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修辞辨析
修辞辨析
修辞辨析一、比喻句:1、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数不尽的钢琴琴键。
2、他如此平凡,如此年轻,像一滴小小的春雨,却渗透——亿万人的心!3、他是一滴水,却能够反映整个太阳的光辉!4、他是刚展翅的鸟,却能够一心向着党飞。
5、眼睛是心灵的窗子。
二、排比句:1、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2、啊,升旗!升起火辣辣的希望之旗,升起昭示中华强盛之旗,升起炎黄儿女灵魂之旗,升起共和国兴旺发达之旗。
3、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个蓝色的湖泊,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片绿色的山林,我们在这里遗失了一群白色的鹭鸶,捡到的人请还给山猪潭,还给大自然。
4、你不为自己编歌曲,你不为自己织罗衣,你不为自己梳羽毛,你不为个人流一滴泪。
(梳羽毛拟物)5、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你,浪花里最清的一滴。
(排比、比喻)三、比喻、拟人:1、星星点点的帐篷,在这绿色的海洋中,好像害羞的姑娘,用缓缓升起的丝丝轻烟遮住自己。
把帐篷比作害羞的姑娘——比喻“轻烟遮住自己”是让轻烟具有人的动作——拟人2、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缠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
把索溪比作野孩子——比喻“奔跑”“撅着屁股”“赌着气”是让索溪具有人的动作——拟人四、夸张:1、他的心地狭小,连一粒小沙子都容不下。
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3、“一线天”、“百丈峡”,一听名字就使人胆战心惊。
4、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夸张、比喻)5、没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6、班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9、巴掌大的地方还开宴会?10、这橘子酸得我的牙都快掉了。
五、对偶: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初一语文修辞手法辨析及赏析
修辞手法一、常见的修辞手法1.比喻(1)概念: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
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①要求: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②作用:生动形象地体现本体的特点。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分类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③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
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
例如:他顶着一头蓬草走进了教室。
④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里,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分别从色彩、光亮、感受等角度,抓住明亮,隐约闪烁、清新洁静等相似点来描绘荷花的美。
)2.比拟(1)概念: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特点: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作用: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①拟人:把物体当作人来写。
例如:杜甫川(地名)唱来柳林铺(地名)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②拟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3.借代(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修辞手法辨析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与实例分析与应用
修辞手法辨析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与实例分析与应用修辞手法辨析: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与实例分析与应用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表达技巧,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作家可以使作品更具艺术感和说服力。
本文将分析并归纳常见的修辞手法,探讨其运用技巧,并提供一些实例分析和应用方法。
一、比喻手法比喻是一种通过对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比较,来形成形象、生动的表达的修辞手法。
使用比喻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形象感。
比如,在描写夕阳的时候可以使用“夕阳如火,熊熊燃烧,照亮了整个天空”来形容夕阳的壮美。
通过将夕阳与火相比,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夕阳的热情和美丽。
二、拟人手法拟人是指将非生物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表达其特征或展示情感。
拟人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我们可以说“时间像匆忙的行人,不知不觉地走过了这个夜晚”。
通过将时间拟人化为匆忙的行人,让读者感受到时间流逝的迅速和不可挽回。
三、排比手法排比是通过使用相同的句式或结构,将多个相似或相关的词语、短语或句子并列在一起,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
例如,“她是我的骄傲,她是我的依靠,她是我的力量”。
通过排比的方式,强调了“她”对我来说的重要性,使读者更加明确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四、夸张手法夸张是指对事实和真实情况进行过分的夸大和扩大,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和说服力。
比如,“我饿得连骨头都能吃下去了”,这是对饥饿的夸张描述。
通过夸张手法,强调了作者的饥饿感,并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饥肠辘辘。
五、对偶手法对偶是指将两个相对或相似的事物、概念或词语进行对比或并列,以达到强调和对比的作用。
例如,“春天带来了希望,冬天带来了寒冷”。
