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的养生之道 养生先养心
古人养生经典语录_关于养生的唯美句子_养生养心的句子
古人养生经典语录养生先养身,养身先习动;养生先养心,养心先习静。
古人养生有很多好的习惯值得我们去学习,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分享古人养生经典语录,欢迎大家来参阅。
古人养生经典语录1、心逸则日休也。
2、苦茶久食益意思。
3、食不语,寝不言。
4、养生如病,不得他求。
5、太饥伤脾,太饱伤气。
6、治已病,不若治未病。
7、数好十个数,能活大岁数。
8、精神不运则愈,血脉不运则病。
9、智者养生也,必须四时而调寒暑。
10、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11、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
12、风者,百病之始也。
古人避风如避矢石焉。
13、食取称意,衣取适体,即是养生之妙药。
14、合理膳食,脍不厌细,食不厌杂,滋养身体。
15、思想要乐观,性格要开朗。
饮食要清淡,起居要有常。
16、活到老,学到老,知识多,身体好。
不知保养不算巧。
17、读书益养法;锻炼动养法;膳食滋养法;饮茶润养法。
18、私欲要节制,冷暖要注意。
体检要定期,有病要早医。
19、冬寒犹可近火,火在表也;夏热必纳凉,凉入里也。
20、补药要少用,烟酒要少尝。
骨折要防止,运动要坚持。
21、游山乐养法;对弈智养法;日光熙养法;气功意养法。
22、以虚养生,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事。
23、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24、大凡快意外,即是受病处。
老年人随事预防,当于快意处发猛醒。
25、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已观其窍。
清心又寡欲,乃是长寿道。
26、调节情绪,走出低谷,方法有六,下列陈述:音乐:唱歌曲,听音乐。
27、性情气暴刚烈,或多思焦虑容易衰老;性情缓慢柔和,或少思寡欲常可延年。
28、快走慢跑健身操,治疗疾病是法宝,药疗食疗与神疗,三管其下疗效好。
29、水之生不杂则清。
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
此养神之道也,散步所以养神。
30、三分治病七分养,八分护理十分防。
忙着治病不忙防,没有忙到点子上。
31、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邱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养生必先养性
养生必先养性养生必先养性提要:养生必先养性,也称养德,养性养德是中医摄生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代养生家都十分注重道德的养生价值。
医家的“德全不危”,儒家的“德润身”、“仁者寿”,释家的“积德行善”、“进修德行”,道家的“仁者德之光”,都是把修养德行作为养生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年人可以通过养花鸟、练书画等方式进行养性,而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养生修身即修养身心,保持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
《庄子.山木》篇所说的:“子其意者修志以警愚,修身以明汙,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就是这个意思。
调摄情志古称之为“养性”。
“养生莫若养性”。
一般而言,性情开朗,心理健康者不易患病,即使患了病也比较容易康复;而性情抑郁,心理不健康者则比较容易患病,患了病也相对不容易康复。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说:“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这里所说的“独立守神”,以及后文所说的“去世离俗,积精全神”、“适嗜欲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内无思想之患,以愉悦唯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等等,都是教人要建立健康人生理念、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趣,胸怀开阔、淡泊名利,与人为善,知足常乐,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养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一书。
《庄子.养生主》篇有云:“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这就是养生一词的最早出处。
两千多年来,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养生技术,发明了深刻精辟的养生理论,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医养生文化。
中医养生的范围十分广泛,修身养性是其中的重要方面。
庄子认为,生与死都是很自然的事,只要以理智对待感情,顺应自然和变化,哀伤或欢乐就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庄子教人要做到“不为物累”,就是不要因贪图外物而损害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一个不为名利所羁绊的人,自然会获得健康而保持青春。
