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综合改造竣工
上海黄浦滨江外滩规划

上海黄浦滨江外滩规划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区域规划--五规划一扩建打造经典滨江(黄浦规划局)南黄浦五年规划除了将城隍庙扩建一倍外,有现在的25万亩扩建至50万亩,外滩金融集聚带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62公顷,总建筑面积约627万平方米。
其中,规划新增(包括在建、待建、规划、储备)商业办公用地合计56公顷,相应总建筑面积可达227万平方米,超过总建筑面积的1/3。
此外,规划保留的可供置换利用的设施包括169幢共115万平方米的各类历史建筑及98万平方米的次新楼。
未来金融集聚带的规划产业办公用地总面积约97公顷,占地区建设用地的37%;规划商业办公建筑总面积440万平方米,占地区总建筑面积的70%。
南外滩地区四大重点地块的发展规划无疑是本次展示的规划成果中的一大亮点,这四大重点地块分别是8-1地块,13、15地块,复兴地块,南浦地块和城隍庙扩建。
根据规划,南外滩地区将出现挺拔矗立的双子塔楼、高层环绕的中心绿地等标志性建筑和景观。
今后,这四大重点地块将连接万国建筑博览与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兴建的各种标志性建筑和景观无疑会使自外白渡桥至世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外滩沿线处处有景。
?1、8-1地块——国际金融服务中心8-1地块的位置东至中山东二路、南至东门路、西至人民路、北至龙潭路,总用地面积约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总面积约2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今后,该地块将会出现两幢矗立的标志性建筑——双子塔楼。
双子塔楼将会是8-1地块最高的建筑之一,同时,它们也会成为继上海大厦、中国银行、海关大楼之后,外滩沿线的第二组天际线高潮。
?除了主楼采用双塔布局之外,8-1地块在外滩沿线将会形成连续的街墙,裙房的高度也会由东向西逐层跌落,保持滨江地区通往豫园方向的通行及景观视廊的畅通。
该区域的目标是成为以专业服务及特色服务为核心的国际金融服务中心。
?2、南浦地块——生态办公园区南浦地块的位置东至外马路、南至油车码头街、西至中山南路、北至会馆码头街,总用地面积约万平方米,地上建筑总面积约为万平方米,其中新建约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
古建活化利用案例

古建活化利用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古建活化利用是指在保留古建筑原有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利用现代技术和理念对古建筑进行改造和利用,使其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古建筑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活化利用古建筑不仅可以保护古建筑本身的价值,还可以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成功的古建活化利用案例。
一、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建于元代,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近年来,丽江古城通过改造和活化利用,成功将古城保护和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古城内的传统建筑得到保护,同时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当地旅游业的重要支柱。
二、北京胡同文化主题街北京胡同是北京城内独有的传统街巷形态,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
为了保护和传承胡同文化,北京政府在一些胡同区域建立了胡同文化主题街,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商业相结合,成为胡同文化传承的新平台。
这些胡同文化主题街通过模拟传统胡同风貌和生活方式,吸引了很多游客,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和创业的机会。
三、上海老洋房改造上海作为中国最具现代化的城市之一,也有很多老洋房等古建筑。
这些老洋房虽然历史悠久,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面临拆迁和改造的命运。
为了保护上海老洋房的历史价值,一些老洋房被改造成为精品酒店、文化艺术中心等,活化利用老洋房,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四、西安城墙文创产业园西安城墙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建于明代,长约14公里,现仍保留完整。
西安市政府通过城墙文创产业园项目,将城墙周边的历史建筑和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打造成为一个集文化创意、旅游观光、商业娱乐为一体的新型国际文化旅游综合区。
这一项目成功地活化了西安城墙的历史文化价值,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五、苏州园林改造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拥有独特的设计和美学价值。
上海外滩建筑的前世今生

上海外滩建筑的前世今生外滩英文:The Bund上海话拼音:nga thae「外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
1844年起「外滩」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
直至1943年收复租界后,百年外滩租界史告一段落。
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外滩」百年来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建筑,最终奠定如今独具魅力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承载了丰富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
无论你是否生活在上海,外滩都是一处值得探索和品位的文化地标,它的诞生,建立在百年文化积淀之上,它的繁华背后,更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与世界接轨的沧桑历程。
外滩 1 号No.1 The Mc Bain Building外滩1号初建于1916年,由英国「麦边洋行」投资,「马海洋行」设计。
是当之无愧的「外滩第一楼」。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平面「回」字形中央天井,外观带巴洛克装饰。
朝向延安东路和外滩的两个立面,分别设置两排爱奥尼式立柱,柱头涡卷优美,是点睛之笔。
1917年,壳牌石油旗下「亚细亚火油公司」购入命名「亚细亚大楼」。
解放后成为「上海冶金设计院」所在地,1996年由「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
外滩2 号No.2The Shanghai Club Building外滩2号建成于1911年,由「马海洋行」设计。
作为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曾是当时上海滩最豪华的社交场所。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
立面三段式设计,中部贯通两层的爱奥尼克柱廊引人瞩目。
窗楣、窗裙及墙面装饰均为巴洛克风格。
屋顶两侧各一座巴洛克式瞭望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总会」命运多舛,1941年沦为「日军海军武官府」。
1956年上海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国际海员俱乐部」。
1971年又化身「东风饭店」。
2011年,外滩2号百岁生日之际,又经历修整,恢复历史旧貌,变身为低调奢华的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浸满了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回忆。
海关大楼,见证外滩百年沧桑

