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与林语堂的幽默观(一)
鲁迅文学奖简介(最新校对)
鲁迅文学奖简介鲁迅文学奖,是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命名的文学奖项。
创立于1986年,是为鼓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和评论作品的创作,鼓励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推动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
鲁迅文学奖评选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针,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面,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鼓励关注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坚持少而精、宁缺毋滥的原则,评选出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
鲁迅文学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将选出该评奖年度里某一文学体裁中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
目前包括以下各奖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全国优秀诗歌奖;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全国优秀文学理论、文学评论奖;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奖。
(一)第一届鲁迅文学奖(1995-1996)1.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老屋小记》(史铁生)《雾月牛栏》(迟子建)《赵一曼女士》(阿成)《镇长之死》(陈世旭)《哺乳期的女人》(毕飞宇)《心比身先老》(池莉)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父亲是个兵》(邓一光)《小的儿》(林希)《挑担茶叶上北京》(刘醒龙)《年前年后》(何申)《涅槃》(李国文)《天知地知》(刘恒)《没有语言的生活》(东西)《黄金洞》(阎连科)《天缺一角》(李贯通)《双鱼星座》(徐小斌)3.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获作品《锦州之恋》(邢军纪、曹岩)《灵魂何归》((亦名《没有家园的灵魂》(杨黎光)《黄河大移民》(冷梦)《黑脸》(一合)《恸问苍冥》(金辉)《没有掌声的征途》(江宛柳)《东方大审判》(郭晓晔)《温故戊戌年》(张建伟)《淮河的警告》(陈桂棣)《大国长剑》(徐剑)《敦煌之恋》(王家达)《共和国告急》(何建明)《走出地球村》(李鸣声)《开埠》(程童一等)《毛泽东和蒙哥马利》(董葆存)4.全国优秀诗歌奖获奖作品《生命是一片叶子》(李瑛)《今天没有空难》(匡满)《韩作荣自选集》(韩作荣)《在瞬间逗留》(沈苇)《鸟落民间》(张新泉)《狂雪》(王久辛)《寻觅光荣》(辛茹)《拒绝末日》(李松涛)5.全国优秀散文奖获奖作品《何为散文选集》(何为)《春宽梦窄》(王充闾)《中华散文珍藏本周涛卷》(周涛)《女人的白夜》(铁凝)《秋白茫茫》(李辉)《皇天后土》(周同宾)《从这里到永恒》(赵玫)《羊想云彩》(刘成章)《湮没的辉煌》(夏坚勇)《两种生活》(斯妤)6.全国优秀杂文奖获奖作品《微言集》(林祖基)《何满子杂文自选集》(何满子)《邵燕祥随笔》(邵燕祥)《韩羽杂文自选集》(韩羽)《世象杂拾》(唐达成)另外,全国优秀散文杂文荣誉奖获奖作品(评委会集体推荐):《我的家在哪里》(冰心)、《赋得永久的悔》(季羡林)、《牵牛花蔓》(严秀)、《半月随笔二集》(雷加)、《郭风散文选集》(郭风)、《烟水江南绿》(艾煊)7.全国优秀理论评论奖获奖作品《认识老舍》(樊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学价值论》(敏泽)《自传统至现代——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变迁论》(陈伯海)《论鲁迅与林语堂的幽默观》(曾镇南)《茅盾几部重要作品的评价问题》(邵伯周)8.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获奖作品《华兹华斯抒情诗选》(杨德豫译)《艾青诗百首》(燕汉生译)《浮士德》(绿原译)《修道院纪事》(范维信译)《莱蒙托夫全集2抒情诗Ⅱ》(顾蕴璞译)另有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获奖作品(评委会集体推荐,略)(二)第二届鲁迅文学奖(1997-2000)1.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鞋》(刘庆邦《北京文学》)《清水里的刀子》(石舒清《人民文学》)《吹牛》(红柯《时代文学》)《厨房》(徐坤《作家》)《清水洗尘》(迟子建《青年文学》)《梦也何曾到谢桥》(叶广芩《十月》)《被雨淋湿的河》(鬼子《人民文学》)《永远有多远》(铁凝《十月》)《吹满风的山谷》(衣向东《橄榄绿》)《年月日》(阎连科《收获》)3.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落泪是金》(何建明《中国作家》,中国青年出版社)《远东朝鲜战争》(王树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西部的倾诉》(梅洁《报告文学》)《中国863》(李鸣生《北京文学》,山西教育出版社)《生死一线》(杨黎光《深圳特区报》《报告文学》)4.全国优秀诗歌奖获奖作品《羞涩》(杨晓民,长江文艺出版社)《曲有源白话诗选》(曲有源,作家出版社)《地球是一只泪眼》(朱增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西川的诗》(西川,人民文学出版社)《纯粹阳光》(曹宇翔,明天出版社)5.