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测量和评价方法

合集下载

最新最全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精华版)

最新最全体育测量与评价教案(精华版)
心率测量
使用心率监测仪,被测量者在安静状态 下,测量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一般测量 30秒,然后乘以2得出每分钟心率。成 绩以次/分钟为单位。
身体素质测量
立定跳远测量
被测量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 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 好一次。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
推动体育创新
通过对体育创新的测量和评价,鼓 励和推动体育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为体育事业的进步注入新的活力。
02
体育测量的基本内容
身体形态测量
身高测量
使用身高测量仪,被测量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 并拢,足尖分开约60度角。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 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成绩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学生的身体机能、心理素质等进行测量和评价, 如反应时、平衡能力等。
现场实验
在体育课堂或运动场上,对学生的运动技能、体能等进行实验性教 学和评价,如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比较。
准实验研究
采用类似实验的方法,对学生的体育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以评估干 预措施的效果。例如,比较不同锻炼计划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体重测量
使用电子体重计,被测量者穿短衣裤、赤足,自然站立在体重计量盘的中央,保持身体 平稳。测量时,体重计应放置在平坦地面上。成绩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身体机能测量
肺活量测量
使用电子肺活量计,被测量者进行最 大深吸气后,再尽最大努力呼出的气 体总量。每人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成绩以毫升为单位。
评价运动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关节、韧带 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以及身体各部位的 活动范围。

体质的鉴定方法

体质的鉴定方法

体质的鉴定方法体质是指人体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健康状况的综合体现。

通过对体质的鉴定,可以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和潜在疾病风险,为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重要参考。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体质鉴定方法:1. 中医体质辨识:中医体质辨识是根据中医理论对个体的体质进行分类和判断的方法。

中医体质分类包括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血瘀体质等。

通过对体质的辨识,可以了解个体的体质特点和健康状况,为中医的治疗和养生提供依据。

2. 体质测评问卷:体质测评问卷是一种通过填写问题来评估个体体质的方法。

常用的体质测评问卷包括中医体质辨识问卷、体质分类与特征问卷等。

通过填写问卷,可以了解个体的体质类型和特点,为个体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指导。

3. 体质测定仪器:体质测定仪器是一种通过测量个体体质相关指标来评估体质的方法。

常用的体质测定仪器包括体质分析仪、生化分析仪、体质指数测定仪等。

通过测定体质相关指标,可以了解个体的体质特点和健康状况,为个体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参考。

4. 体质辨识体验:体质辨识体验是一种通过体验和观察个体的体质特点来评估体质的方法。

体质辨识体验可以包括舌诊、脉诊、面色观察、体质体验等。

通过体验和观察体质特点,可以了解个体的体质类型和特点,为个体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帮助。

体质的鉴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评估。

通过体质的鉴定,可以了解个体的体质特点和健康状况,为个体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以上方法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体质的鉴定。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报告

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报告

实验一体格的测量与评价【实验目的】通过标准化测量,了解人体的基本外部形态,包括身体量度、长度、围度指标,并计算出部分体格指数,对人体生长发育状况和体质水平进行初步评价。

【实验原理】体格测量与评价是定量化研究人体外部形态结构、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方法。

体格是指人体形态发育特征,即是人体各个环节在空间所占的比例大小,它包括身体的量度、长度、围度、宽度。

【实验方法】1.体重的测量测量仪器:电子体重计测量方法:体重计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受试者轻上体重计,立于中间,测试者待受试者站稳后,记录显示屏的数据。

测量误差:少于0.1kg。

注意事项:(1)受试者按要求着装,上下秤台动作要轻。

(2)测试一定数量(约25人)受试者后,应校对仪器,将指针调整至零点。

2.身高的测量测量仪器:身高计测量方法:受试者以自然立正姿势站在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30°-40°,足跟、骶骨及两肩胛间与立柱相接触,保持耳眼水平位。

测试者将水平压板下滑,轻压其头顶点,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读数。

测量误差:少于0.5cm。

注意事项:(1)仪器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立柱的刻度尺向着光源。

(2)测试者读数时两眼视线与受试者的身高保持在同一水平。

(3)水平压板与头顶接触的松紧应当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

3、胸围的测量测量仪器:带状皮尺测量方法:受试者两足分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平静呼吸。