海关大楼,见证外滩百年沧桑外灘是上海的标志,是这座东方大都市最著名的景观。
20XX年3月28日,第四次改造后的新外滩向上海市民与中外游客重新开放。
新外滩地区综合改造过程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
外滩西侧的历史保护建筑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容不得些微损毁。
外滩通道北段采用盾构形式穿越外滩地区,东临黄浦江防汛墙,西靠历史保护建筑群,如上海大厦、浦江饭店、俄罗斯领事馆、中国银行等,均在盾构施工影响范围内。
南端在开挖施工过程中,也必须考虑工程对东风饭店、曼谷银行等历史建筑的保护。
对施工工艺和施工精度的要求,足见上海市政府对于外滩地区历史保护建筑的重视。
通过此次改造,在很大程度上复原了外滩的整体历史风貌。
外滩3号上海总工会大楼等几幢老建筑重回外滩轮廓线。
同时,“情人墙”焕然一新,世博会的东风吹到了黄浦江畔,世博花墙以别样的魅力绽放出最美的笑容。
处处绿地遍布的外滩金融广场、陈毅广场将成为今后节庆活动和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放眼望去,崭新的亲水平台和历史悠久的外滩建筑群交相呼应,共同谱写一曲新上海的世博之歌。
在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的上海外滩建筑群中,海关大楼(建国前叫江海关大楼)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
与百年外滩一同成长的海关大楼,是上海滩沧桑巨变的见证。
海关大楼大钟发出的悠扬的钟声,回荡在浦江上空,似乎在诉说着大楼今昔,国门沧桑。
百年历史中的四种建筑风格上海设关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北宋神宗时期的1074年。
1684年,康熙在攻占台湾后开放海禁,允许民船进行沿海南北运输,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立海关,江苏海关(简称江海关)就设在上海县城大东门外黄浦江边(今白渡路),旧地名称为关桥。
江海关,成为中国首批正式以海关命名的机构之一。
1843年11月17日,江海关正式对外开埠。
1854年,在英国人阿礼国的策划下,上海道台吴健彰与英、美、法三国领事组成江海关关税管理委员会,江海关行政管理权丧失,并自1859年起正式形成外籍税务司制度,遂推广到全国海关,半殖民地性质海关形成。
上海外滩发展史

上海外滩发展史19世纪下半叶,外滩地区是上海河口的海滨区域,当时这里是上海最早的商业区之一、1862年,英国商人葛立恒租下了外滩地区,并开始建设码头设施,为外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外国政府和商人相继在外滩地区建设了一系列的办事处和商铺,外滩逐渐成为国际交易和商业活动的中心。
到了20世纪初,外滩陆续建起了德国银行、汇丰银行等一系列建筑,形成了一条以西方建筑为主的建筑群。
这些外国银行和企业对外滩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07年,外滩开辟了林立林街、培叶路和天津路等一批重要的商业街道,各种高级酒店、餐馆、办公楼等商业设施纷纷涌现,许多金融机构和跨国公司也纷纷迁至外滩地区。
外滩逐渐成为中国金融和商业的中心。
20世纪20年代,外滩经历了一次空前繁荣的发展。
当时,许多富有的外国商人和外籍华人迁居到外滩,使外滩成为上海最富有和奢华的地区之一、外滩建起了以大西洋大楼和汇象大楼为代表的一批标志性建筑,这些建筑多采用欧式建筑风格,呈现出独特的建筑风貌。
然而,外滩的繁荣并未持续太久。
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及中国内战的局势动荡使得外滩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许多外国机构和企业纷纷撤离,外滩地区开始走向衰落。
此后,外滩的建筑和设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1950年代,外滩范围内的建筑被国有化,成为了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的使用地点。
改革开放后,外滩逐渐开始复苏。
1980年代,上海市政府在外滩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和修复工程,修复了许多历史建筑,并重新维护了外滩的整体环境。
此后,外滩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在21世纪的今天,外滩已经成为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和核心商业区之一、随着陆家嘴金融区的快速发展和浦江两岸的高楼大厦相继兴建,外滩的地位更加突出。
现在的外滩设有观光平台,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整个上海市区的壮丽景色。
同时,外滩还有一条以石库门建筑为特色的游览路线,吸引了许多游客参观。
总的来说,上海外滩作为上海的代表性景点之一,经历了从商业港口到金融中心的演变过程。
【城市生活指南东方明珠】外滩建筑今昔

外滩建筑今昔1号,现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原名亚细亚大楼,建于1913年,是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在上海成立的办事处。
史称“外滩第一高楼”,底段与上段都是巴洛克式造型,中段为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是上外滩海高层建筑中最年长的建筑。
2号,现为东风饭店,曾是上海最豪华的俱乐部——上海总会。
有“东洋伦敦”之称,设计上仿效英国古典主义,也参照日本帝国大厦。
三角形电梯是西门子公司制造,已有90余年的历史。
有一条110多英尺的吧台,号称远东最长的吧台。
3号,现名有利大楼,原名联合大楼,属于美国有利银行所有,现为新加坡佳通投资有限公司所在地。
1916年建成,是上海第一幢钢结构大楼,钢材来自德国。
5号,现属华夏银行,原为日本日清公司大楼,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建筑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外立面采用花岗石,建于1921年。
6号,现属香港侨福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原为中国通商银行大楼。
外墙采用花岗石贴面,英国哥特式建筑风格,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滩的典型建筑。
7号,现为泰王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和泰国盘谷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原为大北电报公司大楼,1907年建成。
9号,轮船招商总局大楼,建于1901年,盛宣怀投资白银220万两。
10—12号,现为浦东发展银行所在地,原为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所在地,建于1923年。
三扇青铜大门和两旁的铜狮子,由英国专门铸造,据说铸成后立刻将铜模毁掉,狮子成为绝版珍品。
底层中部突出一个八角形门厅,由此进入宽敞的营业大厅。
门厅的顶部有8幅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分别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大城市的建筑风貌。
画旁有文字“四海之内皆兄弟”。
此楼耗资800万两白银,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考究的建筑”。
13号,现为海关大厦,是汇丰银行大楼的姊妹楼,建于1927年,仿造英国议会大厦的大钟(大本钟)制造,在英国造好后到上海组装,此楼楼外立面的大钟为亚洲第一大钟,世界最著名的大钟之一(全球现存唯有的三座威斯敏斯特大钟之一),每逢整点奏威斯敏斯特报时曲,于文革时改为东方红。
追溯100年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你都认识吗?

