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国民性: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兼评英克尔斯的《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

合集下载

“国民性”重构主题论文

“国民性”重构主题论文

“国民性”重构的主题初探摘要:“国民性”的主题从出场就满载着批判和否定色彩,但同时也充满了民族精神的启蒙自省和建构。

因此,“国民性”的重构主题在“五四”以来的文学创作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延伸。

本文仅就现代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三位代表作家展开讨论,针对“国民性”重构这一主题在新文学不同时期的衍变进行简要梳理。

关键词:国民性;国民性重构;鲁迅;沈从文;赵树理中图分类号:i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022-01“国民性”是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避不开的主题。

自新文化运动发起后,它便作为民族精神启蒙自省与建构的核心贯穿于整个现代文学的始终。

“国民性”最早是由西方传教士基于西方文明的立场上审视中国民族性格时提出的,后来被梁启超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纳入进来。

新文化运动伊始,鲁迅高举着国民性批判的旗号狂奔猛进,对他深爱的国人进行了最深沉的反思和最猛烈的批判。

自鲁迅以来,“国民性”便成了一个带有否定和批判色彩的专用名词,对民族心理文化的批判性文学想象传统也由此而始。

现代文学创作中国民性批判主题的提出不仅仅限于指出国民性格中的各种缺陷,从而“引起疗救的注意”,更重要的是要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国民性重构的方案并可用于实践,通过国民性改造与建构实现国民性格的现代性完善进而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

鲁迅提出国民性批判主题后,也注意寻找建构新国民性的途径。

他提出“立人”的思想,想把“沙聚之邦”改造为“人国”:只有健全的人性,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愚弱的状况,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

鲁迅提出的“立人”的设想,采用“以反为正”的策略来建构国民性,即在小说中极力揭露国民性格中的奴性和群体自大等弱点,引导人们纠正,转向弱点的反面从而达到建构完善国民性的愿望。

也正因为鲁迅重构国民性的努力通过国民性批判来引导,所以学习继承鲁迅的众多作家也只学到了深刻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本领。

这种深刻有时近乎刻薄和残忍,但也确实引起了“疗救的注意”,如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展示的东北农村农民生活的麻木愚昧,钱钟书的《围城》刻画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群丑之象,都在国民中引发强烈的反响。

关于国民性的思考

关于国民性的思考

关于当代中国大学生国民性之点滴思考提到“国民性”这个词,比较官方、正式的解释是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

是一国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因素。

它包含国民的政治意识、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社会交往准则、最普遍的个性素质、心理特征等。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民族最主要的内在特征,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向每个人的性格与习惯一样也有优缺点,并对该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国民性”的定义、概念及内容,中外的不少学者、哲人、社会学家都大大小小做过不少研究。

美国的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的《民族性格》中将其称之为民族国家的“众趋人格”。

从近代以来,当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的艰难夹缝中求生时,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严复提出了“三民”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批判中国的国民性:“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

”梁启超的“新民说”更是系统论述了改革国民性的问题。

他们用自己的感悟与清醒想要唤醒国人,让中国真正找到生存富强不畏强敌的道路。

而且,尽管从今天来看,当时的挣扎与浮沉没有为中国带来直接效应,然而这些对国民性的思考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并为中国之后一系列的试图改良或是改革的运动注入了新的思想力量与理论基础。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对于国民性这个看起来晦涩难懂的词语,确实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是中华民族的儿女。

在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的生活追求、价值理念、理想基础、风俗习惯、生态文明、社区文化、交流沟通、教育公益……这些无不反映了中国的国民形象,而其中所映射出来的所谓中国人的性格,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国民性。

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整个社会中塑造出中国独特的氛围。

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同时每个人对它的看法或许也不同,它随着历史的脚步,随着全球的步伐,变化,升华。

心理学角度解读人们对性的态度

心理学角度解读人们对性的态度

心理学角度解读人们对性的态度在心理学角度上解读人们对性的态度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发展心理学以及性别心理学等。

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以帮助读者对人们对性的态度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文化因素对性态度的影响文化是塑造人们观念和行为的重要力量,对性的态度也不例外。

不同文化中存在着对性的不同看法和价值观念。

例如,一些传统文化中对性的认知存在较为保守的倾向,强调婚姻和家庭的重要性,视性为私人领域,并存在对性行为的规范和道德的约束。

而在一些现代文化中,由于性解放和性自由观念的提倡,对性的态度可能更加开放和包容。

二、社会因素对性态度的影响社会因素也对人们的性态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文化对性的认知、角色分配以及性别平等等因素都会对人们的性态度产生影响。

例如,传统社会中存在着对性别角色的明确划分,男性被期望在性方面表现出更加主动和强势的特质,而女性则被期望在性方面保持更加被动和保守的态度。

这可能导致一些人在性态度上存在偏见或不平等的观念。

三、发展心理学对性态度的解读发展心理学研究指出,性态度和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随着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成长和经历,对性的认知和态度也会逐渐发生变化。

例如,在儿童阶段,他们对性的认知较为模糊,常常将性与亲密关系混淆;而在青春期,由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影响,对性的兴趣和好奇心会增强,开始形成对性的初步认知。

