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秦朝中央的三个官职。

下列评述正确的是()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①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①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常设官职①三个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牵制A. ①①①B. 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2.某学者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伴随着这一制度产生的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崇拜最高权力的奴性意识。

”“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度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度D.宗法制度3.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①三省六部制①宋朝在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在地方设置通判①明朝的内阁①清朝的军机处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4.元朝人胡三省说:“秦置御史,掌讨奸猾,治大狱,御史大夫统之。

”他认为御史大夫的重要职责是()A.执掌奏章,下达诏令B.统领百官,处理政事C.监察官员,审理大案D.草拟诏书,审议执行5.“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

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

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

”材料表明()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C.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D.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6.史载:嘉庆十年,有个叫何元琅的御史,给皇帝上了一个《请酌改军机处名目》的奏折,理由是“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与兵部之专司戍政者不同……似应更改名目,以纪偃(停止)武之隆。

”此事反映了军机处()A.与兵部的职能相互重叠B.已演变为一个综合政务机构C.其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满D.已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机关お7.从“政自天子出”到“政自诸侯出”,再到“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单元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测试题

单元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测试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11·滨州质检)始终牵挂着福建连氏宗亲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近日欣然为大田县魁城村“连氏龙井大宗祠”题匾(如右图)。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族谱实际上和下列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世袭制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 )A .财产继承的原则B .宗法制的基本原则C .任人唯才的要求D .兄终弟及的传统3.(2011·广州联考)依据西周的政治制度,周王与同姓诸侯之间具有( )①君臣关系 ②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③等级从属关系 ④兄终弟及的关系A .①③B .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4.“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

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

”诗中体现出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察举制5.《易经》中载:“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男尊女卑观念形成 ②国与家的紧密结合 ③强调长幼尊卑观念 ④注重家庭成员的平等与和睦相处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6.有论者称,虽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但秦王朝却以其浑厚刚强的气魄,开创了其后持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国家方方面面的基本模式。

下列各项中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 .实行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B .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C .开创重农抑商的经济体制D .确立儒学的统治地位7.周朝时,今安徽地界为皖国,山称皖山,水为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

假如你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将军,被周天子分封到皖国任国君,你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A .定期向周王朝觐B .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C .跟随周天子打仗D .继承周天子的位置8.观察右图,请问以下哪条信息不能从图片中得出( )A .国家大权都集中在皇帝身上B .御史大夫直接对皇帝负责C .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D .太尉掌管军事9.(2011·济南模拟)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指出“古来帝王,有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 , 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 ( 康熙 ) 四人而已。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含答案
A.战国B.秦朝C.隋朝D.元朝
20.史载唐高宗在位时期处理的政务,将近300件,发现其中20多件有武则天参加,但大多是有关外戚和后宫的事务,而任命宰相、将领等重要事务,都由唐高宗亲自处理,材料主要表明
A.武则天干预朝政较为合理B.唐高宗临朝主政不决事
C.武则天政绩实在乏善可陈D.国事政务由唐高宗主导
C.没有设立相应的惩治措施来配合监察体制
D.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
6.中国古代对地方管辖的措施不断变化。民间俗语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里的“州官”,其最早应该出现的
A.秦朝B.汉朝C.唐朝D.元朝
7.政治象征是指几乎所有的政治系统都依赖于一些象征符号、仪式行为或特殊话语来维持其运转。下列是殷商时期的政治象征
18.“日暮乡关何处是,今年除夕不放假;日照香炉生紫烟,今年除夕不放假。”网友们对2014年节假日放假安排吐槽的背后,更多的是表达“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结。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19.“上海是个移民社会,我们的祖辈很可能来自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这里“省”的含义,最早出现于
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③D.①
8.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A.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D.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古代中国存在许多同居共财的家庭,如唐朝张公艺“九世同居”,宋朝陈兢一家“十三世同居”。上述现象反映了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检测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4题,共48分)1.(2012年济宁模拟)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2.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有( )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3.(2012年厦门模拟)右图是出土的西周利簋。

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得知,簋是重要的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时放置煮熟的饭食,一般与鼎相配合使用。

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大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社会奢侈腐败现象严重B.西周社会等级森严C.西周冶铜业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4.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它具体反映了先秦时期的(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制 D.宗法制5.“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

