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七章全含针灸治疗各论(参考文档)

合集下载

针灸重点

针灸重点

《针灸学》期末复习材料绪论1、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刺灸技术和方法,探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阐明针灸作用机理的一门学科。

2、约成书于战国末期的《黄帝内经》是对针灸学术的第一次大的总结,是针灸理论创立的标志性医学文献。

3、魏晋时代的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继《内经》后对针灸学术的第二次大的总结。

书中记载了349 个腧穴。

4、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是继《内经》、《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术的第三次大的总结。

书中记载了359 个腧穴。

上篇针灸基础理论第一章经络总论1、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为直行的主干;“络”为侧行的分支。

2、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数计的浮络、孙络等。

其中十二经脉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3、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

4、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按正立姿势,两臂下垂拇指向前的体位,将上下肢的内外侧分别分成前、中、后三个区线。

手足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 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5、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P13 表格6、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衔接规律:(1)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总的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2)十二经脉循行衔接规律是: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针灸治疗学全本

针灸治疗学全本

⑵ 奇穴
既有固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没有归属于十四正经的腧穴,因其有奇特的疗效,故称之为奇穴。又因其在十四经穴以外,故又
称“经外奇穴”。
⑶ 阿是穴
既无具体的名称,又无固定的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的部位, 叫作“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
穴”、“压痛点”。
二、 腧穴的的治疗作用及主治规律
1.基本治疗
主穴实证用泻法,虚症用补法。
▲寒湿证加艾灸;
操作 ▲瘀血证加刺络拔罐;
▲肾虚证命门穴加用附子饼灸。
腰痛
其他治疗
1.皮肤针法 选择腰部疼痛部位,用梅花针叩刺 出血,加拔火罐。
●适用于寒湿腰痛和瘀血腰痛。
2.耳针法 取患侧腰骶椎、肾、神门,毫针刺后 嘱患者活动腰部;或用揿针埋藏或用 王不留行籽贴压。
中枢性面瘫口角歪斜眼以上正常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手少阳三焦经深层为面神经出颅之处急性期面神经水肿针刺手法宜轻或加灸以温经散寒地仓阳白颊车翳风鱼腰为循经远端选穴急性期急性期用泻法可祛除阳明用泻法可祛除阳明太阳太阳筋络之邪气筋络之邪气祛风通络祛风通络攒竹四白颧髎配穴配穴
针灸治疗学
(七版)
上篇 腧穴总论部分
《灵枢.官针》“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 所,以上下摩骨也。” 是一种强调手技的方法。此法 的操作进针后,稍微摇动针柄,慢慢进针至骨部,然后在 骨头上或骨缝间上下提插,好比针尖在击打骨头,故谓 之短刺。常用于治疗跟骨骨刺、颈椎病、老年性膝关 节退变等症。
3 合谷刺
《灵枢.官针》“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 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 。操作:针刺得气后, 将针退至皮下,再向左刺入,再将针退至皮下,,向右 刺入,针再退至皮下,最后直刺入肌肉(分肉)深处。 整个过程就好像用针在肌肉间划了个鸡爪,用于治疗 肌痹(肌肉挛缩不用等症) 。

针灸治疗 总论共90页文档

针灸治疗 总论共90页文档

针灸治疗 总论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西塞 罗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针灸治疗学 各论(完整资料).doc

针灸治疗学  各论(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第二篇各论第一部分内科疾病一、神经内科疾病(一)痹症:病因病机、治则、处方【病因病机】1.病因:内因—正气不足外因—风寒湿热2.病机: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分类】1.行痹(风痹):疼痛游走,痛无定处2.痛痹(寒痹):疼痛剧烈,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热则减3.热痹: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关节活动不利。

3.着痹(湿痹):肢体关节酸痛,重着不移,或有肿胀,肌肤麻木不仁。

【临床表现】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常有发热、游走性、不对称性关节红、肿、疼痛,特别是膝、肘、腕、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累及手足小关节,以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晨僵”为特点。

