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合集下载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一)特定要素(specific factor)的概念
短期内在不同部门间不能自由流动的要素。
与高教社《国际经济学教程》教材 2010年版(冯德连等主编)配套。课件编写人员:冯德连、邢孝兵、 金泽虎、项桂娥、葛秋颖、胡庆龙、张德化、董桂才、黄玉霞、刘敏、韩刚、潘锦云、徐洁香、万红先
5.2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二)模型基本假设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1.模型的基本假设。 (1)2×2×1模型。 (2)规模收益不变。 (3)劳动是同质的,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动;劳动 总量固定,并充分就业。 (4)资本是特定要素。 (5)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5.1.1 要素增长与生产可能性 曲线的外移
要素增加之后,生产可能性曲 线的两个端点所分别对应的X、 Y的最大产出都会增加,因此, 整条边界线将向外移动,但生 产边界外移的方向性则取决于 要素禀赋变化的类型。
Y T′ T
Q
Q′ R
P
O T T′
P′
X
与高教社《国际经济学教程》教材 2010年版(冯德连等主编)配套。课件编写人员:冯德连、邢孝兵、 金泽虎、项桂娥、葛秋颖、胡庆龙、张德化、董桂才、黄玉霞、刘敏、韩刚、潘锦云、徐洁香、万红先
5.1 要素增长与国际贸易
5.1.3 开放条件下要素增加与贸易利益
小国:要素增加不会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经济增长意 味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福利的改善。 大国:开放条件下要素增加导致经济增长偏向出口部 门,那么经济增长对增长国的福利会产生两种截然相 反的两种效果。
与高教社《国际经济学教程》教材 2010年版(冯德连等主编)配套。课件编写人员:冯德连、邢孝兵、 金泽虎、项桂娥、葛秋颖、胡庆龙、张德化、董桂才、黄玉霞、刘敏、韩刚、潘锦云、徐洁香、万红先

第5章 要素禀赋和国际贸易

第5章 要素禀赋和国际贸易
可比性
(三) 要素密集性
1 一商品的要素密集性指与另一种商品相比而言, 该商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生产要素与另一 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一商品为某要素密集性指与另一种商品相比而言, 该商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该生产要素与另一 种生产要素的比例更大.
2 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生产要素
如果两个国家的生产条件相同(也即两国同种产品 的生产函数相同),那么同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要 素密集性相同.
P73图 注:当某要素增加时,该要素密集的商品的产量会 有更大增加
第三节Heckscher-Ohlin理论的实证问题
一﹑里昂剔夫之谜 里昂剔夫(Wassily W.Leontief):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表 里昂剔夫之谜: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是世界上 拥有资本数量最丰富的国家,按照H-O理论,美国应 该出口资本密集性产品,进口劳动密集性产品,但 投入-产出分析的结果却恰恰相反.这一矛盾问题 被称为里昂剔夫之谜或里昂剔夫悖论(Leontief Paradox)
(三)要素密集性转换(Factor Intensity Reversal)
与H-O理论 H-O理论假定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虽然改变产 品的要素密集程度,但是不改变产品的要素密集 性. 如果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改变了产品的要素密 集性,那么国际分工与各国的贸易行为就可能具 有多样性.一个国家在即定的要素丰缺条件下就 可能利用自身稀缺要素生产并出口该要素密集 性的产品.
A国资本丰富→ A国生产棉花的相对成本大于B国→ A国生产钢铁
(五)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一个国家将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富要素生产的 商品而进口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
四 从亚当· 斯密到赫克歇尔-俄林 (关于国际贸易建立之基础的简单比较)

国际经济学第4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Specific-Factors-and-International-Trade

国际经济学第4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Specific-Factors-and-International-Trade