而在成年期,随着个体对社会、婚姻等方面的认知加深,对性的态度也会继续发展和演变。

四、性别心理学对性态度的解读性别心理学研究关注人们对性别角色和性别身份的认同与性态度的关系。

研究表明,性别角色认同与性态度存在相关关系。

例如,传统男性角色认同的人可能更倾向于积极主动的性态度,而传统女性角色认同的人可能更倾向于被动保守的态度。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性别角色认同的多样化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提倡,人们开始对传统性别角色认同持怀疑态度,对性的态度也呈现出更加包容和多元化的趋势。

重思百年“国民性”论述(一)

重思百年“国民性”论述(一)

重思百年“国民性”论述(一)一二十世纪以降,对“国民性”、“民族劣根性”的反思和批判不绝于耳。

鲁迅及其小说杂文总是被自然地与对国民性的激烈批判相联系,赞者奉为圭臬,疑者不以为然。

对国民性话语在二十世纪初的起源和多元流变略加检讨,可见“国民性”是一个逐渐演化形成的话语,实包含对国民性中正反两方面的认识,与反对专制密切相关,包含对解决路径的探讨,也受着论述者的个性、心态和当时的客观形势之影响,断不可以“批判国民性”一概视之。

谈中国国民性问题,必须回溯到十九世纪末美国传教士亚瑟·亨·史密斯的著作《中国人的性格》,即鲁迅在逝世前不久发表的《立此存照(三)》中提到的希望有人翻译出来的“斯密斯的《支那人气质》”。

《中国人的性格》1890年在上海英文《北华捷报》连载,后由纽约一家公司结集出版,算是第一部系统地分析中国人性格和文化心理特征的著作。

书中列举的中国人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注重面子和善于做戏;过度节约;勤劳刻苦但漠视时间;漠视精确;思绪含混;坚韧,善于忍耐,却缺乏同情心;相互猜疑而缺乏诚信;极端迷信,谣言泛滥。

史密斯意识到生存条件是形成中国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成千上万命该贫困而又无知的人,他们的眼界狭窄,自然头脑含混。

”同时,作者指出:“在许多地区,他们的社会生活条件使得有相当比例的人总是生活在死亡线上。

”史密斯还认识到,中国人过度依赖自己的历史经验,导致因循守旧而在知识上有“致命的缺陷”——“广大的中国人没有见到过条件更为优越的国家,因为他们对其他国家一无所知”。

尽管作者怀有自己的宗教目的,但还是正确地指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其虚伪的一面:“真相在中国是最难获得的”;“中国政客的生平和公文,就像卢梭的《忏悔录》,情感高尚,而行为卑鄙。

他砍下十万个头颅,却引用孟子的话论述生命的神圣。

他把修筑堤坝的钱塞进自己的腰包,导致河水淹没一个省,却为人民的背井离乡而哀叹。

”但作者的目的并非专为“批判”。

民族性格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民族性格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民族性格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作者:赵海霞来源:《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09期摘要民族性格又叫国民性,代表一个民族的特点,对民族性格的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主题。

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国民性格进行研究,分析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指出民族性格研究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心理民族性格中国人民族性格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3-210-01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民族性格概念的界定主要是从三个方面:一是文化学的角度,认为民族性格是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二是阶级论的民族性格讨论认为阶级现象的存在不能对整个社会的心理进行总的概括,只能是某一主导阶级制约下的社会心理;三是社会心理学,认为是一个民族成员所普遍具有的比较稳固的社会心理特征和人格类型。

民族性格是社会心理的特殊表现,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自发产生并相互影响的心理反应。

社会心理有两种基本状态:一是指个体内部的认知、情感、动机和态度等个体心理状态,二是指存在于各种群体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动机和态度等群体心理状态。

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既要研究社会心理的各种表现特征和变化,又要研究个体或群体的社会生活环境及其自身特点即民族性格对社会心理变化的相互影响以及对社会生活变化的作用。

一、民族性格的内涵性格指的是人通过社会化,将文化模式内化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人类世界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民族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人群共同体之一,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民族性格是社会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个民族的群体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民族性格包括民族思维方式、情感及其意志取向、行为模式等。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亦称国民性,而且民族性格是相对于个性的概念,不是个体性格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民族大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出现的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外化为行为方式,它是作为民族这种群体全体的面貌反眏的,每一个人或组织的成员身上都带有本民族的民族性格特征,而民族性格对所有的国民都有导向作用。

论国民性的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论国民性的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论国民性的发展与人的现代化作者:谷木荣来源:《科教导刊》2013年第30期摘要人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力量,它是现代化的核心问题。

然而,它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历史的积淀过程。

这过程中,它的实现与国民性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国民性发展为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人的现代化是国民性发展的历史性递进和深化。

因此,在新的世纪和时代,还需深化国民性的发展以推进人的现代化,从而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

关键词国民性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依赖于知识的进步、发展和创新。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思维方式的变化、价值观念的转变、精神素质的提高,即离不开人的发展、人向现代化的发展。