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及关节韧带附着处骨质增生为特点。

【治则】通经活络止痛,行痹+活血祛风;痛痹+温经散寒;着痹+除湿化浊;热痹+清热消肿【处方】局部取穴,并根据部位循经选穴(二)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表现】在大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异常及疼痛,局部痛觉和触减退,无肌肉萎缩,无膝反射改变。

【治则】疏经通络、行气活血,针刺为主(寒湿引起者加灸),泻法或平补平泻【处方】以股外侧局部和足少阳胆经腧穴为主【组成】风市、环跳、伏兔、血海、阿是穴【方义】风市、环跳——疏通少阳经气伏兔、血海——通行气血阿是穴——疏通局部经络,活血化瘀(三)腰痛:相关经脉、病机、主方及方义【相关经脉】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带脉、肾经【病机】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的不通和失荣【分类】寒湿腰痛、瘀血腰痛、肾虚腰痛【临床表现】腰部疼痛【治则】寒湿腰痛——温经散寒,针灸并用,补法瘀血腰痛——活血化瘀,针灸并用,补法肾虚腰痛——益肾壮腰,针灸并用,泻法【处方】以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组成】委中、肾俞、大肠俞、脊中、腰阳关、阿是穴【方义】委中—疏调腰背部经脉之气肾俞—壮腰益肾大肠俞、脊中、腰阳关、阿是穴—疏通局部经脉、络脉及经筋之气血,通经止痛(四)坐骨神经痛:临床分类、治则、取穴特点【分类】根性坐骨神经痛、干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表现】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出现放射性、电击性、烧灼性疼痛为主症。

针灸治疗总论

针灸治疗总论
❖ 调和阴阳与针刺补泻手法密切相关。
《灵枢·终始》篇曰:“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 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 例如,阴盛阳虚可见癫疾、嗜睡,阳盛阴虚可见狂躁、失眠, 针灸临床均可取阴跷脉气所发穴照海和阳跷脉气所发穴申脉治 疗。
第二章针灸治疗原则
❖ 治神守气 ❖ 补虚泻实 ❖ 清热温寒 ❖ 治病求本 ❖ 三因治宜
第三节 调和阴阳
1.调和阴阳是针灸治病的最终目的。
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 理阴阳,使失调的阴阳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 阴阳的相对平衡,则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
2、阴阳的证治
在阴阳一方偏盛、另一方尚未虚损的情况下, 应泻其有余;
而当一方偏盛,另一方也见虚损的情况下,在 泻一方有余的同时,配合扶正或益其不足。
在临床上,虚证和实证的表现是错综复杂、 变化多端的,诸如有表虚里实或表实里虚、 上虚下实或上实下虚,还有真虚假实、真实 假虚等等。所以,补虚泻实治则的运用,也 必须灵活应变。
❖ 单纯的虚证和实证,就单用补法或泻法。若 是虚实夹杂,相间出现,则必须补泻兼施以 求治,并结合虚实程度的轻重缓急,决定补 泻的先后多少。或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 或上补下泻,或上泻下补;或左补右泻,或 左泻右补。
3.实则泻之
❖ “盛则泻之”、“满则泄之”、“邪盛则 虚之”都是泻损邪气的意思,可统称为 “实则泻之”。实证治疗原则是用泻法或 点刺出血。若病属本虚标实,正气已衰退, 则应泻实与补虚兼顾,或者先行补虚,而 后泻实。
❖ 例如对邪实正虚的臌胀病,一味泻实或单 纯补虚都是片面的,唯有虚实同治、攻补 兼施才是理想之策。
4.宛陈则除之
❖ “宛陈则除之”,是“实则泻之”的一种。 “宛”同“瘀”,有瘀结、瘀滞之义。“陈” 即“陈旧”,引申为时间长久。“宛陈”泛 指络脉瘀阻之类的病变。“除”即“清除”, 指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唐·王冰注云:“宛, 积也;陈,久也;除,去也。言络脉之中血 积而久者,针刺而除去之也。”指出由络脉 瘀阻而引起的病证,应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完整版)针灸学重点总结