通过将春天与希望对应,冬天与寒冷对应,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
六、借代手法借代是指用一种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以在表达中更加生动形象。
比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里的“滚滚长江”就是借代了中国民族的历史长河。
修辞手法辨析与运用
修辞手法辨析与运用修辞手法是作家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以及渲染情景的艺术技巧。
正确地辨析和运用修辞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辨析,并探讨其运用方式。
一、比喻与隐喻比喻与隐喻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比喻是通过比较来突出事物的共同特点,常用的形式有直接比喻和暗喻。
例如,我们可以说“他像一只猎豹一样奔跑”,以强调他的速度和敏捷。
隐喻则是通过暗示和假设来表达含义,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我们说“他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表达出他的突出和杰出。
二、夸张与反语夸张和反语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手段,用于加强语言的感染力。
夸张是指对实际情况进行夸大处理,以此达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例如,“他的声音震耳欲聋”就是夸张的表达方式。
反语则是通过反面的描述来强调某个意思或感情。
例如,“这件事情真是太好笑了,简直让人掉下巴!”三、排比与对偶排比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多次重复同一结构或形式,使句子紧凑有力。
例如,“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发展经济;既要追求个人利益,又要考虑集体利益”。
对偶则是通过两个相对的词语或短语相互对立,使句子具有平衡感。
例如,“如果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失去信心;如果梦想破灭了,不要放弃希望”。
四、设问与反问设问和反问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表达方式,用于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设问是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让读者主动思考,引发共鸣。
例如,“你知道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吗?”反问则是在文章中提出一个明显的问题,但回答却是否定的,以此加强表达的力度。
例如,“这难道不是我们最想要的吗?”五、借代与拟人借代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抽象的意义,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华灯初上,大街小巷都沉浸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
拟人则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动作,使其具有活力和感情。
例如,“风儿轻轻地呼唤着我的名字”。
结语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能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极易混淆的两组修辞手法辨析
极易混淆的两组修辞手法辨析一、比喻与比拟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
比拟就是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
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之间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二者融为一体。
二者的表达效果略有差别。
虽然二者都具有使形象更加生动、鲜明的效果,但比喻重在“喻”,即通过甲乙的相似点来揭示事物的本质或特点,使画面更加生动;比拟则重在“拟”,即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例如,在《春》中,作者写道:“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很明显,雨与牛毛、花针、细丝之间存在着相似之处。
作者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雨丝的细密和缥缈,表达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作者写道:“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的柳树枝头的金色的花朵嗡嗡着。
看不见的云雀在天鹅绒般的绿油油的田野和盖满了冰的收割后的田地上颤巍巍地歌唱着;田凫在那积满了塘水的洼地和沼泽上面哀鸣;鹤和鸿雁高高地飞过天空,发出春的叫喊;脱落了的毛还没有全长起来的家畜在牧场上吼叫起来了;。
真正的春天已经到来了。
”作者笔下的“蜜蜂”会“探险”,“云雀”会“唱歌”,“田凫”会“哀鸣”,“鹤”和“鸿”会“叫喊”,“家畜”会“吼叫”说话。
他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让事物具有人的某些特点,使读者感到亲切,容易受到感染。
二、排比与对偶排比是用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连接说出来的修辞方式。
而对偶是指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在一起,表示相反、相关或者相连意思的修辞方式。
排比和对偶都具有形式整齐、节奏分明、声音和谐等语言特点。
但是,从形式上看,排比是由三个或多个短语或句子连接起来的,对偶是由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在一起的。
从字数上看,排比可以不拘泥于字数的多与少,而对偶则要求每一个句子字数相同或者相当。
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理解不同修辞手法的效果和特点
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理解不同修辞手法的效果和特点修辞手法的辨析与运用:理解不同修辞手法的效果和特点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作者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达效果,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辨析与运用,并分析其效果和特点。