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获奖作品《大雅村言》(李国文,东方出版中心)《山居笔记》(余秋雨,文汇出版社)《精神的归宿》(朱铁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昨夜西风凋碧树》(徐光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张抗抗散文》(张抗抗,解放军出版社)6.全国优秀理论评论奖获奖作品《“五四”文化革命的再评价》(陈涌《文艺报》)《一九○三:前夜的涌动》(程文超,山东教育出版社)《12个:1998年的孩子》(何向阳《青年文学》)《西部:偏远省份的文学写作》(韩子勇,百花文艺出版社)《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钱中文《文学评论》)7.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获奖作品《济慈诗选》(屠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堂吉诃德》(董燕生译,浙江文艺出版社)《奥德赛》(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秧歌》(董纯译,法国“中国之蓝”出版社)《圣殿》(陶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三)第三届鲁迅文学奖(2001-2003))1.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玉米》(毕飞宇《人民文学》)《松鸦为什么鸣叫》(陈应松《钟山》)《好大一对羊》(夏天敏《当代》)《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孙惠芬(女)《人民文学》)2.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上边》(王祥夫《花城》)《驮水的日子》(温亚军《天涯》)《大老郑的女人》(魏微(女)《人民文学》)《发廊情话》(王安忆(女)《上海文学》)《中国有座鲁西监狱》(王光明、姜良纲《人民文学》)《宝山》(李春雷,花山文艺出版社)《瘟疫,人类的影子“非典”溯源》(杨黎光《中国作家》)《西藏最后的驮队》(加央西热(藏),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革命百里洲》(赵瑜、胡世全,中国青年出版社)4.全国优秀诗歌奖获奖作品《野诗全集》(老乡,敦煌文艺出版社)《郁葱抒情诗》(郁葱河,北教育出版社)《幻河》(马新朝,中原农民出版社)《幸存的一粟》(成幼殊,山东画报出版社)《娜夜诗选》(娜夜(满、女),甘肃文化出版社)5.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获奖作品《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贾平凹,陕西人民出版社)(四)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4-2006)1.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心爱的树》(蒋韵《北京文学》)《一个人张灯结彩》(田耳《人民文学》)《喊山》(葛水平《人民文学》)《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迟子建《钟山》)《师兄的透镜》(晓航《人民文学》)2.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城乡简史》(范小青《山花》)《吉祥如意》(郭文斌《人民文学》)《白水青菜》(潘向黎《作家》)《将军的部队》(李浩《朔方》)《明惠的圣诞》(邵丽《十月》)3.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天使在作战》(朱晓军《北京文学》)《部长与国家》(何建明《中国作家》)《用胸膛行走西藏》(党益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中国新教育风暴》(王宏甲,北京出版社)《长征》(王树增,人民文学出版社)4.全国优秀诗歌奖获奖作品《喊故乡》(田禾,人民文学出版社)《看见》(荣荣,宁波出版社)《行吟长征路》(黄亚洲,浙江文艺出版社)《大地葵花》(林雪春,风文艺出版社)《只有大海苍茫如幕》(于坚,长征出版社)5.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获奖作品《山南水北》(韩少功,作家出版社)《辛亥年的枪声》(南帆,海峡文艺出版社)《乡村记忆》(刘家科,河北教育出版社)《遥远的天堂》(裘山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6.全国优秀文学理论评论奖获奖作品《见证一千零一夜——21世纪初的文学生活》(李敬泽,新世界出版社)《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修订本)(陈晓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欧阳友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雷达《光明日报》)《困顿中的挣扎——贾平凹论》(洪治纲《钟山》)7.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奖获奖作品《别了,我的书》(大江健三郎•著•日文)(许金龙译,百花文艺出版社)《笑忘录》(米兰•昆德拉•著•法文)(王东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斯特林堡文集》(五卷)(斯特林堡•著•瑞典文)(李之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五)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07-2009)1.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最慢的是活着》(乔叶《收获》)《国家订单》(王十月《人民文学》)《手铐上的蓝花花》(吴克敬《延安文学》)《前面就是麦季》(李骏虎《芳草》)《琴断口》(方方《十月》)2.