(完整版)针灸学重点总结

针灸学针灸学是一种以中国以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止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法灸法及针灸治疗。

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第一章经络总论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为直行的主干,络为侧行的分支。

经气:即经络之气,概指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包括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十五络脉(十四经脉之络、脾之大络)和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奇经八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经络的作用:1联系脏腑、沟通内外2运行气血、营养全身3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第二章腧穴总论腧穴: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腧穴”。

“腧穴”是对穴位的统称;“输穴”是对五输穴中的第三个穴位的专称;俞穴,专指特定穴中的背俞穴。

腧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1)十四经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的腧穴。

(361穴)2)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

这类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疗效。

又称为“经外奇穴”。

3)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部位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腧穴的主治特点:1近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病证的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2远治作用:是指腧穴具有治疗其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病证的作用。

最新《针灸学》 第七章3幻灯片课件

最新《针灸学》 第七章3幻灯片课件
主穴:三阴交 中极 次髎
随证配穴: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 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 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2)虚证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 明经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 足三里 气海
配穴: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 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 钟。
【经验介绍】
1.熊春华等用至阴艾条灸矫正胎位,用两根 艾条点燃后,先在距穴位2~3cm处进行温和灸, 使其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2min后,再 施行回旋灸或雀啄灸,至皮肤红晕为度,每天2 次,连续2周。共灸治30例,治愈29例,无效1例。 (熊春华,等.艾灸至阴穴与膝胸卧位法纠正胎 位不正30例对比观察。湖南中医杂志1991; (3):23)
一般说经产妇与初产妇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胎 次在6次以上者,其成功率显著下降。孕妇腹壁过度 松弛或过度紧张都会影响疗效。横位成功率高于臀 位。艾灸时孕妇感到胎动活跃者效果较好,一般灸 后1小时胎动达高峰。针灸矫正胎位简便、安全,对 孕妇、胎儿均无不良影响。针灸失败病例可配合作 膝胸卧位、外回转等。
虚证以补益与通调相结合,治疗重在温养。气血不 足者从调理脾胃入手,调补气血;肾虚者温通下焦, 选用任脉小腹部穴、脾胃经穴为主,肾虚酌加补肾 穴位。针刺用补法,并可用灸。可在关元、气海穴 施温和灸或温针灸。非发作期也可用艾炷隔姜灸, 每次5~7壮。
【经验介绍】 【附注】 【小结】 【思考题】
痛经的针灸治法、主方、方义及配穴如何?
《针灸学》 第七章3
妇人生理:
妇人以血为本,经水为血所化;肝藏血,脾统 血,肾藏精,精化血;肾主宰生长发育、生殖功能。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 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总论-第四节针灸处方

《针灸治疗学》-针灸治疗总论-第四节针灸处方

针灸治疗学上篇总论第一章针灸治疗总论第四节针灸处方针灸处方是在分析病因病机、明确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腧穴和刺灸法组合而成。

做为针灸临床治疗的实施方案,处方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优劣。

因此,针灸处方必须在中医学基本理论和针灸治疗原则的指导下,根据各种刺灸法的特点和腧穴的特异性,严密组合,做到配穴精练,方法得当,以更好地发挥针灸的治疗作用。

针灸处方包括两大要素,即穴位和刺灸法。

—、穴位的选择腧穴是针灸处方的第一组成要素。

选取适当的腧穴是配穴的先决条件,人体每个穴位都有相对的特异性,其主治功能不尽相同。

只有依据经络、腧穴理论,结合临床具体实践,掌握取穴的一般原则,才能合理地选取适当的腧穴,为正确拟定针灸处方打下基础。

穴位的选择应遵循基本的选穴原则和配穴方法。

(一)选穴原则选穴原则是临证选取穴位应遵循的基本法则,包括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辨证选穴和对症选穴。

近部、远部选穴是主要针对病变部位而确立的选穴原则,辨证、对症选穴是针对疾病表现出的证候或症状而确立的选穴原则。

1、近部选穴近部选穴是指选取病痛的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腧穴。

这一取穴原则是根据腧穴普遍具有近治作用的特点而来的,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治疗规律。

