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制度

合集下载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是指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治疗精神疾病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需要的护理水平,将患者分为不同的护理级别,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旨在确保患者能得到最合适的护理,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级别:轻度护理、中度护理和重度护理。

轻度护理适用于病情相对较轻、自理能力较好的患者。

这类患者通常具备一定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的主要是心理辅导和生活技能培训。

轻度护理的护理目标主要是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和问题,提供必要的行为管理和心理支持,促进患者恢复正常生活。

轻度护理一般由护士和心理医师共同组成的护理团队提供。

中度护理适用于病情较为严重,需要更加专业护理和治疗的患者。

这类患者通常存在一定的自理能力下降和日常生活困难,需要护理人员帮助完成日常活动,配合医师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中度护理的护理目标主要是在保证患者安全和精神稳定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中度护理一般由专业的护士和心理医师团队以及康复治疗师共同提供。

重度护理适用于病情非常严重、自理能力丧失的患者。

这类患者常常存在极度恐惧、情绪不稳定、自伤或他伤的行为,需要高度专业的医疗和护理干预。

重度护理的护理目标主要是通过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和护理干预等方法,控制患者病情,减少伤害行为,保证患者安全。

重度护理一般由精神科医师、专科护士以及保安人员组成的多学科团队提供。

在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下,不同级别的患者将得到不同水平的护理和治疗。

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并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效果,随时调整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总之,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将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和所需护理水平分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和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意义重大,有助于完善精神科护理体系,提高护理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

护士精神科规章制度范本

护士精神科规章制度范本

护士精神科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护士精神科工作,确保医疗安全,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护士。

第三条护士在精神科工作中,应当恪守医德,尊重患者隐私,保护患者权益。

第四条护士在精神科工作中,应当遵守本规章制度,听从医疗工作安排,服从领导指挥,忠诚履行工作职责。

第二章工作纪律第五条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团结协作,互相尊重,遵纪守法,积极配合医疗工作。

第六条护士在工作中应当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提供亲切,细致的护理服务。

第七条护士在工作中应当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接受医学知识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第八条护士在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纪律,严格执行医嘱,确保医疗安全。

第九条护士在工作中应当严格保守患者隐私,不得泄露患者信息。

第十条护士在工作中应当遵守院内规章制度,服从领导管理,维护医疗秩序。

第三章服务规范第十一条护士在服务中应当做到亲切热情,细心细致,倾听患者心声,关注患者需求。

第十二条护士在服务中应当尊重患者意愿,不得强迫患者接受治疗或护理。

第十三条护士在服务中应当及时反馈患者情况,协助医生制定诊疗方案。

第十四条护士在服务中应当密切配合其他医疗工作者,共同为患者提供综合性护理服务。

第四章违纪处分第十五条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护士,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违纪处分。

第十六条违纪护士将受到口头警告、书面警告、调离岗位等处分措施,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七条本规章制度由护理部门负责解释,并由医院相关部门监督执行。

第十八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正式执行。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违反本规章制度。

第十九条本规章制度如有变动,将由医院相关部门另行制定并公布。

第二十条本规章制度解释权属于本院。

精神科护理制度模板

精神科护理制度模板

精神科护理制度模板一、总则1.1 为了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院精神科护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管理和操作。

1.3 精神科护理工作应以患者为中心,遵循全面、全程、个体化、科学化的护理原则,确保患者得到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二、护理组织结构2.1 精神科护理组织结构应包括护理部、护士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等。

2.2 护理部负责制定护理工作计划、管理制度、培训计划等,并对护理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和改进。

2.3 护士长负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日常管理,组织护理人员培训、考核,协调护理与医疗、行政的关系。

2.4 责任护士负责患者日常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执行、心理疏导等工作。

2.5 辅助护士负责护理文秘、物资管理、环境维护等工作。

三、护理工作流程3.1 患者入院护理(1)热情接待,为患者提供舒适环境。

(2)了解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3)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基本护理知识。

3.2 患者住院护理(1)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加强患者生活照顾,提供生活指导。

(4)开展心理护理,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3.3 患者出院护理(1)为患者提供出院指导,确保患者掌握自我管理能力。

(2)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确保患者安全离院。

(3)进行护理总结,反馈护理效果。

四、护理质量管理与评价4.1 制定护理质量标准,明确护理工作目标。

4.2 建立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对护理工作进行全程监控。

4.3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价,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4.4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提高护理水平。

五、护理培训与考核5.1 制定护理培训计划,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5.2 开展护理技能培训,提高护理操作熟练度。

5.3 定期进行护理考核,确保护理人员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

5.4 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护理竞赛,提升团队凝聚力。

精神科护理核心制度

精神科护理核心制度

精神科护理核心制度精神科护理的核心制度包括评估、护理计划、执行、评估和文档记录等环节。

这些核心制度的严格执行有助于保证精神病患者得到全面、科学和个性化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

一、评估评估是精神科护理的起点,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护士可以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生活习惯、心理状态等信息,为后续的护理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健康史、家族史、心理和行为表现等。