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获奖作品《伴宴》(鲁敏《中国作家•文学》)《老弟的盛宴》(盛琼《十月》)《放生羊》(次仁罗布《芳草》)《茨菰》(苏童《钟山》)《海军往事》(陆颖墨《解放军文艺》)3.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获奖作品《震中在人心》(李鸣生,上海文艺出版社)《生命的呐喊》(张雅文,新华出版社)《感天动地——从唐山到汶川》(关仁山,河北教育出版社)《解放大西南》(彭荆风,云南美术出版社)《胡风案中人与事》(李洁非《钟山》)4.全国优秀诗歌奖获奖作品《烤蓝》(刘立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向往温暖》(车延高,人民文学出版社)《李琦近作选》(李琦,时代文艺出版社)《柠檬叶子》(傅天琳,上海文艺出版社)《云南记》(雷平阳,长江文艺出版社)5.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获奖作品《藏地兵书》(王宗仁,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路上的祖先》(熊育群,百花文艺出版社)《风行水上》(郑彦英,河南文艺出版社)《王干随笔选》(王干,人民出版社)《病了的字母》(陆春祥,上海文艺出版社)6.全国优秀文学理论评论奖获奖作品《五种形象》(南帆,复旦大学出版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及其面临的挑战》(张炯《文艺报》)《想象与叙述》(赵园,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文学跨世纪发展研究》(高楠、王纯菲,人民文学出版社)《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电子媒介时代的童年与儿童文学》(谭旭东,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7.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奖获奖作品(空缺)(六)第六届鲁迅文学奖(2014年)附: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是以我国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的名字设立的长篇小说文学奖,是我国最高荣誉的文学奖之一。
林语堂和鲁迅幽默风格的比较
林语堂和鲁迅幽默风格的比较作者:叶映瑶来源:《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04期林语堂和鲁迅对推动中国幽默文学史的进步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这方面贡献巨大,“幽默大师”的头衔一直被提到,并被后来者不断地学习和称赞。
林语堂最早把英语“Humour”一词翻译成“幽默”,并倡导其改变人心的作用,主张幽默文学在中国源远流长,认为老庄、鬼谷子等都是早期幽默文化的代表人物。
而实际上鲁迅是林语堂提出“幽默”主张后最早的支持者,所以他笔下的文章大多充满幽默,可笑滑稽中满是对于当时社会的讽刺。
虽然林语堂和鲁迅都是主张“幽默”的志同道合者,然而他们的幽默风格却迥然不同,因此导致了两人在三十年代初的对立。
对此,不少学者和评论家对两人的幽默风格做出比较和分析。
看过不少研究林语堂和鲁迅的专著、论文及评论文章后,我认为林语堂和鲁迅的幽默主张是有相同之处的,因两人的对立掺杂了时代背景和政治历史因素,所以大多评论家会偏向鲁迅的幽默思想,认为其更为积极。
但是撇开复杂的社会、政治、历史因素,单从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来看,林语堂和鲁迅的幽默风格孰好孰坏,难以比较,因两人幽默个性突出,不尽相同,倒也反映出文学的多样性,两人对中国幽默文学的影响至今仍未消退,地位牢固,而这里我要比较的是两人幽默风格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说到林语堂和鲁迅幽默风格的相同之处,那就是两人都运用幽默这种文学载体来反映社会和关注民情,且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传达出高于生活的感悟。
这些地方能表现出两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情怀,对生活有着敏感的洞察能力,对社会怀着强烈的责任感,笔下文章除了能使人感到诙谐外,又能使人有所收获。
(一)在幽默中反映社会,关注民情许多评论文章都把林语堂和鲁迅作为完全对立的代表作出分析和评论,认为鲁迅的幽默观才是进步的,而林语堂是落后的,这源于这些学者认为林语堂倡导的性灵、闲适的幽默不合时宜,对于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力度不够,而且只是一味地主张幽默能够改变思想,陶冶性情。
鲁迅与林语堂钱玄同刘半农友谊的小船是怎样说翻就翻的
鲁迅与林语堂、钱玄同、刘半农友谊的小船是怎样说翻就翻的?有思想、有态度、有品位,更有情怀鲁迅一生论敌无数,朋友也不少,如林语堂、钱玄同、刘半农都是他的老朋友。
但可惜的是,最终鲁迅和这几个老朋友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鲁迅与林语堂1929年8月28日,上海南云楼,北新书局老板李小峰请鲁迅、林语堂夫妇、郁达夫夫妇、川岛等文化界名流吃饭。
北新书局长期拖欠鲁迅版税,鲁迅忍无可忍准备将其告上公堂。
李小峰闻讯,请郁达夫向鲁迅求情。
在郁达夫、川岛等人调节下,双方达成协议,北新书局将徐徐归还鲁迅版税。
因此,8月28日南云楼这顿饭本是“合好”之局,李小峰与鲁迅重归于好,顺便感谢郁达夫、川岛等人。
饭局本来把酒言欢其乐融融,不料席间,有人忽然提到张友松这个名字,暗示有“奸人”造谣。
一向心直口快的林语堂没有多想,便跟着别人点头附和。
张友松是鲁迅学生,也想办个书店,为此多次请鲁迅等人吃饭。
为拉拢鲁迅,张友松表示自己要以李小峰为戒,决不拖欠作者的版税。
