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第1课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积累化学用语,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

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提问方式,3分钟)1、什么是分子?什么是原子?其本质区别是什么?2、什么是原子相对质量?二、导入新课: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这种碳原子指的是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12,此外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为7的碳—13,还有质子数为6而中子数为8的碳—14,这是三种不同的碳原子,它们核内的中子数虽不同,但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都是6,凡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为同一类原子,这些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即碳元素)三、讲授新课:一、元素(板书)讲解:无论是木炭中的碳原子,还是二氧化碳分子里的碳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都是6,说明它们都含有碳元素。

又如:二氧化碳分子里的氧原子与氧气分子中的氧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8,称为氧元素。

提问:二氧化碳是由几种元素组成?(四氧化三铁、氯酸钾呢?)小结:1、元素概念:见课文第73页(板书)讲解: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目前已发现的元素有一百余种,物质三千多万种,这千千万万物质都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

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讲解:根据我国文字的形象化,讲解这一百余种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

小结:2、元素{金属元素:如:Na、Mg、Al、Zn、Fe、……非金属元素:如:C、Si、S、P、Cl、N、…… (板书)阅读:课本第73页图4-4,找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和两种金属元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学习对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掌握了原子、分子等基本概念,并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元素周期表的学习将更加深入,对元素的性质、分类和应用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然而,学生在面对元素周期表这一抽象概念时,可能会出现理解困难,对元素之间的规律关系把握不足。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通过形象化、生活化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元素周期表的概念,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此外,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元素知识的学习中。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定义,知道元素是由原子构成的,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掌握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了解元素的分类。
3.理解原子序数的概念,知道原子序数与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关系。
3.进行课堂问答,鼓励学生主动提问,解答学生的疑惑。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组成、元素周期律、元素分类等知识点。
2.强调元素周期表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元素的应用。
3.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五、作业布置
4.结合实验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元素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他们对化学知识产生好奇心和探究欲。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教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教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知识目标】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了解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能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4.能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分类。

【素养目标】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建立“静止是相对,运动是永恒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形成物质的微粒性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一、导入新课【导入1】[教师]多媒体展示《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诗,同学们对其诗意已有所了解,不知道大家是否从化学角度思考过“为有暗香来”是什么原因?【导入2】教师事先在教室前面喷香水,让学生闻到香味。

[演示]往水中加入白糖,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

(改用热水,缩短实验时间)[学生思考]多媒体展示问题,讨论,提出合理的猜想:物质是由一些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二、探究新知探究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演示]实验3 - 1现象:品红在水中扩散。

[图片展示]分子的图片。

显微镜下苯分子的图像(一)分子是真实存在的(二)分子的特点[分析]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假如有人问你:“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

原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需要五十万年!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演示]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

(1)取一小烧杯A,加入水,再加入酚酞溶液,搅拌,观察颜色。

(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颜色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问题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P59页内容,并结合学案表格,所列的2组原子,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小组展示。
【方法指导】
(1)两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不同。质子数为1的一类氢原子宏观上称为氢元素;质子数为6的一类原子宏观上称为碳原子。
(2)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பைடு நூலகம்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答案】C
根据教材图3-17和“资料卡片—生物细胞中的元素”,以及空气的组成,进行分析、讨论,交流、展示、归纳之
【方法指导】(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
(2)生物细胞中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碳、氢、氮。(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问题2怎样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它与用原子描述物质的构成有哪些区别?
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把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①水是由1个氧 元素和2个氢元素组成的。
②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2个元素。
③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的。
【例题2】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2个氢原子B.一个氢分子C.氢元素D.2个氢元素
【归纳】尽管核外电子数从数量上等于核电荷数和核内质子数,但由于核外电子数在形成物质时会发生变化,原子会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所以定义元素时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只能用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
(3)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答案】B
根据提出的问题及学案上的表格,学生讨论、交流。小组展示。教师点播。
【方法指导】由元素的定义可知,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具体说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为它是一个总称,所以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而原子是一个微观的粒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
-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
-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能。
-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物质构成的理解,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 实验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加深对原子和元素的认识。
2. 教学手段
- 多媒体设备:利用PPT、动画等展示原子结构模型和元素周期表,增强直观性和记忆效果。
- 教学软件:运用互动教学软件,开展虚拟实验和知识小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 视频资源:《化学元素周期表》纪录片,通过生动的影像,呈现了元素周期表的奥秘。
- 视频资源:《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教学视频,深入讲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
2. 拓展要求
-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加深对物质构成的理解。
-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完成“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以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大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教学主题本单元主要的化学概念:(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2)分子的性质;分子;原子;(3)原子的构成;(4)离子;离子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

