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Q波的临床分析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常Q波的临床分析诊断
Ⅲ导联单独出现Q波很少为病理性。若仅有Ⅲ avF导联同时出现异常Q波,有可能由于心尖部向前旋转。若Ⅲ avF导联同时出现异常Q波,伴有avR导联呈rS波型,可肯定为病理性Q波;若伴avR导联出现QR型,提示为正常变异;若伴avR导联为QS型,则两者都有可能。
-------------------------------------
心室除极是从室间隔开始,其激动方向从左、后、上向右、前、下或上进行,故在左胸前导联或某些导联可出现小q波,称为间隔q 波。由于室间隔除极时间仅为0.01s,故正。常人间隔q波时间一般不会超过0.03s,深度不会超过后继R波的1/4,或有切迹则为异常Q 波。引起Q波的病因很多,还可有正常变异性Q波,故Q波的临床分析诊断尤为重要。
一、正常Q波
正常左胸导联及单个肢体导联可出现Q波,称间隔性Q波,时间不超过0.03”,深度不超过后继波的1/4。
正常V1、V2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成QS型,V3导联极少有Q 波,V5、V6可见正常范围的Q波。
二、异常Q波
诊断标准:Q波时间≥0.04”深度≥后继R波的1/4;Q波出现粗钝与切迹。
1、异常Q波的临床分析诊断:
1)avR导联可出现异常Q波为正常。
2)avL导联可出现异常Q波,若P波直立;若同导联P与T波均倒置,多系正常情况,可见高侧壁心肌梗塞不典型表现。
3)I,avL导联同时出现异常Q波,除高侧壁心肌梗塞外,可见于:
(1)左前分支阻滞
(2)A型预激综合征
(3)左房扩大与右室肥大:可在I,avL导联引起位置性Q波;(当右心室肥大室时其QRS向量环投影于I、avL导联轴负侧),同时出现二尖瓣型P波,V1导联出现高R波或rsR’型,电轴右偏等改变。
(4)右位心:P波与T波均倒置,胸导联V1-V5均呈rS型,r波逐渐降低,V5R与V6R可出现qR型。
4)III导联出现异常Q波,深吸气后呈QS型或rS型(或R)型属于正常现象。急性肺梗塞、左束支传导阻滞,负向预激波,迷走神经功能增高也可出现。
5)III、avf导联出现Q波下壁梗塞可能大,如同时伴有下述变化一项即可诊断
:
(1)II导联出现小q波
(2)出现T波倒置及/或ST段抬高
(3)右胸导联T波高耸与ST段压低
(4)V1导联的R/S≥1,特别是以前V1导联呈rS型者,若深吸气或采取坐位后缩小或QS变为rS或R,无ST段及T波改变,可能属于正常现象。
在Ⅲ导联出现了异常Q波,如何确定其性质,是下壁心梗还是正常变异,鉴别参照如下五点:
a、观察P Ⅲ、T Ⅲ的方向:若P Ⅲ↑,T Ⅲ ↓,高度疑似下壁心梗;若P Ⅲ ↓,T Ⅲ ↑,属正常变异,无意义。
b、观察Ⅱ、aVF导联: 若均出现异常Q波,下壁心梗确定无疑。
c、观察T Ⅱ、Ⅲ、 aVF:若T Ⅱ、Ⅲ、aVF ↓,则异常 Q诊为病理Q或心梗Q;若T Ⅱ、Ⅲ、aVF ↑,则心梗可能性不大,Q Ⅲ意义不大。
d、动态观察Q波出现:这是非常重要一项指标,既往Ⅲ导无Q 波,现出现Q波,则肯定是下壁心梗(尽管Q波时间、宽度未达标准)
e、深吸气后屏气记录Ⅲ导联,Q波逐渐变小或消失为正常变异,若Q波不变或轻微变化则可诊断下壁心梗。
6)II、III、avF导联出现异常Q波或大QS型,除下壁
