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骨折的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综合治疗儿童孟氏骨折20例体会

综合治疗儿童孟氏骨折20例体会

综合治疗儿童孟氏骨折20例体会摘要】孟氏骨折系指尺骨上段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是前臂骨折中累及关节的损伤,处理不好极易发生肘关节的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障碍,是儿童常见的前臂损伤之一。

早期正确的手法整复和有效的固定大多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人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经手法整复治疗了20例儿童孟氏骨折,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关键词】儿童骨折手法整复有效固定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3-0246-021.临床资料本组共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3岁,平均8岁;左10例,右10例,受伤至整复时间最短的3小时,最长的16天,平均8天,内收型7型,伸直型13例.诊断依据:有明显的受伤史,肘部及前臂肿胀,疼痛,在桡骨小头及尺骨上段压痛明显,肘关节前臂功能丧失。

如移位明显者,能扪及尺骨的成角畸形,骨擦音及异常活动,以及桡骨小头向外或前侧的高突畸形,X线摄片能明确诊断。

2.治疗方法2.1 整复方法以伸直型骨折桡骨小头向前,外脱位为例.在臂丛神经麻醉下,患者坐位,一助手握上臂,另一助手握前臂远端,旋后位顺势牵引,以矫正重叠移位.术者两拇指放于桡骨小头外侧,余指环抱肱骨髁部内侧,前臂稍内翻后,术者双拇指推桡骨小头向内,余指拉肱骨下端向外以纠正桡骨小头的外移.然后,术者两拇指按住桡骨小头前侧,向后侧按压,远端助手顺势屈肘小于90度位,以纠正桡骨小头的前移,使桡骨小头复位。

最后,术者以拇食指捏准尺骨断端用分骨法和提按法分别矫正尺骨的外移和后移.2.2 固定方法用前臂小夹板,在桡骨小头前外侧放置葫芦垫,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在骨折远近端各放一塔形或平垫用小夹板,钢托固定于中立位屈肘小于90度位,钢托固定4至6周,夹板固定6至8周。

2.3 药物治疗及功能锻炼采用郑怀贤教授验方。

初期2周内,内服制香片(原名三七散)(方药由四制香附,三七,甘草组成),每次1-2片,每日2-3次.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并主动屈伸手指。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体会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体会
中 国现 代 药 物 应 用 2014年 1月第 8卷 第 2期 Chin J M0d Drug Aoo1.Jan 2014,Vo1.8。No.2
· 57 ·
素原水平会极 度升高 ,而 降钙 素原 的半 衰期 较长 ,其 他 因素 对其无影 响 ,不容易 降解 ” J。研 究认为 ,降钙素 原水平 检测 有助于鉴别细 菌性 感染及非细菌性感 染 ,降钙素 原水平在 细 菌感染 时水平 升高 。研究表 明,降钙素原 水平在 细菌性感 染 时升高 ,常高于 2 ne/ml,本文 中的支原体肺 炎患儿 的 降钙素 原水平均 为 0.28 ng/ml,所 以根据 降钙素原 检测水平 有助 于 鉴别是 否 为 细 菌 性 感 染 ,为 临床 应 用 抗 生 素 治 疗 提 高 参 考 。C反应蛋 白而是炎症 反应 的敏感 指标 ,本文 中急性 期 和恢复期其水 平有 所 升高 ,均 高于对 照组 。所 以 ,血 清降 钙 素原和 c反应蛋 白水平在支原体肺炎 患儿 中有所升 高 ,结 合 支原体特异性抗 体等 联合 检测 ,有 助 于支原 体肺 炎诊 断 ,有 助于评估患儿病 情。
作者单位 :110044 沈 阳市骨科 医院儿科
3 讨 论 许多儿童 因桡骨 骨骺 尚未骨化 ,桡 骨小头 的位置难 于看
清 ,易造 成遗 漏诊断 ,摄 片时应带 肘关节 ,观察是 否合并桡 骨 小头脱位 。儿童伤后 因疼痛不配合 ,常于伤后首 次拍 片不 能 摄到完全肘关节正 侧位 ,出现对 位重 叠现象 ,难 以 良好判 断 是否存在桡骨小头 脱位 情况 。且部 分伤 者可 能伤时 存在 关 节囊破损 ,但 伤后桡骨 小头 脱位 自行 复位 ,但 可 因尺 骨折 端 的不稳定等 因素 ,发生 再次脱 位 ,因此 建 议对 尺骨 中上段 骨 折于伤后 3 d、7 d常规复查 x—ray片 以减少 陈 旧性孟 氏骨 折 的发生 。Ogden强调 ,尺骨 骨折 成角 或 重叠 移 位 ,而不 合 并 桡 骨骨折 ,都 应该 疑有 桡 骨脱 位 。无论 在任 何 方 向的 x- ray片上 ,桡 骨纵轴均应通过肱骨 小头骨化 中心 ,否则 即认 为 桡 骨头脱位或半脱 位 。不 同于早 期 多数学 者 主张待 儿童 发 育成熟后行桡骨头 切除 术 ,近来 主张早 期手 术者 渐 多 ,综 合 作 者临床经验及本组病例 ,认为对儿童 陈旧性孟 氏骨折应 持 积极态度 ,特别是 年龄较小儿童 ,尽 可能争 取手术治 疗 ,这 有 利于恢复伤肢正 常解剖 关 系。尽管 对于 1年 以上 的儿童 孟 氏骨折 ,由于桡骨 过度 生长 ,桡骨小 头及桡 骨颈发育 畸形 ,关 节内软组织填充 ,肘外翻畸形严重 ,增加 了手术复位 的难度 , 以及 术后肘关节功 能恢 复难 是临 床一 大难点 。作者 仍主 张 积极治疗 ,因儿童的陈 旧性孟 氏骨折 ,尤其 年龄较小 患者 ,桡 骨头脱位可致肢体 发育不 良,肘关 节屈 曲受 限 ,肘 外 翻畸 形 甚 至提早出现骨 眭关节炎 ,迟发性桡神 经深支损 伤等严重 不 良后果 。手术关健是矫正尺骨成角 畸形 ,陈 旧性孟 氏骨折 环 状 韧带多 已粘连 ,难 以找到 ,不能 自身修补 ,常 以前 臂筋膜 条 重建最为简便易行 ]。对肱桡关节 固定 问题 ,作 者认 为 因关 节 囊及 环状韧带 的破 坏 ,重建 修补 环状 韧带后 ,桡 骨 头在 屈 伸 旋转等情况 下 多不 稳 ,有 必要 通 过肱 骨小 头 固定肱 桡关