追溯100年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群,你都认识吗?外滩(The Bund),位于上海市中⼼区的黄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风景线,是到上海观光的游客必到之地。
外滩⼜名中⼭东⼀路,全长约1.5公⾥。
东临黄浦江,西⾯为52幢风格各异的⼤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
接下来就让我们⼤家去认识⼀下百年的万国建筑吧!中⼭东⼀路1号:亚西亚⼤楼位于上海市延安东路外滩,中⼭东⼀路1号,上海解放后由上海市冶⾦设计院使⽤,⼀般也叫'冶⾦设计院⼤楼',⽽年纪稍⼤⼈仍习惯称它为'亚细亚⼤楼'。
此楼建成于1916年,⾼7层,是当时外滩最⾼的⼀幢建筑,且⼜取得中⼭东路1号的门牌,故当时也有⼈称它为'外滩第⼀楼'。
现在是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所在地。
亚细亚⽕油公司中⼭东⼀路2号:上海总会上海总会⼤楼是上海外滩建筑群中的⼀座著名建筑,位于上海外滩2号。
上海总会(SHANGHAI CLUB)是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个重要的社交场所,创设于1861年。
1864年建楼。
建于1910年以前是国际海员俱乐部→东风饭店→纽约华尔道夫酒店。
华尔道夫酒店外滩天⽂台外滩天⽂台由西班⽛建筑师阿托奴博(ATONOBO)设计,在全球仅有两幢,⼀幢就是外滩⽓象信号塔,另⼀幢在挪威。
圆柱形的建筑雄伟挺拔,线条简洁,风格优雅。
室内装饰采⽤16世纪意⼤利⽂艺复兴时期的均衡式风格,华丽⽓派,古典优雅。
1993年10⽉,在外滩综合改造⼯程中,被整体向江边移动了22.4⽶,⽴于现址。
天⽂台中⼭东⼀路5号:⽇清⼤楼建于1921年,2006年被改造成⾼级餐厅。
经过整修后的外滩5号,成为集世界国际著名餐厅、酒吧为⼀⾝的顶级综合消费楼。
中⼭东⼀路6号:中国通商银⾏建于1906年,2006年投资3000万美元改成了外滩6号,采取的仍旧是顶级服装品牌旗舰店加⾼档餐饮的模式。
中国通商银⾏⼤楼中⼭东⼀路7号:泰国盘⾕银⾏泰国风格建筑中⼭东⼀路9号:轮船招商总局⼤楼建于1901年,现在是外滩唯⼀的独栋的单⼀时尚品牌(夏姿·陈服饰)精品旗舰店。
2023年上海外滩导游词

2023年上海外滩导游词2023年上海外滩导游词篇1亲爱的游客们,我们的车子正行驶在延安东路高架上,还有十多分钟就将到达上海的著名景点外滩了。
我在此向大家介绍一下外滩景区的概况。
外滩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与浦东陆家嘴金融区隔江相望。
它北起北苏州路南至金陵东路,长约1800米,地形呈新月形。
外滩原来是上海城厢外东北面的沿江滩地,旧时俗称“黄浦滩”,筑路后,名为黄浦路,1945年更名为中山东一路。
1843年上海开放后,英国第一任驻沪领事巴富尔,看中了外滩一带地方,在1845年以上海道台公布的所谓“上海土地章程”为根据,划定外滩在内的800亩土地为英租界。
此后外国洋行、银行等相继在此建立,后来成为西方列强在上海的政治、金融、商务和文化中心。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沿江修筑起了二十多栋巍峨参差,各具特色的世界各国古典风格的建筑。
并在此地区开设了110多家银行等经融机构,使之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经济中心。
经过百年历史沧桑的外滩,在1992—1993年大规模的改造工程后,旧貌换新颜,景色更为迷人,被中外游客评为上海“最喜爱的风景点”。
亲爱的游客们,现在我们站在外滩的观景台上,西面就是著名的: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北面可以看到绿树成阴的绿色长廊,黄浦公园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也在北面。
隔江眺望则能看到陆家嘴金融区的摩天大楼建筑群。
下面我将重点给大家讲解世界著名的万国建筑博览风景线。
外滩景区的最大特色就在于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建筑群,这里鳞次栉比地矗立着各种24幢风格各异的大楼,有文艺复兴式、新希腊式、美国芝加哥学派、巴洛克式……再现了昔日“远东华尔街”的风采,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异国情调。
每当夜幕降临,在泛光灯的映射下,外滩建筑更显得晶莹剔透,分外迷人。
外滩不仅是一部“万国建筑”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外名流演绎精彩人生的大舞台;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基地。
主要景点有东风饭店、汇丰银行大楼、海关大楼、和平饭店、黄浦公园等等。
重塑城市公共客厅上海外滩滨水区综合改造工程

交通的日益拥堵,公共活动空间的局促,城市快速机动交通向滨水空间的挤占,高高的防汛墙对行人视线的隔绝,以及“亚洲第一弯”(上海市延安高架外滩下匝道)对景观整体性的破坏,这些问题都摆在了上海最重要的城市风景线——外滩的面前。
借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的契机,2007年8月,上海市政府启动了“外滩综合改造工程”,通过实施外滩通道建设、滨水区改造、截渗墙改造、新延东排水系统改造、公交枢纽和地下共建开发等6大工程项目,对外滩实施一体化、全方位的系统改造,并确立其50年不变的风貌。
外滩滨水区综合改造工程,作为整个综合改图05重塑城市公共客厅上海外滩滨水区综合改造工程Re s h a p in g t h e Ur b a nP u b lic P la z a The Com pre he nsive Re nova tion of the Wate rfront Are a of Wa ita n, Sha ngha i 造最重要的一部分,北起苏州河口,西至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西侧建筑界面,南至十六铺客运中心北侧边线,东至黄浦江岸线,岸线总长度为1.8km,总面积约14.7hm2。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园林景观设计研究院负责项目的实施方案和深化方案,并明确了历史保护建筑作为外滩“主角”的地位,滨水区谦逊、简洁、与历史建筑融为一体的主要设计原则,两者共同形成富有亲和力与场所感的城市空间。
随着“亚洲第一弯”的拆除,新外滩通过在地下建设一条双层6车道快速通道,将地面原先的双向11车道缩减为4条机动车道和2条备用车道,把外图03图04图05图01拓宽后的滨水步道较以前更开阔,可容纳更多的游人,并且在沿线建筑的最佳观赏点设置停留节点。
Fig.01The expand ed wa terfront promen ade ca n a ccommo date more v isitors tha n b efore a nd sets up sta ying no des alo ng th e b uildin gs where visitors c an enjo y wo nderful views.图02总平面图Fig.02Ma ster pla n 图03-05剖面图Fig.03-05Se ctions图01滩从繁忙的交通功能中解脱出来。
上海外滩

