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

合集下载

马铃薯环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马铃薯环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6在 播 前 2 3天 将 选 好 的 种 薯 切 块 , 刀 用 . — 切
块茎 轻 度感 病 , 部无 明显 症状 , 外 随着 病情 的发 展 ,皮 色变 暗 ,切 开后 维 管束 呈乳 白色或 黄褐 色 环
状, 重病 薯 块茎 病部 变 黑褐 色 , 用手 挤 压薯 皮 与薯 心
易分 离 。
1实行 轮作到 茬 , 免 长期 连作 。 . 避
2繁 育无 病种 薯 , . 建立 无 病 留 种基 地 , 以确 保 种 薯无 病 。选 用 紫花 白、 西洋 等脱 毒种薯 。 大
出 , 系不 发 达 , 基 部维 管束 变 淡 黄 或 黄褐 色 , 根 茎 植
株提前 枯 死 。
N o n g C u n K e J i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 生 规 律 及 防 治 技 术
巴里坤 县 农技推 广站 陈学 俭 古 丽森 朱 晓玲
中 ,病菌 沿维 管束 上 下扩 展 ,致 使地 上 部分 植 株发 病。 马铃 薯 生长后 期 , 病菌 茎部 沿维 管束 经匍 匐茎 侵
人新 生块 茎 ,感病 块 茎做 种薯 又 成 为下 一年 的侵 染
次 , 喷 2 3次 。 连 -
侵染 来源 。 病薯 播 种后 , 菌在块 茎 组织 内繁殖 到一 病 定数 量 后 ,部 分芽 眼 腐烂 不能 发 芽 。能 出 土的 病芽
各 种农 药 处理 间 I D法 多重 比较 : 5 J S 以 %啶虫 脒
5 %啶 虫 脒乳 油 防 治枸 杞 蚜 虫 的药 效 明显 高 于 其 它
苗 期 在 株高 1 ~ 0厘 米时 出现 症状 , 期 发病 , 62 初 叶脉 问褪 绿 ,呈 斑驳 状 ,以后 叶片 自下 而 上萎 蔫枯 死 。植株 矮 小 , 叶缘 向上卷 曲 , 发病 先从 植 株下 部 叶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马铃薯种薯环腐病是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对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起源于种薯病毒感染:马铃薯种薯环腐病主要由病毒引起,其中以马铃薯环腐病毒(Potato leafroll virus,PLR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为主要致病因素。

这些病毒通过感染种薯植株传播到下一代中,导致种薯出现环腐病症状。

2. 发病环境条件: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在高湿度、低温度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

这种环境条件有利于病毒的繁殖和传播,并且降低了植物的抵抗力,使种薯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和发生环腐病。

3. 病毒传播途径:种薯环腐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昆虫传播和人工传播两种方式。

昆虫传播主要通过蚜虫、蓟马等媒介将病毒传播到健康的植株中;人工传播主要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农具、种薯和土壤等直接接触健康植株而传播。

针对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品种是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具有较高抗性的马铃薯品种可供选择,在种植过程中选择这些抗病品种能够降低发病的风险。

2. 做好病毒监测和检疫:定期对种植区域进行病毒监测,确保种薯来源的健康和无病毒感染。

并在种植前对种薯进行检疫处理,排除有病毒感染的种薯,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3. 昆虫防控:对常见的病毒媒介昆虫进行防控,减少病毒的传播。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如使用生物农药对害虫进行防治,或者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4. 土壤消毒:在种植前对种植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以减少土壤中病毒的存在。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热蒸汽消毒、化学消毒等。

5. 合理施肥和管理:合理施肥能够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马铃薯环腐病怎么防治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技巧

马铃薯环腐病怎么防治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技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防治策略制定
农业防治措施
01
02
03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对马铃薯环腐病具有 抗性的品种,从根本上减 少病害的发生。
建立无病种薯基地
在无病区或无病田块中种 植马铃薯,并建立无病种 薯基地,确保种薯不带病 菌。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施肥、浇水、除草等 田间管理措施,增强植株 的抗病能力。
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农药防治
种子处理技术
种子消毒
对马铃薯种子进行消毒,可以有效地 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减少病害的 发生。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温汤浸种和 药剂拌种。
温汤浸种
药剂拌种
使用杀菌剂对马铃薯种子进行拌种, 可以有效地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常用的拌种药剂有甲基托布津、多菌 灵等。
将马铃薯种子放入50℃左右的温水中 浸泡10-15分钟,然后捞出晾干播种 。
马铃薯环腐病怎么防治马铃 薯环腐病的防治技巧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3
目录
• 引言 • 马铃薯环腐病症状识别 • 防治策略制定 • 具体防治技巧分享 • 防治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方案
设计 • 总结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预