按照围度测量要求(已发育女性置乳头上方第四胸肋骨关节处,其他人置乳头上缘),选择测量参照点,带状尺水平绕行一周读数。

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cm。

注意事项:(1)测量时要注意带状尺是否有折转,位置是否正确,带状尺松紧要适宜。

(2)读数应在呼气之末、吸气之前进行。

4、上臂紧张围的测量测量仪器:带状皮尺测量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将左手掌心向上握拳并用力屈肘。

测试者将带状尺绕行肱二头肌最隆起部位一周后读数。

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cm。

体质测量与评价教材

体质测量与评价教材

体质测量与评价教材以下是关于体质测量与评价的教材内容,供参考:第一章:体质测量与评价概述1.1体质概念及其重要性-体质定义和构成-体质对健康的影响1.2体质测量与评价的意义-体质测量与评价的目的和作用-体质测量与评价在不同人群中的应用1.3体质测量与评价的原则与要求-体质测量与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测量工具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第二章:体质测量项目与方法2.1体格测量项目-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等基本体格测量项目-皮褶厚度测量、骨骼肌测量等高级体格测量项目2.2功能测量项目-最大摄氧量(VO2max)测量-心率、血压、肺活量等功能测量项目2.3柔韧性测量项目-坐位体前屈、身体旋转等柔韧性测量项目2.4力量测量项目-握力、屈膝力量、引体向上等力量测量项目2.5速度与敏捷性测量项目-50米冲刺、立定跳远等速度和敏捷性测量项目第三章:体质评价方法与标准3.1体质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根据多个体质指标综合评价体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将体质水平分为不同的等级进行评价3.2体质评价标准-儿童体质评价标准:根据年龄和性别制定相应的体质评价标准-成人体质评价标准: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制定适用的体质评价标准第四章:体质测量与评价实施与解读4.1测量前的准备工作-测量场地和设备的准备-受测者的准备和说明4.2测量操作和数据记录-测量项目的具体操作步骤-测量数据的准确记录和保存4.3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将测量数据与相应的体质评价标准进行比对和分析-结合个体的身体状况和目标,给出相应的建议和指导第五章:体质测量与评价的应用案例5.1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质测量与评价-体育课上的体质测量与评价方法和内容-利用体质评价结果进行课程设计和个性化指导5.2健身场所和体育俱乐部的体质测量与评价-健身场所中的体质测量服务和评价报告-体育俱乐部中运动员的体质测量与评价5.3社会体育活动中的体质测量与评价-公共体育活动中的体质测量与评价项目和方法-健康推广活动中的体质测量与评价宣传和指导希望以上关于体质测量与评价教材的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性别对体质健康进行评估的一种标准。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测试方法:
1. 身高和体重测量:测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根据身高体重指数(BMI)判断学生的体重是否正常。

2. 肺活量测试:学生进行呼吸深呼吸测量,以评估其肺功能。

3. 纵跳和立定跳远:测量学生的垂直跳跃和水平跳跃能力,以判断其爆发力和运动能力。

4. 50米和1000米跑:测试学生的短跑和长跑能力。

5. 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测试学生的腹肌和上肢力量。

6. 柔韧性测试:测试学生的柔韧性,如前屈、侧屈等动作。

7. 静态平衡测试:测试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平衡能力,如静态体前屈、单腿站立等。

8. 眼保健操测试:测试学生的视觉和眼部协调能力。

9. 心肺耐力测试:使用有氧运动,如跳绳或模拟跑步机,测试学生的心肺耐力水平。

以上测试方法可以综合评估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以便及早发现潜在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和改善措施。

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

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

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一、人体体格的测量1.身高测量:身高是一个重要的体格指标,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生长发育情况。

通过测量身高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身高正常与否,有无生长发育障碍。

2.体重测量:体重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测量体重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是否存在体重过轻、过重或肥胖等问题,对于营养不良的评估也有重要意义。