人的现代化已成为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它是现代化的中国发展的重点。

1 国民性的源起及含义国民性问题之前一直是一个被热烈讨论和争议的问题,时至如今,关于它的研究还是有分歧,以至于有人说“从事民族性研究是一件注定要受指责的事”。

①这种不同思想之间的摩擦使得国民性研究始终不能形成一种思想的共识和实践的力行。

1.1 国民性的源起国民性是一种外来词汇,产生于西方,日本译用,然后传入中国。

晚清知识分子(如梁启超)则把国民性的概念引进中国以发展中国国民理论。

国民性是属于所谓“先由日本人以汉字的配合去…意译‟或部分…音译‟欧美语言的词,再由汉族人民搬进现代汉语里面来,加以改造而成的现代汉语外来词”。

②中国人自己自觉地关注自己的国民性是受了严复所介绍的社会有机体说的刺激、影响。

通过严复的讨论,引发了中国的改革者、新学家们对国民性的关注。

如20世纪初梁启超名噪一时的《新民说》、邹容“震撼社会的雷霆之声”的《革命军》等。

1.2 国民性的含义对于国民性来说,一直是一个不确定的话语,也没一个确定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认为:国民性是用来表示文化精神和心理结构的集合概念。

社会心理学理论

社会心理学理论

社会心理学理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学科。

它通过探索人们在群体中如何相互影响和被影响来理解人类行为。

社会心理学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基石,提供了解释和预测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的理论框架。

本文将讨论几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关注个体在社会互动中如何感知、解释和记忆信息。

最著名的社会认知理论之一是阿斯利·赫尔斯(Russell H. Fiske)和斯蒂文·扬(J. Richard Thibaut)的期待—价值模型。

这一模型认为,个体对一个群体互动的期望和价值会影响他们对该互动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

例如,在一个团队项目中,如果个体预期能够获得与其他成员一样的奖励,并且认为这个奖励对自己的价值很高,那么他们更有可能积极参与并做出贡献。

通过理解个体的期望和价值,社会认知理论可以帮助解释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行为。

2. 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涉及个体如何形成自我概念和与他人建立认同感。

亨利·塔季费尔德(Henri Tajfel)和约翰·特纳(John Turner)的社会认同理论提出,个体通过将自己与某一社会群体进行比较,来构建自我认同。

他们认为,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会发展出不同的社会身份,并在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时表现出积极的偏好。

这一理论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会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感到忠诚,并为该群体的利益而行动。

3. 社会影响理论社会影响理论研究人们在社会互动中是如何被周围的他人影响的。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的著名实验揭示了人们在权威者的命令下可以对他人施加极大的压力。

米尔格拉姆实验表明,个体在符合权威者要求的情况下,往往愿意放弃个人的道德判断,并采取不符合自己意愿的行为。

社会影响理论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个体如何受到群体和权威者的影响,并对社会互动中的压力和合作行为产生影响。

日本的国民性

日本的国民性

3
参考意义
·什么是国民性?
国民性,是由一个国家的全体社会成员 在共同创造民族文化中形成的一种群体人格。 其成因非常复杂,一般多表现为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普遍具有并重 复出现的价值取向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等。
一、日本国民性内容各Βιβλιοθήκη 其所集体主义忠义勇武
神道
危机意识

实用主义
等级制度
双重性格
集团主义
日本人喜欢合群、重视集团的共同行 动,反对内部个人竞争,坚持集体利益 大于个人利益, 因此很难产生足以改朝换代的阶级对 抗。 在侵略战争中,因为是集团行为,既有 “上级命令”,又“大家都一样”,这 就形成一种“无责任集团”,干坏事的 时候没有犯罪感,干完之后也没有责任 感。
·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日本国民性的形成
2-1
岛屿环境 农耕型社会 自然灾害频繁 资源极度匮乏 生存条件恶劣
地理环境
危机意识强烈 集体主义至上 从容冷静 享乐主义
忍从精神
2-2
历史因素
镰仓和室 町时代武 士道精神
德川幕府统
治的影响
中国文化 的影响
近代明治维 新的影响
·镰仓和室町时代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精神是日本 国民性形成的非常 重要的原因。武士 道精神武士道的精 髓即“忠义勇武”, 要求武士对于主君 的绝对效忠。讲求 对大名和将军的绝 对忠诚和彻底的服 从
日本的国民性
日本人的性格既好勇斗狠 而又待人态度温和;黩武而又 爱美;尊大自傲而又彬彬有礼; 冥顽不化而又柔弱善变;表面 服从而又心存怨恨,不甘受人 摆布;忠诚而又诡诈;勇敢而 又怯懦;保守而又易于接受新 的方式......
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
日本的国民性

“国民性”:一个持久性话题

“国民性”:一个持久性话题

“国民性”:一个持久性话题
吴艳华;郭贞
【期刊名称】《山东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3()6
【摘要】自近现代以来,“国民性”已是一个百年话题。

尤其是“改造国民性”痼弊与“立人”理想是鲁迅先生执着一生的核心思想。

话题持续到今天 ,在商品经济社会,“人性———国民性”更是国家发展的关键要素。

【总页数】3页(P91-93)
【关键词】国民性;人性;现实性;持久性
【作者】吴艳华;郭贞
【作者单位】河北沧州师范专科学校;胜利石油管理局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6
【相关文献】
1.种族革命与国民性的形成——理解鲁迅国民性思想的一个角度 [J], 梁展
2.为了一个更安全、繁荣,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世界--纪念中国签署《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四周年 [J], 祝光耀
3.改造国民性:要有更激烈的主张——解读鲁迅关于国民性改造的一个策略思想[J], 五昧子
4.国民性: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芙蓉镇》、《古船》、《爸爸爸》的国民性分
析 [J], 耿庆伟
5.中日国民性话题史上的《国民性十论》 [J], 曹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演示文稿