01
引言
背景介绍
马铃薯环腐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 的土传病害,对马铃薯生产造成
治效果。
经济效益
通过比较防治前后的经济效益, 评估防治措施的经济效益。
持续改进方案设计思路阐述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 病能力,减少病害发生。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 马铃薯环腐病,制定相应的
防治方案。
01
02
03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有 益微生物控制病害发生。

马铃薯环腐病防治方法

马铃薯环腐病防治方法

马铃薯环腐病防治方法马铃薯环腐病,听到这个名字就让人毛骨悚然,像是个不请自来的恶客。

说到马铃薯,大家都知道,这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味,炸薯条、土豆泥、马铃薯炖肉,都是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不过,环腐病就像是个小恶魔,偷偷潜入我们的土豆园,搞得我们心神不宁。

要是让它肆意发展,别说吃土豆了,连看都得伤心。

所以,今天就来聊聊,怎么才能把这个恶魔赶走,保护我们的土豆。

预防环腐病是最重要的。

就像打仗,防御工事要先筑好。

种土豆前,选种是个关键环节。

千万别随便选择那些病株,真是得不偿失。

可以选择一些抗病性强的品种,像“早熟白皮”之类的,听起来就靠谱。

土壤的选择也不能忽视,湿气重的地方,真是个环腐病的乐园。

土壤要排水良好,种植前可以施点基肥,促进土壤的健康,这样土豆才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根基稳固,才能抵御疾病。

土豆种下去后,水分的管理也是个大学问。

别让土豆根部泡在水里,湿得像洗澡一样,那样可就得不偿失了。

适当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像是给土豆喝水,也要懂得分寸。

土豆长大后,保持适度的光照和通风也很重要。

通风不良,就像一个闷在屋里的小孩,心情不好,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

给土豆晒晒太阳,透透气,能让它们茁壮成长,生病的几率自然降低。

说到病虫害的防治,也不能马虎。

环腐病主要是由病菌引起的,虫子在旁边捣乱也会加重病情。

防治病虫害,可以选择一些生物农药,像是用植物提取的药剂,既环保又有效,真是一举两得。

定期巡查自己的土豆田,发现一点问题,就及时处理,别等到小问题变成大灾难,真是得不偿失。

尤其是在多雨季节,更要加倍小心,防止水分过重造成病菌滋生。

除了这些,轮作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别每年都在同一个地方种土豆,像是每年都去同一家餐厅吃饭,总得换换口味。

轮作不仅能改善土壤质量,还能打击病菌的滋生。

可以选择一些豆类、玉米等作物进行轮作,真是个聪明的选择。

病菌在土壤中积累得越少,土豆越能健康成长,毕竟谁都不想吃到带病的土豆。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马铃薯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各地,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马铃薯种植过程中会遭遇各种病虫害,其中种薯环腐病是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

种薯环腐病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因此对其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种薯环腐病形成原因1. 病原真菌感染马铃薯种薯环腐病是由真菌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隐芽孢镰刀菌所引起。

该病原真菌在翻土和田间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就会大量增殖,并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引发种薯环腐病。

2. 土壤条件土壤含水量过高、排水不畅,以及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马铃薯种薯生长的不利条件。

这些条件都容易造成种薯表面和内部的污染,从而诱发环腐病。

3. 种薯保存条件马铃薯种薯在储藏、搬运等环节中,如果受到损伤或者受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影响,都容易造成种薯感染环腐病。