学科九年级化学总课时单元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授课人单元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课题1本节课是学生从宏观的物质世界跨进微观的物质世界的第一课,也是今后学习化学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教学,学生首先将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然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这对于学生认识宏观物质的微观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课题2本节课主要是认识原子的内部结构。

前面已经学过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区别和联系,首次从微观角度出发,认识物质,本节课立足于此继续发展对于原子的认识: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那原子的结构是什么?本节课就来认识原子中各种粒子的一些基本特点和相互关系。

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因此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实验、假说、模型、推证等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和质疑、反思、严谨等科学态度的重要作用。

课题3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元素的概念,在绪言中我们已经对元素有个表面浅显的认识,本节课则将元素的准确定义,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对于原子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元素的相关知识。

“元素”概念在初中化学基本概念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它与分子、原子、离子等都属于生长性强的基本概念,是支撑和构建初中化学知识结构的重要节点,正确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是学习其他知识板块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在宏观世界中的化学,这单元进一步学习,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化学的微观世界,学习分子和原子,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再去认识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将抽象的分子和原子具体化,最后学习元素这一课题,将微观世界的表达,串联起来,完成化学微观世界的构建,帮助学生走在化学的世界里形成从微观角度探究物质的本质,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教案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 3 元素学校: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初三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使用的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
教学背景分析
(一)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地位 本课题是新课程标准中一级主题《构成物质的奥秘》下的二级主题《认识化学元素》。
本课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 3《元素》里的内容,是接着《分子和原 子》和《原子的结构》之后,让学生从微观世界又到宏观世界。在中学化学中,元素的概念、 以及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守恒思想至关重要。引导学生逐渐深入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 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多样但组成元素有限,元素在化学变化中不变的基本元素观,同时把对 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引领学生初识元素周期表,感受到化学学科的 核心知识所彰显的学科之美,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 (1)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 (2)初步了解原子内部的结构及各微粒数的关系。 (3)了解物质是由一些不连续的微粒构成,例如分子、原子、离子。 2.学习能力: 初步具备了学习化学概念的基础,能够初步应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演绎等方 法学习知识。
第4页 共4页
3.化学变化中 元素是否改变
讨论
从已有知识 中做出推断
1.物质、分子、 原子、元素的 关系
2.认识物质及 其变化的角度
3.符号表征
师生互动, 共同总结归

思考回答
讨论
图片
实验室制氧气原 理、电解水的原 理 有本节课学习的 内容中提炼
具体的化 学反应 思考题
课后反思:
第3页 共4页
板书设计: 元素:核电荷数(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第1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第1课时)
O Si Al Fe (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Ca (3)细胞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N
探究新知
道尔顿的 元素符号
探究新知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元素 元素符号
学习目标
1.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 2.了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不变。 3.初步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与最 外层电子数的密切关系。 4.了解元素概念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 确写法
导入新课
图片中药物中的“钙、锌”指的是什么?
1.生物细胞中的元素
元素 质量分数/% 元素 质量分数/%
元素
质量分数/%
氧 65

1.5

0.15
碳无论1动8 物、磷植物、1.还0 是微生镁物的细胞0.中05,

10 元素钾的组成0.3都5 大铜致锌碘相硒钴钼锰同氟铁。氯 0.70

3

0.25
其他
微量
探究新知
2.元素在自然界的分布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是:
பைடு நூலகம்究新知
请看下表,找出三种氧原子的异同?
氧原子结构: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氧原子A 8
8
8
氧原子B 8
9
8
氧原子C 8
10
8
氧元素:质子数都为8的一类原子
探究新知
碳原子结构: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3 元素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3 元素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质子数 6,中子数 7
碳原子
碳元素
质子数 6,中子数 6
回答:每组原子的质 子数相同。
倾听,观看屏幕,注 意变化。
质子数 8,中子数 8 氧元素 氧原子 质子数 8,中子数 9;
质子数 8,中子数 10
提问:根据以上内容,你们能试着说 交流,试着说出元素
说什么叫元素吗?
的定义。
板书展示元素的准确概念, 强调:1.计量核电荷数时不管中子 数。只要质子数相同的同种原子就是 同一种元素,“质子数”是决定原子属 于哪种元素的依据。
称。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二、元素符号