演示文稿

自大与自卑由来、表现
• 自大
(1)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军事强国 (2)发展时间短
• 自卑与孤立感
(1)地理环境 (2)对先进文明的崇尚和追求 (3)在意别人的看法
排外与吸纳外来文化
• 吸收外国文化的表现 (1)吸收古代中国的优秀文明 (2)融合西方文明 • 排外的表现
残忍与派和
反复性和一贯性
《菊与刀》一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它也同样 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虽然本尼迪 克特并没有用“耻文化”涵盖日本文化的方方面 面,只是着重向人们展示“耻文化”这一特定范 畴下的日本文化,并确实用“耻文化”3个字生动 清晰地勾勒出日本的民族性格。但还是有不少日 本学者对她的“耻文化”说不以为然,认为它既 有失偏颇,又没有诠释清楚日本人复杂的特性, 况且本尼迪克特最终也没有给一个明确 的回答,为什么日本人在醉心于菊花艺 术的同时,又崇尚刀剑武士,为什么 “耻文化”下的日本充满矛盾……
危机和忧患
• 在日本的岛国文化中, 核心的部分是“ 和” 。做为一个被大海四面包 围的国家, 如果本土被侵略或者内部争斗, 都无法逃走, 只有坚持 “ 和” , 才能避免灭亡的命运。而这种地理 • 环境的现实则是日本民族一直就无法抹去的危机。试想, 假如当日本 被从海上加似封锁, 经济命脉被切断, 粮食和海产品无法得到供给; 当 温室气体排放到一定程度, 南北极冰层融化; 当地震和火山大爆发, 诸 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发生, 日本民族就难以生存下去。这些危机意识在 日本1973 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日本沉没》中得到了恐怖的 展现, 在日本掀起了新一轮危机意识的大讨论, 引发了日本民族对未来 命运的优患心理。而正是这种危机和优患意识的存在,强化了日本民众 不断奋斗的积极心理, 追求超越, 追求完美, 勤奋工作, 细致认真, 而对 此每一届政府都在思考自己的对外方针, 追求对外投资和扩张, 以新的 形式, 即对大陆国家加大投资和借贷谋求在陆地的生存权, 采取经济的、 军事的、政治的、文化的手段寻求陆权和大国地位。这些我们可以从 日本对外的经济政策、海外派兵、扩充自卫队特别是海、空自卫队规 模、谋求加人联合国安理会等问题上对其有着一定的认识。

国民性研究一种教育反思的视角

国民性研究一种教育反思的视角

国民性研究:一种教育反思的视角黄润榕(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062 )摘要:国民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基于一种教育反思的视角,在深入分析国民性内涵、国民性与教育关系的复杂性的基础上,重点指出教育要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国民性的塑造,从“打破僵化的教育思维”、“打造理想的教育环境”两方面入手,以培育中国人自觉良好的现代国民性。

关键词:国民性;教育;反思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了解、认识他人叫做智慧,能认识、了解自己才算聪明。

对自我的认识程度与人的自身发展往往是密切相连的。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识水平,深刻影响并制约着其自身发展的程度。

一个人,要认识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认识自身的弱点和反省自身的晦暗面就更加不容易。

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泱泱大国,在长期的自我欣赏、自我陶醉、自我麻痹下,如果不是一次巨大的历史性“地震”,就很难主动意识到这—点。

鸦片战争的失败,民族自卑感、落后感油然而生,使得民族文化心理产生了巨大的转变。

唯我独尊的王者意识和盲目自大的优越感瓦解了,在历史的变迁中逐渐催生出自我反省的近代理性,进而延伸出对国民性的思考与批判。

中华民族在焦灼与期待中自我认识、自我觉醒,在自责与自救中自我强大、自我发展。

国民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教育要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国民性的塑造,以培育中国人自觉良好的现代国民性。

一、国民性内涵的理解与建构国民性,即一个民族多数成员共有的、稳定的、反复出现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是“一个民族的绝大多数人在思想、情操及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大概固定形态”【1】,它是多种心理特质按一定的结构方式组成的“人格的综合体”。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国民性集中体现在民族(民族国家)具有的某种精神内核方面,即民族所拥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及因此而形成的一种紧密联系的情感。

一般说来,国民性是“一个国家的国民或一个民族成员的群体人格,是一国国民或一民族成员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特征之总和,它赋予民族心理以质的规定性”【2】。

国民性研究的理论反思_兼论话语研究的意义_孙强

国民性研究的理论反思_兼论话语研究的意义_孙强

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变迁中,晚清至五四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

欧洲的殖民扩张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天下主义思维图式的衰落,代之以“世界历史”的景观,“中央之国”被拖入了不平等的世界历史格局。

从中心到边缘的历史性转换中,中国开始了它的“现代”之旅,“国民性”是被镶嵌在这一段历史中的重要问题。

有关国民性话题的热烈讨论渗透着改变历史处境的强烈愿望,而这种愿望与一种从西方启蒙知识的立场观察中国社会的方式有着密切的关联。

对这一历史话语的研究与认识,主要有三种解释方式:第一种受阶级论观念的支配和影响,认为国民性是一个超阶级的唯心主义的范畴。

讨论中争议最多的是如何处理国民性和阶级性之间的关系。

对国民性的历史实践,既肯定国民性作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曾经起到积极的作用,又认为它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国民性提法的局限性主要在于没有看到群众的力量。