二、种薯环腐病的防治措施1. 土壤管理在种薯的种植前,要进行充分的土壤消毒,清除土壤中的害虫和病原菌。

同时要保持土壤排水良好,避免过多的水分积聚在地里。

2. 种薯管理在种薯储藏和搬运的过程中,要保持种薯的完整性,避免受到损伤。

储藏种薯的环境条件要保持适宜,不能让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让种薯受到感染。

3. 合理施肥在种植马铃薯的过程中,要根据土壤测定的结果,合理施用肥料,保持土壤肥力平衡不失调,促进马铃薯的生长。

4. 合理的田间管理在马铃薯生长的过程中,要进行规范的病虫害防治管理,对可能影响产量的病害进行及时的防治,减少病害对种薯的侵害。

5. 科学种植在进行种植之前,要对地块进行合理规划,做到轮作种植,避免连作耕种,从根本上减少土壤中的病原真菌的滋生。

三、结语种薯环腐病对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种植马铃薯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环腐病的防治工作,从根本上控制病害的发生。

通过科学的土壤管理、种薯管理、合理施肥和田间管理等手段,可以有效地减少种薯环腐病的发生,保障马铃薯的良好产量和质量。

土豆环腐病体现症状及防治和治疗办法

土豆环腐病体现症状及防治和治疗办法

病害抗性基因挖掘
寻找和培育对土豆环腐病 具有抗性的品种。
绿色防治技术
探索和研究环保、高效的 防治技术,如生物防治等 。
发展前景
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研究机构合作,共 同研究和应对土豆环腐病 的挑战病研究的投入,以推 动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推广绿色农业
积极推广绿色农业,提高 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以 减少土豆环腐病的发生。
加强种薯管理
加强种薯管理是预防土豆环腐病的关 键措施之一。在种薯的选取和处理上 ,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种薯应选择无病、无伤口、无烂窖的 薯块,并使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进行消毒处理。种薯在贮藏前应进 行筛选,剔除病薯和受伤的薯块。
改善农业措施
改善农业措施也是预防土豆环腐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种植过程中,应加强田间 管理,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种子带菌
带菌的土豆种子在播种后,会通 过土豆的根系和匍匐茎进行传播 ,导致其他健康植株受到感染。
病土传播
如果使用带菌的土壤进行种植,病 菌会通过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农 具等传播媒介,感染健康的土豆植 株。
病株接触传播
相邻的病株之间,可以通过接触传 播病菌,导致病害在田间扩散。
发生原因
品种抗性
不同品种的土豆对环腐病的抗性 有差异,一些品种可能更容易受
经验教训总结
必须对种薯进行适当的处理,如 消毒、切块等,以减少环腐病的
发生和传播。
在施肥方面,应按照科学的方法 进行施肥,以保证土壤中营养元 素的平衡,减少环腐病的发生概
率。
在土豆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对环 腐病的监测和预防,及时发现并
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06
相关研究与展望
研究进展
01

高寒地区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技术

高寒地区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技术

高寒地区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技术马铃薯环腐病分布极广,几乎在所有栽培马铃薯的地区都有发生,特别东北地区更为严重,可使马铃薯减产20%~30%,它是很严重的细菌性病害,不仅能影响马铃薯的产量,而且还能影响马铃薯的品质,食口性差,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加强管理,及时预防。

1分布和危害马铃薯环腐病发生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地区,在我国它遍及全国各省、市、县,特别东北地区尤为严重,它可引起缺苗、减产、烂窖等现象。

另外,由于环腐病的高度传染性,生产者对种薯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在种薯田内一旦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以免传给其他植株,所有被浸染马铃薯都不能做种薯。

2病源和流行2.1形态:环腐病是环腐棒杆菌属细菌,该革兰氏反应呈阳性,不产生芽孢,无荚膜,无鞭毛,不能运动,细胞大小0.4~0.6mm,大多数是楔形,也有的呈杆状,弯曲或平直。

2.2温度:此病菌生长适温20~30℃,最高31~33℃,最低1~2℃,致死温度为50℃,经10min后环腐病菌死亡。

2.3器具传染:它可以通过切刀、容器、器具进行传染,所以用之前必须进行消毒,它可在容器、机械上面存活很长时间,切刀可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严格消毒。

2.4栽培条件:病菌主要在感病块茎中越冬,这些块茎收获后贮于窖内,也可在被遗留在地里的块茎中越冬,并通过自生苗传给下一年,不在土壤中越冬。

3症状环腐病属细菌维管束的病害。

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主要是萎蔫型初期,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

