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要点大全
高三地理二轮知识点
高三地理二轮知识点一、气候与气象学气候与气象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大气现象和气候变化。
气候是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天气的统计特征,包括温度、降水、风速和湿度等。
气象学则关注天气的短时变化和预测。
1. 气候类型气候类型主要根据温度和降水量来划分。
常见的气候类型有寒温带气候、温带气候、亚热带气候和热带气候。
- 寒温带气候: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冬季长且寒冷,夏季短而凉爽,降水分布均匀。
- 温带气候:介于寒温带和亚热带之间,四季分明,降水分布较均匀。
- 亚热带气候:地理位置靠近副热带高压带,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干燥,降水分布不均匀。
- 热带气候:接近赤道地区,温暖潮湿,雨量丰富,无明显季节性变化。
2. 气象要素气象要素指描述大气状态的各种物理量,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降水等。
这些要素影响着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 温度:指空气中分子热运动的平均能量,通过温度计测量。
- 湿度:指空气中水气含量的多少,通过湿度计测量。
- 气压: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通过气压计测量。
- 降水:指在一定时间内大气中水分凝结并落至地面的现象。
3. 气象因素与分布气象因素是影响气候和天气的主要因素,包括地球自转、太阳辐射、地形、海洋等。
-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引起了地球表面的日照和夜晚,影响着地球气候和季节的变化。
-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对地球的热量输入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地区太阳辐射量不同,影响气候分布。
- 地形:地形的高低起伏影响着局地的气候和降水分布,例如山脉阻挡了湿空气的通道,形成降水的“屏障效应”。
- 海洋: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热体,对气候起着重要调节作用,例如海面温度的变化会影响降水分布和风向。
二、全球化与地球环境问题全球化是指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产生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系列地球环境问题。
1.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代全球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之一。
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增加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导致全球气温上升,气候异常现象增多。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知识点归纳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知识点归纳.勤奋靠的是毅力,是永恒。
文学家说,勤奋是打开文学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科学家说,勤奋能使人聪明;而政治家说,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基石,所以勤奋去学习吧,这是提高你实习的最好办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帮助到你!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知识点归纳1⑴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① 黄土高原的南界;② 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 _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 _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⑥ 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⑦ 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⑧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⑵ 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①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②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③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④ 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⑤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 ⑥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⑦ 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
(思路:地形界线、气候(气温、降水、风)界线、植被界线、农业界线)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知识点归纳2地质灾害(一)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浅源地震;③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④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⑤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⑤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⑥加强国际合作等。
高三地理最新-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知识要点 精品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主要专题举例A
专题一 地理等值线图分析及地形剖面图绘制 专题二 地理位置判断及距离计算 专题三 地球运动分析及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专题四 大气运动分析和气候类型判断及自然带分布特征探讨 专题五 水体和地壳地表物质运动分析及水利工程探讨 专题六 资源、能源问题分析及跨地区资源调配探讨 专题七 人口与城市问题分析及解决途径探讨 专题八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的空间结构分析及区位选择探讨 专题九 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分析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专题十 世界热点地区焦点问题分析和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探讨 专题十一 中国区域发展特征分析和中国国土整治与开发探讨 专题十二 高考题型分析及其解法探讨
1、地球运动原理和规律 2、大气运动原理和规律 3、水体运动原理和规律 4、地壳及地表物质运动原理和规律 5、人类活动发展变化原理和规律
例 专题一 地理过程的原理和规律 2、大气运动原理和规律
高考试题考查大气运动原理和规律 的主要角度
★天气过程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天气过程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例:36 假设图示的冬 季天气系统以120 千米/日的速度 向东移动。读图3 完成下列要求。 (1)简要说明A 地在未来30小时 内风向、风力及 气温的变化趋势 及其原因(不考虑 地形的影响)。 (18分)
二.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主要策略
(一)整编专题试题,归纳考核方 向或类型(宏观策略)
2、分析真题,归纳考目 考目——高考试题考查该类专题的主 要项目、或主要角度、或主要层次等 3、选编习题,分层训练 面向学生实际层次编辑专题习题
高考地理第二轮复习主要专题举例B
Ⅰ 主干知识系列
专题一 地理过程的原理和规律
