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浮选试验

合集下载

选矿过程模拟与优化第六章浮选

选矿过程模拟与优化第六章浮选

化学反应模型
描述浮选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如矿物溶 解、表面活性剂的作用等。
气泡-颗粒相互作用模型
描述气泡与颗粒之间的吸附、碰撞和分离等 相互作用。
颗粒群行为模型
描述浮选过程中颗粒群的运动、聚集和分离 等行为。
模拟软件应用
COMSOL Multiphysics
一款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可用于浮选过程的流体力学、化 学反应和传热等模拟。
环境影响
通过模拟结果分析浮选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环保 措施。
05
浮选过程优化
工艺参数优化
矿浆浓度
通过调整矿浆浓度,可以影响浮 选机的充气量、气泡大小和分布, 进而影响浮选效果。优化矿浆浓 度可以提高浮选效率,降低能耗。
药剂添加量
合理控制药剂添加量,如捕收剂、 起泡剂等,可以改善浮选效果, 降低药剂消耗和废水处理成本。
矿浆浓度和流速
矿浆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浮选效果,合理控制矿浆浓度可以提高浮选效率;矿浆流速 过快可能导致矿物来不及上浮,流速过慢则可能导致浮选机效率低下,合理控制流速可以 提高浮选效率。
02
浮选设备
浮选机
种类
按照结构和作用原理,浮 选机可分为机械搅拌式、 充气式和混合式等。
工作原理
浮选机通过搅拌和充气作 用,使矿浆与空气充分混 合,形成大量气泡,实现 矿物的有效分离。
应用场景
适用于各种矿石和矿物的 浮选分离,尤其在处理复 杂多金属矿石时表现出色。
浮选柱
1 2
种类
浮选柱按结构可分为压力式、吸入式和自吸式等。
工作原理
通过柱体内多孔介质产生大量微小气泡,使矿浆 与气泡充分接触,实现矿物的有效分离。
3
应用场景
适用于处理低品位矿石和细粒级矿物,尤其在处 理高岭土、石墨等非金属矿物时效果显著。

浮选课件(6章)

浮选课件(6章)

80.94
50.58
129.9
16.13
15.00
4.2
179.84
77.76
267.6
浮选机分槽试验结果作出的浮选机数质量图
② 浮选机分室产品的粒度特性。 浮选机分室产品的粒度特性。 ③ 浮选机原煤、精煤、尾煤小浮沉试验结果 浮选机原煤、精煤、
(2) 浮选机分槽试验结果分析 对浮选机分槽试验资料进行系统分析, 对浮选机分槽试验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将能揭示浮选过程各环 节存在的问题,并有助于从实质上认识这一过程。 节存在的问题,并有助于从实质上认识这一过程。是改善浮 选生产管理和技术操作的重要手段。 选生产管理和技术操作的重要手段。 浮选速度:煤泥浮选过程中, ① 浮选速度:煤泥浮选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以泡沫形式排出 的精煤产率,时间单位为分或时。 的精煤产率,时间单位为分或时。 ②对比实际与理论浮选速度曲线找出浮选速度的差距。 对比实际与理论浮选速度曲线找出浮选速度的差距。 ③从各室精煤质量的变化,分析浮选速度的合理性。 从各室精煤质量的变化,分析浮选速度的合理性。
⑴可燃体:是煤泥中除去废弃的矿物质以外的有用 可燃体:
物质。 物质。 可燃体抽出率: ⑵可燃体抽出率:说明浮选精煤中可燃物质的回收 效果, 效果,它表示在浮选精煤中回收的可燃体的百分 比。可燃体抽出率是对浮选精煤出率这一指标在 质的方面的补充。 质的方面的补充。
7、选分系数
选分系数(灰分缩减系数):是衡量煤泥浮选难度的一个指标, 选分系数(灰分缩减系数):是衡量煤泥浮选难度的一个指标, ):是衡量煤泥浮选难度的一个指标 表示煤泥经浮选后精煤灰分降低的程度。 表示煤泥经浮选后精煤灰分降低的程度。 精煤选分系数:以原煤灰分与精煤灰分的比值表示。 ⑴精煤选分系数:以原煤灰分与精煤灰分的比值表示。

华北理工选矿学课件03浮选-6特殊浮选技术和工艺

华北理工选矿学课件03浮选-6特殊浮选技术和工艺
A—捕收剂;B—破泡器;C—还流;F—泡沫;G—送气;H—泡液; L—液相;S—给料
❖ 浮选柱有几种操作方式,其中“浓缩型”是让部分泡沫返 回柱内泡沫区,以得到浓度更高的泡沫产品。“净化型” 是向即将排出的底流中补加捕收剂,使底液进一步得到提 纯净化。
消泡方法有: ①化学消泡法—喷入消泡剂。 ②物理消泡法—使温度骤变(骤热或骤冷)消泡、超声波振动
加压浮选流程 (a)全部原水加压流程;(b)部分原水加压流程;(c)处理水循环加压流程
(1)加压浮选流程
①全部原水加压流程:适用于原水中悬浮物含量高,需发泡 量大且絮凝体的破坏对浮选无影响的浮选过程。
②部分原水加压流程:部分原水加压溶气后再与未加压的原 水混合进入浮选槽。适于絮凝体加压破坏后一旦与未加压 原水混合可再次絮凝的水质。
②络合或螯合作用及疏水性沉淀:捕收剂与重金属离子形成 的络合物(或螯合物),无论为可溶性或水不溶性沉淀,由于 非极性基朝气,极性基及其所结合的金属离子朝水,因而 具有表面活性(疏水性),易在气泡上吸附或粘附,形成液一 气二相泡沫,或形成亚晶物或沉淀物与水、气相构成的三 相泡沫或浮膜。
③烷基黄药等大量药剂与大多数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 属离子生成沉淀,这种沉淀物有疏水性,直接向泡沫富集。 这种靠络合螯合或疏水性沉淀的分选过程具有较好的选择 性。
❖ 由于吸附浮选是通过浮选载体而达到对象的富集分选,因 而载体的吸附特性、吸附容量、再生性能、浮选特性等是 影响吸附浮选的重要因素。吸附载体是一种吸附剂。载体 的固体组成、结构及表面状态、比表面积等对吸附特性、 吸附容量影响很大。比表面积大、总表面能高的物质可成 为优良的吸附剂。
第三节 特殊浮选工艺和设备
第二节 特殊浮选的基本原理 一、离子浮选的基本原理