多年小儿陈旧孟氏骨折的治疗体会

多年小儿陈旧孟氏骨折的治疗体会
间 3~ 6个 月 。
4 典型病例
李 某 , ,0岁 。入 院 诊 断 : 陈 旧 孟 氏 骨 折 。 女 1 左 病史 : 5~6年 前 曾摔 伤 左 前 臂 , 即肘 部 肿 痛 , 动 当 活 不 利 , 当地 医 院求 治 , 在 未特殊 处 理 , 患儿 患 肢肿 痛 自
行 消退后 自由活动 , 渐左肘 部 出现 畸形 , 就 医 , 渐 未 近
来 肘部 畸形 加重并 出现 肘部 疼痛 不适 来 诊 。查体 : 少 年 女性 , 发育 良好 。右 肘 正 常 , 肘 伸 直 位 肘关 节 明 左 显外 翻 畸形 , 前 可触及 脱 出的桡 骨 小头 , 外 翻力 , 肘 加 肘 外 翻达 4 。 5 。x线 片 示 肘关 节 发 育 紊乱 , 骨 小 头 桡 向前脱 位并 明显增 长 , 肱骨小 头 过度 发育 并 明显 前倾 ( 1 。治疗 : 肘 后外侧 弧形 切 口, 8e 逐层 图 ) 取左 约 m, 切 开 , 宽 1e 长 8OI 取 m 1 的深 筋 膜条 , T 自肘 肌 与 尺侧 腕 伸肌 之 间 进 入 切 开 关 节 , 桡 骨 小 头 向前 完 全 脱 见 位 , 骨 小 头 明 显 增 长 , 出 尺 骨 冠 突 关 节 面 约 桡 高 0 7c 桡 骨小 头 失 去 凹 盘形 状 而 呈 半球 形 , 骨小 . m, 肱
Mo t g ne i g a骨折
小儿
孟 氏骨 折是 小儿常 见损 伤类 型 , 由于小 儿 肘部 骨 骺 发 育特点 及尺 骨弯 曲型青枝 骨折 ,,l 氏骨折 时 dJ ̄ 孟 常漏诊 形成 陈 旧孟 氏骨折 。我 院 自 20- 20 06 09年 收治 8例长 达 5年 以上 的陈 旧孟 氏骨折 , 传 统尺 骨 用 延 长无 法复 位桡 骨 小 头 , 们 采 用 尺 骨 矫 形 、 骨 短 我 桡 缩 、 骨小头 复 位 、 状 韧 带 重建 术 , 次 解 决 问题 , 桡 环 一

儿童孟氏骨折诊疗体会

儿童孟氏骨折诊疗体会

儿童孟氏骨折诊疗体会标签:孟氏骨折/儿童;诊断;治疗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桡骨头、尺骨近端连接而成,此关节是在人体各大关节中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之一。

儿童肘部损伤诸类骨折(如肱骨髁上、内外上髁、内外髁、桡骨小头、肱骨小头)在临床上是屡见不鲜的。

多年临床验证儿童及幼儿的肘部损伤造成孟氏(尺骨上1/3骨折含桡骨脱位)骨折并不少见,与肱桡关节及肱骨髁挫伤相似,易被临床医生忽视,既而出现漏诊、误诊现象。

在临床复查中发现对儿童及幼儿的“孟氏骨折”在诊断上存有模糊不清,导致治疗上的失误,增加患儿痛苦及家长负担。

为了弄清儿童孟氏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笔者根据骨折的程度,结合临床治疗经验将三型(伸直、屈曲、内收),三型中的幼儿内收型骨折分为Ⅰ°、Ⅱ°、Ⅲ°型骨折。

临床发现于Ⅰ°、Ⅱ°、Ⅲ°型骨折多见于儿童,幼儿罕见。

1、骨折分度1.1Ⅰ°型骨折:桡骨头有压痛,并轻度向外侧脱出,尺骨上1/3无明显压痛及畸形。

1.2Ⅱ°型骨折:桡骨头及尺骨上1/3均有压痛,桡骨头明显向外侧脱出,尺骨上1/3明显向桡侧弯曲畸形及横形纵裂骨折。

1.3Ⅲ°型骨折:桡骨头及尺骨上1/3有明显压痛,桡骨头明显向外侧脱出,尺骨上1/3明显骨折成角。

2、诊断依据2.1外伤史:明确诊断主要依据是外伤史,与牵拉肘相鉴别,在查体前必须向患者家长详细询问外伤史,如有无跌扑、坠落史、损伤时间等。

2.2局部症状:儿童的孟氏骨折程度与受伤时的外力大小比例为1:1即正比例,受伤时的力小,局部症状轻,受伤时的力大,局部症状重,根据损伤的程度有共同点和不同点的区别。

2.3共同症状:均与儿童牵拉肘症状相同,患肢前臂梢屈下垂处于旋前位,不敢抬物,前臂不敢旋后,肘关节不敢屈曲,桡骨头压痛,并向外侧脱出,正常生理功能障碍或丧失。

2.4不同症状:Ⅰ°型骨折局部无明显肿胀、畸形,尺骨无明显压痛;Ⅱ°型骨折肘部肿胀,尺骨上1/3压痛,向桡侧弯曲畸形;Ⅲ°型骨折明显肿胀,尺骨上1/3明显压痛,成角畸形、骨擦音阳性。

儿童孟氏骨折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体会

儿童孟氏骨折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体会

患儿接受了全麻术,避免了因小儿不堪忍受痛苦不配合治疗的不便。

3 讨论肠套叠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以6~8个月小儿、婴幼儿多见,新生儿少见,国内报道新生儿肠套叠发生率为3%[2]。

