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秋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秋节](https://img.taocdn.com/s3/m/d4c5f2e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8.png)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即将来临。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我校特开展了以“中秋节”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后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秋节象征着团圆、和谐、美满,是家人团聚、欢庆丰收的时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传承。
为了让学生们亲身感受中秋节的氛围,我校决定开展此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风俗习惯、文化内涵;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活动内容1. 主题班会各班开展以“中秋节”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讲解故事、分享心得等方式,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风俗习惯、文化内涵等。
2. 中秋故事会邀请退休教师、社区志愿者等来校讲述中秋节的民间故事,让学生们了解中秋节背后的传奇故事。
3. 手工制作组织学生进行中秋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灯笼、月饼、剪纸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4. 诗词朗诵开展中秋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在优美的诗句中感受中秋的浪漫与诗意。
5. 中秋知识竞赛组织中秋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中秋节的认识和了解。
6. 团圆夜宴在校园内举办团圆夜宴,邀请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品尝美食,共度佳节。
四、活动安排1. 时间:9月15日至9月21日2. 地点:学校操场、教室、会议室等3. 参与人员:全体师生及家长五、活动总结1. 对活动进行总结,评选出优秀作品和优秀个人;2. 邀请家长和学生代表发言,分享活动感受;3. 对活动中的优秀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4. 将活动成果汇编成册,存档备查。
通过此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对中秋节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活动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综合实践中秋教学案例(3篇)
![综合实践中秋教学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21b6e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e.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决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以“中秋”为主题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 掌握中秋节的庆祝方式,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三、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1. 教师准备:- 收集整理中秋节的相关资料,如历史起源、文化内涵、传统习俗等。
- 设计实践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安排、注意事项等。
2. 学生准备:- 查阅中秋节的相关资料,了解节日的基本知识。
- 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二)活动实施阶段1. 主题活动一:中秋知识讲座- 教师通过PPT展示,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 学生积极参与,提问互动,加深对中秋节的了解。
2. 主题活动二:月饼制作-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月饼制作方法,如冰皮月饼、豆沙月饼等。
-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月饼制作,包括揉面、包馅、成型等步骤。
-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月饼制作。
3. 主题活动三:赏月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内的空地或操场上,举行赏月活动。
- 学生带上自己制作的月饼,边品尝边欣赏明月,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如写诗、绘画等,表达对中秋节的喜爱之情。
4. 主题活动四:猜灯谜活动- 教师准备一些与中秋节相关的灯谜,如“月到中秋分外明”、“月饼香飘万里外”等。
- 学生分组进行猜灯谜比赛,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38d53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3.png)
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引言中秋佳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与和谐。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人们对民族节日的认识和热爱,我们特制定以下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主题“月圆人圆,共度中秋”: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传承和发扬中秋节的文化内涵,营造团圆、和谐的氛围。
三、活动目的1. 深化对中秋节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提高文化素养。
2. 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 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
4. 提高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一周至中秋节当天(具体日期以当年农历为准),共计7天。
五、活动地点1. 室内活动: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多功能厅、会议室等。
2. 室外活动:公园、广场、景区等开阔地带。
六、参与人员1. 学生、教职工、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员工等。
2. 志愿者、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
七、活动准备1、宣传准备(1)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海报、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提前宣传中秋节的文化知识及活动安排。
(2)制作活动邀请函,邀请相关单位及个人参加活动。
2、物资准备(1)中秋节特色食品:月饼、柚子、坚果等。
(2)活动用品:灯笼、河灯、蜡烛、装饰品等。
(3)奖品:为活动获奖者准备奖品,如书籍、文具、优惠券等。
3、场地准备(1)室内活动场地:提前布置场地,确保灯光、音响、投影仪等设备正常运行。
(2)室外活动场地:提前联系相关部门,申请活动场地,并做好现场布置,包括搭建舞台、悬挂灯笼、摆放座椅等。
八、活动内容1. 中秋文化知识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对中秋节的起源、发展、民间传说、诗词等进行讲解,增强参与者对中秋节文化内涵的理解。
- 安排互动环节,让参与者提问、讨论,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中秋传统手工艺品制作- 开展制作灯笼、月饼、中国结等活动,让参与者亲手体验传统手工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7a61b72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c.png)