例如,眼病取晴明,耳病取听宫,鼻病取迎香,胃痛取中脘,膝痛取膝眼等,皆属于近部选穴。

近部选穴适用于所有病证,尤以经筋病和筋骨病最为常用,如《灵枢·经筋》指出治疗经筋病的基本原则是“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素问·调经论》也说“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

”都说明经筋病和筋骨病皆应以局部选穴为主,如面瘫属阳明经筋病,宜首取面部穴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骨性关节炎、网球肘、踝关节扭伤等筋骨病也都应取局部穴位为主。

2、远部选穴远部选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穴。

这—取穴原则是根据腧穴具有远治作用的特点而来的,体现了“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治疗规律。

针灸学治疗各论笔记整理资料讲解

针灸学治疗各论笔记整理资料讲解

针灸学治疗各论笔记整理第三部分.3 针灸临床治疗一、头面躯体痛证1、头痛②阳明经痛:头维印堂阳白阿是穴合谷内庭③太阳经痛:天柱后项阿是穴后溪申脉④少阳经痛:风池太阳率谷阿是穴外关足临泣⑤厥阴经痛:百会四神聪阿是穴太冲内关记忆要点:局部取穴(根据头痛位置的不同)+阿是穴+远端同名经选穴(例如阳明头痛:手阳明合谷+足阳明内庭)有明显的规律不需要背诵,理解即可。

2、面痛:治法:疏通经络,祛风止痛。

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四白、下关、地仓、合谷、内庭,太冲记忆要点:局部取穴(四白下关地仓)+合谷太冲(开四关,二穴分属于手阳明,足厥阴)+内庭(足阳明荥穴,疏通阳明经气血,这个穴位后面大量的用到,主要就是泄阳明热)口诀:四下地,冲谷庭(四这个人下地干活,喜欢冲一杯“谷庭”茶)3、落枕:主穴:天柱阿是穴外劳宫记忆要点:天柱阿是穴(局部取穴,疏通颈部气血)+外劳宫(经验穴,又名落枕穴)口诀:阿!天外飞仙(武侠片里会有的台词)4、漏肩风:选经:阿是穴,手三阳经主穴:肩前肩髃肩髎肩贞阿是穴曲池阳陵泉记忆要点:肩髃肩髎肩贞(分属于手阳明,少阳,太阳)+肩前(奇穴)局部取穴+曲池,阳陵泉(行气活血止痛,曲池主要有泻热的作用,筋会阳陵泉所以筋脉气血不通经常用到这个穴位)口诀:四肩是阳曲(四个肩膀上都是阳曲,我们本地的一种酒的名字,阳曲,曲也有酒的意思)5、腰痛主穴:阿是穴委中大肠俞肾俞记忆要点:肾俞(腰为肾之府,肾腧可以益肾壮腰)+大肠腧阿是穴(局部取穴)+委中(腰背委中求)口诀:委是肾肠(我是肾大肠)6、痹证:行血膈、痛关肾、着三陵、热大曲选经:局部穴为主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配穴:行痹:膈俞血海(风邪偏胜,治血先治风,血行风直灭)痛痹:肾俞腰阳关着痹:阴陵泉足三里(阴陵泉去湿邪的要穴位后面都有用到)热痹:大椎曲池(这二个穴位都是泻热的)7,坐骨神经痛主穴:足太阳:腰夹脊阿是穴佚边殷门委中承山昆仑足少阳:腰夹脊阿是穴环跳阳陵泉悬钟丘墟记忆要点:腰夹脊(治疗腰腿疼痛的要穴)+足太阳足少阳循经取穴(足少阳选穴中筋会阳陵泉,髓会悬钟,原穴丘墟)8.面瘫主穴:阳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合谷记忆要点:阳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局部选穴,面部穴位)+合谷(面口合谷收)口诀:地风谷,髎阳车(地风谷里面有一辆拉鸟羊的车)9、痿证治法:祛邪通络、濡养筋脉。