小儿肠套叠发病急,病程短,多采用非手术疗法,凡病程在48h以内的原发性肠套叠,患儿无明显脱水,无完全性肠梗阻,腹不胀无压痛者均可以灌肠疗法治疗。

本文超声诊断准确率达100%。

169例患儿复位成功。

无1例发生肠穿孔。

因此,超声检查应为小儿急性肠套叠首选的辅助方法[2]。

在水压复位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全麻、心电监护直视下进行,应确切掌握患儿的呼吸、脉搏、血压、腹胀变化及全身状况。

复位中可从2个断面对肠套叠包块进行动态追踪观察,影像比X线下空气或钡灌肠更清晰,复位成功率更高。

水温合适,注水不宜过快。

!复位压力不宜大于90mmHg。

超声显示包块大而回声强且内部血流减少,应考虑坏死性肠套叠,不宜行水压灌肠复位而应及时手术复位。

总之,超声监视下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便于监测,了解病情变化,安全可靠,无损伤,患儿易于接受,可避免作不必要的剖腹手术及传统在X线下使用钡剂或空气灌肠,给人体带来的放射线损害。

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首选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1] 李继红.168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超声诊断分析[J].医师进修杂志,2005,10:48-49.[2] 李磊,佟瑞霞,新生儿小肠型肠套叠早期诊断探讨[J].新生儿科杂志,2001,16:22.[3] 王光大,刘守君.B超监视下水灌肠治疗小儿急生肠套叠427例[J].中华医学杂志,1998,68(8):437-439.(编校:袁静 魏赤平)儿童孟氏骨折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体会Clinical Experience of Manual Reduction for Monteggia Fr actur e in Children 王青 金景平作者单位:113008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王青 金景平) 【摘要】 目的 观察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孟氏骨折并肘关节脱位的疗效。

儿童孟氏骨折56例治疗体会

儿童孟氏骨折56例治疗体会

儿童孟氏骨折56例治疗体会
姚金林
【期刊名称】《安徽医学》
【年(卷),期】1999(020)001
【总页数】2页(P34-35)
【作者】姚金林
【作者单位】安徽省荣康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6.834.1
【相关文献】
1.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体会 [J], 易申德;王保利
2.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体会 [J], 于泓淼;孙雅静
3.33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J], 李生平
4.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体会(附26例) [J], 张静波;庄志高
5.儿童开放性孟氏骨折35例治疗体会 [J], 明新忠;明新仕;明新杰;明立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尺骨延长成角截骨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体会

尺骨延长成角截骨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体会

尺骨延长成角截骨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体会吴东敏;黄勇斌;王建科;廖秀玉【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17(0)S2【摘要】目的:讨论尺骨截骨后成角延长钢板内固定或单臂外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5月,我科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21例(男16例,女5例;Bado Ⅰ型15例,Ⅲ型6例)。

术前肘关节平均屈肘100度,前臂平均旋前43°,平均旋后63°,按照尺骨截骨后固定方法分为钢板内固定组(12例,治疗时平均年龄为5.6岁,受伤时间平均为5.8个月;BadoⅠ型9例,Ⅲ型3例)和单臂外固定组(9例,治疗时平均年龄为9.9岁,受伤时间平均为15.6个月;BadoⅠ型7例,Ⅲ型2例).。

对两组患儿的年龄、受伤时间、术后并发症、肘关节与前臂旋转功能、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影像学评价按照Nakamura等标准及手术前后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功能改变按照中立位法测量。

结果 18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个月(5~48个月)。

屈肘功能平均120°(110°~130°),前臂旋前功能均有15°(10°~20°)的受限.尺骨截骨成角延长后的愈合时间:钢板内固定组平均10周(8~18周),单臂外固定组平均21周(12~40周)。

钢板内固定内固定取出时间平均26周(20~38周)。

单臂外固定拆除时间平均16周(13~26周)。

按Nakamura等影像学评估标准:钢板内固定组优14例(图1),良1例;单臂外固定组7例(图2)均为优。

结论:尺骨截骨成角延长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矫正尺骨骨折后畸形的关键,截骨后的两种固定方法不同、目的相同.术前评估最重要:年龄小、受伤时间短患儿选择钢板内固定,而对年龄大、受伤时间长者选择单臂外固定。

孟(Monteggia)氏骨折尺、桡骨先后复位问题的探讨

孟(Monteggia)氏骨折尺、桡骨先后复位问题的探讨
结果本组随访最长8年,最短6个月。肘、腕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正常,活动自如;两种治疗结果无显 著性差异(P>0.05)。结论 手法复位是先复桡骨头脱位;切开复位是先复尺骨骨折的过程。
【关键词】孟氏骨折复位探讨 “孟氏骨折”是一种常见、复杂、功能恢复要求较高的骨折类型之一。其治疗方法及治疗原则仍还 有一些不同看法,尺、桡骨先、后复位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为此,我们在1986年一2005年近20年期间 收治的53例“孟氏骨折”中,对尺、桡骨先、后复位问题有了一些较深的体验,现总结探讨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53例,男39例,女14例,年龄13—4l岁,平均31.9岁,其中交通事故(火车)伤38例,跌伤13 例,打斗伤2例;伸直型35例,屈曲型16例,特殊型2例;闭合伤49例,开放4例。采用手法复位,小夹 板固定26例;采用切开复位、尺骨内固定27例,其中4例开放伤,急诊清创切开复位、尺骨髓针内固定 1例,其余23例因手法复位、固定不理想,改行切开复位,尺骨钢板内固定术。最早开始功能锻练是伤 后第三周,最晚是伤后第六周。 2.方法 2.1.非手术治疗组(先整复桡骨头脱位) 局麻或臂丛麻醉下,助手固定上臂,术者右手握住伤肢腕部,顺骨折畸形方向牵引,而术者左手拇指 放在脱位桡骨头上,推压桡骨头,同时使前臂小幅度旋转,并逐渐屈肘到90。,(屈曲型则相反),即有桡 骨复位落空感,保持此位,透视观察尺骨见重叠已纠正,但尺骨两折端仍有轻度侧方移位,经助手加分骨 垫后对位良好,然继续屈肘到110。,并用左手维持固定此位,右手去摆动伤肢腕部,未出现桡骨头再脱 位或尺骨骨折再错位,最后将前臂置于屈肘90。一110。,肘外侧加梯形棉垫,用石膏夹板固定后术毕。 2.2臂丛麻醉下采用Boyd氏切口进行切开整复,术中采用Rush氏针或六孔加压钢板进行尺骨内固定, 在尺骨复位内固定后均见桡骨头脱位畸形明显减轻,透视观察其上缘已降到肱骨外髁关节面水平,稍将 桡骨头压向后外方即使其达到完全复位.此后常规缝闭术创野,肘外侧加梯形棉垫,用石膏夹板固定后 术毕。 上述两例病人均在复位六周后开始逐渐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第八周X线复查,均见骨折区骨痂 生长良好,未再出现桡骨头脱位。半年后,肘、腕关节均活动自如。其余的随访最长8年,最短6个月, 各肘、腕关节及前臂旋转功能均正常。 所谓“孟氏骨折”的报道已有近二百年,正式命名也已有四十年了,在对其分型、诊治上都已形成许 多共识,但在复位问题上,尚有不同意见:一种是主张先切开整复尺骨并给予坚强的内固定;另一种是主 张先整复桡骨头脱位,使其处于稳定状态,利用桡骨的支撑作用,然后整复尺骨;还有一种是认为无论何 种类型的骨折,无论是手法复位或手术复位,都是先复尺骨骨折,后复桡骨头脱位。就这个问题,在 1986年6月一2005年9月收治53例成人盂氏骨折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和分析了尺、桡骨在先后复位秩 序上的情况,得到一些体验,特提出探讨如下: 从非手术治疗组(先复桡骨脱位并外固定)中观察到:桡骨头复位后,尺骨骨折的短缩畸形得到纠 正,但还没有达到能起支撑作目的对位对线良好状态。那么前臂长度的恢复,尺骨短缩的纠正,可以肯 定是桡骨复位后的支撑作用所致的。 从手术治疗组(先复尺骨骨折并内固定)中观察到:在复尺骨骨折内固定后,看到桡骨头随之部分 复位的过程,侧可以认为是尺骨对位,对线后同样起着支撑作用,使前臂长度恢复,桡骨头随之部分复位 的。