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黄色,次至黑褐色,皮层内环形成弧形坏死状,故称环腐,严重感病块茎的维管束变暗,出现腐烂。

4防治措施4.1选用抗病的品种,经试验调查,“东农303”、“荷兰马铃薯”、“俄罗斯马铃薯”等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抗寒性,要因地制宜选用。

4.2选择适当的地块,因为栽培马铃薯是为了多收优质的块茎,而块茎拔土能力较弱又易受潮湿而腐烂,环腐病严重,所以选择地势高、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易于排灌的沙质壤土地块。

马铃薯 环腐病防控技术

马铃薯 环腐病防控技术

马铃薯环腐病防控技术马铃薯环腐病是由环腐菌引起的一种病害,对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了较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防控马铃薯环腐病,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民们一直在探索和应用各种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马铃薯环腐病防控技术,以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马铃薯田地。

1. 良种选择:选择抗病性较强的良种马铃薯进行种植是预防环腐病的首要措施。

良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能够减少环腐病的发生和传播。

2. 轮作休闲:合理的轮作休闲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中环腐菌的数量。

在马铃薯连作两年后,应该将田地休闲一年,种植其他作物,以减少环腐菌的滋生。

3. 深耕翻晒:在田间地头进行深耕翻晒,可以将病原菌暴露在阳光下,减少其数量。

同时,深耕还能改善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提高土壤的抗病能力。

4. 病害预警: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环腐病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农民可以结合气象条件、病害历史和作物生长情况等因素,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5. 种植密度控制:适度控制马铃薯的种植密度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过密的种植容易导致株间通风不畅,加剧环腐病的传播。

因此,在种植时应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合理调整种植密度。

6. 施肥合理:合理施肥可以增强马铃薯的抗病能力。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马铃薯的生长需求进行科学施肥,避免过量施肥或缺乏营养,从而提高马铃薯的抗病能力。

7. 病害切除:在发现马铃薯植株出现环腐病症状时,应及时将病株切除并销毁,以防止病害的进一步传播。

8. 种植区域选择:选择健康、排水良好的田块种植马铃薯,可以减少环腐病的发生。

避免在容易积水的田地种植,可降低病害的风险。

9. 农药防治:在马铃薯生长期间,可以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防治。

但是使用农药时应按照正确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10. 种植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杂草,保持田间通风通畅,可以减少环腐病的发生。

此外,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有助于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

马铃薯环腐病及防治

马铃薯环腐病及防治

马铃薯环腐病及防治
环腐病由马铃薯环腐棒杆菌(Corynebacteriumsepedonicum)引起,可发生于茎叶,也可发生于块茎,在贮藏期间仍可继续为害,严重时引起块茎腐烂。

近年来随着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环腐病的发生明显减少。

1、症状
环腐病也是一种维管束病害。

地上部症状一般出现在开花期后。

初期症状出现于植株下部叶片,表现为叶脉间褪绿,呈斑驳状,并出现萎蔫。

以后脉间逐渐变黄、变枯,叶缘变黄并上卷。

由于环境条件和品种抗性不同,所以植株症状表现也不同。

一种症状是植株矮化、瘦弱、分枝少、叶小发黄,萎蔫症状不明显,且一般到生长后期才出现;另一种是植株急性萎蔫,叶片呈灰绿色并向内卷,提早枯死,茎基部维管束环变色,严重时能挤出菌液。

块茎感病的典型症状是横切面沿维管束环变色,严重时腐烂。

发病初期块茎表面看不出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皮色变暗或变褐,发病严重时横切面有菌液溢出。

2、防治方法
主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建立无病繁种基地,采用脱毒原原种进行种薯繁殖;整薯播种,以消除切块中病菌的传播;催芽播种,及时淘汰带病种薯。

- 1 -。

科学防治马铃薯环腐病和病毒病

科学防治马铃薯环腐病和病毒病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马铃薯是世界上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与小麦、稻谷和玉米同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在甘肃省岷县马铃薯是这里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产出的马铃薯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生产中危害马铃薯生长的病虫害较多,本文主要介绍环腐病和病毒病及其防治。

一、马铃薯环腐病环腐病也称为轮腐病,属细菌性病害,由环腐棒状杆菌引起,是危害马铃薯的重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维管束系统,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及内蒙古地区均有发生。