1、 书 写:
2、 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教 学 反 思
学生回答:有氧元 素、氢元素。因为水 是由氢元素、氧元素 组成。 交流回答 生齐 答:一致!氧、碳、 氢,记作“氧探 亲”;氧元素很多, 而氢元素、碳元素较 少。
观察偏旁与它们组成 的单质种类状态之间 的联系, 并将元素分类。 一起整理。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回答问题。宏观:表 示这种元素,微观: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 子。完成 3 个例题。 阅读教材总结书写元 素符号的方法、注意 事项。
2.元素的分类 【引导发现规律】书写几个字:氦、 氧、氢、碳、铁、溴,引导发现元素 汉字偏旁与它们组成单质的种类或状 态之间的联系。 【归纳】元素分类:金属元素、非金 属元素(固、液、气)稀有气体元素。 三.元素的表示方法 【提问】为了交流方便用元素符号来 表示元素如:N,P,O、Ca 等,阅读教 材说说这些符号表示能什么含义呢? ⑴Fe ⑵3Fe ⑶nFe 【提问】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61 页内容。 【布置任务】熟记P62 表中元素符号 五.归纳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大家交流交流。 六、布置作业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2024)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课题3 元素第一课时元素【新课引入】这里的“铁”“氟”“钙”指的是什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物质,这里的“铁”“氟”“钙”指的是元素,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元素》。

【温故知新】前两节课我们已经从微观世界认识了物质的构成,人类对物质的研究是多元的,科学家还引领我们从另一角度认识物质,就是我们“早有耳闻”的“元素”角度。

人们利用化学方法分析众多的物质,发现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其实只有一百多种,就像可拼写出数十万个英文单词的字母只有26个一样。

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CaCO3),而碳酸钙是由碳、氧、钙这三种元素组成的。

那什么是元素呢?怎样理解物质是元素组成的呢?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

【学生活动】分析下列分子的构成。

(1)氧分子由构成。

(2)二氧化碳分子由和构成。

(3)水分子由和构成。

【学生讨论并展示】氧气由大量氧分子构成,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由大量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由大量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教师引导】这三种分子当中都含有氧原子,里面氧原子的质子数都是8,他们统称为氧元素,化学上,将质子数(核电荷数)都为8的一类原子统称为氧元素。

【学生活动】想一想:它们属于哪种元素?它们的质子数都是,属于。

它们的质子数都是,属于。

【师生总结】质子数(核电荷数)均为1的一类原子属于氢元素,质子数(核电荷数)均为6的一类原子属于碳元素。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同一种类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可能中子数是不同的,只要这质子数相同,科学上就将这些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归为一类,统称元素,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教师引导】交流讨论:电子数能决定元素的种类吗?【学生讨论并展示】钠原子和钠离子都是11个质子,他们都是钠元素,但是电子数不一样,说明电子数不能决定元素的种类。

【师生总结】元素的种类与电子数无关,由质子数决定。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

课题3元素第1课时元素元素符号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本课时的重点是元素概念的建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描述物质组成的方式,逐步形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为形成元素观打下基础,知道元素符号的意义,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课题是联系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联系的桥梁,总结元素、微观粒子等与物质的关系,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本单元的知识,本课题要求学生学习的概念比较抽象,常见的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也比较多。

学情分析学生对物质的宏观描述还不全面,不能准确地描述物质的组成。

已有知识及方法: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再分,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原子的构成(质子、中子、电子);知道从微观的角度描述水等简单物质的组成的方法。

未知知识及方法:元素的概念;用元素表示物质;元素符号。

教学目标1.认识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

2.了解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3.初步认识元素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密切关系。

4.了解元素概念及元素符号的表示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

核心素养1.通过元素概念的建构,学会从一类事物中得出共同特征,从而获取概念的能力。

2.通过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认识事物。

重点难点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含义。

难点:理解元素的概念和元素符号的含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展示含钙、锌的药物的图片。

提出问题:图片名称中的“钙”“锌”指的是什么?(分子,原子,还是……)【讲述】其中的“钙”“锌”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元素。

那么什么是元素呢?学生观看图片,交流讨论,各自说出自己的答案。

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元素一、元素的概念来看一组数据。

【讲解】质子数都是8的氧原子统称为氧元素,质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质子数都是1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第1课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第1课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教案新人教版(2021年整

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第1课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第1课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第1课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3 元素第1课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2)了解化学变化中元素不改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认识得到加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学习重点】元素的概念。