22例小儿盂氏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22例小儿盂氏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临 床 研 究
Cl ia e e r h i c lrsac n
中 国 民 族 民 ,-医 药 tI  ̄
C iee jun l o tn me iie a d e n p ama y hn s o r a f e o dcn n t o h r c h h ・1 5 ・ 4


2 结 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 1~ 3年 ,平均 1 8年 . 例 出现骨化 . 1 性肌炎 ,根据 MaCkaY 功能 评定标准 评定 :2 2例 中优 1 7 例 , 良 4例 ,差 1 ,优 良率 9 . 5 。 例 54 %
3 讨 论
3 1 孟氏骨折通常按损伤机制和 X线表现 ,即尺 骨骨折成 . 角与桡 骨小头移位方 向作为分类依 据 ,一般 临床分为 四型 :
t n o d a h a n c i rn JB n on ug ,1 8 i r i e d i hl e . o eJ it r o f a l d S 9 7.6 9:6 9— 4 . 3 6 2
( 收稿 日期 : 0 00 . 6 2 1. 5 0 )
小 头 骨 骺 中心 是 否 在 一 条 直 线 上 。 儿 童 的 桡 骨 小 头 若 脱 位 不严重或存 在半脱 位 的 ,有 自主复位 的可 能 ,故拍 片示 肱 桡关系正常 ,可 能存在 漏诊 。③  ̄ J 桡骨 小头 骨化 中心 出 IL , 现在 4— 7岁 ,肱 骨小 头骨 化 中心 出现在 1—6个 月 ,软 骨 处不显影 ,早 期损 伤 拍 片诊 断肱 桡关 系 可 能有 一定 困难 ,
从而造成误诊为单 纯尺 骨上 端骨 折 。所 以孟 氏骨 折在 临床 上 一 定 要 早 期 诊 断 早 期 治 疗 ,在 初 次 诊 断 中 只 要 出 现 尺 骨 上 端 骨 折 ,肱 桡 关 系 不 清 楚 者 , 可 先 诊 断 为 孟 氏 骨 折 ,按 照处理 孟氏骨折 的标准来处理 ,三天后再复查确诊 。 3 2 新鲜孟 氏骨折手法复位保 守治疗失 败 的原 因分析 ① . 肱 桡 关 节处 关 节 囊 或 者 环 状 韧 带 破 裂 ,桡 骨 小 头 和 肱 骨 小 头之 间有关节囊 嵌顿 ,撕裂 的环 状韧带 套脱 卡 压 ,无损 伤 的环状 韧带滑过桡骨 小头嵌 入关 节 腔或 因软 骨碎 片等物 的 阻碍作 用 ,使桡骨小头无法复位 。②孟 氏骨折 中尺 骨成角 , 新鲜骨折首 次整复 时拍 片示 位置 尚可 ,但 此种 类 型的骨折 不稳定 ,以 Ⅲ型 ( 内收 性 )为例 ,由于 尺骨 内侧 骨膜未 完 全 断裂 ,而外侧 完 全断 裂 ,时 间延长 后 内外 侧 骨膜 生长不 均 衡 而 导 致 内侧 骨 膜 增 厚 ,慢 慢 又恢 复 到 尺 骨 的 向 外 成 角 , 迫 使 桡 骨 小 头 向 外 脱 位 或 半 脱 位 ,从 而 使 保 守 治 疗 失 败 。 ③ 新 鲜 骨 折 整 复 后 拍 片 示 位 置 尚 可 ,予 石 膏 托 外 固 定 ,此 时患者肿胀 较重 ,约 1~2周后肿 胀减 轻 ,石 膏 固定松 动 , 复查拍 片示桡 骨小头再次脱位 ,从 而导致 陈旧性骨折。 3 3 陈 旧性 孟 氏 骨 折 手 术 治 疗 三 个 基 本 原 则 桡 骨 小 头 复 . 位 ,尺 骨 延 长 ,环 状 韧 带 重 建 J 。手 术 中首 先 观 察 肱 桡 关 节 情 况 ,若 有 关 节 囊 卡 压 或 瘢 痕 组 织 增 生 ,阻 碍 桡 骨 小 头 复位需彻底 清 除 ,若 清 除后 发 现仍 然 复位 困难 或不 稳 定 , 应 做 尺 骨 延 长 ,延 长 的 长 度 应 根 据 术 前 x 片 上 测 量 长 度 和 术 中复位时肱桡 关节 的具体 情况 而定 ,从而 减轻 桡骨 小头 的压力 ,对于陈 旧性 骨折 可做尺 骨斜 形截 骨并 做延 长 ,然 后 4~ 6孔钢板 固定 。对于环状韧带 松弛 者 ,要做 紧缩 缝合 加 固防止再滑脱 ,环状 韧带 完全 断裂 成纤 维瘢 痕者 ,需 清 除周 围瘢痕组织 ,应做 肱三 头肌 肌腱 膜重建 ,调整 适合 的 松 紧度 ,牢靠缝合 于 尺骨切 迹处 。采用肱 三 头肌 肌腱膜 重 建优点 在于其肌 腱膜 较厚 ,缝合 后较 稳定 ,有 效 防止术 后 再脱位 。重 建中应注 意过度 的紧缩关 节囊 或重 建环 状韧 带 时过 紧 ,其结 果是限制 了前臂 的旋转 ,尤其是旋前功能 J 。 34 手术 后 的康 复护 理的重 要性 正确 积极 的功能锻 炼 , . 对患儿肘关节 的功 能恢 复具有 十分 重要 的意 义 ,它 可 以大 大 地 降 低 关 节 活 动 障 ,所 以 家 属 配 合 功 能 锻 炼 是 非 常 重 要 的,向患儿 家长 讲解 术 后 功 能锻炼 对 机 体康 复 的重 要 性 。 在复位 固定后 ,就要 进行 肢体 的功 能训 练 ,并贯 穿于 全部 治疗过程 中 ,总体 要 求 循 序 渐 进 ,由简 到 繁 ,顺 势 增 强 , 直至功能完 全恢 复。与患 儿经 常进行 沟通 ,取得 患儿 的信 任 ,以发挥患儿 的主 观能 动性 ,切 忌家 长被 动锻 炼患儿 的 肘关节 ,本组 中一例 手术 后一 个 月复查 拍 片示尺 骨骨 折处 愈合 良好 ,肱桡关 系 位置 尚可 ,但 出现 了肘关 节 骨化性 肌 炎 。该 患 者 肘 关 节 屈 伸 活 动 范 围 7 。一3 。 嘱 患 儿 自 主 锻 0 0, 炼屈伸肘关节 ,半年 后复 查拍 片示 骨化 性肌 炎病灶 区已消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体会(附26例)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体会(附26例)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体会(附26例)
张静波;庄志高
【期刊名称】《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0(4)1
【总页数】1页(P54-54)
【关键词】上肢骨折;儿童;陈旧性盂氏骨折;外科手术
【作者】张静波;庄志高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6.834.1
【相关文献】
1.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附28例报告) [J], 张志群;楼跃;唐凯;林刚;雍明;江波;杨涛
2.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合并桡神经不全损伤手术治疗体会(附7例报告) [J], 李亚平;贾维东;吕金扞
3.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30例体会 [J], 周勤坡;王铭春;黄建国;陈志荣
4.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附33列报告) [J], 马海军
5.手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16例临床体会 [J], 阿尖措;郭立平;张建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孟氏骨折康复讲解