一、比喻与拟人比喻是通过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来传达某一事物的属性、特征或意义。
拟人则是将非人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赋予人的行为或感情,使其栩栩如生。
比喻和拟人都可以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他的眼神如炬,犹如狼一般锋利。
”这里通过比喻,将眼神与炬火和狼相联系,突出了其锋利和凶狠的特点。
二、夸张与反语夸张是一种运用“放大”的手法,通过夸大事物的某一方面来强调其特征或效果。
反语则是用表面上的反向词语来强调事物实际的情况或表达某种感情。
这两种修辞手法常常用于幽默、讽刺或强调的场合。
例如,“他背上有千斤重的担子。
”这里通过夸张,突出了背负压力的沉重。
再比如,“这个计划真是太完美了,简直不能再完美了。
”通过反语,强调了计划的出众。
三、对偶与排比对偶是指在词句的组合上,通过将一对事物、概念或特征进行并列,使其产生一种对比或呼应的效果。
排比则是将多个相似或类似的词句进行并列,以增强修辞的效果。
对偶和排比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语言更加有韵律感。
例如,“既来之,则安之;既战之,则勇之。
”这里的对偶使句子节奏感强,并突出了“来”“安”“战”“勇”的呼应关系。
四、比较与衬托比较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照,揭示其共同点或差异,以突出一个事物的特点。
衬托则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其周围的事物进行对比,以凸显其突出性格或特征。
比较和衬托可以使描述更加生动,加深读者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例如,“她如花一般美丽,和身边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里通过比较和衬托,突出了主人公的美丽和与他人的差异。
五、借代与象征借代是通过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有时也可以通过用一种感官形象代替一种感受或情感。
修辞手法辨析与鉴赏技巧
修辞手法辨析与鉴赏技巧修辞手法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段,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作家和诗人能够更加巧妙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对于读者来说,要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就需要具备辨析和鉴赏修辞手法的技巧。
本文将对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辨析,并介绍一些鉴赏修辞手法的技巧。
一、辨析修辞手法1. 比喻与隐喻比喻是一种通过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将两种不同事物进行比较,以强化原本事物的形象。
而隐喻则是通过暗示或运用象征性的手法,将一种事物转化为另一种事物的意义。
比喻和隐喻都是通过类比的方式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但比喻是直接的,而隐喻则需要读者通过联想去理解。
2. 排比与对偶排比是指在句子或段落中,列举相同结构、相同修辞成分或相似意义的短语或句子,以达到强调的目的。
对偶则是通过平行结构,将两个相对的事物进行对比,体现韵律感和节奏感。
3. 夸张与婉约夸张手法通过对某一事物进行过分描述,以强调其独特性或增加戏剧性效果。
夸张与夸张之间也有强弱之分,不同程度的夸张可以营造不同的效果。
婉约则是通过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追求简洁、优雅的效果。
4. 比较与对照比较是通过将两种不同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其中的特点。
比较可以是正面积极的,也可以是负面消极的。
对照则是通过对两个或多个相似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它们的异同或特征。
5. 拟人与拟物拟人手法是将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性格、能力和行为,增强文学作品的表现力。
拟物手法则是对生物或具体事物赋予人类的特征,使其更加生动而形象化。
二、鉴赏修辞手法的技巧1. 阅读广泛:多阅读、多欣赏各种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感知力和辨析能力,逐渐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 关注上下文:修辞手法往往与上下文紧密相关,在鉴赏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语境,理解作品内在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析手法作用:修辞手法的使用不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加强表达效果。
在鉴赏时,要分析修辞手法对作品整体的影响,如增强感染力、塑造形象、营造氛围等。
高一语文每日一练-修辞手法的辨析及意义
修辞手法的辨析及意义知识点讲解:几种容易混淆修辞格的辨析1.借喻与借代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都是本体不出现,用喻体(或者代体)代替本体的修辞手法,所以从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在于:(1)借喻与借代的构成基础不同。
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构成基础是相似的,它是喻的一种;而借代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本体与被借事物之间构成基础是相关性。
例如:①我们去找那个歪嘴巴算账。
(借代)②我们去找那个寄生虫算账。
(借喻)例①中的歪嘴巴就是以人物的外形特征代人物,本句是借代。
但是例②中的“寄生虫”与那个人之间在不劳而获这点上具有相似性,本句就属于借喻。
(2)借喻可以改成明喻“甲像乙”的形式,而借代则不能。
第①句不能改成“我们去找那个像歪嘴巴一样的人”。
但是第②句则可以改成“我们去找那个像寄生虫一样的人算账”。
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如“红领中”只代少先队员;而借喻的喻体之间的关系是灵活的,如“太阳”可比喻共产党、新中国、青年等。
【巩固练习一】试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1、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2、红领巾在车站宣传卫生。
()3、讨厌的“尖鼻子”,“豆芽菜”恨恨地想,他干什么盯着人不放。
()4、孤帆一片日边来。