四、收入分配和贸易所得
• 收入分配
# 日本: PM / PF ↑ 资本所有者↑ 土地所有者↓
工人→
# 美国: PM / PF ↓ 资本所有者↓ 土地所有者↑
工人→
四、收入分配和贸易所得
• 收入分配:
Trade benefits the factor that is specific to the export sector of each country but hurts the factor specific to the import-competing sectors, with ambiguous effects on mobile factors. 贸易使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益,使进 口产品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所有者受损,贸易 对流动要素所有者的影响不确定。
一、特定要素模型
• 价格变化对模型均衡的影响
# 总体价格水平变化(价格同比率变化) # 相对价格的变化
一、特定要素模型
• 价格变化对模型均衡的影响
# Changes in the overall price level have no real effects, that is, do not change any physical quantities in the economy.
小结
3.在特定要素模型中,每个国家出口部 门特定要素的拥有者从贸易中获利,而 与进口产品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的拥有 者受损。流动要素的拥有者可能受益也 可能受损。
小结
4.当贸易获益者补偿受损者的损失后, 获益者仍然有所剩余时,可以认为贸易 从整体上带来了收益。
小结
5.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不应该把素模型中的国际贸易
• 两个国家:日本、美国 需求:日本 = 美国 劳动拥有量:日本 = 美国 资本拥有量:日本 > 美国 土地拥有量:日本 < 美国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二、模型旳均衡解
左图是一种上端开口 旳埃基沃斯方框。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两个部门旳要素酬劳 分别为:
w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Px MPLX , wy Py MPLY ,
rx Px MPKX ry Py MPKY
第三节 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
一、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假设 A国为资本相对丰裕旳国家,X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 则A国旳比较优势产品是X产品,所以开放条件下,该国生 产而且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这么,X 产品旳国际相对 价格会上升。
(二)短期情况下国际贸易对要素投入旳影响 对于资本丰富旳国家,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部门旳资本— 劳动比率下降,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部门旳资本—劳动比 率上升,两个部门特定要素旳实际收入变化方向相反。
三、利益集团与贸易政策
短期中,出口部门旳资本家会支持自由贸易政 策,而与进口相竞争部门旳资本家会反对自由 贸易政策。
短期中,资本属于一种 特定要素,劳动可自由 流动,属可变要素。
二、长久中不存在特定要素
在长久内,全部生产要素都可自由流动,资本和劳 动均成为可变要素。
长久生产函数可表 达为:Q=f(L,K )
第二节 特定要素模型
一、基本假设 X、Y两种产品生产都使用资本和劳动; 规模收益不变; 劳动是同质旳,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动; 劳动总量是固定旳,而且充分就业; 资本是特定生产要素,即两个部门旳资本不能相互使用; 每个部门旳资本投入都是固定不变旳; 全部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旳。
不能加以调整,而另一种生产要素则可自由变动。 一般,我们视资本在短期内是固定不变旳,即在不同部 门间不能自由流动。
短期生产函数为:Q=f(L,K)
一、特定要素(specific factor)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管理知识分析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管理知识分析

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特定要素概述•国际贸易管理基础知识•特定要素对国际贸易管理的影响•特定要素在国际贸易管理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国际贸易管理中的特定要素挑战与对策•结论与建议01特定要素概述特定要素通常具有独特的性质,使其在不同于其他生产要素的领域中发挥作用。

独特性这些要素通常仅在特定的产业或地区中发挥作用,其应用具有局限性。

局限性特定要素的定义特定要素的存在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使其在某些产品或服务的生产上更具竞争力。

特定要素的稀缺性可能导致国家之间出现贸易壁垒,以保护国内拥有这些要素的产业。

特定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贸易壁垒比较优势自然资源:如独特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这些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特有的,对于某些产业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

科技和研发:某一领域的先进技术、专利和研发成果也可能构成特定要素,使一个国家在高科技产业中具有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特定要素在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来说,了解和利用这些特定要素是提升国家、产业或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文化和人力资本: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人力资本也可能成为特定要素,例如拥有独特技能和知识的劳动力,或者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创意产业。

特定要素的来源与类型02国际贸易管理基础知识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定义国际贸易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推动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重要性国际贸易的参与者主要包括进口商、出口商、货运代理、海关、银行等。

流程国际贸易的一般流程包括交易磋商、合同签订、货款结算、货物运输、报关报检等环节。

国际贸易政策与法规保护贸易政策等。

法规:各国政府还会制定一系列的贸易法规,以规范国际贸易行为,如关税法、进出口管理法、反倾销法等。

这些法规对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对国际贸易管理基础知识的简要介绍,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管理知识分析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管理知识分析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国际贸易 • 贸易和相对价格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国际贸易
Figure 4-11: 贸易和相对价格
布的相对价格, PC/PF
RSA
RS world
RSJ
RD
布的相对 QC + Q*C 产量 QF + Q*F
收入分配和贸易所得
• 国际贸易使制造品对粮食的相对价格发生了变化 ,这是评定贸易对特定集团影响的关键。
习题
21.2.1620:13:3720:1 320:1321.2.1621.2.1 620:13
谢谢
20:13 21.2.1 620:1
2021年2月16日星期二8时13分37秒
•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21.2.1621.2.16Tuesday, February 16, 2021
•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20:13:3720:13:3720:132/16/2021 8:13:37 PM
– 制造品的生产函数 : QM = QM (K, LM)
– 粮食的生产函数 :
QF = QF (T, LF)
– 充分就业的条件要求制造品和粮食这两个部门投入的劳 动之和等于劳动的总供给量:
LM + LF = L
– 我们可以用这三个方程来推导生产可能性边界。
Figure4-3: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 关键在于长、短期内国际贸易对商品要素 使用比例的影响是不同的:
长期:两部门K/L比同方向变化
短期:两部门K/L比反方向变化
第四节 资本积累与收入分配
• 若X部门资本存量增中,则X部门中任 一劳动投入量所对应的边际劳动产出 都增加。在X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 X部门对劳动的需求增长,工资率的上 升将吸引Y部门的劳动流向X部门。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管理知识分析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管理知识分析