3.体脂率测量:体脂率是指人体中脂肪组织所占的比例。

通过测量体脂率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体脂肪分布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过高的脂肪堆积,以及是否存在内脏脂肪过多的情况。

4.腰围测量:腰围是一个反映腹部肥胖程度的指标。

通过测量腰围可以了解一个人是否存在腹部肥胖问题,进而评估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5.皮褶厚度测量:皮褶厚度是指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脂组织厚度。

通过测量皮褶厚度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身体脂肪含量、脂肪分布情况以及脂肪的消耗速度。

1.膳食调查:通过膳食调查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日常饮食习惯和摄入的营养素情况。

膳食调查可以采用食物频率问卷、24小时膳食回忆和食物记录等方法,从而评估人体摄入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

2.生化指标检测:通过检测人体的生化指标如血液中的营养素水平、肾功能、肝功能、血脂等参数,可以从生理学角度评估人体的营养状况和代谢情况。

3.体成分测量:体成分测量是通过测量人体组织的水分、脂肪、肌肉等成分来评估人体的营养状况。

常用的测量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法、电阻抗法和核磁共振法等。

4.营养评估评分:营养评估评分是通过评估人体的体重、身高、腰围、肌肉质量和皮褶厚度等指标来评估人体的营养状态。

常用的评分方法有肥胖指数、体质指数、皮褶厚度评分和骨密度评分等。

综上所述,人体体格的测量及营养学的评价是了解人体健康状况和营养情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准确的测量和评估方法,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促进健康和预防疾病。

大学生体质测定及综合评价

大学生体质测定及综合评价

大学生体质测定与综合评价评价体质强弱的综合指标有如下五方面: 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体格、体型、姿势、营养状况及身体组成成分等。

2.生理生化功能水平:即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及各系统、器官的工作效能。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水平:即身体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素质及走、跑、跳、投、攀等身体运动能力。

4.心理开展状态:包括本体感知能力,个体意志力、判断能力。

5.适应能力:例如对外界环境条件的抗寒、抗热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

影响体质强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与遗传、环境、营养、体育锻炼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遗传性状只对体质的开展提供了可能性或前提条件,而体质强弱的现实性,则有赖于后天环境、营养、卫生和身体锻炼等因素。

因此,有方案、有目的地进展科学的锻炼,是增强体质最积极有效的手段。

表1单项指标与权重注:体重指数〔BMI 〕=体重〔千克〕/身高2〔米2〕1、身体形态的测量身体形态是评定学生体质的重要标准,也是进展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指标。

常见的身体指标的测量,一般可用身高标准体重这种测试手段。

身高标准体重是将身高和体重综合起来,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

计算方法:体重指数〔BMI 〕=体重〔千克〕/身高2〔米2〕。

表2 大学生体重指数〔BMI 〕单项评分表2、心肺耐力的测量与评价心肺耐力也叫循环呼吸耐力、心血管耐力、有氧代谢能力、有氧代谢体质,它是指循环和呼吸系统高效率地适应运动和从运动中恢复的能力。

心肺适应水平越高,精力就越充分,不仅能完成更多的工作,而且不容易疲劳。

另外,心肺适应水平越高,睡眠质量也越好。

〔1〕脉搏脉搏频率是评价心血管系统功能状况的重要指标。

对脉搏频率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种状态进展:安静时、运动时和运动后的恢复时期。

①安静时的脉搏,一般人为75次/分,而运发动,特别是长期从事耐力工程训练的运发动为40次/分~50次/分或更慢些。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方法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方法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方法
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方法通常是由国家卫生部门或相关机构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测试项目和评估标准,用于评估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

这些测试方法可能包括以下内容:
1. 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本生理指标的测量。

2. 心肺功能测试:例如进行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测试,评估个体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3. 肌肉力量测试:例如进行卧推、深蹲等体能训练项目测试,评估个体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4. 柔韧性测试:例如进行仰卧起坐、身体前屈等柔韧性训练项目测试,评估个体的关节灵活性和身体柔韧度。

5. 身体成分测试:例如进行体脂率、肌肉率等身体成分的测量,评估个体的体脂水平和肌肉质量。

6. 骨密度测试:评估个体的骨骼健康状况。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锻
炼和生活方式改善,以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通过国家统一的测试方法,还可以进行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估和比较,为制定相关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体质测量和评价方法doc