孟氏骨折康复讲解

孟氏骨折康复讲解1. 简介孟氏骨折(Monteggia fracture)是指尺骨上1/3段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的一种损伤,也称为孟氏骨折-脱位。

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儿童骨折,多发生于10岁以下的儿童。

本文档将为您详细介绍孟氏骨折的康复过程,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伤病。

2. 康复阶段孟氏骨折的康复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1 急性期(0-2周)在这个阶段,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休息和固定。

主要任务是控制疼痛、减少肿胀、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2.1.1 治疗措施- 冷敷:在受伤后的48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冷敷15-20分钟,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 抬高受伤肢体:将受伤肢体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以减少肿胀。

- 止痛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或萘普生,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 固定: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石膏或夹板固定受伤部位,保持骨折部位稳定。

2.1.2 康复锻炼在急性期,患者可以进行手指活动和腕部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活动应在疼痛和肿胀缓解后进行,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2 亚急性期(2-4周)在这个阶段,患者应继续进行康复锻炼,并逐渐增加活动强度。

主要任务是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

2.2.1 治疗措施- 热敷:在受伤后的48小时后,可开始使用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

- 物理治疗: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刺激等,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减轻疼痛。

2.2.2 康复锻炼- 继续进行手指活动和腕部活动,逐渐增加活动强度。

- 进行前臂旋转活动,以恢复前臂的活动范围。

2.3 慢性期(4周以上)在这个阶段,患者应继续进行康复锻炼,并逐渐恢复至正常活动。

主要任务是恢复骨折部位的力量和耐力。

2.3.1 治疗措施- 继续进行物理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减轻疼痛。

2.3.2 康复锻炼- 逐渐增加骨折部位的活动强度,进行力量训练,如举重、弹力带训练等。

孟氏骨折怎样治疗?

孟氏骨折怎样治疗?

孟氏骨折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孟氏骨折的治疗方法,治疗孟氏骨折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孟氏骨折应该吃什么药。