在销售阶段的应用
市场推广
了解目标市场的营销策略和渠道,可以针对性地进行市场推广, 提高产品销售量。
客户服务
运用国际贸易管理知识,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增强客户满意度和 忠诚度。
销售数据分析
通过国际贸易管理知识,分析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为制定销售策 略提供依据。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特定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风险管理
资本要素
资本要素的流动和配置对国际贸易有显著影响。资本的充裕程度、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等 都会影响一国的出口和进口能力。
技术和创新
特定要素中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够推动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进而促进一国国际贸易 的发展。
国际贸易对特定要素的影响
贸易自由化
国际贸易的扩大和深化对特定要素的配置和流动具有积极作用。贸易自由化能够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 通,带动经济增长,从而增加对特定要素的需求。
案例三
总结词
在国际贸易中,特定要素的市场策略制定需 要考虑市场需求、竞争态势等因素。
详细描述
针对特定要素的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企业 需要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例如,对于需求 稳定且竞争较小的特定要素市场,可以采用 高价策略;对于需求大但竞争激烈的市场, 可以采用低价策略或差异化策略。同时,还 需要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国际贸易管理具有全球性、复杂性、多边性和动态性的特点 。它不仅涉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商业惯例,还需应对不断变 化的全球经济环境和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管理的重要性
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有效的国际贸易管理,企 业可以更好地利用全球资源和 市场,提高生产效率,扩大销
售额,并实现经济增长。
增强竞争力

特定要素模型与国际贸易

特定要素模型与国际贸易

与比较优势理论的比较
总结词
特定要素模型与比较优势理论在理论基础和适用范围上存在差异。
详细描述
特定要素模型强调特定生产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而比较优势理论则基于相对成本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 特定要素模型更适用于解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竞争优势,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更适用于解释发达国 家之间的贸易关系。
评估贸易政策的可持续性
贸易政策应该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政府应该采 取措施减少贸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推动绿色贸易的发展。
04
特定要素模型面临的挑 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理论挑战
假设限制
特定要素模型基于一系列严格的 假设,如完全竞争市场、无交易 成本等,这些假设在现实中很难 完全满足。
相互影响
贸易和投资政策也相互影响。例如,政府可能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来竞争的影 响,这可能会影响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同时,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也可能会影响政府的贸易政策。
03
特定要素模型对国际贸 易政策的启示
贸易政策的制定
贸易政策应考虑要素禀赋差异
特定要素模型指出,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时所拥有的要素禀赋 存在差异,因此贸易政策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鼓励各国发挥
模型适用性
特定要素模型在实证分析中可能无法完全解释现实 中的贸易现象,导致模型适用性受到质疑。
政策影响
国际贸易政策对特定要素模型的实证结果有 很大影响,如何准确评估政策效应是实证分 析面临的一大挑战。
未来发展方向
放宽假设条件
综合考虑多种生产要素
加强实证研究
未来研究可以尝试放宽特定要素模型 的假设条件,使其更接近现实情况。
3
政策建议