修身养性的核心是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孔子早就提出“德润身”,“仁者寿”的理论。
佛家的养生之道养生先养心
佛家的养生之道养生先养心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简单朴素,长寿者却比比皆是。
佛家的养生之道:养生先养心。
人生胜境平常心佛教看淡生老病死,四大皆空,并不代表否定现实;相反,因为尊重生命,佛教一向有注重养心调身的传统。
佛家认为凡事有因果,各人的身体状况与他的心理状况、生活习惯、客观环境息息相关,调整心态是养生的根本。
佛家主张“万念归一,清心涤虑”、“少欲而知足,知足而长乐”。
“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但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感恩,所以要克己而宽以待人。
佛家对克制欲望的五戒———戒杀生、偷盗、淫邪、妄语、迷幻对普通人也有借鉴意义。
戒杀生,可减少残酷之心和对生命威胁的恐惧;戒偷盗,可减少对受到制裁或失去财物的恐惧;淫邪,会对身心、社会、家庭带来危害;戒妄语,才能有诚实正直之心;戒迷幻,才能抵抗心理的空虚和种种诱惑。
睡不超过时食不十分饱佛家把人比作琴,琴弦绷得太紧会断,太松又弹不出准音,所以要时时调弦。
调好了心弦,身体的弦怎么调?法量法师说,规律的作息是关键。
众所周知,佛家戒荤,法量法师说,食素也有利于养生。
佛家主张“长养慈心,勿伤物命”。
心慈,就会心境平和,身心和谐。
对于“食不过饱”,佛家也有特殊的做法。
法量法师说,一般情况下,他三餐有规律,但当感到肠胃滞胀、消化不良时,他有时会不吃晚饭。
相应的,要减少晚间活动,以静为主。
最长曾持续过三个月,寺里也有僧人长期如此。
这样可保持体态轻盈,身体舒适。
但工作繁忙时不适宜此法。
为现代人减压:劳身不劳心说到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过大,竞争激烈导致的种种疾病,这主要是由于现代人心理压力过大,身体的劳累很容易恢复,但心过于劳累,就会导致身体机能提前衰老退化,疾病乘虚而入。
对自己的利益患得患失,对过去反复追悔,对未来充满妄想,这是现代人工作压力重的主要原因。
劳身不劳心的要诀是:“负丈夫之气,抱小儿之心”。
即在现实生活中,勇于承担责任,直面现实,佛家讲求因果,无论悲或喜,都是自己种下的种子,对市井市民来说,在个人心境上,应保持童真,遇事包容,不要斤斤计较,损人利己。
道家养生之道
道家养生之道篇一:儒道释养生之道儒道释对中医养生学的贡献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历来重视身心兼养,形神俱健。
特别是道儒佛养生学说,异彩纷呈,各有千秋。
道家养真,儒家崇德,佛家养心,但主流还是三位一体。
中医养生学说来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法于自然,返朴归真。
道家养生的内容,以自然天道观为主,它的注意力主要是着眼于人的本身,对自我的生命活动具有丰富的体验。
他们追求的是生命本质的解脱和精神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的超然与人格的独立,渴望人生的自由。
老子养生的全部学说是天人合一,崇尚自然。
其核心是"返璞归真",无论是朴还是真,其最终形态都是"道"。
他一生重视养生,是位大寿星。
据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老子百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他养生的最高思想境界是:追求道,体悟真。
主张"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
"深根固蒂"之法,"虚其静,入静归根";"甘其食,美其眠,安其居,乐其俗"。
以修道而养寿也。
道家养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摒绝一切外来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干扰,求得身心的解脱。
因此,崇尚自然成了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的观点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的一切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要不悖天地之理。
而人最初的状态最接近自然,因此他提出返璞归真,把婴儿推为"至朴""至真"的理想标准,养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
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人天合一的根本途径。
中国道家养生学的核心是中国道家内丹养生学养生之道,其功理完全合乎宇宙天地人大自然万物变化规律,故立论极其科学而高妙。
养身、养心(无意子)
养身、养心(无意子)
(2012-03-03 11:17:50)
为便于记忆,我师父用四句概括:腻粘之物滞气血,粗素粮菜清血道;浓茶重咸易板结,淡补酸软不老仙。
因此,我常劝人少食肥肉、蛋黄、糯米…,多食粗粮、纤维蔬菜果品。
也反对热菜加冰啤,饭后即食水果等等。
凡人之为凡,系智为利欲所蒙,真人之为真,系神拂尘以清心。
凡、真同体而二性,故有佛即人,人即佛;又有心魔、人鬼之说。
凡此种种唯心智、唯神识而论,即现代冠名之唯心论也!然唯心的基础为唯物,则唯心是唯物的最高境。
故修佛亦好,修道亦好,一切信仰均基于为己之实利,曰之长远则来世、来生,曰之现实则长生、健康。
故有济世苍生之心,必有度人先度己之能,则人皆信服而甘受尔度。
从此说开,养生家高手医家,是真治未病者也!