浮选试验报告 何志红

浮选试验报告   何志红

成绩:《矿物加工研究方法(浮选)专题实验》研究报告澳大利亚磷矿浮选实验室试验研究姓名:何志红班级:矿物加工工程08级02班组别:第二大组第三小组组长:何志红组员:郭文文陈珺黄纲指导老师:罗惠华实验日期:2011年10月25日—2011年12月6日武汉工程大学目录1.试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试验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试验原理 (2)4.实验设计和方案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实验仪器设备、药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实验矿样性质与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磨矿时间与磨矿细度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磨矿细度试验 (12)7.3粗选药剂用量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浮选温度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浮选时间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6开路流程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7.7闭路流程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实验结论 (20)9.试验建议与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验目的1﹑掌握矿物加工研究方法专题实验(浮选)方案设计方法2﹑了解矿物加工研究方法专题实验(浮选)的内容和试验程序二﹑实验任务根据澳大利亚磷矿样,通过一系列试验初步了解矿样的自然特性(包括密度组成、粒度组成、可浮性),然后自行进行多因素试验设计,最终确定浮选指标的最佳条件,其中所探索的单因素数不少于3个,水平不低于3个,正交或寻优的因素数不少于2个,水平不低于3个。

铅锌矿的浮选试验及工艺条件优化

铅锌矿的浮选试验及工艺条件优化

优化效果的评估: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浮选效果,评估优化方案的实际效果
优化方案的调整: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优化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生产需求
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提高浮选效率:优化工艺条件后,浮选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工艺条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提高产品质量:优化工艺条件后,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满足了市场需求
优化浮选工艺条件,降低生产成本
促进铅锌矿行业法和步骤
添加标题
样品采集:选择合适的铅锌矿样品进行试验
添加标题
磨矿:将样品进行磨矿处理,达到合适的粒度
添加标题
浮选:在浮选机中加入药剂,进行浮选试验
添加标题
分析:对浮选后的产物进行化学分析,确定铅锌矿的含量和品位
添加标题
优化:根据试验结果,调整浮选工艺条件,以提高铅锌矿的回收率
添加标题
讨论:浮选试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添加标题
结论:浮选试验结果对工艺条件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Part Four
铅锌矿浮选工艺条件优化
工艺条件优化方案
浮选药剂的选择:根据矿石性质选择合适的浮选药剂
浮选效果的评价:根据浮选效果选择合适的浮选工艺条件和优化方案
浮选时间的控制:根据矿石性质和浮选药剂选择合适的浮选时间
添加标题
Part Six
结论
总结试验结果和结论
试验目的:优化铅锌矿的浮选工艺条件
添加标题
试验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
添加标题
试验结果:确定了最佳浮选工艺条件
添加标题
结论:优化后的浮选工艺可以提高铅锌矿的回收率和产品质量
添加标题
对未来研究和发展的建议和展望

实验室小浮选实验方法

实验室小浮选实验方法

试验室小浮选试验方法
一试验步骤
1调试浮选机,使转速、充气量达到规定值。

2称量煤样(称准到0.1克)(144g)。

3向浮选机内先加入约1/3容积的水,使水位达到第一道标线。

开动浮选机,加
刮泡3
63
7精煤和尾煤分别脱水(过滤),置于不超过75℃的恒温干燥箱中进行干操。

冷却至空气干燥状态后,分别称重、测定灰分,必要时(当浮选人料硫分超过1%时)测定硫分。

8重复试验一次。

二试验注意事项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1精煤和尾煤重最之和(即计算入料重量)与实际浮选人料重量相比,其损失率不得超过2%,
2浮选入料的加权平均灰分与化验灰分之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煤样灰分小于20%时,相对误差不得超过士5%,
b.煤样灰分大于或等于20%时,绝对误差不得超过±0.5%。

3:当精
4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

铅锌矿的浮选试验及矿石性能分析

铅锌矿的浮选试验及矿石性能分析

浮选工艺:浮选工艺的选择和优化对矿石性能有重要影响,如浮选时间、浮选速度、浮选温度等
浮选药剂:浮选药剂的选择和使用对矿石性能有重要影响,如药剂的种类、浓度、添加顺序等
矿石性质:矿石的粒度、密度、形状、表面性质等对浮选试验结果有直接影响
浮选试验及矿石性能分析的应用价值
PART 04
对选矿工业的意义
矿石形状:球形、立方形、片状等
矿石硬度:软矿石、硬矿石等
矿石粒度:粗粒矿石、细粒矿石等
矿石密度:高密度矿石、低密度矿石等
矿石物理性质
矿石硬度:衡量矿石破碎难易程度的指标
矿石密度:影响矿石浮选效果的重要因素
矿石形状:影响矿石浮选效果的因素之一
矿石颜色:与矿石成分有关,可作为矿石分类的依据之一
矿石化学性质
浮选试验可以评估矿石的可选性,即矿石中金属的含量和品质
浮选试验可以确定矿石的浮选工艺参数,如浮选时间、浮选药剂用量等
浮选试验可以评估矿石的浮选成本,即浮选工艺的经济性
矿石性能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浮选试验与矿石性能的相互作用机制
浮选效果:浮选试验结果对矿石性能有重要影响,如浮选回收率、浮选效率、浮选成本等
对资源利用的意义
提高矿石利用率,降低开采成本
提高矿石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促进矿业技术进步,提高行业竞争力
结论与展望
PART 05
研究结论
铅锌矿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浮选效果良好,矿石性能优良
添加标题
矿石性能分析表明,铅锌矿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添加标题
展望未来,铅锌矿的浮选试验及矿石性能分析将有助于提高矿石的利用率和价值
矿石成分
主要成分:铅、锌、硫、铁等