*孟氏骨折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由于此种损伤兼有骨折与脱位,治疗较为复杂。

如果在具体措施上不能两者兼顾,则预后多不佳,已成为骨科临床上一大难题。

即便手术复位及内固定,其疗效亦往往难以十分满意。

因此,治疗时务必加以重视。

需根据患者年龄及骨折情况等不同特点酌情加以处理,具体方法及要求如下:1.儿童及幼儿骨折绝大多数可用闭合复位治疗。

麻醉后,将患肢置于上肢螺旋牵引架上,在牵引下术者一手拇指压住桡骨小头、另手持住患儿腕部,在边牵引,边旋转前臂的同时,迫使桡骨小头返回原位。

当闻及弹响声时,表示已还纳,此时可将患肢肘关节屈曲至70 ~80 ,如此可减少桡骨小头的滑出率。

如桡骨小头向后脱出,则应取略伸位。

并以上肢石膏托固定。

数天后,俟肿胀消退再更换上肢石膏1~2次。

此种操作方式的特点是:(1)复位疗效佳:桡骨头易于复位,且一旦还纳,则起内固定及支撑作用,尺骨亦随之复位。

(2)操作简便:复位手法几乎与单纯之桡骨头或颈骨折完全一致,易于操作。

(3)预后佳:根据对此类骨折患儿的远期随访,疗效均较满意。

2.成人骨折治疗多较复杂,手术率较高。

(1)尺桡骨双骨折+桡骨小头脱位:原则上采取开放复位及内固定,其中包括对环状韧带的修补或重建。

尺骨及桡骨骨折宜选用髓腔三角钉内固定,并注意尺桡骨本身的生理弧度。

(2)其他类型者:仍先以手法复位及石膏固定。

具体要求如下:①麻醉确实。

②尽量利用骨科牵引床操作,尺骨鹰嘴以克氏针牵引。

③先对桡骨头复位,手法如前述。

复位后屈时至80 ~90 (前脱位者),或110 ~120 (后脱位者),然后再对尺骨进行复位。

④透视或拍片显示骨折端对位满意后,立即行上肢石膏固定留置绷带于石膏内层,备石膏剖开时用;注意石膏塑形。

⑤再次拍片,至少应达到功能对位,否则需改为开放复位。

⑥消肿应及时更换石膏,并定期拍片及复查以防变位。

手术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体会

手术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体会

本组 l 患者 经过 6 1 月随 诊 , 5例 ~ 0个 根据 肘 关节 活动 的
评定 标准 _ 优 : 1 l 肘关 节 伸 屈正 常仅 较健 侧 差 5 以 内 。 转 功 , o 旋 能正 常无 疼痛 ; : 关 节伸 屈 活 动较健 侧 差 2 。 良 肘 0 以内 . 前臂 旋转 功能 受限不 明显 , 关节 无疼痛 ; : 肘 可 肘关 节 伸屈 活动保 留 4 。前 臂旋转 功 能保 留 4 。 肘关 节无 疼 痛 或微 痛 根 据 5, 5。
【 文献标 识码】C
【 编号】 17 — 7 12 1 )2 b 一 5 — 1 文章 6 4 4 2 (0 0 0 ( ) 16 0
行治疗 『 截 骨方 式 以锲形 截骨 为好 . 于调 整尺 骨复位 时 的 引 。 便
陈旧性孟 氏骨 折多 发生 于未成 年人 , 因早 期治 疗不 当所
能复 位并 不 困难 . 而桡 骨 头脱 位很 容 易 复位 , 组患 者 来 院 本
[】冯 建 威 , 汉 民 , 志 军 . 旧性 孟 氏 骨 折 的 手 术 治 疗 I 体 会 [. 4 赵 李 陈 临床 J 中 ]
国 医 药导 报 ,0 9 6 1 )2 7 2 0 ,(6 :2 .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陈 旧性 孟 氏骨折 , 多患 者 骨髂 发 育 未 停止 , 术时 必 大 手 须 考虑 不能 损伤 骨骺 , 要 固定牢 固1 术 中需要 做到截 骨部 又 4 ] 。
位对侧 保 留部分 皮质及 完整 保 留骨膜 , 同时 注 意保 留尺骨 长
观察其 疗效 。结果 :5例 患者 经 6 1 1 ~ 0个月 随访 , 据肘关 节 活动评 定标 准 , 1 根 优 4例 , 1 。结论 : 良 例 手术 治疗 陈 旧性 孟 氏骨 折 , 肘关 节功 能恢 复满 意 , 效果好 。

手法结合小夹板治疗儿童特殊类型孟氏骨折的体会

手法结合小夹板治疗儿童特殊类型孟氏骨折的体会

手法结合小夹板治疗儿童特殊类型孟氏骨折的体会【摘要】目的:分析手法结合小夹板治疗儿童特殊类型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6例特殊类型儿童孟氏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法结合小夹板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

结果:患儿骨折均获得痊愈,功能良好,临床愈合时间为30~40d;在固定期间,仅有2例患儿出现水泡,经对症处理后,得到有效控制,并无其他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对于特殊类型孟氏骨折患儿,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方法,固定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肢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孟氏骨折;特殊类型;儿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R2【文献标号】A2095-7165(2015)11-0503-01孟氏骨折指的是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多见于儿童,临床表现为肘部和前臂肿胀,移位明显者会呈现出凹陷畸形,其中Babo分型为Ⅳ型的骨折在初期X线片检查中很难判断桡骨小头脱位情况,我们将此称为特殊类型儿童孟氏骨折,因漏诊率较高,给患儿带来了很多痛苦[1]。

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6例特殊类型儿童孟氏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法结合小夹板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选取的46例特殊类型儿童孟氏骨折患儿中,男患儿25例,女患儿21例;年龄范围为2~15岁,平均年龄为(7.5±2.2)岁。

所有患者经X线检查并确诊,为特殊类型儿童孟氏骨折,Babo分型为Ⅳ型,其中初检确诊39例,复诊确诊7例;骨折部位:左侧22例,右侧24例。

1.2治疗方法46例患者均采用手法结合小夹板治疗,具体内容如下:1.2.1手法复位患儿取仰卧位,肩外展,采用拔伸牵引手法缓慢用力,助手站在头侧,握住上臂远端,主治握住桡骨远端沿前臂旋后长轴方向牵引,先按压尺骨成角顶点,再用旋转或端提手法纠正桡骨移位,一旦长度恢复,有时桡骨头即可自动复位,,有时可以用一手拇指压住患儿桡骨小头向后按压迫使桡骨小头返回原位,听到弹响声时表明已经完成还纳,同时在牵引力下屈曲肘关节,最后屈肘110~120度固定,如尺桡骨为青枝骨折,可先纠正桡侧成角,将骨折类型变为Ⅰ型骨折,再按Ⅰ型骨折进行下一步整复[2]。

成人孟氏骨折桡骨小头治疗体会论文

成人孟氏骨折桡骨小头治疗体会论文

成人孟氏骨折桡骨小头的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索成人孟氏骨折桡骨小头手术治疗。

方法:我院自1999年3月至2010年2月,49例成人孟氏骨折桡骨小头手术治疗体会和前臂功能恢复情况。

尺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27例桡骨小头脱位行闭合复位治疗,22例行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