一、活动背景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谐与美好。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我们学校决定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4.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欢乐中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三、活动内容1. 主题班会各班召开“我们的节日——中秋节”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
通过观看视频、讲述故事、分享心得等形式,让学生对中秋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2. 亲子制作月饼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月饼,让学生亲身体验中秋节的传统文化。
家长可以教孩子制作月饼的技巧,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团圆的氛围。
3. 中秋知识竞赛举办中秋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检验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
竞赛内容涉及中秋节的来历、习俗、诗词等方面,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4. 诗歌朗诵比赛组织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中秋诗词,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比赛可以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5. 中秋晚会举办中秋晚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
晚会节目可以包括舞蹈、歌曲、相声、小品等,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6. 亲子游园活动组织亲子游园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游戏,增进亲子感情。
游戏内容可以包括猜灯谜、投壶、拔河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中秋节的乐趣。
四、活动步骤1. 宣传发动阶段:通过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活动内容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2. 准备阶段: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收集中秋节的资料,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准备活动所需物资。
3. 实施阶段:按照活动内容,分阶段开展各项活动。
4. 总结阶段:活动结束后,各班进行总结,评选优秀个人和集体,分享活动心得。
五、活动评价1. 参与度评价:评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秋节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中秋节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ef079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3.png)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文化背景、传统习俗和节日意义。
- 学会制作月饼和赏月活动的基本步骤。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
- 月饼的制作过程。
2. 难点:- 月饼制作中技巧的掌握。
-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与沟通。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中秋节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 月饼制作材料(面粉、糖、豆沙、月饼模具等)。
- 赏月活动场地布置。
2.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中秋节的知识。
- 准备制作月饼的食材和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中秋节文化知识讲座1. 导入:- 以中秋节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讲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 介绍月饼的起源、发展、种类和制作方法。
3. 互动环节:-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中秋节知识。
- 教师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秋节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第二课时:月饼制作实践1. 分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 实践活动:- 教师示范月饼的制作过程,包括揉面、包馅、压模等步骤。
- 学生分组进行月饼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3. 交流分享:-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4. 品尝与分享:- 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月饼,分享喜悦。
-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品尝月饼,增进亲子关系。
第三课时:赏月活动1. 场地布置:- 教室或校园内设置赏月区域,布置中秋节装饰品。
2. 活动开展:- 组织学生进行赏月活动,讲解赏月的传统习俗和意义。
中秋节综合实践设计方案
![中秋节综合实践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cd79b4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3a.png)
一、活动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秋佳节,家人团聚,赏月吃饼,寓意团圆、和谐。
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我们特设计本次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三、活动主题“月圆人团圆,共度中秋夜”四、活动时间2022年9月10日(星期六)上午8:30至下午16:30五、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教室、食堂六、活动对象全校师生七、活动内容(一)活动一:中秋知识竞赛1. 活动目的:通过竞赛形式,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相关知识。
2. 活动内容:a. 知识问答:以抢答的形式进行,涉及中秋节的来历、习俗、诗词等内容。
b. 诗词朗诵:选取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让学生进行朗诵比赛。
c. 团队协作:分组进行中秋知识问答,考验团队协作能力。
(二)活动二:制作中秋月饼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月饼,体验传统工艺,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2. 活动内容:a. 分组制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月饼口味,共同制作。
b. 交流分享:制作完成后,各小组分享制作心得,评选出最佳创意奖。
c. 食品安全知识普及:讲解月饼制作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知识。
(三)活动三:中秋诗词大会1. 活动目的:让学生通过诗词朗诵,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2. 活动内容:a. 诗词朗诵:选取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让学生进行朗诵比赛。
b. 诗词创作:鼓励学生创作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展示自己的才华。
c. 评选最佳朗诵奖、最佳创作奖。
(四)活动四:中秋主题摄影展1. 活动目的:通过摄影作品,展示中秋节的美好瞬间,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 活动内容:a. 摄影比赛:学生拍摄与中秋节相关的照片,评选出最佳摄影奖。
b. 作品展示:在校园内设置摄影展,展示优秀作品。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8906f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46.png)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范文(精选10篇)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篇1活动目标:一、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二、初步学念儿歌,体验分享的快乐。