体质测量和评价方法doc

体质测量和评价方法.doc 体质测量和评价方法一、体质测量的定义与目的体质测量是对人体形态、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的过程,旨在了解个体的身体状况,识别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体质测量的主要内容1.身体形态测量: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大腿围等指标,反映个体的整体营养状况和身体发育水平。

2.生理功能测量:如血压、心率、肺活量、心肺耐力等,反映个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3.身体素质测量:包括力量、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反映个体在运动过程中的体能水平。

4.心理健康评估:如焦虑、抑郁、自尊等心理量表,反映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三、体质评价的方法1.量化评价:对各项测量指标进行量化,根据标准评分表进行评分,再根据总分评价个体处于哪个等级。

量化评价能客观地反映个体的身体状况,但需注意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2.综合评价:结合量化评价和专家评价,综合考虑个体的身体状况和潜在风险,给出综合评价意见。

综合评价能更准确地反映个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3.动态评价:对个体在不同时间点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观察其身体状况的变化趋势。

动态评价有助于识别个体的健康风险并监测干预措施的效果。

四、体质测量的应用价值1.健康筛查:通过对个体进行体质测量,可以发现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为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

2.科学健身:体质测量能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体能水平,为制定合理的健身计划提供依据。

3.公共卫生:在群体中开展体质测量,可以评估整个社会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4.职业健康: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进行体质测量,可以评估其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五、体质测量的注意事项1.标准化操作:进行体质测量时,应遵循标准的操作方法,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定期更新标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变化,应定期更新测量标准和评价标准,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3.结合个体情况:进行体质测量时,应结合个体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综合分析其身体状况和潜在风险。

人体体格测量的评价

人体体格测量的评价
正常参考值:
评价:
正常腹部男性的皮褶厚度为5~15 mm, 大于15 mm为肥胖; 小于5 mm为消瘦。
正常成年女性的腹部皮褶厚度为12~20 mm, 大于20 mm为肥胖; 小于12 mm为消瘦; 尤其对40岁以上妇女测量此部位更有意义。
腹部(脐旁)皮褶厚度。
根据皮下脂肪厚度推算身体密度。
男子。 15~18岁身体密度=X 19岁以上的身体密度=X 女子。 15~18岁身体密度=X 19岁以上身体密度=X 其中,X=肩胛下皮褶厚度+上臂皮褶厚度(mm)
张某的标准体重=168-105=63 kg
标准体重百分比(%)=(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标准体重×100%。 (77-63)÷63 ×100% =22%
判定:说明实际体重超过了标准体重的22%,因此 应判定为轻度肥胖。
THANKS FOR WATCHING
thanks!
例:
参考答案
1、根据其BMI评价其营养状况。 (1)公式:BMI=[体重(kg)]/[身高(m)]2 (2)计算:张师傅的BMI=92/1.752=30 (3)标准: (4)评价:张师傅的BMI>28,故判定为肥胖。
根据WHR情况评价其营养状况。
公式:WHR=腰围/臀围
计算:张师傅的WHR=132/120=1.1
标准:男性WHR >0.9,女性WHR >0.8,为腹型肥胖。
评价:张师傅的WHR>0.9,故判定为腹型肥胖。
体重测量的意义
1
在生长发育阶段,体重是反映蛋白质和能量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2
用腰围评价营养状况。
中国人腹型肥胖的腰围判断标准: 女性腰围≥80 cm 男性腰围≥ 85 cm
评价: 该女性腰围90>80 cm,故应评价为腹型肥胖(或向心性肥胖)。