难度赋分 难 较难 较易 易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6 7 7 7 3 2 6 8 6 4 11 33 52 8 6 51 4 4 4 6 7 4 4 普及分 4
高考第二轮地理复习知识点和方
高考第二轮地理复习知识点和方高考是每个学生迎接的重大考试,其中地理科目的考试难度也相对较高。
为了让广大考生能够更好地备考,这里整理了一些地理科目的复习知识点和复习方案。
一、知识点1.城市地理城市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过程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因此,城市地理是高考地理中一个重要的复习知识点。
在城市地理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城市化的概念、特征和发展趋势等。
2.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一种风险,也是地理科目中重要的考试点之一。
在这方面,考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自然灾害的分类、发生原因、防范措施和灾后应对等。
3.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地理科目的一门重要课程,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广泛。
在这方面,考生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包括经济地理的定义、功能、特征、类型、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政策等。
4.资源与能源资源与能源问题是当前社会所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
因此,在考试时也会涉及到这个方面的知识点。
通常考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资源和能源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布、开发利用和管理等。
二、复习方案1.理清知识框架在备考前,考生需要先理清地理科目的知识框架,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建立知识结构体系。
这样可以更加清晰地记忆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2.积极参加练习参加练习是复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应对考试的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考生可以查漏补缺,充分了解自己的弱点,并加以改进。
3.查找资料查找资料也是复习的一个重要方式。
考生可以通过学科网站、图书馆、考试资料等途径,寻找合适的资料进行学习。
快速定位并了解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考点。
4.充分利用工具现在,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
在备考地理科目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工具,使用相关的复习APP,或者是查看地图等辅助工具,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在备考地理科目时,加强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并采用多种复习方式和手段,相信考生们一定会有所收获,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中地理知识点全解
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 空和管道等,每种方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和 优缺点。
交通运输布局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经济 、社会、自然条件等,以实现合理布局。
贸易与经济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贸易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 过贸易可以促进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提高 经济效益。
世界贸易组织是处理全球贸易规则和争议 的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有助于促进区 域内的经济发展和合作。
文化传统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书法、绘画 、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 节等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区域地理
东部沿海地区
包括东部沿海省份如江苏、浙江 、福建和广东等,这些地区经济
发达,人口密集,交通便捷。
中部地区
包括湖北、湖南、河南等省份, 这些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农业 发达,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产区。
THANKS
感谢观看
气象观测与预报
了解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 和气象预报的制作流程。
生态与环境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阐述生态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生态平衡的重要 性,分析生态破坏的原因和后果。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提倡环境保护意识,探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和实践。
环境污染与治理
讨论常见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影响和治理方 法,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冬季寒冷干燥。
03
水文资源
中国拥有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以及丰富的湖泊和淡水资源。长
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中国人文地理
人口与民族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超过14亿。中国 有56个民族,汉族是最大的民族。
经济发展
地理高级中学考试第二轮复习知识点.doc
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点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点(一)1.工业的投入因素土地、水源、劳动力、资金、能源、原料、科技.2.工业的产出产品和三废.3. 工业投入要素与工业发展类型的关系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4. 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影响①原料种类和利用率②劳动力的数量、体力、知识、技术5.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原料、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技术6.五种区位因素指向型工业原料、市场、动力、廉价劳动力、技术指向型7.原料、交通运输、信息和劳动力对工业区位影响的变化①替代,减弱②吸引力,完善③通达,重要④自动化,劳动力素质。