三、学习与同伴友好协商,提高与同伴的交往能力,引起吃月饼的兴趣,并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感到亲切。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月饼图片、儿歌、月饼、盘子、蛋糕刀。
经验准备:请家长事先带幼儿了解月饼。
活动过程:一、谈月饼导入活动。
1.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月饼图片)2..什么时候人们才会吃月饼?(中秋节)3.你吃过月饼吗?谁愿意告诉你吃的月饼是什么样、什么味道的?(2-3名幼儿介绍)二、欣赏儿歌“味道好极了”。
过渡句:(出示图片)看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小朋友正在吃月饼哪,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样吃月饼的。
(一)听儿歌,形成初步印象。
1.你听到了什么?2..谁还有补充的?(鼓励幼儿大胆表述,启发幼儿尽可能的多说出对儿歌初步印象)3.谁来告诉大家儿歌的名字是什么?什么东西味道好极啦?(二)看课件再听儿歌,理解记忆儿歌内容。
过渡句:你们好厉害哦!一次就听出这么许多,我们再来仔细听一片,看看有木有新的发现?1.谁有新的发现跟大家分享的?(让幼儿充分表达)2.哇噻,你们好厉害。
我还没听懂赖,可以请教你们几个问题吗?(边提问变出示儿歌图谱)(1)这首儿歌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事?(2)这一天月亮是什么样的?下面坐着几个胖娃娃?她们叫什么来着?(3)谁的月饼什么样?然后————(等待幼儿)怎样分的?(4)最后怎么说的来着?(三)看图谱一起说儿歌,加深记忆。
过渡句:我好像明白啦!你们再陪我一起来说说儿歌好吗?带领幼儿边看图谱边说儿歌。
(视情况确定遍数)(四)领悟儿歌,懂得分享。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25b64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81.png)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团圆共此时,欢乐度中秋”二、活动背景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秋节的文化传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特举办本次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
三、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传说、习俗等文化知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通过亲手制作月饼、灯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组织中秋诗词朗诵、文艺表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4、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参与人员具体参与班级或人员六、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七、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视频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准备制作月饼、灯笼的材料和工具,如面粉、馅料、模具、纸张、剪刀、胶水等。
3、布置活动场地,营造浓厚的中秋氛围,如悬挂灯笼、张贴字画等。
4、邀请专业的糕点师傅和手工老师进行指导。
5、安排好活动的工作人员,包括主持人、评委、摄影师等。
八、活动内容1、中秋文化讲座(1)由老师或邀请的专家进行中秋节文化知识讲座,介绍中秋节的由来、传说、习俗等。
(2)通过多媒体展示与中秋节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中秋节的文化魅力。
2、月饼制作比赛(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定量的面粉、馅料和模具。
(2)在糕点师傅的指导下,学生亲手制作月饼,发挥创意,制作出各种形状和口味的月饼。
(3)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口味奖、最佳团队合作奖等,并颁发奖品。
3、灯笼制作比赛(1)为学生提供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学生自由发挥,制作出独具特色的灯笼。
(2)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分享创意和技巧。
(3)评选出优秀作品,在活动场地进行展示。
4、中秋诗词朗诵会(1)学生提前准备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在活动中进行朗诵。
(2)可以个人朗诵或小组朗诵的形式进行,要求朗诵者感情饱满、声音洪亮。
中秋节教学设计综合实践(3篇)
![中秋节教学设计综合实践(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69921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a.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谐与丰收。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特设计本次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渊源、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4.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活动时间为期一周(共5课时)四、活动对象小学五年级学生五、活动内容第一课时: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1. 教师讲解中秋节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中秋节习俗。
3. 教师总结并展示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第二课时:制作中秋月饼1. 教师讲解月饼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种口味的月饼。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月饼的制作。
4. 教师点评并评选出最佳月饼。
第三课时:中秋诗词鉴赏1. 教师介绍中秋诗词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中秋诗词进行赏析。
3. 学生代表进行诗词朗诵,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四课时:中秋主题手抄报1. 教师讲解手抄报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张中秋主题手抄报。
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意,运用各种材料装饰手抄报。
4. 教师点评并评选出最佳手抄报。
第五课时:中秋团圆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中秋团圆活动,如团圆饭、赏月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乡过的中秋节,互相交流心得。
3. 教师总结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六、活动评价1. 学生对中秋节起源、习俗和诗词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制作月饼、手抄报等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3. 学生在团队合作、沟通和创新能力方面的提升。
4.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七、活动总结本次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51c73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f.png)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一章:活动导入1.1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传说和习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1.2 活动准备:提前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资料。
1.3 活动过程:1.3.1 教师向学生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1.3.2 学生观看与中秋节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加深对中秋节习俗的了解。