第二种从启蒙或现代化的立场出发,认为改造国民性话语的意义在于启发人的自觉,推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

另一种与后殖民理论的出现和介入有关,认为国民性理论及其话语是西方种族主义的产物,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屈从于这种殖民主义话语,这是一种被迫接受的话语或知识。

这一看法将欧洲历史中有关中国国民性的话语与种族主义挂钩,强调中国的国民性话语是对前者的挪用与移植,是一种东方主义话语的颠倒。

如果说启蒙或现代化的解释视野使近现代的国民性话语失去了它与历史之间的联系,后殖民批评对“起源”的怀疑发现了中国国民性话语与种族主义殖民主义话语之间的某种历史性联系,却因此消解了中国国民性话语的历史价值。

后殖民主义批评家对鲁迅的批评尤其如此。

一早在20世纪20年代,由于阶级性的兴起,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年轻的革命者都对国民性范畴开始提出质疑。

受阶级观念的影响,陈独秀认为“国民”实际上并不存在。

最突出的是革命文学论争中,钱杏邨认为鲁迅的《阿Q正传》确实代表了病态的国民性,解剖了辛亥革命时期农村和都市里民众的思想,作为时代的记载,是值得赞扬的。

_中国人无所谓自私_梁漱溟关于民族自私性问题的思想

_中国人无所谓自私_梁漱溟关于民族自私性问题的思想

社会学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关于“民族性”或者说“国民性”的讨论是延绵一个多世纪的热点话题[1]。

二十世纪上半叶,为了促使民族自醒自救,许多学人不遗余力地揭示出种种民族“劣根性”,如自私自利、和平文弱、粗率马虎、守旧不前、残忍麻木、不平等、不自由等等。

其中尤以“自私自利”一条最能刺痛国人的自尊,因为伦理道德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数千年来华夏文明面对各类异质文明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道德优越感。

即使在中西交流之初,国人不得不承认西方文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压倒性优势,但对自己在道德方面的优越性仍深信不疑。

如果中国人真是自私自利,那么这最后一丝尊严也将荡然无存。

由于这一问题具有巨大的文化冲击力,因此它成为整个学界乃至全社会旷日持久的讨论热点,并形成两种尖锐对立的观点:一部分人认为中国人是自私的;另一部分人则决不承认中国人自私。

直到建国初期,对这个问题的热议才消退。

八十年代后,随着柏扬《丑陋的中国人》一书流行,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又热烈起来,至今余音未绝。

然而在数十年的讨论中,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常常被人们遗忘:“中国人自私吗?”这个问题本身是否有足够的正当性?有一个人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深邃的文化眼光不仅超越了这场争论中的同辈们,还超过了现代大多数学者的眼界———他就是梁漱溟。

梁先生基于他对中西文化的深入对比,指出“是否自私”是一个西方文化下的道德设问,移“中国人无所谓自私”———梁漱溟关于民族自私性问题的思想黄家亮廉如鉴内容提要“中国人是否自私”是热议了一个世纪的话题,其中梁漱溟的观点非常独特,他从根本上怀疑“中国人是否自私”这个提问的合理性,认为中国人“无所谓自私”。

梁漱溟是从一个极为宏大的文化视角出发理解民族自私性问题的,他把中西方社会差别理解为流派之别,不同意中国文化落后的说法,并把中国现代化进程理解为文化转向过程。

在此基础上,他认为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和其社会构造相适应的行为习惯,不能以西方人的行为标准来批评中国人。

心理咨询师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心理咨询师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第一节概述第一单元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08年美国的社会学家罗斯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同年,英国的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了《社会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G.W.奥尔波特,1954)社会行为: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该公式含义:行为是个体及其环境的函数,即个体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第二单元社会心理学简史一、哲学思辨阶段(启蒙期)二、经验描述阶段(形成期)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催生作用的学术思潮(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三、实证分析阶段(确立期)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专项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第三单元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价值中立原则:当面对反社会价值观时,咨询师要进行积极干预和引导系统性原则:不仅把研究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伦理原则:尽量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第四单元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学习论起源于行为主义。

试图用行为主义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学说叫社会学习论。

行为主义主要的理论假设是,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学习的机制:联想:联想是经典条件反射强化:个体为什么能学会某种行为,或者避免另一种行为?究其原因是行为后的奖赏与惩罚作为强化物,使某种行为固定下来并反复出现模仿:个体之所以学会某种态度和行为,经常是对榜样模仿的结果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2)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储存(3)动作再现过程:记忆向行为的转变(4)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为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荣格:心理治疗的目的应该是发展病人的创造性潜力及完整人格,而不是治疗症状荣格:“集体无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概念第一单元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国民性包含国民的政治意识

国民性包含国民的政治意识

国民性包含国民的政治意识、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社会交往准则、最普遍的个性素质、心理特征等。

国民性是一个国家民族最主要的内在特征。

每个国家的民族特性,都有其长处和短处,它对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发生重大影响。