8.社会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①国防②政策③个人偏好④工业惯性9.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水污染(河流下游),风污染(下风向)10. 企业增长的战略①横向一体化②纵向一体化③多样化11.企业空间发展的特点①由近及远扩张②由大市场至小市场扩张12.跨国公司的空间发展过程①代理商②销售公司③组装公司④生产公司⑤研发机构⑥全球经济13.工业企业之间的联系①生产的联系②非生产的联系③信息的联系14.工业集聚的优势①共享基础设施②交流协作③降低运费④扩大总体生产能力15.工业分散的原因①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小②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16.工业地域的形成原因①自发形成②规划形成17.不同发育程度工业地域的不同特点①发育低(食品工业)②发育高(钢铁工业、石油化工、机械制造)18.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分析(鲁尔区) ①煤炭资源丰富②铁矿区近③水源充沛④交通便捷⑤市场广阔19.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20.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①发展新兴工业②调整布局③改善交通④发展科技⑤消除污染2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特点①中小企业②轻工业③生产分散④资本集中低⑤分散型工业化22.高技术工业的特点①人员高水平②增长速度快③研发费用高④面向世界市场23.农业生产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24.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25.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农、林、牧、副、渔(混合农业)26.农业按投入分类粗放农业、密集农业27.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商品农业28.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光、热、水)、地形(平原、山地)、土壤(酸性)、水源29.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郊区农业)、交通运输(地域扩展)、政策(商品基地)30.人类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培育良种②改良耕作制度③玻璃温室④修筑梯田⑤喷灌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知识点(二)1.市场、交通及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的影响①供求关系②保鲜冷藏技术③区域专业化生产2.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高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4.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5.大牧场放牧业的形成条件分析(潘帕斯)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距海港近6.阿根廷促进牧牛业的主要措施①培育良种②改善交通③开辟水源④种植饲料7.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8.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地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9.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实例分析(美国)①自然条件②交通运输③地广人稀④工业基础⑤科技10.世界主要的混合农业生产方式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11.珠江三角洲的三基渔塘甘蔗、果树、桑蚕、鱼.12.混合农业的分布地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13.混合农业的发展优势及实例分析(澳大利亚) ①生态农业②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活③市场适应性好14.火山结构地震的构造火山通道、火山口、火山锥;震源、震中、震中距、等震线、震级、烈度15.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高三地理二轮知识点归纳
高三地理二轮知识点归纳高三地理课程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们来说,是重中之重。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广泛而复杂的知识点。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地理,现将高三地理二轮知识点进行归纳,希望对同学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气象与气候气象与气候是地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地理的重要考点。
学生需要熟悉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形成原因以及与地理区域的关系。
例如,熟悉副热带高压、西风带、季风等重要气候系统的形成,以及它们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和影响。
二、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和区域对比。
学生需要熟悉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等内容。
了解亚洲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非洲地区的农业经济特点、欧洲地区的科技与金融中心以及北美地区的现代农业等都是备考地理的重点。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也是高考地理的考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对策,了解环境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
熟悉各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和措施,以及世界各地的环境问题和影响,将有助于同学们进行灵活的思维和深入的分析。
四、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高考地理的考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劣势,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开发,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熟悉不同地区的规划模型和政策,对于考察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试题,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答题分析。
五、全球化与地区合作全球化是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热门话题,也是高考地理的考点之一。
学生需要熟悉全球化的概念、特点及对世界各国的影响。
了解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合作与交流,以及地区合作对于经济增长、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此外,能够理解全球化与地缘政治的关系,对于综合性的分析题也尤为重要。
总之,高三地理的复习不仅要熟记概念和数据,更要注重理解和整体把握。
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点
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知识点高考地理科目是考生们备战高考的一大挑战。
而地理高考的知识点繁杂且广泛,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策略进行二轮复习。
下面将从地理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个方面,探讨一些高考地理的重点知识点。
自然地理知识点1.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形状和构造是自然地理的基础。
地球呈扁球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
地球有四个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洋,以及七个大陆,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2. 地球上的气候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通过地球的大气层,激发了大气层的运动和变化。
地球的经度、纬度、海陆分布、海洋和地形等也会影响气候的形成。
3. 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洋、湖泊、河流和地下水中。
尽管地球表面约70%是水,但可利用的淡水仅占总水量的 2.5%。