第六章 浮选指标与效果

第六章 浮选指标与效果
可燃体抽出率和浮选产率是两个不同概念的指标,可以互相补充,但不可相互代替。切记不可混淆。
下面试举例说明浮选精煤产率、可燃体抽出率的计算方法。
某选煤厂浮选车间的原煤、精煤和尾煤的灰分分别为15.56%、11.60%和64.24%,试求浮选过程的精煤产率和可燃体抽出率。
同理,引用计算可燃体抽出率的计算式6–21可得
式中 δN—比重浓度,克/厘米3。
比重浓度也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 q3—盛矿浆后矿浆与容器总重,克;
q2—盛水后与容器总重,克;
q3—容器空重,克。
上述表示矿浆浓度的几种方法,在选煤厂的生产实践中都可能遇到。如果知道它们中间的任何一种,则可按下列计算式予以换算。
a.已知百分浓度P,求液固比R及克/公升浓度G。
W1、W2—生产QK吨浮选精煤时相应的捕收剂和起泡剂的耗量,公斤。
在计算煤泥浮选的药剂消耗时,有的以原矿量(干煤泥)作为计算基础,即处理一吨原煤泥使用的药剂量。显而易见,这种计算指标不便于和浮选精煤成本直接联系起来,而且可能出现由于精矿出率偏低,尾煤损失偏大,导致生产同样数量的精煤处理原矿较多,以致反映出油耗下降的现象。所以不宜采用此种计算油耗的方法。
通过以上计算,求得该浮选过程的精煤产率为92.47%,可燃体抽出率为96.80%。
7.选分系数
选分系数又称灰分缩减系数。选分系数是衡量煤泥浮选难度的一个指标,表示煤泥经浮选后精煤灰分降低的程度。精煤选分系数以原煤灰分与精煤灰分的比值表示,其计算式为:
有时,为了全面地说明浮选产品分选情况,相应地引用了尾煤选分系数以表示尾煤灰分的提高程度,其数值等于尾煤灰分与原煤灰分之比。计算式为:
解:已知δ固、R求δN,可用计算式(6–12)。
已知δ固、R及δN求G有两种方法,其一,用δ固及R求通过计算式(6–11)求G。

浮选试验

浮选试验

磨矿不同时间
湿式筛分 筛上 过滤
烘干
检查筛分 称量
还可以采用湿式分样器法缩分 出部分试样进行筛分
筛下,丢弃
20
筛上产品
原矿(准确称重)
具体试验方法
磨矿不同时间
湿式缩分
湿式筛分 筛上 过滤 筛下 过滤
该方法的优缺点: 丢弃 可以减少筛分的工作量;
缩分过程必须有代表性,粒 度较粗时难做到;
必须对筛上、筛下产品同时 过滤烘干。 具体采用何种方法要根据具 体情况确定确定;
18
检查筛分 称量 称量
筛上产品
筛下产品
原矿(准确称重)
具体试验方法
磨矿不同时间
湿式筛分 筛上 过滤 筛下 过滤
该方法的缺点: 原矿量大时筛分工作量较大;
筛下产品浓度太小,耗水量 大,过滤困难。
一定条件下可以简化。
烘干
烘干
检查筛分 称量 称量
19
筛上产品
筛下产品
原矿(准确称重)
具体试验方法 该方法的优缺点: 可以省去筛下产品的过滤、 烘干等过程; 无法估计损失,所有损失都 计算为筛下产品; 筛分量没有减少; 更需要小心谨慎;
磨矿浓度的确定原则: •磨矿浓度太低和太高都会影响磨矿操作,浓度太高 会使矿黏在棒或球上,基本没有磨矿效果;浓度太低 会使部分大颗粒矿沉在底部,磨矿时没有效果,造成 粒度极不均匀。 ① 原矿较粗较硬时,采用较高浓度; ② 原矿含泥多、粒度较细小,采用低浓度;
பைடு நூலகம்
③ 必要时进行试验。
取4~5份矿样,按不同时间磨矿,把磨矿产品用0.074mm筛孔筛子筛分,即可得到不同时间磨矿时间与 细度的关系。 该关系只对试验的矿石和条件有意义,对其他矿石不适用, 但可以做参考。

小型浮选试验

小型浮选试验

& 开路实验

& 闭路试验

§ 闭路试验需要两台或更多的浮选机,至少 要两人进行。在一般情况下,闭路试验要 连续做5~6个试验。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
浮选实验准备工作
试验前准备工作是前提。一般试验是连续不间断的,理清试验思 路,准备用具,试验才能有序进行。准备工作主要有:
试样的制备 矿物性质研究 破碎机、磨机、浮选机等准备工作 浮选药剂的准备 浮选用水的准备 辅助工具的准备
试样的制备
浮选试验对试样的制备要求较高,要保证:

预先试验
♫ 预先试验的目的是探索所研究的矿石的研 究方案、原则流程、选别条件的大致范围 和可能达到的指标

条件试验
条件试验是在预先试验的基础上,系统地 对每个影响因素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 ,分析各因素对浮选过程的影响,最后确 定浮选的最佳条件。
此过程过需要调节浮选浓度和pH。调节pH 用带刻度注射器添加。
浮选刮泡
浮选 “浮选” ,是漂浮选矿的简称。浮选是根
据矿物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从矿 石中分离有用矿物的技术方法。
浮选中常用的浮选药剂有捕收剂(CSU-A、 AP、MBFI、Mac-12)、起泡剂 (111#、松油)、抑制剂(石灰)、 pH 调整剂(石灰)、活化剂(硫化钠)、分散
进行工业试验跟踪,及时了解指标动态
我厂经常进行现场工业试验,对新设备使用时进行取样分析,及时了解工业试验动态,调整操作,了 解操作过程中的问题,用取样数据证明工业试验的可行性。
确定新矿体的选矿工艺
当矿石性质发生变化时,研究适合矿石性质的新工艺,工艺流程已经确定的选矿厂,主要侧重于改善 浮选浓细度,药剂添加制度。

第六章浮选试验

第六章浮选试验

第六章浮选试验第六章浮选试验第一节概述浮选是选别细粒嵌布的矿石,特别足选别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非金属矿和可溶性盐类等的一种主要的方法。

在大多数矿石可选性研究中,浮选试验足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实验室浮选试验的内容浮选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选别方案;通过试验.分析影响过程的因素.查明各因素在过程中主次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程度,确定最佳工艺条什,提出最终选别指标和必要的其他技术指标。

由于浮选过程中各种组成矿物的选择性分离基与矿物可浮性的差异,因此用各种药剂调整矿物可浮性差异,是浮选试验的关键。

二、实验室浮选试验的程序实验室浮选可选性试验通常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拟定原则方案根据所研究的矿石性质,结合已有的生产经验和专业知识,拟定原则方案。

例如多金属硫化矿矿石的浮选,可能的原则方案有全混合浮选、部分混合浮选、优先浮选等方案;对于红铁矿的浮选,可能的原则方案有正浮选、反浮选、絮凝浮选等方案。

如果原则方案不能预先确定,只能对每一可能的方案进行系统试验,找出各自的最佳工艺条件和指标,最后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予以确定。

(2)准备试验条件包括试样制备、设备和仪表的检修等。

(3)预先试验预先试验的目的是探素所选矿石的可能的研究方案、原则流程、选别条件的大致范围和可能达到的指标。

(4)条件试验(或称系统试验) 根据预先试验确定的方案和大致的选别条件,编制详细的试验计划,进行系统试验来确定各项最佳浮选条件。

(5)闭路试验它是在不连续的设备上模仿连续的生产过程的分批试验,即进行一组将前一试验的中矿加到下一试验相应地点的实验室闭路试验。

目的是确定中矿的影响,核定所选的浮选条件和流程,并确定最终指标。

实验室小型试验结束后,一般尚须进一步做实验室浮选连续试验(简称连选试验),有时还需要做半工业试验甚至工业试验。

第二节浮选试样的制备、试验设备和操作技术实验室浮选试验,通常是指“小型单元浮选试验”,也有人叫做“分批浮选试验”。

一般都是用天然矿石进行试验,但在探索某一新的药方时,或研究浮选基础理论时,常进行纯矿物浮选试验。

浮选实验

浮选实验

实验一矿物润湿性的测定—接触角法一、实验目的本实验包括采用两种不同接触角测定仪测定矿物润湿接触角。

通过测定与计算,了解和掌握:(1)不同的矿物具有不同的天然可浮性;(2)矿物表面的润湿性是可以调节的;(3)从实验认识矿物表面润湿性与可浮性的关系,并通过调节来改变各种矿物表面的润湿性;(4)测定接触角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测定方法是:分别在洁净的矿物磨光片表面和经过选矿剂处理的矿物磨光片表面上滴上一个水滴,在固—液—气三相介面上,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接触角。

然后用聚光灯通过显微镜在屏幕上放大成像,用量角器直接量得接触角的大小。

三、实验仪器与药剂1、润湿角测定仪;各种矿物磨片;各种玻璃器皿;金相砂纸;绒布;微量进样器。

2、药剂:黄药、油酸、蒸馏水等;图1-1润湿角测定仪结构图1-测微鼓轮,2-调焦手轮,3-测量显微镜,4-升降手轮,5-固定手轮,6-底座,7-调平手轮,8-横向移动手轮,9-样品盒,10-照明光源,11-可调变压器四、实验步骤1.润湿角测定步骤:可以直接做水润湿玻璃表面的接触角实验,则以下第(1)(2)步骤可省,直接用玻璃片、水、接触角测定仪进行实验。

(1)清洗矿样:将石英、闪锌矿等矿物磨片在金相砂纸上磨擦(必要时放入1-4%的NaOH溶液中煮沸3分钟),然后用绒布擦拭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多次,置入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待用;(2)配药:配置质量分数均为0.5%的黄药水溶液和油酸水溶液备用;(3)矿物在纯水中接触角的测定:将净化后的矿物磨片用滤纸吸干其表面水份并置于JJC-1型接触角测量仪的样品盒上,打开电源11,调焦距2,找出矿物表面成像图。

用微量进样器在矿物光片表面滴一水滴,观察液滴在矿表的展开情况。

接着旋转2进行调焦,找出清晰的水滴成像图;然后通过调节测微鼓轮,移动目镜中的十字线作液滴的切线,此时从目镜中即可读出接触角值,将测定值记录在表1-1中,每种矿物测定三次,最后计算其平均值即为所测接触角数值。