国际经济学 第五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 第五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第五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 贸易
2010-12-16
1
第一节 特定要素模型
一、特定要素(specific factor)的概念 特定要素( ) 短期内在不同部门间不能自由流动的要素。 短期内在不同部门间不能自由流动的要素。
2010-12-16
2
二、模型基本假设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1.模型的基本假设。 .模型的基本假设。 模型。 (1)2×2×1模型。 ) × × 模型 (2)规模收益不变。 )规模收益不变。 (3)劳动是同质的,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 )劳动是同质的, 流动;劳动总量固定,并充分就业。 流动;劳动总量固定,并充分就业。 (4)资本是特定要素。 )资本是特定要素。 (5)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2010-12-16
8
利益集团对贸易政策的影响
假设资本归业主或股东所有, 假设资本归业主或股东所有,自由贸易将会使出 口部门的资本家(或厂商主)受益, 口部门的资本家(或厂商主)受益,进口部门的 资本家受损。因此, 资本家受损。因此,两个部门的资本家对自由贸 易将持相反的态度。对于两个部门的劳动者来说, 易将持相反的态度。对于两个部门的劳动者来说, 他们对自由贸易的态度不一。 他们对自由贸易的态度不一。 出口部门的利益集团:鼓动政府采取自由贸易 出口部门的利益集团: 政策; 政策; 进口替代部门的利益集团: 进口替代部门的利益集团:鼓动政府采取贸易 限制措施。 限制措施。
2.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rX rX = MPKX PX PY
rY = MP KY P Y
2010-12-16
rY PX
X 部 门 产 出 增 加, Y 部 门 产 出 减 少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4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4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kx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y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如何变化ky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y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y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结论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实际收入而对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确定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是否提高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消费结构kx短期与长期的比较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比较ss定理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的x部门与y部门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者区分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短期与长期的比较国际贸易引起两部门资本劳动比的变化两部门资本量不变劳动投入此消彼长则kl变化方向相反商品相对价格变化会使得两部门所使用的kl朝着相同方向变化两部门要素的实际报酬取决于kl则两部门要素实际报酬的变化方向相同利益集团与贸易政策资本所有者假设资本归业主或股东所有自由贸易将会使出口部门的资本家或厂商主受益进口部门的资本家受损因此两个部门的资本家对自由贸易将持相反的态度劳动者对于两个部门的劳动者来说他们对自由贸易的态度不一结论进口替代部门的利益集团
r MPKY PY w MPLY PY
二 短期与长期的比较
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比较
回忆: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的影响
S-S定理国际贸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 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
比较 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的 (X 部门与Y部门) 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者区分 的(要素价格均等化)
w MPLX PX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经济资源交流和商品交易的重要形式,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际贸易中,特定要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贸易的规模、结构和效益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并分析其对贸易的影响。

一、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的概念特定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不可替代的要素,如土地、劳动力和资本。

这些要素在国际贸易中的配置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国际贸易通过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使得各国利用其特定要素实现最佳发展效益。

二、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的关系1. 特定要素的禀赋差异不同国家的特定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劳动力和资本的差异。

一些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发达国家则具备较为充裕的资本资源。

这种差异促进了根据比较优势的原则进行国际贸易,使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合理配置。

2. 特定要素的国际流动特定要素在国际贸易中并非静止不动的,它们可以通过国际间的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吸引外国的资本投资,进而获得资本的流入,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而一些劳动力较为充裕的发展中国家,则通过劳动力输出实现收入的增长。

3. 特定要素的价值转移国际贸易使得特定要素的价值在全球范围内发生转移。

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向其他国家输出资本、技术和知识等特定要素,赢得了贸易收益。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则通过劳动力输出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机会。

特定要素的价值转移也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三、特定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 资本要素资本是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要素之一,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显而易见。

资本的流动促进了技术和知识的传播,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从而推动了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

同时,资本的投资也带来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加强了国际贸易的基础。

2. 劳动力要素劳动力作为一种特定要素,在国际贸易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别是一些人口稀缺的国家,通过劳动力输出获得了贸易收益,从而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机会。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数字贸易
数字贸易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特定要素在数字贸易中的作 用将更加重要,如数据流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 的应用,将为国际贸易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全球价值链重构
全球价值链面临重构,特定要素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 作用将发生深刻变化,如知识产权、品牌、营销等特定要 素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的挑战与机遇
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给国际贸易带来挑战,特定要素的流动和配置可能面临更多的限制和障碍,需 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技术变革与人才竞争
技术变革和人才竞争对特定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提升特定要 素的质量和竞争力。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面临改革,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 向发展,为特定要素的流动和配置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03 国际贸易对特定要素的影 响
国际贸易对特定要素的需求影响
增加需求
国际贸易使得特定要素的需求增加,因为出口企业需要更多的特定要素来生产出口商品。
需求波动
国际贸易可能导致特定要素的需求波动,因为国际市场变化和贸易政策调整等因素可能影 响出口企业的生产计划。
需求结构变化
国际贸易可能导致特定要素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对商品的 需求偏好不同,出口企业需要针对不同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从而对特定要素的需求也 发生变化。
02 特定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 响
特定要素对贸易成本的影响
01
02
03
运输成本
特定要素如地理位置、基 础设施状况等会影响运输 成本,进而影响国际贸易 的成本。
交易成本
特定要素如语言、文化差 异等会影响交易成本,包 括信息获取、谈判和执行 等环节的成本。

第五讲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第五讲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表示为:
rY P Y
MPKY
当Y部门因X商品价格上涨而释放出部分劳动之 后,其特定要素—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将下降。因 此,在自由贸易下,Y部门的资本实际报酬下降 了
④结论
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X部 门的资本)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 特定要素(Y部门的资本)的实际收入,而对可自 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确定,可自由
因此在自由贸易下y部门的资本实际报酬下降了结论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x部门的资本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特定要素y部门的资本的实际收入而对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确定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是否提高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消费结构
第五讲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主要内容