陈毅广场
外滩一瞥 十里南京路尽头的陈毅广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市长陈毅的塑像昂然矗立。陈毅塑像坐北朝南,用青铜浇注,高5.6米,底座用红色磨光花岗石砌成,高3.5米,塑像再现了陈毅同志视察工作时的典型姿态,显示他一路风尘,勤勤恳恳的公仆形象,又有和蔼可亲,虚怀若谷的儒将风度。每逢周末,在塑像前都将举行隆重热烈的广场音乐会。陈毅广场涌泉:位于南京东路外滩,陈毅塑像南面。它的造型是外周正方,内圈椭圆的现代化喷水池。水柱随着声音喷射,时高时低,池底安装了彩色的光源,夜晚随着灯光的变换,条条水柱辉映出红,黄,蓝,绿的光束,为外滩增添了瑰丽的夜景。
1840年以后,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开始对外开放。 外滩旧景1845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抢占外滩,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抢占外滩建立了法租界。自此到20世纪40年代初,外滩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据,并分别被叫作“英租界外滩”和“法兰西外滩”。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和法租界的公董局分别为它们的最高市政组织和领导机构。
现在我们见到的外滩大楼大都经过改建,但基本风格不变。1992年国庆节前,又完成了外滩综合改造一期工程。现在的外滩防汛墙呈厢廊式,高6.9米,宽15.4米,可抵御千年一遇的潮水。厢内能停放300多辆汽车,厢面是绿化景点和沿江步行道。路面比先前拓宽一倍,有8快2慢10个车道,外滩历来是上海的旅游热点,除能观赏中外罕见的“万国建筑博览”外,还可领略外白渡桥与吴淞路闸桥的丰姿,黄浦公园的俊巧,防洪墙的设计匠心,以及大楼与江水交相辉映的胜景。浦江夜游更有一番情趣。加之这里交通发达,购物方便,历史掌故丰富,旅游设施完备,使人流连忘返。
编辑本段
基本简介
外滩一瞥 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位于浦西,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黄浦江是流经上海市区最大的河流,黄浦江源头坐落在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内。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响,平均每天两次有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一天内的水位落差可达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3.16•【字号】沪府办〔2023〕10号•【施行日期】2023.03.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沪府办〔2023〕1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3月16日上海市城市更新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实施《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对标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着力强化城市功能,以区域更新为重点,分层、分类、分区域、系统化推进城市更新,更好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
到2025年,城市更新行动全面有序开展,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健全完善,有机更新理念深入人心,城市更新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原则(一)规划引领,试点先行。
坚持自上而下的规划引导与自下而上的更新需求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项目化推进,探索城市更新的新模式、新路径、新机制。
(二)区域统筹,整体推进。
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统筹建筑空间、滨水空间、街道空间、绿色空间和地下空间全要素管控,推动区域整体更新。
(三)民生为先,品质为重。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考虑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各类特殊群体需求,着力补齐民生短板,更加注重职住平衡,提供更高品质服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025年上海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你有关