()5、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6、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7、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地说……()8、“看我们不揍你一顿,你这个传播伤害病的虱子!”()9、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0、旌旗十万斩阎罗。
()答案:1借喻2借代3借代4借代5借喻6 借代7借代8借喻9借代10“旌旗”借代,“阎罗”借喻2.比拟与比喻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
具体区别是:(1)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
修辞手法的辨析
修辞手法的辨析在文学创作中,修辞手法是作家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而运用的一种修辞艺术。
修辞手法以其丰富的表达形式和独特的表现力,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使其更加生动、形象、感人。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辨析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于写作中。
一、比喻与拟人比喻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一种,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联系并进行比较,使作品更加形象生动。
比如,“他如同一只躁动的猴子”就是通过比喻来形容一个人行动敏捷和不安静。
拟人则是将非生物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具体形象。
例如,“阳光穿过厚重的云层,亲吻着大地”,通过拟人手法让太阳拥有了亲吻的动作。
二、排比与对偶排比是通过把相同结构或形式的短语、句子等进行并列,达到强调的效果。
例如,“今天,我要快乐;明天,我要快乐;每一天,我要快乐”。
通过排比,可以增加话题的重复性和表现力。
对偶则是将两个相似的句子进行并列,以增加修辞效果。
例如,“你的微笑如阳光般温暖,你的泪水如春雨般柔软”。
通过对偶,可以让句子更加平衡和和谐。
三、夸张与设问夸张是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渲染来增加表现力。
例如,“这个苹果有我脸那么大”,通过夸张手法让苹果变得非常巨大。
设问则是通过提出问题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想象。
例如,“当你看到这片美丽的湖泊,你是否会沉醉其中?”通过设问,可以引发读者的心理共鸣。
四、比较与对照比较是通过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情感。
例如,“古代和现代,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和差异。
对照则是通过对相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并列来加强表现力。
例如,“爱和恨,是一对相互矛盾又紧密联系的词语”,通过对照可以突出事物的对立性和关联性。
五、借代与拟声借代是通过用代替的词语或表达方式来取代原来的词语,以达到修辞的目的。
例如,“玫瑰花含苞待放”,通过借代手法,用“含苞待放”来形容花朵即将开放的状态。
拟声则是通过模拟物体的声音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
例如,“风呼呼地吹过耳边”,通过拟声手法,读者可以感受到风的声音和力量。
修辞手法辨析
修辞手法辨析修辞是一种修饰说话或写作的技巧,通过运用一定的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并增强表达的效果。
在文学创作中,修辞手法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能够使作品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
本文将通过对比和辨析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探讨它们的区别和特点。
1. 比喻与暗喻比喻和暗喻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表达方法。
比喻是一种明显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好地表达出某种特定的含义。
例如,“他是一只奔腾的狮子”,这里用“狮子”来形容某人的勇猛和威严。
暗喻则是一种含蓄的修辞手法,通过隐喻和曲折的方式来表达意思。
例如,“月亮悄悄地爬上天空”,它并没有直接说月亮在升起,而是通过“爬上天空”这一形象的描述来暗示月亮的行动。
2. 比拟与拟人比拟和拟人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表达方式。
比拟是通过对两个事物进行比较,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某个对象或情感。
比如,“他心如湖水般平静”,这里通过将“心”与“湖水”进行比拟,来形容他内心的平静。
拟人则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和行为,使其更具生动性。
例如,“树木在微风中低声细语”,这里将“树木”赋予了人的特质,增强了描写的效果。
3. 象征与对偶象征和对偶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修辞手段。
象征是通过使用一个具体事物来代表或象征一个抽象概念,使得抽象的概念更加形象和易于理解。
例如,“白鸽”象征和平与和谐,“红玫瑰”象征爱情和热情等。
对偶则是通过将相对的事物进行对比,以强调反差和对立。
例如,“生活与死亡,善与恶,阳光与黑暗”,这里通过对比来凸显事物之间的差异和矛盾。
4. 反问与修辞疑问反问和修辞疑问是修辞手法中常见的表达形式。
反问是通过提出一个既明显又众所周知的问题,期望引起对方注意并加强语气的一种手法。
例如,“你难道忘了我们曾经的约定吗?”修辞疑问则是将一个明显的陈述转化为一个问题,以达到加强表达的效果。
例如,“这难道不是一种伟大的爱吗?”通过反问和修辞疑问,使语言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总结:修辞手法在文学创作和修辞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修辞方法及辨析范文
修辞方法及辨析范文一、比喻与暗喻例如:她的笑容如同阳光般温暖。
比喻的效果是通过直接的对比关系进行表达,使得描述更为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受力。
例如:他是这个家庭的中流砥柱。
暗喻的效果是通过不明显的表达,给读者一种思考的空间和深远的意味,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二、夸张与咬文嚼字1.夸张:是指对事物或现象进行夸大处理,使之显得更加鲜明、特别或引人注目。
例如:他的声音震得周围的人耳朵都疼。
2.咬文嚼字:是指对语言的细节进行精确的处理和雕琢,通过选用特定的词汇和语句结构,达到精确表达思想和情感的目的。
例如:一只蜘蛛悄然抱住了我,在我脸上蹭来蹭去。