此话传到外人耳朵里,包括李小峰在内的不少人便以为,鲁迅之所以起诉李小峰便是由于张友松在挑拨离间。
鲁迅本来就对张友松的事情非常敏感,一看林语堂点头附和,以为林语堂是在讥讽他,当场脸色发青,从座位上站起来,拍着桌子大声喊道:“我要声明!我要声明!你这是什么话!我和北新的诉讼不关张友松的事!”林语堂站起来辩解说:“是你神经过敏,我没有那个意思!”两人越说越火,像一对雄鸡一样,互相瞪了足足两分钟。
后来,还是“和事佬”郁达夫站出来,一手按下鲁迅,一手拉着林语堂和他夫人廖翠凤赶紧离开。
筵席就此不欢而散。
南云楼风波事情虽小,却标志着鲁迅和林语堂这两位老朋友关系恶化。
而此前,他们还曾互相扶持并肩战斗过,一度是亲密交往的老友。
1923年,林语堂戴着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高帽回国,经胡适推荐被聘为北大教授。
其时,新文化运动阵营已经开始分裂,北大文科教授分成两派,一派以胡适为领袖,一派以周氏兄弟为首。
鲁迅与林语堂
鲁迅与林语堂大陆文学史曾将林语堂先生彻底遗忘。
如今算是有了某种补偿。
对此我亦甚为欣慰。
问题是一些好事者,将林先生的被遗忘,归罪于鲁迅,拿来做鲁迅气量小、不容人、好骂好斗的证据,未免有失公允。
我不禁想说,今日的好事者,根本不懂得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不懂得那个大时代,及生活其中的知识分子的坦荡襟怀和真性情,不懂得人与人的关系的复杂微妙……林语堂先生这些年着实红火了一把。
各种单行本、文集竞相出版,小说还一再搬上荧屏。
对于这位曾因办小品文杂志《论语》红了半边天的现代作家,大陆文学史曾将他彻底遗忘。
如今算是有了某种补偿。
对此我亦甚为欣慰。
问题是一些好事者,将林先生的被遗忘,归罪于鲁迅,拿来做鲁迅气量小、不容人、好骂好斗的证据,未免有失公允。
家父曾藏有厚厚几大本《论语》合订本的。
我少年时也曾翻看过。
居所几经搬迁,现在早已不知了去向。
仅凭记忆,说两个林先生的“幽默”。
其一,某年某月某日,国民党中央召开常委会。
一位元老级大人物,一生不敢乘坐飞机,又怕延误与会时间,于是将他的拐杖送上飞机,并向大会发去电报:“请以手杖代之。
”其二,某财东为人吝啬,欲求某名士的诗作,又不想花大钱,心生一计,聊备薄酒,请名士来家中小饮,伺机提出索诗。
名士心中不悦。
正好财东的小娘子出来敬酒,名士眼睛一亮,见小娘子秀色可餐,便来了灵感,当即以手头的筷子为题,吟诗一首:“尔家娘子好身材,捏着腰儿两脚开。
若要当中滋味好,还需伸出舌头来。
”让财东和他的小妾闹了个脸红。
鲁迅批评林先生的《论语》“小骂大帮忙”,说他的小品文“无聊”,是否言过其实,有这两个例子也就可见一斑。
后一则,与时下流行的“黄段子”已是不遑多让了。
我查阅过《鲁迅全集》十卷本,约有五十篇文章提及林语堂先生的某些事情:有正面的;有治学问方面的;指名道姓的批评,约占三分之二。
从中我竟看不出鲁迅先生的“好骂好斗”,大多针对《论语》的规避严峻现实,据理陈词,明辨是非而已。
须知,林语堂创办《论语》力倡“幽默”之日,正当军阀政权和国民党一党专制黑暗、国难深重之时。
鲁迅与小品文
鲁迅与小品文摘要:鲁迅是鲁迅是二、鲁迅对小品文的贡献鲁迅在从事文学活动之初,曾广泛涉猎过小说、散文、诗歌等多种文学体裁, 但最终却只对杂文,尤其是小品文情有独钟。
鲁迅之所以弃医从文,决不仅仅是“为了当时的文学家之所谓艺术”。
他忧虑的首先是鲁迅的命运是十分坎坷、不幸的,还在孩提时代,他就因祖父的下狱和父亲的病故而饱尝了社会的冷眼和欺侮。
在南京求学期间,他又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国家积弱积贫的现实。
这样造成的心理创伤尤为深痛,一种压抑感、孤立无助常常困扰着他,使得性情本来聪颖、敏感、内向的鲁迅,越发变得刚强而沉默,执著又孤独。
他从小是带着怀疑、憎恶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的,大量积累的是否定和反抗性情绪。
其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他作为家庭长子和破落户子弟在东奔西走寻找出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社会问题的特别敏感和执着关注的禀性,身处愁惨苦痛之中,对下层社会的不幸、上流社会的腐败就入心入耳,对时局的动荡和趋向就感受得深切。
这些,既是他成为思想家、文学家的重要前因,又对他杂文家气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酵母作用。
他嘲笑和反对一切不敢正视苦难的怯懦、出世遁世的“僵尸的乐观”、闭着眼睛看一切都圆满的自欺;但同时,正因为一切都是有限的、不圆满的, 因此他要对这一切,尤其是他强调的“当下”、“现实”以究诘、怀疑、否定、超越,用不满作“向上的年轮”,为了将来而永不停息地作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失望的搏斗。
这种二元对峙的关系以及产生的张力是他沉重的悲剧力量的泉源,是他进击人生的最深沉的哲学基础,也是他“永远不满”地“尽是骂这个骂那个”的心理依据。
在当时,与鲁迅并肩战斗拿起小品文武器的,还有瞿秋白、李大钊、郭沫若、冰心等作家,他们的作品充满了“五四”反封建的清新的时代精神,矛头直刺封建主义,表现了人民要求个性解放,民族复兴的进步愿望。
鲁迅指出了危机之所在,也点明了小品文的性质,“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然而这并不是‘小摆设’,更不是抚慰和麻醉,它给人的愉快是休息和修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
[林语堂散文]《林语堂散文》经典语录(一)
[林语堂散文]《林语堂散文》经典语录(一) 《林语堂散文》经典语录(一):林语堂《林语堂散文》经典句子 1.平淡而有奇思妙想足以应用之便可成天地间至文。
林语堂《林语堂散文》2.做人也是如此:总是看别人眼色行事会沦为庸俗,为了彰显个性而特立独行也好不到哪去。
林语堂《林语堂散文》3.搔痒是人生一大乐趣,搔痒会感觉到说不出的舒服,有时真是爽快极了,爽快得使你不自觉的搔个不休。
那犹如最好的幽默之特性。
它像是星星火花般的闪耀,然而却又遍布弥漫着舒爽的气息,使你无法将你的指头按住某一行文字上指出那是它的所在,你只觉得舒爽,但却不知道舒爽在哪里以及为什么舒服,而知希望作者一直继续下去。