2025年上海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你有关2025年将变成这样,最新18大规划出炉!每一条都跟你有关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对于城市交通、经济、格局都会产生长远影响,作为国际大都市未来几年,她的城市规划又将如何变化?轨道交通9条新轨道交通线路2017年至2025年,规划再建设9条轨道交通线路据了解,此次公示的9条线路并非都是地铁还包括进出的城际铁路中运量轨道线路等多种模式在预计2020年底,轨道交通总里程有望超过800公里2025年,将拥有包括地铁、市域铁路机场快线、磁浮线等形式的29条轨交线路再次确保国轨交第一城的地位!9条轨交新线分别是:19号线20号线21号线22号线23号线24号线25号线嘉闵线机场快线嘉闵高架二期建成通车嘉闵高架路,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一纵三横”中的“一纵”总长约35公里,南起S32申嘉湖高速,北至S6沪翔高速一期工程向南延伸至G60沪昆高速向北延伸至G2京沪高速经过2年多建设,嘉闵高架北段一期已于2015年12月18日建成通车目前嘉闵高架北段二期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工程像搭“乐高”积木一样地进行全预制拼装计划于2016年建成通车后,将与S6高架相连“地下高架”横穿申城6区“北横通道”,中心城区“三横三纵”重要组成部分沿线穿越长宁、普陀、静安、闸北、虹口、浦6个区全长19公里,线路比较长北横通道将根据各路段条件成熟情况分段施工,全线完工时间未定其中中环北虹路立交至虹口港段为立体扩容形式沿线设北虹路、泸定路、路、恒丰路北路五对出入口匝道和中环北虹立交、南北高架天目路立交两座全互通立交北横通道东段,将设沪上首条路中式公交专用道浦东机场将建高铁站据最新公布的《沪通铁路二期相关设施专项规划》沪通铁路二期选址浦东机场,在此增设线通过“浦东铁路”祝桥站之间的连接形成“组合站”未来浦东—虹桥机场连接线、地铁2号线、磁悬浮线地铁21号线(高桥—金桥江—迪士尼—祝桥)4条轨道交通线路将于浦东国际机场浦东铁路实现近距离换乘浦东机场将真正成为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大场机场搬迁大场板块位于市区北郊、宝山区西南部东与闸北区浦镇、宝山区庙行镇和大场飞机场相邻远离外环而贴近中环,距离市中心非常近有现成的轨交7号线存在,有大学但大场机场梗阻在整个地区的中心阻断闸北和宝山大场之间的横向道路一旦机场搬迁,阻断消失就可以有大量的优质土地供应未来宝山的发展也是不可小视超大直径隧道—沿江通道越江隧道沿江通道工程总工期为60个月西起宝山区路、富锦路交叉口以隧道形式向东进入长江下穿长航码头引桥、国际邮轮码头引桥等最后在滨江森林公园处登陆整个工程将分3期改造建成后将使“C”字状的郊环线变成“O”字状形成全长约200公里的完整环状也将成为申城最长的环状公路第三机场日前,政府公布的“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高速公路规划中多次提到了第三机场可以说是为第三机场的建设打下高速公路上的基础那么,第三机场的选址会在哪?猜想1、境自建机场,实现利益最大化应该是大多数人最初的设想!但是从现实角度,境除了两大民用机场外,还有四个军用机场理论上,已经没有足够的土地资源来打造第三机场那么与长三角周边城市共建新机场成为更好的选择猜想2、坊间传闻最多的城市莫过于早在2009年,国家民航局就已经将机场定位为国际航空枢纽的辅助机场航空产业也初具规模地理位置上,,隔江相望机场距离约100公里车辆可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驶抵上通争夺第三机场有很大优势猜想3、机场目前已经获批由军用机场改建成军民合用机场正处于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深化阶段而且“十三五”期间,机场的目标就是“建设配套机场,力争成为第三机场”猜想4、一直有“后花园”之称的是距离最近的城市之一据了解,机场初步意向设在吴江前期研究工作已经开展,争取年落地此外,沪湖铁路的加速推进也为加码起点是虹桥枢纽,途径吴江未来可实现虹桥机场、吴江机场的快速通达旧区改造新区蓬发宝钢外迁宝钢搬迁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据了解宝钢搬迁有5-6年的总体相关规划此次产业结构调整涉及宝钢所在的宝山地区当然一切以公告为准,官方不会零碎发布消息原本宝山区的功能定位是宝钢的生活配套区,而随着邮轮经济发展宝山区将建设成为一个旅游接待区宝山区官方将这一变化描述为从“钢花”到“浪花”的转变虹桥新区成立日前召开的市政协专题会议上市政协委员、金山区环保局局长朱建国认为虹桥商务区有必要扩大8到10倍成立虹桥新区,建议将大虹桥写进的“十三五”规划统筹规划中的虹桥商务区将以虹桥交通枢纽的26.26平方公里区域为中心加上60平方公里综合功能拓展区主要涉及长宁、闵行、青浦、嘉定四个区包括主功能区和主功能区拓展区北外滩将与外滩、陆家嘴三足鼎立北外滩作为外滩的延伸是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重点地区之一与外滩、陆家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共同构成“黄金三角”外滩建筑过多出于历史保护不能过度开发因此北外滩当仁不让是中心城区里市场基础扎实且中央商务功能完备的板块豫园改造,成“最”城市地标豫园二期项目东至旧校场路,西至侯家路南至方浜中路,北至沉香阁路延续一期豫园文化以及海派文化脉络使“大豫园”成为感受各个时代魅力的最佳目的地“大豫园”将与外滩、陆家嘴、新天地等地标性商圈形成有效互动,产生集聚效应续写百年经典的新华章旅游规划奥运日前发布的《“十三五”发展规划思路研究》提出可建立“1+5”区域的大都市圈借鉴日本经验规划大都市圈轨交战略申办2028年夏季奥运会那么奥运会选址又将落在哪?猜想1、都市圈申办奥运会必然是倾尽全之力的大工程所以不排除会效仿2022年—冬季奥运会和的强强组合2018年奥运会有可能是、、、、、“1+5”区域的大都市圈联合举办!猜想2、崇明崇明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特殊的岛域自然区位隔离了外界对本地的过多干扰和污染物的进入良好生态的维系有着天然的有利条件轨交19号线规划也已经确定“十三五”期间,就可坐轻轨往返崇明和市区这对奥运主会场择址于此也是一大利处猜想3、闵行吴泾吴泾,位于闵行最南面的区域与浦江镇隔江相望,在拟议中的2040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吴泾被称为奥运可选址国际旅游度假区国际旅游度假区北至S1公路位于浦东东西城市发展轴与中部产业发展带交汇点是建设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核心功能区域将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并整合周边旅游资源联动发展建成能级高、辐射强的国际化旅游度假区域代表项目—迪士尼迪士尼度假区及周边区域的开发分为三期工程总占地面积超过380公顷而迪士尼度假区未来总共将会有逾700公顷除一期工程以外,还有未来二期和三期备用地淀山湖国际湖区据透露,青浦区已明确淀山湖地区中长期发展任务清单同时研究青西朱家角、金泽、练塘三镇联动开发方案未来淀山湖地区将是良好生态人文资源的世界生态湖区以及以科技研发、创新创业为主导的世界创新湖区“创新创业”将被打造成淀山湖一靓丽名片商业规划徐汇滨江“梦中心”50万平方米城市综合体“梦中心”被视作生活文化娱乐的全新地标徐汇区“西岸文化走廊”品牌工程中最重要组成部分和“西岸传媒港”旗舰型项目,预计2016年亮相“梦中心”项目中标区域为中间的F、L、M三个地块除了高层建筑、文化中心还有一栋电影院今后这里将有如好莱坞般的电影首映礼徐家汇中心徐家汇中心规划开发38万㎡超甲级写字楼32万㎡顶级商场,2.5万㎡超五星级酒店定位第一的城市综合体位于虹桥路宜山路路口,占地10万㎡370米浦西的最高楼,连陆家嘴都不用去了这里就可以登高远眺整个!长滩一号长滩规划占地面积77.62公顷,水域面积约48公顷未来将建成生态绿化、商业商务休闲居住和邮轮游艇综合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生态滨江综合服务区“长滩”未来将具备水陆两大产业水上产业可停泊多达270艘60英尺左右的游艇陆上产业计划引入房车旅游,与邮轮、游艇“无缝衔接”BFC外滩金融中心外滩金融中心·BFC位于外滩金融集聚带核心位置涵盖企业会馆、企业总部、购物中心、艺术中心以及精品酒店等五大业态,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未来,外滩金融中心·BFC不但可以举办艺术展音乐会、发布会、Fashion show还有高端商务餐饮、电影院、观景平台及露天舞台满足高端商务人群等精神文化需求,一座让人期待的城市一座永未建成的城市她总是随处充满惊喜,让人期待!,将越来越好!文章精选。
外滩风景区概况