一、短期中的生产要素 二、特定要素模型 三、国际贸易和收入分配
重于Y商品,则其实际生活水平可能上升。
②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X商品,X部门的资本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rX PX
MP KX
当X部门由于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劳动流入时,
其特定要素—资本的边际产出将上升。因此,在
自由贸易下,X部门的资本实际报酬提高了。
③Y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本部门产品,Y部门的资本实际报酬可
二、特定要素模型
(1)基本假设
①X、Y两种产品生产都使用资本和劳动; ②规模收益不变; ③劳动是同质的,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动; ④劳动总量是固定的,并且充分已实现充分就业;
⑤资本是特定生产要素,即两个部门的资本不能互相使用;
⑥每个部门的资本投入都是固定不变的; ⑦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w w MP , MP LX LY PX P Y

特定要素和国际贸易

特定要素和国际贸易

这一模型,从特定要素的角度,揭示了国际 贸易在短期内对一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即国 际贸易会提高出口部门的资本(特定要素) 实际收入,降低进口替代部门的资本实际收 入,而对劳动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确定。
这一模型对人们认识贸易政策的制定有非常
有益的启示。
2020/1/7
25
作业:
1. 思考本章课后思考题1、2、6题; 2. 完成本章课后思考题3、4、5题。
KY LY
MPKY

rY PY
★在自由贸易下,贸易后Y部门的资本实际报酬是下降的。
2020/1/7
19
结论:
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 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特定 要素的实际收入,而对可自由流动要素的 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确定,可自由流动要 素的实际收入是否提高取决于要素所有者 的消费结构。
图中,当两个部门的劳 动需求曲线相交时,两个 部门面对相同的劳动价格, 为w。
此时,X部门的劳动投入 量为OXL,Y部门的劳动投 入量则为OYL。劳动的分配 一旦确定,两个部门的生 产也随之确定。
13
第三节 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
国际贸易影响一国收入分配格局的机理:
国际贸易
商品相对价格变化
要素部门间的流动
费结构。
2020/1/7
16
☆若劳动者全部收入均来自于工资,则其实际收入 水平在贸易后是否提高取决于其消费结构。
Y
MPLY’
MPLY
劳动实际报酬上升 E
O
MPLX’
MPLX
X
2020/1/7
w Px

MPLX
w Py
MPLY
17
(二)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国际经济学要素禀赋_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要素禀赋_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横轴—要素L的总量
纵轴—要素K的总量
生产的契约曲线——本国最优资源配置,对应生产可能性曲线
X1、X2——X的等产量曲线 Y1、Y2——Y的等产量曲线 X2、Y1相切于生产的契约曲线 切线的斜率=边际技术替代率 =劳动的价格/资本的价格 =W/r =劳动的相对价格
红色虚线的斜率=生产Y2产量时的资本、劳动的数量比 红色实线的斜率(从原点OXB角度看)=生产X1产量时的资本、劳动的数量比
AB国国生生产产YY的的资资本本/劳/劳动动下比降上升
AB国国生生产产XX的的资资本本/劳/劳动动下比降 上升
C
AB国国的两的两相种相种对要对要价素价素格的格的不价不价断格断格下比上比降W升W/r/,r,即即劳劳动动
·
Y2
oXB
K
oY
L
X2

Y1 B国
A国
第四节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一、生产的最优状态
较优势的产生,从 斯托尔珀-萨 而产生国际贸易 缪尔森定理
罗布津斯基
定理
2、都说明了国际
贸易对资源配置和
社会福利水平高低 的影响
特定要素模 型
长期分析
国际贸易使产品的相对价格 趋于一致
两种可变要素 国际贸易使要素的相对、绝 对价格趋于一致
都可以在不同 国际贸易对本国国民收入分 产品生产部门 配的影响 之间自由流动 经济开放后、资源增加导致
· QB · · OB CB
· CA · · OA QA
PW
o
Xo
X
前 AX封 经 随 APAA贸A是国国、、面闭济着易=资是国BBP说经开三X两两B本、资内明济放角=国国密Y本XP,条,形的由生消W集丰A资件A出于产费国型富国源下口供的的进产的出禀,、应均均口品国口赋A进减衡衡Y家、X的从口少到点点B差B,,B分分两BY异国国别别国是国Y导,,供是是生劳是致B应B产QC动劳两国国AA增、密动、、国进出加消集力CQ的口口,B费B型丰生XY相的产富从到产对均品的AA可价国衡国国能格点家性趋分曲于别线上是不升E同A、EB 相 B国对国价内格X分由别于是供P应A、增P加B,,并Y且供P应A <减P少B ,相对价格趋于下降 A国在X的生产上具有最比终较,优两势国,X的B相国对在价Y的格生趋产于上一具致有=P比W较优势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管理知识分析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管理知识分析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管理知识分析引言国际贸易是现代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特定要素和国际贸易管理知识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特定要素和国际贸易管理知识的概念和作用,并分析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特定要素的概念特定要素是指在生产中具有相对强势或相对劣势的资源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