用来表示文化精神和心理结构的集合概念。

指一个民族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起作用的文化精神、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

又称民族性格。

中国社会学家孙本文在《我国民族的特性与其他民族的比较》一文中,认为中国民族有重人伦、法自然、重中庸、求实际、尚情谊、崇德化6种特点,而这6种特点有优点也有缺点。

中国人的国民性、民族性格的社会学分析中国人的民族性:浅谈中国人中国有种说法,“千古中国,万种民性”。

拥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既有共性,又有地域差异,形成了多种类型的国民性。

统一和多样正是中国民族性的两个方面。

1987年10月?熏人类学家费孝通代表中国接受美国学者的采访时曾坦白地说:“我要努力去了解中国,为的是想解决中国的问题。

但是直到现在,我尚未真正认识清楚显示于中国社会之中的中国人的思想意识,和形成中国人的行为方式的中国精神实质。

”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以“五千年文明古国”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

然而,中国人往往不大深究自身是什么样子,不大想自己究竟是什么。

在中国,很少有人像日本人那样去研究和理解自身的民族性,但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掀起了三场反省和改造自身民族性的热潮。

第一次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学者对中国民族性弱点的解剖;第二次是五四运动对中国民族性的批判;第三次是80年代文化反思热对中国人自身的全面反省。

关于中国人民族性的著作共有500余本。

先来看一下中国人自己解剖的民族性。

被称为“中国革命之父”的孙中山在1890年到1924年通过各种论文和演讲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做了如下概括:(1)没有排外意识(2)勤劳、和平、守法(3)守旧法,无变通(4)崇拜鬼神(5)犹豫不决(6)知识水平低(7)缺乏主人翁意识(8)像一盘散沙(9)夜郎自大(10)停滞不前(11)不崇尚自由(12)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智慧(13)家族主义和宗教主义(14)世界主义(15)重视道德(16)民权主义(17)极端主义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1904年出版的《饮冰室文集》中,对中国人的民族性进行了如下概括:(1)缺乏独立、自由思想(2)奴性、为我(3)缺乏公共道德观念(4)愚昧、胆怯、欺骗(5)武断、虚伪、不行动学者康白情于1919年在《论中国之民族气质》一文中以东西南北地域为别对中国人的性格特征进行了如下概括:(1)自高自大,自满自足(2)畏惧困难,喜欢享受(3)富有创造性和模仿能力(4)崇尚平凡而不崇尚奇特(5)事主实行,弃绝空谈,唯乏恒久之毅力(6)厚古薄今,墨守成规(7)富“个体”之独立性,而乏“群体”之独立性(8)消极忍让,缺乏积极抵抗精神(9)好刺探他人隐私而坚守个人秘密(10)恩怨分明,有报恩意识(11)体质强健,潜力甚大20世纪最有名的文豪鲁迅从8个角度概括了民族性:(1)自高自大(2)看重面子(3)懒惰(4)协调(5)破坏欲(6)目光短浅(7)奴性(8)胆小、自私~~~~~~~~~~~~~~~~~中国人的性格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从国民性研究到个性确立

从国民性研究到个性确立

从国民性研究到个性确立国民性研究是指对特定国家或地区集体人格的研究。

所谓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普遍具有的心理、社会、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特点和共性。

这种共性对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国民性是一种多方面的学科,需要包括心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分析。

研究国民性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民族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通过对一个民族的国民性进行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价值观、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文化特点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同时,研究国民性也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与不同民族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在了解了一个民族的国民性之后,我们也需要开始对我们自己的个性进行研究和确立。

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行为和思想等方面独特的特点和个人性格。

个性的形成涉及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受到家庭、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和观念。

因此,确立自己的个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思考、尝试和调整。

为了确立自己的个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式:1. 自我认知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劣势。

可以通过测试、问卷、反思等方式来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

也可以从身边的人的反馈中了解自己的形象和表现。

2. 勇于尝试在了解自己的特点之后,我们需要有勇气去尝试不同的事情,拓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可以从读书、旅行、体验等方面来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

3. 与他人交流最后,我们需要与身边的人保持良好的交流。

可以互相学习、分享心得、传递信息等。

同时,也需要尊重他人的差异和多样性,包容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总之,从国民性研究到个性确立,需要我们对不同层面的问题都有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只有通过丰富的知识和不断的实践,才能确立自己的独特性格和价值观,拥有一个自信、健康和有意义的人生。

人性、国民性、日常生活、实现过程与青少年群体--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性思考

人性、国民性、日常生活、实现过程与青少年群体--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性思考

人性、国民性、日常生活、实现过程与青少年群体--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性思考
孙抱弘
【期刊名称】《青年探索》
【年(卷),期】2015(0)1
【摘要】“系统性思考”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置于“主体—主体间互动—互动过程”的思维框架内加以解读,从“人性—国民性—日常生活—实现过程”的多个视角来思考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可行性与有效性问题。

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工作需要在把握社会各群体的时代性特质和需求的基础上展开,比如,青少年作为现代社会最具活力与发展实力的重要群体,更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对象和力量,了解当代青少年的特质与需求已成为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这样的思考或许能使我们对“为什么”和“怎么样”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有更实在、更清晰的把握。