其中的“天”是指(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6.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

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B.“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7.右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8.(2012年洛阳模拟)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

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一)

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一)

5601.《孟子• 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

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C.西周初分封制D.西周末王室衰微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

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天”是指A.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B.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C.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D.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3.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

春秋之前,王公贵族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边悬挂) ,诸侯轩悬(三面悬挂) ,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 ,士特悬(单面悬挂)” ,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

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A.等级制度森严B.宗法色彩浓厚C.文化生活丰富D.法律制度严苛4.到了秦、汉统一,由封建转为郡县,古人称“化家为国” ,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只有一个家却变成了国家。

这里“化家为国”指的是A.分封制的瓦解B.郡县制的实行C.封建制度的确立D.郡国并行制的实施5.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指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 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 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6.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

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思想控制C. 防止诸侯割据D.加强中央集权7.唐中宗曾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但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被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唐代A. 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B.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C.三省制对皇权有一定约束D.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机制8.宋真宗写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其回话说:李沆认为不可。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 (2019重庆九校联考)商代方国臣民为各地方伯所有,不为商王所拥有。

西周以后,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

这一变动()A.巩固了中央集权B.确立了贵族特权C.强化了统治秩序D.冲击了封建统治解析:选C 从商代到西周臣民的变化体现了统治秩序的强化,故选C项;秦以前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A项;题干中“诸侯及贵族所有的臣民在名义上也都逐渐属于周王所有”并未体现贵族特权,排除B项;“冲击了封建统治”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

下表为不同史籍有关周朝“分封制”的记载。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王室子弟是周初分封的主体部分B.周朝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C.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D.周王朝的分封制相当发达解析:选D 第一则材料说明分封亲族比较多,第二则说明扩展了疆域,第三则是说分封先代帝王之后,第四则是武庚叛乱,被平定后,成王分封微子,由四则材料综合判断可推断出周王朝分封制相当发达,故选D项;题干中四则材料,只有《荀子儒效》能说明王室子弟是周初分封的主体部分,其他材料无法说明,排除A项;材料中虽然论述的是武王和周公辅政时期的事情,但并不能说明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排除B项;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属于历史结论,不是历史事实,排除C项。

3.从春秋后期开始,齐国大夫田氏长期专擅国政。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命田和为齐侯,田氏正式取代了姜氏在齐国的统治,史称“田氏代齐”。

这表明()A .册命齐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B .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C.周王室开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D .官僚政治已经取代了血缘政治解析:选B 通过题干中“ 田氏代齐” 可知,田氏之所以能够“ 取代姜氏在齐国的统治” ,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 长期专擅国政” ,其二,“ 周安王册命” ,据此可知如此“ 册命” 破坏了西周始创的宗法分封制度原则,故选B 项;周安王之所以册命齐侯主要是因为其在齐国“ 长期专擅国政” ,这不能凸显周安王的集权统治,排除 A 项;春秋五霸的出现,周王室开始丧失“ 天下共主” 的地位,排除C 项;官僚政治出现于秦朝,排除D 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解析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竞争性考试,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争取,并非生而有之,欧洲不能与之相比,应加以采用。

下列发源于中国,推行于全世界,成为今日全球公务员考试制度滥觞的是()A.秦朝军功爵制度B.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C.隋唐时期科举制度D.汉朝时期察举制度2.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商朝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商王的子孙重建宋国B.商朝时期的都城在河南安阳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5.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

汉武帝这样做意在()A.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B.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C.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D.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6.“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留下上述祖训的皇帝是()A.唐太宗B.宋太祖C.明太祖D.清世宗7.宁波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1984年,离乡多年的世界船王包玉刚回到宁波访问,在天一阁看到了馆藏的《包氏家谱》,意外发现自己是包拯的第29代嫡孙。

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8.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

这一“回潮”的历史时期是()A.秦汉B.隋唐C.魏晋南北朝D.明清9.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西周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制卷:X怀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

从政治角度看,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2.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青铜器本质上是政治权力的工具。

最能支撑这一论断的史料是( ) A.青铜器上的文字记载B.周礼规定礼器的数量C.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具D.曾侯乙墓的战国编钟3.读右图判断,战国七雄中属于周朝姬姓诸侯国的是()A.①B.②C.③D.④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与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该制度指周的分封制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C.所谓“天”就是天理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5.“当年七雄中,齐宣王、秦昭王岂不更巍然为之魁首,而其尊贤下士有如此。