随访3至6个月,平均5个月,由broberg 和morrey 评分系统【1】进行评分,完全恢复功能45例,3例良好,1例可。

结论:成人孟氏骨折手术应首先行尺骨骨折切复位坚强内固定,然后闭合复位桡骨小头,若闭合复位失败,再行切开复位、环状韧带修复或重建。

【关键词】成人孟氏骨折; 桡骨小头; 环状韧带【中图分类号】r 68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7484(2012)04- 0447- 01孟氏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恢复要求较高的骨折,其治疗存在不同意见,特别是桡骨小头脱位是否行切开复位存在很大争议,其手术指征亦无明确规定。

1999年3月20010年2月治疗孟氏骨折患者49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3月2010年2月,我院共收治49例成人孟氏骨折患者,年龄在19岁至50岁,平均38岁,其中闭合复位27例,切开复位22例,4例开放性骨折,2例桡神经损伤。

1.1 手术方法予臂丛麻醉,气囊止血带止血,(开放性骨折先清创)显露尺骨骨折,予复位结合6孔或8孔加压钢板或重建钢板坚强固定,检查患肢前臂活动情况(旋前旋后功能),部分患者桡骨小头可自行复位,结合c臂透视,未自行复位者桡骨小头平面已较术前降低,一手拇指向后向内按压桡骨小头,另一手执腕部,屈曲患肘90°,将前臂稍向远端牵引并作旋后活动,即可复位,观察复位后情况,不能维持复位后位置者行肱桡关节克氏针固定。

对于不能明确是否复位者手术切开探查,患者前臂旋前,取桡骨小头外侧切口(勿与尺骨切口相通) , 靠近尺骨从肘后肌与尺侧伸腕肌间隙进入,在关节内或骨膜下剥离以防止损伤桡神经深支,检查环状韧带,若环状韧带挤向一侧, 根据移位方向将桡骨小头复位,对于环状韧带破裂者应复位后修复环状韧带【2】。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的新方法:附16例报告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的新方法:附16例报告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的新方法:附16例报告
张英泽;彭阿钦
【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6(017)004
【摘要】应用自行设计的钢丝套环法治疗陈旧性孟氏骨折16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用0.8mm直径钢丝套住复位后的桡骨颈并固定在尺骨近端,重新修复环状韧带。

尺骨近端骨折用钢板或髓内钉固定,术后48小时可练习肘关节伸屈及前臂旋转活动。

待修复后的环状韧带愈后拔出钢丝。

该方法较传统的方法简便、固定有效、复位满意,大部分患者术后48小时即可进行关节活动,有效地防止关节粘加和后桡骨小头再脱位,且不影响桡骨小头发育。

经随访
【总页数】2页(P207-208)
【作者】张英泽;彭阿钦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6.83
【相关文献】
1.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附32 例报告) [J], 王君;侯玉义;孙文学
2.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的新方法 [J], 张英泽
3.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治疗(附38例报告) [J], 张素天;姜友民;张善才;成传德;冯峰
4.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手术治疗体会(附26例) [J], 张静波;庄志高
5.尺骨畸形矫正加延长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附11例报告) [J], 张家兴;汤押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型孟氏骨折术后不愈合

型孟氏骨折术后不愈合

Ⅳ型孟氏骨折术后不愈合、内固定失效的治疗一、病史摘要患者,男性,28岁,主因左前臂骨折脱位术后8个月,前臂畸形,活动受限1个月余于2008-10-14日门诊入院。

现病史、专科检查及辅助检查:患者8个月前摔伤左前臂致尺桡骨骨折伴上尺桡关节脱位,在当地医院行急诊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复查发现上尺桡关节未复位,给予再次手术复位上尺桡关节克氏针固定,术后6周拔出克氏针功能锻炼,前臂畸形逐渐加重,活动受限明显。

1个月前拍片显示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失效,上下尺桡关节均脱位,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Ⅳ型孟氏骨折术后不愈合、内固定失效(左),下尺桡关节脱位(左)”收住院住院。

患者伤后无昏迷、头痛、头晕、气促、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专科检查:左前臂肿胀,畸形,压痛(+),前臂中段可检及明显异常活动,无明显骨擦感,前臂旋转受限明显,活动范围旋后45°~90°,左肘关节屈伸活动基本正常,腕关节各活动明显受限。

桡动脉搏动正常,手指活动感觉正常。

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沉及C反应蛋白均正常。

原始损伤前臂正侧位X 光片(图1)及两次手术X线片(图2、图3)和本次入院前X线片(图4)。

图1.原始损伤后X线片图2.第一次手术后X线片图3.第二次手术后X线片图4.本次入院前X线片二、治疗经过(一)手术治疗2008-10-22在臂丛神经阻滞+静脉全麻下行手术“切开取出原内固定,骨折重新复位接骨板固定,取对侧髂骨植骨,桡骨头切除,下尺桡关节复位克氏针固定术”。

沿尺骨嵴入路及前臂掌侧Henry入路分别取出已失效的接骨板螺钉及钢丝,沿肘后外侧Kocher入路切除桡骨头,松解局部瘢痕组织。

尺桡骨骨折端均有明显骨缺损,近骨折端有明显骨硬化,清理骨折端,通髓腔后复位骨折,尺骨背侧以一枚8孔LCP固定,以一枚9孔LCP固定桡骨骨折,推开骨间膜松解尺桡骨间隙。