体格测量与评价

体格测量与评价

体格测量与评价(一)目的体格的大小和生长速度是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

特别是学龄前儿童的体测结果,常被用来评价一个地区人群的营养状况。

这是因为儿童在整个人群中最敏感,最有代表性,其测定方法比较规范,对人群营养状况的反映比较灵敏,而且所需的费用相对较低。

(二)常用指标与方法1.身高(身长)(1)身长使用器材:为卧式量板(或量床)。

由一长120cm的底板及在其一端与之垂直的顶板组成,另有一可以移动于底板纵槽上的足板。

该足板必须与顶板平行,与底板垂直,在底板中线两侧要嵌有两条与长边平行的量尺,其刻度可读至0.1cm。

测定步骤:将量板放在平坦地面或桌面;让母亲脱去小儿鞋帽和厚衣裤,使其仰卧于量板中线上;助手固定小儿头部使其接触头板,小儿面向上,两耳在一水平上,两侧耳廓上缘与眼眶下缘的连线与量板垂直;测量者位于小儿右侧,在确定小儿平卧于板中线后,将左手置于小儿膝部,使其固定,用右手滑动滑板,使之紧贴小儿足跟,然后读取读数至小数点后一位(0.1cm)。

(2)身高使用器材:为身高坐高计。

使用前应校对零点,以钢尺测量基准板平面红色刻线的高是否为10.0cm,误差不得大于0.1cm。

同时应检查立柱是否垂直,连接处是否紧密,有无晃动,零件有无松脱等情况并及时加以纠正。

测试方法: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足跟、骶骨部及两肩间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面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平面等高进行读数,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0.1cm)。

注意事项:身高坐高计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位置,立柱的刻度尺应面向光源;测试人员每天测试前检查身高坐高计,进行校正;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破坏。

【第二章】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

【第二章】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
第二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 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 相对稳定的特征。中国体育科学会体质研究分会指出体 质包括以下5个方面: ①身体形态发育水平,即体格、体 型、姿势、营养状况以及身体成分;②生理功能水平, 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与各器官系统达到的工作效能;③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即速度、力量、耐力、 灵敏、柔韧等素质和走、跑、跳、投掷、攀爬、负重等 身体活动能力;④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即人体的本体感 知能力、个性特征、意志品质等;⑤适应能力,包括对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各种生活紧张事件的适应能力, 以及对疾病和其他有碍健康的不良应激源的抵抗能力等。 本章将对体质这5个要素逐一进行介绍。
3.围度指标的测量
(1)上臂围
上臂围包括放松围和紧张围, 指两种状态下弘二头肌最粗 处的围度。测量方法:右臂斜平举约45°, 掌心向上, 握拳并 用力屈肘, 测试人员面对受试着, 将皮尺绕弘二头肌最粗处 测量上臂紧张围;皮尺位置不动, 受试者松开拳头, 放下上 肢, 此时读数为上臂放松围(用2-8, 图2-9)。臂围能反映人 体肌肉和脂肪的发育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肌肉弹 性和收缩力量的大小。一般认为, 上臂松紧围差值较大者 肌内力量相对较好。图2-9上臂放松围测量图示
三、身体成分测量与评价
(二)身体成分测量方法
在对身体成分进行测量与评价时, 体脂百分比是重要指 标, 目前比较常用的测量方法是水下称重法、皮褶厚度法、 生物电阻抗法、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等.
水下称 重法
皮褶厚 度法
生物电 阻抗法
双能量X射 线吸收法
1.水下称重法
水下称重法是通过对身体密度的测量间接推算体脂率和瘦 体重的一种方法, 这一方法相对来说精确性高, 被称为评估 其他方法准确性的“金标准”(Wagner&Heyward,1999)。 但其测量过程比较繁琐, 应用不够方便。水下称重法需要 的测试仅器有水下称重设备(图2-14)、体重秤、肺活量计、 温度计等。