护士需要采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如心理测试、观察法等,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二、护理计划基于评估结果,护士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应该具备可操作性、个性化和综合性的特点,包括具体的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评估指标。

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还可以结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制定综合性的治疗计划,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三、执行执行是护理计划的具体实施过程,护士需要按照计划中的护理目标和措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精神科护理。

在执行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绪波动等,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此外,护士还需要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心理支持,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四、评估和调整护理工作的评估和调整是核心制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定期评估护理计划的有效性,并及时调整护理目标和措施。

评估和调整的过程需要护士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敏锐的观察力,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五、文档记录文档记录是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包括患者的护理记录、心理评估报告、药物使用记录等。

护士应该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和护理效果,为医生提供全面的医疗依据。

同时,护士还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确保文档记录的合法性和机密性。

在精神科护理中,有一个良好的核心制度是确保护理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证。

评估、护理计划、执行、评估和文档记录等环节的严格执行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关怀和支持。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照顾患者而设计的。

以下是各级护理的对象和要点:特级护理:对象: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要点:1.安排专人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和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

3.准备急救所需药品和药物。

4.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严防意外发生。

5.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对象:1.新入院病人。

2.精神症状丰富、处于急性期的病人。

3.具有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逃跑及剧烈兴奋躁动者。

4.各种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者。

5.年老体弱、儿童、痴呆等自我保护能力低下者。

要点:1.重点监护,注意安全,防止自杀、自伤、伤人及逃跑。

必要时可安排专人护理。

凡需保护者按约束护理常规。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3.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和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

4.做好基础护理和安全检查,防止意外和并发症,给予心理支持。

二级护理:对象:1.急性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仍需继续治疗者。

2.生活可以大部分自理的患者。

要点:1.注意病情变化,经常巡视病房,注意安全,发现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

2.关心观察病人生活、衣着、饮食和大小便等情况,对病人的生活给予督促和协助。

3.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组织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和工娱疗。

三级护理:对象:1.恢复期的患者。

2.生活完全可以自理者。

要点:1.经常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及情绪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生活功能的恢复。

2.督促病人遵守病房制度及作息时间。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一、引言精神科护理工作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护理工作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工作流程、责任分工、信息管理等方面。

二、工作流程1. 患者接诊与评估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患者的接诊与评估是首要步骤。

护士应按照标准程序与流程进行患者接诊,并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和精神评估,以了解其病情和需求。

评估结果将为后续护理计划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2. 护理干预与治疗基于患者评估结果,护士应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根据医嘱和患者需求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和治疗。

这包括药物管理、病情观察与记录、心理支持等方面。

护士应确保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3. 风险评估与安全防护在精神科护理过程中,患者可能面临自残、暴力行为等风险。

护士应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此外,护士还应加强对患者的教育与引导,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患者的风险行为。

4. 协调与转诊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协调与转诊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护士应与医生、其他科室及家属等积极沟通,协调患者的医疗资源和护理服务,提高医疗效果。

当患者需要转诊时,护士应确保顺利的转诊流程和相关记录的完整性。

三、责任分工为了有效推行精神科护理工作,明确责任分工是必要的。

下面是常见的精神科护理团队的责任分工:1. 护士精神科护士是具有专业护理技能与知识的主要责任人员。

他们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体征观察、药物管理、危机干预等工作。

护士还要负责患者护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并与团队其他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2. 医生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医生是制定治疗方案、开具医嘱和进行心理评估等重要角色。

医生需要与护士密切合作,给予患者指导和建议,并定期进行复查和评估。

3. 康复师康复师在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社会适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他们通过康复训练、职业培训和社交技巧的教育等手段,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恢复工作能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精神科护理规章制度

精神科护理规章制度

精神科护理规章制度精神科护理是一项关乎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工作,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制定并执行精神科护理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适用于精神科护理的规章制度,并提供合适的格式。

一、患者权益保障1.1 保护患者隐私为了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严禁泄露患者信息。

医护人员须严格遵守医疗保密法的规定,不得将患者病历、疾病诊断、治疗方案等信息外传。

1.2 尊重患者自主权医护人员在提供治疗和护理服务时,必须尊重患者的意愿。

患者有权知情并选择是否接受特定治疗方法,若患者不愿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应尊重其决定。

1.3 防止虐待和歧视严禁对患者实施虐待和歧视行为,包括身体暴力、言语辱骂等。

医护人员应以友善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患者,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二、治疗程序规范2.1 评估与监测每位患者在入院时都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疾病状况、自杀风险等。

随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定期进行监测。

2.2 精神药物管理精神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医嘱,按照规定剂量和时间给予患者。

医护人员需要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并随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2.3 心理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治疗方案,并记录治疗过程和效果。

三、安全与卫生管理3.1 安全评估与控制在精神科护理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医院应定期进行安全评估,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患者自伤或他人伤害。