发病后,病株率一般在20%左右,严重时病株率可达40%,减产在60%以上,导致产量大幅下降。

1、发病症状。

环腐病多在开花期后发生,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出现症状,然后向上部及全株蔓延。

发病初期,叶脉间逐渐褪绿呈斑驳状。

发展后,病叶边缘发黄,有的病叶全叶黄枯,并向上卷曲。

发展至后期,因品种抗性、湿度、温度等不同条件,所导致的症状也不一样,因此根据不同症状可分为枯斑型和萎蔫型。

枯斑型:枯斑型多从植株基部复叶先发病。

发病初期,叶尖和叶缘仍保持绿色,但叶肉变成黄绿或灰绿色且有明显斑驳。

发展后叶尖呈褐色干枯状。

叶片向内纵卷,病茎部的维管束呈褐色。

萎蔫型:萎蔫型多在现蕾时出现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萎蔫枯死,并从植株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叶片发展。

发展后病叶叶缘纵卷,且失水状萎蔫,病茎的基部维管束呈淡黄或黄褐色。

后期病株枯死。

块茎染病,初期无明显症状。

发展后薯皮色暗,芽眼枯死,有的表面龟裂,维管束呈乳白色或黄褐色。

按压时有乳黄色黏液流出。

后期薯块病部呈黑褐色,按压时薯皮与薯心易分离。

2、发病规律及发病条件。

土壤中的病菌存活时间不长,但可长时间存活或在土壤中残留的病薯或病残体内越冬,成为翌年的重要初侵染源,切种薯的刀具是主要传播媒介。

病菌从薯块伤口侵入,但不能从气孔、皮孔、水孔侵入。

温度是引起环腐病发生流行的主要环境因素,收获期是马铃薯环腐病的重要传播期,收获、运输和入窖过程中如健薯接触到病薯就可传染上该病害。

马铃薯环腐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马铃薯环腐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马铃薯环腐病的发生及其综合防治技术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马铃薯环腐病的发生原因。

1.1 气候条件: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是马铃薯环腐病的主要发生原因之一。

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

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

马铃薯环腐病的防治摘要:阐述了马铃薯环腐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发病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马铃薯环腐病;发生原因;防治措施环腐病是马铃薯的一种重要病害,其田间发病率平均为20%,可引起死苗和严重萎蔫,对产量影响很大,可造成减产13%以上,严重的减产60%以上,并造成贮藏期间大批烂薯。

环腐病在自然条件下仅危害马铃薯。

1症状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其主要症状是引起地上部分发生萎蔫和地下部分沿块茎维管束发生环状腐烂。

1.1地上部症状因品种和环境条件不同,马铃薯环腐病症状有很大差异。

①萎蔫型:自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片边缘向叶面稍纵卷,似缺水状。

初期症状在中午较明显,早晚或遇雨可恢复,以后随病情发展而不能恢复,逐渐黄化凋萎甚至枯死,但叶片不脱落。

在北方,多数在开花以后发病,发展缓慢。

在多雨年份,病株枯死较晚,比健株早死不超过15d,对产量影响不太大。

但在干旱年份,病株枯死较早,减产严重。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势发展快,严重的可引起死苗,一般使发芽延迟,生长受抑制,植株矮小,花期可出现明显的矮化和萎蔫症状,对产量影响很大。