6.第六章 浮 选(2017)

6.第六章 浮  选(2017)

(6-1) (6-2)
接触角测量范围: 0~180°;测量精度: ±0.1° 表面/界面张力测量 范围:1×10-2~ 2×103mN/m;分辨 率±0. 01 mN/m
OCA20接触角测量仪
(2)接触角意义及可浮性指标

接触角越大,表示矿物表面的亲水性越弱,疏水性越强, 矿物在气泡表面的附着也就越稳固,因而越易浮选;反之, 则难以浮选。 对矿物的润湿性与可浮性的量度,可用两个指标来衡量: 润湿性指标:cosθ
ΔE=0,矿粒不能自动附着在气泡上。
随着θ增大,矿粒疏水性增加,润湿性cosθ减小, ΔE增大, 可浮性增加。随着ΔE增大,矿粒附着在气泡上的可能性越大,
其可浮性越来越好。
2.矿粒向气泡附着的动力学分析
(1)接触阶段:气泡上升, 矿粒下沉使矿粒与气泡发生 碰撞。 (2)水化膜变薄与破裂阶段: 矿粒与气泡接触靠近时使彼 此的水膜减薄;水膜变得不 稳定并引起迅速破裂,矿粒 附着在气泡上。 疏水性矿物残余水化膜薄,与气泡碰撞中易于变薄、破裂, “感应(粘着)时间T感”短;亲水性矿物则相反。

越大润湿性越强
可浮性指标:1-cosθ
由此可见,通过测定矿物的接触角,可以对各种矿物的天 然可浮性作出大致的评价。

结论:矿物的接触角越大,其表面疏水性越强,可浮性越 好。
部分矿物的接触角
矿物名称
硫 滑石 辉钼矿 方铅矿 闪锌矿 萤石
θ0
78 64 60 47 46 41
矿物名称
黄铁矿 重晶石 方解石 石灰石 石英 云母
1.矿粒向气泡附着前后的热力学条件分析
• • 设σ固水、σ固气、σ水气分别表示相应的界面自由能(尔格/厘米2
)或表面张力(达因/厘米)。

浮选试验指导书

浮选试验指导书

选矿学—浮游选矿》课程实验指导书(统招)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验一、接触角测定试验 (2)实验二:真空浮选演示试验 (7)实验三:可比性浮选试验 (7)实验四:浮选速度试验 (16)实验一、接触角测定试验一、目的和意义1、了解“润湿角测量仪”的结构和掌握测定矿物润湿接触角的方法。

2、测定几种常见矿物的接触角。

了解矿物天然可浮性和润湿接触角的关系。

3、了解捕收剂对矿物接触角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润湿接触角是指液滴在物体表面扩展并达到平衡状态后,三相周边上某一点引气液界面的切线,则该切线与固液界面的夹角称为润湿接触角。

应用特定的仪器可以准确测得该角。

物体表面润湿接触角的大小与物体表面被该液体润湿的难易程度。

对于矿物加工来说,矿粒表面的润湿接触角的大小直接反映其可浮性的好坏。

矿物的可浮性=1-cos ,为润湿接触角。

利用特定的装置和手段即可测得该角。

本实验以JY-82 型润湿接触角测量仪为基础,目前市场上已有借助显微摄像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测定接触角的设备,更易操作、人为误差小、精度较高。

表1 矿物表面润湿性分类类型表面不饱和键性质表面同水的作用能接触角界面水结构代表性矿物强亲水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1 无直接水化层石英、云母、锡石、刚玉、菱铁矿、高岭石、方解石弱亲水弱疏水离子-共价键(部分自身闭合)1 左右无或很小直接水化层为主方铅矿、辉铜矿、闪锌矿疏水分子键为主(层面间),离子、共价键为辅(层端、断面)<1 中等(40~90 度)次生水化层为主滑石、石墨、辉钼矿、叶腊石强疏水色散力为主的分子键<<1 大(90~110 度)次生水化层自然硫、石蜡三、仪器设备和材料1、仪器设备:接触角测定仪;2、烧杯、量筒、竹镊子、注射器;3、丁基黄药、煤油等表面改性药剂、水玻璃4、磨料:400 号、600 号5、矿物磨片:方铅矿、黄铁矿、煤、石英、石蜡、聚胺脂抛光片或其他材料(规格:4 厘米X2 厘米X0.5 厘米。

选矿过程模拟与优化_第六章浮选

选矿过程模拟与优化_第六章浮选

如果浮选过程物理化学环境和机械 因素一定时,则K值大小主要取决于物 料性质。原料中不同性质的物料都有自 己的K值,可浮性好的物料,浮选速度 快,K值较大;可浮性差的的物料,浮 选速度较慢,K值较小。例如,对于不 同密度级或不同粒级的物料,不同级别 都有自己的K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准确地确定K值成为浮选动力学模型研究的 一个关键问题。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K的确定方法。 ① K值的确定方法 在分批浮选中,K值通常可以有二种方法求 得,即图解法和0.618寻优法计算。 a. 图解法 R 图解法就是利用 ln R R Kt 关系作图分析。
(二)、浮选速度常数分布函数 刚才上面已说了,对于混合物料的浮选 来说,因为每个粒级或密度级都有自己的K 值,而且是不同的,如果各级别数量比例发 生了变化,则总体浮选速度随之变化。 ∴若继续用 C=COe-Kt 就不合适. 因此有些学者试图从K值分布函数着手 进行研究,像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的陈子鸣教 授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并取得一定 成果。
第六章 浮选数学模型
第一节 概述
1.浮选数模的研究现状
大家都知道,浮选是细粒煤最主要的 分选方法之一,要提高浮选效果重要手段 就是实现浮选过程自动化,而要实现浮选 过程的自动化,并进行实时控制,就必须 研究浮选数学模型。
然而浮选是一个 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影响浮选效果的因素 较多,诸如原煤的矿 物组成、粒度组成、 原煤的可浮性好坏、 浮选药剂制度、浮选 机的工作情况、浮选 过程操作情况等等, 所以要想较好地模拟 浮选过程确实比较困 难。
上式是以欲浮矿物回收率表示的浮选 速度公式,上式中K是浮选速率常数,是浮 选动力学模型中的一个基本,也是重要的 参数;K是欲浮矿物进入精矿中的一个概率 尺度,是衡量某种矿物浮选速度快、慢的 标志。