3.2 病房管理每位患者都应有单独的住房,保证隐私与安全。

病房内应干净整洁,定期消毒,并配备必要的设施,如紧急呼叫器材等。

3.3 病情记录与交接每位患者的病情变化应及时记录,并在交接期间向下一班医护人员做详细的交接说明。

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避免疏漏和错误。

四、医护人员职责4.1 专业素养医护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持续学习和更新医学知识。

提供规范的护理和治疗服务,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4.2 团队合作精神科护理通常需要多个专业人员的合作,医护人员应积极与团队成员合作,互相支持,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

精神科护理规章制度

精神科护理规章制度

精神科护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精神科护理工作,保障患者权益,提高护理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精神科护理工作。

第三条精神科护理工作应当遵循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提供专业服务的原则。

第四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资格,熟悉精神科护理知识和技能,遵守医德医风,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

第五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当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身素质和护理水平。

第六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保护患者隐私,维护医院形象。

第七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精神科护理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权利,保障护理人员合法权益,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第二章精神科护理工作流程第八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第九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当巧妙地与患者交流,建立信任关系,积极倾听患者的心声,提供温暖和关怀。

第十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进行护理干预和疗效评估,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第十一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医嘱,按时给药,注意患者用药情况,避免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

第十二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做好护理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病情、护理过程和效果,保护患者隐私,遵守医疗保密规定。

第十三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病房会诊和科室会议,交流经验,提高护理水平,共同促进患者康复。

第三章护理操作规范第十四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做到“三要三不做”,即要会做、能做、愿做,不敷衍了事、不违规操作和不擅自更改护理计划。

第十五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个人卫生护理,保持患者身体清洁,防止皮肤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第十六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类护理操作技能,如导尿、胃管护理、留置针等,做到熟练、准确、安全。

第十七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饮食营养,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提高患者免疫力。

第十八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和积极心态,促进康复。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一、总则精神科护理工作是精神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为指导,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工作。

为规范精神科护理工作,保障病人权益,提高护理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制定本制度。

二、护理管理1.护理部主任、护士长负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组织与管理,制定护理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进行质量控制与评价。

2.护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和岗位培训,熟悉精神科护理工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

3.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4.护理人员应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关注病人的身心健康,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三、入院护理1.责任护士应热情主动接待新入院的患者和家属,了解患者病情和需求,提供相关指导和帮助。

2.严格执行入院护理操作常规,包括卫生处置、护理体检、安全检查等,确保病人安全。

3.填写护理记录首页,完成新患者的健康宣教,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医院环境、治疗流程等。

4.解答和告知家属患者入院后的相关事宜,如探视制度、陪护制度等。

四、病房管理1.病人出入病房要清点人数,仔细检查防止危险物品带入病房,不允许病人穿长筒袜、系长鞋带、系裤带,不允许使用玻璃及陶瓷器皿。

2.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确保病人信息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3.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安全,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

4.加强病房安全巡查,防止病人发生意外事件。

五、出院护理1.按出院常规办理出院手续,协助患者整理个人物品,检查床单位,若有贵重物品移交监护人签收。

2.向患者和家属做好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包括药物服用、复诊时间等。

3.征询患者和家属意见,填写意见征询表,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4.整理出院病史,做好各项记录,为后续治疗和康复提供参考。

六、查对制度1.护士在执行任何一项护理、治疗工作时都必须思想集中,全神贯注,认真执行操作规范和查对制度。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保证精神科患者的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及员工的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和护理人员的行为规范。

三、护理安全管理组织1.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由科护士长、护士长、护士组成。

2.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对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和追踪。

3.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向护理部汇报工作情况,对护理部安全管理工作的改进提出建议。

四、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患者安全。

2.认真进行患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确保护理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患者生活护理,保证患者生活环境的整洁、舒适,预防压疮、坠床、噎食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4.加强患者服药管理,严格执行服药制度,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滥用。

5.加强患者活动管理,根据患者病情安排适当的活动,预防患者在活动中发生意外。

6.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倾听患者需求,尊重患者权利,提供心理支持,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7.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急救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8.加强护理文书管理,记录真实、准确、完整的护理文书,为患者提供法律依据。

9.加强患者及家属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安全意识,配合护理工作,共同维护患者安全。

10.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科室环境、设备、药品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1.建立意外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责任人,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12.建立护理安全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进行奖励,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员进行处罚。

五、护理人员行为规范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

2.尊重患者权利,关爱患者,礼貌服务,耐心倾听患者需求。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和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工作目标、工作范围、工作流程、工作岗位职责以及工作评价体系。

一、工作目标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目标是保障和提升精神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帮助其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具体工作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行为和情绪状况、促进患者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的提升。

二、工作范围精神科护理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患者的日常护理、药物管理、病情观察、心理支持和干预、家属教育、病历记录和医疗器械管理等。

具体而言,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协助医生进行患者体检、巡视病房、记录生命体征以及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

三、工作流程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需要有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

例如,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基本信息登记,并由护士进行初步护理评估。

之后,根据医生的要求,护士会负责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同时进行病情观察和记录。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还需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协助医生进行必要的调整。