了解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的情况,是地理考试中必考的知识点。
4. 地球上的自然灾害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
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预测和防治对于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地理知识点1. 人口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了解人口数量、分布和变化,对于预测人口发展趋势、制定人口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的组成、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移和人口密度等都是人口地理学领域的重要知识点。
2.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面积不断扩大。
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异和农村城市化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3.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理空间上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
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区域开发政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国家经济的全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
4. 基础设施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1.区域地理
1.1.区域概念
1.2.地区类型
1.3.区域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2.自然地理
2.1.地球形态和地球运动
2.2.地球上的自然环境
2.3.自然资源及其分布
3.人文地理
3.2.城市地理学
4.地理信息技术
4.2.遥感技术
4.3.全球定位系统
5.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壳运动
5.2.板块构造理论
5.3.地震和火山
6.地貌演变过程
6.1.地貌发育的基本过程
6.2.水体地貌
7.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其应对措施
7.1.气象灾害
7.2.地震及其预防
8.城市化及其问题
8.1.城市化的内涵和阶段
8.2.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9.全球化及其影响
9.1.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10.可持续发展。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必背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必背知识点总结2019年高考已经进入第二轮的复习,考生们在复习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困惑,小编为大家总结了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必背知识点总结,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第1讲《地球》1、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1)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2)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动特征而言,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又是特殊的: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
⑤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
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
简而言之,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是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如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3)太阳辐射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如工业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1)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往外:①光球:黑子(标志,变化周期11年))、②色球: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③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流)。
(2)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知识点
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知识点随着高考的临近,地理科目也即将迎来最后的冲刺阶段,为了帮助学生们复习地理知识,并且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备战高考,我们整合了一些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知识点,一起来看一下吧。
1. 自然地理1.1. 自然资源地球上资源的利用主要分为两种:渐进式利用和非渐进式利用。
渐进式利用是指资源得到恒定的回复,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循环利用;非渐进式利用则是一旦消耗就无法再生,因此需要科学谨慎地进行利用。
1.2. 地貌类型地貌是指地表形态的各种组合体,包括高山、高原、平原、丘陵、坡地、峡谷、岛屿等等。
凭借着自然环境的恶劣条件,各地的地貌类型也各有不同,学生需要具备识别和理解各种地貌类型的能力。
1.3.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某地区长期气象要素的改变,其原因极为复杂,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
例如,全球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表面热量收支不平衡,绝大部分的热量由太阳辐射二次加热而来,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是导致气候变化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2. 人文地理2.1. 人口变动人口变动指的是城市人口增长与农村人口减少的趋势。
中国的人口问题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家正在推行一系列生育政策以控制人口增长。
广大学生也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人口规模、结构、分布等基本知识,这是地理考试中的重要考察内容。
2.2.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城镇化和城市面积扩张的过程,涉及到城市的发展、空间结构、社会发展等方面。
学生需要掌握城市化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同时要了解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情况和特点,适时进行比较和分析。
2.3. 区域发展区域发展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包括生产力水平、人口质量、城乡发展等方面。
不同地区的资源及其分配情况、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因素会对区域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学生需要理解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及其原因,并作出深入分析。