【总页数】7页(P12-18)
【作者】孙抱弘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国民精神与素质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432.62
【相关文献】
1.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2.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3.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研究生群体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4.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的反思——基于同辈群体视角
5.基于日常生活世界视角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 安德烈耶娃:《社会心理学》,蒋春雨 等 译,南 开 大 学 出 版 社 1984 年 版 ,第 30 页 。
⑤ 周晓虹:《西方社会学历史与体系》第1卷,第126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5页。 ⑦ Alex Inkeles,National Character,A Psycho-social Perspec-
tive,New Brunswick,New Jersey: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7,p.1,p.8. ⑧ Ibid.,p.6.英 克 尔 斯 也 承 认,除 了 秉 承 精 神 分 析 传 统 的 那 些 临 床心理学家,在学院心理学中,“直 到 最 近 也 鲜 有 心 理 学 家 涉 足 国民性研究,他们 对 这 项 研 究 的 突 出 态 度 如 果 不 是 敌 视 的 ,起 码 也 是 冷 淡 的 ”。
一、概念界定:何为国民性?
“国 民 性 ”,又 称 “国 民 性 格 ”或 “民 族 性 格 ”,英 文 写 成 national character。 一 般 说 来,国 民 性 指 的 是 一个国家的国民 或 一 个 民 族 成 员 的 群 体 人 格 ,是 一 国国民或一民族成员在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 的各种心理与行 为 特 征 之 总 和 ,它 赋 予 民 族 心 理 以 质的规 定 性 ①。 进 而 言 之,可 以 将 国 民 性 确 定 为: “多数国民所具 有 的 稳 定 的 、反 复 出 现 的 心 理 特 质 , 是一种深藏于心 灵 深 处 的 潜 意 识 ,属 于 低 层 次 的 社 会 意 识 ,从 本 质 上 说 ,它 是 那 个 民 族 国 家 中 的 社 会 心 理 ”② 。
为“愤青”之 语,因 此,除 了 社 会 心 理 学 界 ⑤,鲜 有 人 再对这一主题表现出高度的兴趣。
其实,上述两个主题彼此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们 都涉及社会心理学家始终关注的大群体的社会心理
① Alex Inkeles,National Character,A Psycho-social Perspec- tive,New Brunswick,New Jersey: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7.本书由中国政法大学丛日云教授翻译(中文 译 本 为《国 民 性 :心 理 - 社 会 的 视 角 》),即 将 由 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 版 社 出 版 。
得以表现的所谓 群 体 心 理 ,而 是 在 每 个 个 体 心 理 中 不断重复 的 一 系 列 观 念、思 想 和 习 惯 ”①。 换 言 之, 并不存在表征群体心理的所谓国民性或民族性格, 它 们 也 不 过 是 一 种 “群 体 谬 误 ”。
限 于 篇 幅,我 们 在 这 里 不 准 备 讨 论 社 会 唯 名 论 与社会唯实论的孰是孰非 ,站在社会学的立场上 ,我 们的倾向是鲜明 的:我 们 承 认 国 民 性 及 其 他 群 体 心 理存在的实在性 ,但我们也承认,至今为止有关国民 性究竟为何物的 争 论 并 没 有 完 结 ,其 中 的 概 念 厘 定 工作也 远 未 完 成 。 早 在 50 年 前,人 类 学 家 M.辛 格 就提出,有关国民性的研 究 有 三 条 分 析 路 径 可 走 ②: 第一条路 径 以 人 类 学 家 本 尼 迪 克 特 和 卡 丁 纳 为 代 表,他们将国民性或民族性格视为一种文化性格 ,是 一种文化成员具 有 的 普 遍 性 的 行 为 模 式 ;第 二 条 以 弗洛姆和里斯曼 为 代 表 ,他 们 强 调 社 会 性 格 是 一 社 会 群 体 中 “绝 大 多 数 人 所 共 有 的 性 格 结 构 ”,“是 群 体 经验的产物”③;第 三 条 以 林 顿 和 杜 波 依 斯 为 代 表 , 他们试图借助现代统计学从各种人格类型的分布中 找出国民性,即在 一 国 民 成 员 中 找 出 趋 于 众 数 的 那 些相对持久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
与 上 述 社 会 唯 实 论 者 相 反,社 会 唯 名 论 者 严 格 说来是不承认社 会 的 实 在 性 的 ,因 此 他 们 也 不 屑 研 究群体心理或国民性 这 类 问 题 ⑧。 早 在 1924 年,秉 承个体主义立场的心理学家弗洛德 ·奥尔波特在 《社 会 心 理 学 》一 书 中 ,就 借 阐 明 “社 会 心 理 学 是 研 究 个 体 的 科 学 ”的 观 点 ,将 所 有 涉 及 人 群 共 同 体 的 社 会 心 理 研 究 一 律 斥 之 为 “群 体 谬 误 ”加 以 反 驳 。 他 不 仅 强调“除了属于个体的意识以外 ,没有什么别的意识 了”,而且专门指出 “国 民 性、共 济 会 纲 领、天 主 教 教 义以及诸如此类 的 东 西 ,并 不 是 在 某 个 体 成 员 身 上