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特定要素,这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

劳动力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源的核心要素,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

由于不同国家的劳动力素质和成本不同,在国际贸易中可以通过劳动力的特殊要素来实现竞争优势。

土地土地作为自然资源,对于某些行业和产品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不同国家的土地资源具有差异,有些国家拥有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来利用和优化这些资源。

资本资本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和推动力量。

不同国家的资本积累程度不同,一些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对自身资本的配置和管理来实现国际贸易的优势。

技术技术是推动经济创新和增长的重要要素,尤其在现代经济中,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对于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创新型企业和国家可以通过技术的特殊要素来在国际贸易中取得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管理知识的概念国际贸易管理知识是指在国际贸易中进行管理和决策所需的知识体系。

这些知识包括对国际贸易政策、贸易规则、国际贸易协议和国际贸易法律的了解和应用。

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指各国为了实现经济和政治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对于国际贸易来说,了解和适应不同国家的贸易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国际贸易管理知识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在国际贸易中遵守和应对各国的贸易政策。

贸易规则贸易规则是国际贸易中的行为准则,包括国际贸易组织制定的规则以及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议中的规定。

了解和遵守贸易规则是确保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前提。

国际贸易管理知识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在国际贸易中遵守贸易规则。

国际贸易协议国际贸易协议是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达成的协议和处理纠纷的机制。

第五章 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第五章  要素禀赋、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学者 Leontief, 1953 Leontief, 1956 Whitney, 1968 Eildwin, 1971 Stern1nd&M1skus,1981 数据年份 1947 1947-1951 1899 1958-1962 1972 (K/L)M /( K/L)X<1 (H-O预测:<1) 1.33 1.06(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14) 1.12 1.24(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0.96) 1.05(或不包括自然资源行业,1.08)
在生产要素 可以替代的 情况下,比 较两个部门 的要素密集 度的标准是 共同的要素 价格。
(K/L)YA
Y X
(w/r)B
(K/L)XA
(w/r)A
L
二、要素禀赋理论标准模型的基本假设 (一) 2×2×2模型 完全竞争 规模经济不变
二、要素禀赋理论标准模型的基本假设
(二)其它10条假设 1.两国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相同。 2.X、Y的生产技术不同,其中把X假设为资本密集型产品,Y假设为 劳动密集型产品。 3.两国消费者偏好相同。 4.两国的生产要素供给是既定不变的。 5.两国的资源禀赋不同。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为劳动丰富的 国家。 6.生产要素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在国际间不能流动。 7.两国在生产中均为不完全分工。 8.不存在运输成本或其它贸易障碍。 9.两国的生产要素均得到了充分利用。 10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进口和出口总是相等。
如果一国劳动力的价格(即工资率)为w, 资本的价格(即利率)r,则其要素禀赋可 以用劳动的相对价格来表示,即:w/r; 若1国的要素禀赋为(w/r)1,2国的要素禀赋 为(w/r)2 ,且有:(w/r)1< (w/r)2 则称1国 是劳动丰裕国家,2国是资本丰裕的国家。

第五讲: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课件

第五讲: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课件

PPT学习交流
25
练习题
• 食品价格相对于制成品价格下降将怎样影响资本所有者与 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实际购买力)?
答:
• P食品下降,土地价格R下降(食品行业工人减少,使得土地需求相 对下降,名义价格下降)
• 土地所有者实际收入(R/P食品)下降。因为食品业特定要素土地的 边际产出上升。(土地没变,但工人人数减少,土地相对工人数 量增加,土地边际产出减少。)
要素实际价格 W/PX=MPLX r/PX=MPLX
的变化
W/PY=MPLY r/PY=MPLX
W/PX=MPLX r/PX=MPLX W/PY=MPLY r/PY=MPLX
一国稀缺要素实际价格下降; 一国稀缺要素实际价格下降;
丰裕要素实际价格上PPT升学习交流
丰裕要素实际价格上升
19
3.3 短期与长期的比较
• 制造业部门特定要素资本的名义价格上升,因为在资本量不变的 情况下,劳动力数量增加,导致资本需求相对上升,名义价格上 升)。
• P制造没变,以制造品衡量的土地所有者实际报酬也下降。
PPT学习交流
26
练习题
• 这一变动对工人有什么影响?假如在一个工人 的消费组合中食品是最重要的部分,你能否给 出一个更确定的回答?
工资上升 W
地租上升 R
地租下降 R
(两个产业)
(两个产业)
PPT学习交流
18
3.1 开放贸易条件下长期要素价格变化
美国
要素相对名义 价格
(R/W) 上升;(W/R)下降
单位小麦要素 减少土地使用量,增加劳动使 使用比例调整 用量(K/L)
单位布匹要素 减少土地使用量,增加劳动使 使用比例调整 用量(K/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二)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X产品,X部门的资本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当X部门由于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劳动流入时,其特 定要素——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将上升。因此,在自 由贸易下,X部门的资本实际收入提高了。相对Y商 品价格而言,资本的实际上入也是上升的。 故, 在自由贸易下,X部门的资本实际收入提高了。
15
第一节 短期中的生产要素