外滩风景区概况一、地位价值•---上海的窗口,上海都市发展的缩影•---中国近代史的见证,改革开放的春风•---上海都市旅游的核心资源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中外游客评为上海最喜爱的风景点二、地理位置•---外白渡桥至延安东路呈新月形浦西沿江地段(中山东一路)•---长约1.5公里三、历史沿革---位于上海老城厢外的一片沿江滩地(The Bund)---1843年开埠(1845年开辟英租界800亩土地,1849年开辟法租界),沿江筑路(黄浦滩路)、建房---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临江建造万国建筑博览会(远东巴黎\上海华尔街)---1992—1993年外滩综合改造(防讯墙外移、中山路拓宽、闸桥、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外滩源(北从苏州河,南到滇池路,东至中山东一路,西靠四川北路,总面积17.06公顷。
外滩源是外滩地区发展的起点,辖内有上海近代优秀保护建筑14幢)、南外滩:金色港湾生态住宅区(2.2km)、北外滩:5个功能区(3.5km)四、景区布局与特色• 1.景区布局(五线谱:建筑线—马路线—堤岸线—浦江线—浦东线)•(1)建筑线---时间:1873年开始建起23(33)幢大楼(外滩建筑发展的三个阶段)---风格:以西欧古典风格为主,有巴洛克式、罗马式、哥特式、新希腊式、折中主义式、芝加哥学派、中国民族风格(万国建筑博览)---价值:大多被列为全国和市级优秀保护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2)马路线---10车道中山东一路(南北交通要道)---延安东路高架道路(3)堤岸线---1.8公里的管桩支承空厢长廊防汛墙,千年一遇(向黄浦江借空间不借水域,外移20—40 米;减轻防汛墙的自重;利用空厢式开设餐厅、商店、车库)---绿色长廊(32个半圆形观景台、64盏庭柱式方灯、26个碗形花坛)---雕塑(陈毅塑像:坐北朝南、公仆形象,浦江曲:3座圆雕和3幅浮雕)(4)浦江线---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发源于浙江安吉龙王山,全长114公里,宽约400米,占全市水域面积的82%)---黄歇浦、春申江---浦江游览(十六浦观光码头),双龙戏珠/黄浦秋涛•外滩建筑群从历史进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上海东外滩十七棉厂工业遗产改造

上海东外滩十七棉厂工业遗产改造范明亮【摘要】以上海东外滩十七棉厂改造为例,探讨了如何在较小的干预下改造优秀历史建筑,体现工业遗产特色,且适应今天的功能需要,并阐述了城市滨水区再生实践中城市公共空间重塑的必要性和策略,对同类工业遗产改造项目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1(037)006【总页数】3页(P8-10)【关键词】工业遗产;改造;内部空间;结构处理【作者】范明亮【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系,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31 项目背景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简称十七棉)原为日商裕丰纺织株式会社纱厂(简称裕丰纱厂),兴建于 1921年,至1935年形成今天的规模,拥有 6个工场,纺锭 19万枚。
裕丰纱厂是上海近代日资棉纺织业在杨树浦投资设厂的缩影,见证了上海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历程。
抗战胜利后收归官僚资本,组建中国纺织建设公司第十七棉纺织厂,以“龙头细布”著称。
解放后更名为上海第十七棉纺织总厂,一直以来都是业内的佼佼者,诞生了全国第一代劳动模范黄宝妹,到20世纪80年代末工厂规模达到顶峰,曾有职工万余人。
1992年改制为龙头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十七棉厂搬迁至江苏大丰,“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简称时尚中心)项目应运而生。
2004年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杨浦段(东外滩)正式启动,这个上海近代工业最早最集中的滨江带将迎来一次大变革,“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的转变亦将成为杨浦区经济转型和城市更新的战略构想。
东外滩在城市化浪潮中,一方面必须积极保护近代工业遗产,保存工业建筑特征和工业记忆;另一方面必须满足今天城市发展的需要,植入新功能,开拓城市新的滨水公共空间。
十七棉项目在东外滩规划中置身“复兴岛度假休闲会展区”,将变身成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十七棉改造是东外滩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滨水区工业遗产改造实践的一个代表性项目。
2 改造理念根据上海纺织集团和上海市政府的设想,围绕“国际时尚中心”的主题定位,这里将成为上海打造第六大“国际时尚之都”的重镇,以及汇聚时尚、引领时尚的新天地。
上海外滩通道综合改造工程中的深层障碍物清除技术

V 12N. 0. o 1 3 1
建
筑
施
工
B ID N O S R C 1N U L I G C N T U T0
上 海 外 滩 通 道 综 合 改 造 工 程 中 的 深 层 障碍 物 清除 技术
Te hnol y o i i t n e c og fEl na i g De p Obs a l s f m t c e or Com pr he sv no a i or s0 e n i e Re v ton W k f Sha ngh ai Bund Tunne I
用放坡 开挖 、 直接清除 的方 法进行施工 , 然后采 用黏 土夯实 回填。
32 振 动 拔 除法 .
本工程需清除的桩基主要为 P C H 桩和钻孔 灌注桩 , 工程 拔桩 清障主要考虑 因素是桩的深度较 深、 周边的管线及老建
( 3)历史深层构筑 物 : 外滩 区域历 史悠久 , 下环境较 地 为复杂 , 历史深层构筑 物较 多 , : 如 老码头基础 、 下水管道、 老 窖井、 老防空设施、 老天文台基础 以及老地下通 道等障碍物。 其中地 下通道遗留障碍物包括金陵路 、 福州路地 下人行通道
西侧有众多优秀保护建筑物群 , 离基坑 围护外边线最近处为 延安路 口的亚细亚大厦 约为 79 m 最深处的福州路 工作井 . ,
【 简介 】 作者 葛国华 (92 )男, , 16一 , 本科 工程师。联 系地 址: 上
海市 中山北二路 9 1 2 0 9 0 号(0 0 2 o
工前将以上这些桩全部拔除 。
3 各种障碍物处理方法
31 放坡 挖 除 法 .
【 收稿 日期 】 0 0 1一 3 2 1— 1O
2023年上海外滩导游词