世人临危将绝求之于中医,中医能治病,但治不了人,是故医亦非真道,世人不识,奈之何也!
吾等借此网络以尽人性好生之德,不问结果如何,该离之时即当离去,无名无姓无挂碍。
佛家养生100条
佛家养生100条在人的一生中,最值得珍惜的东西是什么?有人说是快乐,有人说是金钱,有人说是家庭。
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健康。
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佛家养生100条,供大家参考。
佛家养生100条是什么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
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
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
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
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
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
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
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就是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
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
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佛教养生核心
佛教养生核心
养生要养性、调身先调心。
因为心与身、肢体与精神是一个整体,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只有“放舍诸缘休息万念”,才能把握身体益寿延年。
本书以佛教养生观念为主旨,为大家提供了诸多方便易行的佛家养生方法。
学习佛教徒的养生方法,能够使我们这些健康状况下降的人也可以长寿健康。
我佛慈悲,普度众生,或引人向善,或助人除恶;或救人脱难,或教人养生。
佛教养生最重精神的超脱,唯求心灵的空寂,而淡化形体的存亡,讲究精神的温磐。
佛学认为:有身则有病,有生就有死,祛病的首要是养性,长寿的秘诀是养心。
而养性养心的途径有很多,慈悲行善者可享受精神的快乐,自在随缘者可得到心身的安逸,忍让持戒者可达至情绪的安详,放下安心者可获得心灵的坦然。
精神养心法是佛教养生的真谛。
精神不宁,则百邪侵身。
休息万念:方益寿延年。
反璞归真,是佛教养生思想的精华。
期望养生长寿者,其起居生活、日常饮食所依从的一个重要原则,当是顺其自然。
佛家出于慈悲之心,倡导众生在生活饮食中不可纵欲,起居宜有规律;不可强求,心须静身常动;不可破戒,食素斋禁荤腥。
这是对人类养生的一个科学的总结。
常言道:病
从口入。
平时生活中,人们吃什么,怎样吃,都与生命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暴食则积滞,不洁则生病,无度则成疾。
这些不良生活习惯都违反了养生的规律。
佛教养生告诉我们:经常运动,保持清洁,多食蔬菜,就是防治疾病的最佳良药,就是颐养天年的最佳选择。
养生之道经典句子养生经典语录100条
养生之道经典句子养生经典语录100条1.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
2.治身养性谨务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3.多食则气滞,多睡则神昏。
4.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
5.人之养老之道,虽有水陆百品珍锤,每食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扰。
6.养生者,不过慎起居、节饮食、有序有节、这也是养生之要核。
7.这也是养生之要,养生者,心欲求寐愈难。
8.养生如病,不得他求。
9.养生以不伤为本。
10.长生之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11.饮食有节,起居有序,心静气和,乃养生之根本。
12.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明智。
13.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14.养生之道,在于平衡阴阳,调和气血。
15.淡泊名利,心静如水,是养生之秘诀。
16.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17.饮食有节,起居有序,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18.养生之要在于动静结合,动以养身,静以养心。