浮选实验操作

浮选实验操作

浮选试验分析(一)一、概述浮选是选别细粒嵌布的矿石,特别是选别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非金属矿和可溶性盐类等的一种主要的方法。

在大多数矿石可选性研究中,浮选试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实验室浮选试验的内容浮选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选别方案;通过试验、分析影响过程的因素,查明各因素在过程中的主次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程度,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提出最终选别指标和必要的其他技术指标。

由于浮选过程中各种组成矿物的选择性分离是基于矿物可浮性的差异,因此用各种药剂调整矿物可浮性差异,是浮选试验的关键。

(二)实验室浮选试验的程序实验室浮选可选性试验通常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拟定原则方案根据所研究的矿石性质,结合已有的生产经验和专业知识,拟定原则方案。

例如多金属硫化矿矿石的浮选,可能的原则方案有全混合浮选、部分混合浮选、优先浮选等方案;对于红铁矿的浮选,可能的原则方案有正浮选、反浮选、絮凝浮选等方案。

如果原则方案不能预先确定,只能对每一可能的方案进行系统试验,找出各自的最佳。

工艺条件和指标,最后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予以确定。

(2)准备试验条件包括试样制备、设备和仪表的检修等。

(3)预先试验预先试验的目的是探索所选矿石的可能的研究方案、原则流程、选别条件的大致范围和可能达到的指标。

(4)条件试验(或称系统试验)根据预先试验确定的方案和大致的选别条件,编制详细的试验计划,进行系统试验来确定各项最佳浮选条件。

(5)闭路试验它是在不连续的设备上模仿连续的生产过程的分批试验,即进行一组将前一试验的中矿加到下一试验相应地点的实验室闭路试验。

目的是确定中矿的影响,核定所选的浮选条件和流程,并确定最终指标。

实验室小型试验结束后,一般尚须进一步做实验室浮选连续试验(简称连选试验),有时还需要做半工业试验甚至工业试验。

二、浮选试样的制备、试验设备和操作技术实验室浮选试验,通常是指“小型单元浮选试验”,也有人叫做“分批浮选试验”。

一般都是用天然矿石进行试验,但在探索某一新的药方时,或研究浮选基础理论时,常进行纯矿物浮选试验。

浮选试验

浮选试验

浮选实验操作规程∙开路浮选实验程序∙开车前检查浮选机各部螺丝、刮板、皮带和电路是否良好,机内是否有杂物掉入。

∙洗净浮选机(检修后应加入石灰、苏打等碱类药品,以去油污),在清洗过程中观察充气、搅拌时否良好。

∙清洗后,塞住放矿口,封闭充气阀门,开动电机,将矿浆倒入机内,再用冲洗水把容器和机壁上的矿砂冲洗如浮选机内。

∙矿浆倒入机内后,如果未封住中矿循环孔时,应补加清水直至封住为止,以隔绝空气进入矿浆,然后按照加药程序(石灰、硫化钠、黄药、松油)和搅拌时间(硫化钠、黄药、松油各一分钟)加药搅拌。

∙打开充气阀门20—40秒钟后开始刮泡,在刮泡过程中应不断补加清水,保持矿液面的水平高度,并将粘附在机壁上的泡沫及时的冲洗下来。

∙粗选完毕后,关闭充气阀,停止刮板并将粘附的泡沫冲洗入矿盆内,添加药剂搅拌后,继续进行粗选或扫选。

∙最后一段刮泡完后,关闭充气阀,停止刮板,在搅拌矿浆中吸取尾矿样。

∙打开放矿阀门排除尾矿,用清水洗净浮选机,以待下次浮选。

∙浮选药品放好标签(标号),准备加工(过滤——烘干——称量——研碎——混匀——缩合——过筛——筛上物研碎——过筛——混好——装袋)。

浮选实例一小浮选实验(磨矿粒度对浮选效果的影响)一、目的了解浮选实验装置的结构、原理及操作过程,学习浮选实验的基本操作过程。

观察、分析浮选过程的现象。

二、基本原理矿物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疏水性差异是矿物浮选基础,表面疏水性不同的颗粒其亲气性不同。

通过适当的途径改变或强化矿浆中目的矿物与非目的矿物之间表面疏水性差异,以气泡作为分选、分离载体的分选过程即浮选。

浮选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过程:矿浆准备与调浆:即借助某些药剂的选择性吸附,增加矿物的疏水性与非目的矿物的亲水性。

一般通过添加目的矿物捕受剂或非目的矿物抑制剂来实现;有时还需要调节矿浆的PH值、温度等其它性质,为后续的分选提供对象和有利条件;形成气泡:气泡的产生往往通过向添加有适量起泡剂的矿浆中充气来实现,形成颗粒分选所需的气液界面和分离载体;气泡的矿化:矿浆中的疏水性颗粒与气泡发生碰撞、附着,形成矿化气泡;形成矿化泡末层、分离:矿化气泡上升到矿浆的表面,形成矿化泡末层,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刮出后即为泡末精矿,而亲水性的颗粒则保留在矿浆中成为尾矿。

