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8年级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省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 人才,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于是就有了“三顾茅庐”这一典 故。
历史上用了“凡三往,乃见”这五个字来记载这一过程。 而罗贯中则依据这五个字,将其洋洋洒洒地书写了几千字。那 么,他究竟比历史的记载多了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 进《三顾茅庐》,去一探究竟!
合作探究
诸葛亮在向刘备分析天下大势及有关策略之后,为什么没有立 即答应刘备要他出山的请求?这又说明了什么?
因为此时诸葛亮对刘备的诚意仍有所怀疑,所以仍 然以拒绝的态度试探。由此可见诸葛亮极为谨慎,对自 己将要辅佐的人只有完全信任,才能出山辅佐。
合作探究
你认为使孔明最终决定出山辅佐刘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预习检查
读一读
miǎn zhānɡ
kuài dài dài
yè
沔 璋 吴会 殆 怠慢 拜谒
ào
n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ǐ
xù ɡuān
傲慢 愧 赧 鄙贱 存恤 纶巾
chǎnɡ zhòu
ɡuàn
sè
鹤氅 贵胄 如雷贯耳 顿开茅塞
预习检查
词语解释
三顾茅庐: 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如雷贯耳: 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经世奇才: 有整治天下的罕见才能。 思贤如渴: 想得到有才德的人,好像口渴急需喝水那样。比喻迫切希望求得贤才。 箪食壶浆: 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 顿开茅塞: 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1.“三顾茅庐”的故事让我们懂得要尊重知识、尊重人 才,只有这样,才能事业发达,国家兴旺。 2.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我们要学习诸葛亮的旷达 胸襟,修身养性,提升自我,做社会的栋梁之材。
写作特色
1.对比手法,形象鲜明。
如对第三次前往茅庐拜谒诸葛亮,刘备的态度与关公 及张飞的态度截然不同。通过对比,从侧面表现了刘备礼 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形象。虽然关公和张飞都不太同意刘 备第三次拜谒诸葛亮,但是两人的不同反应也体现出两人 性格的不同,作者通过对比,表现了关公稳重、顾全大局 的形象特征,也表现了张飞性格暴躁、鲁莽的形象特点。
强调人谋的重要性。
精读细研
小说在叙述玄德第三次前往茅庐拜见诸葛亮前,为什么详细描 写张飞、关公对玄德此举的反应?
关公反对
玄德 欲见大贤
虽反对拜谒,但语言较委婉 ,透着一股大气和修养。说 明他稳重、顾全大局。
张飞无礼
玄德 怒叱责备
反对拜谒,语言粗俗不堪,不 计后果。说明他暴躁、鲁莽。
通过鲜明对比:凸显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形象特点。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山西并州太原府人, 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戏 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代表作品《三国志 通俗演义》( 即《三国演义》)。罗贯中生于元末 社会动乱之时,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于流俗, 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 于文学创作。有《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 传》等。
精读细研
速读课文,结合文中语句赏析人物形象
刘备: 仁心爱人;诚心求贤;虚心求教;待人宽和,
有耐心;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诸葛亮:卓尔不群;谨慎;有政治头脑,有见识,
雄才大略;知恩图报;淡泊名利;高风 亮节;仁心爱人
精读细研
第3自然段中诸葛亮针对刘备的询问,阐述了哪些内容?强调了 什么问题?
①分析曹、孙两大集团的状况,分清敌友。 ②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 取的可能性,作为霸业的基础。 ③归纳策略要点并指出光明前景。
23 三顾茅庐
1.识记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熟悉《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和情 节。 2.掌握文中词语:拜谒、愧赧、存恤、箪食壶浆、顿开茅塞等。 3.疏通文意,把握小说情节,理解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 4.学习本文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以及外貌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5.通过古典小说的学习,认识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写作特色
2.详略得当,巧设铺垫。
作者在文章前两段着重写刘备第三次前往茅庐求见诸葛亮 的经过,并未从正面对诸葛亮作过多的描写,这样既使得文章 情节充满了张力,给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蒙上了神秘色彩,同 时也为诸葛亮的正式出场做足了铺垫。而第三段则主要记述了 刘备面见诸葛亮求赐教,诸葛亮隆中出对策,突出了诸葛亮的 惊世才干和宏谋伟略,而对其他次要人物则未作过多描述。第 四段则简略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诸葛亮出山助刘备。全文详略 得当,重点突出。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 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刘玄德)听徐庶(徐元直)和司马徽(司马德 操)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 阳,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 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 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 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 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 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本文即是写刘备第三次前往草 庐请诸葛亮的情景。
①刘备的诚意感动了诸葛亮; ②诸葛亮既有安邦定国之才,亦有建功立业之志。 躬耕南阳只不过是未遇明主时的权宜之计。
课堂小结
概括主题
本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 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大业的故事,赞扬 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也展示 了诸葛亮未出山便知晓天下事的雄才大略。
课堂小结
学后感悟
整体感知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从题目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三顾茅庐
文题意思:文题既概括
了本文的主要故事。又点明 了刘备求贤若渴,一再邀请 诸葛亮出山的诚心。
整体感知
2.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语言的概括。
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 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 师,留下一段佳话。
知识备查
作品简介
《三顾茅庐》节选自《三国演义》,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 长篇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 元3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 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 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 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