19.养生之道在于养气,养气之道在于养心。
20.心静则神安,神安则寿延。
21.养生之道,以自然为师,顺应四时之变。
22.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三百步,不用进药铺。
23.心静则体健,神宁则寿长。
24.饮食之道,贵在均衡;起居之道,贵在规律。
25.养生者先养心,心静则气和,气和则身安。
26.淡泊名利心自安,清心寡欲乐无边。
27.知足常乐,心态平和是养生之本。
28.养心在静,养身在动,动静结合,身心并养。
29.养生之道在于阴阳平衡,饮食有节,起居有序。
30.养生之道在于养德,养德之道在于养心。
31.笑口常开,青春常在;愁肠百结,病入膏肓。
32.养生之道在于顺应自然,起居有节,饮食有度。
33.养身必先养心,养心必先寡欲。
34.心宽体胖,气和神安;心窄体瘦,气郁神疲。
35.饮食有节,起居有序;心静气和,健康长寿。
36.养生之道在于调节阴阳平衡,保持气血畅通。
37.静以养神,动以养身;动静结合,身心健康。
38.养生之道在于心态平和,知足常乐。
佛教养身
千百年来,佛教的高僧大德在用禅定进行养生和治疗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以隋代智者大师的论述最为系统、精辟。
他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下说:“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瘥。
”他总结有九种方法:1、系心脐中像豆子那么大,能治诸病,也能发生诸禅,因为息从脐出,还入至脐。
又人托胎之时,带系在脐,是肠胃的根源。
2、诸如上气胸满、两胁痛、背臂急、肩井痛、心热懊痛、烦不能食、脐下冷、上热下冷、阴阳不和以及气嗽等,可以用意守丹田的方法治疗。
因为“丹田是气海,能销吞万病”。
如果止心丹田仍觉痛切,可以移心足三里穴。
若还不能止,则可以移心两脚大拇指甲的横纹上,以愈为度。
3、心缘两脚之间,可以治愈头痛、眼睛赤疼、唇口热、疱疹、腹猝痛、两耳聋、颈项强等七种病。
4、经常止心在足,能治一切病。
因为我们平常用脑的时候多,“气强冲腑脏,翻破成病”,心如缘下,则五脏顺而消化力增强,众病自愈。
5、身上有病,一心止于病外,如果没有特殊的障碍,不出三日,都能痊愈。
6、不以病为意,但寂然止住,心意和悦,也能治病。
7、偏用出息,可治肿结沉重、身体枯瘠、痰饮胀满、饮食不消、腹痛下痢等病。
偏用入息,可治憎寒壮热、支节皆痛、身体虚悬、肺闭胀急、呕逆气急等病。
8、吹、呼、嘻、呵、嘘、(口+四)六种息(或作气)治五脏诸病。
六种息与脏腑的关系为“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口+四)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
”(俗称六字诀)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哂。
如果肾脏有病,那就在静坐开始的时候,观想肾脏,口中微念‘吹’字;脾胃有病,那就观想脾胃,口中微念‘呼’字;脏腑有病,那就观想脏腑,口中微念‘嘻’字;心脏有病,那就观想心脏,口中微念‘呵’字;肝脏有病,那就观想肝脏,口中微念‘嘘’字;肺脏有病,那就观想肺脏,口中微念‘哂’字。
这六种治病的气,有病的时候,可对症择用一气或数气,无病的时候,可六气兼用。
每次每气可念六遍、十二遍,以至数十遍,随各人的心愿。
中医佛学润燥生津的养生之道
中医佛学润燥生津的养生之道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升使得养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在养生方法中,中医和佛学被视为两种有效且深受人们倚重的养生方式。
中医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来改善身体机能,而佛学则通过修心养性以达到身心健康。
中医佛学联合润燥生津的养生之道成为了许多人追求健康的选择。
一、中医润燥生津的养生方法中医强调身体的阴阳平衡,认为阴液不足会导致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
因此,润燥生津成为了中医养生中的重要方法。
1.喝充足的水:人体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至关重要,每天饮水量至少应保持在2000ml以上。
2.调节饮食:多食用一些滋润的食物,如梨、苹果、海带等,可以帮助润燥生津。
3.运动均衡: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帮助身体保持正常的润燥水分。
二、佛学修身养性的养生之道佛学主张修身养性,通过积极的心态和修行的方式来保持身心的健康平衡。
佛学养生强调内在的修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正念冥想:通过冥想让思维保持冷静平和,减轻压力,促进身心的放松和平衡。