心肌梗塞外尚可见于急性肺梗塞,左后分支阻滞,预激综合征,左束支传导阻滞合并电轴明显左偏,三尖瓣脱垂。
7)右胸导联(V1-V2)出现异常Q波,不论Q波如何微
小,只要出现后继r或R波,多属病理情况,但可见QS波。
(1)前间壁心肌梗塞多伴同导联T波深倒置及/或ST
段抬高。
(2)右心室肥大,V1、V2导联可出现qr型,R波≥0.7mv,
电轴右偏并可见肺型P波。
(3)右心房扩大,V1、V2导联可出现qR或QR型,但
V2及左胸导联可出现导常Q波同时T波倒置,右胸导联P波电压增高,电轴右偏。
(4)急性肺梗塞。
(5)频率性间隔局部阻滞,当心率过快或房早呈室性
差异性传导时,在V1-V3导联可出现Q波(可能由于左间隔支暂时性功能阻滞可引起间隔局部阻滞所致)非差异传导时正常心博(V1-V3导联)仍呈rs型。
(6)右束支传导阻滞可呈qr或QS型,qrs波≥0.12”,V5、V6、I导联可出现宽S 波(起始r处于等电位线)如伴同导联T波深倒及/或ST段抬高则可能合并前间隔心肌梗塞。
(7)逆钟向转位(正常变异):V2或V3异联偶可出现
qR或QS型,V1或V3,R呈rs或RS型,V3的左导联呈qR或R型。
(8)若呈QS型,除前间隔壁心肌梗塞外,左室肥大,
左束支传导阻滞,B型预激综合征,肺气肿,慢性肺心病及某些健康人也可出现。
8)中间导联(V3-V4)可出现异常Q波或QR除前壁心肌梗塞外:
(1)呈QS型时,若V1或V2导联呈RS或qR型,以
右室肥厚最为可能,通常出现心电轴右偏,若V1及/或V2导联出现rs或RS型,以前间壁心肌梗塞可能性大。
(2)若V1-V4导联均可呈QS型可能系正常情况,V5
导联呈QS型可见于慢性肺心病,也可见于前间壁心肌梗塞,QS 出现顿挫,则可确诊。
9)左胸导联(V5-V6)出现异常Q波,除前壁心肌梗塞
外,有如下可能:
(1)若Q波深窄后继R波高大,可见于原发性主动脉
瓣狭窄(IHSS)以左室肥厚(舒张期负荷过重型)以及迷走神经功能过高等。
(2)呈QS型,V1-V4导联出现RS、qR或R型时,多
系右室肥厚,如伴心电轴右偏,右房增大等即可确诊。V1-V4导联可呈QS波形。
(3)可见于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C型预激综合征。
三、非梗塞性Q波
Q波多窄〈0.04秒,R波较高,无ST-T期改变,T波直立,Q波常孤立出现,并常伴心电轴偏移,如在上下一肋间描记Q波消失。
常出现以下疾病:
1)肺心病:有Q波导联T波常直立,I导联主波多向下,同时伴肺心病心电图改变表现,若病情好转Q波即消失。
2)预激综合征:除预激特点外,多呈QS波同导联T波即消失。
3)脑血管病变: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可见Q波,常V4-V5导联明显,也可波及V3、V6、I、II、avL、avF导联,多数一周左右恢复。同时伴QT延长,T波高耸、低平或倒置,ST段降低及高U波等。
4)心肌病:其Q波多<0.04秒呈QR型,R波较高,R/Q>1,T波直立.
5)急性坏死死性心肌炎:有类似心肌梗塞呈QS型。
6)束支传导阻滞:
(1)左束支传导阻滞:V1、V2、V3,有时III、avF导联可出现QS 型。
(2)右束支传导阻滞:V1导联通常呈rsR’型,有时起始r波处在等电位线其后S波酷似q波而呈qR型。
(3)左前分支阻滞:V1、V2导联可出现qrS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