林语堂《林语堂散文》4.既然有了足够的闲暇,中国人有什么不能做呢?他们食蟹、品茗、尝泉、唱戏、放风筝、踢毽子、比草的长势、糊纸盒、猜谜、搓麻将、赌博、典当衣物、煨人参、看斗鸡、逗小孩、浇花、种菜、嫁接果树、下棋、沐浴、闲聊、养鸟、午睡、大吃二喝、猜拳、看手相、谈狐狸精、看戏、敲锣打鼓、吹笛、练书法、嚼鸭肫、腌萝卜、捏胡桃、放鹰、喂鸽子、与裁缝吵架、去朝圣、拜访寺庙、登山、看赛舟、斗牛、服chunyao、抽鸦片、闲荡街头、看飞机、骂日本人、围观白人、感到纳闷儿、批评政治家、念佛、练深呼吸、举行佛教聚会、请教算命先生、捉蟋蟀、嗑瓜子、赌月饼、办灯会、焚净香、吃面条、射文虎、养瓶花、送礼祝寿、互相磕头、生孩子、睡大觉。
林语堂《林语堂散文》5.我是个极端摩登的人。
没有人可以说我守旧。
我不懂遵守旧历,而且还喜欢倡行十三个月的年历,每月只有四个星期或二十八天。
换句话说,我的观点很科学化,很逻辑化。
就是这点科学的骄傲,使我在过新年时大失所望。
每人都假装着庆祝,一点没有真感情。
林语堂《林语堂散文》6.向来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所以来去出入,都有照例文章,严格地说,也不能算为真正的言志。
林语堂《林语堂散文》7.每个人都知道女人的美丽,是在她们予人一种莫名其妙遍寻不著的感觉,古老的城市如巴黎与维也纳所以耐人寻味,是因为你在那里住了十年以后,也不确知某一个小巷会有什么东西出现。
大学考试-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及答案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44题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题目1:在对传统文化与文学史的研究方面,主张“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是( )。
A.胡适B.李大钊C.陈独秀D.刘半农正确答案:A题目2:祥林嫂是鲁迅的小说()中的人物。
A.《故乡》B.《祝福》C.《药》D.《在酒楼上》正确答案:B题目3:鲁迅揭露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的循环的作品是( )。
A.《灯下漫笔》B.《论睁了眼睛看》C.《忽然想到》D.《春末闲谈》正确答案:A题目4: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是( )。
A.文学研究会B.创造社C.未名社D.南国社正确答案:A题目5:旧派言情小说的代表作《玉梨魂》的作者是( )。
A.吴双热B.李定夷C.张恨水D.徐枕亚正确答案:D题目6:《寒夜》体现了巴金的美学理想,即( )。
A.无政府主义B.人道主义C.无技巧的艺术D.塑造小人物正确答案:C题目7:林语堂主张幽默文学是命脉是( )。
A.语言B.闲适C.笑料D.性灵正确答案:D题目8:塑造了“开辟洪荒的大我”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是郭沫若的诗集( )。
A.《前茅》B.《女神》C.《恢复》D.《瓶》正确答案:B题目9:《幻灭》、《动摇》、《追求》是茅盾的()三部曲。
A.《虹》B.《蚀》C.《子夜》D.“激流”正确答案:B题目10:“京味儿小说”的源头作家是( )。
A.沈从文B.老舍C.周作人D.废名正确答案:B题目11:下列不属于沈从文创作的散文集的是( )。
A.《从文自传》B.《湘西》C.《湘行散记》D.《长河》正确答案:D题目12:下列不属于“社会剖析派”作家的是( )。
A.沙汀B.叶紫C.吴组缃D.刘呐鸥正确答案:D题目13:被鲁迅称为“三角多角恋爱小说家”的是( )。
A.张恨水B.叶灵凤C.张资平D.施蛰存正确答案:C题目14:曹禺写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形态的作品是( )。
林语堂式幽默,林语堂对幽默的定义
林语堂式幽默,林语堂对幽默的定义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林语堂。
林语堂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曾获美国哈佛大学文学系文学硕士学位,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教授。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与文坛巨匠鲁迅齐名,与鲁迅凌厉的文风不同,他倡导的文学风格与他的创作,都具有幽默的特点,被人们称为“幽默大师”。
对他来说,幽默既是文学观,也是人生观。
因此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若是遇到种种忧心的事和烦恼,我只能说“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林语堂。
”你知道吗,“幽默”一词就是他翻译的“houmor”这个词,是由林语堂最先翻译为“幽默”的。
1924年,他在《晨报》副刊发表《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第一次将“houmor”翻译成幽默。
其实,在他之前早有很多人翻译这个词“houmor”了,著名学者王国维曾将它译为“欧穆亚”,李青崖意译为“语妙”,陈望道译为“油滑”,易培基译为“优骂”,唐桐侯译为“谐稽”。
“幽默”一词出自《楚辞》,但早就失去了它“寂静无声”的本义,对比其他译法,还是林语堂译的最好,也最终流传下来了。
在林语堂心中,他给幽默下的定义是:“幽默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一种应付人生的方法。
幽默没有旁的,只是智慧之刀的一晃。
”他还认为:“无论哪一国的文化、生活、文学、思想,都是用得着幽默的滋润的。
没有幽默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自1924年首译幽默以来,到1970年在汉城的第三届国际笔会上演讲《论东西文化的幽默》,林语堂晚年还在《八十自叙》中不留余力地提倡幽默,他确实在半个多世纪中与幽默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了一名幽默大师。