1.3.3 学生分享自己家庭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1.3.4 教师总结中秋节的含义,强调团圆和亲情的重要性。
第二章:制作月饼2.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
2.2 活动准备:准备月饼制作材料和工具。
2.3 活动过程:2.3.1 教师向学生讲解月饼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2.3.2 学生分组进行月饼制作,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协调。
2.3.3 学生动手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
2.3.5 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月饼,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第三章:猜灯谜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和逻辑推理能力,增加节日的趣味性。
3.2 活动准备:提前准备灯谜题目和答案。
3.3 活动过程:3.3.1 教师向学生介绍猜灯谜的规则和技巧。
3.3.2 学生分组进行猜灯谜比赛,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答题。
3.3.3 教师出题,学生进行猜谜,答对者得分,答错者不得分。
3.3.4 比赛结束后,公布答案,评选出猜谜冠军。
第四章:赏月4.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能力,感受中秋节的温馨氛围。
4.2 活动准备:提前选择一个适合赏月的地方,准备一些简单的观测工具。
4.3 活动过程:4.3.1 教师带领学生到指定的地点赏月,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和光亮。
4.3.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月亮的感悟和想象,可以吟诵古诗、讲述故事等。
4.3.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月亮在中秋节的重要性,以及与家人团聚的意义。
4.3.4 学生在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的月亮,可以添加一些装饰元素。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活动目的:使学生对中秋节有更深入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总结能力。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5篇)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d5cfc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c.png)
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用5篇)小学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一、活动理念中秋节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意义与主旨是“团圆”。
团圆与和谐紧密相连,团圆不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内心的和谐与相通。
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民族情感。
二、活动时间9月24日——9月28日三、活动安排第一阶段:佳节思月——主题阅读活动内容:1、搜集与中秋节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各班开展有关的诵读。
2、举行一次中秋主题班队会。
搜集、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诗词,在品月饼、诵古诗的过程中感悟团圆、和谐的幸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及语文老师第二阶段:佳节忆月——交流展示1、组织学生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的资料,制作一份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年级内进行评比。
负责人:各班班主任第三阶段:佳节赏月——实践活动1、开展一次“小小月饼寄深情”关爱活动。
组织部分同学参观南通麦蒂酥公司,了解月饼的生产过程,并与麦蒂酥公司的领导一同慰问福利院的孤寡老人。
参观的同学写一篇活动随感。
小学中秋节活动方案2月是民族、家庭幸福的象征。
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
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
从渊源上看,我国古代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礼制,中秋又叫“祭月节”。
祭月的风俗始于魏晋,盛于唐宋,甚至被定为国节,烧斗香、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中秋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起来。
一个民族把宇宙天象最完美的时刻与农事巧妙结合,把月圆之夜作为举国同庆的节日,使得原本纯粹的自然现象有了丰富的人文寓意。
文化是月的魂。
我们不但要让传统文化植根于市场沃土中,还要不断赋予“中秋望月”新的时代内涵,重新找回“中秋望月”的时代感觉。
今年的中秋节,我院为在校师生打造了“中秋望月”的平台。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活动方案。
内容如下:1、活动主题:“浓情中秋,情系火炬”2、活动目的:让全院的师生们都感受到节日的浓厚氛围,以及家庭的温暖。
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cdc14e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7.png)
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一年一度,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每年的中秋月份。
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因为它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所以它不仅是友谊的象征,还是亲情的纽带。
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开展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给大家分享一些中秋节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方案。
一、中秋节手工制作活动中秋节手工制作活动是一项非常流行的活动,可以唤起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不同难度的制作活动,如五颜六色的月饼模型、以苗家彩绸为材料的手帕、中秋主题的挂饰、彩纸灯笼等等。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
二、中秋文化传承体验活动中秋文化传承体验活动可以分为多个环节,如中秋节的历史演讲、传统习俗体验、故事讲解及文化知识小游戏等。
通过这些环节,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也可以亲身体验传统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沉淀,并通过小游戏学习到更多中秋节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的活动,可以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让学生们真正地感受到中秋节的温馨和欢乐。
三、中秋传统艺术表演比赛中秋传统艺术表演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在中秋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锻炼自己的表演技巧,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艺术的热爱。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们互相表演赏月的歌曲、舞蹈、戏曲及魔术等等,在竞赛环节中给出的评分标准多角度展示学生的实力和才华,评选出优秀的表演者。
四、中秋节主题绘画展中秋节主题绘画展可以让学生们通过画画的形式,沉淀自己的情感,展示出自己对中秋节的独特理解。
学生们可以选择传统的绘画方式,如水墨画、彩绘等等,也可以采用现代的艺术拼贴技巧,让中秋节的主题呈现出轻松而富有创意的感觉。
庆中秋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庆中秋综合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f333d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3.png)