咬文嚼字的效果是通过准确的措辞和精细的描写,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让读者对细节产生共鸣和共鸣。
三、排比与对偶1.排比:是指将相同的语法结构或词语在句子中重复使用,以增强修辞的表达效果,使作品的语言更加生动、优美、雄辩。
例如:风度翩翩、风流倜傥、风华绝代。
排比的效果是通过对语言结构的重复和对比,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记忆性。
2.对偶:是指将相对称的事物进行对比,使句子结构或语言表达达到对称和平衡的效果,使作品的语言更加优美和和谐。
例如:她犹如一朵美丽的花朵,他像是一位英勇的战士。
对偶的效果是通过对称的语言结构,达到平衡和谐的效果,进一步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四、夸张与省略1.夸张:是指对其中一事物或行为进行过分强调,使其显得更具有冲击力和吸引力。
例如:他是一个天才,绝对是音乐界的神童。
夸张的效果是通过对事物的强调和夸大,使得表达更加生动,给读者带来更深的感受和共鸣。
2.省略:是指在表达时有意地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部分,使表达更加简练和丰富。
例如:一次即使撕裂了她的心也没有流下眼泪。
省略的效果是通过有意地减少表达的内容,使作品更加凝练、简洁和饱满。
这样的修辞方法可以让读者进行思考和联想,增强作品的吸引力。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辨析
2.拟人:概念: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大:概念: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成心地夸大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衬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大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似也要晒化缩小夸大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大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概念:把构造一样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概念:字数相等,构造形式一样,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反复概念: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作用: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连续反复〕好似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间隔反复〕7.设问:概念: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成心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答复。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根底。
8.反问:概念: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认,用否认形式反问表肯定。
作用: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引用概念: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几种修辞手法分辨
几种修辞手法辨析一、比喻和比拟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
比拟:就是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例:1 小鸟为我唱歌,小树向我点头.-------拟人2 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拟物3 太阳像个大火球,烤的人喘不过气来.(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诲”(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拟物是把人当成物来写或将此物当彼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方式。
修辞手法辨析
肯定
(郁达夫《故都的秋》)
(3)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使语句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 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知识·要点梳理
二、四对常用易混淆修辞手法的辨析
1.比喻和比拟 (1)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
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 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 例1: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例2:青蛙唱着恋歌,给荷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例1 以“喧腾的大海”比喻热闹的“东西长安街”,有相似点;例2把“青蛙” 模拟成“歌手”来描述,两者融为一体。所以,例1是比喻,例2是比拟。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
(续表) 种类
释义
例句
按
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
形 宽对 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式
要求稍宽松一点
按 结 构
成分 对偶
句中的某些成分构成对偶关系
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 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 不因达官显贵而承欢卖笑,也不 因山野渔樵而吝啬丽彩
(3)对偶的作用:
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
②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 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6.排比 (1)排比的定义:排比是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类似、内容相关的 句子成分或句子来表示强调和层层深入的一种修辞手法。
(2)反复的种类:
种类
例句
连续 反复
沉默呵,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初中语文常用8种修辞方法详解与辨析!