如颜周,如X睢,岂诚为当时一大贤上士!而齐、秦之君尊礼之如此,其最大之意义与价值则在政治上层不敢自居为最尊最贵之地位,而自知尚有当尊当贵之过于彼者,其人不在远,即在其所统治之社会下层。

”上述现象的出现( )A.能够防止诸侯之间的战争B.有利于诸侯国的社会发展C.冲击了封建社会等级秩序D.彻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6.春秋时期,部分大诸侯分封了一些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脱离本国而独立的国家,如晋封曲沃就是典型的例子。

此现象反映了A.中央集权受到威胁B.井田制度开始瓦解C.礼乐制度得以强化D.西周分封制遭破坏7.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但在秦代的历史中却未出现官员出任太尉的记载。

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焚书坑儒”致使秦代史书遭到严重损毁B.秦朝统治的短促使得秦始皇未能任命太尉C.秦始皇为巩固个人军权并未实授这一职务D.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一事为后世臆想猜测8.史载:“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第7学时一、填空题(40分)1、早起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是___________的使用,___________的产生,___________的成熟,___________的出现和___________的初步形成。

2、宗法制按照___________关系分配政治权利,其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继承制。

3、秦灭六国后,统一岭南地区,开凿了沟通___________水系和___________水系的___________渠。

4、郡县制的建立,是___________政治取代___________政治的重要标志。

5、秦在中央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史称“三公”。

6、皇帝有天下独尊的的地位,集___________权、___________权和___________权于一身。

7、唐在中央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省,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部,称三省六部。

门下省还设_________,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8、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大体经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9、在清___________年间,为适应___________的需要,设立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的___________。

只能秉承___________办事,无决策权。

且政治决策带有明显的___________性。

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___________,标志着___________发展到了顶峰。

10、清朝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___________。

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___________。

二、选择题(30分)1、下列对西周王朝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②根据宗法制,周王和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是A、世袭制B、分封制C、君主专制D、禅让制3、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2小题)1.春秋时期,宋楚两军对垒,宋军不乘时出击而大败。

国人归咎于宋襄公,襄公辩称:“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其中“亡国”的“国”指()A.夏 B.商 C.西周 D.宋2.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有一个辅助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它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该机构是()A.唐朝中书省 B.元朝的都察院C.明朝内阁 D.清朝军机处3.“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

这反映出汉代()A.皇帝亲自考查选拔人才B.无需通过考查即可任用C.孝廉是人仕的主要依据D.选官方式有一定主观性4.王国维认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5.王国维商周时期的政治变革时说:“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动;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

”该材料反映了()A.官吏选择和任命的出现 B.学在民间取代学在官府C.嫡长子继承制结束 D.王位世袭制出现6.乾隆皇帝曾说:“权衡悉由朕亲裁”,嘉庆皇帝则盛赞“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这两位皇帝如此得意,主要是因为()A.议政王大臣会议被皇帝控制B.军机处的设立C.宰相制度的废除D.内阁只获得了票拟权7.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刺史改州牧,拥有赋政治民之权,州由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

这反映出东汉来年()A.郡县制最终形成B.中央集权得到巩固C.已经取消监察制D.刺史职能发生变异8.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认为,“秦王当了皇帝以后……建立了一个真正的专制制度,取代了古代的神权封建秩序”。

其中“封建秩序”对应的是( )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郡县制④行省制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9.明十三陵是皇家陵墓群,其以长陵(祖陵)为中心,有序地排列形成一个整体。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置太尉一职,但今天留下来的古籍中没有记载秦始皇曾经任命过哪一位人物担任过此职,最可能的原因是()A.太尉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皇帝认为其权力重大,不轻易任命B.秦始皇自己直接控制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太尉负责监察百官,秦始皇缺乏可以担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来得及任命2.与下图所示报纸的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3.清朝康熙皇帝时,在决策中实际拥有最大权力的是()A.议政王大臣会议B.内阁C.南书房D.军机处4.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A.三公九卿制B.内阁制C.二府三司制D.一省制5.嬴政统一全国后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故制定了一系列的专有称谓,号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以上材料说明()A.皇权至高无上B.嬴政功绩极大C.嬴政决心效法先王D.实行礼制6.2021年底,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开始热播,影片的主题是“为天下的人是大英雄”,秦始皇是一个大英雄。