2023年上海外滩导游词2023年上海外滩导游词1小东门原名“宝带门”,门外为十六铺。
街市东临黄浦江,西濒丹凤路,南达老太平弄,北至龙潭路,历史上南侧曾延伸至万豫码头街。
此处依水傍城,是上海的水上门户。
十六铺上海客运总站附近新建绿苑商厦、申客饭店、龙申大酒家以及适应中高档消费的碧玉池豪华浴室,加上一批中小旅馆,总共可提供近900套客房,多床位,为过往旅客提供综合性服务。
十六铺LOGO于8月7日亮相,新十六铺LOGO在多份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出自一位对十六铺具有特殊情怀的广告设计师的设计。
它的创作灵感________于新十六铺建筑中浦江之云、浦江之荷的造型,三条水纹揭示了十六铺依江踞城的地理特质,新十六铺的华丽转身由此开始,蓝色象征了十六铺文化底蕴的深邃,水纹和新地标建筑的外形巧妙结合在新LOGO标志中,赋予十六铺独特的视觉识别特性。
在十六铺630米的建筑带上,将竖起三栋体积小巧的建筑,它们如同镶嵌在黄浦江这一华丽皇冠上的璀璨钻石,引人注目。
作为十六铺宽阔绿地与无垠江景的完美点缀,它们必将成为外滩建筑典范之作。
在约6.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内,三栋小楼建筑面积总和仅有5000平方米,这使得项目绿化率高达52%。
市民游客停留小楼之中,能感受到徐徐江风、婆娑的树影;闲坐空中花园般的屋顶平台,能眺望黄浦江烟波浩荡,感叹浦江两岸的巨变。
城市的美应有三个组成部分:建筑、雕塑和绿化。
而城市雕塑又被称为“城市眼睛”,是美化城市的重要部分。
外滩城市雕塑群由“浦江之光”、“帆”、“风”三座不锈钢雕塑组成,位于金陵东路外滩绿色长廊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浦江之光”造型别具一格,用竖向的水波和水珠形象组合,如五线谱上跳跃音符,以轻松欢快的旋律,演奏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乐曲。
“帆”表现黄浦江上帆樯林立,船队正驶向各地,外汇与旅游业在这条经济之河中流淌;帆与帆的连接,多曲线的漂动,增加了立体动感。
"风"以锐角和钝角、弧线和折线,褶皱波动表现改革东风劲吹,气象万千。
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改造中的结构置换

既有建筑结构加固改造中的结构置换发表时间:2016-07-15T10:52:44.477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5月总第210期作者:沈南生[导读] 上海外滩地区存在着大量的优秀既有建筑,或文艺复兴风格、或带有巴洛克符号的新古典主义,其沿街的建筑风貌具有历史保护价值。
沈南生(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上海,200041)【摘要】本文结合上海外滩地区保护建筑改扩建工程设计实例,侧重介绍了既有建筑改造加固整体结构体系置换的思路和设计、施工方法,同时探讨了不同结构体系之间的保留部分的保护和置换结构的相互关系和连接。
通过项目的检测和使用情况观察,项目加固改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可为同类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加固改造;保护建筑;墙体托换;施工方法一、概述上海外滩地区存在着大量的优秀既有建筑,或文艺复兴风格、或带有巴洛克符号的新古典主义,其沿街的建筑风貌具有历史保护价值。
实际项目的开发都需要本着“重现风貌、重塑功能” 的原则,保留具有文化价值的外立面及特色室内装饰及构造做法,以保持外滩地区建筑风貌为重点。
此类建筑一般以砖木为主的混合结构多层房屋为主。
经过多年代的使用和不断改造搭建,经常呈现出主要为砖墙承重体系,局部为钢筋混凝土梁、柱和钢梁、柱承重结构,而楼盖承重体系有混凝土、钢、木结构等三种结构形式。
本文实例中原结构都存在抗侧构件布置不均匀,局部为大空间体系,多种结构体系混用,南北侧抗侧刚度有较大变化,且局部墙体竖向不连续;房屋屋顶高度和层高均超出了规范要求;房屋北侧抗震横墙的间距大于规范要求;楼屋盖无圈梁;房屋墙体砌筑用砖和砂浆的强度较低,一层墙体有酥碱现象,部分楼、屋盖的木构件有腐朽现象;后加墙体与四周墙体没有可靠连接,屋盖位置未设置圈梁。
房屋目前的抗震性能不能满足现行抗震鉴定规范中A类建筑的要求。
此类项目的结构修缮改造不能仅从结构受力或抗震性能角度出发设计改造方案,更重要的是如何保留原有构件,对其进行加固、卸载、通过新结构组成协同工作来确保结构性能和延长使用年限,由使老建筑满足新功能的要求,换发新的活力。
勾筑现代文明通向历史的桥梁——访十六铺地区综合改造项目总设计师方旦