最后,在患者出院前,护士还需对其进行评估,给予出院指导,并做好相关的出院准备工作。

四、工作岗位职责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职责。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工作岗位以及其职责要求:1. 护士长:负责精神科护理团队的管理和组织,制定工作计划和安排,监督护理工作质量。

2. 护士:负责具体的护理工作,包括患者日常护理、药物管理、病情观察和记录等。

3. 心理咨询师: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协助患者解决情绪和心理问题。

4. 康复师:进行康复评估,设计和实施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社交和生活能力。

五、工作评价体系为了确保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评价体系。

此体系可以包括护理工作的绩效评估、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经验和技能的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

通过不断的评价和提升,可以有效地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精神科护理管理制度

精神科护理管理制度

精神科护理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有效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本医院订立了本《精神科护理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精神科护理工作,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二、工作范围本护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精神科患者的护理工作。

三、职责与权限1.精神科护理部门的职责:–订立和修订精神科护理操作规范;–组织和实施精神科护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监督和评估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布置护理人员的岗位轮换和排班工作。

2.护士长的职责:–负责组织和协调精神科护理工作;–管理和培训护士团队,提高护理质量;–监督护士的工作纪律和职业道德;–帮助精神科医生完成其他相关工作。

3.护士的职责:–接受精神科护理培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依照医嘱供应病情察看、药物管理和护理操作;–维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供应人性化护理服务;–及时向医生和护士长汇报患者病情和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帮助医生完成检查、治疗和手术等工作;–教育和引导患者及其家属正确理解和搭配护理计划。

4.患者及其家属的权利和义务:–供应真实的病史和症状信息;–遵从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医嘱要求;–敬重医务人员的劳动和专业知识;–搭配医生和护士的医疗工作;–自动与医生和护士沟通病情和护理需要。

四、护理计划与实施1.每位精神科患者入院后,需订立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含但不限于:–认真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和症状;–确定护理诊断和护理目标;–订立一份完整的护理计划,包含药物管理、察看和护理操作等;–布置合理的护理时间和人力资源。

2.护士应依照护理计划执行具体的护理操作,包含但不限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管理和分发药物,确保用药安全;–供应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促进患者病愈;–帮助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开展病愈活动,促进患者社会适应本领的提升。

五、护理质量评估与改进1.护理部门应定期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包含但不限于:–开展定期护理质量检查和自查工作;–收集和分析护理质量统计数据;–进行护理过程质量评估和满意度调查;–及时反馈评估结果,引导和改进护理工作。

精神科病人护理管理制度

精神科病人护理管理制度

精神科病人护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精神科病人的护理工作,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和安全性,保证患者的权益和健康,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订立本《精神科病人护理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精神科病房内的病人护理工作,包含门诊和住院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关爱病人。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规范的操作流程,供应全方位、个性化的精神科护理服务,促进病人病愈。

第二章病人入院管理第四条病人入院需经医生门诊或急诊科会诊后确定诊断结果。

由院方工作人员通知病人及家属入院的时间和具体布置。

第五条病人入院须办理入院登记手续,供应身份证明,签订治疗协议,并缴纳相应的费用。

第六条护理人员在病人入院时应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包含:基本信息、精神状态、不安全因素评估、疼痛评估等,并订立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第七条依据病人的病情和安全风险评估,确定病人的护理级别和护理措施。

第八条病人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房内的基本情况、护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并为其供应必需的心理支持。

第三章病人护理管理第九条依据病人的病情和护理需求,订立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应明确目标、措施和评估指标,定期评估和调整。

第十条精神科病人的护理应重视心理护理,包含患者心理疏导、家属支持、心理评估等,以帮忙患者克服心理困扰,提高其应对本领。

第十一条护理人员应通过沟通、倾听和陪伴等方式,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病人的安全感和治疗合作度。