“短期”:至少有一个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即 不能加以调整,而其余生产要素则可自由变动。 定义:“特定要素”——所谓特定要素是指一种要 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它部 门的需要。 尽管在长期内,要素能完全自由流动,但在短 期内,工厂的规模往往是固定不变的,而劳动虽然 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别,所以可认为在短期内劳 动可自由流动 。
3
本章结构
关键性问题
1. 掌握特定要素模型的分析方法 2. 比较长、短期条件下,贸易利益的分配
4
案例:2009中美轮胎特保案
什么是“特保”
“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 殊保障措施”的简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第 16条:中国产品在出口有关WTO成员国时,如 果数量增加幅度过大,以至于对这些成员的相关 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构成“严重损害威胁” 时,那么这些WTO成员可单独针对中国产品采 取保障措施。“特保”实施的期限为2001年12 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
第四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Specific Factor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1
本章简介
在微观经济学中,关于供给面的分析通常分为短期 分析和长期分析两种,短期和长期并不是完全按时 间长短划分的,而主要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而定。 在长期条件下,我们假设: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间 可完全自由流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前一章 所介绍的要素禀赋理论实际上是在长期条件下,从 供给面来探讨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间的关系。 然而,自要素禀赋理论出现之后,随着时间的发展,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琼斯)又将短期因素引入到要 素禀赋理论框架中,进一步丰富了原有的理论。本 章着重介绍要素禀赋理论的短期分析——特定要素 模型
根据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分配方程,在 开放条件下达到均衡时进、出口部门的实际工 资可写成下列形式:
25

由于两个部门的资本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劳动的流 动,导致两部门的边际产出不同,以及要素的报酬 不同w/px下降w/py上升。所以, 1. 贸易后该国的工资水平将提高,但提高的幅 度小于X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 2. 对于劳动者来说,若其全部收入均来自于工 资,则其实际收入水平在贸易后是否提高,取决于 其消费结构。如果劳动者的消费偏重于X商品,则其 实际生活水平可能会下降;如果劳动者的消费偏重 于Y商品,则其实际生活水平可能上升。
假设在封闭条件下,一国生产要素的均衡配置由图4—1中E 点所述。开展贸易以后,假设该国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出口X商 品、进口Y商品。那么国际贸易将促使该国X商品的相对价格上 升。为了简化分析,这里不妨假设Py不变,只是Px上升。 开放后,Px上升至Px‘,VPLx移至VPL’x.
24
(一)劳动实际报酬的变化
16

第二节
一、基本假设

特定要素模型
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结构,与前面的要素禀赋理论相比, 除了关于要素流动性的假设不同外,其他方面基本相同。 其具体包括: (1)X、Y两种产品生产都使用资本和劳动; (2)规模收益不变; (3)劳动是同质的,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动; (4)劳动总量是固定的,并且充分就业; (5)资本是特定生产要素,即两个部门的资本不能互 相使用; (6)每个部门的资本投入都是固定不变的; (7)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案件概述
案件概述
2010年12月13日,WTO驳回中国 提出的美国对其销美轮胎征收反 倾销惩罚性关税的申诉,仲裁小 组表示美国在2009年9月对中国 销美轮胎采取“过渡性质保护措 施”征收惩罚性关税未违反 WTO规定。2011年9月5日,世 界贸易组织(WTO)裁定中国 败诉。
对于中国的影响
19
二、模型的均衡解
图4—1是一个上端 开口的埃奇沃斯方框。 方框底边的长度表示劳 动总量 ,其它两边分别 表示X、Y部门中的劳动 价格或报酬。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 两个部门的要素报酬分 别为:
图4-1
wx Px MPLX , wy Py MPLY ,
rx Px MPKX ry Py MPKY
30
三、利益集团与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虽然能提高一国的总体福利,但并不意味着国内每 个公民都能从中受益。这是现实中为何总存在反对自由贸易的 势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贸易保护虽然会降低一国的总体福利,但也有人能从中受益。 这是现实中为何总存在拥护贸易保护的势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31
案例1:中国汽车产业(狼吃羊→与狼共舞)
36
课后思考
依据H-O模型的逻辑思路,思考在特定要素模 型中S-S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和罗伯津 斯基定理是否依然成立?
“中国生产的轮胎中有40%出口,而其 中三分之一出口美国。最高征收高达35%的 关税,这意味着第一年中国的轮胎产品将不能 出口到美国了。 据初步测算,这将影 响到10万左右工人的就 业,损失约10亿美元出 口额。
重要利益集团对特保案的影响
支持制裁方的利益分析
反对制裁方的利益分析
思考:
1.在关于国际贸易政策的争论中,同一行业的工人和 资本所有者往往站在同一立场(例如轮胎制造商和轮 胎工人协会),这与S-S定理的预测——贸易对资本 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影响不同——不一致。如何解释这 一现象? 2.为何说“贸易政策的最终制定是不同利益集团相互 博弈的结果”?
28
结论: rx上升>px上升>w上升>0=py>ry ◆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名义收 入和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名 义收入和实际收入 ◆贸易会提高流动要素的名义收入,而对其实际收入 的影响则不确定,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是否提 高取决于要素所有者的消费结构。
29