2.善心积累:培养善心和慈悲心,积极向他人传递温暖和爱心,增强自身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3.持戒修身:遵守佛陀所传授的戒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以维护身心的健康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三、中医佛学融合的养生之道中医和佛学提供了各自有效的养生方法,但二者融合使用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1.食疗结合:中医药中有许多滋阴润燥的草药,如枸杞子、百合等,可以结合佛学修行时的饮食调理,起到双重滋阴的效果。
2.情绪调节:佛学修行的正念冥想可以帮助人们调节情绪,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
通过中医的调理,可以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3.内外修养:在中医养生的同时,结合佛学的善心积累和持戒修身,可以使人们从内心呵护自己,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之,中医佛学润燥生津的养生之道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养生方法。
无论是从调理身体的角度,还是从精神层面的修养来看,中医和佛学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优势。
养生先养心顺口溜
养生先养心顺口溜散步午后垂钓鱼,运动养生常如此。
健康饮食养心脏,味觉享受成口福。
情绪调节需放松,压力解决心更舒。
创造快乐自我感,幸福生活定更乐。
养生,一种追求健康和平衡生活方式的行为,在当今社会中备受关注。
而在养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记一个重要的原则——养生先养心。
因为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密不可分,只有通过关注和培养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才能达到真正的养生效果。
首先,我们通过运动来养心。
散步,一种简单而又高效的运动方式,能有效地缓解压力和焦虑。
午后,阳光洒满大地,我们穿过湖畔的小道,感受清新的空气和青草的芬芳。
散步不仅让我们的身体得到活动,还能让我们的内心逐渐平静下来,舒缓压力,让我们重新寻找内心的宁静。
其次,运动是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午后垂钓鱼,一种富有乐趣和挑战的运动,既能使我们身心放松,又能增加我们的耐心和专注力。
坐在湖边,享受着安静的时光,我们与大自然的和谐互动使得我们的内心得到平衡。
此时,我们将压力和焦虑置于一旁,专注于垂钓的过程,使我们的心境渐渐宁静。
除了运动,我们的饮食也是养生的重要方面。
健康的饮食习惯能够保证我们的心脏的健康。
多吃蔬果,减少油脂的摄入,能够降低我们患心脏疾病的风险。
我们选择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精心制作低脂低盐的菜肴,不仅让我们的味觉体验更美妙,还能让我们的心脏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持健康的节奏。
此外,情绪调节也是养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我们需要学会放松自己,调整自己的情绪,以保持内心的平和。
压力是现代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但如何处理并消化压力是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冥想、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找到自己心灵的港湾,让内心感到安心和平静。
充实、快乐的生活也是养心的一部分。
我们创造属于自己的快乐,不仅可以提升自我感受,还能增加生活的乐趣。
我们可以培养一项兴趣爱好,例如绘画、音乐、摄影等,通过这些方式让自己感到愉悦和满足。
分享快乐也是很重要的,与朋友、家人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能够增强彼此间的情感,为我们的心灵注入正能量。
静心养心
静则神藏,静心养心
