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易混实词辨析整理版
常用易混词汇辨析

常用易混词汇辨析1.“安装”不要写成“按装”.2.没有“安祥”这个写法.“安详”不能写作“安祥”.“翔实”与“详实”可通用,提倡用“翔实”.3.“艾滋病”不要写成“爱滋病”.4.“按部就班”不能写作“按步就班”.“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5.“黯然”不能写作“暗然”.6.“BP机”是“BEEPER”的缩写,不要写成“BB机”;可直接写成“寻呼机”.7.“报道”与“报导”读音不同,现在提倡用“报道”.8.“爆发”与“暴发”.“爆发”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暴发”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9.“必须”与“必需”.“必须”的意思是一定要,通常用来修饰其他表示动作行为的词语,如“必须努力学习”.“必需”的意思是一定得有,后面多跟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可以单用,也可构成“必需品”等词.10.“辨”与“辩”.与言辞有关的,一般用“辩”.但“辨诬”也可写作“辩诬”,“辨白”也可写作“辩白”,“辨正”也可写作“辩正”.“辩证”作为“辨析考证”时也可作“辨证”;但在中医中用作“辨别症候”时不能写作“辩证”.11.“表明”一般指把思想感情显示出来;“标明”指做出记号或写出文字.12.表示确定数目的名词,后面不能加“们”字,如不能说“三个孩子们”;但名词前的数量短语是不确定的数目,可以加“们”字,如可以说“全体同志们”“那些孩子们”“诸位先生们”.13.“表率”一般不写作“表帅”.在用作动词时,“统率”也可写作“统帅”,但提倡用“统率”.14.“不尽如人意”不能写作“不尽人意”.15.“布署”不是一个词,它是“部署”的误写.16.“奔驰”的“驰”不要写作“松弛”的“弛”.17.“倍受”与“备受”.“倍”指加倍,也指更加、格外的意思,“倍增”是指成倍增长,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倍思亲”.“备”是表示完全,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18.“练习簿”不能写作“练习薄”.19.“长年累月”不能写作“常年累月”.20.“差强人意”的“差”是指大略、稍微,这个词是指大体使人满意,不要误用为表示“不合主观意愿”.21.“彩”与“采”.一般来说,在表形的词中用“彩”,如“精彩”“剪彩”“彩排”;在表示抽象意义时用“采”,如“神采”“光采”“兴高采烈”.22.“窜改”是指改动、删改,被窜改的往往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是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和曲解真实的、正确的东西,被篡改的往往是抽象的东西.23.“订”和“定”.“订”大多指经过商讨而订下,商讨的成分很大,有的不是最后确定,如合同、条约、规章等用“制订”.如果是可以确定而且确定了的,用“定”.“制订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制订后可以不是确定了的;“制定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制定后是确定了的.“协定”虽然如同“条约”,但是用“定”.24.“度”与“渡”.“度”是指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渡”是后生的字.在使用中,用于与时间相关的意义时,一般用“度”,如“度过这段时光”“欢度国庆”“虚度年华”“度过暑假”;用于与空间相关的意义时,用“渡”.如用于有人为因素的意义,用“渡”;没有人为的因素,则用“度”.“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的“渡”有“由此到彼”的引申义,带有比喻的性质,所以用“渡”.“度汛”,没有人为的因素,所以用“度”.25.按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的调整,“叠”不再作为“迭”的繁体字处理,“重叠”、“叠床架屋”、“峰峦叠翠”的“叠”不能写作“迭”.“高潮迭起”的“迭”不要写作“叠”.26.“蜂拥”不能写作“蜂涌”.27.“分”与“份”.由于“身份证”在实践中使用频率较大,现代汉语词典按约定俗成的原则,收入了“身份”这个并不符合字义的词.但与此同义的“本分”、“缘分”、“成分”等仍用“分”.“县份”、“省份”、“年份”、“月份”用“份”不用“分”.“分量”一般不写作“份量”.28.“肤浅”与“浮浅”意义侧重点不一样,“肤浅”强调不深入、不深刻,止于表面,多与表示人的认识活动的词语搭配,比“浮浅”常用.“浮浅”则强调浅薄、轻浮,重在表示缺乏某种知识、修养.29.“扶养”与“抚养”.“扶养”的对象既可以是长辈,也可以是晚辈.“抚养”的对象多是晚辈.30.“复”与“覆”.原简化字总表把“覆”简化为“复”.1986年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恢复了“覆”的规范字资格,凡有“遮盖”、“翻转过来”意思的词语都用“覆”,如“覆盖”、“覆灭”等,不用“复”.31.对字画习惯用“幅”,但对联因为成双,只能用“副”.用于脸部表情,用“一副笑脸”.表示中药时,用“一副药”或“一付药”,但更常见的用法是“一服药”.32.“伏法”是指罪犯被执行死刑,不是指服刑.33.“竿”与“杆”.“竿”指竹竿,所组词汇与竹子原料有关.“钓竿”已很少用竹子做,但仍沿用“竿”字.“秆”是指某些植物的茎,“秸秆”“麦秆”不要写作“秸杆”“麦杆”.34.“冈”与“岗”.“冈”指较低而平的山脊,构词有“山冈”“井冈山”“黄冈”“云冈石窟”.表示岗位、岗哨要用“岗”.但也有的地方土坡、不高的山也用“岗”,如“黄土岗”.35.“功夫”与“工夫”.经常通用,但是,在表示占用的时间或空闲时,习惯用“工夫”.表示工作、学习所花的精力时间时,表示本领和造诣等义项时,习惯用“功夫”.36.“观摩”与“观摹”.“观摹”指照样子写画,特指用薄纸蒙在原字或原画上写或画.“观摩”则是指切磋、研究的意思.“观摩大会”等不要误用“观摹”.37.“该工厂”、“该学校”的“该”,是旧时的公文用语,现代的公文已很少用,发稿中提倡使用“这个工厂”、“那所学校”的写法.38.“贯穿”与“贯串”.有时可通用,但“贯串”大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贯穿”不仅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还能用于较具体的事物.“贯穿”用得更多一些.39.“国是”与“国事”.“国是”的“是”,有“正确”的意思,使用范围比较窄,如“共商国是”.“国事”指国家的大事、政事,在句子中可用作定语,如“国事访问”;也可作宾语,如“关心国事”.40.“暄”指阳光温暖,“寒暄”是指见面时说冷暖一类的应酬话.“寒暄”不能写作“寒喧”.41.“骛”是指纵横奔驰,也指追求.“鹜”是指鸭子.“好高骛远”“趋之若鹜”中的“骛”“鹜”不是相同的字.42.“合龙”与“合拢”.“合龙”特指修筑堤坝或桥梁等,因为施工中的桥梁或堤坝的中间一段称作“龙口”,所以这种接合工作叫“合龙”.“合拢”可指堤坝、桥梁以外一般事物的闭合.43.“宏大”与“洪大”.“洪大”一般指声音和具体的情状,如“钟声洪大”“水势洪大”.“弘扬”也可写作“宏扬”,但一般提倡用“弘扬”.44.“候”与“侯”.“侯”字只有两个义项:1姓;2古代贵族的一种爵位,如“诸侯”“封侯”.除此之外一般都用“候”.45.“笔画”与“笔划”.用于文字、一笔等义项时,可以通用,但习惯上用“笔画”.凡是指用手、脚或物做出某种动作时,一般用“画”字,如“画十字”“指天画地”“指手画脚”.46.“化妆”与“化装”.“化妆”一般指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也有“美化”的比喻义.“化装”一般指演员为扮演角色而加以修饰.47.“会合”与“汇合”.都表示聚集,但“会合”含有一些相会、见面的意思,如“两军会合”.“汇合”没有相会、见面的意思,而且多用于水流聚集或类似的喻义.48.“荟萃”不要写作“荟翠”.49.“竟然”不要写作“竞然”.50.“竣工”不要写作“峻工”.51.“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要写作“一年之季在于春”.52.“简朴”与“俭朴”.“俭朴”只指生活方面.“简朴”除了指生活方面外,还指语言、文笔.53.“接合”与“结合”.“接合”所用的对象比较具体,如“城乡接合部”;“结合”比较抽象,如“理论结合实际”.“接合”的各部分基本上还是各自独立的,只是相接触的部分连在一起,“结合”的各部分合成整体,是相互融合的.54.“截止”与“截至”.不能说“截止今天”,而应说“截止到今天”或“截至今天”.55.“界限”与“界线”.“界限”主要用于抽象事物,表示限度、尽头.“界线”主要用于具体事物.56.“决不”与“绝不”.“决不”含有决心、决定的意思;“绝不”则含有“绝对”的意思.57.“即”与“既”.“即”指“靠近”的意思,如“可望而不可即”;也有“就”的意思,如“一触即跳”;“即使”的“即”有假设的意思.“既”指已经达到、已经过去.58.“记”与“纪”.“纪实”是指记录事实,也指记录真实情况的文字多用于标题,一般不写作“记实”.“纪行”不写作“记行”.“纪念”“纪要”也可写作“记念”“记要”,但一般提倡写作“纪念”“纪要”.“记录”“纪录片”也可写作“纪录”“记录片”,但“记录”“纪录片”是提倡的写法.59.“忌妒”和“嫉妒”是同义词,现在常说常用的是“忌妒”.60.“家具”不能写成“家俱”.61.“请柬”“柬贴”的“柬”不写作“简”.62.“精简”一般不写作“精减”.63.对“空穴来风”,有的词典解释为有根据、事出有因;有的则说是表示子虚乌有、没有根据;有的词典干脆把两种相反的解释一并列出.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编辑组通过对人民日报十几年来使用这个成语的实例分析,发现当代使用“空穴来风”表示“事出有因”的还未遇到,因此只取了“没有根据”这一个义项.64.“厉害”与“利害”.“利害”主要指利益、损害等意思,不要把“这个人很厉害”写成“利害”.65.“再接再厉”的“厉”不要写作“励”.66.“俩”是“两”、“个”两字的合音词,“俩”字后面不能再接“个”或其他量词.67.“连”和“联”.“连”侧重相接,“联”侧重相合.“连日”、“连续”、“连接”、“牵连”的“连”不能写作“联”;“联合”、“联邦”、“联欢”、“对联”、“三联单”的“联”不能写作“连”.68.“了望”不能写作“了望”.69.“零”和“另”.“零件”、“零售”、“零散”、“零碎”的“零”不要简化写成“另”.70.“啰”与“罗”.按国家语委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啰嗦”的“啰”不要简化写成“罗”.71.“练”与“炼”.“练”字与丝有关,如“简练”“洗练”是指文字像白绸子一样干净、没有杂物.“炼”与火、加热有关,如“修炼”原来与炼丹有关.“练字”是练习的意思,“炼字”是指用心思琢磨用字.“精练”指文字简洁,“精炼”有精心提炼的意思.“体育锻炼”不能写作“练”.72.“澜”与“斓”.“波澜”不能写作“波斓”.73.“迈”是“英里”的音译词,不是指公里.74.“谜团”不要写作“迷团”.75.“哈密瓜”是因“哈密”地名而得名,不要因为它如蜜一样甜而误写作“哈蜜瓜”.76.成语“明日黄花”出自苏轼重阳节写的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说菊花明天就要过节令了,要珍惜今天的相逢.这里的“明日”是相对写诗的“今日”而言.后来,“明日黄花”所指范围扩大,用它来比喻过时的事物.“昨日黄花”是杜撰的词语,不宜使用.77.邮政用途的“明信片”,不要写作“名信片”.人与人互相介绍用的“名片”,不要写作“明片”.“明星”不要写作“名星”.78.“哪里有困难就去哪里”中的“哪”不要写作“那”.79.“您”字后面,不能加“们”字,但可以加上数量词,如“您二位”“您三位”.80.“年轻力壮”不要用“青”;“年青有为”不要用“轻”,“年轻人”不要用“青”.81.