一、活动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
中秋佳节,家家户户团圆美满,赏月、吃月饼、赏花灯等活动丰富多彩。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特举办庆中秋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感受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了解中秋节的历史文化。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3. 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
三、活动时间2023年9月29日(星期五)下午四、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教室、食堂五、活动对象全校师生六、活动内容(一)开幕式1. 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
2. 学校领导致辞,对活动表示祝贺。
3. 全体师生齐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二)赏月活动1.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由一名老师带领,前往操场赏月。
2. 老师讲解月亮的传说故事,引导学生欣赏月亮的美景。
3. 学生们写下对月亮的祝福语,贴在月亮模型上。
(三)月饼制作比赛1. 各班选拔学生代表参加月饼制作比赛。
2. 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个人赛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月饼制作,团队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数量的月饼制作。
3. 比赛结束后,评委根据月饼的外观、口感、创意等方面进行评分。
(四)中秋知识竞赛1. 组织学生进行中秋知识竞赛,题目包括中秋节的起源、习俗、传说等。
2. 竞赛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个人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团队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数量的题目。
3. 比赛结束后,评选出获奖者。
(五)中秋花灯展示1. 各班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中秋花灯。
2. 在学校食堂门口展示花灯,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等。
(六)团圆饭1. 各班学生在食堂进行团圆饭,共同品尝月饼、分享美食。
2. 教师与学生共同庆祝中秋佳节,增进师生感情。
七、活动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作品质量、竞赛成绩等方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2. 通过教师反馈、学生评价等方式,评价活动的效果。
小学2024年中秋节实践活动方案
![小学2024年中秋节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b9309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c.png)
小学2024年中秋节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共享月圆时刻,传承中华文化二、活动目的: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爱家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营造和谐美好的校园氛围。
三、活动时间:2024年9月四、活动地点:校园内、外五、活动内容:1. 中秋知识普及: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传说故事、习俗活动等,增强学生对中秋节的认知。
2. 手工艺品制作:组织学生利用废旧物品、手工材料等,制作灯笼、月饼、兔子等与中秋节相关的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校园美化活动:组织学生对校园进行美化,悬挂灯笼、彩带等装饰品,营造节日氛围。
4. 中秋文艺演出:举办中秋文艺演出,让学生表演与中秋节相关的节目,如歌曲、舞蹈、朗诵、小品等,展示学生的才艺。
5. 月圆之夜庆祝活动:组织学生在月圆之夜开展庆祝活动,如赏月、猜灯谜、吃月饼等,让学生体验传统习俗,共享美好时光。
6. 家庭亲子活动: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度过中秋节,开展亲子活动,如一起制作月饼、观赏月亮等,增进亲子关系。
7. 中秋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中秋主题征文活动,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对中秋节的感悟和祝福。
六、活动组织及分工:1. 活动筹备:由班主任、辅导员和部分学生代表组成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策划、方案制定、宣传发动等工作。
2. 活动实施:各部门、班级按照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由筹备小组对活动进行总结,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
七、活动预算:根据活动内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活动预算,包括材料费、场地租赁费、奖品购置费等。
八、活动效果评估:1. 学生参与度:评估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情况,包括报名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活动现场的积极性等。
庆中秋综合实践活动
![庆中秋综合实践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c442c4e4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6.png)
导语:中秋佳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谐与美好。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秋文化,我校特举办“中秋月圆,实践情浓”综合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活动背景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我校组织开展了以“中秋月圆,实践情浓”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和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活动内容1. 知识讲座活动当天,学校邀请了一位资深的历史文化专家为同学们作了一场精彩的中秋知识讲座。
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中秋节的起源、传说、习俗以及月饼的制作方法,让同学们对中秋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诗歌朗诵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中秋节的诗意,学校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歌朗诵比赛。
同学们纷纷登台,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了中秋节的诗词,赢得了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3. 月饼制作活动中,同学们亲自动手,学习制作月饼。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按照传统工艺,将面团揉圆、压扁、包馅、塑形,最终制作出一个个精美的月饼。
通过亲手制作月饼,同学们不仅体验到了动手的乐趣,还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4. 猜灯谜活动中秋节猜灯谜是传统习俗之一。
活动现场,同学们积极参与猜灯谜活动,纷纷开动脑筋,猜对了灯谜的同学们获得了精美的奖品。
猜灯谜活动不仅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还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
5. 团圆夜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中秋团圆的氛围,学校组织了一场团圆夜宴。
同学们品尝着各式各样的美食,欣赏着精彩的文艺表演,欢声笑语不断,整个校园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6. 民间艺术表演活动中,我们还邀请了一位民间艺术家为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民间艺术节目。