静是要人在一派纷繁的世界里能够独自安静下来。世界是从静寂中产生的,“有生于无”、“动生于静”,包括人的产生。人的精神更是来源某种静寂。心喜静,所以历代养生学家把清心寡欲、调养精神作为养生的主要内容。《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云: “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所谓“静则藏神”、“静以养之”,是指神静,而不妄思,也要防止用神太过。静是一种心态,如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是指不为名利所困扰的自然静,有助于神气内守。反之,神气的过用、躁动,为名利所诱惑,往往容易耗伤人的元气。因此,心静则神清,心定则神凝,心虚则神浮,心安则神全,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清心静神,就是保持心神清静,合理地用神。而清静是指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是思想的清静,需要经过修炼才能达到的状态。因为神气清静而无杂念,才可达到真气内存,心神平安的目的。清心静神主要是指心神不妄动,用而不过,思想专一,排除杂念,从而能专心致志地工作和学习。生理学研究表明,人在入静以后,生命活动中枢的大脑又恢复到儿童时大闹电波的慢波状态,也就是人的衰老指标得到了“逆转”。通过社会调查发现,凡是经过重大精神挫折或思想受到重大打击之后,又未得到良好的精神调节,则多种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地增加,如肿瘤、高血压病、冠心病等。只有经常保持思想清静,调神养心,才能有效地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有利于身心健康。
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的联系与区别
佛家、儒家、道家养生的联系与区别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者言性,而佛者见性;儒者劳心,佛者安心;儒者贪著,佛者解脱;儒者有为,佛者无为;儒者分别,佛者平等,儒者治外,佛者治。
(一)儒家、道家、佛家的区别:儒家重视人伦,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立千古不朽的功勋;佛家倾心般若,主在自觉的基础上觉他,自度的基础上度他,普度众生,同臻西方极乐世界;道家则崇尚自然,主通过这种修炼,达到长生久世,羽化登仙。
儒家的着眼点在于入世,佛家的着眼点在于出世,道家的着眼点在于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不死。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佛、道、医、儒、武等诸家中,道教被公认为最擅长于养生。
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被许多封建帝王奉为教条。
1、儒家讲的是敬,道家讲的是静,佛家讲的是净。
2、修身,练气,养心儒家更重视的是修身,道家注重的是练气,佛门主要是养心.养形,养气,养心合而为一.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佛家讲:出世儒家讲:入世道家讲:避世。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列三家之别:儒家讲天理、道家讲论道、佛家讲如法--于凌波居士语。
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佛家讲救世。
儒家讲天命、道家讲自然、佛家讲解脱。
儒家如小学、道家如中学、佛家如大学--上人语。
儒家如粮店、道家如药店、佛家如百货商店--南怀瑾先生语。
儒家求君子、道家求逍遥、佛家求自在。
儒家弃小人、道家弃造作、佛家弃烦恼。
儒家表现于礼、道家表现于真、佛家表现于戒。
儒家执于境、道家执于心、佛家心境双亡。
三家虽别,但共同构成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国学3、出世与入世在佛家、道家、儒家和现代人的人生观中均有相关相近的地方,但也有区别。
(1)现代人如果常说: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
这主要是态度方面的,或者说是世界观与人生观。
就是人生在世,确实要很好地处理出世和入出的关系,要用辨证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才能有正确的答案。
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关系、成败、对错等做为行事待人的基本准则。
养生保养的古人说法
养生保养的古人说法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养正性”:养生首先要端正思想,不要被外界的物质欲望所迷惑,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2.“顺自然”:养生还要顺应自然的规律,包括四季的变化、环境的适应等,要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3.'寡欲”:减少欲望是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不要贪图过多的物质享受,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4.“守中”:保持中庸之道也是养生的重要原则之一,不要过度劳累或过度放松,要保持适当的平衡状态。