第十二条对于具有自伤或他伤倾向的病人,护理人员应特别关注,采取必需的防范和监控措施,确保病人的安全。

第十三条严禁对病人实施任何形式的体罚、虐待、羞辱等人身损害行为。

如发现相关行为,应立刻采取措施予以制止,并向上级报告。

第十四条对于需要应用管束带等安全措施的病人,应依据具体情况,订立管束使用方案,并监测使用效果和病人的情绪反应。

第十五条病人的隐私与保密权应受到重视,未经病人本人或合法代表同意,不得向他人透露病人的病情、治疗进程和个人信息。

精神科护理核心制度

精神科护理核心制度
人旳床铺及随身是否藏有危险物品。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 4、加强饮食护理,确保足够旳营养供给,预防并发症。 • 5、做好晨晚间护理,督促和帮助料理个人卫生。 • 6、病人集中管理,活动范围在护士旳视线内,尤其对自
杀、自伤、伤人旳病人应安顿在易观察旳大病房内。 • 7、一般不允许探视,不参加工娱治疗。
• (三)保持病房整齐、舒适、平静、安全,防止噪音,做 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病房管理制度
• (四)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 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 (五)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间内 必须按要求着装。病房内不准吸烟,工作时间不聊天、不 闲坐、不做私事。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储私人物品。原 则上,工作时间不接私人电话。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 二级护理
合用范围:一级护理病人病情好转 后仍需照看者,年老体弱行动不便 者,不至危害自己或别人者,外走、 拒食、妄想不严重者。 1、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因病情 复发而发生意外,按要求仔细书写 护理统计。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 2、关心病人生活,督促料理好个人及室内卫生,遵守病 房各项规章制度。
护理交接班制度
• (四)对要求交接班旳毒、麻、剧、限药及医疗器械、被 服等当面交接清楚并签字。
• (五)除每天集体交接班外,各班均需按时交接。接班者 应提前10—15分钟到科室,清点应接物品,阅读交接班 报告和护理统计单。交班者向接班者交清患者病情,并对 危重、手术、小儿患者以及新入院患者进行床头交接。未 交接清楚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凡因交接不清所出现 旳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 (五)使用药物前要检验药瓶标签上旳药名、失效期、批 号和药物质量,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摆药后须经两人 核对后再执行。

精神科护理规章制度

精神科护理规章制度

精神科护理规章制度一、引言精神科护理是医护人员关注和照顾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工作。

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护理和关怀,我们制定了本精神科护理规章制度。

本规章旨在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二、患者权益1. 尊重患者:护理人员应以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患者,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和权益。

2. 保护隐私:护理人员应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不得非法获取、使用或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3. 知情同意:在进行任何治疗或护理措施之前,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已经充分知情,并获得了合法的同意。

三、护理操作1. 定期观察: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生理指标和行为表现,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2. 及时报告:如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或表现出自残、自杀倾向,护理人员应立即向主管医生报告,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

3. 精神支持:护理人员应通过倾听、安慰和鼓励,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并积极促进患者的康复。

四、安全和卫生1. 患者安全: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安全,包括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剂量管理,防止跌倒和烧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2. 感染控制:护理人员应遵循感染控制的相关规定,包括正确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 物品管理:护理人员应负责管理和维护所使用的设备和用品,保持其完好和洁净。

五、团队合作1. 有效沟通:护理人员应与医生、其他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工作和护理计划,提高工作效率。

2. 协同合作:护理人员应积极参与团队的讨论和决策,在工作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高质量护理服务的目标。

六、违规处理1. 违规行为:如发现护理人员存在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包括不尊重患者、擅自更改治疗方案等,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 处理措施:对于违规行为,医院将采取相应的纪律处分措施,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等,并可能给予相应的法律责任。

七、总结本规章制度的制定旨在确保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维护患者的权益和尊严。

精神科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精神科护理工作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条例》和《医疗机构护理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精神科所有护理工作人员,包括护士、护士长、护理部等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精神科护理工作应以患者为中心,遵循科学、严谨、安全、高效的原则,努力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第四条精神科护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尊重患者,关爱患者,维护患者权益;(二)以人为本,关注患者心理、生理、社会需求;(三)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四)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护理差错事故。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精神科护理部负责全院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管理。

第六条精神科护理部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护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二)制定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规范和操作流程;(三)组织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考核和继续教育;(四)监督护理工作的实施,确保护理质量;(五)处理护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和投诉;(六)参与护理学科建设,开展护理科研。

第七条精神科护士长负责本科室护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管理。

第八条精神科护士长的主要职责:(一)贯彻执行护理部的各项工作制度;(二)组织制定本科室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三)负责本科室护理人员的排班、培训和考核;(四)监督本科室护理工作的实施,确保护理质量;(五)协调本科室与其他科室的工作关系;(六)及时处理本科室护理工作中的突发事件和投诉。

第三章护理人员管理第九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护士执业资格;(二)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三)掌握精神科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第十条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参加以下培训:(一)岗前培训:新入职护理人员应参加岗前培训,了解医院规章制度、护理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二)在职培训:护理人员应定期参加在职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三)继续教育:护理人员应参加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专业素养。