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

体质健康测量与评价

二、身体机能的测最大摄氧量
VO2max的测定方法:
12分钟跑推算最大摄氧量:测试受试 者12min内你跑完多少米。注意准备 性练习。
12min测验既是一种身体耐力的锻炼方法, 也是一种测定有氧运动能力的指标。
VO2max=35.97×运动距离(英里)-11.29
如因疲劳不能完成5分钟运动,可中途中止,记录下实际运动的时间(秒) 则:哈佛台阶指数=100*运动时间/5.5P+0.22(300-运动时间)。
评价标准P46
二、身体机能的测量与评价
1、心血管机能的测试与评价
(4)改良台阶实验(更适合中国人体型特点)
台阶高度:男30㎝,女25㎝。每分钟上下台阶30次,持续3min,测量恢复 期第1~1.5min、2~2.5min、3~3.5min的脉搏f1、f2、f3 台阶指数=运动时间(s)×100/2(f1+f2+f3)
正常:90%-110%
超重:110%-120%
肥胖:>120%
一、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3、体型的评价
(1)希尔顿分类法Sheldon 内胚层型(肥胖型) 中胚层型(强壮型) 外胚层型(瘦削型)
一、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3、体型的评价
(2)Heath-Carter体型评价法 了解 测量出相关10项指标→计算体型三成分→计算出体型图上平 面直角坐标(X,Y)→找出体型图上所对应的位置
一、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身体成分的评价方法
(2)体脂百分比:男>25%,女>30%即为肥胖。
一、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
身体成分的评价方法
(3)肥胖程度:一个人实际体重占其同年龄同性别组标准 体重的百分比。肥胖程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100% 标准体重(kg):小于155cm者=身高(cm)-100 大于155cm者=(身高-100)*0.9 计算一下自己的肥胖程度?

健康体质测试和评估

健康体质测试和评估
目的
健康体质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身体状 况,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评估营养状况、运动效果和 生活方式等方面,为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提供依 据。
测试类型
身体成分测试
通过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 评估个体的身体成分,包括脂肪含量
、肌肉含量和体脂率等。
肌肉力量和耐力测试
通过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测试 ,评估个体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水平。
05
注意事项
测试前的准备
了解测试目的
在进行体质测试之前 ,应明确了解测试的 目的和意义,以便更 好地配合测试。
保持良好状态
在测试前应保持良好 的睡眠、饮食和锻炼 习惯,以保障测试结 果的准确性。
穿着适当
根据测试项目选择合 适的服装和鞋子,以 确保在测试过程中不 受阻碍。
了解测试流程
熟悉体质测试的流程 和要求,以便在测试 中避免因操作不当导 致误差。
俯卧撑测试
通过俯卧撑测试,评估上肢肌肉耐力 。
柔韧性测试
坐位体前屈测试
通过坐位体前屈测试 ,评估躯干和下肢柔
韧性。
肩部旋转测试
通过肩部旋转测试, 评估肩部柔韧性。
膝关节伸展测试
通过膝关节伸展测试 ,评估膝关节柔韧性

踝关节背伸测试
通过踝关节背伸测试 ,评估踝关节柔韧性

平衡能力测试
单脚站立测试
通过单脚站立测试,评估 静态平衡能力。
对比参考值
将测试结果与正常参考值 进行对比,了解各项指标 的优劣程度。
根据测试结果制定运动计划
确定运动目标
制定运动计划
根据测试结果,制定具体的运动目标 ,如减脂、增肌、提高心肺功能等。
根据运动目标和运动方式,制定具体 的运动计划,包括运动频率、时长、 强度等。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法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法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法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法是由中国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制定的一套测试方法,用来评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测试项目和方法:
1. 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根据计算结果,判断身体是否偏瘦、正常、超重或肥胖。

2. 收缩压和舒张压:使用血压计测量血压,分别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

根据标准范围,判断血压是否正常,是否存在高血压或低血压。

3. 心率:测量静息状态下的心率,即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根据年龄和性别,判断心率是否正常。

4. 肺活量:测量呼吸系统的功能,使用肺活量计让被测试者进行深呼吸并吹气。

根据年龄和性别,判断肺活量是否正常。

5. 柔韧度:测量身体的柔韧性,使用测量器具或特定的测试方法,评估身体各个关节和肌肉的灵活性程度。

6. 心肺功能:通过进行有氧运动测试,如跑步机或踏步机上的有氧运动,测量被测试者的最大摄氧量(VO2max)。

根据测试结果,判断心肺功能是否正常。

除了以上常见的测试项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还可以包括体脂
率、肌肉质量、血糖水平、血脂水平等指标的测试。

这些测试项目可以帮助评估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并指导日常的健康管理和干预措施的制定。

体质健康测定与评价实验报告

体质健康测定与评价实验报告

体质健康测定与评价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体质健康测定与评价,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改善方案,以促进身体健康。