他与幽默结缘的一生,留下了幽默哲学给后人思考,很多人觉得他说的确实是大道理:“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来源于生活中的幽默《林语堂》传中记载到,林语堂的幽默感大概来源于父亲。
心灵开放的花朵——林语堂的幽默观及其阶段性发展
摘要: 林语 堂是 远近 闻名的“ 幽默 大师” 他的 名字 总是和 “ , 幽默 ” 连 。他是 第一个把 幽默 引入 相
中国的人 , 其创 办的《 在 论语》 人 间世 》 , 大力提 倡幽默和 性灵文 学。他 不仅创作 了上百篇别 和《 中 他 具 情趣 的幽默散 文 , 而且还把 幽默上升 为理论 。他的 幽默 可分为前后 两个 时期 , 呈现 不 同的特征 。
让・ 波尔 、立普 斯和弗 洛伊德 美学理论 对林语 堂有 着深刻 的影响 , 德语文 化系统 中 的浪漫主义美学 传 统是林 语堂幽 默思想 的重要来 源之一 。 这对 于准确 把 握林 语堂 的 幽默 观 的哲 学 实质 具有 不可 忽视 的 学术 意义 。”1 、 1 在林语 堂众多 的关 于幽 默的理论 3 四 中最 突 出的是 关于何 为幽 默 , 以及 幽默对于人 生有 何 重要 作用 的探 究 , 者林 艳指 出“ 氏并 非仅 仅 学 林 把 幽默 当作一 种手 法 ,而是 将其升华 为一种态 度 ,
的人 文 主义 是林 语 堂幽 默思 想 中一个 最 基本 的价
值取 向。但 张健教授 还指 出 ,在本 质 的意义上 , “ 他 的 幽默只 能是 一种失败 者温婉 的歌 。 [ 、在迄 今 ”1 “ 2 三 为止 的林 语 堂研究 中 , 还很 少有人 注意到林 语 堂同
‘ 踏东西文化 ’这是他幽默与众不 同的地方 。 两脚 , 鲁 迅 与左 翼文 艺工 作 者对林 语 堂 的幽 默观及 其 《 论
20年 09
6月
龙
岩
学
院
学
林语堂与鲁迅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林语堂与鲁迅》,希望⼤家喜欢!1981年,由北京⼈民⽂学出版社所出16卷本的《鲁迅全集》中,提到林语堂的地⽅不少。
对林语堂的官⽅论断是这样的:“三⼗年代在上海主编《论语》,《⼈间世》,《宇宙风》等刊物,提倡性灵,幽默,以⾃由主义者的姿态为国民党反动统治者粉饰太平。
1936居留美国,1966年定居台湾,长期从事反动⽂化活动。
”这短短的⼀段话,可以视为1949年之后,共产党对林语堂的定评。
其实林语堂⼀⽣除了1927年曾短期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以外,没有参与过政府的⼯作,1936年之后,长期居留海外,主要以英⽂发表著作,很少具体地评论国内事务。
究竟是什么原因共产党给以如此的酷评呢?这还需从林语堂与鲁迅的⼀段交往谈起。
1932年–1935年是林语堂在中国最活跃,影响的⼏年,他所主编的《论语》《⼈间世》和《宇宙风》三本杂志,畅销⼀时,“幽默”,“闲适”成了⼀时风尚。
由于林语堂、周作⼈等⼈以晚明⼩品作为⽂章典范,许多在清代遭到禁毁的明⼈集⼦,重新受到三⼗年代中国知识分⼦的注意。
林语堂在1934年出版了包括《袁中郎全集》在内的《有不为斋丛书》,这些重刊的书籍,都是明末清初“专抒性灵”的作品。
但与此同时的是以鲁迅为⾸的左翼作家的兴起,⼤⼒提倡⽆产阶级⽂学,由此引发了鲁迅与梁实秋之间“⽂学有没有阶级性”的辩论。
林语堂在这次论战中,虽未直接参与,但显然较同情梁实秋,⽂学并⽆阶级性的说法。
林语堂所向往的是传统中国⽂⼈精致典雅悠闲的⽣活,这与鲁迅此时所热衷的⽆产阶级⽂学是不同调的。
这⼀点在他的名著《⽣活的艺术》中,表现得最为清楚,晚明⽂⼈袁宏道、张岱的⼭⽔⼩品,明末清初李渔的《闲情偶寄》,张潮的《幽梦影》,都受到林语堂⾼度的欣赏和评价,其中许多⽚断收⼊《⽣活的艺术》⼀书中。
从五四到三⼗年代,那⼀代的作家中,⽆论是⼩说还是散⽂,⼤多强调中国的苦难,列强的侵凌,礼教的束缚,继⽽要同胞们奋发,努⼒,改⾰不合理的制度。
林语堂和鲁迅幽默风格的比较.doc
林语堂和鲁迅幽默风格的比较林语堂和鲁迅对推动中国幽默文学史的进步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这方面贡献巨大,“幽默大师”的头衔一直被提到,并被后来者不断地学习和称赞。
林语堂最早把英语“Humour”一词翻译成“幽默”,并倡导其改变人心的作用,主张幽默文学在中国源远流长,认为老庄、鬼谷子等都是早期幽默文化的代表人物。
而实际上鲁迅是林语堂提出“幽默”主张后最早的支持者,所以他笔下的文章大多充满幽默,可笑滑稽中满是对于当时社会的讽刺。
虽然林语堂和鲁迅都是主张“幽默”的志同道合者,然而他们的幽默风格却迥然不同,因此导致了两人在三十年代初的对立。
对此,不少学者和评论家对两人的幽默风格做出比较和分析。
看过不少研究林语堂和鲁迅的专著、论文及评论文章后,我认为林语堂和鲁迅的幽默主张是有相同之处的,因两人的对立掺杂了时代背景和政治历史因素,所以大多评论家会偏向鲁迅的幽默思想,认为其更为积极。
但是撇开复杂的社会、政治、历史因素,单从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来看,林语堂和鲁迅的幽默风格孰好孰坏,难以比较,因两人幽默个性突出,不尽相同,倒也反映出文学的多样性,两人对中国幽默文学的影响至今仍未消退,地位牢固,而这里我要比较的是两人幽默风格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说到林语堂和鲁迅幽默风格的相同之处,那就是两人都运用幽默这种文学载体来反映社会和关注民情,且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并传达出高于生活的感悟。
这些地方能表现出两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情怀,对生活有着敏感的洞察能力,对社会怀着强烈的责任感,笔下文章除了能使人感到诙谐外,又能使人有所收获。
(一)在幽默中反映社会,关注民情许多评论文章都把林语堂和鲁迅作为完全对立的代表作出分析和评论,认为鲁迅的幽默观才是进步的,而林语堂是落后的,这源于这些学者认为林语堂倡导的性灵、闲适的幽默不合时宜,对于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力度不够,而且只是一味地主张幽默能够改变思想,陶冶性情。
实际上,林语堂并没有脱离社会,从他的作品中还是能看出他是关心政治和百姓疾苦的。
民国高考作文
民国高考作文“民国学人风度”【素材一】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陈寅恪海外留学18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