5.“苦茶久食益意思”:适当饮用苦茶可以提神醒脑,有益于身体健康。
6.“治心以中,治气以和”:调理内心要以中庸之道为指导,调理气息要以和谐为原则。
7.“口中言少,心头事少,肚中食少,自然睡少”:多必失,心多必乱,食多必胀,睡多必乏,这是古人养生之道的经验之谈。
8.“修身以寡欲为要,行已恭俭为先”:修身养性要以减少欲望为要领,行事做人要以恭敬节俭为原则。
9.“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内心平静可以促进身体和谐,身体和谐可以促进心理健康。
10.“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割于性则舍”:圣人对于声色滋味这些物质享受,如果有利于身体健康就取之,如果对身体有害则舍弃。
以上就是一些古人养生保养的说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静养心是养生的良方
以静养心是养生的良方在任何时候,以任何方式养生,都必须注重养心,养心才是养生的根本。
这正如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所说:“养生必先养心。
”当我们的心里充满阳光,世界就一片光明,心情就如春风桃李花开日,生活和谐美满,浑身轻松舒畅。
西方有句谚语:“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中医《内经》则有“百病始于心”的说法。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不生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可见,一个人是否健康,不仅要身体好,而且还要心理健康。
也就是说,在养生过程中,“养身”的同时必先“养心”。
养心必以静为先。
明代朱权《活人心法》中说:“盖心如水之不扰,久而澄清,洞见其底,是谓灵明。
宜乎静可以固元气,则百病不生,故能长久。
”心主宰人的精神、理智与一切行动,心之道在平静,静则能长寿。
人有七情六欲,正常情况(心平气和的状态)下,并不发病。
但人的情绪异常、心乱如麻、心慌意乱等就可以表现出多种病态,引发多种疾病。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我们熟悉的:范进中举成疯人,是喜伤心的结果。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恐是伤肾的结果。
所以,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自己关爱自己;自己的最大敌人是自己,自己伤害自己。
最好的心情是平静,一颗平静如水的心,胜过万灵药。
古人云,静以养神,养心需要安静。
人应摒除一切杂念,才能入静,进入淡泊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使心理和谐平衡,方可祛病强身。
入静,能使全身精神归于统一集中,大脑皮层的活动趋于镇静平常,经脉贯通,血液顺畅。
体气协调,心态平和,心情愉快,就可祛病延年。
儒养性道养身佛养心
儒养性道养身佛养心中华文化的养生之道,是以传统国学和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的变化规律总结得来。
而儒、释(佛)、道三家是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我认为从儒释道视角来诠释养生文化,可以更顺畅地寻得养生之要义。
有人说,儒家让人“拿得起”,道家让人“放得下”,佛家让人“想得开”,这非常有道理。
儒家的思想是入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用崇高的道德换来内心的坦然;道家的思想是离俗,远离喧嚣,才能潜心修身养性,求得长生;佛家的思想是解脱,看淡红尘中的一切得失,才能超越生死,获得永恒的真理和智慧。
儒家,是指以孔子为宗师的思想流派。
儒家养生重在养性,它崇尚礼乐、仁义,提倡“中庸”之道,十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奋发向上的健康心理;“臭恶,不食。
不时,不食。
”提出了有选择、有节制的饮食准则;“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说只有强健体魄、磨砺意志、树立正气,才能让肉体生命得到升华;而最重要的“中庸”思想,则告诫人们要不偏不倚,做到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道家,包括道家和道教两个层面,其中阴阳、五行、三宝(精、气、神)、九守等概念,已成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为解释体内气的运化以及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基础。