艺术家们用精湛的技艺展示了民间艺术的魅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三、活动总结通过本次“中秋月圆,实践情浓”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锻炼了实践能力。
中秋节的社会实践活动(3篇)
![中秋节的社会实践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35cf7f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0.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它起源于古代对月亮的崇拜,后来逐渐演变成团圆、赏月、祭祖的节日。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同学们对中秋节的了解,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校组织开展了“中秋月圆,情满校园”社会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1. 增进同学们对中秋节的了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 培养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增进友谊。
4. 提高同学们的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9月21日(星期二)活动地点:我校社会实践基地四、活动内容1. 举办中秋知识讲座邀请我校历史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中秋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知识,使同学们对中秋节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制作中秋月饼同学们分组进行月饼制作,学习传统手艺,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3. 赏月晚会组织同学们在校园内赏月,欣赏精彩的文艺节目,共同度过一个难忘的中秋之夜。
4. 猜灯谜活动设置灯谜环节,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5. 爱心捐赠活动组织同学们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赠学习用品,传递爱心,关爱他人。
五、活动过程1. 9月21日上午,同学们在学校会议室集合,聆听历史老师的讲座。
讲座中,老师详细介绍了中秋节的起源、传说、习俗等,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2. 9月21日下午,同学们分组进行月饼制作。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各式各样的月饼逐渐成形。
大家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3. 晚上,校园内灯火通明,同学们齐聚操场,共同观赏月亮。
在美丽的月光下,同学们欣赏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有歌曲、舞蹈、相声等,现场气氛热烈。
4. 猜灯谜活动吸引了众多同学的参与,大家纷纷举手回答,活动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5. 爱心捐赠活动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六、活动总结本次中秋节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1bbc0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e.png)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制定了一系列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一:制作传统月饼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一周活动地点:校内食品实验室活动内容:根据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中国传统食品文化,组织学生自己制作月饼。
通过此活动,学生可以了解中秋节月饼的种类、口感、制作过程和意义等,了解月饼的藏历和年代,感受中秋节的传统气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
活动二:扫描二维码了解中秋节习俗活动时间:中秋节当天活动地点:校园中央广场活动内容:在校园中央广场设立“中秋节特别展示区”,展示包括中秋节的历史渊源、习俗、文化内涵、传统手工技艺、中秋节相关活动和节日美食等。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我们将会在展示区二维码的制作,并识别二维码以查看有趣的视频、图片、音乐和动画,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手机上的二维码识别工具来了解中秋节习俗和文化。
也提供给大家传统民俗游戏,如走月亮、打陀螺等。
活动三:诗词歌赋比赛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一周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活动内容:为了进一步挖掘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传承文化遗产,我们安排诗词歌赋比赛,邀请有志于参与该比赛并且对中秋节感兴趣的学生前来参赛。
比赛分组进行,每组进行诗词歌赋创意展示和口语表达,评审专家将从创作内容、语言表达、形式多样性和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
以上就是我们制定的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希望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习俗,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并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
同时,这些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创作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在实际操作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综合实践中秋节教案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中秋节教案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691432c3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b.png)
小学综合实践中秋节教案活动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在小学综合实践中,通过开展中秋节教案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增强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小学综合实践中秋节教案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传统文化。
一、活动名称:中秋节的故事活动目标:1. 了解和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2. 培养学生对中秋节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流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老师通过图片或短视频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故事探究(3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集体探究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嫦娥奔月》,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3. 小组合作(40分钟):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中秋节的传说故事,自行阅读和研究,制作小报告或展示。
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参与讨论和分工合作。
4. 分享展示(20分钟):各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研究的传说故事,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和提问。
通过分享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学习。
5. 总结回顾(10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总结中秋节的传说故事,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感受。