②枯斑型:一般下部复叶的顶端小叶先发病,叶尖或叶缘褐色,叶脉间呈黄绿或灰绿色,有明显斑驳症状,同时叶尖渐枯干并向叶面纵卷。

顶端小叶出现枯斑后,其它小叶逐渐出现枯斑。

病害逐渐向上蔓延,最后遍及全株而枯死。

叶片自症状出现到枯死约15d 左右,植株自出现症状到全株枯死平均为27d。

严重的病株生长矮小,出现枯死斑后很快枯死。

病株茎基部的切面上可看到维管束变为黑褐色。

各品种常兼有萎蔫型和枯斑型两种症状类型,而以某一种为主。

1.2薯块症状薯块外部症状不明显,纵切开后可看到维管束变成黄色或褐色,重病薯维管束变色部分可连成1圈,严重时甚至皮层与髓部可以脱离。

用刀切开新鲜病薯后,用手挤压,可以看到从维管束部分挤出乳白色或黄色菌溢。

经越冬贮藏的病薯芽眼干枯变黑,甚至有的外表开裂。

如果有其它细菌或镰刀菌的进一步侵染,维管束亦可变黑并腐烂。

土豆环腐病防治与治疗

土豆环腐病防治与治疗
土豆环腐病防治与治疗
演讲人
目录
01 土 豆 环 腐 病 的 认 识 02 土 豆 环 腐 病 的 防 治 03 土 豆 环 腐 病 的 治 疗
土豆环腐病的认 识
病原体
01
病原体:细菌
02
细菌种类:欧文氏菌属
03
传播途径:土壤、灌溉水、 种薯等
04
感染症状:环状腐烂,茎 基部变黑,植株萎蔫死亡
传播途径
抗菌素:如链霉素、土 霉素等,可有效抑制细 菌生长
田间管理
合理轮作: 避免连作,
选择抗病 品种
土壤消毒: 使用化学药 剂或生物制 剂进行土壤
消毒
加强肥水管 理:合理施 肥,保持土
壤湿润
及时清除病 株:发现病 株及时拔除, 并集中销毁
加强田间巡 查:定期检 查田间病情, 及时发现并
采取措施
病株处理
块茎表面出 现凹陷或凸

07
块茎内部出 现空腔或空

08
块茎表面出 现裂纹或龟

09
块茎内部出 现硬块或硬

10
块茎表面出 现霉菌或菌

土豆环腐病的防 治
农业防治
选用 抗病 品种
合理 轮作
加强 田间 管理
合理 施肥
及时 清除 病株
加强 土壤 消毒
01
02
0304Biblioteka 0506化学防治
1. 农药选择:选择高效、低毒、低残 留的农药
01
土壤传播:通过土壤中 的病原体传播
03
农事操作传播:通过农事 操作如耕作、施肥等传播
02
灌溉传播:通过灌溉水 传播
04
种薯传播:通过带病种 薯传播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摘要】马铃薯种薯环腐病是一种严重威胁马铃薯生产的病害。

本文通过对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形成机理、病原菌及传播途径进行分析,探讨了防治措施包括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药剂的使用,而生物防治方法则是利用天然的生物制剂来抑制病害的发生。

在结论部分提出了加强防治措施和未来研究方向,建议在不断探索新的防治方法的加强病害监测和科学管理,以期更有效地控制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发生。

【关键词】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病原菌、传播途径、防治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建议、未来研究。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马铃薯种薯环腐病是马铃薯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种薯环腐病是由一种土壤传播的真菌所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马铃薯的地下器官,包括种薯和地下茎。

研究表明,环腐病的发生与马铃薯生长环境、土壤条件、播种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对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形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势在必行。

种薯环腐病的防治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重要课题,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保障马铃薯的生长和产量。

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形成机理、病原菌及传播途径,以及防治措施探讨,希望通过对化学防治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的比较,提出一些对马铃薯种薯环腐病防治的建议,为今后的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中的这些基本知识将为我们深入阐述种薯环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1.2 研究意义马铃薯种薯环腐病是马铃薯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形成机理,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该病害的发病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种薯环腐病的病原菌及传播途径,有助于我们识别病害源头,及早采取控制措施,减少病害的传播和蔓延。

探讨种薯环腐病的防治措施,可以为马铃薯生产者提供有效的防治方法,保障马铃薯生产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研究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对促进马铃薯生产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农技】马铃薯软腐病、环腐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农技】马铃薯软腐病、环腐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农技】马铃薯软腐病、环腐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很多种植马铃薯的朋友们都知道,马铃薯环腐病和软腐病是常见的病害,一旦沾染上这种病害,马铃薯的幼苗就会枯死、坏死。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两种病害的防治方法吧!一、马铃薯环腐病1.症状及病因本病属细菌性维管束病害。