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
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
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
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
”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
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
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年时间完成85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
“幽默”一词的来历
“幽默”一词的来历大多数人认为该词为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1924年最先介绍入中国,对此,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委员、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张继平认为并不确切。
张继平向记者介绍说,第一个将英语单词“humor”译成中文的应该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时间比林语堂首次使用“幽默”的译法早18年。
王国维在1906年出版了《屈子文学之精神》一书,书中议及“humor”一词,并将其音译成“欧穆亚”,认为“欧穆亚”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但并未展开论述,以后也未再议。
1924年,林语堂在《晨报》副刊上连续撰文,定“幽默”为“humor”的汉译名。
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humor”一词的中文翻译第一人应该是王国维,“humor”进入中国已整整100年。
据了解,“幽默”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屈原的《九章·怀沙》:“煦兮杳杳,孔静幽默。
”此处的“幽默”意为“幽默无声”。
然而,“幽默”一词作为音译的外来词,与古汉语词语“幽默”并无关系,只是在“幽默”一词的形式上添加了新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幽默”作为古汉语词语的本义逐渐被新义所取代。
现在使用的“幽默”一词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指一种令人发笑而有余味的情操。
林语堂解释道:“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
与粗鄙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林语堂把“humor”译为“幽默”,当时许多文化名人也持有异议。
鲁迅曾认为它容易被误解为“静默”或“幽静”,而觉该译法不妥。
翻译家李青崖主张译为“语妙”、但“语妙天下”是句成语,有“光说不做”含义。
语言学家陈望道拟将其译成“油滑”,又觉不够确切,且有轻浮之嫌。
后来,语言学家唐栩侯又将其译作“谐穆”,认为一“谐”一“穆”构成“humor”整体。
最终,林语堂的翻译被世人所认可,一直沿用至今。
自20世纪20年代起,林语堂和中国新文学运动旗手鲁迅一起,运用幽默手法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斗争,并在其中探索幽默理论,创造了基调高亢、语言诙谐、讽喻犀利的“语丝体”散文,而林语堂本人也被称为“幽默大师”。
林语堂:论趣
他人的幽默事故
鲁 迅
• 广州的一些进步青年创办的‚南中国‛文学社,希 望鲁迅(1881—1936年)给他们的创刊号撰稿。鲁 迅说:‚文章还是你们自己先写好,我以后再写, 免得人说鲁迅来到广州就找青年来为自己捧场了。‛ 青年们说:‚我们都是穷学生,如果刊物第一期销 路不好,就不一定有力量出第二期了。‛ 鲁迅风趣 而又严肃地说:‚要刊物销路好也很容易,你们可 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刊物也是销路好的。
于是他说诸位我讲一个小笑话助助消化话助助消化古罗马时代皇帝常指派手下将活人投到斗兽古罗马时代皇帝常指派手下将活人投到斗兽场中给野兽吃掉他就在撕吃活人的撕心裂肺的喊叫中和淋漓的场中给野兽吃掉他就在撕吃活人的撕心裂肺的喊叫中和淋漓的鲜血中观赏
林语堂《论趣》
接触作者
“幽默大师”的笑话
有一次有位著名学者,到一所大学去参观,参观后,校长 请他到大餐厅和学生们共餐。校长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就 临时请他和学生讲几句话。他虽然喜爱演讲,但碰到饭后被人拉 去作临时演讲,则是深恶痛绝。于是他说,诸位,我讲一个小笑 话,助助消化——古罗马时代,皇帝常指派手下将活人投到斗兽 场中给野兽吃掉,他就在撕吃活人的撕心裂肺的喊叫中和淋漓的 鲜血中观赏。有一天,皇帝命令将一个人关进斗兽场,让一头狮 子去吃。这人见了狮子,并不害怕。他走近狮子,在它耳边轻轻 说了几句话,只见那狮子掉头就走,不去吃它了。
1934年《我的话· 杂说》有五则对联:
• • • • • 道理参透是幽默,性灵解脱有文章。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对面只有知心友,两旁俱无碍目人。 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 邻现在可行之乐,补平生未读之书。
• 四十不惑之年所作。
幽默大师——林语堂