“偶尔”不能写作“偶而”.82.“砂”和“沙”意思相同,但在“砂布”“砂纸”“砂轮”“砂岩”等词中,通常写成“砂”.83.面向公众说明某项事情的文字,应该用“启事”,如“招领启事”.84.“起用”与“启用”.“起用”多用于与人有关,如“起用一代新人”;“启用”一般用于与物有关,如“新船闸启用”.85.“权力”与“权利”.“权力”是指地位和职责带来的控制力量;“权利”有与“义务”相对的意义,如“着作权”“选举权”.86.“气”与“汽”.凡与自然状态下的各种气体有关的词语,一般用“气”.凡与非自然状态下的各种气体有关的词语,一般用“汽”.液体变成气体叫“汽化”,不能写作“气化”.“气化”是中医学的专门术语,指人体三焦之气的运行变化.“蒸汽”指水蒸气,“蒸气”指的是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如“水蒸气”. “暖气”指把蒸汽或热水通过管道输送到建筑物内的散热器中,散出热气,使室温增高.“汽暖”则是指上述供暖方式.把煤气压缩成液体,称“液化气”;“汽水”“汽酒”却用“汽”.这几种情形,不很合字的本义,但因为人们使用中约定俗成而定型的.87.“乡土情结”“文学情结”的“情结”不要写作“情节”.“情结”是指内心的情感纠葛,一般用在人身上;“情节”是指故事的发生、演变和经过,一般用于事情.88.“七月流火”中的“火”是星名,即心宿,每年农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渐渐偏西,这时暑热开始减退.这个成语专指天气快凉了,不要误用它来表示“暑热难熬”.89.“熔”、“融”和“溶”.“熔”指固体受热变成液体,“融”特指冰雪等受热变成液体,“溶”是指物质在液体里化开.90.“擅长”不要写作“善长”.91.“生”与“身”.“终生”多指事业,如“终生当医生”;“终身”多指切身的事,如“终身受益”.“亲生”指有生育关系的,如“亲生子女”;“亲身”指自己,如“亲身经历”.“出生”指生下来,如“出生于1995年”;“出身”指个人早期的经历和身份,如“出身农民家庭”.92.“事迹”不能误写作“事绩”,没有“事绩”这个词.93.“首当其冲”不是指“首要位置”“领头作用”等意思,而是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如:“洪水袭来,这个村首当其冲”是正确的,“在文化建设方面,北京首当其冲”这种写法是错误的.94.“蒜薹”“菜薹”不要写作“蒜苔”、“菜苔”.“苔”是指长在潮湿地方的一种隐花植物.“薹”字没有简化,“苔”字不是它的简化字.95.“树立”与“竖立”.“树立”是建立的意思,多指抽象的东西,如“树立榜样”.“竖立”多指具体的东西,如“竖立着纪念碑”.96.“诵读”不能写作“颂读”.97.“授予”、“授于”的角度是不同的.向某某人或单位颁发某项奖励和荣誉,用“授予”.98.表示寒冷天气水气凝结物或云雾、雨滴在树枝、电线上遇冻结成的冰晶“雾凇”、“雨凇”的“凇”字不要写作“淞”.99.“趟水过河”的“趟”,不要写作“蹚”.100.“通信”与“通讯”.不论采用何种手段传递信息,都叫“通信”.而“通讯”的意思,一是指利用电码传递消息,如“通讯社”“通讯网”;二是指一种新闻体裁.“通讯员”指报刊、电台等约请为其经常写作新闻报道的非专业人员;“通信员”指部队、机关中传送公文信件的人员.101.“惟妙惟肖”这个成语也有人写作“唯妙唯肖”“维妙维肖”.作为语气助词,“维”“惟”“唯”本可通用,但这个成语规范的写法是“惟妙惟肖”.102.“位”作为量词用于人时,含有敬意,因此,不能用于坏人、罪犯、敌对势力等场合.同理,一般也不用于第一人称,如“我们两位来主持会议”的说法是不合适的.103.“诬蔑”与“污蔑”.“诬”有“讠”旁,指用语言文字捏造事实损害别人名誉,如“造谣诬蔑”.“污”原指浑浊的水,后来泛指脏东西.如果说“污蔑好人”,所指的重点不在于“捏造事实”,而在于使用“污辱性的言语”.“侮蔑”表示轻视、蔑视.104.没有“无所是从”这个成语,“无所适从”不能写作“无所是从”.105.“像”和“象”.据国家语委1986年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的说明,“像”不再作为“象”的繁体字处理,现代汉语词典据此规定:“象……一样”,现在应写作“像……一样”.“像”指用模仿、比照等方法制成的人或物的形象,如“画像”“录像”“偶像”“人像”“神像”“塑像”“图像”“肖像”“绣像”“遗像”“影像”“摄像”等,都是人工做成的;“象”指自然界、人或物的形态、样子,如“表象”“病象”“形象”“脉象”“气象”“景象”“天象”等,都是自然表现出来的.“像”“象”“相”.这方面的用字,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比较乱.“照相机”用“相”;照出的东西用“像片”.“摄像机”“录像机”用“像”.“假象”“真相”所用的字均不同.106.“笑眯眯”不能写作“笑咪咪”.107.“泄”与“泻”.“泄”是指气体或液体从封闭的物体中流出,有漏出的意思,如“泄漏”、“泄洪”;也引申为透露、抒发的意思.“泻”是指大量液体急速流动,也指情感等连续、强烈地表达.108.“萧瑟”“萧条”不应写作“肖瑟”“肖条”.109.“斜”和“邪”.“斜”指方位不正,“邪”多指行为、品德不正.110.“学历”与“学力”.“学历”一般指在校学习的经历;“学力”一般指学习所达到的程度.111.“形”与“型”.“形”的本义指形体、形象,也可指形状、样子、实体,还可指表现、显露,如“形影不离”“字形”“地形”“图形”“圆形”“喜形于色”.“型”的本义是指铸造器物的模子,引申出式样、类型、楷模、法式的意思,如“新型”“型号”.“原形”是指原来的形状,引申为本来的面目,如“原形毕露”.“原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112.“醒悟”与“省悟”.“醒悟”多指在外界作用下觉醒过来,变得清楚.“省悟”的“省”有反省的意思,因此多指经过自省、内省、反省而明白、觉悟过来.113.“夜宵”、“元宵”不要写作“夜霄”、“元霄”.114.“萤”一般用于“萤火虫”.“荧屏”“荧光”不要写作“萤屏”“萤光”.115.“树阴”“林阴道”的“阴”可否写作“荫”,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与现代汉词规范字典的解释不一.规范字典明确提出,“树荫”“林荫道”应写作“树阴”“林阴道”.我们发稿中两种写法都应可以用,但同一篇稿件内以统一用法为宜.在“柳荫街”“柳荫公园”等固定地名中,只用“荫”.116.“一起”与“一齐”.作为副词用时,“一起”侧重于表示空间上的“一同”“一块儿”,如“一起去吃饭”;“一齐”侧重于表示时间上的同时,如“一齐到达终点”“一齐鼓掌”.117.“帐”与“账”.表示“财物出入的记载”和“债”的义项时,不能写作“帐”,应写作“账目”“账号”.118.“州”和“洲”.“州”一般用作行政单位.“洲”是指河流中的陆地,如“绿洲”“沙洲”;又是大陆及附近岛屿的统称,如“亚洲”.“苏州”“自治州”的“州”不要写成“洲”.119.“燥”与“躁”.“燥”是指干燥,“躁”指脚不安稳,指性急、不冷静.“脾气躁”“性子躁”用“躁”.120.“装潢”与“装璜”.“潢”是指颜色,“璜”是指一种玉.用于表示房屋装修等,一般用“装潢”.121.“住”和“驻”.“住”泛指居住,“驻”特指为执行公务而留住某地.122.“作”和“做”.表示动作行为意义的“作”、“做”的大致区别是:抽象意义词语、书面词语多写作“作”,如“作文”、“作对”、“作罢”、“作怪”、“作战”.具体东西的制造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饭”.“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不能写作“做为一个领导干部”.“做贼心虚”不能写作“作贼心虚”.“作贡献”和“做贡献”这两种用法,目前并行于各种文字场合,但国家语委的汉语规范化专家们倾向于推荐使用“做贡献”,原因是“贡献”是具体的东西.123.“侦察”与“侦查”.“侦察”常用于军事、作战等方面,“侦查”常用于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以及与破案有关的方面.“侦察”着重于察看,从观察中来了解情况;“侦查”着重于调查,从检查中来了解情况.124.“振”与“震”.“振动”主要指“动”.“震动”主要指“震”.“震惊”用“震”不用“振”.“振”还表示奋起的意思,如“振作”、“振兴”、“振奋精神”.“震撼”不要写作“震憾”.125.“增值”用于指资产时,不要写作“增殖”.126.“诸”就是“之于”的意思,“公之于众”不要写作“公诸于众”.127.“坐落”不要写作“座落”.128.现在多用“人才”,不用“人材”.与数字、时间有关的表示方法数字的用法,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有关规定近年来几经调整,目前最新确定的规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使用中应以新为宜,勿以旧规范作为标准用法.1987年1月1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政府部门公布试行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1993年7月又形成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修订本.征求意见稿.最后,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GB/T15835-1995,由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年12月13日批准发布,1996年6月1日实施.①“倍”字不能用于表示减少.“减少了一倍”是错误的用法,应写作“减少了一半”、“减少了50%”或“减少了五成”.②“翻番”与“加倍”.“翻番”是两倍两倍地增加,如果基数是3,翻1番就是6,翻2番就是12,翻5番就是96.“翻几番”就是基数乘以几个2.“加倍”表示某数的几倍,就是用几去乘以某数.如3的1倍是3,3的2倍是6,3的5倍是15.“翻番”比“加倍”的增长要快得多.③“手”,买股票时使用的一个最低的整数单位.如现在深沪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每100股为1手.期货交易不用“手”,而用“单”.④数字“从多少到多少”的写法:“30%到40%”不能写作“30到40%”,“10万~15万”不能写作“10~15万”.⑤不要使用已废除的、非法定的计量单位.用“厘米”,不用“公分”;用“升”,不用“公升”;用“米”,不用“英尺”;用“海里”,不用“里”;用“千瓦”,不用“瓩”.⑥书面语中,年份一般不要简写.1951年2月中共中央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规定:“年份概用全数,不得省略.例如,‘一九五一年’,不得写成‘五一年’.”近年流行的年份简写法——’99年,是从英文出版物引进的,一般限于某项活动标题式的名称中使用,如:’99全国足球比赛.“我公司’99出口较多”属于不当的用法.年月日之间,一般写作“1999年11月16日”,不提倡使用“1999.11.16.”以及类似的写法.⑦月日在专项名词中的用法.月、日之间,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加“.”,再外加引号,以避免歧义,如“一二.九”运动、“一.一七”批示.如涉及十月,也可用“一○”,如“一○一二”,可不加“.”.事件或文件等的月日简称,如果知名度大,可不加引号和“.”,如: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七一讲话、五三一讲话等用法都是正确的.用阿拉伯字母表示月日时,中间加“.”间隔号,不用“.”齐线墨点.⑧标序号时:“第一”、“其次”后面,用逗号.“一”、“二”后面,用顿号.“1”、“2”和“A”、“B”后面用齐线墨点“.”.序号如加括号,后面不加逗号、顿号.⑨据向北京天文台有关研究人员了解:夜间零时左右习惯上称作“子夜”;2时至4时称作“凌晨”;4时过后称作“拂晓”.⑩表示温度时,用“25摄氏度”、“零下25摄氏度”,不能用“摄氏25度”、“零下摄氏25度”.。
常见易误实词辨析