地上部染病分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

枯斑型多在植物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

病情向上扩展,会导致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终致植株倒伏枯死。

块茎发病,切开可见维管束变为乳黄色以至黑褐色,皮层内现环形或弧形坏死部,故形成病株。

病株的根、茎部维管束常变褐,病蔓有时溢出白色菌脓。

2.防治方法(1)严格检疫。

(2)选用抗病品种。

(3)提倡小整薯播种,不用刀切,避免切刀传病。

(4)对切刀和装种薯的器具进行消毒。

消毒水可用75%酒精,对工具进行消毒和沾刀。

(5)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微肥。

二、马铃薯软腐病1.症状及病因软腐病一般发生在生长后期收获之前的块茎上及储藏的块茎上。

被侵染的块茎,气孔轻微凹陷,棕色或褐色,周围呈水浸状。

在干燥条件下,病斑变硬、变干,坏死组织凹陷。

发展到腐烂时,软腐组织呈湿的奶油色或棕褐色,其上有软的颗粒状物。

被侵染组织和健康组织界限明显,病斑边缘有褐色或黑色的色素。

腐烂早期无气味,二次侵染后有臭气、黏液、黏稠物质,有些品种上病斑外围常有一变褐环带。

病原软腐细菌在土壤、病残体及其他寄主上越冬,在种薯发芽及植株生长过程中可经伤口、幼根等处侵入薯块或植株。

病原细菌潜伏在薯块的皮孔内及表皮上,遇到高温、高湿、缺氧,尤其是薯块表面有薄水膜层,薯块伤口愈合受阻,病原细菌即大量繁殖,在薯块薄壁细胞间隙中扩展,同时分泌果胶酶降解细胞中胶层,引起软腐。

通气不良、田里积水、水洗后块茎上有水膜造成的厌气环境,利于病害发生发展,氮肥施用过多也提高感病性。

2.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和降低田间湿度。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

粮油农资块茎膨大期,对于氮、磷、钾等元素的吸收量也有适当提升,可以达到50%以上;到了马铃薯生长后期,马铃薯对于氮、磷、钾等元素的吸收量又降低25%左右。

1.2 分配规律马铃薯在不同生长阶段对于氮、磷、钾等元素的分配规律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在幼苗期马铃薯对于养分之中的分配量相对较少,其中氮的分配量为19%,磷为17.5%,钾则为17%,所有的元素都均匀地分配到了茎叶之中。

在发棵阶段,马铃薯对于氮、磷、钾的分配量也有了明显提升,分别可以达到56%、49.4%、54%,其中茎叶的分配量占68%,块茎的分配量为34%。

2 氮、磷、钾吸收与分配对于马铃薯产量与质量的影响氮元素能够在马铃薯的生长初期起到促进根系发育、促进茎叶生长的作用,在生长后期可以起来抗老化的效果;磷元素可以有效地调节植株代谢功能,可以通过植株的含磷量对马铃薯的生产量、质量进行控制;钾元素可以提高马铃薯叶片光合效率以及有机物质有效运转。

2.1 氮、磷、钾等元素与马铃薯种植产量间的关系在马铃薯的生长初期,氮元素普遍存在于茎叶之中,随着马铃薯对营养素需求量的不断提升,最多有80%的氮元素被分配到块茎中。

除此之外,磷元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植株体内氮元素浓度,让其能够迅速被吸收,这样马铃薯的光合生产率以及产量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马铃薯是一种喜钾作物,不仅能够促进有机物质的有效运转,还能促进马铃薯的良性生长。

2.2 氮、磷、钾等元素与马铃薯种植质量间的关系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进行合理施肥,可以为马铃薯品质及产量提供重要保障。

若氮和钾含量过高,会相对延长马铃薯的生长周期,影响产品质量。

3 结语在种植马铃薯时,只有保证科学施肥,合理分配氮、磷、钾等元素的施肥量,才能为马铃薯的生长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最大程度提升马铃薯产量与质量。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张馨元,王小军,李伟成,刘江南(陕西省城固县种子管理站,陕西 城固 723200)1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形成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对马铃薯危害极大,不仅会使得芽苗、种薯腐烂,还会使植株萎缩、矮小、黄化、死亡,大大降低马铃薯的产量。

浅谈马铃薯环腐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浅谈马铃薯环腐病症状及防治措施

Z i f u j i n g y a n马铃薯环腐病又称轮腐病,俗称转圈烂、黄眼圈。

1906年源于德国,目前在欧洲、北美、南美及亚洲的部分国家均有发生,是一种世界性的由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