实验过程:1.量身体重和身高,并计算BMI指数。

首先用体重秤称量身体重,并用尺量取身高,然后用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得出BMI指数。

2.进行静息心率测试。

在静止状态下数十秒钟内计算脉搏次数,得出静息心率。

3.进行灵敏度测试。

测试者面朝一面墙站立,然后突然后退一步,用手探测身体前方从墙面反射出的标记点,记录下标记点与身体前方的距离。

4.进行肺活量测试。

采用吸气和呼气的方式测量肺活量,记录下最大吸气后呼气的气量。

5.进行柔韧性测试。

坐在地上,将前脚弯曲向身体方向拉伸,记录下前脚尖与身体的最远距离。

6.记录运动习惯、饮食习惯等相关因素。

实验结果:1.BMI指数为24.5,属于偏胖范畴。

2.静息心率为80次/分钟,属于正常范围。

3.灵敏度测试结果为2米,属于一般范畴。

4.肺活量测试结果为3500毫升,属于正常范围。

5.柔韧性测试结果为20厘米,属于较差范畴。

6.运动习惯较好,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但饮食习惯中高盐和高油食物摄入较多。

评价与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的体质健康状况总体上是良好的,但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BMI指数偏高说明体重超过了正常范围,需要通过控制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减肥。

静息心率和肺活量正常范围表明心肺功能尚可,但柔韧性较差需要加强相关训练。

此外,饮食习惯中高盐和高油食物的摄入量过多,需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控制。

改善方案:1.控制饮食,减少高盐和高油食物的摄入量,增加蔬果和蛋白质的摄入,保持均衡饮食。

2.增加有氧运动的频率和时间,每周增加一至两次运动,如慢跑、游泳等。

3.进行柔韧性训练,如瑜伽、拉伸等,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4.定期监测体重、BMI指数和身体各项指标的变化,对改善方案进行及时调整。

结论:通过体质健康测定与评价实验,我了解到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改善方案。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方法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方法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方法学生体质健康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监测与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为学校制定科学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

本文将分十二个小节,探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方法。

一、引言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评价是基于科学的方法手段,以全面了解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

准确评价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二、体质健康监测的目的体质健康监测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的手段,全面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提供直观的数据和信息,为学校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依据。

通过监测,可以为学校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三、体质健康监测的方法体质健康监测的方法包括体格测量法、功能测定法、卫生检查法、体力测试法等。

其中,体格测量法主要通过测量身高、体重、胸围、腰围等数据来评估学生的体型发育情况;功能测定法主要通过测定学生的肺活量、握力、柔韧性等指标来评估学生的身体功能状况;卫生检查法主要通过检查学生的视力、听力、牙齿等来评估学生的卫生状况;体力测试法主要通过测试学生的跑步、跳远、引体向上等运动项目来评估学生的体能状况。

四、体质健康评价的指标体质健康评价的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指标、运动项目成绩等。

其中,身高体重指数可以反映学生的体型发育情况,肺活量指标可以反映学生的呼吸系统功能状况,运动项目成绩可以反映学生的体能水平。

五、体质健康监测的程序体质健康监测的程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测量与测试、数据录入与处理、报告与分析、制定对策等环节。

前期准备包括确定监测目标、制定测量指标、安排监测时间等;测量与测试阶段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数据录入与处理阶段需要通过计算机或专业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报告与分析阶段需要将监测结果向相关人员进行反馈,并进行结果解读和对比分析;制定对策阶段需要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身体质评价
1.身高体重
●本人身高:165cm,体重:52.4kg ;
①由BMI指数体重公斤数和身高米数平方的比值得出BMI=19.2;根据下
表可知属于正常;
52.4kg属于较低体重,得60分。

2.体脂率
①BIA=29.8%;
②体脂百分比=21.1%(皮褶厚度推算)。

3.肺活量
●本人肺活量为2788ml
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由肺活量体重指数=53.2可知等级为及格,
得72分;
②成年人标准女性20-24岁的年龄段中,得4分。