精神科护理规章制度

精神科护理规章制度

精神科护理规章制度【篇一:精神科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精神科护理工作管理规范制度汇编县精神病防治院2013 年8 月1 日第一部分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一、安全管理制度二、病区巡视制度三、危险物件保存、清点制度四、服药管理制度五、病人开放管理制度六、病人假出院制度七、病人财物保存束度八、饮食管理制度九、护送病人出门管理制度十、保护拘束制度十一、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十二、探视陪护制度十三、病人个人卫生处理制度第二部分精神科疾病护理惯例一、精神科一般护理惯例二、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惯例三、感情性精神阻碍患者护理惯例四、反响性精神病患者护理惯例五、癔症患者护理惯例六、逼迫症患者护理惯例七、忧虑症患者护理惯例八、人品阻碍患者护理惯例九、癫痫伴发精神阻碍患者护理惯例十、器质性精神阻碍患者护理惯例十一、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惯例十二、少儿精神病患者护理惯例十三、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阻碍患者护理惯例十四、中毒所致精神阻碍患者护理惯例十五、自杀、自伤护着护理惯例十六、外走患者护理惯例十七、暴力行为患者护理惯例十八、进食阻碍患者护理惯例十九、眨眼阻碍患者护理惯例二十、紧张综合征患者护理惯例二十一、ect治疗患者护理惯例第三部分精神科不测事件的防备级应急办理一、紧迫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分配方案二、暴力行为的防备及应急办理流程三、自缢行为的防备及应急办理流程四、跳楼行为的防备及应急办理流程五、病人外走的防备及应急办理流程六、触电行为的防备及应急办理流程七、吞服异物行为的防备及应急办理流程八、精神科药物过度的防备及应急办理流程九、噎食的防备及应急办理流程十、烧伤烫伤的防备及应急办理流程十一、住院患者忽然发患病情变化应急办理程序十二、患者忽然发生猝死应急办理程序十三、患者有自杀偏向应急办理程序十四、患者发生自杀应急办理程序十五、患者出门不归应急办理程序十六、患者坠床/跌倒应急办理程序十七、患者发生输液反响应急办理程序十八、发生用药错误时应急办理程序十九、静脉空气栓塞应急办理程序二十、输液过程中发生肺水肿应急办理程序二十一、病人发生误吸应急办理程序二十二、药物过敏性休克急救程序二十三、患者发买卖外损害应急方案二十四、病区火灾应急方案二十五、护理人员发生锐器伤应急办理流程二十六、发生差错事故应急办理流程二十七、病区物件或药品不足应急办理流程二十八、停电或忽然断电应急办理流程二十九、常用护理技术见告程序三十、静脉使用留置针见告程序三十一、氧气吸入见告程序三十二、雾化吸入见告程序三十三、布置胃管见告程序三十四、灌肠术见告程序三十五、导尿术见告程序三十六、使用保护具见告程序三十七、精神科护理文书的书写【篇二:精神科三防病人护理管理制度】精神科三防病人护理管理制度1、三防病人(防悲观、防外跑、防激动)在一览表做好标志。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护医疗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精神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精神科所有医护人员及护理人员。

三、安全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做到防患于未然。

2. 依法管理,规范操作。

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3.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

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

四、安全管理内容1. 患者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患者分级护理制度,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确定护理级别及相应的护理要求。

(2)加强患者病情观察,及时发现患者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外走等危险行为,并采取有效措施。

(3)患者外出时,必须有专人陪同,确保患者安全。

(4)严格执行探视制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病区。

2. 医护人员安全管理(1)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严格执行请假制度,确保医护人员在岗在位。

(3)规范操作,防止职业暴露。

3. 物资设备安全管理(1)加强物资设备管理,确保设备完好、安全运行。

(2)定期检查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3)对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物品,实行严格管理,防止事故发生。

4. 药品安全管理(1)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

(2)加强药品管理,防止患者药物滥用、误服、藏药等行为。

(3)定期检查药品库存,确保药品充足、安全。

五、安全检查与考核1.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改。

2. 对医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将安全管理纳入绩效考核,对违反制度者进行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护理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上级部门规定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上级部门规定为准。

精神科护理核心制度

精神科护理核心制度
常见并发症处理
对于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过敏等,应及时采取措施,如抗感染、抗过敏 等治疗。
危机干预
对于出现危机状况的病人,如情感障碍、应激障碍等,应立即启动危机干预程序,如心理 治疗、药物治疗等。
05
精神科护理的职业防护
精神科护理的职业风险
01
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风险
精神病患者可能携带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感染风
2
它包括对各种精神疾病患者的评估、诊断、计 划、实施和评价。
3
精神科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症状和表现,还注 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心理需求。
精神科护理的特点
综合性
精神科护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心 理、社会、生物和环境等方面。
专业性
精神科护理需要专业的技能和知识 ,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等方 面的知识和技能。
险。
02
行为风险
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可能会对护理人员造成身体伤害

03
心理风险
精神病患者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会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精神科护理的职业防护措施
完善防护设施
建立完善的消毒和隔离设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手套、 口罩、隔离衣等。
提高防护意识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做到标 准预防。
加强健康宣传
定期开展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意 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06
精神科护理的未来发展
精神科护理的科技应用
智能化护理
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提高护理效率和精度,减少医 疗差错。
远程护理
应用远程医疗、健康监测等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护理服 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一)副主任护师(含主任护师)岗位职责(1)在护理部主任与护士长领导下,负责指导本病区(部门)护理业务、教学和科研工作,协助护士长进行科室管理。

(2)根据科室分工,负责分管床位患者的一切治疗与护理工作,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治疗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为患者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对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生活护理和帮助等。

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

(3)指导和参与危重患者抢救、疑难病例护理会诊等;协助护士长组织护理查房、业务学习、学术讲座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4)指导和参与修定本病区(部门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计划。

(5)协助护士长对本病区(部门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意见。

(6)参与临床教学,指导带教老师完成带教工作。

(7)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动态,积极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撰写科研论文。