常见易误实词辨析1.爱好/嗜好爱好: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用作名词、动词。
嗜好:指习惯成癖的爱好,一般用作名词,语义比“爱好”重,而且常含有贬义。
2.保证/保障保证:担保一定做到,用作名词或动词。
用作动词时后面不能直接带名词性短语。
如:保证完成任务。
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犯。
如: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3.暴发/爆发暴发:突然猛烈地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山洪暴发、流行病暴发、暴发户。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爆发、火山爆发、革命爆发。
4.包含/包涵包含:里面含有。
如: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
如:请多包涵。
5.报复/抱负报复: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
如:打击报复。
抱负:远大志向。
如:从小树立远大抱负。
6.本义/本意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7.必须/必需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如:你必须把作业完成。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做谓语,多做定语,如: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必需的过程。
8.辨证/辩证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如:辨证施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9.变换/变幻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如:变换写作方式。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强调不固定。
如: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10.不力/不利不力:不尽力。
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
如:出师不利。
11.不至/不致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
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会引发(某种后果)。
如:决不致犯错误。
12.不止/不只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不只:连词,不但,不仅。
13.苍茫/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引申为意境、心胸开阔。
14.铲除/根除铲除:用工具除掉,对象可以是草、土、石等具体的东西,也可以用于抽象的对象。
常见易混近义实词辨析