【推荐】选煤实验室分步释放浮选试验方法

【推荐】选煤实验室分步释放浮选试验方法

【推荐】选煤实验室分步释放浮选试验方法
选煤实验室分步释放浮选试验方法是一种常用的煤矿选煤工艺研究方法,其通过逐步将煤样分成不同粒度的浆料,分别进行浮选实验,从而确定煤的浮选性能。

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将原始煤样经过破碎、磨矿等预处理工序,得到一定粒度范围内的煤样。

2.将煤样按照不同粒度分级,常见的分级有3-5个粒度级别,每个级别所含的粒度范围一般为1mm-0.25mm、0.25mm-0.15mm、0.15mm-0.074mm等。

3.将不同粒度级别的煤样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各级别煤样比例相对均衡。

4.将混合后的煤样加入至浮选槽中,加入适量的水,并加入浮选药剂(常用的有捕收剂、起泡剂等)。

5.开始浮选实验,在一定的搅拌条件下,观察浮选过程中的泡沫浓度、泡沫高度等指标的变化,以确定不同粒度级别煤样的浮选性能。

6.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确定各级别煤样的浮选性能,从而确定最佳的浮选工艺参数。

通过选煤实验室分步释放浮选试验方法,可以有效地评估煤炭样品的浮选性能,并为煤炭的选煤工艺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矿石、磷酸盐矿石以及其它易受泥影响的矿石,必须进行 擦洗和脱泥。(影响选别指标)
擦洗方法:高矿浆浓度(70%)下搅拌(浮选机中) 球磨机中擦洗(低转速10r/min) 采用其它擦洗设备
擦洗完后脱去矿泥。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6.2.1 试样的制备
㈣ 擦洗及脱泥
脱泥方法:
(1)淘析法。在磨矿或擦洗过程中加矿泥分散剂,如水玻 璃、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然后将矿浆稀释固液1:5以上, 放在玻璃缸中搅拌,静止后用吸虹法吸除悬浮的矿泥。
工业性试验:在生产现场进行的试验。 目的:核定实验室试验的指标及选别条件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6.2 浮选试样的制备、试验设备和操作技术
掌握知识点:
1、 浮选试样的制备 2、 浮选机和浮选试验操作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6.2.1 试样的制备
㈠ 破碎和分样 实验室试验磨矿机,要求给矿粒度1~3㎜。 试样破碎:一般是先用颚式破碎机粗碎,再用对
工艺影响流程、工艺条件和药剂制度等。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6.1 概述
㈠ 浮选试验的主要内容
①查明各个因素的主次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②确定最佳的选别条件(药剂种类、用量、充气、
搅拌); ③确定选别方案、选别流程; ④提出最终的选别指标和其他必要的技术指标。
(主要探索捕收剂和抑制剂的用量及相互关系)
人工刮泡时须注意刮泡速度和深度,泡沫稳定性、均匀性。
6.2.2 浮选机和浮选试验操作
㈣水 水质的好坏也会影响选别指标和药剂耗量。特别是脂肪酸
类捕收剂会与Ca2+、Mg2+生成沉淀。 硬度:(含Ca2+、Mg2+的mg/当量·升来表示)以每升水中
Ca2+、Mg2+离子的mg当量数表示。 软水:1.5~3的为中软水,<1.5软水。 中硬水:3~6 硬水:6~9 极硬水:>9
原矿试样重量1kg时:可配成1%(用量小时)和10%( 用量大时)两种浓度。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6.2.2 浮选机和浮选试验操作
添加药剂数量可按下式计算:
V=Qq/10M 式中: V —— 添加药剂体积ml;
q —— 单位药剂用量g/t; Q —— 试样量kg; M —— 所配药剂浓度%。
成。有自动刮泡装置 ,规格有0.5、0.75、1.0、1.5、 3及8立升6种。
6.2.2 浮选机和浮选试验操作
㈡ 搅拌调浆 目的:使矿物颗粒悬浮及使气泡和矿粒充分接触。 搅拌在加药之后,充气之前进行,时间不定 (与药剂种类有关)。 加药顺序:pH调整剂→抑制剂或活化剂→捕收剂 →起泡剂
6.2.2 浮选机和浮选试验操作
➢ 如细磨,增加小尺寸介质, n取0(三种球重量相等)
➢ 大尺寸介质(大于25mm)配入量,一般不超过总重量的 4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6.2.1 试样的制备
㈢ 磨矿 ②磨矿浓度:显著影响产品粒度分布。
高浓度磨矿:磨矿效率提高,磨矿细度提高,过 大粒度的含量减少,粒度分布偏细。
采用较高浓度磨矿,要求配入大球比例高,否 则磨矿效率低。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6.1 概述
㈡ 浮选试验的程序
⑴ 拟定试验原则方案
根据所研究矿石性质,结合已有的生产经验和 专业知识,确定原则流程。
例如:对于金属硫化矿有等可浮、优先浮、混 浮(部分混浮等);对红铁矿等有正浮选、反浮选、 选择性絮凝浮选。
如原则流程不能预先确定,多方案比较。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扫选:粗选槽内的产物进行再浮选的作业称 为扫选,目的是要降低尾矿中被浮矿物的含 量以提高回收率。
最基本的浮选流程
浮选段数
段数是指在浮选过程中矿石经过磨矿—浮选、再磨矿— 再浮选的阶段数。
1、一段磨浮流程
一段磨浮流程
两磨一选流程
2、阶段磨浮流程
两段磨浮流程
a 精矿再磨流程; b 中矿再磨流程; c 尾矿再磨流程
第六章 浮选试验