以上就是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同学们复习地理知识有所帮助。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中地理知识点全解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中地理知识点全解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中地理知识点全解随着高考的临近,许多同学开始紧张的二轮复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高中地理知识点,帮助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基本参数:赤道半径、极半径、自转周期、公转周期、地轴倾斜等。
2、地球的地理坐标:经度、纬度、高程等。
3、地图比例尺:描述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4、等高线:描述地形起伏的等高线图,包括山峰、山谷、山脊等。
二、自然地理1、大气圈:气压、风向、气候带等。
2、岩石与土壤:各种岩石类型与土壤类型的特征和分类。
3、水文地理: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类型及其特征。
4、植被:各种植被类型及其生长环境。
5、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因素:地球物理学、环境化学、生物学等。
三、人文地理1、人口与城市:人口增长、城市发展、城市化等。
2、工农业:工业、农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如资源、交通、政策等。
3、文化地理:文化区域、民族文化、文化遗产等。
4、政治地理:国家领土、国际关系、地缘政治等。
5、经济地理: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国际贸易等。
四、区域地理1、世界地理:各大洲、国家、地区的地理环境、文化、经济等。
2、中国地理:各省、市、自治区地理环境、文化、经济等。
3、区域规划与发展:区域经济、城市规划、产业发展等。
五、地理技术与应用1、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技术在地理信息处理与分析中的应用。
2、遥感技术:遥感图像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3、环境监测: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环境进行监测与评价。
4、空间信息科学:空间信息系统的原理与实践应用。
在二轮复习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上知识点,同时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
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结合历年高考真题进行训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积极参加各类模拟考试和复习班,提高自己的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总之,二轮复习是提升高考地理成绩的关键阶段,同学们要认真对待,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应试能力。
高考第二轮地理复习知识点和方
高考第二轮地理复习知识点和方最近,各个地方的高中生和家长都开始投入到高考的复习和准备当中,因为高考是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一步。
而在所有的科目中,地理也是需要认真重视的科目之一,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这些都是高考地理复习的重点。
一、地理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并不是完全的球形,而是略带扁球的椭球形,在高考地理复习中需要熟知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和平均半径等相关概念,并了解地球表面面积和体积等相关参数。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绕着自己的轴线自转,同时也绕着太阳公转,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等参数以及公转周期、轨道参数等是高考地理复习的重点内容。
3.地球的成因及内部结构地球的成因和结构是地理学习的重点。
地球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了解地球内部的构成和变化是高考地理复习的必备知识。
4.大洲和海洋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是地理学习的重点。
掌握全球国土面积和海洋面积的比例,以及五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形状和面积等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了解各大洋海流、季风气候和生物资源等相关知识。
5.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地球的环境会产生许多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洪水等,因此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特点、灾害对人类的影响和减灾救灾的措施是高考地理复习的重点内容。
二、地理复习方法1.掌握知识的核心高考地理复习的难点在于掌握知识的核心,要了解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同时也要了解地球在学科领域中的作用和意义,这些是成功复习地理的关键。
2.注重对比和联系地理学科的内容众多,包含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需要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对比和联系,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具有系统性和体系性的知识结构,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并保证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会被遗漏。
3.实践与应用地理知识的复习也需要注重实践和应用。
可以结合地理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研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例如通过观测天气、地形和地貌等来研究自然灾害和环境保护问题等。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知识点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知识点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复习是为了让知识的记忆更加巩固。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洋流分类:1、按成因:风海流: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
例如:西风漂...复习是为了让知识的记忆更加巩固。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洋流分类:1、按成因:风海流: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
例如:西风漂流、信风带内的洋流;密度流:由密度差异引起,多出现在封闭海域与外洋之间。
例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补偿流: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两岸。
例如:赤道逆流、秘鲁寒流。
2、按性质: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多由低纬流向高纬或为下降流。
典型的有: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多由高纬流向低纬或为上升流。
典型的有:千岛寒流、拉布拉多寒流。
3、按地理位置:赤道流:分布于赤道附近海区。
例如:南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大洋流:分布于大洋中心,这种洋流类型较多;极地流:分布于极地海域。
例如:南极绕极流;沿岸流:分布于沿海海域,受陆地影响大。
例如:我国的沿岸流。
(二)造成水环境污染的因素:1、向水体排放未经过妥善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2、施用的化肥、农药及城市地面的污染物,被雨水冲刷,随地面径流进入水体;3、随大气扩散的有毒物质通过重力沉降或降水过程而进入水体等。
其中第一项是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