为此,网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秦始皇作为统一中国的皇帝,他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最为突出的贡献是()A.灭掉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王朝B.确立了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C.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制定了有利于统一且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措施D.留下的万里长城和兵马俑为中国赢得了光照世界的荣誉7.“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诗词中提到的四位皇帝都()A.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都实行科举考试,从民间选拔人才D.都把相权一分为三,加强君主专制8.元代中央“诸大小机务,必由中书,惟枢密院、御史台、徽政、宣政诸院许自言所职,其余不由中书而辄上闻,既上闻而又不由中书径下所司行之者,以违制论”,这说明元代时()A.中书省的权力比较集中B.中书省兼掌军事、民族、监察等事务C.皇权与相权矛盾突出D.行省制维持了元朝的稳定9.《礼记·曲礼下》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hōnɡ),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标准测试单元标准测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标准测试单元标准测试

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标准测试单元标准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C.一些原始墓葬中随葬品的悬殊2.使周朝稳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的制度是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3.“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

〞(?汉书?)该文说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焚书坑儒〞到“挟书律〞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C.仁政代替了法治5.在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中,最为典型地表达了愚民政策的是A.推行郡县制B. 公布“挟书律〞C.实行土地私有制度D. 实行三公九卿制6.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7.汉朝实行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这个监察制度就是“中朝〞机构8.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B.设立三省,分散相权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9.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0.唐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这是说唐太宗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11.隋唐时期推行科举制,从实质上说是C.笼络人才、扩大统治根底的需要D.开展教育、文化的需要C.皇权意识的增强13.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根本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②③④14.为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治,元政府决定A.确立册封制度B.设立三司、六部C.设置理藩院A.辽阳行省B.云南行省C.江浙行省16.以下哪组地方在元朝和清朝都曾单独设立过(行)省A.陕西、甘肃、云南B.陕西、山西、江西C.江西、山东、四川D.江苏、江西、云南C.宣政院统领强渡和西藏地区事务D.在一些偏远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改土归流〞,其正确含义是C.设立土司等各级政府机关19.以下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或机构)不包括A.御史大夫B.刺史C.都察院20. 要展示雍正帝的政治改革内容,选择的历史事件最好是C.设置军机处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单元测试

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中国政治制度单元检测(人教版必修1)第I卷(选择题共40分)1.“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D.当时有诸侯“不朝”的现象2. 右图是江苏省丹徒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此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主要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

该出土文物的主要历史价值是()A.证实了周王朝实行分封制B.说明周王朝实行井田制C.体现周朝的甲骨文已成为成熟文字D.说明周王对于功臣的重视3.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

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里出现了用九鼎殉葬的现象。

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A.奴隶主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D.青铜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4.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

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A.西周B.秦朝C.东汉D.明朝5.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上述材料直接说明秦始皇()A.赞同分封制B.赞同郡县制C.反对分封制D.反对郡县制6.右图是以“封”字为图案的一枚邮票,金文中的“封”字,写作或,从字形上来看,具体行动就是划定疆界,植树为帜。

而右图则是以中华百家姓的姓氏出现。

那么,这个姓氏的由来是 ( )A.地名 B.植树的过程C.人名 D.祭祀7.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8.商朝统治者每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紧密联系C.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9.《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举竞选,三也。”钱穆先生所述的第一级和第三级演进分别开始于
A.秦汉、明朝B.西周、秦汉C.西周、隋唐D.秦汉、隋唐
A.唐朝与罗马一样实行了保护外国人的万民法
B.吐鲁番地区在当时已归属唐朝中央政府管辖
C.唐朝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
D.唐朝开始大规模对外出口丝绸
14.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 )
A.嫡长子继承制B.民主选举首领
C.世袭制D.分封制
15.学者薛明扬在《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说,“这一制度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学者评价的是
A.周天子为一族,鲁伯禽另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无关系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D.周天子是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则是内部再分封诸国的大宗
7.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于2009年的10月11日在山东举行,CCTV5体坛快讯也特别开设“走齐鲁看全运”板块,全景展现“齐鲁大地”的风采。山东省“齐鲁大地”称呼渊源于
A.商朝的内外服制度B.西周的分封制
C.秦朝实行的郡县制D.西汉初年的分封制
8.“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中书省B.理藩院C.宣政院D.枢密院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卷(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卷(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卷一、选择题1.史载:“军国大计……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这一现象开始于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2.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③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3.秦朝时期,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是A、御史大夫B、通判C、太尉D、刺史4.电视剧《步步惊心》正热播一时,剧中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帝)。