活动辅助材料:1. 中秋节起源和传说故事的图片、短视频等;2. 学生阅读和研究传说故事的素材和参考书籍;3. 小组展示的道具和PPT等。
活动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展示的内容和表现;2. 学生课堂参与和表达的积极程度;3. 学生对中秋节起源和传说故事的理解和总结。
活动延伸:1. 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共同制作中秋节的手工制品,如月饼、灯笼等,并在学校举办中秋节手工制品展览和品尝活动;2. 组织学生观看中秋节相关的音乐、舞蹈和戏曲表演,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3. 组织学生进行中秋节主题的绘画、写作和诗朗诵比赛,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通过以上的中秋节教案活动,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故事,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与方案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与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96e39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e5.png)
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与方案一、活动背景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家庭团聚、亲情交流的时刻。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传统文化素养,我们计划开展一系列中秋节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增强学生对中秋节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4. 加强学生与家庭的亲情交流,促进家庭和谐。
三、活动方案1. 中秋节主题知识讲座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或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为学生进行中秋节主题知识讲座。
讲座内容包括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传统食品等。
学生可以通过听讲座的方式了解中秋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中秋节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中秋节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制作中秋灯笼、剪纸、月饼等。
通过亲自动手制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中秋节主题艺术展览组织学生开展中秋节主题艺术展览,展示学生的绘画、摄影、手工艺等作品。
通过展览的形式,展示学生的艺术才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4. 中秋节家庭联欢晚会举办中秋节家庭联欢晚会,邀请学生家长参与。
晚会内容包括中秋节文艺表演、亲子游戏、家庭制作月饼比赛等。
通过家庭联欢晚会,促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亲情交流,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5. 中秋节主题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参与中秋节主题阅读活动,鼓励学生阅读与中秋节相关的图书、故事书等。
通过阅读,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四、活动预期效果1. 学生对中秋节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3. 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4. 学生与家庭之间的亲情得到加强,家庭和谐氛围得到营造。
5. 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五、活动实施计划1. 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一周进行相关宣传和准备工作,中秋节当天进行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中秋》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活动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2)了解中秋节的习俗(3)了解中秋节月饼的由来(4)了解有关中秋节的诗歌[能力目标]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本次活动更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3、通过展示、演讲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活动过程:●活动一:开题课确定研究主题师生谈话师: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对于中秋节的传说也是各种各样,你们想了解吗?生:(大声:想)课件欣赏相关中秋节的图片师:看了刚才的图片,大家有什么话想说?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对,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从今天起,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中秋节的文化,关于中秋节,你想知道些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学生发言之后确定研究主题如:A、中秋节的由来B、中秋节的习俗。
C、有关中秋节的诗词D、中秋月饼的来源……●活动二:分组,落实任务根据学生的爱好,分成六组。
每组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任组长。
各组选择研究主题。
分析讨论定下研究计划并完成表格。
●活动三、开展调查研究1.习俗调查中秋赏月、吃月饼是全国各地普遍的风俗习惯,但由于中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的。
教师可引导学生向长辈了解自己家乡过中秋节还有哪些风俗习惯,把了解到的记录下来,回到班里进行交流。
2.月饼调查教师可引导学生按居住地域或自由组合,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制订一份简单的调查计划,深入学校或家庭附近的超市、百货商店、食品厂等地,针对月饼的品牌、产地、生产厂家、价格等方面进行调查采访,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分别购买一些不同种类的月饼,品尝口味,比较优劣,做好调查情况的汇总。
3.巧手作坊(1)写一写在了解了各地和家乡过中秋的习俗后,请学生计划一下“今年的中秋节你准备怎么过?”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制订一份简单的节日方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2)做一做用自己喜欢的制作形式和材料,自制一张精美的贺卡,写上一句的祝福的话语,寄给自己最亲近的人。
4.携手共享(1)搜集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举行一次诗词朗诵会,要求能说出诗词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体味其中的意境。
(2)“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阖家团聚的时刻,大家一定也会想到远在台湾的小伙伴,期盼着祖国的早日统一。
有条件的话,教师可带领学生上网,通过发Email的形式给远方的小伙伴捎去节日的祝福。
●活动四、综合成果展示这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此我们以班队活动的形式来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交流。
●活动五活动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标准应以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评价标准,并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小组评价或由辅导老师(包括校外辅导员)进行评价。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快乐中秋》教案一、设计意图在一次偶然的调查过程中,我发现最受学生欢迎的节日是儿童节和圣诞节。
对于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竟无人问津。