常见易混近义实词辨析整理:魏肖肖——补充实词知识清单1.包括〃包罗〃囊括包括:指包含。
其范围小于“包罗”。
包罗:指大范围事物。
如:包罗万象。
囊括:指全部包罗在内。
如:囊括全部金牌。
2.抱怨〃埋怨抱怨:表示怨恨,语义较重。
埋怨:表示责怪,语义较轻。
“埋怨”的对象可以是自己;“抱怨”无此用法。
3.面世〃面市面世:指问世,如“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于年面世”。
面市:指走向市场,如“这个居民小区新建的套住宅,将于年底面市”。
4.名气.名声.名望“名气”褒义词,多用于口头语体。
“名声”中性词,口头语和书面语都用。
“名望”褒义词,书面语。
5.培育.培养.培植培育:多用于幼小生物;也用于人。
培养:多用于人,常指培养人才、崇高思想、优良品德、良好习惯;也用于万物。
培植:多用于植物;也还指权势地位,含贬义。
如:培植私人权势。
6.策划〃策动策划:指谋划,筹划。
如:策划政变。
策动:指策划鼓动。
7.持续〃继续〃连续持续:强调延续不断,中间没有间歇。
继续:强调接前面的,可以有间歇。
连续:强调一个接一个。
如:连续不断。
8.斥责〃指责〃责备斥责:侧重严厉的申斥。
指责:侧重严厉的批评。
责备:侧重对一般过失的批评和不满。
“斥责”“指责”用于对别人。
“责备”也可用于对自己。
9.憧憬〃向往〃神往憧憬:适用于美好的事物;书面语。
向往:多用于认为是美好的事物。
神往:向往;不能带宾语。
10.处臵〃处理都指解决问题,惩治过失和犯罪。
“处理”还指减价出售。
如:处理商品。
习惯说“严肃处理”“严厉处臵”。
11.踌躇〃犹豫〃迟疑“踌躇”义项之一同“犹豫”,书面语。
“犹豫”着重人的内心活动,拿不定主意。
“迟疑”指没有主见,行动迟缓,不果断。
12.传颂〃传诵传颂:辗转传布颂扬(多指抽象)。
如:全村的人传颂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传诵:辗转传布诵读(多指具体)。
如: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13.谛听〃聆听〃倾听谛听:指仔细地听,书面语。
聆听:多用于晚辈对长辈,群众对首长,书面语。
易混实词辨析百科大全