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A.世官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5.在分析刘邦与项羽胜负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都武侯高起、安国侯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这反映出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 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 D.稳固统治须依靠满足部将利益6.北宋为削弱地方经济实力设置的官职是A.通判 B.知州 C.枢密使 D.转运使7.以下是关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A.唐朝时进士及第就可做官 B.明清时年龄很小的应试者称为“童生”C.进士科通常比明经科容易考取 D.科举制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期8.对于夏商时期王位世袭制认识不正确的是()A.在夏启时建立B.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C.王位传承的顺序是先兄终弟及,后父子相传D.取代了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9.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10.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11.“令三司出炭四十万,减半价鬻与贫民,非惟抑高价,且济人民。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此做法()A.说明商王愚昧无知B.便于推翻夏朝的统治C.是为了神化王权统治D.说明商王不知祖先来源【答案】C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0.王位世袭制【答案】B3、”秦王朝统一全国后……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新型的国家形态”主要是指秦朝()A.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B.实行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度D.确立皇帝制度【答案】A4、这“实质上是将周王和其子弟之间的亲族关系直接转化成一种国家组织形式,。

“这” 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等级制D.世袭制【答案】B5、秦汉官员以俸禄多少确定等级,汉代有十七八等级,最高者月俸350斛,每月收入为21875斤栗;最低的月俸8斛,合500斤粟。

这说明秦汉()A.官员职业性特征明显B.官员对百姓剥削残酷C.官僚体制严重失衡D.贵族政治已经废止【答案】A【解析】秦汉时期俸禄决定等级,官员依靠俸禄生活,体现出该时期官员职业性质明显,故A正确;俸禄是国家统一发放,不是剥削百姓获得,故B错误;等级制度不能说明体制失衡,故C错误;贵族政治当时依然存在,故D错误。

6、古代儒者在阐述政治思想时往往将“君”与“国”混为一体,君主在统治理念上常常将“国”视为放大的“家”。

这说明了()A.儒家思想促使“家国一体”观念的产生B.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是历史进步C.君主借助家庭伦理强化统治D. “家国同构”体现专制集权【答案】C【解析】家国一体的思想来源于宗法制,君主将国放到大家,显然是借助家庭伦理来强化君主专制,故C正确;家国一体的思想来源于宗法思想,故A错误;B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D中专制集权与家国一体的特征不符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docx

.精品文档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同步测试题及答案单元整合一、重要概念阐释1.宗法制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稳定。

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2.三省六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3.行省制度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

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省的最高长官为平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

行省拥有大权。

行省制度加强了元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4.内阁丞相废除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亲自处理,政务繁多。

于是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

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内阁制度正式确立。

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的票拟权。

后,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会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5.军机处雍正帝时,在宫内设置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皇帝每日召见军机大臣,商议军国大事。

军机大臣拟写成,经皇帝审批后,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这样,全国的军政大权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商朝人崇信各种鬼神,认为神灵主导着人事。

在诸神中祖先神最为尊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商朝社会弥漫着神秘色彩②对后世形成的宗法制有一定的影响③祭祖现象可能已经存在④王权只有依附于神权才能使统治稳固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选C。

主要考查商朝政治的特点。

本题可用排除法,④说法有些绝对化,可排除。

因为稳固统治可以有多种手段,依附神权只是其中之一,并非“只有依附于神权才能使统治稳固”。

2.(2010·安徽省巢湖市高三模拟)2010年初山东淄博陈庄遗址出土一件青铜器,上有“丰般作文祖甲齐公尊彝”铭文(图2)。

(“丰”:国名,“般”:人名,“作”:制作,“文祖甲”:对先辈的尊称,“尊彝”:泛指祭祀的礼器。

)这件青铜器及铭文可用于研究①西周分封制②当时的冶铸业③秦朝郡县制④隶书的特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选A。