(8)对全院、特别是本病区(部门)护理质量管理、护士在职培训及护理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主管护师任职资格与岗位职责【岗位职责】(1)在护士长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工作。

(2)根据科室分工,负责分管床位患者的一切治疗与护理工作,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治疗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为患者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对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生活护理和帮助等。

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

(3)指导和参与危重患者抢救、疑难病例护理会诊等。

(4)参与分析、讨论护理缺陷,提出防范措施。

(5)协助护士长对护士进行业务培训,参与临床教学,负责小讲课和护生考核评价工作。

(6)协助护士长进行技术与行政管理工作。

(三)护师任职资格与岗位职责【岗位职责】(1)在护士长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工作。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正确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准确、及时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3)根据科室分工,负责分管床位患者的一切治疗和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治疗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反应,为患者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对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生活护理和帮助等。

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

(4)参与科室危重患者抢救、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和病例讨论等。

(5)参与对护士和进修护士的业务培训。

(6)参加科室护理缺陷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7)参与科室护理管理工作。

(四)病区护士任职资格与岗位职责【岗位职责】(1)在护士长领导和护师以上职称人员指导下进行工作。

(2)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完成各项护理任务,防止缺陷事故发生。

(3)根据科室分工,负责分管床位患者的一切治疗和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正确实施治疗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反应,对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生活护理和帮助,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等。

(4)认真做好危重患者的抢救及各种抢救物品、药品的准备和保管工作。

5)参加护理查房和病例讨论。

(6)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技术培训和专题讨论,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7)指导护生和护理员的工作。

(五)护理员任职资格与岗位职责【岗位职责】(1)在护士长领导及注册护士指导下进行工作。

(2)协助护士完成部分非技术性工作,如给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进食、排泄、沐浴等生活护理服务。

(3)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参与病区环境和秩序的管理,保持病房整洁与通风,协助做好病区清洁消毒等工作。

(4)不得承担重症监护患者和新生儿的生活护理,不得承担口腔护理、压疮护理、吸痰及气管切开护理、胃管及鼻饲护理、尿管及泌尿系统护理,不得给骨折及带有引流管的患者翻身、更换床单等。

三、精神科入院制度1、一般病员应根据病情进行卫生处理后,由护理人员送人病房。

抗精神病药物中毒者、极度不合作者可免浴,直接送入病房。

¬2、办公室护士接到新病员病历后,应立即阅读门诊病历及入院护理记录,通知医师;向家属了解简要病史后,安排家属向医师介绍病情;做病历牌、诊断牌;执行新病员的长期与临时医嘱;发饮食通知给营养科。

3、总务护士负责清点病人衣物,并予以登记,应与家属做好交接手续,必要时为病员衣物作好标记。

4、由专业护士检查入院处置情况:①病员身上有无违禁品。

②头发、内衣有无寄生虫。

③所带日用品是否恰当。

④卫生处置情况(包括理发、洗澡、更换衣裤、修剪指甲等)。

5、给病员安排床位;向病员及家属介绍专业护士、主管医师及病区其他工作人员;介绍病区环境、住院须知、探视制度、物资保管制度、作息制度、饮食、卫生等制度及休养员组织。

6、测体温、脉博、呼吸及体重并记录;了解病情进行入院风险评估,并详细书写护理记录。

¬四、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一)、特级护理:1、护理对象(1)精神病人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

(2)有极严重的自伤、自杀危险。

(3)受伤或自杀未遂后果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者。

(4)脑立体定向手术后的病人。

2、护理要点(1)设专人护理,制定护理计划。

每班评估病情,并做好护理记录。

(2)认真落实基础护理及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严防并发症。

(二)、一级护理:1、护理对象(1)尚不需特护的重症病人,如中毒、脱水、自杀、癫痫发作、木僵、谵妄、昏迷、瘫痪、外伤病人;心、肝、肾功能衰竭,或身体极为衰弱,或需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严重的抑郁自杀、自伤和极度紧张兴奋者,或严重的被害、自罪妄想、幻觉所致的自杀、出走、伤人、拒食者。

(3)特殊治疗需要严密评估病情和加强监护者,如ECT者,以及大剂量精神药物治疗或有明显不良反应者。

(4)入院一周内的病人。

2、护理要点(1)安置重点病室,严格监护,其活动不能脱离护士视野,实行封闭式管理。

需严密观察病情,重点交接班。

(2)病人以在重症病室内活动为主,外出必须由工作人员陪护,物品由工作人员管理。

(3)有自杀、自伤、冲动行为者,予以约束时应做好基础及安全护理。

(4)对长期卧床不能自理生活者,应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5)每天测生命体征一次,每天评估病情,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三)、二级护理:1、护理对象(1)一级护理病人病情好转且稳定。