针灸治疗学(第七版)各论

针灸治疗学(第七版)各论

注意: 1. 针灸治疗本病疗效满意。在早期可单纯应 用针灸。 2. 久病患者以针药并用,综合治疗为好。 3. 患者自身应注意保暖,避风寒,并可参加 适量的体育锻炼。
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常有发热及游定性、不对称性 关节红、肿、疼痛,特别是膝、肘、腕及踝关节,一般 1~4周内症状消失,不留后遗症,但常反复发作。实验 室检查可有血沉加快、抗链球菌溶血素“O”阳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累及手足小关节,以关节肿痛、 活动受限、“晨僵”为特点。大多数呈对称性、游定性 多关节炎,伴关节腔内渗液,近端指关节常呈棱形肿胀, 最终导致关节僵硬、畸形,症状缓解与反复呈多次交替 发作,本病可破坏骨质。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RF)阳 性率占80%。 骨性关节炎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及关节韧带附着处 骨质增生为特点。X线检查可见关节边缘尖锐,有唇样骨 刺或骨桥形成,关节间隙不匀称、狭窄等。
股外侧皮神经炎
周某,女,32岁。因分娩后受凉, 自感右大腿外侧麻木及针刺样疼痛,长 久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加重,得热则舒, 遇寒加重。曾服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 查:右侧股外侧部有8cm×12cm的麻木 区,病觉及温觉明显减迟。
定义:股外侧虚神经炎,又名“感 觉异常性股痛”:是由于股外侧皮神经 受损而产生的大腿前外侧皮肤感觉异常 及疼痛的综合征,是皮神纤炎中最常见 的一种。
股外侧皮神经为感觉神经,通过腹 股沟韧带的下方穿出,浅行于大腿前外 侧。 本病是由无菌性炎症、神经受压或 外伤等,引起该神经末梢代谢障碍,血 供受限而发病。 常由外伤、腰椎退行性病变、腰大 肌压迫、糖尿病、肥胖、妊娠、腹部手 术等情况引起。
痛痹 [症状] 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遇寒加重,得热痛减,昼轻夜重, 关节不能屈伸,痛处不红,触之不热,苔白滑,脉弦紧。 [治法] 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以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和局部 穴为主。 [处方] 肾俞、关元、大椎、风门。

《针灸学》第七章

《针灸学》第七章
虚脱,是以亡阴亡阳为特征的病证,是久病元 气虚弱、精气逐渐消亡而致。若因中风、大汗、 剧泻、大失血等导致阴阳离决者,称为暴脱。
针灸治疗以回阳固脱,苏厥救逆为原则,取督 脉及手厥阴经穴为主,针、灸并用,重用灸法, 针用补法。
高热
高热是指体温超过39℃的急性症状,中医文献所 称的“壮热”、“实热”、“日哺潮热”等,均属于 高热的范畴。其病因多由外感引起,亦有内伤发热者。 本节主要讨论外感发热的辨证及治疗。
【治疗】
治法:清利湿热,通淋止痛。以相应背俞穴及 足太阴经穴为主。
近部取穴——肾俞、三焦俞、关元——疏利气机
远 道 取 穴 —— 阴 陵 泉 、 三 阴 交 —— 清 利 湿 热 , 通 淋止痛
配穴:血尿者,加血海、太冲;湿热重者,加委 阳、合谷。
其他治疗:选耳穴肾、输尿管、交感、皮质下、 三焦。毫针刺,强刺激。
《针灸学》 第七章
第六节
急症
晕厥
晕厥是指骤起而短暂的意识和行动的丧失。其 特征为突感眩晕、行动无力,迅速失去知觉而昏 倒,数秒至数分钟后恢复清醒。
词解: “厥”有三层含义,一是指暴死为厥,即 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二是指四肢逆冷的症状而言, 即手足冷或四肢不温;三是指主要病机是气血逆 乱者为厥,如有时把气血逆乱或浊气上逆的病变 称为厥、厥逆或厥气。从本病的临床特征来看, 主要指的是第一层含义。
郑怀岳利用针灸治疗暑热证12例。取穴:足三 里、中脘、肺俞、肾俞、大椎、风池、曲池、合 谷。壮热配风府、陶道、少商(出血);口渴配 太溪;烦躁配三阴交;咳嗽配太渊。操作:快速 进针,得气后视病情的需要行补泻手法,不留针, 如元阳不足下虚者,针后加药艾条灸,每穴2~ 3min。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2~ 3天。结果显示:疗程最短7天,最长15天,平均 1O次左右。(郑怀岳.针灸治疗暑热证12例。 中医杂志1984;25(5):6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学绪论1.针灸学: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针刺技术和治疗方法,探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阐明针灸作用机理的一门学科。