本题可用排除法作答。

题中铭文书写方式非隶书,可排除④;由“丰”国的存在,可知当时分封制依然存在,故③错误。

3.《三字经》中所说“周辙东,王纲堕。

”透视出的深层政治信息是A.统治中心实现转移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C.君主权威发生动摇D.社会伦理道德面临崩溃【解析】:选B。

“周辙东,王纲堕”指的是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后,王室威望低落,纲纪和政治地位每况愈下。

诸侯们各自为王,为了扩张势力彼此干戈相向,天下从此变得纷乱不堪。

所以反映出:当时宗法分封制度走向解体。

4.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

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统治秩序。

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解析】:选B.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一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测试题(附答案解析)建议用时:60分钟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满分60分)1.《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

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可见,古时婚姻()A.强调夫妻同心的物质追求B.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C.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D.明确男女的家庭分工【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时的婚姻“上以事宗庙”,可见婚姻带有宗法色彩,B项正确。

材料未提及物质追求,A项排除。

尊老爱幼在材料中未体现,C项排除。

家庭分工在材料中未体现,D 项排除。

故选B。

2.据《西周的政体:中国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国家》,周初所封诸候多集中于王畿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边远地区,而在统治中心渭河流域则几乎没有封侯情况。

其主要目的是()A.监督商族残余势力 B.防范诸侯坐大割据C.利于文化远播天下 D.扩展王朝四周疆域【答案】A3.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

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

这反映出()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丞相制度出现在秦朝,与材料时间不符,A项排除。

材料提及丞相是“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其职责不是主要防止诸侯失仪,B项排除。

材料提及西周时期的“相礼”,不能体现礼仪制度的完善,C项排除。

材料出现的丞相雏形是“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可见它一开始就拥有较高的权力,D项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测试卷制卷:崔怀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

从政治角度看,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2.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青铜器本质上是政治权力的工具。

最能支撑这一论断的史料是( ) A.青铜器上的文字记载B.周礼规定礼器的数量C.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具D.曾侯乙墓的战国编钟3.读右图判断,战国七雄中属于周朝姬姓诸侯国的是()A.①B.②C.③D.④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该制度指周的分封制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C.所谓“天”就是天理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5.“当年七雄中,齐宣王、秦昭王岂不更巍然为之魁首,而其尊贤下士有如此。

如颜周,如范睢,岂诚为当时一大贤上士!而齐、秦之君尊礼之如此,其最大之意义与价值则在政治上层不敢自居为最尊最贵之地位,而自知尚有当尊当贵之过于彼者,其人不在远,即在其所统治之社会下层。

”上述现象的出现( )A.能够防止诸侯之间的战争B.有利于诸侯国的社会发展C.冲击了封建社会等级秩序D.彻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6.春秋时期,部分大诸侯分封了一些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脱离本国而独立的国家,如晋封曲沃就是典型的例子。

此现象反映了A.中央集权受到威胁B.井田制度开始瓦解C.礼乐制度得以强化D.西周分封制遭破坏7.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但在秦代的历史中却未出现官员出任太尉的记载。

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 )A.“焚书坑儒”致使秦代史书遭到严重损毁B.秦朝统治的短促使得秦始皇未能任命太尉C.秦始皇为巩固个人军权并未实授这一职务D.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一事为后世臆想猜测8.史载:“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由此可见,御史大夫行使( )A.立法权B.行政权C.监察权D.财政权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至秦汉时期,……一切贵族家庭都倒下了,原本只有一个家,此刻变作了国家。

”秦汉时期得以“化家为国”,主要是由于当时( )A.世官制转为科举制B.分封制转为郡县制C.刀耕火种转为铁犁牛耕D.百家争鸣转为独尊儒术10.战国至秦汉,实行新的军功爵制。

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

这说明秦汉新爵制( )A.加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B.加快了社会阶层的双向流动C.助长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D.有利于官僚政治秩序的巩固11.“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理天下者,若身之使臂,臂之使指,则小大适称而不悖焉。