初中语文常用8种修辞方法详解与辨析!附10题练习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1)露似珍珠月似弓。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云彩好似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拟人1、定义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典型例句(1)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3)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
(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5)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排比1、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效果(1)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3、典型例句(1)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偶的种类
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正对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反对
串对
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拟物
拟人
例: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
。。
夸张
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 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 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一种修辞。
扩大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缩小夸张
正是寒冬天,她床上那张被子薄得跟纸似的。
超前夸张
抬脚上鞍,那马早已出了城门。
对偶
对偶是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 一对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 的一种修辞方式。
1.爱让我们不放弃活著,还要继续和大自然拔 比拟 河。(《爱与希望》) 2.谎话,像雾;大话,像雪;空话,像雨。唯 有实话,才像滴滴春雨。(潘文烽) 比喻 排比 3.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借代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对偶
课堂练习一:歌词、名句中的修辞 1D 说出下面各句中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课堂练习二
2B
下面使用比喻手法不恰当的是( C) A. 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 B .爸爸的胡子是钢丝,很显眼,看上去 俨然是个硬汉子。 C.那高耸入云的山峰,就像一条巨大的苍 龙,腾空飞舞! D.夜空中繁密的星,如同海水里漾起的小 火花,闪闪烁烁的,跳动着细小的光点。
课堂练习二
2C
否定的形式表肯定的内容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受责备的地方吗?
修辞辨析技巧
1.判断所写实际对象(比喻 借代 比拟 夸张) 2.判断关系 甲像乙(相似) 乙代甲(相关) 甲当乙(拟) 比喻【关注名词 比喻词】 借代 【关注名词】
比拟 【关注动词 形容词】 夸张 将所写对象扩大、缩小、提前 3.注意语言标志(对偶 排比 设问 反问)
书和太阳一样,能够给人带来光明 。 。。 和温暖,是我们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 。 粮。塞缪尔说过,好书可以引以为诤友 。好书与我们亲善相处,年轻时从中汲 。。。。。。。 取乐趣和教诲,到鬓发染霜,则带给我 们以亲抚和安慰。 比喻 拟人
分享学习体会和收获
作业
辨析同学们摘抄的名言和喜欢的歌曲中运 用了修辞的句子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格。
设问
问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 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 时不说出看法)的一种修辞方式。
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 素也没有。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反问
反问,也叫反诘,是为了加强语气, 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 种修辞方式。
肯定的形式表否定的内容 太阳会从西边出来?
直击高考
3C )
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是( D
A.当他收到父亲已经安全返家的消息时,心中 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B.生命如果是树,那么,理想是根,毅力是干 ,成果是果。 C.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 视野的,是一条黄绿错综的大毡子。 D.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袅 娜地开着的,也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比喻 1.梦在远方,化成一缕纱。 。。 2. 你的笑容已泛黄。 比拟 。。
夸张 3.宰相肚里能撑船。 。。。
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对偶 5.知了的吟唱为何使人厌烦?因为它 只会重复自己的名字。(王俊深) 设问 比拟
课堂练习一:歌词、名句中的修辞
1A
说出下面各句中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一盏黄黄旧旧的灯,时间在旁闷不吭声;寂 寞下手毫无分寸,不懂得轻重之分。 拟人 (《回到过去》) 2.幸福就像香水,洒给别人也一定会感染自己。 (廖敏瑜) 比喻 3.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来悲哀。(林茵茵) 拟人 4.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借代
下列句子中的修辞运用是否恰当?