6.1 概述 6.2 浮选前试样的制备、试验设备及操作技术 6.3 浮选工艺因素的考察(条件试验) 6.4 闭路试验 6.5 浮选工艺影响因素的测定 6.6 浮选基础理论研究中的试验技术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6.1 概述
应用范围: 一般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黑色金属以及非
金属矿都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浮选,特别对于细粒嵌布的矿石 更有特殊的意义。 影响浮选试验指标的主要因素:
Q—— 矿石重量(g)
6.2.1 试样的制备
㈢ 磨矿 ③ 磨矿细度:浮选试验首要因素。最佳磨矿细度由浮选试验
结果确定。 磨矿细度试验:3份以上试样,具体后面6.3
6.2.1 试样的制备
㈢ 磨矿
④使用磨机时应注意的问题:
清洗:久未用磨机,用介质石英砂或矿样先磨去铁锈 ; 平时,使用前空磨一阵并冲洗干净。
的也用陶瓷球磨机,陶球做介质,主要避免铁质的污染。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6.2.1 试样的制备
㈢ 磨矿
①磨矿介质:钢球(直径12.5mm至32mm) 钢棒(直径10mm至25mm)
装球量:影响磨矿细度。装球量以填满磨机容积40~50%为 宜,最优为45%。当磨矿机直径较大或转速偏高 时,充填率可低些。
解:
V Q矿J 0.5 120 12 ml
1000 wB 1000 0.005
例2 某选矿厂药剂配制搅拌桶直径D为1.5m,标定有效 药液配制高度h为1.1m,每次加入一桶重量W为100kg丁 黄药。设药液近似于水的密度ρ =1000 kg/m3,求药液质 量分数wB(重量浓度)。
解:
W
W
100
wB
Q液
100%
1 D2h
100%
1
3.1416 1.52
100% 1.1 1000
5.14%
4
4
习题1
某一浮选试验试样重500g,磨矿时加水230ml,浮 选时添加浓度为0.5%的黄药8.5ml,添加每滴为5mg的 松醇油4滴.问这个试验的磨矿浓度(%)是多少?黄药和 松醇油的用量(单耗g/t)各多少?
装球量过多,中间粒级较多,极粗和极细粒级的含量较少; 装球量不足,粒度分布偏粗,过大颗粒较多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6.2.1 试样的制备
㈢ 磨矿 各种尺寸介质的配比:
➢ 介质配入重量与直径的关系:q1: q2: q3= d1n:d2n:d3n, n取1~3,常用2,此配比保证产品粒度均匀。
辊细碎,然后用600×300的双层筛筛分,筛下产品 即为1~3㎜。
破碎的试样分样:每份试样重量为0.5~1kg,品位 低的矿样可取3kg。其制备流程如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6.2.1 试样的制备
原矿 缩分
制备过程注意: 防止污染(油类及 药剂混入)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备样
颚式碎矿机
难溶于水药剂:直接加入磨机中,如石灰。 ㈥ 产品处理
将浮选产品过滤(细或泥多?)、烘干(110℃以下)、制 样(磨细-0.074mm)送化验。(化验样:5~10g)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例 1 某小型单元浮选试验,单元试样质量Q矿 = 0.5kg, 所用浮选机容积V =1.5L,捕收剂配制成质量分数wB为 0.5%的药液添加。若捕收剂的设定添加量J为120g/t, 求药液添加体积V(ml)。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浮选流程
浮选流程(又称主干流程),只指出处理各 种矿石的原则方案,其中包括段数、循环 (又称回路)和矿物的浮选顺序。
粗选:矿浆经加药搅拌后进行浮选的第一个 作业称为粗选,目的是将矿石中的某种或某 几种欲浮目的矿物分选出来。
精选:粗选泡沫精矿进行再浮选的作业称为 精选,目的是要提高精矿的质量。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6.2.2 浮选机和浮选试验操作
㈤ 药剂的添加
⑴ 整个试验过程所需药剂必须试验前就准备好,并且注意 保存、避免变质。
⑵ 药剂的添加方法:
水溶性药剂:按重量百分浓度或体积百分浓度添加。
原矿试样重量500g :药剂用量0~200g/t的用量时,配 成0.5%的浓度;用量较大时,配成5%的浓度。
筛分
-6
+6
对锟
筛分
+3
-3
缩分
化学分析样
返回
试样
6.2.1 试样的制备
㈡ 贮存 注意:要防止氧化 ① 较粗粒度下贮存,分几次破碎到所需粒度; ② 放在干燥、阴凉、通风处; ③ 准备足够的试样放在惰性气体中。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6.2.1 试样的制备
㈢ 磨矿 实验室常用磨机规格是XMQ-240×90(锥型)球磨机。有
(2)浮选法:加起泡剂先浮出矿泥。
(3)选择性絮凝法脱泥(加分散剂后再加絮凝剂,不影响 浮选)P170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6.2.2 浮选机和浮选试验操作
㈠ 浮选机 类型:挂槽式与单槽式 挂槽式:没有充气装置,靠搅拌时产生的负压吸
气。效率较低,规格5~35g,大的1000g。 单槽式:有充气搅拌装置,模拟现有生产设备制
6.3 浮选工艺因素的考察(条件试验)
条件试验是在探索试验的基础上,对可能影响选 别指标的各因素进行系统试验以便找出因素的最佳用 量和各因素的主次关系。
条件试验包括:磨矿细度试验、pH值、抑制剂、 活化剂、捕收剂、起泡剂用量、浮选时间、矿浆温度 、中矿处理、精选试验、综合流程试验等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