陈述意愿用反映 引起评论用反应 总括一切用凡是 所有事情用凡事 同意提议用附议 再次讨论用复议 客观情况用现实 目前现在用现时 穿过连通用贯穿 从头到尾用贯串 军事调查用侦察 公安调查用侦查
现实世界用尘世 世俗之事用尘事 审阅决定用审定 审阅修订用审订 爱护培养用抚育 精心喂养用哺育 含混不清用隐晦 顾忌不说用隐讳 恭敬送上用呈献 显露出来用呈现 简明扼要用简洁 直接了当用简捷
某时形势用时势 一个时代用时世 一定要做用须要 一定要有用需要 人地相同用一起 时间相同用一齐 提出主张用建议 提出批评用意见 说人坏话用毁谤 无中生有用诽谤 有利作用用效力 速制度用法制 依法治理用法治 扶助平辈用扶养 扶助晚辈用抚养 发生变化用改变 变得更好用改善 默默无言用默然 不放在心用漠然 对下细听用倾听 对上细听用聆听
超过限度用过度 转入下段用过渡 付诸执行用施行 尝试办理用试行 边线分界用界线 事物性质用界限 独到见解用创见 创立建造用创建 和平条约用和约 简单合同用合约 非常急速用急遽 变化迅速用急剧
欢乐兴奋用欢欣 喜爱心情用欢心 马上立即用及时 到预定时用届时 部下属下用部属 安排布置用部署 启发有悟用启示 公开声明用启事 已得利润用赢利 谋求利润用营利 推卸摆脱用推脱 借故拒绝用推托
违背触犯用违犯 不遵纪律用违反 节约剩余用节余 结余存额用结余 精细美观用精致 精密细致用精细 双方连通用沟通 暗中勾结用勾通 改变看法用刮目 又怕又恨用侧目 引出对象用对于 引出范围用关于
支配管辖用权力 享受权益用权利 总加数量用总和 综合起来用总合 衡量检查用考查 实地观察用考察 彼此响应用相应 互相衬托用相映 不再进行用停止 受阻不前用停滞 报告来到用报到 新闻宣传用报道
高考语文近义词辨析

附录2近义词辨析一、常见易混实词辨析1.爱护爱惜“爱护”侧重“护”,使不受损害。
如:爱护树木。
“爱惜”侧重“惜”,珍惜,不浪费。
如:爱惜时间。
“爱惜”还指疼爱。
如:全家百般爱惜他。
2.爱慕倾慕羡慕“爱慕”强调喜爱人或某种思想意识。
如:爱慕虚荣。
“倾慕”强调一心向往某人。
“羡慕”强调希望自己也得到别人具有的有利条件。
3.哀求恳求央求“哀求”侧重以可怜的样子哀怜请求。
“恳求”侧重以诚恳态度请求。
“央求”同“恳求”,多与“再三”搭配。
4.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
“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5.安置安顿安排“安置”重在“置”,使人或事物有适当位置。
“安顿”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用于人事、任务等。
6.安宁安谧安静“安宁”侧重强调因没有骚扰而使人安心。
多用于社会秩序,也用于人的心情。
“安谧”多用于具体环境,书面语。
“安静”用于形容环境、心情或人的状态。
7.安慰抚慰安抚“安慰”侧重使人安心适意。
“抚慰”侧重对人的深切关心。
“安抚”侧重使人或事物有着落,感到安稳。
“安慰”的对象常常是个体。
“抚慰”的对象常常是忧虑或受伤的心灵。
“安抚”的对象多指群体。
如“安抚伤员”。
8.安详慈祥慈爱“安详”侧重外表平静,动作从容不迫,不受年龄限制。
“慈祥”侧重外表的神态,指老人。
“慈爱”指年长者对年幼者仁慈怜爱。
9.按照依照遵照“按照”指根据、依照。
“依照”强调依原样照办,不得走样,多用于法律条文。
“遵照”侧重遵从,表示尊敬。
10.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
“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11.翱翔飞翔盘旋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有赞美意味。
飞翔:泛指飞。
盘旋:环绕着飞,还指徘徊、逗留。
12.把持操纵把持:指独占、独揽,往往是公开的。
如:把持朝政。
操纵:指支配、控制,多是幕后行为。
如:操纵市场。
13.败坏破坏损坏“败坏”的对象多是风俗、传统、名誉、法纪等抽象事物。
易混实词辨析20组

易混实词辨析20组1 [曼延•蔓延]相同点:都有向前延伸的意思,动词。
不同点:“曼延”指连绵不断,中性词,如“前面是一条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地向四周扩展,多用于贬义,如“火势正在不断蔓延,情况十分危急”。
2 [声明申明]“声明”①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立场。
如:声明立场。
②声明的文告。
如:发表声明。
“申明”郑重说明,如:申明理由。
3 [题名•提名]“题名”,①指为留念或表示表扬而写上姓名,动词,如“英雄榜上题名”;②指为留纪念而写上的姓名,名词,如“作了题名”;③指题目名称,如“题名为《校园十大怪》”。
“提名”指在决定人选之前提出有当选可能的人的姓名,如“候选人应由群众代表提名”。
4 [树立•竖立]“树立”指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如“树立榜样”。
“竖立”指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如“门前竖立着一根旗杆”。
5 [委屈•委曲]“委屈”可以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心里难过,如“他觉得很委屈”;也可以指让人受委屈,如“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
“委曲”指曲调、道路、河流等弯弯曲曲的,曲折,如“他把这事委曲地告诉了我”。
6 [消失消逝消释]“消失”表示从存在到不存在,强调过程;“消逝”包含有一个事物随时间的过去而不复存在的意思,强调结果。
“消失”在变化中历时较短,而“消逝”变化时间可长可短,还要注意形容时间、声音、云雾等失去,要用“消逝”。
“消释”多用于疑虑、嫌隙、痛苦等消失,解除;它还有消融的意思。
7 [商量商榷协商]“商量”常用于口头语体,多指一般问题,可重叠成商量商量。
“商榷”文言词,含有尊敬、客气色彩,常用于书面语体,多指学术问题;也指其他需慎重研究的重大问题。
“协商”着重指共同正式商讨,多指重大的,特别是具有社会性的或国际性的问题,一般有庄重色彩。
8 [严密周密]“严密”侧重于严格、紧密,没有疏漏,多用于防范方面;“周密”着重在周到、完备、细密,多用于思考、计划、安排等方面。
(完整word)成语常见易混实词辨析表

“ 陈规” 侧重指过时的、 不适用的规章制度
“ 成规” 侧重指现行的或行之已久的规则、 方法
处世/处事
“ 处世” 侧重指人事交往、 参加社会活动
“ 处事” 侧重指办具体事、 处理事务
窜改/篡改
“ 窜改" 的对象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 如成语、 文件、 文章、 古书等
“ 篡改” 的对象多是比较抽象的东西, 如理论、 政策、 学说、 历史等, 尤其强调用作假的手段改动
无独有偶
虽然罕见, 但是不止一个, 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含贬义
旷日持久
“ 旷” , 表示荒废, 耽误。荒废时间长, 拖得很久( 贬义 )
挖空心思
形容费尽心思, 想尽一切办法。含贬义
半斤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 不相上下。较多用于贬义
口若悬河
形容能说会辩, 口才很好, 口齿伶俐。多用于褒义
言之凿凿
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有根有据.易误用为贬义
度过/渡过
“ 度过” 通常用于时间方面, 如青年时代、 季节、 节日、 岁月等
“ 渡过” 常用于江河湖海, 或搭配困难、 难关、 危机等
遏制/遏止
“ 遏制" 侧重指通过压制、 控制阻止其势态, 强调制约性
“ 遏止” 侧重指努力使之停止
伏法/服法
“ 伏法” 侧重指罪犯被执行死刑
“ 服法” 侧重指罪犯认罪, 依法受刑, 服从法院的判决
不忍卒读
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无所不为
什么坏事都干。常被误用于赞扬 , 如错说成“ 以无所不为的勇气……”
目无全牛
比喻技术熟练 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噤若寒蝉
形容不敢做声, 与寒冷无关
长袖善舞
100组易混词语辨析