2.最早的针刺工具:砭石3.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反映出了经络学说的雏形。

4.《黄帝内经》是对战国以前针灸学术的一次大总结,创立了针灸理论体系。

5.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除《灵枢》外首推《针灸甲乙经》,是继《内经》后对针灸学术的又一次大的总结。

6.杨继洲编撰的《针灸大成》是继《内经》、《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术的第三次大总结。

7.《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五色“明堂三人图”,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发现并取用阿是穴,还创用指寸法取穴定位。

8.北宋时期针灸学家王惟一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第一章经络总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

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1.经络系统十二皮部十五络脉络脉孙络浮络十二经脉:系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三要素:十二经脉由手足、阴阳、脏腑。

2.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1)十二经脉左右对称的分布在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

(2)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上肢内侧为手三阴经,下肢内侧为足三阴经。

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上肢外侧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为足三阳经。

(3)手足阳明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手足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4)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肾经膀胱经腹部背部3.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阴经主里,属脏络腑,阳经主外,属腑络脏。

4.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经脉名称属络的脏腑联络的器官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属肺,络大肠,胃上口喉咙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下齿,口,鼻足阳明胃经属胃,络脾鼻,上齿,口唇,喉咙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注心中挟咽,连舌本,散舌下手少阴心经属心,络小肠,上肺挟咽,系目系手太阳小肠经属小肠,络心,抵胃咽,目内、外眦,耳,鼻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络脑,目内眦,耳上角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入肺中,络心循喉咙,挟舌本手厥阴心包经属心包,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属三焦,络心包耳后、上、中,目锐眦足少阳胆经属胆,络肝目锐眦,耳后、中、前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胃,肺阴器,目系,环唇内5.经脉的循行走向食指端鼻旁足大趾内端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心中↓交接足小趾端目内眦↓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阴心经胸中↓交换↓无名指端目外眦足大趾外端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走向规律: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6.循行的交接规律(1)相表里得阴经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换(2)同名得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换(3)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换7.奇经八脉:指别道奇行的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共8条,故称奇经八脉。

8.一源三歧: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而分别循行于人体的前后正中线和腹部两侧,故称为一源三岐。

9..奇经八脉中有督脉和任脉,其各有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

10.十五络脉: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任脉的别络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督脉的别络从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左右别走足太阳经;脾之大络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

11.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特点:(1)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在联系,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2)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扩大了经穴的主治范围,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和头部发生了联系。

13.六合: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会合成六组,故有“六合”之称。

14.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输布于筋肉骨节的体系,十二经筋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15.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作用: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应病症的作用。

16.经络的作用: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第二章腧穴总论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1.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人体的腧穴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针灸的施术部位。

2.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十四经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362个。

奇穴: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

第二节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1.腧穴的主治特点: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近部取穴远部取穴随症(证)取穴双向良性、相对特异性睛明治疗眼疾中脘治疗胃痛合谷穴治疗头面部病证足三里治消化系统疾病天枢可止泻、通便至阴能矫正胎位2.分经主治规律:宁失其穴,不失其经。

定经不定穴。

第三节特定穴1.特定穴:十四经穴中具有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号的腧穴,称为特定穴。