构筑现 代文明通 向历史的桥梁
访 十 六铺 地 区综 合 改造 项 目总 设 计 师方 旦
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祖籍浙江诸
b生 于 上 海 。 1 8 9 2年 毕 业 于 同 济 大 学
,
21 0 0年 上海世 博会 将欧 洲大学 学生关 于将世 博会 拉到 黄浦江 两岸近 乎异 想天开 的想法变成 了现实 ,这也是 上海对浦 江两岸 的一次重构。 十六铺 作为浦 江沿岸 的著名老码 头 ,在经历 了岁月的洗礼 后 ,功能 落后 ,建筑陈 旧。负责新 十六铺 码头设 计工作 的方 旦坦言 ,她希望 她的设 计是 一张充满 活力 的老地 图 , 不仅 能沿袭这 一地 区的特殊风貌 特征 ,而且能为她 打上 现代的烙 印。
等 全 部 置 于 地 下 一1 . , 一1.0m, 一75m 等 处 , 地 8O m 0 2O .
采访结束 的时候 ,方旦表示 ,因为上海现代 建筑设计集 团战略调整 ,她所在 的上海现代建设工程有 限公司即将 与上 海 现代工程咨询有 限公司合并 ,组成新 的上海现代 建设工程 咨询有 限公司 。新 的公司坚 持 “ 做强设 计,两头延伸 ” ,提 供 从设计 到最后交付用 户 的全 过程服务 ,“ 对我们 来说又是
用 江 水 源 热 泵 技 术 )呢 。 ”
北 接老外 滩 的滨 江平 台,南邻 2 1 的世博会场 ;东望 陆 0 0年 家 嘴地区的高楼林立 ,西顾 豫园景区 的雕梁画栋 。从历史意
义 来看,她连接 的是上海 的昨天与今天 ,新 的十六铺码 头应
该兼具上海传统文化与前瞻精神 。 “ 认为 ,一味地模 仿历 史,将是 对历史 的不尊 重 ;盲 我 目地堆砌现代元素 ,则是对 现世 的讽刺 。每一代 人都应该根 据时代 的需求 ,创造 出独具特色 的建筑 和构筑物 来 。 ”在谈
上海外滩隧道改建工程防水施工技术

指 标 项 目 GB/ T 23446�2009 �喷 涂聚脲防水涂料� Ⅱ型 �98 �45 �16 �45 0 �5 0 �-40 �80 �2. 5 不透水 ) 良好 �30 �1. 0 SP UA -102G 喷涂 聚脲防水涂料 99 15 22. 5 5 04 76 - 40 90 3. 7 不透水 良好 14 1. 0
材料主要选用了喷涂聚脲弹性体防水涂料� 2 主要防水材料介绍 本工程所选 用的 SP U A -102G 喷涂聚 脲防水涂 料, 是青岛佳联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针对路桥 � 隧道 防水所开发的新型防水材料� 从材料性能上看, 喷涂 聚脲防水涂料的拉伸强度等指标接近合成高分子卷 涂聚脲防水涂料采用专用设备实施整体喷涂工艺, 聚 脲与基材 100% 粘结, 整体性好, 减少了卷材施工搭 接缝带来的渗漏隐患 �此外, 喷涂聚脲防水涂料在生 产� 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不使用溶剂, 无有毒有害物质 释放, 有利于环境保护, 适用于屋面 � 工业建筑 � 场馆 看台� 污水处理池等混凝土保护工程 � SP U A -102G 喷 涂聚脲防水涂料主要性能指标见表 1 �
� 固含量/ � 凝胶时间/ 拉伸强度/M P a 扯断伸长率/ %
� � 撕裂强度/ (N/) 凝土进行专业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 � 低温弯折性/ 硬度 (邵 A ) 粘结强度/M P a
上海外滩隧道改建工程是外滩综合交通改造的
重要组成部分, 可分流外滩地区的过境交通, 缩减地 � 不 人工气候老化 (2 000 面道路的交通压力, 并为恢复外滩的历史风貌� 改善
地区的环境� 提升区域功能等创造条件� 外滩隧道福 州路� 天潼路全长 1 098 , 外径 13. 95 ; 双层单向 车道, 上层由南向北, 下层由北向南; 盾构工作井分别 设在福州路南侧和天潼路� 本隧道改建工程防水防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月28日上午,上海外滩28日结束长达33个月的施工改造,重新向市民及中 外游客开放。图为刘翔与市民代表、建设者代表共同为新外滩开放剪彩。
•
3月28日,上海外滩,大批市民前来新外滩游览。外滩改造后,公共空间将 增加40%,游客日接待量在50万人次以上 。
•
3月28日,上海市外滩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并向社会开放,孩子们在 典礼上放飞气球。
上海外滩新面正式亮相 资料主要来源:网易新闻 发表于2010-03-28 14:38:19 3月28日,经过为期33个月的施工,上海市外滩地区综合改造工程全面竣工 并向社会开放。经过改造,外滩风景区的范围大幅延伸,地面公共活动空 间比原先增加约40%,总长度达到2.6公里。
•
图为3月27日晚拍摄的新外滩夜景。上海市政府2007年4月启动对外滩地区的综合改造 工程,以完善路网、重塑外滩、迎接世博会的召开,具体包括新建外滩隧道、改造滨 水区以及公交枢纽和地下空间开发等共计六大项。
•
图为3月27日晚拍摄的新外滩夜景。经过改造,外滩风景区的范围大幅延伸,地面公 共活动空间比原先增加约40%,风景区沿滨水区域的管理长度达到2.6公里。
•
3月28日,上海外滩,大批市民前来新外滩游览。
•
3月28日,年逾八旬的陶雪根、陆秀英夫妇特地来看新外滩。
•
3月28日,孩子们在上海外滩亲水平台上玩耍。
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
这是新外滩夜景(3月27日摄)。
谢谢观赏!
2010.03.
•
图为3月27日晚拍摄的新外滩夜景。新外滩滨水区的灯光调试工作当晚紧张 进行,沿江的情人墙下变幻五彩的新灯景让人眼前一亮。
•
图为3月27日拍摄的上海外滩隧道分道口。新建的外滩地区历史上第一条地 下车道——外滩隧道将70%的过境车流引人地下,让外滩地面由一个以车为 主的空间,转变为一个以人为主的空间。
•
一名市民在晨曦中来到新外滩滨水平台放飞风筝.
2010年3月28日,上海外滩结束长达33个月的施工改造正式亮相。作为改造项目核心 工程之一的外滩隧道正式启用,大部分过境车辆将从外滩地下穿过。腾出的空间扩建 了新外滩的四大广场:黄浦公园、陈毅广场、外滩金融广场、天文台广场。
•
图为3月28日上海新外滩全貌。上海市政府2007年4月启动对外滩地区的综合 改造工程,新建外滩隧道、改造滨水区以及公交枢纽和地下空间开发等六大 项确保外滩建设可以实现50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