100组易混词语辨析B【包含】里面含有(多用于抽象事物):这一成果包含着许多人的心血。
【包涵】客套话,表示请求原谅:招待不周,请诸位多多包涵!【暴发】①突然而猛然的发生:暴发传染病。
②突然发财或得势:暴发户。
【爆发】①火山内的岩浆、气体等突然猛烈冲出地表,向四外喷溢:火山爆发。
②突然而猛烈地发生、发作:爆发革命。
用法提示:“暴发”侧重于突发性,多用于洪水、传染病等;“爆发”侧重于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
【必须】一定要;表示事实上、情理上必要:冬泳之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
【必需】一定得有;不可缺少:阳光为庄稼生长所必需。
用法提示:“必须”是副词,强调某种事情一定得这样做;“必需”是动词,强调某种事物特别需要。
【标明】用文字或符号标记出来,让人知道:标明价格。
【表明】标示清楚;明白地表示:表明立场。
【本义】词的原始意义或较早的意义:“本”的本义是指草木的根或茎干。
【本意】原来的想法或打算:我本意是为他好,没想到他竟误会了。
【不齿】不与并列;不视为同类。
表示极端瞧不起:为人所不齿。
【不耻】指不以……为耻:不耻下问。
C【长年】①整年:从年初到岁尾,他们长年坚守在边防哨卡上。
②多年;长期:长年在外打工。
【常年】①一般的年份:今年的产量比常年多。
②一年到头;每年:守岛的官兵常年以岛为家。
用法提示:“常年”表示年年;“长年”表示相对的时间段长。
【成规】现成的或沿袭下来的规章制度、规矩或办法:有成规可依。
【陈规】过时的、不适用的规章制度、规矩或办法:打破陈规。
用法提示:“成规”是过去通行,现在仍使用的规章制度,中性词;“陈规”是旧的、过时的规章制度,贬义词。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故意改动或曲解(理论、政策等):篡改历史。
【窜改】改动文字(多用于贬义):这份文件是经人窜改过的。
用法提示:“篡改”的对象多是理论、政策、主张等重大的、抽象的事物,语意较重;“窜改”的对象多是文章、古籍、成语等具体的语言文字上的改动,语意较轻。
(完整版)高中语文常见易混实词辨析集锦

常见易混实词辨析集锦1.爱好/嗜好“嗜好”一般用作名词,“爱好”除作名词外还可以作动词,“嗜好”是指特殊的爱好,常含有贬义,多指不良的爱好。
2.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3.黯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4.把戏/伎俩前者除“杂技”的意思外,多用来指花招,蒙蔽人的手法。
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5.轻率/草率二者都有随便的意思。
“轻率”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未经过慎重考虑。
如:他轻率地做出了分散突围的决定。
“草率”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如:他草率地安排了一下工作,就回家了。
6.流传/留传“流传”多指事迹、作品、消息等传下来或传播开。
如: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今天。
“留传”是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的意思,侧重于时间上的传承。
如:祖辈留传下来的秘方。
7.颁布/公布“颁布”指公布(法令、条例)。
“公布”指(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文告,团体的知事项)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
8.截止/截至“截止”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如“报名在昨天已截止”。
“截至”指截止到(某个时候),如“报名日期截至下个月底”。
9.暴发/爆发两个词都有突然猛烈发作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如“暴发户”“山洪暴发”。
后者强调爆炸性,如“火山爆发”“爆发革命”“爆发力”。
10.度过/渡过过度/过渡“度过”用于时间,如“度过假期”。
“渡过”指由此岸到彼岸。
“过度”指超过适当的限度,如“过度疲劳”。
“过渡”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如“过渡时期”。
常见易混实词辨析

一、常见易混实词辨析1.必须/必需:前者副词,后跟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后者动词,作谓语,还可作定语。
2.辨别/鉴别:前者指分辨、区别;后者指通过审察而确定事物的性质或特征。
3.度过/渡过:前者通常用于时间方面,如青年时代、季节、节日、岁月等;后者常用于江河、海,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
4.遏止/遏制:前者着重于“止”,通常用于战争、进攻、暴动等;后者着重于“制”,压制住,控制住,不使发作,对象通常是情绪、敌人或某种力量,常带宾语。
5.妨碍/妨害:前者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后者着重指有损害,程度较重。
6.考查/考察:前者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对象通常是人们的行为;后者指通过观察、调查来研究事物的真相或问题的本质,对象通常是客观事物,如山川、地质、工程等,有时是人,如干部等。
7.截止/截至:前者指(到一定期限)停止,不及物动词;后者截止到(某个时候)。
8.不免/难免:不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后面可以跟否定词。
9.窜改/篡改:前者的对象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如成语、文件、文章、古书等;后者的对象多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如理论、政策、学说、历史等,尤其强调用作假的手段改动。
10.反映/反应:反映主要有两种用法,一表现客观事物的实质,二把情况告诉有关的人或部门;反映的用法也有两种,一指人或物针对某种影响而产生相应的活动,二指化学反应。
11.分辨/分辩:前者是辨别、区分,指根据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上区别;后者是辩白、辩解,指用言辞论证以说服别人。
12.会合/汇合:二者都表示聚集,但“会合”含有相见、见面的意思;“汇合”多指水流的聚集。
13.权利/权力:前者指公民享受的,跟“义务”相对;后者一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二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14.侦察/侦查:潜在合用于军事,指为了弄清敌情、地形等而进行活动;后者用于公安机关,指为了确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而进行的调查。
成语常见易混实词辨析表

常见易望文生义成语表常见近义成语辨析1.按部就班vs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指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通常表达中性或者消极的感情色彩。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地深人或提高,通常表达中性或者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学习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按部就班,逐渐提高的过程。
【纠错】句中既然表明了是“逐渐提高”的过程,并不强调按照一定的步骤,而是逐渐深入提高,因此用“循序渐进”要比“按部就班”更为恰当。
2.八面玲珑vs面面俱到八面玲珑:侧重指为人处事圆滑事故,通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面面俱到:侧重指每个方面都想得很周到,每个细节都予以充分考虑,通常表达中性或积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他做起事情来八面玲珑,你就放心地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吧!【纠错】句中“八面玲珑”的感情色彩过于消极,与全句的感情色彩不搭配,因此应该改用“面面俱到”一词。
3.白驹过隙vs时光荏苒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飞快,就像骏马越过像缝隙一样短的距离一样,提醒人们要珍惜每一寸光阴。
时光荏苒:“荏苒”即渐渐的意思。
指时光一点点流逝,渐渐过去。
【误用】数学考试的考场上一道题目难住了我,时光荏苒,几分钟后这道题目还是解不出来,没办法我只好放弃这道题目。
【纠错】句中提到几分钟后意味着时间很短,过得飞快,因此不能用“时光荏苒”。
4.百依百顺vs唯命是从百依百顺: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侧重指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
唯命是从:不管什么样的命令都听从,侧重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常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
【误用】我最看不起的就是那种整天围着领导转,百依百顺只知道拍马屁的人。
【纠错】句中要表达的是拍马屁的意思,所以选用“唯命是从”更好,更符合句中消极的感情色彩。
5.博闻强识vs见多识广博闻强识:侧重指人的见闻广博、知识面广、记忆力强,书面语色彩较强。
见多识广:侧重阅历丰富、很有经验,带有较强的口语色彩。
【误用】老李去过的地方太多了,这使得他博闻强识,什么活计都能揽下来。
公考易混淆实词辨析大全