”与材料相符的观点是( )A.中央集权B.君主专制C.削弱相权D.重农抑商12.班固认为汉初分封以“成太宗(汉文帝)之业”,武帝推恩而致“藩国自析”。

西汉末年“中外殚微,本末俱弱”,故王莽“生其奸心”。

据此推断班固认为( )A.汉武帝有削藩过度之嫌B.分封有利于巩固大一统C.太宗时期实现安平四方D.外戚专权导致朝野叛乱13.汉武帝规定:“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

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

汉和帝规定: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进仕路狭……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

”由此可见汉代孝廉察举制( )A.是为政以德理念的实际运用,体现公正性B.“孝”“廉”标准不易掌握,实际操作难度大C.在人才选拔的对象上,对普通民众逐步倾斜D.员额分配的变化,有利于边远地区的人才选拔14.《资治通鉴>载,(唐)太宗日:“文帝不明而喜察……事皆自决,不任群臣……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诤,此所以二世而亡也。

”唐太宗吸取此教训,主要的做法是( ) A.完善朝议谏诤制度B.开科取士广纳人才C.明晰六部的行政职能D.发挥三省监督牵制作用15.西晋在品官“占田荫客令”中,品官按其尊卑可占田(参下图),官吏所荫亲属及非亲属无论占田多少,所有官吏和他们的亲属,可免除一切课、役。

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西晋时期( )A.土族享有特权B.土地兼并严重C.封建等级森严D.中央集权被侵蚀16.科举时代流传着“家贫、亲老,不能不望科举”的说法,到明代更是出现了考取功名者“强半寒素之家”的现象。

由此可见科举制( )A.强化了君主专制B.重视由下而上推荐人才C.禁锢了人们思想D.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17.《宋史·职官志>说:“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日‘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对以上材料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皇帝直管财政,以防封建割据B.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专制C.削弱地方财权,强化中央财权D.调整中央官制,强化财政管理18.《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

据此可知,元代行省( )A.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C.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B.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D.军国重事,无不领之19.“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

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基于这一认识,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 )A.三省并立,互相牵制B.削弱地方,集权中央C.抑制相权,设立内阁D.废除丞相,加强皇权20.下图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行政机关的职权特点。

据此推断该行政机关是(A.唐朝尚书省B.元朝中书省C.明朝内阁D.清朝军机处21.明代中后期,“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

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

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C.宋明理学的思想束缚D.丞相制度被彻底废除22.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下列史料能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的是(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人直缮写”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D.“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23.《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

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

”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C.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D.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24.“宰相”两字的古文注解揭示了中国古代从“王国”转换成“帝国”后所形成的相权的本质。

“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

“目接物日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 )A.统帅百官以及协调政务B.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C.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25.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卅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州、县A.促进地方自主性C.提高中央财政收入B.提升地方行政效率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1.形成时期长,而且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2.与皇权矛盾重重,又始终屈服在皇权的熏压下3.与六郏经常互争雄长,矛盾重重4.受制于司耗监太监,矛盾深刻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共50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秦在中央设立了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其长官是御史大夫。

在御史大夫之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吏等各级监察官员,而以监察史负责地方各郡的监察事务。

汉承秦制,以御史大夫为全国最高监察长官,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亦称御史府,又称御史大夫寺,别号“宪台”。

汉代在御史大夫之下设有御史中丞和中丞,其具体的职务是内掌图书秘籍,外督十三部刺史,举劾案章,居殿中察举非法。

御史中丞之下设御史、侍御史,其具体职责是监察违法、举劾违失、受理中央诸公卿奏事,典法度、掌律令、督察部刺史等。

汉代在完善中央御史府机构的基础上,还先后设立了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

司直系丞相,司隶则直属皇帝。

汉代在地方设立监察区,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州部,各州部均设刺史一名,直接听命于皇帝及皇帝属下的中央御史府。

——摘编自《从秦到明清监察朝度的变迁》据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监察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

2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材料二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材料三明代政治暴戾已是人所尽知的事实,廷杖、诏狱、流徙乃至日常的薄俸,人主对士大夫的施虐几乎无所不在。

然而,在明代270多年历史上,却从未有过士大夫谋反的确凿记录。

如果说士人有所反抗,则主要是以言论的方式体现为某种精神表达,其实际意义往往是在伦理道德上对皇权表示否决。

——李庆西《最后的儒者》(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皇汉武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和“软件”。

(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清两代的皇帝是如何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的。

(4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中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

(5分)28.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

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

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