案件概述

轮胎特保案是指2009年4月20日, 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国际 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 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其在 诉状中声称,从中国大量进口轮 胎损害了当地轮胎工业的利益; 若不对中国轮胎采取措施,到 2009年年底还会有三千名美国 工人失去工作。
案件概述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2009年6月 29日提出建议,对中国输美乘用 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 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 别关税
21
模型的均衡
(1)与封闭条件下的生产均衡相比,开展贸易以后, 将依据比较优势原则,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 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商品。那么国际 贸易将促使该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2)由于价格上升,所以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超过 了进口部门。这必然引起劳动由进口部门向出口部 门转移。 (3)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出口部门的边际劳动 生产力将下降,而进口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则上 升。于是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开始回落,进口部门 的劳动报酬开始回升。 (4)随着劳动的在两个部门间的流动,两个部门的 劳动报酬又重新趋于一致,最后达到新的均衡
22
当两个部门的劳动报酬相同时,劳动在两个
部门间的的分配便达到均衡。图中,当两个 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相交时,两个部门面对 相同的劳动价格为w。此时,X部门的劳动投 入量为OxL,Y部门的劳动投入量则为OyL。劳 动的分配一旦确定,两个部门的生产也随之 确定。
23
第三节
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
一、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34
在H-O理论中,也存在利益集团,但不是以
部门为标准,而是以要素所有者为标准。
35
本章小结
特定要素模型与要素禀赋理论相比,前者属于 一种短期分析,后者则属于长期分析。这一模型,从 特定要素的角度,揭示了国际贸易在短期内对一国收 入分配的影响,即国际贸易会提高出口部门的资本 (特定要素)实际收入,降低进口替代部门的资本实 际收入,而对劳动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确定。这一模 型对人们认识贸易政策的制定有非常有益的启示。

2
◆特定要素模型主要用于解释在短期内,国际贸易对 收入分配的影响。 ◆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是基于商 品要素密度的差异,而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 格局的影响则是因为要素的特定性或不流动性 ◆与前面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相比,特定要素模型 关于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分析更接近于现实, 可以更好地解释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根源。目前, 这一模型业已成为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之一。
2001年11月10日,多哈会议上,中国被接纳 加入世贸组织。“狼”终于来了,中国汽车业当时 被一片愁云笼罩,似乎国门一旦打开,长期靠高关 税壁垒保护的汽车业就会“全军覆没”。 拒绝竞争,曾经是中国汽车政策的主旋律。不 但闭关锁国,设立220%的高关税,实行进口汽车 配额制;就连民营企业(吉利、奇瑞、华晨等)、 行业外企业、主流汽车业也不敢与之过特定不变的,所以两个部门的边际劳动 生产力只取决于劳动投入量。劳动投入越多,边际 劳动生产力就越小,所以,在商品价格给定不变的 前提下,劳动的报酬与劳动投入量之间成反比。图 中劳动边际生产价值VMPLX所代表的曲线反映了X部 门对劳动的需求与劳动价格之间的关系,即劳动需 求曲线,而VMPLY则表示Y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在 图中,两条件劳动需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生产函数 的性质,位臵则取决于商品价格。
二、短期与长期的比较

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 的,而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 所有者区分的。 1.在长期情况下,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变化, 将促使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着相同 的方向变化,即对于资本丰富的国家来说,国际贸 易会同时降低出口部门、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的资本 —劳动比例,于是两个部门的相同要素的实际报酬 也会按相同方向变化。 2.在短期情况下,由于资本是特定要素,两个部 门的资本使用量都无法调整,所以国际贸易将导致 两个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相反方向变化,于是 两个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变化也是相反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