公考易混淆实词辨析大全
实词辨析是很多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常常遇到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易混淆实词辨析大全:
1. 重视与重视。
“重视”指对某事物或某人认真看待,认为其重要性不可忽视;“重视”则指对某事物或某人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重量或重要性。
2. 研究与研究。
“研究”指对某一问题、现象或事物进行系统的调查、探讨和分析;“研究”则指对某一问题、现象或事物进行系统的调查、探讨和分析。
3. 推进与推进。
“推进”指使事物向前发展或向前移动;“推进”则指使事物向前发展或向前移动。
4. 培养与培养。
“培养”指通过教育、训练等手段使人的能力、品质得到发展;“培养”则指通过教育、训练等手段使人的能力、品质得到发展。
5. 着手与着手。
“着手”指开始进行某项工作或活动;“着手”则指开始进
行某项工作或活动。
6. 确定与确定。
“确定”指对某事物或某人做出明确的判断或决定;“确定”则指对某事物或某人做出明确的判断或决定。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易混淆实词辨析,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在
备考过程中,多加练习和总结,可以帮助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
记忆。
祝你考试顺利!。
常见易混淆实词辨析_最新修正版

常见易混淆实词辨析今天给大家整理了常见易混淆实词,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实词。
A【哀怜·爱怜·爱恋】“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
“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对子女或晚辈。
“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
【爱好·嗜好·癖好】“爱好”作名词时,指对某些事物所具有的浓厚兴趣,如“上网是他的爱好”。
作动词时,表示喜爱,如“爱好和平”。
“癖好”指对某种事物的特别爱好,“嗜好”多指不良的爱好,都只作名词。
【安慰·抚慰·安抚】“安慰”侧重使人安心适意。
“抚慰”侧重对人的深切关心。
“安抚”侧重使人或事物有着落,感到安稳。
“安慰”的对象常常是个体。
“抚慰”的对象常常是忧虑或心灵受伤的人。
“安抚”的对象多指群体,如“安抚受灾群众”。
【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安置·安顿·安排】“安置”着重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
“安顿”着重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翱翔·遨游】“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如“自由翱翔”。
“遨游”指漫游、游历,如“遨游太空”“遨游名山大川”。
【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B【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位置、权利的意思,含贬义,如“把持朝政”“把持财权”。
“操纵”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支配、控制的意思,如“操纵市场”“幕后操纵”。
【颁布·颁发】“颁布”用于公布或发布法令、条例等。
“颁发”用于上级对下级发布命令、指示、条例等,或用于授予奖状、奖章、证书等。
【包括·包罗·包含·包涵】“包括”可指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
易混实词辨析456组

易混实词辨析456组(按音序排列)1 [哀怜•爱怜•爱恋]三者读音大致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
‚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如‚中华民族有哀怜弱者的传统‛。
‚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子女,如‚爱怜子女‛。
‚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如‚二十多年来,他俩一直相互爱恋着‛。
2 [爱护爱惜]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镀害的意思;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前者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后者则仅指物或抽象事物,如‚时间‛。
3 [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4[安臵安顿安排]‚安臵‛重在于‚臵‛,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臵,或指人或物的处臵各得其所,又指安臵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在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臵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5[按语•暗语]相同点:二者都与语言有关。
不同点:‚按语‛也写作‚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
如‚这个文段,编者特地加了按语‛;‚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如‚这些话纯是暗语,别人根本听不懂‛。
6 [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
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
7 [翱翔•遨游]二者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的方式有所不同。
‚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
‚遨游‛指漫游,游历。
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
8[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9 [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10 [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11 [包括包罗包含包涵]‚包括‛可指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
(完整word版)高考词语辨析必备清单.docx

高考词语辨析必备清单一、常见易误实词辨析1.爱好 / 嗜好爱好: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用作名词、动词。
嗜好:指习惯成癖的爱好,一般用作名词,语义比“爱好”重,而且常含有贬义。
2.保证 / 保障保证:担保一定做到,用作名词或动词。
用作动词时后面不能直接带名词性短语。
如:保证完成任务。
保障:保护( 生命、财产、权利等) 使不受侵犯。
如: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3.暴发 / 爆发暴发:突然猛烈地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山洪暴发、流行病暴发、暴发户。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爆发、火山爆发、革命爆发。
4.包含 / 包涵包含:里面含有。
如:这段话包含两层意思。
包涵:请人原谅。
如:请多包涵。
5.报复 / 抱负报复: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
如:打击报复。
抱负:远大志向。
如:从小树立远大抱负。
6.本义 / 本意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7.必须 / 必需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如:你必须把作业完成。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做谓语,多做定语,如: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劳动是一个必需的过程。
8.辨证 / 辩证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如:辨证施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9.变换 / 变幻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如:变换写作方式。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强调不固定。
如: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10.不力 / 不利不力:不尽力。
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
如:出师不利。
( 某11.不至 / 不致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
如:决不至于不知道。
不致:不会引发种后果 ) 。
如:决不致犯错误。
12.不止 / 不只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不只:连词,不但,不仅。
13.苍茫 / 苍莽苍茫:多指夜色、水域、大地等旷远、迷茫。
引申为模糊不清。
苍莽:多指树林、山岭、大地等广阔无边。
易混词语辨析[精选5篇]
![易混词语辨析[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b9b47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e.png)
易混词语辨析[精选5篇]第一篇:易混词语辨析易混词辨析【爱护爱惜】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伤害的意思。
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
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安置安顿安排】安置:重在“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对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
安顿: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包含饱含包涵】三者都有含有的意思,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不同。
包含:仅指里边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阶级感情”。
包涵:指客套话请人原谅,如“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包藏饱藏】包藏:指包含,隐藏,如“包藏祸心”。
饱藏:指深深地隐藏着,如“他那双贼圆的眸子里饱藏着杀机”。
【报复抱负包袱】报复:指对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进行反击,贬义,如“他善于对提意见的人打击报复”。
抱负:指远大的志向,褒义,如“青年人应该有理想,有抱负”。
包袱:比喻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如“思想包袱”。
【报道报到】报到:动词,指向组织报告自己已经来到,如“新生入学报到处”。
报道:也写作“报导”,名词,指新闻稿,如“他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动词,通过媒体把新闻告诉群众,如“报道消息”。
【爆发暴发】爆发:①指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②指通过外部冲突而发生的质变,如“爆发革命”;③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暴发:①指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②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本领本事】本领:侧重于工作的技能,特殊的技巧。
本事:着重于活动的能力,如“他有本事”。
【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
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
常见易混近义实词辨析