精神症状不危害自己和他人,或仅有一般的躯体疾病者。

(2)生活自理尚有一定困难需协助者,或年老体弱、儿童病人等。

(3)有轻度自杀、出走念头的流露,但能听劝说且无行为者。

2、护理要点(1)安置在一般病室,以半开放式管理为主。

生活物品可由病人自行管理。

可在病室内自由活动或在工作人员陪护下参加各种户外活动。

(2)定时巡视,评估病情及治疗反应。

(3)督促或协助其进行生活料理,如梳洗、饮食、衣着、大小便等。

(4)有计划地安排病人参加工娱、体育等各项活动。

(5)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强心理护理。

(6)护理记录每周1次,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四)、三级护理1、护理对象(1)症状缓解、病情稳定、等待出院的康复期病人。

(2)无自伤、自杀、冲动、出走危险的病人。

2、护理要点(1)安置在一般病室,可酌情实施开放管理。

用物自行管理。

在规定时间内可自行外出散步或购物,周末可回家或探友。

(2)评估病情,了解病人出院前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并帮助解决心理社会问题。

(3)请病人参加休养员委员会,与其商讨制定劳动技能训练计划,鼓励每天参加院内工娱及体育活动,为出院恢复工作、学习等做适应性准备。

(4)每2周做护理记录1次。

住院半年以上且病情稳定者每月护理记录1次。

五、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制度1、安全管理是精神科管理极为重要的内容,它直接关系到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安危及医疗护理工作的秩序,应引起各级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2、精神科病房要求布局设施合理、简单,避免死角,避免有棱角、尖硬的建筑体出现,避免有悬空的管道铺设,电源插座要设置在病人触摸不到的地方。

最好有专门放置卫生工具的收藏室,便于加锁管理。

3、在精神病人生活、医疗活动的范围内,禁止放置方凳、单人椅,扫帚、拖把、玻璃器皿等日常用品,以防止病人冲动时用这些物品作为“武器”,造成不良后果。

病人使用的茶杯、餐具、面盆等日用品,宜采用轻便、不易破碎的塑料或不锈钢制品。

4、病区门锁、窗栏、家具等有损坏应及时维修,并注意及时清理修理后遗留的废弃物与工具。

窗玻璃或玻璃器皿破损后,应及时清理碎片,不得遗留在病人活动区域内。

5、病区的大门和办公室、治疗室、抢救室、备餐室、库房、浴室等各室门均应随手关门。

工作人员进入单人病室及以上各室时应防止与病人同时锁在一室内,在离开以上各室或病室前,应巡视证实确无病人在内时方可锁门。

当医技科室或后勤部门人员进入病区工作时,病区工作人员有权进行安全指导,在他们进出时,应督促检查大门及各室门是否关好。

6、各类危险物品严格管理,执行交接班制度。

病人需使用时应在工作人员看护下进行,有伤人、自杀企图的病人必须由工作人员代为使用。

7、凡携带器械物品进入病室进行护理或治疗,操作前后均应清点(如体温表、注射器等)。

废弃的空安瓿、棉签等物品也应及时清理,不得遗留在病室内。

8、安眠药、麻醉药、腐蚀性的清洁消毒剂及小药柜药品均应分别加锁管理。

发药时加强检查,证实病人确已服下后方可离开,以防蓄积药物。

9、凡入院、请假离院和临时外出返院的病人,均应进行危险品的检查。

病人入院时,须向家属介绍物品保管规则、探视制度及安全制度等,要求家属遵守医院有关规定。

10、探视时间内,病区应安排固定班次的人员,负责接待探视人员。

检查探视人员送来的物品,防止将危险品交给病人或遗留在病房内。

探视人员离开时,严防病人趁机混入出走。

11、精神病人户外活动的范围,应在没有死角、不影响工作人员视线,便于巡视的安全场所。

在户外开放之前应先清理开放场地,保证没有碎玻璃、砖头石子、铁丝、铁钉、木棍等危险物品,方可带病人进入此场地。

12、带病人离开病区时,工作人员应有高度责任心,外出前应了解病情,外出时应不离其左右,密切观察病人的动态,必要时予以适当的扶持。

集体外出时,应清点病人,同时必须有3位以上工作人员陪送,分散于病人的前中后,以防止病人在中途出走。

13、备餐室内的开水炉及微波炉应有专人负责管理,使用完毕随手关锁备餐室门,防止病人进入。

病人饮用水及洗漱用水温度适宜,防止烫伤。

14、病人应在规定区域吸烟,严禁在床上或病室内吸烟,烟头应丢在痰盂或烟灰盒内。

15、病室内燃点蚊香时,应注意安全放置,加强巡视,防止病人以此为火源而酿成不良后果。

蚊香燃尽应随时收回蚊香架,不得在病室内。

16、夜班工作时,至少应有工作人员一人负责病区巡视,巡视范围包括一切对病员开放的不关锁区域,巡视到病人床头,两次巡视时间不得长于30分钟。

17、工作人员妥善保管钥匙,不得遗留在锁孔内或病室内,严防病人取走,更不应交给病人及陪护开门。

18、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病区工作人员守则》,工作人员的家庭地址及通讯联系方式,都应对病人及病人家属保密,平时也不应在病人面前议论其他工作人员的私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