1.东方渐明,天空出现万道霞光,犹如 一朵朵含苞欲放的鲜花。 不贴切 2.这篇文章的结构十分严密,就像神经 结和神经网络的关系一样。 不形象 3.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 什么活也干不了,真闷死人。 与人物心情不符
1.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 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冯海艺) 比喻 排比 2.若非一番寒澈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反问 3.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夸张 4.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七里 香》) 拟人
课堂练习一:歌词、名句了什么修辞方法
运用比喻要注意的问题
(1)要比得恰当、贴切。 (2)要比得形象易懂。 (3)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
写的环境氛围。
运用拟人要注意的问题
①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写的 环境氛围。
②用以比拟的人和物必须具有相似点, 使比拟生动自然。
课堂练习二
2A
下列句子在修辞使用上恰当的一句是(A )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太阳, 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 B、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听爷爷讲聊斋故 事。他讲到紧张的时候,大家都屏住气;讲到轻松的 时候,大家都拍手大笑。这时连月亮也探头探脑,冷 眼瞧着我们。 C、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 堤的洪水,势不可挡。 D、纺织厂里的机器声隆隆地响着,和着我的心跳 的旋律,像一首动人的催眠曲。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
工具代替本体
雨来刚到堂屋,见几十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
。。
否定的形式表肯定的内容 整体代替个别
大娘,我叫解放军!
。。。
比拟
比拟,是把物拟作人、把人拟作 物或把一事物拟作另一事物的修辞格。
把人当物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
例: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 把物当人来写,给物以人的感情、动作、语言等。
广州市天河职中林小兵设计制作
比喻的种类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像……一样、像……似的、如、若、仿佛……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是、成、成了、变成、化作……
喻体
我们摘抄的下列中,哪一句不是比喻句?
1.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梁智妍) 。 2.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 。。
3.时间就像一条前不见古船后不见新帆的长河。 。。 (叶志远) 4.她曾经远离过这些人,在她与她们之间筑了 一堵墙。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对偶 2.夜的漆黑是一只口袋,它会迸发出黎明的金 色光芒。 (汤敏仪) 比喻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设问 比喻 4.雨水冲不进窗来,在玻璃上痛哭。(陆洁怡 拟人 林娴)
课堂练习一:歌词、名句中的修辞 1B 说出下面各句中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直击高考
3A
下列各句中,不是运用借代手法的是(C ) A.我们下乡学农,要爱护农村的一草一木。 B.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 亮”。 C.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 着快熟的庄稼。 D.解放军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内外的敌人。
直接高考
3B
下列各句中,比喻手法使用不恰当的是( B ) A.他感到很不自在,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在身 上爬着。 B.他听到这个好消息,一下子高兴得像跳蚤一 样弹跳起来。 C.创造性思维方法是一种“点石成金”的方法 。 D.诸葛亮趁曹仁、周瑜鹬蚌相争之时,坐收了 渔翁之利。
直接高考
下列各句,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D
A.春风用温柔而多情的小手,给大地涂抹了一 到亮丽的色彩。 拟人 B.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 者了说是一笔财富。 比喻 C.他肚子里就这么一点墨水,不可能写出什么 借代 好文章来。 D.冬不节约春要愁,夏不劳动秋无收。 对偶
直击高考
下列文段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回忆像个说书的人,用充满乡音的口吻, 跳过水坑绕过小村 。(《小小》) B.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 的小猫,在球台前上窜下跳。 C.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 倾听着泉水的絮语。 D.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 外都能听见。
修辞是语言的花朵
1.梦在远方,化成一缕纱。 2. 你的笑容已泛黄。 3.宰相肚里能撑船。 4.梅须逊雪三分白,雪须输梅一段香。 5.知了的吟唱为何使人厌烦?因为它 只会重复自己的名字。(王俊深)
修辞的辨析
比喻 对偶 排比 设问 反问 借代
修辞
比拟 夸张
比喻
根据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点, 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借代
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 西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方式。
特征代替本体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
部分代替整体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
具体代替抽象
他读了几年书,肚子里有点墨水。 。。
借代的种类
专称代替泛称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排比
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 语气一致、意思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 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方式。
这是一幅多么令人辛酸、令人恻隐、令人悲痛的情 景,又是一种多么令人羡艳、令人神往、令人敬仰 的品格。 明天又是好日子,千金的光阴不能等,明天又是好 日子,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明天是个好日子,心 想的事儿都能成。(《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