因此,我适机向学生简单介绍了一些我国的传统节日,没想到学生对中秋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和学生共同商议,决定以“快乐中秋”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促使大家通过本次活动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等,感受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亲身体验我国传统佳节的独特魅力。
二、活动目标1、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中秋节的热情,促使学生感受我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2、通过对中秋节有关资料的搜集,继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4、为学生提供一个张扬个性的舞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
三、活动准备学生准备:课前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从中秋节的来历、习俗、诗词、月饼、中秋祝福语中选择一个方面通过上网等途径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制作资料卡片。
四、教学过程:1、导入:月到中秋分外明,皓月高照,一家团圆,海外赤子,倍感思亲。
俗话说:人是故乡亲,月是故乡明。
中秋节,一个团圆的节日,娱乐的节日,秋实的节日。
人们以各种方式庆祝中秋节:赏诗赏月逛花灯,祭祖祭月思亲人。
中秋节的故事,你知道多少?2、你说我说大家说。
探寻中秋节的来历:1、同学们,提起中秋节,你的脑子里会联想到哪些词句?个别交流。
2、是啊!当我们谈及这个富有浓浓人情味的节日,就会自然而然的与这些温馨的词句联系在一起。
那么,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呢?课前,我们开展了关于中秋节的研究活动,在确立主题后,我们分成四个小组进行了活动。
哪个组愿意来介绍中秋节的来历?3、中秋来历组汇报。
了解中秋节的习俗:1、关于中秋节的来源说法不一,我们祖国各地中秋节的习俗又是怎样的呢?哪个组愿意给我们介绍介绍。
2、中秋习俗组汇报。
3、听完他们的介绍,你想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来表达此时的心情?学生交流。
4、感受中秋节的美景(1)、中秋节的习俗使我们印象深刻,中秋节的景色更使我们难忘。
同学们,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想想中秋节的夜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个别交流。
(2)、是啊,中秋节的画面总让我们记忆犹新。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中秋节,去感受那如诗如画的中秋景色。
【多媒体演示:中秋节美景】学生欣赏。
(3)、欣赏了中秋节的美景,你有怎样的感受?指名交流。
品味中秋节的诗词:1、我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在中秋佳节到来的时候,喜欢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诗、词或者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
哪个组的同学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给我们介绍介绍?2、中秋诗词组汇报。
3、着重品读苏轼所作的《水调歌头》。
介绍中秋节的月饼:1、说到过中秋节,文人墨客会把酒临风,落笔成文。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月饼,是最平常不过的事。
哪个组的同学搜集了有关月饼的资料,请给大家介绍介绍?2、中秋美食组汇报。
3、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月饼的种类、口感以及包装都越来越好。
师生共同浏览一组月饼的图片。
4、如果请你用四个字来形容刚才你所看到的画面或者是表达你此时的感受,你会用哪四个字?(指名交流。
)分享中秋节的快乐,写中秋祝福:1、作为你们的朋友,我特别想知道往年的中秋节你是怎么过的?愿意告诉我吗?个别交流。
2、你们想不想过一个和往年不一样的中秋节?那就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想一个新颖而有意义的中秋节。
如果你喜欢独立设想,就自己思考;如果你喜欢集思广益,就下位找到你的好伙伴共同设想。
学生交流设想。
3、同学们,通过这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收获,请把你的收获用你的笔记录下来,待会儿和大家一起分享。
学生畅谈活动收获。
4、写中秋祝福语活动总结: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一起成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
同学们,让我们再度携手,走进春节,走进端午节,用心去感受祖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吧!班级:姓名:学校:海门镇中心小学●中秋节歌曲演唱会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中秋节中的数学自己家和邻居家近四年中秋节费用统计图(2003年——2006年)●走进生活月饼的材料有哪些?你知道有哪些有名的品牌的月饼?中秋对联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赏月生情,独运匠心撰吟不少脍炙人口的妙对妙联。
清朝有个才子施伯雨,自幼聪颖敏捷。
有一年中秋节,其父携其出游,夜宿临江一楼。
翌晨黎明入山,宿雾未霁,适有其父一文友同游,遂出上句:“山径晓行,岚气似烟,烟似雾。
”让小施续对。
小施当即对出:“江楼夜坐,月光如水,水如天。
”用水来比喻月光皎洁明亮之色,真是联功不凡!相传粤东才子宋湘约几个秀才中秋赏月,即景吟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几个秀才对不出与之相媲美的下联,直到除夕,宋湘想明天是新年,触景生联:“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此联结构严谨,叠词天然,妙不可言。
据说,有一年中秋夜,苏小妹随兄东坡及佛印和尚泛舟赏月。
小妹出上联:“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佛印和尚望望圆月后对道:“一个美人映月,人间天上两婵娟。
”最妙的是把苏小妹倒映在水中的窈窕身影描写出来了。
明末清初的戏曲理论家李渔有一次游览扬州桃花庵,好客的方丈与李渔同登绎经台赏月。
两人兴致勃勃,边赏月边作对。
方丈道:“有月即登台,无论春夏秋冬。
”李渔对:“是风皆入座,不分南北东西。
”方丈又出上联:“天尽山头,到了山头天又远。
”李渔对:“月浮水面,撬开水面月还深。
”普普通通的自然现象,一经诗化,便使人感到格外优美。
清代,有李北水和张南月于中秋登楼赏月。
李北水眼望北斗出上联:“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上联巧妙嵌入“北水”之名。
张南月忽见楼顶孤雁飞过,对出下联:“南楼一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下联嵌入“南月”之名,异曲同工,回味无穷。
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在童年时就很有才气,但是他很调皮,曾与同伴去偷摘桃子吃。
有一年中秋节他与小伙伴在一起赏月时,童友吟一上联戏笑他:“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文思敏捷的郭沫若看看中秋圆月当即回敬:“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
”一来一往针锋相对,对仗工稳自然,真是“天生的一对”!海峡彼岸著名景区阿里山有个古月亭,亭联写道:“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
“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杭州西湖水月亭联:“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这副长联典雅明丽,富于想像力。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每逢中秋月圆之夜,海峡两岸不知有多少离散的亲人仰望明月,勾起盼统一、思团聚的切切之情。
有一去台人员中秋撰联思亲:“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联语中的“地月缺”隐指人不团圆。
中秋节乃除夕、元宵之后的中国人的又一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谁不盼望天上月圆,家人团圆呢?月饼文化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月饼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节日美食,有很长的历史。
月饼亦称团圆饼,《燕京岁时记》中有述:满月之夜,以瓜果置于庭院供月,并奉以毛豆和鸡冠花。
传说民间流行中秋赏月是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之后,世间才开始盛行中秋赏月吃月饼,并有许多关于中秋和月亮的诗词歌赋、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