4.心功指数
●本人心功指数为10.8
①根据心功指数标准可知,本人心功等级一般;
②根据百分位数法在同年级女生中评价为第55百分位。

综上所述:
⑴本人身高体重用BMI指数评价属于正常,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属于较低体重,我个人认为属于正常,只需保持即可。

⑵用BIA测量法测得的体脂率表明本人属于轻度肥胖,我应该尽快改变饮食方式与生活习惯,少吃高能量食品,多吃水果蔬菜,少熬夜并多做运动。

⑶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本人肺活量等级为及格,说明机体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差,人体内部的氧供应就不充裕,机体的一些工作就不能正常。

一旦机体需要大量消耗氧的情况就会出现氧供应的严重不足。

因此,为了提高肺活量,平时应该坚持抬头挺胸直腰的正确姿势,经常参加体力活动,每天做扩胸运动等。

⑷心功指数是利用运动前后脉搏来评价心脏功能的指标,本人心功指数处于一般水平,应多参加有氧运动锻炼,比如跑步,自行车等。

总之;体质是指人的有机体质量和功能的统一表现。

它是在先天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基础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影响体质的因素有先天遗传和后天条件,而后天条件中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经
常参加体育锻炼。

二.个人身体素质评价
1.力量
●握力:29.1
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由握力体重指数=55.5可知等级为良好,
得75分;
②成年人标准女性20-24岁的年龄段中,得3分;
③根据百分位数百分法在本院同年级女生中评价,得59分。

2.柔韧
●坐位体前屈:8.5cm
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等级为及格,得69分;
②成年人标准女性20-24岁的年龄段中,得2分;
③根据百分位数百分法在本院本年级所有学生中评价,得28分。

3.耐力
●800米:224s
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等级为良好,得84分;
②根据百分位数百分法在本院同年级女生中评价,得94分。

4.灵敏
●十字象限:22s
①根据老师给的标准,本人十字象限跳得0分;
②根据百分位数百分法在本院同年级女生中评价,得82分。

5.速度
●50米跑:9.42s
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等级为不及格,得40分;
②根据百分位数百分法在本院同年级女生中评价,得46分。

总体评价:
◆本人身体素质存在的问题
1.力量和耐力素质表现良好;
2.柔韧一般;
3.速度和灵敏素质差。

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基本状态和功能能力,这就是所称的身体素质。

它是人体的各种与运动相关的综合功能状态,同时也包括运动员在其特殊运动项目中的运动能力。

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肌肉本身的结构和功能特点,而且还与肌肉工作时的能量供应、内脏器官的机能以及神经调节能力有关,即身体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

提升耐力素质的主要手段就是耐力锻炼。

耐力锻炼可分为有氧耐力运动和无氧耐力运动。

有氧耐力运动包括长跑、游泳、登山、健美操等;无氧耐力运动一般为爆发运动,如短跑、跳高、跳远等
柔韧素质是人体各肌肉、关节、韧带等组织的伸展活动能力和弹性的总称。

柔韧素质好坏主要取决关节组织结构和跨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的伸展性,也受到天气、年龄、训练水平的一定影响。

发展柔韧素质练习的基本方法包括动力拉伸法和静力拉伸两种方法。

动力拉伸法是指有节奏地通过多次重复某一动作的拉伸方法。

静力拉伸法是指通过缓慢的动力拉伸,将肌肉、肌腱、韧带等
软组织拉长,并停留一定时间的练习方法。

这两种方法均可采用主动的拉伸和被动的拉伸。

主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借助自身的重力或力量拉伸。

被动的动力性拉伸方法是依靠外力的拉伸。

在训练过程中,通常是把动力拉伸法和静力拉伸法、主动练习法和被动练习法结合起来运用。

速度:发展速度素质,一般采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的练习,应在精力充沛、运动欲望强的情况下各种练习交替进行。

灵敏:为了提高灵敏素质,教练员应尽可能采取逐渐增加复杂程度的练习方式,也可以通过改变条件、器械、器材等方式增加技术动作的复杂性和难度。

同时,还应着重培养和提高运动员掌握动作的能力、反应能力、平衡能力、观察能力、节奏感等。

课程作业
—体质测量与评价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