也是一种细菌性病害,通常发生在冷凉地区,病原菌在土壤中不能长期存活,通常是在种块中存活,传播途径就是通过切刀或者包装袋传染,也可以通过蚜虫等其他昆虫刺吸叶片汁液时传播。

在马铃薯生长期和贮藏期都能发生。

播种后发病造成种薯和芽苗腐烂,使田间缺苗断垄。

成株期发病使病株萎蔫死亡或矮小黄花,产量大减。

一、马铃薯环腐病症状:环腐病一般的侵染都在马铃薯生育期的后期,在环境合适的条件下病原菌先行在带病种块上快速繁殖,然后经过通过养分和水分向上运输过程中逐步在维管束和枝叶上繁殖蔓延,最后侵染根部和新薯块。

马铃薯感染了环腐病以后,顶部的叶片开始有发病表现,出现萎蔫,白天温度高的时候叶片下垂,早晚恢复正常。

后期严重的时候完全枯死。

重病的马铃薯植株叶片短小,不能生长发育。

个别品种在发病期叶片有斑枯,然后向上蔓延,最后枯死。

拔起发病的植株,发病轻的薯块外表正常,严重的薯块自脐部开始凹陷,有脓状物流出。

切开薯块,可以看到在薯块外围表皮下有一圈一圈的发黄坏死组织,严重的有黄色脓状粘稠菌液。

横切或纵切茎秆,可以看到坏死的维管束。

马铃薯受环腐病菌为害后,常造成死苗、死株,严重影响产量,一般减产10%-20%,重者达30在贮藏期块茎仍继续腐烂,严重时甚至造成烂窖。

当前部分产区发生较多60%。

二、防治方法:防治环腐病应采用以推广抗病品种,建立种薯繁育基地和使用无病种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1、加强田间管理,尽量降低土温,防除发病株感染,发现感病植株后及时拔除销毁。

2、每1000k g 的种块用25k g 的滑石粉加250g 左右的农用链霉素拌种杀灭病原菌,然后播种。

3、推广小整薯播种。

4、切刀消毒,在切种时采用千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切刀消毒。

种薯和切刀消毒病区应严把种薯质量关,播前晾晒种薯,严格鉴选,剔除可疑病薯,清洗盛放种薯的容器,必要时可行种薯消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形成及防治措施探讨
马铃薯是我国栽培最普遍、产量最大的食用蔬菜之一,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
在生产上,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给出现了一定的威胁。

那么,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形成原因
是什么呢?有什么防治措施呢?下面将为大家进行详细的探讨。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是由病毒引起的马铃薯种薯柿式病一种,其病原体是一种具有较强
传染性的病毒。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在蔬菜作物中主要发生在马铃薯,其次为茄子,其他蔬
菜较少见。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病毒可通过种薯和蚜虫传播,使得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降
低。

1.形成原因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的形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种薯来源不合规。

马铃薯种薯环腐病主要通过吸附在种薯表皮上的带病毒的蚜虫叮咬进行传播,如果采用带病毒的种薯进行种植,就会导致病毒传播加剧,形成种薯环腐病。

(2)种薯储存环境不当。

种薯储存环境潮湿、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引起种薯发霉、腐烂,增加病毒侵染的机会。

(3)不合理的种植管理。

如栽培密度过大、施肥不当等,都会影响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使植株抵抗力降低,使得病毒传播加剧。

2.防治措施
(1)选择正规的供应商购买种薯,并注意查验种薯表面是否有蚜虫。

(2)储存种薯时,应确保通风性好、干燥避光,温度在5℃左右。

(3)在种植前,可进行种薯热水处理或浸泡种薯。

热水处理新种薯通常要在42℃下浸泡约30分钟,以去除种薯表面的害虫和病菌。

(4)在种植地点进行病虫害调查,发现带病毒害虫应及时处理。

如在马铃薯种植中,可进行人工挑拣蚜虫。

(5)在种植管理上,控制密度、施肥等方法降低病毒的侵染机率。

总之,马铃薯种薯环腐病给马铃薯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要想有效预防并控制它的发生,就需要采取各种防治措施,针对病害的不同环节进行严密的预防,使马铃薯生产得以
顺利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