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全球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废水排入水体,水体污染日益严重。
而造成水体污染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有以下几类:①悬浮物②耗氧有机物③植物性营养物④有毒的有机污染物⑤重金属⑥酸碱污染⑦石油类⑧放射性物质⑨热污染⑩病原微生物(三)1、世界能源状况①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及特点: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影响,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世界能源消费呈现不同的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增长速率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世界能源消费结构趋向优质化,但地区差异仍然很大;世界能源资源仍比较丰富,但能源贸易及运输压力增大;②世界能源供应和消费趋势:多元化;清洁化;高效化;全球化;市场化③具体国家和地区的做法:欧洲:随着能源供应变得更为严峻和全球环境气候的日趋恶化,欧盟国家在多年努力推进和实施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在2007年制定了欧盟能源方针纲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复习要点地理2015年地理复习要点1 等温线专题⑴分析走向(延伸方向):①与纬线平行即东西走向——纬度因素或太阳辐射;②与海岸线平行——海陆性质或海陆分布;③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地形因素。
⑵分析弯曲状况:①作水平线法——比较弯曲处与交点的温度高低;②凸值法——凸高(凸向高值区)为低(值低),凸低(凸向低值区)为高(值高)。
⑶分析疏密状况:①疏——温差小——我国7月气温、热带地区、海洋、山地陡坡、锋面处;②密——温差大——我国1月气温、温带地区、陆地、山地缓坡。
⑷分析数值特征:①高值区—夏季大陆、冬季海洋、暖流流经、地势低(山谷、盆地或洼地)、城市;②低值区—冬季大陆、夏季海洋、寒流流经、地势高(山岭、山脊)。
2. 等降水量线⑴我国由南向北递减。
原因是锋面雨带的南北移动,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
(等降水量线东西分布)⑵我国由东向西递减。
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平行)⑶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⑷闭合曲线:越向中心降水越少,是内陆盆地或山脉的背风坡;越向中心降水越多,是山脉的迎风坡。
3. 等盐度线①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分别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②不同纬度地区盐度比较主要分析气候中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③同纬度不同海区主要分析洋流流经状况,暖流流经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海区盐度较低;④近海岸盐度还要分析陆地淡水注入的稀释作用;⑤高纬度海区还要分析结冰与融冰的影响,结冰使盐度升高,融冰使盐度降低。
①纬度低(可以节省火箭燃料,增加火箭的有效负载);②天气稳定,大气能见度高;③交通便利(铁路或海运);④地形平坦开阔,地质稳定;⑤从安全性来讲,以设在远离工业中心、居民稀少的地区为宜。
例1: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优势条件是哪些?我国即将在海南文昌建立新的卫星发射中心,其优势条件又是哪些?①酒泉发射基地地处巴丹吉林沙漠的绿洲之中,靠近兰新铁路,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干燥少雨,大气能见度高,适于发射的天数多。
②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纬度低,有良好的海上运输条件,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可以避开地面人口稠密地区,安全性好。
例2:试分析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着陆场的有利条件?①当地人烟稀少;②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空气能见度高;③地形平坦开阔。
5.温度计算:①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为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
6℃;②焚风效应气温垂直递增率,每下沉100m,气温增加1℃;气候专题1. 气候与自然带专题⑴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西亚的热带沙漠气候与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是:①西亚、北非位于大陆中西部,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形成沙漠气候;②南亚、我国东南部位于大陆东部,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湿润的季风气候。
归纳: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⑵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我国降水南方多,北方少的主要原因是: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⑶昆明准静止锋与江淮地区、华南地区的准静止锋形成时间成因有什么不同?①昆明准静止锋: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受地形阻挡而成,导致贵阳一带冬雨连绵。
②江淮地区准静止锋:6-7月,冷暖空气相遇,势均力敌而成,导致江淮地区出现梅雨。
③华南地区准静止锋:4-5月,冷暖空气相遇,势均力敌而成,导致华南地区出现阴雨。
⑷简述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冬季:特点:从南向北气温逐渐递减,南北温差很大。
原因: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越到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并且白昼越短;越到北方越接近冬季风的源地。
夏季:特点: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很小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虽然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北方大,但越到北方白昼越长,因此南北方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相差不大。
⑸简述青藏高寒区的气候特征。
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烈,风力强大;降水稀少。
例: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比四川盆地强,而近地面气温比四川盆地低?答: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因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又因为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又弱,所以近地面气温又比四川盆地低。
⑹简述四川盆地与同纬度东部地区相比冬夏气温均偏高的原因。
四川盆地四周被高大山脉围绕,冬季受寒潮影响程度小,夏季地形闭塞不易散热。
⑺简述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形成原因。
特点: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且集中在夏季,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
原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受夏季风影响小;海洋湿润气流受山岭阻隔,难以深入。
①简述新疆西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受大西洋与北冰洋水汽的惠泽,降水较多。
②说明造成南疆和北疆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