“因此我们知道,是有相当的人生观,参透道理,说 话近情的人,才会写出幽默作品。无论哪一国的文化、生 活、文学、思想,是用得着近情的幽默的滋润的。没有幽 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 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其结果必多表面上激昂慷慨,内心上老朽霉腐,五分热诚, 半世麻木,喜怒无常,多愁善病,神经过敏,歇斯的利, 夸大狂,忧郁狂等心理变态。《论语》若能叫武人政客少 打欺伪的通电宣言,为功就不小。” ——《论幽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鲁迅与林语堂的幽默观(一)
一
以我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阅读和感受而论,它的总体的美学特征,似乎是沉重而悲怆的。
这和产生它的社会环境,时代特征有关。
只要想一想中国在20世纪走过来的历史道路是多么艰难曲折;只要想一想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革命斗争是多么英勇悲壮、可歌可泣;只要想一想中国现、当代革命的、进步的文学是怎样作为中国人民全般的解放事业的一翼而在战斗中展开,那么,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严肃的思想面貌和浓重的悲剧色彩也就不难理解了。
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这一总体感受,不能不影响到我对它固有的幽默、谐趣的一面的欣赏。
对鲁迅的酷爱和信赖,更使他在30年代对林语堂以提倡幽默掩盖社会矛盾,“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收场大吉”的批评,深深地楔入我的脑识之中,形成了我对幽默的某种疑虑和偏见。
我清楚地记得,鲁迅公开申明过:“我不爱‘幽默’,并且以为这是只有爱开圆桌会议的国民才闹得出来的玩意儿,在中国,却连意译也办不到”。
他还说过:“‘幽默’既非国产,中国人也不是长于‘幽默’的人民,而现在又实在是难以幽默的时候。
”针对林语堂创办的《论语》、《人间世》以幽默小品为统治者帮闲的恶劣倾向的发展,鲁迅曾在一封信中说:“专读《论语》或《人间世》一两年,而欲不变为废料,亦殊不可得也。
”
这些看起来像是抵排幽默的痛乎言之的话,连同产生这些话的当时中国社会现实中“炸弹满空,河水漫野”的血泪斑斑的背影,一起在一代文学青年中产生了强烈的思想震撼力。
无怪乎当时的新进青年作家吴组缃在接到日本朋友增田涉因编选《中国幽默文学选》而征求意见的信时,觉得很不以为然,作出了偏激而失礼的反应。
过了近半个世纪,我在北大课堂上亲自聆听了吴组缃先生对这件往事的回顾和反思。
他坦然承认自己当年一律抹煞幽默是片面的,没有准确理解鲁迅关于幽默的全部看法。
他还在文章里公开作自我批评,指出:“其实幽默与讽刺,往往很难区分;我对鲁迅那个警句的理解也不免简单化,随着岁月和阅历的增长,我知道看事不能从概念出发:幽默也有不同的内容,讽刺也有不同的观点,情况变化无定,笼统地看是不对的。
”
吴组缃先生的诚挚的反思,也触动了我多年形成的对幽默不那么恭敬的成见。
但是,到底鲁迅对幽默的全面的看法是什么呢?对此我却一直无暇探究。
而这一次编选《20世纪中国幽默短篇小说精品》,却给了我一个机会来探本溯源,在弄清鲁迅的幽默观的发展变化的同时,使自己获得一个关于幽默的明白剀切的见解。
——而这对于我的编选工作,可以说是起了一个决定性的推动作用和指导作用的。
二
早在1924年5、6月间,林语堂就在《晨报副刊》上撰文《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和《幽默杂话》,第一次将英语的hu-mour译成“幽默”并加以提倡。
humour一词的含义是令人觉得有趣或可笑且又意味深长的言谈或举动。
原来有人译为“酉靺”。
林语堂在文章中指出:“素来中国人富于‘诙摹’而于文学上不知道运用他及欣赏他,于是‘正经话’与‘笑话’遂截然不胫而走:正经话太正经,不正经话太无体。
”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在高谈学理的书或大主笔的社论中不妨夹些不关紧要的玩意的话,以免生活太枯燥无聊。
”在这里,林语堂是把幽默作为当时的文学创作或文章中欠缺的一种美学要素来提倡的,这是颇有积极意义的,很快就得到了鲁迅的呼应。
《论幽默》一文中有些观点,是被鲁迅接受并予以发挥的。
其中主要观点有二:
第一,幽默应与人类的同情心相联系。
鹤见佑辅认为:“使幽默不堕于冷嘲,那最大的因子,是在纯真的同情罢……幽默不怕多,只怕同情少。
以人生为儿戏,笑着过日子的,是冷嘲。
深味着人生的尊贵,不失却深的人类爱的心情,而笑着的,是幽默罢。
”
鲁迅对这一见解是肯定的。
1933年10月,他指出:“……中国向来不大有幽默。
只是滑稽是
有的,但这和幽默还隔着一大段,日本人曾译‘幽默’为‘有情滑稽’,所以别于单单的‘滑稽’,即为此。
”鲁迅早就有“无情的冷嘲与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之说,“有情的讽刺”,其实即是幽默倾向于揭示社会实际情状中的可笑与荒谬的产物。
这正是鲁迅希望幽默发展所趋的正路,而有别于林语堂关于“幽默只是一位冷静超远的旁观者”的主张的。
第二,幽默的运用,有一个严格的度。
鹤见佑辅提出:“幽默是如文,如水,用得适当,可以使人生丰饶,使世界幸福,但倘一过度,便要焚屋,灭身,妨害社会的前进的。
”
鲁迅对这一见解实际上也是接受的。
他不反对幽默在文学创作和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但反对幽默的泛滥。
他指出:“慨自语堂大师振兴‘幽默’以来,这名词是很通行了,但一普遍,也就伏着危机,正如军人自称佛子,高官忽挂念珠,而佛法就要涅槃一样。
倘若油滑、轻薄,猥亵,都蒙‘幽默’之号,则恰如‘新戏’之入‘×世界’,必已成为‘文明戏’也无疑。
”这就是说,幽默一旦泛滥逾度,势必变质为庸俗无聊。
从幽默的度,鲁迅进一步阐发了讽刺艺术的度的重要性。
他一则指出:“人说,讽刺和冷嘲只隔一张纸,我以为有趣和肉麻也一样。
”二则指出:“讽刺小说是贵在旨微而语婉的,假如过甚其辞,就失了文艺上底价值”,“讽刺文学是不能死于自身的故意的戏笑的”。
总之,在20年代,鲁迅对幽默的理论主张并无反感,反而颇多同情。
他不但在某种程度上与他当时的友人林语堂同声相应,而且通过翻译鹤见佑辅的《说“幽默”》,学习、研究了幽默作为文学的美学要素所具有的某些关于其自身生存的根本特征,如幽默的根柢在同情,幽默的运用有其度等等,并颇多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