道家养生重在养身,主张恬淡无为,顺其自然。
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就是要遵循自然法则,让饮食五味充盈我们的身体,让服饰更加舒适美观,让居所更加安逸,同时还要尊崇风土人情与风俗习惯。
唯有清心寡欲、顺其自然,才能长生耐老,延年益寿。
释,释迦牟尼的简称,即佛教文化。
佛家养生重在养心,主张“万法皆空”,认为人生无常,只有努力修行,追求至高无上的生命智慧,才能彻底摆脱生死苦恼,进入涅槃境界。
佛家将“地、水、风、火”并称为“四大”,认为四大不调,则百病丛生;而“贪、嗔、痴”三毒是影响人体健康最重要的内在因素。
要消除这些不利因素,就必须践行正确的修证方法,使我们的心力更加强大:佛教的禅定,重在思维的修炼;瑜伽,重在形体的塑造;静坐,意在排除烦恼、六念皆空;修行,即修习佛教的道理并不断得到证悟。
佛教养生概论
佛教养生概论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2世纪传人中国,并且很快被融入到中华文化中来,其博大精深的养生功效备受历代僧家推崇,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完善,形成了其独到的、卓有成效的养生、健体、护心秘籍。
当我们面对许多形形色色的亚健康人群时,有些甚至当代医学也会举手无措。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佛教养生或许就可以给我们思想以启迪,身体以强健。
佛教养生要领关于佛教养生,《性命圭旨全书·大道说》中有一段总结语,概括道:“释之禅教曰:不二法门,甚深法界,虚空藏,寂灭海,真实地,总持门,彼岸净土,真境心地,极乐国,如来藏,舍利子,菩萨地,光明藏,圆觉海,般若岸,法王城,西方天堂,空中真际,真实三摩地,华藏海,陀罗尼门,不动道场,波罗密多等等,难以悉记。
要而言之,无非为此性命之道也。
”由此不难发现,佛家禅修或坐禅的养生功法甚多,入门的方法如观息法、观色(身)法、观心法等在社会上最为流行。
天台宗的止观法门,对养生锻炼中调身、调息、调心论述最为具体,修行方法也极为系统。
禅宗的经典《坛经》、《心经》、《金刚经》从养生角度看,是佛家养生功理的精髓,是佛家禅功心法。
而禅宗的参禅或禅定,是将意识专注于一个话头或法境上,一心参究,亦与道家养生的观想、存思有类似之处。
密宗的养生功法形式最多,较为人知的般若定、九节风、大圆满等对治病强身,开发潜能有明显效果,其他功法非经师传单授,是很难窥见底蕴的。
净土宗与其他宗派不同的是,它依《无量寿经》提倡念佛,不专修静坐,而是意念专一,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有内功的功效。
此外,佛门还有一些动功功法,如达摩易筋经等,此类功法多出于少林,与少林习武有关,且与道家养生的导引术有很深的渊源。
在修炼的目的及所追求的功效上,由于佛家追求的是解脱自在、超越生死轮回的涅槃境界,是出世的哲学,所以佛家着重只是参证佛法的一种手段,它的禅那止观等调身调息、调心观想等方法的目的,是制心一处,参究佛理,以求开悟,静定生慧,彻见法性,解脱自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佛家的养生之道养生先养心
导语: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简单朴素,长寿者却比比皆是。
佛家的养生之道:养生先养心。
人生胜境平常心佛教看淡生老病死,四大
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简单朴素,长寿者却比比皆是。
佛家的养生之道:养生先养心。
人生胜境平常心
佛教看淡生老病死,四大皆空,并不代表否定现实;相反,因为尊重生命,佛教一向有注重养心调身的传统。
佛家认为凡事有因果,各人的身体状况与他的心理状况、生活习惯、客观环境息息相关,调整心态是养生的根本。
佛家主张“万念归一,清心涤虑”、“少欲而知足,知足而长乐”。
“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但人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感恩,所以要克己而宽以待人。
佛家对克制欲望的五戒戒杀生、偷盗、淫邪、妄语、迷幻对普通人也有借鉴意义。
戒杀生,可减少残酷之心和对生命威胁的恐惧;戒偷盗,可减少对受到制裁或失去财物的恐惧;淫邪,会对身心、社会、家庭带来危害;戒妄语,才能有诚实正直之心;戒迷幻,才能抵抗心理的空虚和种种诱惑。
睡不超过时食不十分饱
佛家把人比作琴,琴弦绷得太紧会断,太松又弹不出准音,所以要时时调弦。
调好了心弦,身体的弦怎么调?法量法师说,规律的作息是关键。
众所周知,佛家戒荤,法量法师说,食素也有利于养生。
佛家主张“长养慈心,勿伤物命”。
心慈,就会心境平和,身心和谐。
对于“食不过饱”,佛家也有特殊的做法。
法量法师说,一般情况下,他三餐有规律,但当感到肠胃滞胀、消化不良时,他有时会不吃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