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
理解国民性:一种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兼评英克尔斯的《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 周晓虹
摘 要 现代国民性研究肇始于上世纪 30年代,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度成为社会学 和 社 会 心 理 学 领 域 中 的 “显 学 ”。 人 类 学 家 、社 会 学 家 和 受 精 神 分 析 影 响 的 心 理 学 家 开 始 围 绕 “基 本 人格类型”、“基本人格结构”和“众数人格”等 概 念,对 日 本、德 国、美 国 和 中 国 等 现 代 国 家 的 国 民 性 进行了长期持续的研究 ,并一度成为人类学领域 “文 化 与 人 格”研 究 或“心 理 人 类 学”学 科 的 主 要 关 注中心。上世纪50年代以后,国 民 性 研 究 开 始 呈 现 出 从 静 态 到 动 态 、从 经 验 主 义 到 实 证 主 义 、从 “单峰论”到“多峰论”的转变,尤其开始关注国 民 性 与 社 会 现 代 化 之 间 的 可 能 关 系 。 在 诸 多 研 究 者 中,美国学者英克尔斯是一个典型 ,留下了《国民性:心理-社会的视角》这样的典范之作。
尽管国民性或民族性格是一种社会心理学概 念,但不同学科背 景 和 不 同 取 向 的 社 会 心 理 学 家 对 这一概念的认同 是 不 一 样 的 ,这 与 他 们 对 社 会 的 看 法不同有很大 的 关 联。 尽 管 一 般 社 会 学 家 、人 类 学 家和心理学家都承认 ,社会或民族、阶级共同体是由 个人组成的,但是,对 于 个 人 是 如 何 组 成 社 会 的 ,以 及组成社会的个人与他们生活于其间的社会究竟处 在一种怎样的关 系 之 中 ,人 们 却 分 别 持 有 两 种 不 同 的立场:唯名论者 充 分 肯 定 个 人 和 个 人 利 益 的 重 要 性,认为社会只是一个虚幻的存在物 ,是标示这个虚 幻存在物的一个名称 ;而唯实论者则认为,社会固然 是由个人组成的 ,但个人一旦组成社会 ,社会就有了 独立存在的特性 ,或 者 说 具 备 了 单 个 个 人 所 不 具 备 的“突生性质”,因此,它是一个实在的整体 ③。
① 周晓虹:《现代 社 会 心 理 学———多 维 视 野 中 的 社 会 行 为 研 究 》, 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1997 年 版 ,第 476 页 。
② 袁洪亮:《“国民性”概念辨析与 界 定》,《株 洲 师 范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2002 年 第 1 期 。
③ 周晓虹:《西 方 社 会 学 历 史 与 体 系 》第 1 卷,上 海 人 民 出 版 社 2002 年 版 ,第 72 页 。
关键词 英克尔斯 国民性 社会心理学 现代趋势
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 社会心理学家,他一生最为关注的研究主题有两个 : 一是“人的现代化”或“现 代 人”研 究,二 是 国 民 性 ①。 由于上世纪80年 代 之 后 中 国 社 会 朝 向 现 代 化 的 转 型日益加 速,有 关 人 的 现 代 化 或 所 谓 “第 五 个 现 代 化”的研究在此后 二 十 年 中 曾 一 度 成 为 社 会 学 和 社 会心理学领域中的 “显 学 ”,而 英 克 尔 斯 和 史 密 斯 合 著的《从传 统 到 现 代 人———六 个 发 展 中 国 家 中 的 个 人变化》②更是谈论“人的 现 代 化”时 无 法 回 避 的 “典 范之作”③。 相 比 之 下,英 克 尔 斯 前 后 “求 索 45 年 ” 的国民性研究,在中国却没有引起这样高度的关注 。 尽管不断有人提及 他 与 丹 尼 尔 · 列 文 森 在 《社 会 心 理学手册》中有关国民性 的 研 究 ④,但 一 方 面 由 于 国 民性研究在西方 学 界 不 断 式 微 ,另 一 方 面 由 于 自 鲁 迅之后在中国谈论国民性或国民性的改造日渐被视
刊 》1990 年 第 2 期 。 ⑤ 沙莲香主编:《中国民族性(一 )》,中 国主编:《中国民族性(二)》,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 1990 年版。
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 49
研究。如果说有 什 么 不 同 的 话 ,国 民 性 研 究 关 注 的 是群体心理的共 时 态 差 异 ,即 生 活 在 不 同 社 会 文 化 环境中的不同国家或民族成员共有的社会心理特征 及民族间的社会 心 理 差 异 ;而 人 的 现 代 化 研 究 涉 及 的则是群体心理 的 历 时 态 差 异 ,即 包 括 现 代 化 在 内 的社会文化变迁会在怎样的程度上重塑生活于其间 的社会群体的 精 神 世 界 。 从 这 样 的 意 义 上 说 ,我 们 对国民性的理解 ,一 样 要 放 到 现 代 化 甚 至 全 球 化 的 变迁的角度去思考。
一 般 说 来,对 国 民 性 或 民 族 性 格 一 类 的 概 念 感 兴趣的学者,多 为 社 会 唯 实 论 者 。 正 因 为 他 们 认 为 社会或民族等人群共同体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实体, 他 们 才 会 进 一 步 认 为 “除 个 体 意 识 之 外 ,还 存 在 着 表 征团体心理性质 的 某 种 东 西 ,并 且 个 体 意 识 在 某 种
50 天津社会科学 2012年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