常见易混近义词辨析1、爆发暴发爆发:①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
②突然发生,如“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爆发战争”“爆发罢工”。
暴发:①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暴发了禽流感”;②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2、不耻不齿“不耻”指不以为羞耻,如:不耻下问。
“不齿”指不与同列,表示鄙视。
如:君子不齿。
3、察访查访“察访”指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以取得对某方面基本情况的直接认识,如“他常深入社区察访市民生活”。
“查访”指就某一事件或案件进行调查、打听,如“查访线索”。
4、充斥充满充溢“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贬义词。
“充满”指填满、布满,如“充满泪水”“欢乐充满会场”;或充分具有,如“充满激情”。
“充溢”指充满、流露,如“充溢着诗情画意”。
5、处事处世“处事”指处理事务,如“他处事不慌不忙”。
“处世”指在社会上活动,跟人来往相处,如“处世低调”。
6、窜改篡改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对象和动机不同。
“窜改”指改动文件、书籍、古书等中的文字,不含贬义,如:他将“柬埔寨”窜改为“简朴寨”作饭店名。
“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历史等。
7、堕落腐化蜕化堕落:思想行为往坏里变,如“自甘堕落”。
腐化:思想行为变坏(多指过分贪图享乐),如“生活腐化”。
蜕化:虫类脱皮而变化身态,比喻腐化堕落,如“蜕化变质分子”。
8、遏止遏制“遏止”指用力量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遏制”指制止、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情绪、事态或某种力量。
9、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体系,名词;“法治”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动词。
10、反应反映“反应”是指受到某种刺激引起的活动,也指化学、物理的连锁变化;还指事情引起的意见或行动。
“反映”是指把客观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来,也指向有关方面报告情况或问题。
“反应”是被动的,“反映”是主动的。
11、妨碍妨害“妨碍”着重指造成一定障碍,程度较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易混实词辨析
1.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2.暴发:突然猛烈的发生或以不正当的手段发财。
如山洪、流行病、雪崩。
爆发:由于爆炸而突发或发生重大事变。
如战争、火山、革命、大笑。
3.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4.必须: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示“一定要“。
必需:动词,“一定要有“,可做谓语,如:适当的休息也必需;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
5.辨证:辨析考证。
如:科学家多方辨证。
也是中医术语:辨证用药。
辩证:哲学术语。
如:辩证唯物主义。
也同“辨证”第一义。
6.不力:不尽力。
如:措施不力。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
如:出师不利。
7.不至(不至于):不会达到某种程度。
如:绝不至于到你说的那种程度。
不致(不致于):不会引发某种后果。
如:这点灾害不致影响今年的收成。
8.长年:一年到头,整年。
如:这座山长年积雪。
常年:①终年、常期,如:老刘常年坚持长跑。
②平常年份,如:这块地常年产量不过400斤。
9.弛缓:放松、缓和,如:紧张的情绪慢慢弛缓下来。
迟缓:缓慢,与“迅速”相对。
如:病人迟缓地迈着步子。
10.处世:指人事交往、参加社会活动。
如:为人处事。
处事:办事、处理事务。
如:老王处事认真,从不马虎。
11.伺候:可用于人,不分地位高低;也可用于牲畜等。
如:伺候病人。
侍候: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
12.次序:先后顺序。
秩序: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
13.大事:重大或重要的事。
大势:事情发展的趋势。
14.大义:大道理,如:深明大义。
大意:主要的或大概的意思。
15.度过:用于时间方面。
如: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
渡过:用于有水面的空间或难点、危机、困难时期。
如:渡过黄河,渡过难关。
16.反映:①反射。
②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③把情况或意见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如:居民向街道反映楼前乱停车的问题。
反应:①受到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如:药物反应。
②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的变化,如:化学反应。
③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如:群众对这个政策反应强烈。
17.妨害:使受损害。
如:过量的防腐剂妨害健康。
妨碍:使不能顺利进行。
如:妨碍交通。
18.分辩:辩白、解释。
如:不由分辩。
分辨:区分辨别。
如:你能分辨出这两种颜色吗?
19.个别:单个,极少数。
如:个别现象。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
如:各别对待。
20.工夫:指占用的空闲或时间。
功夫:耗费的时间或精力,也指本领和武术。
(辨:表示武术用“功夫”,在时间和本领上两词通用,但“工夫”多指时间,“功夫”多指本领或造诣。
)21.过度:形容词,过分。
过渡:发展变化到另一个阶段。
22.宏大:侧重于规模大,常用于建筑物、队伍、场面、理想。
洪大:声音大而响亮。
23.化装:为不被人识别或演戏而改变装束。
化妆:为更美丽而打扮修饰。
24.校正:校对更正文字、位置上的偏差和错误。
矫正:纠正生理毛病和错误偏差。
25.截止:不再向前延伸,不带时间宾语,但可以说“截止到×月×日”。
截至:暂时切断,并未终止。
一定要带时间宾语,说成“截至×月×日”。
26.精炼:提炼精华,除去杂质,动词。
精练:说话作文扼要简单,形容词。
27.考查:①考核检查。
②考证。
考察:①实地观察调查。
②深刻观察了解。
③考验审察。
28.里程:路程。
历程:经历的过程。
29.利害:名词,利益和损害。
如:利害关系。
厉害:形容词,凶猛、剧烈。
如:车摇晃得很厉害。
30.留连(流连):舍不得离开。
如:美好的景色让人留连忘返。
留恋:动词,对象为祖国、故乡、母校、亲人、生命等。
31.牟(móu)取:限于名利,贬义。
如:牟取暴利。
谋取:对象宽泛,中性。
32.品位:名词。
①官阶。
②物品或文艺作品的质量。
如:这场音乐会很有品位。
品味:动词。
①尝味道。
②仔细体会。
如:品味人生。
33.启示:启发指示。
如:这一事件给我们很多启示。
启事:一种公告性文字。
如:张贴启事。
34.情义:侧重于亲友同志间应有的情感。
情谊:侧重于友谊。
情意:侧重于心意,有时专指爱情。
35.权利:侧重于利益,与“义务”相对。
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权力:侧重于政治上的强制力量。
36.实验:对科学理论进行实际验证,如:化学实验。
试验:对某事物的结果、性能进行试探性观察,如:试验一下,看看这个话筒能不能用。
37.题材:作品的材料内容。
体裁:作品的表现形式,如:他喜欢用小说体裁来写作。
38.体形:身体形状,如:体形匀称。
体型:身体类型,如:特殊体型。
39.停止:不再进行。
停滞:受阻碍而不能顺利发展。
如:因为资金问题,工程停滞了三个月。
40.无礼:如:傲慢无礼。
无理:如:无理取闹。
41.协调:形容词,侧重步调一致,有条不紊。
还可以作动词用。
如:协调各部门的关系。
谐调:侧重于比例匀称,常用于声音、颜色、气氛等。
42.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如:大学同等学力者都可报考。
学历:学习经历,指持有何级学校的文凭。
43.幽雅:环境幽静雅致。
如:环境幽雅。
优雅:举止言谈有风度。
如:举止优雅。
44.以至:①表示时间数量范围的延伸。
②表示上文情况的结果。
以致:表示上文情况造成的不好的结果。
45.终生:多就事业而言,如:奋斗终生。
终身: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的事说),如:终身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