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天山迎风坡,降水较多。
封闭的吐鲁番(塔里木)盆地,水汽不易进入,并且位于天山背风坡,空气干燥。
⑻“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是对昆明气候的形象写照,这种气候形成的原因:①冬季由于位于昆明准静止锋以西,受暖气团控制,多晴暖天气,气温较高;夏季由于地势较高,气温较低,全年温差小。
②由于地处高原,地势高,一旦降水太阳辐射被削弱,则气温明显下降。
⑼为什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挡,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湿气流通道;②夏半年,强大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深入大峡谷内部,使峡谷底部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明显向北推进。
⑽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为:①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来自海洋的西风能深入大陆内部。
②受陆地形状及洋流势力的影响欧洲西岸受暖流影响较大。
⑾温差分析:A.气温的年较差纬度越高越高,原因是: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B.离海越远气温年较差越大,原因是: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C.气温的日较差:①纬度越高越小,原因是:主要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
②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为: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③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为:内陆比沿海日较差大,④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年较差也小。
D.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原因: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大气密度小,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
⑿我国气温、太阳辐射和降水最高值:A.我国夏季是最热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成因:①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高;②白昼长,日照时间长;③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④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⑤沙漠广布,增温快。
B.我国“火炉”———如:重庆、武汉、南京----成因:①梅雨过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该高压脊线控制之下,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难以成云致雨,形成伏旱,天气干旱清朗,烈日烘烤土地,气温升高;②位于长江沿岸河谷中,海拔较低,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发;③这里河湖密布,烈日照射下水分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人出汗后不易散发,会有热而闷之感。
C.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的原因:①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洁净,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②海拔高,太阳辐射穿越大气层的路程也短,削弱作用也小;③海拔高,日照时间长;④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D. 我国西北内陆太阳辐射强的原因: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E.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火烧寮①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北端,除西南方海拔较高外,其西、北、东、东南等地势逐渐向外倾斜,有利于地形雨的形成,每年夏、秋季的台风,冬季的东北季风、夏季的东南季风都会在这里形成地形雨;②火烧寮是夏季风必经之路,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⒀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和成因:①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和亚洲印度尼西亚等。
成因、特点: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对流旺盛,终年高温多雨。
+ 地形迎风坡+沿岸暖流”远离赤道的地区,只要气温、降水量等达到一定数值也可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这样的地方在地球上有4处,即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
成因:主要是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来暖湿气流,受地形(山地)的影响,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经过。
②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大致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如非洲中部大部分地区,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
特点: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干湿季节交替明显。
赤道穿过东非高原,本地区理应为热带雨林气候,但由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简化:地势较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不具备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③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大致在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以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最为显著。
特点:受季风影响突出,终年高温,具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④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特点:在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常年高温,干旱少雨。
日照强烈,气温日较差大。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等地。
特点:夏季受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大陆气团控制,温暖少雨。
⑥地中海气候: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大陆西部沿海,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南角等地。
特点: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多雨。
⑦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主要分布于北纬40°~60°之间亚洲大陆东部,如我国的华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和朝鲜半岛。
特点:夏季受海洋气团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大陆气团控制,寒冷干燥。
⑧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40°~60°之间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