是很常见的,因为现代医学对检测和治疗设备要求比te较bie高gui,如果是小一点的医院,对一些很难治的病,可能并不具备手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