【学习难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

【课前准备】《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导语:我们每天都在食用“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是指什么?我们知道英语单词有很多个,但是组成英语单词的字母只有26个;我们身边的物质有千千万万种,实际组成这些物质的基本要素只有100多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基本要素——元素。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什么是元素提出问题1.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2.元素和原子是什么关系呢?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元素是否发生变化?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元素的相关知识。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数据分析:从实验结果中提取有用信息,理解元素性质的变化
5.信息处理能力:
-查找元素:使用元素周期表查找特定元素的位置和性质
-应用能力:将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6.团队合作能力:
-小组讨论: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出创新性想法
-实验合作: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7.创新思维能力:
4.探索元素性质的实验能力: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能够观察和分析元素性质的变化,提高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5.信息处理能力:学生能够从元素周期表中提取有用信息,理解元素的分类和性质,提高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
6.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活动中,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信息处理能力:学生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使用方法,能够从表格中提取有用信息,理解元素的分类和排列规律。
3.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探索元素性质的过程中,提出新的假设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习者分析
d.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和元素的分类,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3.教学媒体和资源:
a.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元素的概念、性质、周期表等信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b.视频:播放相关元素的实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元素的性质。
c.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化学工具,如元素周期表查询工具,让学生实时查询元素的性质和反应,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化学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上册3.3 元素 教案03

化学人教版(2024)版九年级上册3.3 元素 教案03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元素一、教材目标化学观念:了解元素的概念,能够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统一起来。

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并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科学思维: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及其相关信息。

科学探究:能从元素的角度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科学态度与责任:学习了元素及意义后,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元素观,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二、设计思路《元素》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章节,承上启下,既是对之前原子、分子知识的深化,又为后续化合物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以元素的概念为核心,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清晰的逻辑,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认识物质的组成。

本节内容不仅涉及元素的基本定义、元素符号的书写及意义,还初步引入了元素周期表这一重要化学工具,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

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验、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材还强调了元素在自然界及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社会的紧密联系。

针对《元素》的教学,我将采取以下策略:首先,通过生活化实例引入元素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其学习兴趣。

其次,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如分子模型、动画演示等,帮助学生建立元素与原子之间的直观联系,深化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此外,我还将充分利用元素周期表这一工具,引导学生学会查阅、分析和应用其中的信息,培养其信息处理能力。

最后,通过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其化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及含义;能从元素的角度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五、教学反思在《元素》这一章节的教学结束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寻求改进。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3 元素【知识与技能】(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2)掌握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知道元素符号的意义,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知道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一些信息,如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联想记忆、卡片问答等趣味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素符号。

(2)通过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查阅资料,了解地壳、生物细胞和一些食品中元素的含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重点】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意义。

【难点】元素概念的形成。

知识点一元素【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59~60页,完成下列填空:1.元素是__质子数(即核电荷数)__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氧气是由__氧__元素组成的,水是由__氢、氧__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__碳、氧__元素组成的。

2.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不变,因此元素的种类__不变__。

3.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从高到低位于前四位的是__氧、硅、铝、铁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__氧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铝__。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氧__。

【合作探究】1.由元素的概念可知,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答: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

2.元素和原子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 元素元素的最小粒子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教师点拨】1.元素概念中的“一类原子”包括两种情况:(1)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如碳12和碳14,它们都属于碳元素;(2)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的粒子,如钠原子和钠离子,它们都属于钠元素。

2.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分子、离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元素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原子、分子、离子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元素
第1课时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了解化学变化中元素不改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活动使学生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认识得到加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学习重点
元素的概念。

学习难点
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

课前准备
《精英新课堂》:预习学生用书的“早预习先起步”。

《名师测控》:预习赠送的《提分宝典》。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导语:我们每天都在食用“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是指什么?我们知道英语单词有很多个,但是组成英语单词的字母只有26个;我们身边的物质有千千万万种,实际组成这些物质的基本要素只有100多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基本要素元素。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什么是元素
提出问题
1.一种元素是不是只有一种原子?
2.元素和原子是什么关系呢?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元素的相关知识。

归纳总结:
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对元素含义的理解。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肯定不变。

4.元素的种类及分布。

提出问题: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什么?
讨论交流:在发生化学反应S +O 2=====点燃
SO 2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归纳总结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

2.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

知识模块二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提出问题:元素和原子又是什么关系? 讨论交流: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归纳总结:分子、原子、元素和物质之间的关系: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全班讨论并展示探究成果,反思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
检测反馈达成目标
一、当堂检测 二、课后提升 三、家庭作业 《精英新课堂》
完成学生用书的“夯基础 分点练”部分
完成学生用书的“生能力 整合练”部分
巩固知识:记忆《速记宝典》中的本课知

《名师测控》
完成学生用书的“基
础闯关”部分
完成学生用书的“能
力提升”部分
巩固知识:记忆《提
分宝典》中的本课知

第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一、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对元素含义的理解。

元素的种类及分布:分类:①金属元素;②非金属元素;③稀有气体元素。

二、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1.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2.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成功之处
本堂课利用教材上的资料和生活实例做成课件,减轻学习知识的压力,激发
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使理性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不足之处时间有限,元素符号又较多,学生一时难以全记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