2.特定穴类别:四肢——五输穴、原穴、络穴、下合穴、郄穴、八脉交会穴(肘膝关节以下为主)躯干——背俞穴(背部)、募穴(腹部)周身——八会穴、交会穴3.特定穴的意义和内容:(1)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源)、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五输”,与五行相配,又称“五行输”。

60个五行配属:“阴井木”,“阳井金”五输井荥输经合阴经木火土金水阳经金水木火土分布:原文自然界水流脉气状况腧穴位置所出为井水之初流经气所出,脉气浅小手、足之端所溜为荥水之微流经气流动,脉气稍大本节之前所注为输水流较大脉气渐盛,脉气较大本节之后所行为经水之畅流经气通畅,买起较盛腕踝关节以上所入为合百川入海经气盛大,脉气充盛汇合于脏腑肘膝关节附近《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2)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

12个意义:①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与脏腑元气关系密切。

②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脚腕关节附近。

③阴经上的原穴与五输穴中的腧穴同穴名、同部位,输原合一。

(3)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

15个部位: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4)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5)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又称为“俞穴”。

位于腰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上。

12个(6)墓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墓穴,又称为“腹募穴”。

12个(7)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与本经五输穴的合穴同名同位;大肠、小肠的下合穴都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8)八会穴:脏、腑、气、血、筋、骨、脉、髓等精气会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

八会穴分散在躯干和四肢。

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8个(9)八脉交会穴: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通的8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

八脉交会穴均位于脚踝部的上下。

(10)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

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

第四节腧穴的定位方法1.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

第2肋:平胸骨角水平,锁骨下可触及的肋骨即第二肋。

第4肋间隙:男性乳头平第四肋间隙。

第7颈椎棘突:颈后隆起最高且能随头旋转而转动者为第7颈椎棘突。

第2胸椎棘突:直立,两手下垂时,两肩胛上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第3胸椎棘突:直立,两手下垂时,两肩胛冈内侧端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第7胸椎棘突:直立,两手下垂时,两肩胛下角的水平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第12胸椎棘突:直立,两手下垂时,横平两肩胛下角与两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

第4腰椎棘突:两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第2骶椎:两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

骶管裂孔:取尾骨上方左右骶角,与两骶角平齐的后正中线上。

肘横纹:与肱骨内上髁、外上髁连线相平。

腕掌侧远端横纹:在腕掌部,与豌豆骨上缘、桡骨茎突尖下连线相平。

腕背侧远端横纹:在腕背部,与豌豆骨上缘、桡骨茎突尖下连线相平。

2.骨度折量定位法部位起止点折量寸度量法说明头面部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12 直寸用于确定头部腧穴的纵向距离眉间至前发际正中 3 直寸用于确定前或后发际及头部腧穴的纵向距离前额两发角间(头维)9 横寸用于确定头前部腧穴的横向距离耳后两乳突之间(完骨)9 横寸用于确定头后部腧穴的横向距离胸腹胁部胸骨上窝(天突)至胸剑联合中点(歧骨)9 直寸用于确定胸部任脉腧穴的纵向距离剑胸结合中点(歧骨)至脐中8 直寸用于确定上腹部腧穴的纵向距离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曲骨) 5 直寸用于确定下腹部腧穴的纵向距离两肩胛骨喙突内侧缘之间12 横寸用于确定胸部腧穴的横向距离两乳头之间8 横寸用于确定胸腹部腧穴的横向距离腰背部肩胛骨内侧缘至后正中线 3 横寸用于确定背腰部腧穴的横向距离上肢部腋前、腋后纹头至肘横纹(平尺骨鹰嘴)9 直寸用于确定上臂部腧穴的纵向距离肘横纹(平尺骨鹰嘴)至腕掌(背)侧远端横纹12 直寸用于确定前臂部腧穴的纵向距离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至髌底18 直寸用于确定大腿部腧穴的纵向距离髌底至髌尖 2 直寸髌尖(膝中)至内踝尖15 直寸用于确定小腿内侧部腧穴的纵向距离胫骨内侧髁下方阴陵泉至内踝尖13 直寸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平髌尖)19 直寸用于确定大腿前外部腧穴的纵向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