被动活动前臂旋前30°旋后90°。

由腕背侧入路进入,清理下尺桡关节瘢痕,复位下尺桡关节,于腕关节近侧3cm处横穿2枚克氏针固定前臂于旋转中立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岁 , 均 7 3岁 。跌 伤 2 平 . 6例 , 祸伤 1 。按 B d … 法分 车 2例 ao 型 ,型 2 I 2例 , Ⅱ型 9例 , Ⅲ型 7例 。合并桡神 经深 支损伤 1 3
例 。伤后至来诊 时间 6—1 2个月 1 ,3~ 4个月 1 ,4 8例 1 2 3例 2 个月 以上 7例 , 平均 1 月。 5个 I2 手 术 方 法 采 用 臂丛 神经 阻滞 麻 醉 , . 止血 带 下 肘 后 By od氏切 口进入 , 剥离肘后肌 , 尺骨斜形截 骨延长 , 三棱 针 内 固定 , 桡骨 小头复位 , 环状 韧带 重建 或 修补 。3 8例 中 以前 臂 筋膜条重建环状韧 带 2 6例 , 环状 韧 带修 补 8例 , 伤 后 3 4例 个月同时行桡神经探 查术 。3 4例桡骨小头 复位后 , 作肱 桡关 节克氏针 ( 1—15mm) . 固定 , 术后 屈肘 9 。 臂 中立 位石 膏 0前
本组 3 8例 , 2 优 2例 , 1 良 3例 , 3例 , 良率 9 . 1 。 差 优 2 1%
3 讨 论
3 1 孟 氏骨折的类型 .
M nega o t i 骨折脱 位 的损 伤机制 颇为 g
机 制研 究 , 为桡 骨头各方 向的脱 位合并 不 同水平 的尺骨 骨 认
折 或尺桡 骨双骨折均应 列为 Motgi neg a骨折 。该 类损 伤可 见 于各种 年龄 组 , 但多见 于儿童及青少年 。 对 于新 鲜骨折大 部分 复 位后 均较 稳 定 , 预后 良好 , 陈 对
固 定 , 后 拔 除 钢 针 J 2周 。
向下后方 向所传导 , 手掌着 地的反作 用力 向上传 导致尺 骨近 端 发生骨折 , 由于肘关节屈 曲及 向后 的外力 作用 使肱骨 小头
向肘后外侧脱位 , 骨折 随之 向背侧桡侧成角 移位 。
3 13 内收 型 ( . . Ⅲ型 ) 多见 于 幼 儿 及 年 龄 较 d J 童 。 此 类 ,L
有人 主张成 人后 , 为改 善功能或增 进美 观而采用 桡骨 部分 切
除术 , 笔者认为早期切 开复位仍是 治疗 陈旧性孟 氏骨 折 的首
选方法 。 自2 0 07年 4月 ~ 00年 4月笔 者收治 陈 旧性儿 童 2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手掌着地 的反作 用力 向上传 导 , 使尺 骨上段 发生 骨折和桡 致
治陈旧性盂 氏骨折造成 的前臂严重功能障碍 , 建议早期手术矫 正畸形 ,缶 I 床疗 效较满意 。 }
【 关键词 】 孟 氏骨折 ; 陈旧性骨折 ; 手术治疗
孟 氏骨折为 1 1 84年 Mot ga n gi 首先 报道两 例尺 骨上 13 e / 骨折并 发桡 骨头 向前 脱位 的联合 损伤 病例 而被命 名 为 Mo — n tgi 骨折 。后来许 多学者对该种 损伤做 了进 一步 的观察 和 eg a
人 。该 损伤多数人认为 系肘 关节 伸展 位 , 伤致 尺桡骨 双骨 损 折, 骨折部位 常出现在尺桡 骨中 13或 中上 13处 , / / 同时造成
桡 骨小 头 向 前 脱 位 。
13 病情评定标准 .
根 据 M ca 病 情评 定标 准 , 为三 ak y 分
级: : 、 差 肘 腕痛 重 , 伸 、 和前臂 旋 前 、 后 障碍 >3 。 肘 肘 屈 旋 0, 部 肌力 和握 力 明显 减 弱 ; : 、 轻痛 , 伸 、 和前 臂 旋 良 肘 腕 肘 屈 前、 旋后障碍 <3 。 肘部 肌力和 握力减 弱 ; : 不痛 , 0, 优 肘 肘伸 、 屈 和前臂旋 前 、 旋后 障碍 < 0 , 部肌力和握力正 常。 2 。肘
旧性 孟 氏骨 折 有 人 主 张 畸 形 严 重 或 功 能 障 碍 时 才 考 虑 手 术 ,
复杂 , 直接或 间接 暴力均可造 成此 种损 伤。按其损 伤 的机制
和 x线片表 现 , 以尺骨 骨 折 成角 与 桡 骨头 移位 的方 向为 依 据, 将此种损伤分 为 4型 , 即伸直 型( 型 ) 屈 曲型(1型 ) 内 I 、 I 、
收 型 (1 ) 特殊 型 ( 型 ) 1型 和 I Ⅳ 。
3 1 1 伸直 型( 型 ) 较 常见 , 见 于儿童 , 为 间接暴力 .. I 多 多 所致 。直接暴 力作用于尺 骨也可 引起此 类骨 折 。跌倒 时 , 肘 关节呈伸展或 过度伸展 , 前臂旋 前位 , 外力 自肱 骨 向下 传导 ,
损 伤常见于伸肘 位 的上肢 处 于 内收状态 跌 倒或 肘 内侧受 直 接暴力 所致 。尺骨骨折 多呈纵行 劈裂 或横形 劈裂 , 向桡 侧 并 成 角畸形 , 骨小 头 向桡侧脱位 。 桡
3 14 特 殊 型 ( 型 ) 成 人 及 儿 童 均 可 发 生 , 多 见 于 成 .. Ⅳ 但
赵贵 群 曹在 民 宋 占锋
总结 陈 旧 性盂 氏骨 折手 术 治疗 的疗 效。 方法 本 组 3 8例 按 B d 型 , 行手 术 治 疗 。 ao分 均
为了防
【 摘要】 目的
结果
术 后随访 平均 2 5年, . 根据 Mak y ca 病情评定 标准 , 2 优 2例 , 1 , 3例 , 良率 9 . 1 。结论 良 3例 差 优 2 1%
中国医学创新
2 1 5月 第 7卷第 1 00年 4期
Meia In vtno hn , y2 1 , o 7N . 4 dcl n oa o f iaMa .0 0 V 1 o 1 i C .
. 5. 5

I , d- 临 t  ̄ I Kx 究

孟 氏骨 折 的治 疗 体 会
骨小头脱 出环状 韧带而 向前外 侧脱位 , 折端 同时 向掌侧及 骨
桡侧成角移位 。
孟 氏骨折 3 8例 , 均进行手 术治疗 , 果满意 , 效 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 资料 .
本组 3 8例 , 2 , 1 。年 龄 3~1 男 1 女 7例 例 3
3 12 屈 曲型 (Ⅱ型 ) 多见于成 年人 。常见于 间接暴 力所 .. 致。跌倒时 , 肘关节呈屈 曲状 , 臂旋 前位 , 前 外力 通过肱 骨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